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5742U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扬声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65742U CN206865742U CN201720804276.4U CN201720804276U CN206865742U CN 206865742 U CN206865742 U CN 206865742U CN 201720804276 U CN201720804276 U CN 201720804276U CN 206865742 U CN206865742 U CN 2068657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ice coil
- frame
- ripple
- plate diaphragm
- loudspea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188 Diaphrag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薄扬声器,涉及扬声器的技术领域。该超薄扬声器包括盆架,盆架内设有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内设有磁间隙,振动系统包括音圈管、弹波、平板振膜和折环,音圈管的底部缠绕有音圈线;盆架的底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磁路系统,音圈线位于磁间隙中,音圈管的顶部设有弹波,弹波与磁路系统固定连接,弹波的底部设有平板振膜,平板振膜的内侧与音圈管连接,平板振膜的外侧通过折环与盆架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弹波上移至盆架的顶部,在弹波和折环的共同作用下将平板振膜固定,结构稳定,减小了振动系统的厚度,实现了大振幅且超薄的特点,扩大了盆架的振动空间,充分保证了低音效果和保真度,组装方便,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超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均朝着更薄更小巧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扬声器是多数带音频输出的电子产品必备的配件,因此,同样需要做到更薄更小巧且更好音质效果。扬声器的音质主要是由磁路系统和音盆决定的,目前,绝大多数的扬声器仍然采用锥形盆作为振膜的主要结构形式,为保证扬声器的正常工作需要给弹波预留一定的空间防止打底,这种用于驱动扬声器振动的磁路系统大而笨重,难以集成到日益小型化、薄型化的电子电器产品中去,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
为了满足扬声器的薄型化要求,可以降低传统扬声器的锥形盆振膜的高度以及磁路系统中的磁铁总体高度,从而使得扬声器的整体厚度变薄。但是,这种超薄扬声器受到空间的限制,其音质难以保证,尤其是低音效果及保真度将明显下降,同时,这种超薄扬声器的结构复杂,振幅小,组装不方便,所有这些都是禁锢当今大功率超薄型扬声器发展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薄扬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扬声器体积大而笨重以及超薄扬声器音质和功率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内设有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和所述振动系统连接,所述磁路系统内设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管、弹波、平板振膜和折环,所述音圈管的底部缠绕有音圈线;所述盆架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所述磁路系统,所述音圈线位于所述磁间隙中,所述音圈管的顶部设有所述弹波,所述弹波与所述磁路系统固定连接,所述弹波的底部设有所述平板振膜,所述平板振膜的内侧与所述音圈管连接,所述平板振膜的外侧通过所述折环与所述盆架的顶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盆架的顶部设有卡接环,所述折环包括第一固定端、连接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卡接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平板振膜的底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卡接环粘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平板振膜也为粘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弹波的底部与所述平板振膜的上表面粘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U铁、磁铁和华司,所述安装孔内卡接连接有所述U铁,所述U铁上设有所述磁铁,所述磁铁上设有所述华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华司上设有非导磁性固定柱,所述弹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U铁与所述安装孔粘结连接,所述U铁与所述磁铁粘结连接,所述磁铁与所述华司粘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华司粘结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扬声器是直接向自由空间辐射声音的电声换能器,接通电源后,根据左手定则,在垂直于磁路系统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在交流电的作用下,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磁路系统周围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同样根据左手定则,在垂直于磁路系统和电流的方向上的作用力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如此反复;因此,在外界交流电的作用下,流经磁路系统内音圈管的音频电流与永久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使盆架沿轴向振动的力,推动与音圈管连在一起的平板振膜向外辐射声音,从而完成声音的转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弹波上移至盆架的顶部,采用平板振膜代替锥形盆振膜,平板振膜的内侧通过弹波固定,平板振膜的外侧通过折环固定于盆架的顶部,其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减小了振动系统的厚度,实现了大振幅且超薄的特点,扩大了盆架的振动空间,充分保证了其低音效果和保真度,组装方便,适用于大口径、大功率、超薄型的扬声器上,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从底部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盆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折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盆架;2-U铁;3-垫片;4-磁铁;5-华司;6-音圈线;7-折环;8-平板振膜;9-音圈管;10-弹波;11-固定螺丝;12-固定柱;
101-安装孔;102-通孔;103-卡接环;701-第一固定端;702-连接端;703-第二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附图8,本实用新型包括盆架1,盆架1内设有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连接,磁路系统内设有磁间隙,振动系统包括音圈管9、弹波10、平板振膜8和折环7,音圈管9的底部缠绕有音圈线6;盆架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101,安装孔101内设有磁路系统,音圈线6位于磁间隙中,音圈管9的顶部设有弹波10,弹波10与磁路系统固定连接,弹波10的底部设有平板振膜8,平板振膜8的内侧与音圈管9连接,平板振膜8的外侧通过折环7与盆架1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弹波10上移至盆架1的顶部,采用平板振膜8代替锥形盆振膜,平板振膜8的内侧通过弹波10固定,平板振膜8的外侧通过折环7固定于盆架1的顶部,其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减小了振动系统的厚度,实现了大振幅且超薄的特点。
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本实施例中,盆架1呈圆柱型设置,其内部为空腔结构,盆架1的顶部设有卡接环103,卡接环103位于盆架1的顶部并沿其空腔的周向呈环形设置,卡接环103为内凹型,其高度低于盆架1的顶面。参阅附图1、附图3和附图6,折环7包括第一固定端701、连接端702和第二固定端703,折环7的内部也为空腔设置,折环7的剖面图呈倒置的U型设置,第一固定端701和第二固定端703为平面结构,连接端702呈弧形设置。参阅附图1和附图4,平板振膜8为圆环形平面结构,第一固定端701与卡接环103连接,第二固定端703与平板振膜8的底部连接。折环7的第一固定端701通过卡接环103固定于盆架1的顶部,然后,放置平板振膜8,此时,平板振膜8的底部与折环7的第二固定端703的顶部连接,这种连接简单,固定牢固。通常情况下,第一固定端701与卡接环103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第二固定端703与平板振膜8也为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此时,弹波10的底部与平板振膜8的上表面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盆架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2,通孔102以安装孔101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以完成振动空腔后部的空气辐射。盆架1的侧壁呈阶梯型设置,即安装孔101凸出设置在盆架1的底部上,这种设置的盆架1厚度非常薄,振动空间大,充分保证了扬声器的低音效果和保真度,组装方便,不需要防尘罩和网罩。
参阅附图6和附图7,本实用新型中,磁路系统包括U铁2、磁铁4和华司5,安装孔101内卡接连接有U铁2,U铁2上设有磁铁4,磁铁4上设有华司5。通常情况下,U铁2与安装孔101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U铁2的内部设有金属垫片3,垫片3与U铁2粘结连接,垫片3的顶部设有磁铁4,垫片3与磁铁4也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磁铁4与华司5还是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华司5上设有非导磁性固定柱12,弹波10通过紧固件与固定柱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固定螺丝11,当然,这里固定螺丝11也可以换用其它紧固件;固定柱12与华司5粘结连接。弹波10通过固定螺丝11和固定柱12固定于磁路系统的中心位置,同时,弹波10底部的外侧与平板振膜8的顶部连接,使平板振膜8得到固定。
工作原理:取盆架1,将U铁2通过粘结剂粘结到盆架1的安装孔101内,使U铁2与安装孔101适配连接;从盆架1的顶部,依次在U铁2的U型内部粘结连接垫片3、磁铁4和华司5,并使垫片3、磁铁4和华司5的位置对应一致且与U铁2之间预留磁间隙;取音圈管9,在音圈管9的底部外侧缠绕音圈线6,将音圈管9通过音圈线6卡接连接在磁间隙内,并在华司5上通过粘结接安装在固定柱12上;取折环7,将折环7的第一固定端701通过卡接环103固定于盆架1的顶部,第一固定端701与卡接环103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然后,放置平板振膜8,此时,平板振膜8的底部与折环7的第二固定端703的顶部连接,同时,平板振膜8的内侧与音圈管9接触连接,平板振膜8的顶面与音圈管9的顶部平齐;取弹波10,将弹波10的外侧边缘放置在平板振膜8的内侧边缘上,使弹波10的底部与平板振膜8的顶部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最后,采用固定螺丝11将弹波10固定于固定柱12上,从而完成该超薄扬声器的组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扬声器是直接向自由空间辐射声音的电声换能器,接通电源后,根据左手定则,在垂直于磁路系统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在交流电的作用下,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磁路系统周围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同样根据左手定则,在垂直于磁路系统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的作用力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如此反复;因此,在外界交流电的作用下,流经磁路系统内音圈管9的音频电流与永久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使盆架1沿轴向振动的力,推动与音圈管9连在一起的平板振膜8向外辐射声音,从而完成声音的转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弹波10上移至盆架1的顶部,采用平板振膜8代替锥形盆振膜,平板振膜8的内侧通过弹波10固定,平板振膜8的外侧通过折环7固定于盆架1的顶部,其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减小了振动系统的厚度,实现了大振幅且超薄的特点,扩大了盆架1的振动空间,充分保证了其低音效果和保真度,组装方便,适用于大口径、大功率、超薄型的扬声器上,经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内设有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和所述振动系统连接,所述磁路系统内设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管、弹波、平板振膜和折环,所述音圈管的底部缠绕有音圈线;
所述盆架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所述磁路系统,所述音圈线位于所述磁间隙中,所述音圈管的顶部设有所述弹波,所述弹波与所述磁路系统固定连接,所述弹波的底部设有所述平板振膜,所述平板振膜的内侧与所述音圈管连接,所述平板振膜的外侧通过所述折环与所述盆架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盆架的顶部设有卡接环,所述折环包括第一固定端、连接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卡接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平板振膜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卡接环粘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平板振膜也为粘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波的底部与所述平板振膜的上表面粘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U铁、磁铁和华司,所述安装孔内卡接连接有所述U铁,所述U铁上设有所述磁铁,所述磁铁上设有所述华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华司上设有非导磁性固定柱,所述弹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U铁与所述安装孔粘结连接,所述U铁与所述磁铁粘结连接,所述磁铁与所述华司粘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华司粘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04276.4U CN206865742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04276.4U CN206865742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65742U true CN206865742U (zh) | 2018-01-09 |
Family
ID=6082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04276.4U Active CN206865742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6574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95187A (zh) * | 2019-06-24 | 2019-11-22 |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式超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
CN112261558A (zh) * | 2020-10-23 | 2021-01-22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WO2021022774A1 (zh) * | 2019-08-07 | 2021-02-1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扬声器和音频装置 |
-
2017
- 2017-07-04 CN CN201720804276.4U patent/CN2068657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95187A (zh) * | 2019-06-24 | 2019-11-22 |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式超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
CN110495187B (zh) * | 2019-06-24 | 2021-10-08 |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式超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
WO2021022774A1 (zh) * | 2019-08-07 | 2021-02-1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扬声器和音频装置 |
CN112261558A (zh) * | 2020-10-23 | 2021-01-22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CN112261558B (zh) * | 2020-10-23 | 2021-11-23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65742U (zh)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
CN105187997A (zh) | 扬声器 | |
CN205051866U (zh) | 发声装置 | |
CN209659603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5828257A (zh) | 扬声器 | |
CN111163405A (zh) | 一种超薄扬声器和音箱和电子产品 | |
CN201967111U (zh) | 换能器 | |
CN205123983U (zh) | 扬声器 | |
CN203896502U (zh) | 压电型扬声器 | |
CN106488367B (zh) | 一种超薄喇叭及其便携式音响 | |
CN203193868U (zh) | 多功能扬声器 | |
CN205491125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4616078U (zh) | 扬声器装置 | |
CN211378243U (zh) | 超薄扬声器和音箱和电子产品 | |
CN203446009U (zh) | 一种多媒体音箱 | |
CN202721816U (zh) | 双凹面薄型扬声器 | |
CN206611570U (zh) | 喇叭单体及设置有该喇叭单体的耳机 | |
CN206237601U (zh) | 一种基于被动式与倒相管技术的扬声器 | |
CN204887417U (zh) | 扬声器 | |
CN214481239U (zh) | 双面超薄扬声器 | |
CN208891067U (zh) | 整体支架双音圈低频扬声器 | |
CN208227310U (zh) | 一种带有减振性能的扬声器 | |
CN210725323U (zh) | 一种能有效防水的高频扬声器 | |
CN218124921U (zh) | 一种r环内斜的扬声器 | |
CN217957301U (zh) | 一种多功能多角度安装的喇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61205 Workshop No. 1, 3 and 5 of Edelle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Processing Base, Weifang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Zone, east of Weifang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Zone, sou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Gaoxin Second Road,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befor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