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6554U -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6554U
CN204946554U CN201520686419.7U CN201520686419U CN204946554U CN 204946554 U CN204946554 U CN 204946554U CN 201520686419 U CN201520686419 U CN 201520686419U CN 204946554 U CN204946554 U CN 204946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ing
bearing pin
conveying arrangement
spentnuclear fuel
lift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64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杨锦春
黑伟伟
杨澈
高景辉
唐邵华
刘彦章
刘省勇
刘倩
何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6864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6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6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6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包括桥式吊车、提升梁、抓臂、提升吊索、销轴及销轴拔出器,提升梁与桥式吊车连接;抓臂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提升梁,抓臂的第二端设有卡扣孔;提升吊索的第一端安装于提升梁,提升吊索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吊钩;销轴拔出器安装于提升梁,且销轴拔出器用于取下销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抓臂、销轴拔出器及提升吊索将多种吊装功能集中在提升梁上,有效减少了吊具的制备成本;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功能集成性,减少了频繁拆卸吊具与桥式吊车接口的工作,缩短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及人工操作失误的机率,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也避免了频繁拆换导致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专用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乏燃料从核电厂的反应堆堆芯卸出后,需先放置在核电厂内的贮存水池中贮存,待乏燃料的放射性和衰变热降到可允许条件下才能运往外面进行处理。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在役的核电站都已经运行超过20年,大部分核电站卸出的乏燃料数量都已经接近或超过核电厂内贮存水池的贮存容量,急需将贮存水池的乏燃料运往外面处理。乏燃料运离贮存水池后有湿式贮存和干式贮存,目前,干式贮存为常用的处理方式。其中,乏燃料的干式贮存方案又包括混凝土筒仓方案和混凝土卧式模块方案。
无论是混凝土筒仓处理方案还是混凝土卧式模块处理方案,都需要在燃料厂房中运输及操作乏燃料。一般来说,存储乏燃料的容器包括乏燃料贮罐和转运容器。其中,乏燃料贮罐为圆柱型不锈钢金属筒,内置有燃料篮,乏燃料组件装载在燃料篮的腔室内;转运容器为圆柱形金属筒,乏燃料贮罐容置在转运容器的圆柱形腔室内。转运容器为乏燃料贮罐在装料、卸料和场内运输操作时提供机械保护和辐射防护。在燃料厂房中运输及操作乏燃料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转运容器运抵燃料厂房,并由桥式吊车将其吊至燃料厂房清洗井;再将乏燃料贮罐吊装至转运容器中;之后,清洗转运容器及乏燃料贮罐,待清洗完成后将装有乏燃料贮罐的转运容器吊入装载井,并将乏燃料装填至乏燃料贮罐,再盖上乏燃料贮罐的顶盖;然后将填装有乏燃料的转运容器再次吊至清洗井清洗,清洗完成后对乏燃料贮罐充气、密封,即可完成了乏燃料的装载及密封安全处理。之后,再将装载有乏燃料的转运容器吊至转运适配器/转运拖车;再通过转运适配器,将乏燃料贮罐从转运容器中卸载至混凝土筒仓或混凝土卧槽。
由上述叙述可以,在乏燃料的整个运输过程中,不同的步骤中需要吊起的对象不同,不同的吊起对象就具有不同的吊起接口,如:转运容器外筒两侧的轴耳、乏燃料贮罐筒体的内置吊耳、乏燃料贮罐的内盖的吊环和乏燃料贮罐满载后外盖的提升把手等。目前,乏燃料容器的运输装置均是每一种容器吊装接口均有一套单独的吊装装置。在现场吊装时,现场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吊装步骤来回拆换吊装装置。频繁拆换吊具会导致现场操作人员工作量增加,使整个吊装过程耗时冗长,吊装效率低。且长期频繁的拆换不但会导致桥式吊车接口的磨损,而且会增加发生吊具失效及人员误操作和辐射风险,安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操作安全且提高了使用寿命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以避免现有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操作麻烦、效率低、操作不安全且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包括位于厂房内的桥式吊车、一个提升梁、至少两个抓臂、至少一个提升吊索、一销轴及销轴拔出器,所述提升梁通过销轴与桥式吊车连接;每一抓臂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提升梁,每一抓臂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卡扣孔;每一提升吊索的第一端安装于提升梁,每一提升吊索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吊钩;所述销轴拔出器安装于提升梁,且销轴拔出器卡住销轴后取下销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提升梁包括相对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销轴贯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与桥式吊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一抓臂安装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每一提升吊索的第一端固定于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一抓臂包括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每一卡扣孔包括贯穿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通孔及与通孔连接的倾斜槽,倾斜槽由内侧面凹陷而成,且倾斜延伸至与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一倾斜槽的槽底面与对应通孔的孔心线的夹角为25°-65°。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还包括驱动对应的抓臂运动的两驱动构件,每一驱动构件包括气缸、滑动块及连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动块,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动块和对应的抓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一驱动构件还包括安装于提升梁的直线滑轨,每一滑动块滑动卡扣于对应的直线滑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一抓臂设有安装凸块,连杆铰接于安装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旋转连接件,每一旋转连接件枢转地安装于提升梁,每一抓臂的第一端固定于对应的旋转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通过抓臂、销轴拔出器及提升吊索将多种吊装功能集中在提升梁上,有效减少了吊具的制备成本;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功能集成性,大大减少了现场为适应不同容器接口频繁拆卸吊具与桥式吊车接口的工作,缩短了整体吊装时间,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及人工操作失误的机率,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长期频繁拆换导致的桥式吊车接口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抓臂的卡扣孔沿A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在吊起空载的乏燃料贮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在吊起乏燃料贮罐的顶盖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包括位于厂房内的桥式吊车(图未示)、一个提升梁1、至少两个抓臂3、至少一个提升吊索5、一销轴7及销轴拔出器(图未示)。每一抓臂3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提升梁1,每一抓臂3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卡扣孔31。每一提升吊索5的第一端安装于提升梁1,每一提升吊索5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吊钩51。销轴拔出器卡扣、悬挂等便于取下的方式安装于提升梁1。提升梁1通过销轴7与桥式吊车连接,销轴拔出器卡住销轴7后即可将销轴7拔出提升梁1和桥式吊车,从而很容易将提升梁1与桥式吊车拆卸分离,以便于维修更换。需要说明的是,销轴拔出器为市场上常见的销轴拔出器。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在进行乏燃料运转的过程中,桥式吊车带动提升梁1上下左右运动。每一抓臂3可绕着提升梁1枢转运动至自动抓取转运容器(图未示)的周面,再通过每一抓臂3的卡扣孔31即可扣锁于转运容器周面上的轴耳,以便于吊起、运输转运容器。通过抓臂3对转运容器的自动抓放,提高了效率,且减少人员与乏燃料的直接接触时间,降低辐射风险,安全性能好。当需要吊起运输空载的乏燃料贮罐2(见图5)时,吊钩51通过人工挂到乏燃料贮罐2内壁的挂耳21上即可。当乏燃料填装完成,吊钩51通过人工挂到乏燃料贮罐2的顶盖23上的吊环231上,即可吊起顶盖23并运输至盖合乏燃料贮罐2上。同样的,当需要运输满载的在乏燃料贮罐2时,只要将吊环231换成提升把手233,然后将吊钩51挂在提升把手233上即可吊起满载的在乏燃料贮罐2,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通过抓臂3及提升吊索5将多种吊装功能集中在提升梁1上,有效减少了吊具的制备成本。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功能集成性,大大减少了现场为适应不同容器接口频繁拆卸吊具与桥式吊车接口的工作及人工操作失误的机率,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长期频繁拆换导致的桥式吊车接口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请结合参照图2,提升梁1是一个钢板组焊而成的箱型提升梁。提升梁1包括相对的第一面板11及第二面板13。销轴7贯穿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3,并与桥式吊车连接,从而将提升梁1安装于桥式吊车。每一抓臂3安装在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3之间。第一面板11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111,每一提升吊索5的第一端固定于挂钩1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挂钩111有两个,提升吊索5为四根,每一挂钩111上设有两根提升吊索5。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可设定任意个挂钩111和任意根提升吊索5,只要能保证起吊载荷即可。
请参照图3和图4,每一抓臂3包括面向另一个抓臂3的内侧面33及与内侧面33相对的外侧面(未标号)。每一卡扣孔31包括贯穿内侧面33和外侧面的通孔311及与通孔311连接的倾斜槽313。倾斜槽313由内侧面33凹陷而成,且倾斜延伸至与通孔311连通,以便于转运容器的轴耳顺着倾斜槽313滑动至卡扣于通孔311。每一倾斜槽313的槽底面与对应通孔311的孔心线的夹角为25°-65°,优选地为30°或60°。本实施例中,通孔311为圆形通孔,倾斜槽313贯穿内侧面33处的截面也为圆形,且包围并内切于通孔311。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还包括驱动对应抓臂3运动的两驱动构件9。每一驱动构件9包括气缸91、滑动块93及连杆95。气缸91的活塞杆连接滑动块93,从而驱动滑动块93沿着直线来回运动。连杆95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动块93和对应的抓臂3。这样,连杆95在滑动块93的推拉下带动抓臂3转动,从而使得抓臂3可以自动抓放运转容器的轴耳。
本实施例中,每一驱动构件9还包括两销轴97,连杆95的两端均通过上述销轴97分别安装于滑动块93和对应的抓臂3。更为具体的,每一抓臂3的第一端处的内侧面33设有一安装凸块35,连杆95通过销轴97铰接于安装凸块35。
为了保证滑动块93为直线运动,每一驱动构件9还包括安装于提升梁1的直线滑轨99。每一滑动块93滑动卡扣于对应的直线滑轨99。
为了增加每一抓臂3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旋转连接件8及至少两个销轴6。每一旋转连接件8通过对应的销轴6安装于提升梁1的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3,且每一旋转连接件8可在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3之间自由转动。每一抓臂3的第一端固定于对应的旋转连接件8,比如,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通过抓臂3、销轴拔出器及提升吊索5将多种吊装功能集中在提升梁1上,有效减少了吊具的制备成本。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功能集成性,大大减少了现场为适应不同容器接口频繁拆卸吊具与桥式吊车接口的工作,缩短了整体吊装时间,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及人工操作失误的机率,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长期频繁拆换导致的桥式吊车接口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包括位于厂房内的桥式吊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提升梁、至少两个抓臂、至少一个提升吊索、一销轴及销轴拔出器,所述提升梁通过销轴与桥式吊车连接;
每一抓臂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提升梁,每一抓臂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卡扣孔;
每一提升吊索的第一端安装于提升梁,每一提升吊索的相对第二端设有一个吊钩;
所述销轴拔出器安装于提升梁,且销轴拔出器卡住销轴后取下销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梁包括相对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销轴贯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与桥式吊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抓臂安装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每一提升吊索的第一端固定于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抓臂包括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每一卡扣孔包括贯穿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通孔及与通孔连接的倾斜槽,倾斜槽由内侧面凹陷而成,且倾斜延伸至与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倾斜槽的槽底面与对应通孔的孔心线的夹角为25°-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还包括驱动对应的抓臂运动的两驱动构件,每一驱动构件包括气缸、滑动块及连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动块,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动块和对应的抓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驱动构件还包括安装于提升梁的直线滑轨,每一滑动块滑动卡扣于对应的直线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抓臂设有安装凸块,连杆铰接于安装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旋转连接件,每一旋转连接件枢转地安装于提升梁,每一抓臂的第一端固定于对应的旋转连接件。
CN201520686419.7U 2015-09-07 2015-09-07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Active CN204946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6419.7U CN204946554U (zh) 2015-09-07 2015-09-07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6419.7U CN204946554U (zh) 2015-09-07 2015-09-07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6554U true CN204946554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6419.7U Active CN204946554U (zh) 2015-09-07 2015-09-07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65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7573A (zh) * 2016-06-27 2016-09-21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的袋式滤料换料装置
CN106875998A (zh) * 2017-02-23 2017-06-2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辐照后高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7573A (zh) * 2016-06-27 2016-09-21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的袋式滤料换料装置
CN105957573B (zh) * 2016-06-27 2018-01-30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的袋式滤料换料装置
CN106875998A (zh) * 2017-02-23 2017-06-2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辐照后高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6554U (zh) 用于转运乏燃料的运输装置
CN104485144A (zh) 核电站放射性废物桶转运用屏蔽装置
CN210212360U (zh) 一种用于火车装卸的升降平台
CN205061477U (zh) 一种升降式取货装置
CN106032195B (zh) 一种滑移式车厢可卸垃圾车
CN204873413U (zh) 一种便携式混凝土电杆吊装架
CN212828467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物流搬运设备
CN107161192B (zh) 一种箱柜的运输手推车
CN211337464U (zh) 一种货物装载一体机
CN205676084U (zh) 便携多功能装卸车
CN205477439U (zh) 一种新型管杆输送机上料卸料装置
CN205838389U (zh) 一种车载沼气罐吊装机构
CN204641831U (zh) 油桶搬运车
CN204508549U (zh) 一种自动挂和摘钩吊装系统
CN204237251U (zh) 一种玻璃翻转输送装置
CN211001627U (zh) 一种物流用台车
CN204111160U (zh) 一种用于吊运乏燃料贮存容器的吊具
CN201626763U (zh) 一种吊装圆桶的吊具
CN205060961U (zh) 一种具有消防灭火工位的堆垛机
CN204057262U (zh) 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
CN204399911U (zh) 一种卸挂式自卸垃圾箱
CN208561618U (zh)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扩容用旧格架翻转工具
CN203698895U (zh) 物料箱
CN203558101U (zh) 一种物料倾倒车
CN201753248U (zh) 中置开关装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8

Address after: 518031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Shangbu Road 15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ina Nuclear Power Design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8031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Shangbu Road 15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