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169U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7169U
CN204947169U CN201520542772.8U CN201520542772U CN204947169U CN 204947169 U CN204947169 U CN 204947169U CN 201520542772 U CN201520542772 U CN 201520542772U CN 204947169 U CN204947169 U CN 204947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onnector
inner housing
shell body
terminal modul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27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开刚
俞春明
张国华
郑启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427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7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7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7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一安装面,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所述端子模组的内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及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裸露于所述对接舌板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端子模组的连接脚,所述对接舌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设置。所述内壳体包围端子模组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对接腔呈180度对称设置以供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设置一方面增强了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遮蔽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安装稳定性。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壳体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4年8月11日USBType-C协会公布了一种竖直安装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的对接框口呈180度对称设置以供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端子模组及包覆在所述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具有安装面及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所述对接舌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所述遮蔽壳体成型后形成一细长的接缝。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细长接缝的存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遮蔽效果较差,由于单个遮蔽壳体强度较差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安装稳定性较差。
所以,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方案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遮蔽效果较佳且安装稳定性较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一安装面,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所述端子模组的内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及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裸露于所述对接舌板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端子模组的连接脚,所述对接舌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设置,所述内壳体包围端子模组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对接腔呈180度对称设置以供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包覆在内壳体的外侧以遮蔽所述内壳体上形成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第二侧壁且在其中一个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接缝,在具有第二接缝的第二侧壁上采用镭射技术将内、外壳体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在没有第二接缝的第二侧壁上向内凸设有若干的凸出部用于推抵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第一侧壁,所述外壳体具有分别位于两第一侧壁外侧的两第二侧壁,所述内壳体在其中一个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接缝,所述外壳体在对应另一个第一侧壁外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接缝。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具有焊接面及焊接脚,所述外壳体具有与所述焊接面共面的支撑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向后设有若干凸部,所述若干凸部的后端面形成所述内壳体的焊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向外撕裂形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若干焊接脚,所述第一安装部在第一接缝处设置有让位槽,所述外壳体向外撕裂形成遮覆在所述让位槽外侧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侧壁在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二侧壁设有遮覆在所述开口外侧的横向壁。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连接所述接触部与连接脚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接触部向外侧拉开。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且为表面焊接型接脚,所述端子模组在靠近所述连接脚处设有对应于所述连接脚向后贯穿所述安装面的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进一步向外贯穿所述端子模组具有的一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壳体包覆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有助于增强插座连接器的遮蔽效果及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述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端子与金属遮蔽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0,所述插座连接器100竖直安装在电路板5上,且可供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
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具有安装在所述电路板5上的安装面1000,该插座连接器100包括端子模组1、包覆所述端子模组1的内壳体3及设置在内壳体3外侧的外壳体4。所述端子模组1包括绝缘本体11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导电端子2,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基部111及自基部111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112,即端子模组1具有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112,且所述对接舌板112垂直于所述安装面1000,所述安装面可以设置于基部的后端面,也可以设置于基部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面1000设置于所述基部111的后端面。所述对接舌板112在其根部加厚形成加厚部1121,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裸露于所述对接舌板112的接触部21及延伸出所述端子模组1的连接脚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连接器100的插接方向即为前后方向。
参图4,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包括设置在所述对接舌板112内的金属遮蔽板6,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设置在所述遮蔽板6两侧的一对相对设置的接地端子2G,所述一对接地端子2G均具有头部201及横向延伸的搭接部202,所述遮蔽板6具有横向延伸的凸片61,所述接地端子2G的头部201及搭接部202均搭接在所述遮蔽板6上,所述搭接部202搭接在所述凸片61上。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连接所述接触部21与连接脚22的中间部23,所述中间部23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接触部21向外侧拉开以增加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高频信号传输的性能。
参图2及图3,所述内壳体3与外壳体4相互组装并通过镭射技术焊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遮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1自后向前组装入所述遮蔽壳体,所述内壳体3包围所述端子模组1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10,所述对接腔10呈180度对称设置以供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
所述内壳体3具有焊接面(未标示)及焊接脚3012,所述焊接面焊接在所述电路板5上,所述内壳体3向后设有若干凸部34,所述若干凸部34的后端面340形成所述内壳体3的焊接面。所述内壳体3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301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301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的第一端壁302,所述内壳体3在其中一个第一侧壁301上形成有第一接缝3011且在所述第一接缝3011处形成相互配合的燕尾形扣持凸部与凹槽。所述第一侧壁301向外撕裂形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301外侧的第一安装部3012,所述第一安装部3012设有若干焊接脚30121,所述第一安装部3012在第一接缝3011处设置有让位槽32,所述让位槽32的设置方便燕尾形扣持凸部与凹槽的配合组装。另一第一安装部3012设有贯穿后端面的组装槽33,所述组装槽33与外壳体4的相应结构组装定位。所述第一侧壁301在第一安装部3012的两侧形成有开口35。所述绝缘本体11还设有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012内表面的支撑块113,以加强支撑强度。具有第一接缝3011的第一侧壁301在第一接缝301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向内延伸的弹性按压部3013及位于弹性按压部3013前后且向内凸出的圆形第一凸部3014,在另一侧壁301上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向内凸出的细长的第二凸部3015,所述弹性按压部3013为冲压形成,其周围存在内外通透的间隙。
所述外壳体4包覆在所述内壳体3的外侧以遮蔽所述内壳体3上形成的间隙(至少包括弹性按压部3013周围的间隙、第一接缝3011、让位槽32及开口35)。所述外壳体4具有分别位于两第一侧壁301外侧的两个第二侧壁401及位于两个第一端壁302外侧的两个弧形的第二端壁402,所述外壳体4在对应未设置第一接缝3011的第一侧壁301外的第二侧壁401上形成有第二接缝4011,所述外壳体4在具有所述第二接缝4011的第二侧壁401上采用镭射技术将内、外壳体3、4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壳体4在没有第二接缝4011的第二侧壁401上向内凸设有若干的凸出部411用于推抵所述内壳体3的外表面,所述凸出部411的设置使得不具有所述凸出部411另一第二侧壁401与对应的第一侧壁301相互靠的更加紧密而有助于将两者401、402更好的焊接在一起。
所述外壳体4具有与所述焊接面共面的支撑面42,当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安装至电路板5,所述支撑面42支撑在所述电路板5的上表面。所述外壳体4向外撕裂形成遮覆在所述让位槽32外侧的第二安装部412,所述第二安装部412贴靠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012的外侧,所述第二安装部412的后端面形成所述支撑面42的一部分。其中一个第二安装部412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012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导引部414,当所述内壳体3自后向前组装入所述外壳体4时,所述导引部414自前向后组装并收容在所述组装槽33中。所述第二侧壁401设有遮覆在所述第一侧壁301上的所述开口35外侧的横向壁413,用于增强遮蔽效果。
所述电路板5设有若干供所述内壳体3的焊接脚30121穿过的穿孔41,所述端子模组1在安装面1000上进一步设有一对安装柱12,所述电路板5设有固定所述安装柱12的安装孔5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0,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下面主要描述不同点,相同的结构及位置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端子模组1’具有安装面2000及收容于所述端子模组1’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1’及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2000的连接脚22’,所述连接脚22’为表面焊接型接脚。所述端子模组1’在靠近所述连接脚22’处设有对应于所述连接脚22’向后贯穿所述安装面2000的让位空间10’,所述让位空间10’进一步向外贯穿所述端子模组1’具有的一侧壁,所述让位空间10’的设置方便裁切导电端子的料带。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块113,出于插座连接器200的安装稳定性考虑,本实施例中内壳体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部31’及外壳体4’上设置的第二安装部41’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安装部3012及第二安装部412要短。
本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一安装面,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所述端子模组的内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及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裸露于所述对接舌板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端子模组的连接脚,所述对接舌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设置,所述内壳体包围端子模组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对接腔呈180度对称设置以供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覆在内壳体的外侧以遮蔽所述内壳体上形成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第二侧壁且在其中一个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接缝,在具有第二接缝的第二侧壁上采用镭射技术将内、外壳体焊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在没有第二接缝的第二侧壁上向内凸设有若干的凸出部用于推抵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第一侧壁,所述外壳体具有分别位于两第一侧壁外侧的两第二侧壁,所述内壳体在其中一个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接缝,所述外壳体在对应另一个第一侧壁外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接缝。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具有焊接面及焊接脚,所述外壳体具有与所述焊接面共面的支撑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向后设有若干凸部,所述若干凸部的后端面形成所述内壳体的焊接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向外撕裂形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若干焊接脚,所述第一安装部在第一接缝处设置有让位槽,所述外壳体向外撕裂形成遮覆在所述让位槽外侧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侧壁在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二侧壁设有遮覆在所述开口外侧的横向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连接所述接触部与连接脚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接触部向外侧拉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且为表面焊接型接脚,所述端子模组在靠近所述连接脚处设有对应于所述连接脚向后贯穿所述安装面的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进一步向外贯穿所述端子模组具有的一侧壁。
CN201520542772.8U 2015-07-24 2015-07-24 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04947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2772.8U CN204947169U (zh) 2015-07-24 2015-07-24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2772.8U CN204947169U (zh) 2015-07-24 2015-07-24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7169U true CN204947169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2772.8U Active CN204947169U (zh) 2015-07-24 2015-07-24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71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6949B2 (en) 2016-11-30 2018-10-09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clined shell with side-by-side leg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6949B2 (en) 2016-11-30 2018-10-09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clined shell with side-by-side leg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5087U (zh) 电连接器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20174190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305503A (zh) 屏蔽电连接器
CN105470714A (zh) 电连接器
CN204361370U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04103126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59U (zh) 电连接器
CN204103108U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421Y (zh) 电连接器
CN104577460A (zh) 电连接器
CN202695865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4947169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283035A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组装方法
CN206401561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3202707U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端子
CN205724158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542935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0829085B (zh) 电连接器
CN202259867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5724210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205153U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573U (zh) 电连接器
CN203288873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6340719U (zh) 一种Mini 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