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0527U - 扬声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0527U
CN203840527U CN201420209920.XU CN201420209920U CN203840527U CN 203840527 U CN203840527 U CN 203840527U CN 201420209920 U CN201420209920 U CN 201420209920U CN 203840527 U CN203840527 U CN 203840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gulum
module
monomer
boss
loud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99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
赵国栋
蔡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2099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0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0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05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模组前盖和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前盖和所述模组外壳围成的空腔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单体前盖和单体外壳,所述单体前盖和所述单体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单体前盖的中部设有向所述模组前盖凸起的一级凸台,所述一级凸台上设有出声孔,所述一级凸台的内侧贴有防尘网;所述模组前盖上对应所述一级凸台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一级凸台的通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厚度大的技术问题,具有防尘效果好,前盖漏磁少,整体厚度小,更加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趋势的优点。

Description

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可以将电能转换为声能辐射出去。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扬声器模组在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扬声器模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模组前盖10b和模组外壳20,模组前盖10b和模组外壳2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单体前盖30b和单体外壳34,单体前盖30b和单体外壳34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模组前盖10b对应扬声器单体的位置注塑有钢网40,钢网40上设有若干出声孔400,在钢网40与扬声器单体之间设有防尘网32,为了保证模组的密封性,需要在防尘网32的周边设置泡棉50。由上述结构可知,现有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单体前盖30b与钢网40之间(即单体前盖与模组前盖之间)夹有泡棉50,因要达到密封要求泡棉50必需要满足一定的厚度,故需要占用模组内腔的一定空间,从而增加了扬声器模组的整体厚度,此扬声器模组的整体厚度约为3.5毫米。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厚度越来越小,都在向薄型化方向发展,而现有的此种结构的扬声器模组根本无法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整体厚度小,能够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模组前盖和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前盖和所述模组外壳围成的空腔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单体前盖和单体外壳,所述单体前盖和所述单体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单体前盖的中部设有向所述模组前盖凸起的一级凸台,所述一级凸台上设置有出声孔,所述一级凸台的内侧贴有防尘网;所述模组前盖上对应所述一级凸台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一级凸台的通孔。
其中,所述一级凸台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出声孔。
其中,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外边缘固定在所述单体外壳端部的振膜,所述振膜的中部设有球顶,所述振膜远离所述单体前盖的一侧固定有音圈。
其中,所述一级凸台与所述球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一级凸台的外周设有二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的外周设有用于与所述单体外壳结合的边沿,所述一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和所述边沿三者呈阶梯结构。
其中,所述一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和所述边沿三者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一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和所述边沿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模组前盖的内侧为阶梯结构,且所述模组前盖的内表面与所述单体前盖的外表面相适配。
其中,所述一级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模组前盖的外表面齐平。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单体前盖的中部设有向模组前盖凸起的一级凸台,一级凸台上设有出声孔,一级凸台的内侧贴有防尘网,模组前盖上对应一级凸台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一级凸台的通孔。在装配时,只需要将防尘网用胶粘贴在一级凸台的内侧即可,然后将模组前盖上的通孔对准一级凸台后将模组前盖扣在扬声器单体上并与模组外壳结合,此时一级凸台位于模组前盖的通孔内,模组前盖的内表面与单体前盖之间可以通过涂胶进行密封,不再需要泡棉实现密封,简化了工艺,且有效的节省了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小了模组的整体高度,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整体厚度仅有3.3毫米,能够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的要求;且提高了防尘效果,改善了产品前盖漏磁的现象。
由于模组前盖的内侧为与单体前盖相适配的阶梯结构,可以增强模组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对扬声器单体进行定位和限位,有效的保证了扬声器单体在模组空间内不会发生移动或错位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厚度大、装配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装配工艺简单,防尘效果好,前盖漏磁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且整体厚度小,更加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薄型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单体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线剖视放大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a、模组前盖,10b、模组前盖,12、通孔,20、模组外壳,30a、单体前盖,30b、单体前盖,300、边沿,302、二级凸台,304、一级凸台,306、出声孔,32、防尘网,34、单体外壳,360、振膜,362、球顶,364、定心支片,366、音圈,380、导磁板,382,内磁铁,384、内华司,386、外磁铁,388、外华司,40、钢网,400、出声孔,50、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模组前盖10a和模组外壳20,模组前盖10a和模组外壳2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单体前盖30a和单体外壳34,单体前盖30a和单体外壳34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振动系统包括振膜360,振膜360为环形,设有内、外边缘以及位于内、外边缘之间的折弯部,振膜360的外边缘固定在单体外壳34的端部,振膜360的中间位置设有球顶362,球顶362固定在振膜360的内边缘上。振膜360远离单体前盖30a的一侧固定粘贴有定心支片364和音圈366,定心支片364位于音圈366的外周。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单体外壳34上的导磁板380,导磁板380内侧的中间位置依次固定有内磁铁382和内华司384,导磁板380内侧的边缘位置依次固定有外磁铁386和外华司388。内磁铁382和内华司384构成内磁路,外磁铁386和外华司388构成外磁路,内磁路与外磁路之间设有磁间隙,音圈366的端部位于磁间隙内。音圈366根据通过其线圈的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在磁间隙内做往复切割磁力线运动,带动振膜360振动,从而策动空气发声,实现电声之间的能量转换。导磁板380位于单体内腔中的一侧为内侧。
如图2、图4和图5共同所示,单体前盖30a为两级阶梯结构,包括与单体外壳34相结合的环形边沿300,边沿300的中部连接有向模组前盖10a方向凸起的二级凸台302,二级凸台302为环状,其环的宽度与振膜360的折弯部相对应,二级凸台302的中部设有向模组前盖10a凸起的一级凸台304,一级凸台304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出声孔306,一级凸台304与球顶362的位置相对应。一级凸台304、二级凸台302和边沿300三者平行设置,且三者为一体结构。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模组前盖10a对应单体前盖30a的一级凸台304的位置设有一形状、大小均与一级凸台304相适配的通孔12,一级凸台正好位于通孔12内,且一级凸台304的外表面与模组前盖10a的外表面齐平。防尘网32通过胶水粘贴在一级凸台304的内侧,一级凸台304靠近振膜360的一侧为内侧。此种结构防尘效果更好,大大的改善了产品前盖漏磁的现象,且此种结构的模组前盖10a与单体前盖30a之间只需要涂胶密封即可,不需要泡棉进行密封,从而有效的节省了模组内部空间,减小了模组的整体厚度,能够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的要求。
如图2所示,模组前盖10a的内侧结构为与单体前盖30a相适配的阶梯结构,模组前盖10a的内表面与单体前盖30a的外表面相贴合。模组前盖10a的此种结构可以增强模组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对扬声器单体进行定位和限位,有效的保证了扬声器单体在模组空间内不会发生移动或错位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定义模组前盖10a的内侧为位于模组内腔内部的一侧,单体前盖30a的外表面为远离振膜360的表面。
本实施例的附图仅给出了矩形扬声器模组的示意,实际应用中在单体前盖上设凸台,模组前盖上设与凸台相适配的通孔用以降低模组整体厚度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它形状的扬声器模组中,如圆形、跑道形扬声器模组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阐述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就可以将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它形状的扬声器模组中,并取得和本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故关于其它形状的扬声器模组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扬声器模组,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模组前盖和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前盖和所述模组外壳围成的空腔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单体前盖和单体外壳,所述单体前盖和所述单体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前盖的中部设有向所述模组前盖凸起的一级凸台,所述一级凸台上设置有出声孔,所述一级凸台的内侧贴有防尘网;所述模组前盖上对应所述一级凸台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一级凸台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凸台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出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外边缘固定在所述单体外壳端部的振膜,所述振膜的中部设有球顶,所述振膜远离所述单体前盖的一侧固定有音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凸台与所述球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一级凸台的外周设有二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的外周设有用于与所述单体外壳结合的边沿,所述一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和所述边沿三者呈阶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和所述边沿三者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凸台、所述二级凸台和所述边沿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前盖的内侧为阶梯结构,且所述模组前盖的内表面与所述单体前盖的外表面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模组前盖的外表面齐平。
CN201420209920.XU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模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0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9920.XU CN203840527U (zh)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9920.XU CN203840527U (zh)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0527U true CN203840527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9920.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0527U (zh)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05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260A (zh) * 2015-02-11 2017-11-28 奥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超声波模式下的电动换能器
CN109525923A (zh) * 2018-11-12 2019-03-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260A (zh) * 2015-02-11 2017-11-28 奥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超声波模式下的电动换能器
CN109525923A (zh) * 2018-11-12 2019-03-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7485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4887453U (zh) 扬声器
CN104540080A (zh) 扬声器模组
US9942664B2 (en) Speaker
CN20429137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5081956U (zh) 发声器件
CN104540076A (zh) 扬声器模组
CN204948340U (zh) 扬声器
CN203984675U (zh) 一种声换能器振膜及一种扬声器
CN203912125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3984670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3840527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574851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3354629A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446021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3984667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4046809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840523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9121051A (zh) 发声器件
CN103997709A (zh) 弯曲扬声器模组
CN203301735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7166765U (zh) 扬声器结构
CN203301738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2949564U (zh) 扬声器
CN203301734U (zh) 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