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7427U -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7427U
CN205007427U CN201520752975.XU CN201520752975U CN205007427U CN 205007427 U CN205007427 U CN 205007427U CN 201520752975 U CN201520752975 U CN 201520752975U CN 205007427 U CN205007427 U CN 205007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in
microneedle
adhesive film
microneedle patch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29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Microneedl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207529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7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7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7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阵列、微针阵列基底、离型纸、粘性膜以及静电膜;所述微针阵列位于微针阵列基底之上,所述微针阵列基底的下方依次设有粘性膜及静电膜,所述离型纸位于粘性膜之上,围绕在微针阵列基底的四周,与微针阵列基底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包装盒,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以及微针贴片;所述微针贴片倒扣于盒体凹陷部位的开口处,粘附于凹陷部位开口处的盒子表面组成密封空间。或者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微针贴片以及盖子;所述微针贴片位于盒体与盖子组成的密封空间内。微针贴片的静电膜可以保护贴片在取用时不变形,包装盒能保护柔性或非柔性微针贴片在保存和运输中不受到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皮药物释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背景技术
人体给药方式有口服、注射和经皮给药方式。注射是代表性的给药方法,但是注射伴随疼痛,还有可能感染其他疾病。因此,对很多人来说注射是不受欢迎的给药方式。近年,利用微针无痛给药的技术受到关注。
角质层是药物经皮透过的主要屏障,所以,附在皮肤表面的药物不能充分透过皮肤。利用生物可降解原料制备的微针,即使微针在体内被折断,留在体内也不会导致医疗事故。
聚合物微针由于其材料种类繁多,易加工成型,成本低等优点,在透皮给药领域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聚合物微针基底可以是柔性或非柔性,如何包装微针使其在运输及使用中不损坏微针形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参考文献1(CN201380031586)中公示了一种微针贴片的离型保护膜,微针贴片由微针阵列、粘性膜和离型保护膜组成;微针阵列和离型保护膜粘在粘性膜上,离型保护膜环绕在微针阵列周围。离型保护膜上设计切割线,使用微针时,双手抓住离型保护膜切割线的两侧,一只手向外弯曲,离型保护膜从粘性膜上剥离,贴有粘合膜的微针贴片可以容易贴付到皮肤。因此,可以防止用手指接触微针,污染微针的事故。
在参考文献2(CN201280044608)公示了一种微针贴片的收纳容器,该容器的特征为,中央处有比周边凹陷的底面,侧面连接该底面和周边部,从底面凸起的底面凸起部支撑软性微针贴片离型膜。该发明中的收纳容器是将微针贴片保持在离型膜上,微针部分不接触容器的任何部位;该发明的微针贴片收纳容器的盖子的一部分设有凹陷部,可按压放置在盒子底面凸起部的微针贴片,为了防止静电作用使微针贴片粘到盖子上,容器表面需要经过防静电处理。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针贴片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受损的方法。
在参考文献3(日本特开2014-217520)公示了一种微针贴剂及其包装方法,这个专利的发明更为复杂一些,但是也是为微针贴片易于生产和保存及运输而设计的。
上述发明虽然部分解决了微针贴片的使用、保存及运输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参考文献1的发明适用于面积小的微针贴片,但是对于面积相对大一些的微针贴片,无论基底是柔性的还是非柔性的,由于微针基底的粘性膜是柔性的,因此在粘性膜上面的离型纸剥离后,微针粘附在皮肤上时,由于粘性膜容易变形,增加了微针贴片的粘附难度。
参考文献2的包装盒设计可以解决微针的保存和运输问题,但是结构相对复杂。
参考文献3的发明,包装相对简单,但是微针贴片的结构中微针基底不是粘到粘性膜上而是通过能透水蒸气的膜通过微针基底材料与水蒸气透过膜之间的兼容性固定了微针基底,该方法只适用于水溶性微针,缺乏通用性;此外其设计的贴片结构最底层是一层增强膜,增强膜与透气性膜之间是通过较弱的粘附剂粘到一起,增强膜分为两个部分,在透气膜下面是至少微针基底大小的增强膜,起到遮断水蒸气的作用,在能遮断水蒸气的增强膜的边缘的增强膜是可以从水蒸气的增强膜上剥离下来。该微针贴片设计相对比较复杂。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保存和运输中能确保微针贴片不受损伤的微针贴片结构和包装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贴片,该微针贴片具有一层静电膜,保护微针贴片在取用时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包装盒,保护柔性或非柔性微针贴片在保存和运输中不受到损害。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阵列(1)、微针阵列基底(2)、离型纸(3)、粘性膜(4)以及静电膜(5);所述微针阵列(1)位于微针阵列基底(2)之上,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的下方依次设有粘性膜(4)及静电膜(5),所述离型纸(3)位于粘性膜(4)之上,围绕在微针阵列基底(2)的四周,与微针阵列基底(2)之间设有间隙(6)。
微针贴片中离型纸(3)的设计,方便微针贴片的取放,在取放过程中不会粘在手上,也不会碰触到微针针尖。间隙(6)的设计,防止离型纸(3)剥离时碰触到微针阵列。粘性膜(4)下面设计有静电膜(5),静电膜(5)可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防止用力剥离离型纸的时候引起微针基底变形而损坏微针,二是去掉了离型纸后,由于粘性膜是柔软的,在使用时没有离型纸的粘性膜部分可能由于变形而使贴附困难,静电膜可以使剥离了离型纸后的微针贴片不变形,方便贴在皮肤上。微针贴片使用时是先将微针贴片上的离型纸剥离,然后将微针贴片贴到皮肤上,最后把静电膜从微针贴片被衬上剥离。
优选地,所述微针阵列(1)和微针阵列基底(2)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优选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胀性高分子材料或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所述微针阵列(1)中的微针为非载药聚合物微针和载药聚合物微针,载药聚合物微针包括涂层载药微针、溶解载药微针或溶胀载药微针;所述微针针尖的角度为10-90°;所述微针阵列整体的高度为100-1500μm。
涂层载药微针是将含有药物的溶液涂敷并干燥在微针针尖上;溶解载药微针是药物均匀分散在水溶性成针材料中制作的微针阵列,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是微针针尖载药,也可以是微针针尖与微针基底都载有药物;溶胀载药微针是药物均匀分布在由溶胀材料形成的微针针尖和微针基底中。微针针尖材料与微针基底材料可以是同一种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种高分子材料。
微针的形状没有限定,优选圆锥形、多面锥形、梯度锥形、片形,微针针尖的角度为10-90°,优选10-30°,所述微针阵列整体的高度为100-1500μm,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高度一致。
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的形状没有限定,可以为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月牙形等。
所述微针阵列(1)和微针阵列基底(2)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胀性高分子材料或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例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硫酸软骨素及其衍生物、葡聚糖及其衍生物、海藻酸及其衍生物,蛋白质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聚吡络烷酮及其衍生物、聚乳酸及其衍生物等。
所述微针阵列密度没有特殊限定。
优选地,所述粘性膜(4)由粘性膜胶面(4.1)和粘性膜被衬(4.2)组成;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和离型纸(3)是依靠粘性膜胶面(4.1)的粘性贴在粘性膜(4)表面。粘性膜优选医用敷料粘性膜,如聚氨酯(PU)膜,聚乙烯膜,聚酯膜,无纺布膜等。
优选地,所述离型纸(3)上设有切割线。
优选地,所述静电膜(5)通过静电粘附于粘性膜(4)的粘性膜被衬(4.2)一侧;所述静电膜(5)上设有切割线。所述静电膜上有切割线,微针贴片贴在皮肤上后,方便将静电膜从微针贴片被衬剥离。
优选地,所述静电膜(5)为纸质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所述静电膜的厚度为50-200μm。静电膜可以是纸质材料(静电纸),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PBT)单面静电膜,聚乙烯(PE)单面静电膜等,但是静电膜需要有一定的硬度,例如至少具有一般复印纸样的硬度,使粘性膜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不会发生褶皱、扭曲等现象。
离型纸(3)靠近微针阵列基底一侧的形状与微针基底形状相同或相近,并且与微针基底之间留有0.5-3mm的间隙。
离型纸(3)的外缘形状可以与粘性膜形状一致,也可以大于粘性膜;特别是异形针,离型纸外缘可以是方形、圆形等形状,方便包装盒的设计和微针贴片的安放。
静电膜(5)的形状可以与粘性膜一致也可以大于粘性膜,方便包装盒的设计和微针贴片的安放。
优选地,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的厚度为10-2000μm;所述离型纸(3)的厚度为40-200μm;所述粘性膜胶面(4.1)的厚度为10-80μm;所述粘性膜被衬(4.2)的厚度为20-200μm。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如上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包装盒,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7)以及微针贴片(10);所述微针贴片(10)倒扣于盒体(7)凹陷部位的开口处;微针阵列基底(2)一侧的粘性膜(4)上有离型纸(3),其他部位没有离型纸(3),微针贴片的粘性膜(4)直接粘附于盒体(7)凹陷部位开口处的盒子表面(7.1)组成一个空间,盒子表面(7.1)进行防粘处理。
优选地,一种如上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包装盒,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7)、微针贴片(10)以及盖子(8);所述微针贴片(10)位于盒体(7)与盖子(8)组成的密封空间内。包装盒可以有2个以上凹陷部位,每个凹陷处放置一个微针贴片,这样一个包装盒内可以包装2个以上微针贴片。
优选地,所述盒体通过注塑加工成型、吸塑成型、激光加工成型或者冲压成型;所述盖子(8)可以是与盒体一体成型,也用可热封的塑料膜或复合膜密封。
微针贴片装入包装盒后,需要装入不透气的密封袋密封保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微针贴片上附加一层离型纸和静电膜,取放微针贴片时不会污染、碰触、折损微针;离型纸剥离时微针阵列不易被损伤;微针贴片在贴附皮肤上时,粘性膜不易变形、扭曲、褶皱,微针的取放使用更方便、安全。
2、包装盒的设计更加简单,不仅降低微针包装费用,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微针在存放和运输中不受损伤。
上述微针贴片及其包装设计结构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微针贴片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异形微针阵列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的侧视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的俯视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的侧视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的俯视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微针贴片包装盒的俯视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微针贴片的仰视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微针贴片的仰视图;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图1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微针贴片的仰视图;
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图1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图1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微针贴片的仰视图;
图1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微针贴片10,如附图1所示,包括:微针阵列1、微针阵列基底2、离型纸3、粘性膜4以及静电膜5;所述微针阵列1位于微针阵列基底2之上,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的下方依次设有粘性膜4及静电膜5,所述离型纸3位于粘性膜4之上,围绕在微针阵列基底2的四周,与微针阵列基底2之间设有间隙6。
微针的长度没有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微针的长度在100-1500μm,针尖长度为10nm-10μm,针尖的角度为10-90°,针尖的形状不限,可以是圆锥形、多面形、阶梯形等。微针的针体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胀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针体中可以载有活性成分,也可以不含有活性成分。
微针阵列基底2的材料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胀性高分子材或者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优选具有柔性的材料。微针阵列基底与针体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微针阵列基底2的厚度为10-2000μm,优选20-500μm。微针阵列基底2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三角形等,根据应用需求设计。例如图2为异形针的设计,可以应用于眼部周围或者唇部周围等具有一定弧度的微针。
柔性粘性膜4由粘性膜胶面4.1和粘性膜被衬4.2组成,粘性膜胶面4.1的厚度为10-80μm;粘性膜被衬4.2的厚度为20-200μm,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如聚酯、聚烯烃等。柔性粘性膜4设于微针阵列基底2的下方,比基底2大2-10mm,大于基底部分的柔性粘性膜可以贴附在皮肤上,将微针阵列固定在皮肤上。粘性膜4的被衬材料上涂布一层10-80μm厚的粘性胶,如聚丙酸酯类、聚异丁烯、有机硅或橡胶类压敏胶。
离型纸3环绕在微针阵列基底2的周围,和微针阵列基底2的边缘有间隙6,可以防止剥离离型纸3时由于用力而撕裂基底。离型纸3的下方为粘性膜4,离型纸3设于粘性膜4的上面,是为了保护粘性膜4的正面,就是粘性膜胶面4.1。离型纸3的外形和大小与粘性膜4相同。
静电膜5设于粘性膜4的背面,粘性膜4的背面是非粘性面,静电膜5用于支撑整个微针贴片,静电膜5的材料为聚酯、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或纸质材料,厚度为50-200μm,其作用是防止取放微针时微针贴片变形,其外形和大小与粘性膜4相同。
离型纸3和静电膜5上设有切割线,切割线分布在离型纸的两侧,并从边缘朝向中部,离型纸3和静电膜5由切割线分成2个部分。切割线可以是完全切开的裂缝,也可以是用齿孔制备的容易切断的切割线,切割线在离型纸的边缘部分可以设有切口,以方便切断剥离离型纸3和静电膜5,切口可以是各种形状。
微针贴片的使用:
使用微针贴片的时候,抓住离型纸3夹有任意切割线的两端,沿着切割线从粘性膜4表面剥离离型纸3,或从离型纸3的表面剥离粘性膜4,并把微针阵列1的粘性膜4贴附到皮肤,再沿着切割线将静电膜5剥离。随后,轻轻按压微针阵列1,把微针刺入皮肤角质层内,刺入皮肤几乎没有疼痛感。
实施例2
一种微针贴片的包装盒,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7以及微针贴片10;所述微针贴片10倒扣于盒体7凹陷部位的开口处;离型纸3只贴附在微针阵列基底2的一侧,没有离型纸3的粘性膜部分直接粘附于盒体7凹陷部位开口处的盒子表面7.1,盒子表面7.1进行防粘处理。
该包装盒的主要特点是封口盖子不是用热封膜而是微针贴片的粘性膜4。微针贴片结构见附图3,该包装盒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俯视图如图5所示。粘性膜4上的离型纸3只在靠近微针阵列基底2外缘的一侧,其他部分的粘性膜4的粘性表面4.1没有离型纸3。没有离型纸3的表面可以粘贴到盒子的表面,微针部分在盒子的中间凹处,起到保护微针的作用。其中盒子的上表面7.1经过了防粘处理,有助于微针贴片容易从盒子表面剥离。
该包装盒可以是单个,只包装一片微针贴片,也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为2个或2个以上包装盒连在一起,分别包装一片微针贴片。
实施例3
一种微针贴片的包装盒,与实施例2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盒体7可以是注塑或吸塑成型,本实施例的盒体是在2-3mm厚的塑料板上,用激光切割或者冲压的方法制作了有中空的形状,其侧视图如附图6所示,微针贴片10依据如附图6中的方式,依靠粘性膜4粘在盒子表面7.1处,盒子表面7.1经过防粘处理。
实施例4
一种微针贴片的包装盒20,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7、微针贴片10以及盖子8;所述微针贴片10位于盒体7与盖子8组成的密封空间内。
该包装盒的侧视图如附图7所示,盒体7由可成型的塑料加工制作,可以是注塑或吸塑,盖子8可以是与盒体7一体成型的材料制成,也可以是热封塑料膜、热封纸膜或热封铝复合膜等。
该包装盒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由盒体7和盖子8组成,图中大圆代表盒体的开口部,小圆代表凹陷下去的部分,其中盖子8是可热封的膜,如铝塑复合膜。热封膜形状可以与盒子口形状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是尺寸大于盒子开口区域。在盒子开口外缘有一凹处,方便盖子或封口膜剥离。
优选地,该包装盒的俯视图也可为图9所示,与图8的区别是封口膜形状与开口不一致,在开口处的封口膜多出一部分,有利于封口膜从盒子表面7.1表面剥离。
实施例5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不同之处在于:微针贴片是方形,离型纸3上有切割线9,其微针一侧的俯视图如附图10所示(图中省略微针阵列1)。微针贴片静电膜一侧的仰视图如附图11所示,静电膜5为单面有静电,有静电的一面与微针粘性膜被衬4.2接触,静电膜上有切割线9。
实施例6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不同之处在于:微针贴片是圆形,离型纸3上有切割线9,其微针一侧的俯视图如附图12所示(图中省略微针阵列1)。微针贴片静电膜一侧的仰视图如附图13所示,静电膜5为单面有静电,有静电的一面与微针粘性膜被衬4.2接触,静电膜上有切割线9。
实施例7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不同之处在于:微针贴片是椭圆形,离型纸3上有切割线9,离型纸3的形状与微针阵列基底2形状不同,与静电膜5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同。其微针一侧的俯视图如附图14所示(图中省略微针阵列1)。微针贴片静电膜一侧的仰视图如附图15所示,静电膜5为单面有静电,有静电的一面与微针粘性膜被衬4.2接触,静电膜上有切割线9。
实施例8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不同之处在于:微针贴片是异形微针贴片,贴片四周离型纸3尺寸不同。其微针一侧的俯视图如附图16或附图17所示(图中省略微针阵列1)。静电膜5的尺寸与微针阵列的形状也可以不同,微针贴片静电膜一侧的仰视图如附图18所示。
实施例9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不同之处在于:微针贴片是长方形,离型纸3上有切割线9,其微针一侧的俯视图如附图19所示(图中省略微针阵列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9)

1.一种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阵列(1)、微针阵列基底(2)、离型纸(3)、粘性膜(4)以及静电膜(5);所述微针阵列(1)位于微针阵列基底(2)之上,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的下方依次设有粘性膜(4)及静电膜(5),所述离型纸(3)位于粘性膜(4)之上,围绕在微针阵列基底(2)的四周,与微针阵列基底(2)之间设有间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1)和微针阵列基底(2)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微针阵列(1)中的微针为非载药聚合物微针或载药聚合物微针;所述微针针尖的角度为10-90°;所述微针阵列整体的高度为100-1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膜(4)由粘性膜胶面(4.1)和粘性膜被衬(4.2)组成;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和离型纸(3)是依靠粘性膜胶面(4.1)的粘性贴在粘性膜(4)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3)上设有切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膜(5)通过静电粘附于粘性膜(4)的粘性膜被衬(4.2)一侧;所述静电膜(5)上设有切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膜(5)为纸质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所述静电膜的厚度为50-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基底(2)的厚度为10-2000μm;所述离型纸(3)的厚度为40-200μm;所述粘性膜胶面(4.1)的厚度为10-80μm;所述粘性膜被衬(4.2)的厚度为20-200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7)以及微针贴片(10);所述微针贴片(10)倒扣于盒体(7)凹陷部位的开口处;微针阵列基底(2)一侧的粘性膜(4)上有离型纸(3),其他部位没有离型纸(3),所述微针贴片的粘性膜(4)直接粘附于盒体(7)凹陷部位开口处的盒子表面(7.1)组成一个空间;盒子表面(7.1)进行防粘处理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有一个凹陷部位的盒体(7)、微针贴片(10)以及盖子(8);所述微针贴片(10)位于盒体(7)与盖子(8)组成的密封空间内。
CN201520752975.XU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Active CN205007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2975.XU CN205007427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2975.XU CN205007427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7427U true CN205007427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6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2975.XU Active CN205007427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7427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5428A (zh) * 2016-04-25 2016-07-20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反复粘贴的卷烟内包装盒
CN105833424A (zh) * 2016-03-21 2016-08-10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丝素蛋白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2045A (zh) * 2016-09-05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柔曲性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9767A (zh) * 2017-09-01 2018-01-12 东莞市睿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37308A (zh) * 2017-11-16 2018-03-27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用透皮贴剂
CN107847723A (zh) * 2016-02-11 2018-03-27 日写株式会社 收容片、微针片的包装体
CN108606797A (zh) * 2018-04-28 2018-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贴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15075A (zh) * 2016-08-12 2019-05-03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微针贴片、制造微针贴片的方法和使用微针贴片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方法
US11007358B2 (en) 2016-09-01 2021-05-18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Microneedle sheet
CN113272232A (zh) * 2019-01-07 2021-08-17 金德瓦药物控释有限公司 用于微阵列的包装
CN113316467A (zh) * 2019-01-17 2021-08-27 Lts洛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用于微针阵列的支架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7723A (zh) * 2016-02-11 2018-03-27 日写株式会社 收容片、微针片的包装体
CN107847723B (zh) * 2016-02-11 2021-03-05 日写株式会社 收容片、微针片的包装体
CN105833424A (zh) * 2016-03-21 2016-08-10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丝素蛋白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5428A (zh) * 2016-04-25 2016-07-20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反复粘贴的卷烟内包装盒
CN109715075A (zh) * 2016-08-12 2019-05-03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微针贴片、制造微针贴片的方法和使用微针贴片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方法
US11007358B2 (en) 2016-09-01 2021-05-18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Microneedle sheet
CN106422045A (zh) * 2016-09-05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柔曲性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9767A (zh) * 2017-09-01 2018-01-12 东莞市睿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37308A (zh) * 2017-11-16 2018-03-27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用透皮贴剂
CN108606797A (zh) * 2018-04-28 2018-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贴片及其制作方法
US11439323B2 (en) 2018-04-28 2022-09-13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mart patch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3272232A (zh) * 2019-01-07 2021-08-17 金德瓦药物控释有限公司 用于微阵列的包装
CN113272232B (zh) * 2019-01-07 2022-10-04 金德瓦药物控释有限公司 用于微阵列的包装
US11577900B2 (en) 2019-01-07 2023-02-14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Packaging for microarrays
CN113316467A (zh) * 2019-01-17 2021-08-27 Lts洛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用于微针阵列的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7427U (zh) 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
JP6092270B2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収納容器
US8146741B2 (en) Blister package
US11123531B2 (en) Integrated-type microneedle patch
JP5947873B2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収納容器2
KR960007519B1 (ko) 이탈층과 운반층을 구비하는 히드로겔 도포구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WO2010013656A1 (ja) 包材
CN206719958U (zh) 一种防静电复合气泡袋
JP3179380U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2枚収納容器
JP5931110B2 (ja) 錐体状突起シートの梱包体の製造方法
US10702687B2 (en) Microneedle unit
KR102665117B1 (ko) 수납 시트 및 마이크로니들 시트의 곤포체
JP2017095175A (ja) 包装体
JP2003102760A (ja) 貼付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136519Y2 (zh)
WO2018220926A1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とその梱包体
CN217865928U (zh) 一种微针贴片包装体及微针贴片产品
JP5898370B1 (ja) 包装体
CN214633381U (zh) 一种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
CN208585535U (zh) 一种微针贴片内包装盒
WO2017085990A1 (ja) 包装体
CN201879911U (zh) 一种自粘性医用敷贴
CN2738799Y (zh) 一种外用贴剂药物基垫
KR0161638B1 (ko) 다수의 약물저장고로 구성된 패취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1

Address after: Room 1103, Building No. 22, Tianrong Street,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Zhongke Microneedl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East Zhongguanc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0

Patentee befor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