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8667U -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 Google Patents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8667U
CN204978667U CN201520433645.4U CN201520433645U CN204978667U CN 204978667 U CN204978667 U CN 204978667U CN 201520433645 U CN201520433645 U CN 201520433645U CN 204978667 U CN204978667 U CN 204978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rtboard
equipment compartment
mount pad
slideway
filtering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336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珍
王兆华
田爱琴
鄢桂珍
马利军
丁叁叁
梁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336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8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8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86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该设备舱包括设备舱骨架、裙板,裙板开设有风口,与风口相对应的裙板内侧设置有过滤网,裙板的内侧面设置有滑道,滑道沿车体纵向延伸,过滤网滑设于滑道内,且过滤网的外轮廓为朝向裙板凸起的弧状结构;该设备舱中过滤网的设置方式可减小过滤网对于车体宽度空间的占用率,提高设备舱空间的利用率以及维修设备舱内部设备的方便性;并且,在设备舱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弧状结构的过滤网可利用的过滤面积大于直板形式的过滤网的过滤面积,因此可以有效增大设备通风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也不会从滑道中脱落,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背景技术
轨道列车主要结构包括:牵引设备、转向架、车体等部分,其中车体为列车的主要组成主体之一,车体既是旅客的乘坐载体,又是安装和连接其他几个组成部分(例如:走行部、制动装置、车端连接装置、车下设备等)的基础。
一般地,对于高速列车而言,车体的底架下部一般设置有设备舱,在设备舱密闭空间内部铺设有通风管道和车下设备的安装线槽、线管等,以实现向车下设备进行空气对流的降温处理,并保护车下设备免受石击、冰冻等损害。
设备舱包括设备舱骨架、两侧的裙板以及连接两裙板的底板,底板、裙板与底架的底板共同围成设备舱空间,为了满足车下设备进行空气对流降温的需求,裙板上设置有风口,风口位置设置有过滤网,以过滤外界空气中的杂质。
目前高速列车的时速已达300公里以上,为了尽量减少车辆行驶时,外界空气对车体的阻力,车体尽量进行流线型设计,故现有技术中裙板也具有一定弧度,且上下两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车体和骨架。裙板内侧设置有滑道,过滤网为直板形式插装在滑道中,可沿车体高度方向抽取。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设备舱中过滤网为直板形式,过滤网与裙板之间的空间完全浪费,造成设备舱宽度空间利用率比较低。
另外,因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向上抽拉,当裙板打开位置低于水平位置时,过滤网容易从滑道中脱出,与操作人员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导致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改进现有技术中设备舱的结构,提高设备舱的空间利用率,且有利于提高风口有效进风面积,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该设备舱可以提高设备舱的空间利用率,且有利于提高风口有效进风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包括设备舱骨架、裙板,所述裙板开设有风口,与所述风口相对应的所述裙板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裙板的内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沿车体纵向延伸,所述过滤网滑设于所述滑道内,且所述过滤网的外轮廓为朝向所述裙板凸起的弧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裙板的上端部通过锁紧部件锁紧或解锁车体纵梁,所述裙板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骨架铰接,铰接轴沿纵向布置,当所述裙板的上端部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裙板的上端部可绕两者的铰接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与所述裙板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抽拉端部还设置有抽拉手柄。
优选地,所述裙板的内表面具有螺栓安装座,所述螺栓安装座与所述裙板围成容纳螺栓的头部的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设有开口,所述螺栓头部自所述开口卡入所述安装腔内部;所述设备舱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滑道形成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部,所述安装座的下部具有折弯边,所述折弯边通过设于所述螺栓安装座内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裙板。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为型材结构,所述型材结构的上端部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滑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过滤网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内部。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1.5mm。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裙板的上端部定位于一定打开角度的定位拉绳,所述设备舱骨架包括横梁和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部的弯梁,所述裙板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裙板的上端部内侧还设置有拉绳安装座,与所述拉绳安装座相对应的所述弯梁上设置有挂接孔,所述定位拉绳的两端分别挂接于所述拉绳安装座和所述弯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舱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的外轮廓为朝向裙板凸起的弧状结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滤网与裙板之间的横向最大距离,减小过滤网对于车体宽度空间的占用率,可以提高设备舱空间的利用率以及维修设备舱内部设备的方便性;并且,在设备舱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弧状结构的过滤网可利用的过滤面积大于直板形式的过滤网的过滤面积,因此可以有效增大设备通风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
第二、裙板的内侧面的滑道沿纵向延伸,这样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可以沿车体方向安装或拆卸于滑道内部,与现有技术沿车体高度方向安装或拆卸于滑道内部相比,在裙板拆卸过程中,即使将裙板的上端打开位置低于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也不会从滑道中脱落,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包括底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底架底部的设备舱,所述设备舱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舱。
因轨道列车具备上述设备舱,故轨道列车也具备该设备舱的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设备舱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裙板1、螺栓安装座11、过滤网2、抽拉手柄21、第一安装座31、第一板311、第二板312、折弯边313、第二安装座32、螺栓4、螺母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该设备舱可以提高设备舱的空间利用率,且有利于提高风口有效进风面积。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设备舱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示意图。
车体包括端墙、侧墙、车顶、底架等,侧墙、车顶以及底架围成车厢,为了轨道列车车体重量的轻量化,端墙、侧墙、车顶可以使用较轻材质的材料,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等。侧墙和车顶一般都是采用若干块通长的挤压铝型材拼接后再焊接连接而成。
底架下部一般设置有设备舱,在设备舱密闭空间内部铺设有通风管道和车下设备的安装线槽、线管等,以实现向车下设备进行空气对流的降温处理,并保护车下设备免受石击、冰冻等损害。
设备舱包括设备舱骨架、两侧的裙板1以及连接两裙板1的底板,底板、裙板1与底架的底板共同围成设备舱空间,为了满足车下设备进行空气对流降温的需求,裙板1上设置有风口,与风口相应的裙板1内侧设置有过滤网2,以过滤外界空气中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中裙板1的内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沿车体纵向延伸,过滤网2滑设于滑道内,且过滤网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朝向裙板1凸起的弧状结构,即过滤网2与其安装的裙板1向相同方向弯曲,也可以将两者设计为相同的弯曲度,也就是说,过滤网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与所述裙板1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形状。过滤网2的弯曲弧度半径R可以根据裙板1的弯曲半径设计。为了抽拉过滤网2的方便,过滤网2的抽拉端部还设置有抽拉手柄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舱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2的外轮廓为朝向裙板1凸起的弧状结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滤网2与裙板1之间的横向最大距离,减小过滤网2对于车体宽度空间的占用率,可以提高设备舱空间的利用率以及维修设备舱内部设备的方便性;并且,在设备舱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弧状结构的过滤网2可利用的过滤面积大于直板形式的过滤网2的过滤面积,因此可以有效增大设备通风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
第二、裙板1的内侧面的滑道沿纵向延伸,这样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2可以沿车体方向安装或拆卸于滑道内部,与现有技术沿车体高度方向安装或拆卸于滑道内部相比,在裙板1拆卸过程中,即使将裙板1的上端打开位置低于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2也不会从滑道中脱落,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裙板1在车体上的安装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本文中裙板1采用以下方式安装于车体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通过锁紧部件锁紧或解锁车体纵梁,所述裙板1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骨架铰接,铰接轴沿纵向布置,当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可绕两者的铰接轴转动。铰接的方式可以由多种方式,可以采用合页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图1中的方式,设备舱骨架包括横梁和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部的弯梁,所述裙板1与所述横梁铰接,横梁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弯钩,裙板1的下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弯钩转动的第二弯钩。锁紧部件可以为螺栓或锁,即裙板1通过螺栓或锁被锁紧或解锁于车体纵梁。
这样,当需要维修或更换过滤网2时,只需拆卸螺栓或打开锁,使裙板1的上端部处于解锁状态,裙板1的上端部围绕裙板1与设备舱骨架的铰接轴转动,实现设备舱的打开,当裙板1打开至一定角度时,可将过滤网2从滑道中抽取出,从而实现过滤网2的维修或更换。
本文还提供了一种滑道的具体设置方式,具体描述如下。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裙板1的内表面可以具有螺栓安装座11,螺栓安装座11可以与裙板1的板体一体成型,螺栓安装座11与裙板1围成容纳螺栓4的头部的安装腔,且安装腔设有开口,螺栓4头部自开口卡入安装腔内部;设备舱还可以包括安装座,滑道形成于安装座的上端部,安装座的下部具有折弯边,折弯边通过设于螺栓安装座11内的螺栓4固定连接裙板1,即折弯边313上设置有通孔,螺栓4的螺纹杆穿过安装腔的开口和该通孔连接螺母5,从而实现安装座和裙板1的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座也可以为型材结构,型材结构的上端部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滑道形成于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之间。
具体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31和第二安装座32,第一安装座31和第二安装座32分别开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过滤网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内部。在图2中仅标注出了第一安装座31的具体结构的标号。
为了抽拉过滤网2的顺畅,过滤网2的上、下端部分别与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1.5mm,优选1mm,也就是说过滤网2的宽度尺寸略小于两滑道之间的宽度尺寸。
上述实施例中下端部铰接与设备舱骨架上的裙板1,在更换过滤网2时,是无需完全打开的,上端部只需打开一定的角度即可,故设备舱还可以进行以下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设备舱还可以包括用于将裙板1的上端部定位于一定打开角度的定位拉绳,设备舱骨架包括横梁和设置于横梁的两端部的弯梁,裙板1与横梁铰接,裙板1的上端部内侧还设置有拉绳安装座,与拉绳安装座相对应的弯梁上设置有挂接孔,定位拉绳的两端分别挂接于拉绳安装座和弯梁。
这样,裙板1的上端部在解锁状态下,旋转至一定角度后,在定位拉绳的作用下定位于一定的角度,操作人员无需手扶即可实现过滤网2的更换和维修。
车辆行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为了避免过滤网2在使用过程中从滑道的出口位置中滑出,上述设备舱还可以进行以下设置。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设备舱还可以包括定位部件,用于将过滤网2定位于滑道内部;定位部件为设置于滑道两侧端部的卡子,当卡子位于第一状态时,卡子将过滤网2限位于滑道内部;当卡子位于第二状态时,过滤网2可从滑道内被抽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底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底架底部的设备舱,设备舱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舱。
因轨道列车具备上述设备舱,故轨道列车也具备该设备舱的上述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包括设备舱骨架、裙板(1),所述裙板(1)开设有风口,与所述风口相对应的所述裙板(1)内侧设置有过滤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1)的内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沿车体纵向延伸,所述过滤网(2)滑设于所述滑道内,且所述过滤网(2)的外轮廓为朝向所述裙板(1)凸起的弧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通过锁紧部件锁紧或解锁车体纵梁,所述裙板(1)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骨架铰接,铰接轴沿纵向布置,当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可绕所述铰接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与所述裙板(1)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的抽拉端部还设置有抽拉手柄(21)。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1)的内表面具有螺栓安装座(11),所述螺栓安装座(11)与所述裙板(1)围成容纳螺栓的头部的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设有开口,所述螺栓头部自所述开口卡入所述安装腔内部;所述设备舱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滑道形成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部,所述安装座的下部具有折弯边(313),所述折弯边(313)通过设于所述螺栓安装座(11)内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裙板(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型材结构,所述型材结构的上端部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所述滑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板(311)和所述第二板(312)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31)和第二安装座(32),所述第一安装座(31)和所述第二安装座(32)分别开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过滤网(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的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1.5mm。
9.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裙板(1)的上端部定位于一定打开角度的定位拉绳,所述设备舱骨架包括横梁和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部的弯梁,所述裙板(1)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裙板(1)的上端部内侧还设置有拉绳安装座,与所述拉绳安装座相对应的所述弯梁上设置有挂接孔,所述定位拉绳的两端分别挂接于所述拉绳安装座和所述弯梁。
10.一种轨道列车,包括底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底架底部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舱。
CN201520433645.4U 2015-06-23 2015-06-23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8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3645.4U CN204978667U (zh) 2015-06-23 2015-06-23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3645.4U CN204978667U (zh) 2015-06-23 2015-06-23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8667U true CN204978667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3364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8667U (zh) 2015-06-23 2015-06-23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866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8764A (zh) * 2015-06-23 2015-09-1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CN106334388A (zh) * 2016-10-19 2017-01-1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设备舱用陶瓷过滤网
CN114261413A (zh) * 2021-12-09 2022-04-0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有轨电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8764A (zh) * 2015-06-23 2015-09-1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CN106334388A (zh) * 2016-10-19 2017-01-1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设备舱用陶瓷过滤网
CN114261413A (zh) * 2021-12-09 2022-04-0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有轨电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8764A (zh)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CN204978667U (zh) 轨道列车及其设备舱
CN103935372B (zh) 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结构
CN109070908B (zh) 轨道车辆,尤其机车
US11021174B2 (en) Rail vehicle having a covered bogie
CN101954914A (zh) 一种用于磁浮轨道交通的快速安全疏散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JP2008222213A (ja) 列車の車両編成
CN20384475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结构
CA2701943A1 (en) Cowling for a guideway vehicle
CN105102294A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辆结构
TW201350368A (zh) 雙節式電動大客車之電池模組配置結構
CN203844763U (zh) 一种排障器盖板
CN202624258U (zh) 动车组车钩箱
CN113212478A (zh) 一种道岔打磨车车体结构和打磨车
CN205220672U (zh) 有轨车辆的车体钢结构
CN207328455U (zh) 一种车厢和列车
CN103003123B (zh) 用于高速列车的浅盘形底板
CN116923468A (zh) 一种市域列车用的司机室风道及市域列车
CN215097559U (zh) 一种道岔打磨车车体结构和打磨车
EP3386831B1 (de) Eisenbahn-triebfahrzeug mit dachübergangselement
JP4388353B2 (ja) 鉄道車両
CN201941796U (zh) 轨道车辆客室外风挡
CN205220671U (zh) 有轨车辆的车体钢结构
US1740358A (en) Articulated car
RU91954U1 (ru) Защитный поддон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