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7055U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37055U CN204937055U CN201520340054.2U CN201520340054U CN204937055U CN 204937055 U CN204937055 U CN 204937055U CN 201520340054 U CN201520340054 U CN 201520340054U CN 204937055 U CN204937055 U CN 2049370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peed
- mud guard
- working truck
- periphery cov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136 polysorb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5239 tubu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252 compartment pattern spec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lass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实现在挡泥板的上部的加固结构,并且一边实施加固结构一边得到有效的防振支撑构造。该作业车辆,具备由覆盖后轮(3、3)的上部外周的外周覆盖部(80b)和配置于后轮(3)与驾驶席(8)之间的纵面分隔部(80a)形成的挡泥板(80、80),上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从该纵面分隔部(80a)到该外周覆盖部(80b)设置有加固框架(82)。另外,挡泥板(80)做成与驾驶席(8)以及底板(67)一同相对于车体防振支撑的结构,将挡泥板(80)的上述加固框架(82)的车体前后的配置位置设置在该防振支撑结构的附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牵引车等作业车辆,特别涉及覆盖车轮的挡泥板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的农业用牵引车做成如下结构,沿牵引车车体的左右两侧设置作为覆盖其后轮的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在安装并支撑踏板或薄底板等的侧框架上设置挡泥板托架(专利文献1)。存在以该结构为基本设置将侧框架间连结的横框架来进行加固,并且预先在挡泥板上实施多处加固用肋并通过多个挡泥板托架安装于侧框架的结构(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96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7918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可是,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均为由挡泥板托架将挡泥板固定在牵引车车体侧的侧框架的结构,因此需要不采用挡泥板的上部的加固结构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的缺点,一边实施加固构造一边得到有效的防振支撑构造。
该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
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作业车辆,具备由覆盖后轮3、3的上部外周的外周覆盖部80b和配置于后轮3与驾驶席8之间的纵面分隔部80a形成的挡泥板80、80,上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从该纵面分隔部80a到该外周覆盖部80b设置有加固框架82。
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挡泥板80做成与驾驶席8以及底板67一同相对于车体防振支撑的结构,将挡泥板80的上述加固框架82的车体前后的配置位置设置在该防振支撑结构的附近。
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加固框架82弯曲形成为以与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重合的方式沿着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且与外周覆盖部80b离开适当间隔而成为大致平行,在外周覆盖部80b的下表面设置安装框部80c,将加固框架82相对于纵面分隔部80b和安装框部80c拆装自如地紧固。
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通过焊接将纵面分隔部80a与外周覆盖部80b两者接合成截面L形。
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加固框架82将金属板制平板材料料从一端到另一端弯曲为中央凸出状而形成为长加固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加固框架82构成为从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到外周覆盖部80b,所以加固结构跨越挡泥板80的上下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地加固。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所记载的效果之外,通过将挡泥板80的上述加固框架82在车体前后的配置位置设置在该防振支撑结构附近,能够有效地进行防振支撑。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效果之外,加固框架82的上端侧是利用安装框部80c而与挡泥板80连结的结构,因此这些加固框架82与安装框部80c的螺栓等连接件不会露出至外周覆盖部80b上表面,从而使挡泥板80上表面美观。另外通过改变安装框部80b的形状、或拆下,能够对应多种挡泥板80的外周覆盖部80b形状,能够实现使加固框架82和安全框架与驾驶室规格等不同规格的共用化。
根据方案4、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方案3所记载的效果之外,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牵引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牵引车的变速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线图。
图3(A)是表示牵引车的变速装置的特别是行驶系统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3(B)是表示牵引车的变速装置的特别是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4(A)、图4(B)是表示PTO轴支撑结构以及防尘构造的剖视图,图4(C)是其后视图。
图5是从车宽方向左侧观察牵引车的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从车宽方向右侧观察牵引车的前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7是从车宽方向左侧观察牵引车的前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8是(A)、图8(B)以及图8(C)是牵引车的间隔壳体的侧视图、后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9是牵引车的变速箱以及燃料箱的俯视图。
图10是操纵部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操纵部框架以及安全框架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操纵部框架的侧视图。
图13是挡泥板部的切断部端面图。
图14是转向控制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15是从斜下方观察挡泥板的图。
图16(A)、图16(B)是操纵部框架以及安全框架部的后视图以及放大立体图。
图17(A)、图17(B)是变速箱压送油口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18是牵引车后部的放大后视图。
图19(A)、图19(B)是安全框架的脚部框架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20(A)是驾驶室框架整体立体图,图20(B)是后部支柱下部的立体图。
图中:3—后轮,8—驾驶席,67—底板,80—挡泥板,80a—纵面分隔部,80b—外周覆盖部,80c—安装框部,82—加固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为牵引车1的前后方向。进一步讲,前后方向为该牵引车1前进时的行进方向,将行进方向的前方侧称为前后方向的前侧,将后方侧称为前后方向的后侧。牵引车1的行进方向为在牵引车1前进时从牵引车1的驾驶席8朝向方向盘11的方向,方向盘11侧为前侧,驾驶席8为后侧。并且,车辆宽度方向为与该前后方向水平正交的方向。其中,在观看前后方向前侧的状态下将右侧称为车辆宽度方向右侧,在观看前后方向前侧的状态下将左侧称为车辆宽度方向左侧。而且,铅垂方向为与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些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及铅垂方向互相正交。
作为图1~图4(C)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牵引车1是通过动力源产生的动力而一边自行一边在农田等中进行作业的农用牵引车等作业车辆。牵引车1具备前轮2、后轮3、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4、以及变速装置(变速器)5。其中,前轮2主要作为转向用的车轮、即转向轮而设置。后轮3主要作为驱动用的车轮、即驱动轮而设置。能够将搭载于机体前部的发动机盖6内的发动机4产生的旋转动力用变速装置(变速器)5适当减速后传递给后轮3,后轮3通过该旋转动力而产生驱动力。另外,该变速装置5也能够根据需要将发动机4产生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前轮2,这种情况下,前轮2和后轮3这四轮成为驱动轮,产生驱动力。即、变速装置5能够进行二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的切换,能够将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减速,且将减速后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前轮2、后轮3。另外,牵引车1在机体后部配设有能够装配旋转装置(省略图示)等作业机的连接装置7。
牵引车1从驾驶席8前侧的仪表板10竖立设置方向盘11,并且在驾驶席8的周围配置有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油门踏板等各种操作踏板和前进后退杆、变速杆等各种操作杆。
图2为表示变速装置5的变速箱12内的传动机构13的线图。变速装置5包括变速箱12(参照图1)、配置在该变速箱12内并从发动机4向后轮3等传递旋转动力的传动机构13而构成。传动机构13将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前轮2、后轮3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的作业机,并利用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驱动这些机构。
具体而言,传动机构13构成为包括输入轴1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作为高低变速机构的Hi-Lo变速机构16、主变速机构17、副变速机构18、2WD/4WD切换机构19、PTO(Powertake-off,动力输出装置)驱动机构20等。传动机构13能够将发动机4产生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输入轴1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Hi-Lo变速机构16、主变速机构17、副变速机构18而传递至后轮3。另外,传动机构13能够将发动机4产生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输入轴1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Hi-Lo变速机构16、主变速机构17、副变速机构18、2WD/4WD切换机构19而传递至前轮2。并且,传动机构13能够将发动机4产生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输入轴14、PTO驱动机构20而传递至作业机。
输入轴14与发动机4的输出轴结合,输入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是能够将从发动机4传递来的旋转动力切换成前进方向旋转或后退方向旋转的机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构成为包括前进侧齿轮级15a、后退侧齿轮级15b、反转齿轮15c、液压多片离合器方式的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通过切换卡合/解除状态而能够切换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中的动力的传递路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与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的卡合/解除状态相应地将传递至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改变传递路径而传递至中间轴21。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在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为卡合状态、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为解除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经由前进侧齿轮级15a、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以前进方向旋转传递至中间轴21。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在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为解除状态、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为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经由后退侧齿轮级15b、反转齿轮15c、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以后退方向旋转传递至中间轴21。由此,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能够切换牵引车1的前进后退。
并且,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作为主离合器而发挥作用,通过使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同时变成解除状态,从而变成空档状态,能够切断向前轮2、后轮3侧的动力传递。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通过例如作业员操作图外前进后退切换杆,从而能够通过液压控制切换前进、后进、空档。并且,通过踩下操作离合器踏板能够使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同时变成解除状态。
Hi-Lo变速机构16为使从发动机4传递来的旋转动力能够在高速级或低速级变速的机构。Hi-Lo变速机构16构成为包括Hi(高速)侧齿轮级16a、Lo(低速)侧齿轮级16b、液压多片离合器(Hi(高速)侧离合器)C3、液压多片离合器(Lo(低速)侧离合器)C4。液压多片离合器C3、C4通过切换卡合/解除状态而切换Hi-Lo变速机构16中的动力的传递路径。Hi-Lo变速机构16与液压多片离合器C3、C4的卡合/解除状态相应地将传递至中间轴21的旋转动力改变传递路径而传递至变速轴22。Hi-Lo变速机构16在液压多片离合器C3为卡合状态、液压多片离合器C4为解除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中间轴21的旋转动力经由液压多片离合器C3、Hi侧齿轮级16a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2。
Hi-Lo变速机构16在液压多片离合器C3为解除状态、液压多片离合器C4为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中间轴21的旋转动力经由液压多片离合器C4、Lo侧齿轮级16b而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2。由此,Hi-Lo变速机构16能够将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以Hi侧齿轮级16a的变速比、或Lo(低速)侧齿轮级16b的变速比变速并传递至后级。Hi-Lo变速机构16例如通过操作员使图外Hi-Lo切换开关(高低变速操作开关)成为接通/断开,从而能够通过液压控制来切换Hi(高速)侧、Lo(低速)侧,能够在高速和低速这2级中的任一级进行变速。另外,Hi-Lo变速机构16利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在牵引车1的行驶过程中变速。
主变速机构17能够将从发动机4传递来的旋转动力以多个变速级的任一个变速。主变速机构17为同步配合式的变速机构,在此,能够将从发动机4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以及Hi-Lo变速机构16传递来的旋转动力变速。主变速机构17作为多个变速级包括第一档齿轮级17a、第二档齿轮级17b、第三档齿轮级17c、第四档齿轮级17d、第五档齿轮级17e、第六档齿轮级17f而构成。主变速机构17与和第一档齿轮级17a~第六档齿轮级17f的变速轴22的结合状态相应地,将传递至变速轴22的旋转动力经由第一档齿轮级17a~第六档齿轮级17f中的任一个而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3。由此,主变速机构17能够将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以第一档齿轮级17a~第六档齿轮级17f中的任一级变速比变速并传递至后级。主变速机构17例如通过操作员操作主变速操作杆(未图示)而能够选择并切换多个变速级中的一级,能够以第一档齿轮级17a~第六档齿轮级17f这6级中的任一级变速。另外,主变速机构17利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在牵引车1的行驶过程中变速。
副变速机构18能够将从发动机4依次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Hi-Lo变速机构16、以及主变速机构17传递来的旋转动力变速。副变速机构18构成为包括第一副变速器24、第二副变速器25等,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经由第一副变速器24、第二副变速器25等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6。第一副变速器24能够将从发动机4传递且在主变速机构17等中变速后的旋转动力以高速级或低速级变速后传递至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侧。第二副变速器25能够将从发动机4传递且在主变速机构17等变速后的旋转动力以比第一副变速器24更低速的超低速级变速后传递至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侧。此外,在要求使用简单化的情况下,省略第二副变速器25。
副变速机构18的第一副变速器24构成为包括第一齿轮24a、第二齿轮24b、第三齿轮24c、第四齿轮24d、换档器24e。第一齿轮24a与变速轴23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且传递(输入)来自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第二齿轮24b与第一齿轮24a啮合。第三齿轮24c能够与第二齿轮24b一体旋转地结合。第四齿轮24d与第三齿轮24c啮合。换档器24e为切换第一齿轮24a、第四齿轮24d与变速轴26的结合状态的机构。即、与变速轴26一体设置的离合器爪26a、与第一齿轮24a一体的离合器爪24ac、与第四齿轮24d一体的离合器爪24dc形成为相同直径、相同齿数并以邻接状态配置,换档器24e构成为,若离合器爪26a和离合器爪24ac同时卡合,则动力从第一齿轮2a传递至变速轴26,若离合器爪26a和离合器爪24dc同时卡合,则动力从第四齿轮24d传递至变速轴26。此外,在换档器24e与离合器爪24ac以及离合器爪24dc中的任一个都不卡合的位置上能够移动地配置各离合器爪。
换档器24e能够移动到将第一齿轮24a与变速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的Hi(高速)侧位置、将第四齿轮24d与变速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的Lo(低速)侧位置、第一齿轮24a和第四齿轮24d中的任一个都不与变速轴26结合而解除的中立位置(空档位置)。第一副变速器24与换档器24e的位置相对应地,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切换传递路径并传递至变速轴26。
副变速机构18的第二副变速器25构成为包括第一齿轮25a、第二齿轮25b、第三齿轮25c、第四齿轮25d、换档器25e。第一齿轮25a与第一副变速器24的第四齿轮24d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第二齿轮25b与第一齿轮25a啮合。第三齿轮25c能够与第二齿轮25b一体旋转地结合。第四齿轮25d与第三齿轮25c啮合。换档器25e为切换第四齿轮25d与变速轴26的结合状态的结构。即、与变速轴26一体设置的离合器爪26b和与第四齿轮25d一体的离合器爪25dc形成为相同直径、相同齿数并以邻接状态配置,换档器25e构成为,若离合器爪26b与离合器爪25dc同时卡合,则动力从第四齿轮25d传递至变速轴26。
换档器25e能够移动到将第四齿轮25d和变速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的超Lo(超低速)侧位置、第四齿轮25d与变速轴26不结合而解除的中立位置(空档位置)。该情况下,变速轴26的旋转受第一副变速器24的换档器24e位置支配。第二副变速器25与换档器25e的位置相对应地,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切换传递路径并传递至变速轴26。第二副变速器25在第一副变速器24为空档的状态、换档器25e位于超Lo侧位置的情况下,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从第一副变速器24的第一齿轮24a经由第二齿轮24b、第三齿轮24c、第四齿轮24d、第二副变速器25的第一齿轮25a、第二齿轮25b、第三齿轮25c、第四齿轮25d、换档器25e依次减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6。由此,第二副变速器25能够将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以经由第二齿轮24b、第三齿轮24c、第四齿轮24d、第一齿轮25a、第二齿轮25b、第三齿轮25c、第四齿轮25d后的超Lo(超低速)侧的变速比变速并传递至后级。另外,第二副变速器25在换档器25e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成为第四齿轮25d相对于变速轴26空转的状态、即空档的状态。
因此,副变速机构18通过将第一副变速器24与第二副变速器25组合而能够在高速、低速和超低速这3级中的任一级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6。
并且,变速装置5的传动机构13将传递至变速轴26的旋转动力经由后轮差速器27、后车轴28、减速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9等传递至后轮3。其结果,牵引车1的后轮3通过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而作为驱动轮进行旋转驱动。
2WD/4WD切换机构19构成为包括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并且还作为前轮增速机构发挥作用。2WD/4WD切换机构19构成为包括传递轴19a、Hi(高速)侧齿轮级19b、Lo(低速)侧齿轮级19c、液压多片离合器(Lo(低速)侧离合器)C6、液压多片离合器(Hi(高速)侧离合器)C7、传递轴19d。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通过切换卡合/解除状态而能够切换2WD/4WD切换机构19中的动力的传递路径。2WD/4WD切换机构19与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的卡合/解除状态相对应地,将传递至传递轴19a的旋转动力改变传递路径后传递至传递轴19d。2WD/4WD切换机构19在液压多片离合器C6为卡合状态、液压多片离合器C7为解除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传递轴19a的旋转动力经由Lo侧齿轮级19c、液压多片离合器C6变速并传递至传递轴19d。
2WD/4WD切换机构19为切换是否将传递至变速轴26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前轮2侧的机构。2WD/4WD切换机构19构成为包括传递轴19a、Hi侧齿轮级19b、Lo侧齿轮级19c、传递轴19d、换档器19e。传递轴19a经由齿轮30、齿轮31、传递轴32、联轴器33等传递(输入)来自变速轴26的旋转动力。第一齿轮19b插入传递轴19a,能够相对旋转地组装到该传递轴19a上。
变速装置5的传动机构13将传递至传递轴19d的旋转动力经由前轮差速器34、前车轴35、纵轴36、行星齿轮减速机构37等而传递至前轮2。其结果,牵引车1的前轮2以及后轮3利用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作为驱动轮而旋转驱动,能够以四轮驱动行驶。2WD/4WD切换机构19通过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均成为解除状态,从而能够切断传递至传递轴19a的旋转动力向传递轴19d侧的动力传递。其结果,牵引车1能够以二轮驱动行驶。
PTO驱动机构20为通过变速从发动机4传递的旋转动力而从机体后部的PTO轴40(参照图2)输出至作业机,从而利用来自发动机4的动力来驱动作业机的机构。PTO驱动机构20构成为包括PTO离合机构38、PTO变速机构39、PTO轴40等。
PTO离合机构38为切换向PTO轴40侧的动力的传递和切断的机构。PTO离合机构38构成为包括齿轮38a、液压多片离合器C5、传递轴38b。齿轮38a与能够一体旋转地与输入轴14结合的齿轮41啮合。液压多片离合器C5为通过切换卡合/解除状态而切换齿轮38a与传递轴38b之间的动力的传递状态的机构。PTO离合机构38通过使液压多片离合器C5成为卡合状态,从而成为向PTO轴40侧传递动力的PTO驱动状态,将从输入轴14经由齿轮41传递至齿轮38a的旋转动力经由液压多片离合器C5而传递至传递轴38b。PTO离合机构38通过液压多片离合器C5成为解除状态,从而成为向PTO轴40侧的动力的传递被切断的PTO非驱动状态(空档状态),传递至齿轮38a的旋转动力向传递轴38b侧的传递被切断。
此外,该牵引车1经由与齿轮38a啮合的齿轮70a、与该齿轮70a啮合的齿轮70b等而设有齿轮泵70。齿轮泵70为向传动机构13等液压系统施加液压的构件。
PTO变速机构39为将动力传递至PTO轴40侧之际进行变速的机构。PTO变速机构39构成为包括Hi(高速)侧齿轮级39a、Lo(低速)侧齿轮级39b、传递轴39c、换档器39d。PTO变速机构39与换档器39d的位置相对应地,将传递至传递轴38b的旋转动力经由Hi侧齿轮级39a、或者Lo侧齿轮级39b变速并传递至传递轴39c。
PTO轴40为经由万向联轴节(未图示)而与作业机侧输入轴(未图示)结合,且将来自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传递至作业机的构件。PTO轴40由于传递轴39c位于偏离机体中心的位置,因此经由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等能够传动地配置在机体左右中心。
若对PTO轴40支撑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4(A)~图4(C)所示,PTO轴40的前侧端轴支承于在变速箱12内一体形成的支撑壁46,中途轴支承于在变速箱12后壁形成的贯通孔部,为了限制该轴支承部的轴承47的移动等,设置用螺栓紧固在变速箱12的后面的PTO金属件48。并且,在该PTO金属件48的后面用螺栓以及顶出销(knockpin)紧固第二PTO金属件49。在上述轴承47与第一PTO金属件48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50,在第一PTO金属件48的外面与第二PTO金属件49之间配设第二密封件51。即、第一密封件50配置于在第一PTO金属件48的内周形成的密封件保持空间,第二密封件51配置于在第二PTO金属件49内周形成的密封件保持空间。
并且,做成如下结构,即、在这些第一密封件50与第二密封件51之间的PTO轴40外周部填充润滑脂,在第一PTO金属件48上设置润滑脂注入口52,经由该润滑脂注入口52注入的润滑脂经由润滑脂填充孔53能够到达PTO轴外周,润滑脂填充保持于背靠背地对置的密封件50、51间。
如上所述,通过双密封件50、51和润滑脂填充能够提高耐泥水性。
此外,符号54是PTO罩。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速箱12如图5~7所示,分为前后方向前侧的前变速箱12F和前后方向后侧的后变速箱12R。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前变速箱12F如图6、图7所示,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的控制用离合器阀55、Hi-Lo变速机构16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3、C4的控制用离合器阀56、PTO离合机构38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5的控制用离合器阀57、2WD/4WD切换机构19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的控制用离合器阀64、齿轮泵70等分开配置在左右的面上。在此,前变速箱12F如图6所示,在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面上配置有离合器阀55、离合器阀56、离合器阀64。另一方面,前变速箱12F如图7所示,在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面上配置有离合器阀57、齿轮泵70。其结果,该牵引车1能够有效地将离合器阀55、56、57、64、齿轮泵70等配置在前变速箱12F的外面。
虽然也可以是前变速箱12R和后变速箱12R这两个壳体结构,但本实施例中为如下结构,即在这些壳体12F、12R之间还夹着垫圈状的间隔壳体12S(图5)。即、在变速箱12的前变速箱12F与后变速箱12R之间设置间隔壳体12S(图8(A)~图8(C)),形成支撑主变速机构17的上述变速轴22以及变速轴23、通往2WD/4WD切换机构19的上述传递轴32的金属部12Sa。若这样构成,则通过由前变速箱12F与后变速箱12R之间的间隔壳体12S的金属部12Sa支撑变速轴22、23、传递轴32,从而能够省略后变速箱12R前侧的金属结构。虽然为了连接前变速箱12F与间隔壳体12S而进行组装,但在前变速箱12F内向后方伸出的上述变速轴22、23、传递轴32能够巧妙地调整重量和大小都比较容易处理的间隔壳体12S,使中心对齐,并且能够将这些轴都轴支承于金属部12Sa,同时能够与前变速箱12F的后面接合,结果,与内装齿轮及轴的组装一起使间隔壳体12Sa的接合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间隔壳体12S形成为比前变速箱12F的左右宽度稍微宽的凸缘部,成为在前变速箱12F的左右侧面形成死区空间的形态,但能够利用该死区空间部分来配设上述控制离合器阀55、56、57、64。
在上述前变速箱12F的左右一侧方设置燃料箱65(在图示例中为左侧)。因此,成为包围上述PTO用控制离合器阀57以及齿轮泵70的侧方的结构,防止它们与其他物体碰撞等(图9)。
接下来,对支撑构成上述驾驶席8、方向盘11用的仪表板10等的操纵部框架66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一体地组装底板67、薄板68、前分隔板69等而构成操纵部框架66,但其骨架中,将沿底板67的左右部外周的底板用侧框架76、76、和为了从该侧框架76、76形成上下阶梯部而L型地形成的薄板用侧框架77、77连续状地连结在上述底板用侧框架76、76上。该各侧框架76、76以及77、77的一对适当地由横框架(未图示)、或上述底板67、薄板68左右连结而刚体化。此外,侧框架76、77形成为截面U型。
上述前分隔板69以在前侧呈现凹部空间69a的方式弯曲形成,刚好在该凹部空间69a内,使螺栓紧固的壳72以及转向切换控制阀73位于前变速箱12F的上表面。此外转向轴74或万向接头75贯通前部分隔板69而向上方延伸,做成能够与方向盘11连动的结构。
接下来,对从左右后轮3、3的前上面覆盖上面的左右挡泥板80、80的支撑结构进行说明。挡泥板80、80对称地形成,分别如下所述地构成。即、挡泥板80包括垂直状的纵面分隔部80a与沿后轮3的上部外周的外周覆盖部80b,通过将两者焊接而接合,从而以截面L型连续状地形成。将纵面分隔部80a的下端侧中与上述薄板用侧框架77的外面重合的多处由螺栓、螺母的紧固件81、81…拆装自如地固定。
再有,在上述薄板用侧框架77的后端部,构成到达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外周覆盖部80b的加固框架82。详细来说,将板金制平板材料从一端到另一端中央鼓出状弯曲而形成长条加固件,形成于该长条加固件的加固框架82以与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重合的方式而沿着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并且以与外周覆盖部80b离开适当间隔而成为大致平行状的方式将中途部弯曲而成。在挡泥板80的外周覆盖部80b的下面焊接一体化地设置有安装框部80c,加固框架82拆装自如地螺栓83、83…紧固于纵面分隔部80a的上下多处(图例中左右两处×上下两处)和上述安装框部80c。上述薄板68的后端侧向上方弯曲而成,能够包围薄板的后面下部侧。
此外,在上述薄板用侧框架77的后端具备后部托架85、85,通过防振橡胶86a而被支撑于后述安全框架中一体地设置于脚部框架侧的防振支撑框架86、86。前部侧相对于该后部侧防振支撑结构被设置于底板用侧框架76、76的前部托架87、87防振地支撑于变速箱12侧的防振支撑框架88、88。
在比上述加固框架82的存在部位靠前方,V形状地成形有加固用肋89。另外,在挡泥板80、80的外周覆盖部80b的后端装配有树脂制且兼用做灯光类支撑体的后部挡泥板80d。如图15所示,在纵面分隔部80a的后端部安装有拆装自如的棒状支柱90,在该棒状支柱90的基端侧具备与上述纵面分隔部80a的接合用部件90a,通过棒状主体90b在前端侧将安装托架90c与它们一体地利用焊接方法构成。在该安装托架90c上一体地螺栓91、91固定有形成于挡泥板80的上面覆盖部80b的后端部的屈曲部80e与形成于后部挡泥板80d的前侧壁面部(未图示)这三者。
如上所述,通过做成左右挡泥板80、80的支撑结构,特别是辅助框架82的结构从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跨至外周覆盖部80b地构成,所以加固结构跨越挡泥板80的上下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地加固。加固框架82的下端部延长构成至纵面分隔部80a的下端部附近,并在此基础上与侧视时配设有防振支撑结构的后部托架85,85的位置一致,所以防振支撑部与加固部接近,有效地进行防振支撑。附图标记112是升降时抓的手柄。
加固框架82的上端侧通过安装框部80c与挡泥板80连结,所以这些加固框架82与安装框部80c的螺栓83等接合用部件不会露出至外周覆盖部80b上表面,挡泥板80上表面美观。此外,也可以采用没有该安装框部80c而直接与外周覆盖部80b连结的结构,通过改变安装框部80b的形状,能够对应多种挡泥板80的外周覆盖部80b形状,能够实现加固框架82与例如安全框架、驾驶室规格的共用化。
将上述薄板68的后端侧向上方弯曲而形成背面部68a,并设置与该背面部68a连结并以适当角度后退倾斜状覆盖驾驶席的背面的背面覆盖板92。该背面覆盖板92也与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的后端部连结,从而成为相互加固结构(图10)。
接下来,对设置于机体后部的安全框架的结构进行说明。安全框架93包括上部框架93U和下部脚框架93D。下部脚框架93D在左右一对的框架体的下部焊接固定台座93a、93a,将该台座93a、93a载置于形成于与变速箱12的左右后下部或该变速箱12的左右侧面连结的前桥壳94、94的座部94a,94a并分别有四个螺栓94b、94b…固定。由一对构成的下部脚框架93D的左右上部彼此由横加固框架93c连结,在各下部脚框架93D的上部拆装自如地载置固定倒U型地形成的上部框架93U,将两者间拆装自如地凸缘接合。
在上部框架93U的下部侧向左右突出地焊接固定灯安装托架93b、93b,在该灯安装托架93b、93b的各前侧配设方向指示器95、95,在后方配设将方向指示器、车宽灯、刹车灯组合的组合灯96、96,以及在左侧的安装托架93b上部配设作业灯97。
图中,在驾驶席8与右挡泥板82之间的空间部配置控制面板98,配置有外部液压杆、杯架、加速杆等。
另外,在上述操纵部框架66的前分隔板69的上部固定仪表板10、方向盘11,再有,在踏板前面固定用于保护驾驶员脚部的防护部件99、99。利用该纵支柱部99a,或是在操纵部框架66的左右侧(图例中为左侧)设置辅助用踏板100。
接下来,图17(A)~图19(B)表示变速箱12、燃料箱65的通气结构。在齿轮变速箱12R的后端上部,在比左右中心部稍靠一侧(图例中为左侧)装配有油供油筒101。该供油筒101的开口被盖102覆盖,与该盖102一体地设置压力表103。在供油筒101的上端附近设置通气管104,连接变速箱用通气阀105的一端。另一方面在上述燃料箱65的上面适当部位连结燃料箱用通气阀106的一端。
将上述变速箱用通气阀105的另一端、以及燃料箱用通气阀106的另一端嵌合连结于,面对在上述背面覆盖板92的上端弯曲而成的水平部92a的下方而设置的第一开放细管107的下端、或是从外部贯通至安全框架93的下部脚框架93D且下端开口向下形成的第二开放细管108的任意一个。这样,虽然开放大气,但水平部92a的存在、开放目标为安全框架93的管内等能够阻止雨水的浸入、灰尘的堆积。
代替安全框架93而选择驾驶室109规格时,模仿安全框架93的上述第二开放细管108,通过在后部支柱110的下部侧构成两个开放细管111、111而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图20(A)、图20(B))。
Claims (5)
1.一种作业车辆,具备由覆盖后轮(3、3)的上部外周的外周覆盖部(80b)和配置于后轮(3)与驾驶席(8)之间的纵面分隔部(80a)形成的挡泥板(80、80),
上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
从该纵面分隔部(80a)到该外周覆盖部(80b)设置有加固框架(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挡泥板(80)做成与驾驶席(8)以及底板(67)一同相对于车体防振支撑的结构,将挡泥板(80)的上述加固框架(82)的车体前后的配置位置设置在该防振支撑结构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加固框架(82)弯曲形成为以与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重合的方式沿着挡泥板(80)的纵面分隔部(80a),且与外周覆盖部(80b)离开适当间隔而成为大致平行,在外周覆盖部(80b)的下表面设置安装框部(80c),将加固框架(82)相对于纵面分隔部(80b)和安装框部(80c)拆装自如地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通过焊接将纵面分隔部(80a)与外周覆盖部(80b)两者接合成截面L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加固框架(82)将金属板制平板材料从一端到另一端弯曲为中央凸出状而形成为长加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33199 | 2014-10-31 | ||
JP2014-233199 | 2014-10-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37055U true CN204937055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0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40054.2U Active CN204937055U (zh) | 2014-10-31 | 2015-05-25 | 作业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37055U (zh) |
-
2015
- 2015-05-25 CN CN201520340054.2U patent/CN2049370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17729A1 (en) | Utility vehicle | |
KR20040077741A (ko) | 작업차 | |
CN204936823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4736918U (zh) | 作业车辆 | |
KR100687648B1 (ko) | 승용형 주행차량 | |
CN204937055U (zh) | 作业车辆 | |
JPS6223299Y2 (zh) | ||
CN204775502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5168184U (zh) | 牵引车 | |
JP2000324913A5 (zh) | ||
CN204907031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5187681U (zh) | 拖拉机 | |
JP2016088211A (ja) | 作業車両 | |
JP4219261B2 (ja) | 乗用田植機のステアリング構造 | |
JP6191446B2 (ja) | 車両 | |
CN204701443U (zh) | 作业车辆 | |
JP2009214817A (ja) | 作業車両 | |
CN100471750C (zh) | 拖拉机 | |
JPH0111543Y2 (zh) | ||
CN205439979U (zh) | 作业车辆 | |
JPH1016587A (ja) | 作業車両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 |
JPS6222417Y2 (zh) | ||
JPH07335Y2 (ja) | トラクタの油圧回路構造 | |
CN205320492U (zh) | 作业车辆 | |
JP2024094126A (ja) | 作業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7 Address after: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Xiang Dong Guan Gua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DONGFENG ISEK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Iseki &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