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8348U - 发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8348U
CN204948348U CN201520572364.7U CN201520572364U CN204948348U CN 204948348 U CN204948348 U CN 204948348U CN 201520572364 U CN201520572364 U CN 201520572364U CN 204948348 U CN204948348 U CN 204948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microphone device
supporting component
par
vibrating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23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路斌
王洪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23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8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8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8348U/zh
Priority to US15/061,261 priority patent/US9774956B2/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6Arranging circuit leads; Relieving strain on circuit l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Multimed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及辅助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具有音圈引线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仅设置于所述音圈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辅助系统包括壳体及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并支撑所述音圈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孔道,所述音圈引线包括穿过所述孔道并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自由端,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一端与外界电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与所述音圈引线的自由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声器件通过具音圈引线的音圈设计解决了音圈牵引力的问题,不会出现摇摆产生的失真,且音圈在磁路系统中不需要预留过长,装配方便。

Description

发声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电子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多功能媒体播放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而在这些移动电子设备中,语音播放装置是其内部必不可少的部件,语音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使用这些移动电子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发声器件作为语音的播放装置,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语音播放质量。现有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磁钢、音圈、连接件、振膜、球顶及壳体等,在现有发声器件结构中,音圈的出线方式为焊接在盆架的两个焊盘上。
不过,这种音圈的结构及出线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发声器件振幅较大时,音圈对振膜有较大的牵引力,造成振膜的摇摆,产生失真,进而影响发声器件的音响质量和使用寿命。此外,具有该结构音圈的发声器件还存在装配困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发声器件因音圈的结构及出线方式存在振膜摇摆产生失真,进而导致发声器件音响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及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响质量高、使用寿命长及装配简单的发声器件,并通过对音圈结构及出线方式进行改进而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
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具有音圈引线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所在平面与所述振膜所在平面相垂直;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仅设置于所述音圈所在平面的两侧;
辅助系统,所述辅助系统包括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壳体及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并支撑所述音圈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孔道;
所述音圈引线包括穿过所述孔道并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自由端,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一端与外界电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与所述音圈引线的自由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导电部和与导电部一端相连且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一导电焊盘,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焊盘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盖接的后侧壳,所述后侧壳包括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导电件还设有与导电部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导电焊盘,所述第二导电焊盘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音圈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环形的本体部和沿所述本体部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折弯部,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振膜相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膜与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本体部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抵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折弯部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孔道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膜包括第一折皱部和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折皱部环设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外围,所述第一折弯部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坦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折皱部和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折皱部环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外围,所述第二折弯部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坦部,所述孔道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置于第二平坦部上的后置球顶,所述后置球顶包括平坦部及贯穿所述平坦部并与所述孔道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音圈引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孔道并电性固定于所述导电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于所述壳体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盖板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侧表面,所述后侧壳盖接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盖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开口的前侧壳,所述前侧壳包括贯穿其设置的导声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具音圈引线的音圈的结构设计,并将音圈引线一端与音圈相连,另一端固接于球顶,有效解决了音圈牵引力的问题,不会出现摇摆产生的失真,且音圈在磁路系统中不需要预留过长,装配方便。
二、通过导电件的设计,实现了外部信号与发声器件元器件的导通。
三、通过将连接件设计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型结构,使得连接件整体强度更高,并对于设于其上的音圈更具保护作用,防止音圈变形扭曲;通过一体成型的整体型连接件分别与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的结合设计,使得包括这些部件的发声器件音响质量更高及使用寿命更久。
四、通过在连接件的边缘设置折弯部,折弯部与振膜相抵接,大大增加了连接件与振膜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振膜的刚度。
五、通过选用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塑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材质的连接件,使得连接件质量轻且刚度大,质量轻有利于提高发声器件的电声转换效率,刚度大有利于提高连接件的整体形状稳定性和设于其上的音圈的稳定性。
六、通过前置球顶、后置球顶及均具有折皱部和平坦部的前置振膜和后置振膜的结合设计,并后置球顶设置通孔,后置振膜设置多个所述孔道,实现壳体内外的空气流通,使得发声器件的音响质量更佳。
七、通过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主磁钢和夹设于主磁钢之间的副磁钢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的结合设计,使得磁路系统的电磁转换效率更高,进而提高发声器件的音响效果。
八、通过在壳体表面设计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使得壳体更易被打开,利于壳体内部的各发声器件原件的组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的音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的导电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剖视图。所述发声器件1包括磁路系统11、振动系统13及具收容空间的壳体15,所述磁路系统11和所述振动系统13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5的收容空间。
所述磁路系统11包括极性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体部111和第二磁体部113,二者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第一磁体部1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均包括极性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主磁钢1111和夹设于所述主磁钢1111之间的副磁钢1113,所述主磁钢1111和所述副磁钢1113紧密连接形成一体,所述主磁钢1111的磁极摆放为垂直于振动方向摆放,所述副磁钢1113的磁极摆放为沿振动方向摆放。具体地,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主磁钢1111数量为二块及所述副磁钢1113数量为一块,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主磁钢1111数量为二块及所述副磁钢1113数量为一块;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主磁钢11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主磁钢111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副磁钢1113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副磁钢1113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111的所述主磁钢11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113的所述主磁钢1111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磁路系统11的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11的多对磁钢的设计及磁极的摆放,使得所述磁路系统11的电磁转换效率更高,进而提高发声器件1的音响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11仅位于所述振动系统的驱动装置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驱动装置内部不再设置任何产磁或导磁元件;此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部111可以仅设置一块主磁钢,所述第二磁体部113可以省略并用具有导磁功能的导磁元件代替,或者第一磁体部111和第二磁体部113分别设置一块主磁钢。
所述振动系统13包括音圈131、连接件133、振膜1351、支撑组件1353、球顶137及导电件139,所述音圈131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33并位于所述磁间隙,所述音圈131所在平面与所述振膜1351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磁路系统11设置于所述音圈131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振膜1351和所述支撑组件1353分别设于所述连接件133的两端,所述球顶137分别贴设于所述振膜1351和所述支撑组件1353,所述导电件139一端固设于所述球顶137,另一端与外界电连接。
请再结合参阅图4,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的音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音圈131为多根导线形成的扁平状环形线圈,扁平状结构并配合所述磁路系统11使得所述音圈131具有更长的冲程。所述音圈131包括具自由端的音圈引线1311,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自由端固接于所述球顶1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所述二音圈引线1311,有效解决了所述音圈131的牵引力的问题,不会出现摇摆产生的失真,且所述音圈131在所述磁路系统11中不需要预留过长,装配方便。
所述连接件133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型结构,包括环形片状的本体部1331和沿所述本体部1331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折弯部1333和第二弯折部1335,所述音圈131固定于所述本体部1331,所述第一折弯部1333抵接固定于所述振膜1351,所述第二弯折部1335抵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所述第二折弯部1335设有第一通孔13351。所述连接件133为整体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连接件133的强度,防止设于其上的所述音圈131发生扭曲;该结构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部分分开设计的连接件之间强度不足的缺陷。所述连接件133的材质选择质量轻且刚度大的材料,具体地,所述连接件133的材质选择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且刚度大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电声转换效率,而且提高所述连接件133的刚度,并对于所述线圈131的形状稳定具有较佳的有益效果;在其他情况下,所述连接件133的材质还可以为镁合金、不锈钢、塑料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振膜1351与所述支撑组件1353间隔正对设置,并通过所述音圈支架133相连。所述振膜1351包括第一折皱部13511和第一平坦部13513,所述第一折皱部13511环设于所述第一平坦部13513的外围,所述第一折皱部13511可以支持更大的振幅。所述振膜1351的第一平坦部13513与所述音圈支架133外周缘的第一弯折部1333抵接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1333显著增加了其与所述第一平坦部1351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振膜1351的平坦部13513的刚度。
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振膜1351分别设于所述音圈支架133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振膜1351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第二折皱部13531和第二平坦部1353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还包括贯穿其设置的多个孔道13535,所述第二折皱部13531环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13533的外围,所述第二折皱部13531可以支持更大的振幅,所述孔道13535用于空气流通及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穿过。所述支撑组件1353的第二平坦部13533与所述音圈支架133外周缘的第二弯折部1335抵接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1335显著增加了其与所述第二平坦部1353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支撑组件1353的第二平坦部13533的刚度。此外,上述设计使得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振膜1351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述振膜1351用于所述发生器件1的振动发声,但所述支撑组件1353不发声,却解决了发生器件工作时振幅较大导致的音圈和振膜易产生明显摇摆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加系统K值,使得发生器件的音质更好且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球顶137包括前置球顶1371和后置球顶1373,所述前置球顶1371贴设于所述振膜1351的第一平坦部13513,所述后置球顶1373贴设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的第二平坦部13533。所述前置球顶1371可显著提高所述振膜1351的强度及提高音响质量。所述后置球顶1373包括平坦部13733及贯穿所述平坦部并与所述孔道13535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735,所述音圈引线1311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351和所述孔道13535并电性固定于所述导电件139。
所述导电件139包括导电部1391及设于导电部1391两端的第一导电焊盘13731和第二导电焊盘13733,所述第一导电焊盘13731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353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1353与所述音圈131电连接,所述导电件139另一端与外界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13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电件139为具第一导电焊盘13731和第二导电焊盘13733的金属弹簧;在其他情况下,所述导电件139还可以为导线,并包括与所述导线相连的导电焊盘,具体参见图5,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的导电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壳体15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类方形壳体,所述壳体15包括第一盖板151、第二盖板153、前侧壳155及后侧壳157,所述第一盖板151设于所述壳体15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盖板153设于所述壳体15相对侧表面,所述前侧155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侧壳,设于所述壳体15的一开口端并临接所述振膜1351设置,所述后侧壳157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侧壳,设于所述壳体15另一开口端并临接所述支撑组件1353设置。所述前侧壳155包括贯穿其设置的导声孔。所述后侧壳157的包括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1571,所述第三通孔1571内组配有所述第二导电焊盘13733,所述导电部139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电焊盘13733并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焊盘13733与外界电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均为可拆卸式盖板,使得所述壳体15更易被打开和封闭,有利于所述壳体15内部的各发声器件原件的组装和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收容所述振动系统13和磁路系统11的所述壳体15与支撑所述音圈131的支撑组件1353共同构成了所述发生器件1的辅助系统,对实现所述发生器件1更优良的发声效果及更高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具音圈引线1311的音圈131的结构设计,并将音圈引线1311一端与音圈131相连,另一端固接于球顶137,有效解决了音圈131牵引力的问题,不会出现摇摆产生的失真,且音圈131在磁路系统11中不需要预留过长,装配方便。
二、通过导电件139的设计,实现了外部信号与发声器件元器件的导通。
三、通过将连接件133设计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型结构,使得连接件133整体强度更高,并对于设于其上的音圈131更具保护作用,防止音圈131变形扭曲;通过一体成型的整体型连接件133分别与磁路系统11和振动系统13的结合设计,使得包括这些部件的发声器件1音响质量更高及使用寿命更久。
四、通过在连接件133的边缘设置第一折弯部1333,第一折弯部1333与振膜135相抵接,大大增加了连接件133与振膜135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振膜135的刚度。
五、通过选用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塑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材质的连接件133,使得连接件133质量轻且刚度大,质量轻有利于提高发声器件1的电声转换效率,刚度大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33的整体形状稳定性和设于其上的音圈131的稳定性。
六、通过前置球顶1371、后置球顶1373及均具有折皱部和平坦部的振膜1351和支撑组件1353的结合设计,并后置球顶1373设置通孔,支撑组件1353设置多个所述孔道,实现壳体内外的空气流通,使得发声器件的音响质量更佳。
七、通过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主磁钢1111和夹设于主磁钢1111之间的副磁钢1113的第一磁体部111和第二磁体部113的结合设计,使得磁路系统11的电磁转换效率更高,进而提高发声器件1的音响效果。
八、通过在壳体15表面设计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使得壳体更易被打开,利于壳体内部的各发声器件原件的组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
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具有音圈引线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所在平面与所述振膜所在平面相垂直;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仅设置于所述音圈所在平面的两侧;
辅助系统,所述辅助系统包括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壳体及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并支撑所述音圈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孔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引线包括穿过所述孔道并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自由端,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一端与外界电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与所述音圈引线的自由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导电部和与导电部一端相连且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一导电焊盘,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焊盘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盖接的后侧壳,所述后侧壳包括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导电件还设有与导电部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导电焊盘,所述第二导电焊盘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音圈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环形的本体部和沿所述本体部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折弯部,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振膜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与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本体部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抵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折弯部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孔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第一折皱部和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折皱部环设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外围,所述第一折弯部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坦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折皱部和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折皱部环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外围,所述第二折弯部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坦部,所述孔道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置于第二平坦部上的后置球顶,所述后置球顶包括平坦部及贯穿所述平坦部并与所述孔道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音圈引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孔道并电性固定于所述导电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于所述壳体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盖板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侧表面,所述后侧壳盖接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盖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开口的前侧壳,所述前侧壳包括贯穿其设置的导声孔。
CN201520572364.7U 2015-07-31 2015-07-31 发声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8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2364.7U CN204948348U (zh) 2015-07-31 2015-07-31 发声器件
US15/061,261 US9774956B2 (en) 2015-07-31 2016-03-04 Speak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2364.7U CN204948348U (zh) 2015-07-31 2015-07-31 发声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8348U true CN204948348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236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8348U (zh) 2015-07-31 2015-07-31 发声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774956B2 (zh)
CN (1) CN2049483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6064A (zh) * 2019-07-31 2019-10-22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式受话器
WO2021088915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81956U (zh) * 2015-07-31 2016-03-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05040019U (zh) * 2015-09-15 2016-02-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受话器
WO2018165280A1 (en) * 2017-03-07 2018-09-13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
CN111819866B (zh) 2018-03-07 2023-02-03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09905820B (zh) * 2018-12-29 2021-06-15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JP2022020437A (ja) * 2020-07-20 2022-02-01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路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1358A (en) * 1994-07-05 1997-12-23 Larsen; John T. Isobaric loudspeaker
US7233677B2 (en) * 2004-06-09 2007-06-19 Dana Moore Top-loading folded corner horn
US8110951B2 (en) * 2008-12-17 2012-02-07 Hsin Min Huang Electromagnetic vibrato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US8649550B2 (en) * 2011-01-06 2014-02-11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ulti-magnet system and speaker using same
WO2014209102A1 (en) * 2013-06-25 2014-12-31 Knowles Ipc (M) Sdn. Bhd. Hearing aid compatible mobile speak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6064A (zh) * 2019-07-31 2019-10-22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式受话器
WO2021088915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终端
US11956613B2 (en) 2019-11-08 2024-04-09 Goertek Inc. Sound-produc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34629A1 (en) 2017-02-02
US9774956B2 (en)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8348U (zh) 发声器件
CN205081956U (zh) 发声器件
CN204887453U (zh) 扬声器
CN204948340U (zh) 扬声器
CN206894886U (zh) 微型发声器
CN211531292U (zh) 发声器件
CN205051863U (zh) 长冲程动圈式扬声器
CN20357485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6865742U (zh) 一种超薄扬声器
WO2020140544A1 (zh) 发声器件
WO2020134345A1 (zh) 发声器件
CN207266278U (zh) 扬声器
CN208638593U (zh) 发声器件
CN204887448U (zh) 扬声器
CN205491125U (zh) 发声器件
CN208638616U (zh) 发声器件
WO2020134344A1 (zh) 发声器件
CN205092964U (zh) 一种喇叭
CN208638592U (zh) 发声器件
CN203368742U (zh) 扬声器单体及收容有该扬声器单体的扬声器模组
CN208227310U (zh) 一种带有减振性能的扬声器
CN203840527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2949566U (zh) 振动扬声器
CN102711011B (zh) 双回路电声转换装置
CN205081962U (zh) 长冲程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