CN205021061U -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1061U
CN205021061U CN201520628963.6U CN201520628963U CN205021061U CN 205021061 U CN205021061 U CN 205021061U CN 201520628963 U CN201520628963 U CN 201520628963U CN 205021061 U CN205021061 U CN 205021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ylinder
centering
locating ring
centering rod
head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89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ONGHONG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ONGHONG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ONGHONG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ONGHONG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89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1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1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10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包括基筒,基筒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基筒上开设有偶数组孔组件,每一孔组件包括多个沿基筒轴向分布的连接孔,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且处于相向位置上的两连接孔分别螺纹连接有带右旋螺纹的对中杆A和带左旋螺纹的对中杆B,还包括调节筒、定位环组件及偶数个定位条,基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环,两连接环的环面上均设有固定槽,还包括压盖,压盖的中部设有定位柱。由于调节筒每次只能调节两连接孔内的对中杆,因而定位条设置2个即可,相应地固定槽也只需设置有2个。如此,相对基筒转动连接环,则可使得两定位条能重新定位于其他对应的连接孔组件处,以便进行其他组对中杆高度位置的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背景技术
加工动力箱体时,需将多个设置有轴承座的箱板间隔排列地焊接于底板上,焊接需满足多个箱板的轴承座的轴心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目前,并无针对此种对中焊接的专用工装,在加工中,多是通过人工进行肉眼观察来进行调整,且在焊接时亦不能对多个箱板的位置进行定位,如此,则会大大降低动力箱对中焊接的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通过对中杆的设置,将基筒穿过多个箱板上的轴承座后,可使得每一个箱板上的轴承座均能与基筒同轴设置,再加上定位环组件的设置,则可实现对多个箱板的对中调整及位置定位,进而可完成动力端箱体对中焊接的前续准备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包括横向且中空设置的基筒,基筒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等外径的环形凸起,基筒上开设有偶数组沿基筒周向均匀分布且沿基筒轴向设置的的孔组件,每一孔组件包括多个沿基筒轴向分布且与环形凸起错开的连接孔,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且处于相向位置上的两连接孔分别螺纹连接有带右旋螺纹的对中杆A和带左旋螺纹的对中杆B,还包括可与对中杆A末端和对中杆B末端均螺纹配合的调节筒、可拆卸地固连于环形凸起上且外径大于环形凸起外径的定位环组件及偶数个与孔组件位置相适应的定位条,定位条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与定位条固连的连接杆和设置于连接杆前端的定位头,基筒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连接环,两连接环的环面上均设有与定位条个数相适应且沿连接环环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外壁设有螺纹,固定槽的内径与定位头的大小相适应,固定槽于靠近定位条的位置处开设有可穿过连接杆的缺口,还包括可封闭固定槽且与固定槽螺纹配合的压盖,压盖的中部设有可置入固定槽且可作用于定位头的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先将设置于每一定位条两端的定位头放置于相应的固定槽中,在定位条的自重下以及多个环形凸起的支撑作用下,定位条的下端则与每一环形凸起均紧密接触,再转动压盖,通过压盖与固定槽外壁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定位柱逐步压紧于定位头,如此,则可避免定位条脱离与多个环形凸起的接触,进而可保证每一定位条均能沿基筒轴向设置。孔组件设置有偶数组且沿基筒周向均匀分布,如此,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的偶数个连接孔,总是会存在轴线连线穿过该环向线轴心的两连接孔,在对装配于其内的对中杆A和对中杆B进行外凸于基筒外壁的高度调整时,则只用将调节筒置入基筒内,且其的两端分别与对中杆A和对中杆B螺纹配合。如此,转动调节筒则可同时对对中杆A和对中杆B的高度进行调整,使两者的顶端均能与定位条相接触。由于同一调节筒每次只能调节两连接孔内的对中杆,因而定位条只需设置2个即可,相应地固定槽也只需设置有2个。待该两组孔组件上的对中杆A和对中杆B的均调整好高度后,相对基筒转动连接环,则可使得两定位条能重新定位于其他对应的连接孔组件处,以便进行其他组对中杆高度位置的调整。这样,不仅能节约加工成本,同时也可提高加工效率。
将对中杆A和对中杆B外凸于基筒外壁的高度配置好后,可用螺母将该位置进行固定。在反向转动压盖,使得定位柱退出固定槽,如此,可将定位条拆卸掉。再将基筒放置于多个箱板上的轴承座中。此时,设置于不同孔组件中但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的连接孔内的对中杆A和对中杆B则能恰好作用于同一轴承座,使得该轴承座的能与基筒同轴设置。由于同一孔组件中的连接孔沿基筒轴向分布,因而多个箱板上的轴承座均能在对中杆A和对中杆B的作用下均与基筒同轴设置。待完成了动力端箱体的对中调整后,再将定位环组件装配于环形凸起上,其可将两相邻箱板上的轴承座的间隔距离进行固定,如此,可避免焊接时多个箱板间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动力端箱体焊接的质量。
为便于对定位环组件的装卸,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组件包括均呈半圆环状且相对设置的定位环A和定位环B,定位环A与定位环B共同形成一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圆环。如此,将定位环组件装配于环形凸起上时,则不用贯穿基筒,而是直接分别将定位环A和定位环B与同一环形凸起相连即可。
为实现定位环A和定位环B与环形凸起间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A和所述定位环B上均开设有多个贯穿前后端面的连接孔A,所述环形凸起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面且与连接孔A相匹配的连接孔B。
为使得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的对中杆A和对中杆B能均匀地作用于同一轴承座,进一步地,所述孔组件设置有4组。
为提高定位柱对定位头作用的稳定性,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头的上端相适应。
为实现基筒对多个箱板的对中调整及定位,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宽度略小于动力端箱体轴承座的内径宽度,所述定位环组件的外径宽度大于动力端箱体轴承座的内径宽度。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轴承座的内径宽度才可使得基筒穿过轴承座并置入其内;而定位环组件的外径大于轴承座的内径宽度,如此,才能实现定位环组件对两相邻轴承座的间隔距离进行固定。
为使得设置于基筒上的对中杆A和对中杆B均能作用于轴承座,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孔组件中的两相邻所述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两相邻轴承座之间的距离。
为实现定位环组件对两相邻轴承座间隔距离的固定,进一步地,位于每一组所述孔组件中两相邻所述连接孔之间区域内的两相邻所述环形凸起的距离约等于两相邻轴承座相对应面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连接环的设置,可便于对定位条的装卸;通过压盖的设置,可实现对定位条位置的固定,避免其调整对中杆A和对中杆B的过程中发生移动而影响对中效果。另外,由于同一调节筒每次只能调节两连接孔内的对中杆,因而定位条设置2个即可,相应地固定槽也只需设置有2个。如此,相对基筒转动连接环,则可使得两定位条能重新定位于其他对应的连接孔组件处,以便进行其他组对中杆高度位置的调整。这样,不仅能节约加工成本,同时也可提高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对中杆A与对中杆B设有相反方向的螺纹,如此,通过调节筒即可实现对对中杆A和对中杆B的高度进行同步调节,这样,则可大大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3、孔组件设置有偶数组且沿基筒周向均匀分布,如此,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的偶数个连接孔,总是会存在轴线连线穿过该环向线轴心的两连接孔,这样为调节筒能同步调整对中杆A和对中杆B提供了保障。
4、通过定位条的设置,可使得每一对中杆A和每一对中杆B均能等高地外凸于基筒的外壁,如此,可使得位于基筒同一环向线上的对中杆A和对中杆B均能作用于同一轴承座,使其与基筒同轴设置。由于同一孔组件中的连接孔沿基筒轴向分布,因而多个箱板上的轴承座均能在对中杆A和对中杆B的作用下均与基筒同轴设置,如此,则可完成多个箱板的对中调整工作。
5、通过定位环组建的设置,可将两相邻箱板上的轴承座的间隔距离进行固定,如此,可避免焊接时多个箱板间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动力端箱体焊接的质量。其中,通过定位环A和定位环B的设置,可便于定位环组件于环形凸起上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中对中杆A和对中杆B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中定位环组件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基筒,2、环形凸起,21、连接孔B,3、连接孔,4、定位条,5、对中杆A,6、定位环组件,61、定位环A,62、定位环B,63、连接孔A,7、对中杆B,8、调节筒,9、箱板,10、轴承座,11、动力箱体,12、连接环,13、连接杆,14、定位头,15、固定槽,16、缺口,17、压盖,18、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包括横向且中空设置的基筒1,基筒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等外径的环形凸起2,基筒1上开设有偶数组沿基筒1周向均匀分布且沿基筒1轴向设置的的孔组件,每一孔组件包括多个沿基筒1轴向分布且与环形凸起2错开的连接孔3,位于基筒1同一环向线上且处于相向位置上的两连接孔3分别螺纹连接有带右旋螺纹的对中杆A5和带左旋螺纹的对中杆B7,还包括可与对中杆A5末端和对中杆B7末端均螺纹配合的调节筒8、可拆卸地固连于环形凸起2上且外径大于环形凸起2外径的定位环组件6及偶数个与孔组件位置相适应的定位条4,定位条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与定位条4固连的连接杆13和设置于连接杆前端的定位头14,基筒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连接环12,两连接环12的环面上均设有与定位条4个数相适应且沿连接环12环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槽15,固定槽15的外壁设有螺纹,固定槽15的内径与定位头14的大小相适应,固定槽15于靠近定位条4的位置处开设有可穿过连接杆13的缺口16,还包括可封闭固定槽15且与固定槽15螺纹配合的压盖17,压盖17的中部设有可置入固定槽15且可作用于定位头14的定位柱18。
本实施例应用时,先将设置于每一定位条4两端的定位头14放置于相应的固定槽15中,在定位条4的自重下以及多个环形凸起2的支撑作用下,定位条的下端则与每一环形凸起2均紧密接触,再转动压盖17,通过压盖17与固定槽15外壁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定位柱18逐步压紧于定位头14,如此,则可避免定位条4脱离与多个环形凸起2的接触,进而可保证每一定位条4均能沿基筒1轴向设置。孔组件设置有偶数组且沿基筒1周向均匀分布,如此,位于基筒1同一环向线上的偶数个连接孔3中,总是会存在轴线连线穿过该环向线轴心的两连接孔3,在对装配于其内的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进行外凸于基筒1外壁的高度调整时,则只用将调节筒8置入基筒1内,且其的两端分别与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螺纹配合。如此,转动调节筒8则可同时对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的高度进行调整,使两者的顶端均能与定位条4相接触。由于同一调节筒8每次只能调节两连接孔3内的对中杆,因而定位条4只需设置2个即可,相应地固定槽15也只需设置有2个。待该两组孔组件上的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的均调整好高度后,相对基筒1转动连接环12,则可使得两定位条4能重新定位于其他对应的连接孔组件处,以便进行其他组对中杆高度位置的调整。这样,不仅能节约加工成本,同时也可提高加工效率。
将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外凸于基筒1外壁的高度配置好后,可用螺母将该位置进行固定。在反向转动压盖17,使得定位柱18退出固定槽15,如此,可将定位条4拆卸掉。再将基筒1放置于多个箱板上的轴承座中。此时,设置于不同孔组件中但位于基筒1同一环向线上的连接孔3内的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则能恰好作用于同一轴承座,使得该轴承座的能与基筒1同轴设置。由于同一孔组件中的连接孔3沿基筒1轴向分布,因而多个箱板上的轴承座均能在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的作用下均与基筒1同轴设置。待完成了动力端箱体的对中调整后,再将定位环组件6装配于环形凸起2上,其可将两相邻箱板上的轴承座的间隔距离进行固定,如此,可避免焊接时多个箱板间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动力端箱体焊接的质量。
为便于对定位环组件6的装卸,优选地,所述定位环组件6包括均呈半圆环状且相对设置的定位环A61和定位环B62,定位环A61与定位环B62共同形成一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凸起2的圆环。如此,将定位环组件6装配于环形凸起2上时,则不用贯穿基筒1,而是直接分别将定位环A61和定位环B62与同一环形凸起2相连即可。
为实现定位环A61和定位环B62与环形凸起2间地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环A61和所述定位环B62上均开设有多个贯穿前后端面的连接孔A63,所述环形凸起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面且与连接孔A63相匹配的连接孔B21。
为使得位于基筒1同一环向线上的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能均匀地作用于同一轴承座,优选地,所述孔组件设置有4组。
为提高定位柱18对定位头14作用的稳定性,所述定位柱18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头14的上端相适应。
为实现基筒1对多个箱板的对中调整及定位,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2的外径宽度略小于动力端箱体轴承座的内径宽度,所述定位环组件6的外径宽度大于动力端箱体轴承座的内径宽度。环形凸起2的外径小于轴承座的内径宽度才可使得基筒1穿过轴承座并置入其内;而定位环组件6的外径大于轴承座的内径宽度,如此,才能实现定位环组件6对两相邻轴承座的间隔距离进行固定。
为使得设置于基筒1上的对中杆A5和对中杆B7均能作用于轴承座,优选地,每一组所述孔组件中的两相邻所述连接孔3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两相邻轴承座之间的距离。
为实现定位环组件6对两相邻轴承座间隔距离的固定,优选地,位于每一组所述孔组件中两相邻所述连接孔3之间区域内的两相邻所述环形凸起2的距离约等于两相邻轴承座相对应面之间的距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且中空设置的基筒(1),基筒(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等外径的环形凸起(2),基筒(1)上开设有偶数组沿基筒(1)周向均匀分布且沿基筒(1)轴向设置的的孔组件,每一孔组件包括多个沿基筒(1)轴向分布且与环形凸起(2)错开的连接孔(3),位于基筒(1)同一环向线上且处于相向位置上的两连接孔(3)分别螺纹连接有带右旋螺纹的对中杆A(5)和带左旋螺纹的对中杆B(7),还包括可与对中杆A(5)末端和对中杆B(7)末端均螺纹配合的调节筒(8)、可拆卸地固连于环形凸起(2)上且外径大于环形凸起(2)外径的定位环组件(6)及偶数个与孔组件位置相适应的定位条(4),定位条(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与定位条(4)固连的连接杆(13)和设置于连接杆前端的定位头(14),基筒(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连接环(12),两连接环(12)的环面上均设有与定位条(4)个数相适应且沿连接环(12)环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槽(15),固定槽(15)的外壁设有螺纹,固定槽(15)的内径与定位头(14)的大小相适应,固定槽(15)于靠近定位条(4)的位置处开设有可穿过连接杆(13)的缺口(16),还包括可封闭固定槽(15)且与固定槽(15)螺纹配合的压盖(17),压盖(17)的中部设有可置入固定槽(15)且可作用于定位头(14)的定位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组件(6)包括均呈半圆环状且相对设置的定位环A(61)和定位环B(62),定位环A(61)与定位环B(62)共同形成一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凸起(2)的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A(61)和所述定位环B(62)上均开设有多个贯穿前后端面的连接孔A(63),所述环形凸起(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端面且与连接孔A(63)相匹配的连接孔B(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组件设置有4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8)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头(14)的上端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2)的外径宽度略小于动力端箱体轴承座的内径宽度,所述定位环组件(6)的外径宽度大于动力端箱体轴承座的内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孔组件中的两相邻所述连接孔(3)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两相邻轴承座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一组所述孔组件中两相邻所述连接孔(3)之间区域内的两相邻所述环形凸起(2)的距离约等于两相邻轴承座相对应面之间的距离。
CN201520628963.6U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1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8963.6U CN205021061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8963.6U CN205021061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1061U true CN205021061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89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1061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1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7277A (zh) * 2017-12-18 2018-06-08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梁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7277A (zh) * 2017-12-18 2018-06-08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梁制作方法
CN108127277B (zh) * 2017-12-18 2020-08-07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梁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9718B (zh) 一种筒类零件车削加工用定位工装
CN102807137B (zh) 外径可变的卷纸辊
CN202779879U (zh) 轴承套圈夹具
CN209256223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自动焊机
CN205021061U (zh) 一种动力箱对中结构
CN202825083U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稳定器的焊接固定装置
CN206854927U (zh) 一种保证法兰和圆管中心度的焊接工装
CN205021058U (zh) 用于动力箱焊接的对中装置
CN205702497U (zh) 车床用安全支撑套
CN107598590A (zh) 一种加工阀套孔的精密工装及一种阀套加工设备
CN201988979U (zh) 艉管加工中心点定位器
CN204867453U (zh) 一种能够自动调节的尾座顶尖
CN202716077U (zh) 筒类零件车削加工用定位工装
CN103071958A (zh) 起重臂的上弦杆和双耳板焊接工装及起重臂单节成型方法
CN214161432U (zh) 一种薄壁筒体零件加强筋成型装置
CN210007584U (zh) 一种大中型圈式线圈快速下线工具
CN205933895U (zh) 一种用于气缸套高频淬火的定位装置
CN205021100U (zh) 动力端箱体焊接对中工装
CN204896975U (zh) 包芯纱长丝可调式托盘
CN204976091U (zh) 具有弹性插销机构的夹具
CN210682609U (zh) 一种水管卷筒装置
CN210080840U (zh) 相贯线切割机用支撑座
CN204108528U (zh) 用在激光加工喷油嘴的定位杆及定位装置
CN210677207U (zh) 一种整体式内涨插齿夹具
CN113399720A (zh) 一种外机匣蜂窝环弧块铣加工夹具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