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0492U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20492U CN205320492U CN201520964101.0U CN201520964101U CN205320492U CN 205320492 U CN205320492 U CN 205320492U CN 201520964101 U CN201520964101 U CN 201520964101U CN 205320492 U CN205320492 U CN 2053204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peed
- mentioned
- diameter side
- rear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41000237970 Conus <gen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lass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作业车辆,尤其提供合理地进行内部支撑以及外部的驾驶室、下连杆等的支撑,并且内置的机构组装容易的作业车辆的后桥壳体。该作业车辆在变速箱(12R)的左右侧面装配有形成为大直径侧(A)、圆锥部(B)、小直径侧(C)的后桥壳体(78L、78R),在该作业车辆中,在该后桥壳体(78L、78R)上支撑对差动输出轴(73L、73R)进行制动的刹车机构(74L、74R)、对该差动输出轴(73L、73R)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75L、75R)、以及与该减速机构(75L、75R)产生的减速旋转联动的后车轴(77L、77R),在上述小直径侧(C)形成有安全框架或驾驶室的安装座(105L、105R)。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拖拉机等作业车辆,尤其涉及支撑后车轴的后桥壳体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的农业用拖拉机中,将支撑其后轮的后桥托架连结构成于变速箱侧部,一般除了后车轴的前半部分的支撑构成之外,还分割构成为支撑刹车机构的大直径的基部侧壳体和在其更外侧支撑构成最终减速机构、后车轴的后半部分的外侧壳体(专利文献1)。
另外,存在利用将上述基部侧壳体和外侧壳体一体化的后桥壳体来支撑驾驶室、安全框架的基部的结构(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12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78235号公报
然而,若根据专利文献1,则虽将后桥壳体作为机体侧强度部件连结作业机连结用的下连杆的基部,但不是作为驾驶室、安全框架的支撑构造体的结构。若根据专利文献2,则虽将后桥壳体作为驾驶室、安全框架的支撑构造体,但不是由后桥壳体直接支撑的结构,需要辅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提供合理地进行内部支撑构成以及外部的驾驶室等和下连杆的支撑,并且内置的机构组装容易的作业车辆的后桥壳体。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作业车辆,在变速箱12R的左右侧面装配形成为大直径侧A、圆锥部B以及小直径侧C的后桥壳体78L、78R,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在该后桥壳体78L、78R上支撑对差动输出轴73L、73R进行制动的刹车机构74L、74R、对该差动输出轴73L、73R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75L、75R、以及与该减速机构75L、75R产生的减速旋转联动的后车轴77L、77R,在上述小直径侧C形成有安全框架或驾驶室的安装座105L、105R。
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的基础上,在后桥壳体78L、78R的大直径侧A构成有能够连结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的U状托架部98L、98R,该下连杆97L、97R连结作业机。
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小直径侧C的外表面以截面形状呈大致矩形的方式形成为厚壁,将前后的厚壁部上表面作为安装座105L、105R,上下贯穿以呈该矩形的方式成形的前后的上述厚壁部地形成凹部107,该凹部107包围长螺栓106的大致半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后桥壳体78L、78R成形为大直径侧A、圆锥部B、小直径侧C,因此能够在大直径侧A内部内置刹车机构74L、74R、减速机构75L、75R,能够在圆锥部B以及小直径侧C配置后车轴77L、77R。虽然在小直径侧C配置后车轴77L、77R,但利用这样的大直径侧A、小直径侧C的外形形状,能够形成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支撑结构、安全框架108以及驾驶室的支撑结构用的安装座105L、105R,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另外,能够通过大直径侧A、圆锥部B、小直径侧C的一体化结构来实现后桥壳体78L、78R自身的加固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拖拉机的变速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拖拉机的变速装置尤其是行驶系统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3(B)是表示拖拉机的变速装置尤其是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4(A)、图4(B)是表示PTO轴支撑结构以及防尘构造的剖视图,图4(C)使其后视图。
图5是从车宽方向左侧观察拖拉机的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从车宽方向右侧观察拖拉机的前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7是从车宽方向左侧观察拖拉机的前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8(A)、图8(B)以及图8(C)是拖拉机的间隔箱的侧视图、后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9是拖拉机的变速箱以及燃料箱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后桥传动结构的平剖视图。
图11是拖拉机机体后部的后桥壳体周围的立体图。
图12是操纵部框架以及安全框架部的立体图。
图中:12R—后变速箱(变速箱),73L、73R—差动输出轴,74L、74R—刹车机构,75L、75R—减速机构,77L、77R—后车轴,78L、78R—后桥壳体,97L、97R—下连杆,98L、98R—U状托架,105L、105R—安装座,106—螺栓,107—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前后方向,是指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进一步来说,所谓前后方向,是指该拖拉机1直线前进时的行进方向,将行进方向前方侧称为前后方向前侧,将后方侧称为前后方向后侧。所谓拖拉机1的行进方向,是指在拖拉机1的直线前进时,从拖拉机1的操纵席8朝向方向盘11的方向,方向盘11侧为前侧,操纵席8为后侧。另外,所谓车宽方向,是指相对于该前后方向水平地正交的方向。在此,将在观察前后方向前侧的状态下的右侧称为车宽方向右侧,将在观察前后方向前侧的状态下的左侧称为车宽方向左侧。再有,所谓铅垂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些前后方向、车宽方向以及铅垂方向相互正交。
作为图1~图4(C)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拖拉机1是利用动力源产生的动力而一边自行一边进行在农田等的作业的农用拖拉机等的作业车辆。拖拉机1具备前轮2、后轮3、作为动力源的引擎4、以及变速装置(变速箱)5。其中,前轮2设置为主要转向用的车轮,即,设置为转向轮。后轮3设置为主要驱动用的车轮,即,设置为驱动轮。能够将由搭载于机体前部的发动机罩6内的引擎4产生的旋转动力由变速装置(变速箱)5适当减速并传递至后轮3,后轮3通过该旋转动力而产生驱动力。另外,该变速装置5也能够按照需要而将引擎4产生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前轮2,在该情况下,前轮2与后轮3的四轮成为驱动轮来产生驱动力。即,变速装置5能够切换二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能够将引擎4的旋转动力减速,并将被减速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前轮2、后轮3。另外,拖拉机1在机体后部配设有能够装配旋转器(图示省略)等作业机的连结装置7。
拖拉机1从操纵席8前侧的仪表板10立起设置有方向盘11,并且在操纵席8的周围配置有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油门踏板等各种操作踏板或前进后退杆、变速杆等各种操作杆。
图2是表示变速装置5的变速箱12内的传动机构13的示意图。变速装置5包括变速箱12(参照图1)和从配置在该变速箱12内并从引擎4向后轮3等传递旋转动力的传动机构13而成。传动机构13将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前轮2、后轮3以及装配于机体的作业机,并将它们由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驱动。
具体来说,传动机构13包含输入轴1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作为高低变速机构的Hi-Lo变速机构16、主变速机构17、副变速机构18、2WD/4WD切换机构19、以及PTO(Powertake-off)驱动机构20等而成。传动机构13能够将引擎4产生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输入轴1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Hi-Lo变速机构16、主变速机构17、副变速机构18而传递至后轮3。另外,传动机构13能够将引擎4产生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输入轴1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Hi-Lo变速机构16、主变速机构17、副变速机构18、2WD/4WD切换机构19而传递至前轮2。再有,传动机构13能够将引擎4产生的旋转动力依次经由输入轴14、PTO驱动机构20而传递至作业机。
输入轴14结合于引擎4的输出轴,并输入有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能够将从引擎4传递的旋转动力切换为前进方向旋转或后退方向旋转。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包含前进侧排挡15a、后退侧排挡15b、倒挡齿轮15c、液压多片离合器形态的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以及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而成。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能够通过切换卡合/断开状态来切换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的动力的传递路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按照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的卡合/断开状态而将传递至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改变传递路径而传递至中间轴21。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在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为卡合状态、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经由前进侧排挡15a、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以前进方向旋转传递至中间轴21。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在前进液压多片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为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经由后退侧排挡15b、倒挡齿轮15c、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2而以后退方向旋转传递至中间轴21。由此,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能够切换拖拉机1的前进后退。
另外,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也起到主离合器的功能,通过使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一同为断开状态,而成为空挡状态,能够切断向前轮2、后轮3侧的动力传递。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例如能够由作业人员操作未图示的前进后退切换杆,通过液压控制来切换前进、后退、空挡。另外,能够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的操作来使前进、后退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一同成为断开状态。
Hi-Lo变速机构16能够将从引擎4传递的旋转动力以高速挡或低速挡进行变速。Hi-Lo变速机构16包含Hi(高速)侧排挡16a、Lo(低速)侧排挡16b、液压多片离合器(Hi(高速)侧离合器)C3、液压多片离合器(Lo(低速)侧离合器)C4而成。液压多片离合器C3、C4能够通过切换卡合/断开状态来切换Hi-Lo变速机构16的动力的传递路径。Hi-Lo变速机构16按照液压多片离合器C3、C4的卡合/断开状态,将传递至中间轴21的旋转动力改变传递路径而传递至变速轴22。Hi-Lo变速机构16在液压多片离合器C3为卡合状态、液压多片离合器C4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中间轴21的旋转动力经由液压多片离合器C3、Hi侧排挡16a变速而传递至变速轴22。
Hi-Lo变速机构16在液压多片离合器C3为断开状态、液压多片离合器C4为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中间轴21的旋转动力经由液压多片离合器C4、Lo侧排挡16b变速而传递至变速轴22。由此,Hi-Lo变速机构16能够将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以Hi侧排挡16a的变速比或者Lo(低速)侧排挡16b的变速比进行变速并传递至下一挡。Hi-Lo变速机构16例如能够由作业人员使未图示的Hi-Lo切换开关(高低变速操作开关)闭合/断开来通过液压控制切换Hi(高速)侧、Lo(低速)侧,能够在高速和低速两挡中任意一挡进行变速。另外,Hi-Lo变速机构16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在拖拉机1的行驶中变速。
主变速机构17能够将从引擎4传递的旋转动力以多个变速挡的任一个进行变速。主变速机构17是同步式的变速机构,其中,能够对从引擎4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以及Hi-Lo变速机构16而传递的旋转动力变速。主变速机构17作为多个变速挡包含第一速排挡17a、第二速排挡17b、第三速排挡17c、第四速排挡17d、第五速排挡17e、第六速排挡17f而成。主变速机构17按照第一速排挡17a~第六速排挡17f与变速轴22的结合状态,将传递至变速轴22的旋转动力经由第一速排挡17a~第六速排挡17f中的任一个进行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3。由此,主变速机构17能够将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以第一速排挡17a~第六速排挡17f中任一个的变速比进行变速并传递至下一挡。主变速机构17例如能够由作业人员操作主变速操作杆(未图示)来选择多个变速挡中的一个进行切换,从而能够以第一速排挡17a~第六速排挡17f的六挡中的任一个进行变速。另外,主变速机构17能够通过上述的结构而在拖拉机1的行驶中变速。
副变速机构18能够对从引擎4依次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Hi-Lo变速机构16以及主变速机构17而传递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副变速机构18包含第一副变速器24、第二副变速器25等而成,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经由第一副变速器24、第二副变速器25等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6。第一副变速器24能够将从引擎4传递并由主变速机构17等变速的旋转动力以高速挡或低速挡变速并传递至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侧。第二副变速器25能够将从引擎4传递并由主变速机构17等变速的旋转动力以比第一副变速器24更低速的超低速挡变速并传递至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侧。此外,第二副变速器25在追求规格的简化等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副变速机构18的第一副变速器24包含第一齿轮24a、第二齿轮24b、第三齿轮24c、第四齿轮24d、换挡器24e而成。第一齿轮24a与变速轴23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并传递(输入)有来自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第二齿轮24b与第一齿轮24a啮合。第三齿轮24c与第二齿轮24b能够一体旋转可能地结合。第四齿轮24d与第三齿轮24c啮合。换挡器24e切换第一齿轮24a、第四齿轮24d与变速轴26的结合状态。即,与变速轴26一体地设置的离合器爪26a、与第一齿轮24a一体的离合器爪24ac、与第四齿轮24d一体的离合器爪24dc形成为相同直径相同齿数并以相邻状态配置,换挡器24e构成为若离合器爪26a和离合器爪24ac同时卡合则从第一齿轮2a向变速轴26传递动力,若离合器爪26a和离合器爪24dc同时卡合则从第四齿轮24d向变速轴26传递动力。此外换挡器24e能够换挡至任一个离合器爪24ac以及离合器爪24dc均不卡合的位置地配置构成各离合器爪。
换挡器24e能够移动至,将第一齿轮24a与变速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的Hi(高速)侧位置、将第四齿轮24d与变速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的Lo(低速)侧位置、以及第一齿轮24a、第四齿轮24d中任一个均不与变速轴26结合的断开的中立位置(空挡位置)。第一副变速器24按照换挡器24e的位置,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切换传递路径而传递至变速轴26。
副变速机构18的第二副变速器25包含第一齿轮25a、第二齿轮25b、第三齿轮25c、第四齿轮25d、换挡器25e而成。第一齿轮25a与第一副变速器24的第四齿轮24d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第二齿轮25b与第一齿轮25a啮合。第三齿轮25c与第二齿轮25b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第四齿轮25d与第三齿轮25c啮合。换挡器25e切换第四齿轮25d与变速轴26的结合状态。即,与变速轴26一体地设置的离合器爪26b和与第四齿轮25d一体的离合器爪25dc形成为相同直径相同齿数并以相邻状态配置,换挡器25e构成为若离合器爪26b与离合器爪25dc同时卡合则从第四齿轮25d向变速轴26传递动力。
换挡器25e能够移动至将第四齿轮25d和变速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结合的超Lo(超低速)侧位置、第四齿轮25d与变速轴26没有结合的断开的中立位置(空挡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变速轴26的旋转被支配在第一副变速器24的换挡器24e位置。第二副变速器25按照换挡器25e的位置,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切换传递路径而传递至变速轴26。第二副变速器25在第一副变速器24为空挡的状态下,在换挡器25e位于超Lo侧位置的情况下,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从第一副变速器24的第一齿轮24a,经由第二齿轮24b、第三齿轮24c、第四齿轮24d、第二副变速器25的第一齿轮25a、第二齿轮25b、第三齿轮25c、第四齿轮25d、换挡器25e依次减速而传递至变速轴26。由此,第二副变速器25能够将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以经由第二齿轮24b、第三齿轮24c、第四齿轮24d、第一齿轮25a、第二齿轮25b、第三齿轮25c、第四齿轮25d的超Lo(超低速)侧的变速比变速并传递至下一挡。另外,第二副变速器25在换挡器25e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第四齿轮25d成为相对于变速轴26空转的状态,即,成为空挡的状态。
因此,通过将第一副变速器24和第二副变速器25组合,副变速机构18能够将传递至变速轴23的旋转动力以高速、低速、超低速这三挡中的任一个变速并传递至变速轴26。
而且,变速装置5的传动机构13,将传递至变速轴26的旋转动力经由后述的后轮差速器72、后车轴77、减速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75等而传递至后轮3。其结果,拖拉机1的后轮3通过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而作为驱动轮被旋转驱动。
2WD/4WD切换机构19包含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而成,并且也起到前轮增速机构的功能。2WD/4WD切换机构19包含传递轴19a、Hi(高速)侧排挡19b、Lo(低速)侧排挡19c、液压多片离合器(Lo(低速)侧离合器)C6、液压多片离合器(Hi(高速)侧离合器)C7、传递轴19d而成。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通过切换卡合/断开状态而能够切换2WD/4WD切换机构19中的动力的传递路径。2WD/4WD切换机构19按照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的卡合/断开状态,将传递至传递轴19a的旋转动力改变传递路径并传递至传递轴19d。2WD/4WD切换机构19在液压多片离合器C6为卡合状态、液压多片离合器C7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将传递至传递轴19a的旋转动力经由Lo侧排挡19c、液压多片离合器C6变速并传递至传递轴19d。
2WD/4WD切换机构19切换是否将传递至变速轴26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前轮2侧。2WD/4WD切换机构19包含传递轴19a、Hi侧排挡19b、Lo侧排挡19c、传递轴19d、换挡器19e而成。传递轴19a经由齿轮30、齿轮31、传递轴32、接头33等而传递(输入)来自变速轴26的旋转动力。第一齿轮19b插入有传递轴19a,并组装为能够相对于该传递轴19a相对旋转。
变速装置5的传动机构13将传递至传递轴19d的旋转动力经由前轮差速器34、前车轴35、竖轴36、行星齿轮减速机构37等而传递至前轮2。其结果,拖拉机1的前轮2以及后轮3通过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而作为驱动轮被旋转驱动,从而能够以四轮驱动行驶。2WD/4WD切换机构19通过使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一同成为断开状态,来切断传递至传递轴19a的旋转动力的向传递轴19d侧的动力传递。其结果,拖拉机1能够以二轮驱动行驶。
PTO驱动机构20通过将从引擎4传递的旋转动力变速并从机体后部的PTO轴40(参照图2)输出至作业机,从而利用来自引擎4的动力驱动作业机。PTO驱动机构20包含PTO离合器机构38、PTO变速机构39、PTO轴40等而成。
PTO离合器机构38切换向PTO轴40侧的动力的传递和切断。PTO离合器机构38包含齿轮38a、液压多片离合器C5、传递轴38b而成。齿轮38a与能够一体地旋转地结合于输入轴14的齿轮41啮合。液压多片离合器C5通过切换卡合/断开状态,来切换齿轮38a与传递轴38b之间的动力的传递状态。PTO离合器机构38通过液压多片离合器C5成为卡合状态来成为向PTO轴40侧传递动力的PTO驱动状态,将从输入轴14经由齿轮41传递至齿轮38a的旋转动力,经由液压多片离合器C5而传递至传递轴38b。PTO离合器机构38通过液压多片离合器C5成为断开状态来成为切断向PTO轴40侧的动力的传递的PTO非驱动状态(空挡状态),传递至齿轮38a的旋转动力的向传递轴38b侧的传递被切断。
此外,该拖拉机1经由与齿轮38a啮合的齿轮70a、与该齿轮70a啮合的齿轮70b等来设置齿轮泵70。齿轮泵70对传动机构13等的液压系统施加液压。
PTO变速机构39在向PTO轴40侧传递动力时进行变速。PTO变速机构39包括Hi(高速)侧排挡39a、Lo(低速)侧排挡39b、传递轴39c、换挡器39d而成。PTO变速机构39按照换挡器39d的位置,将传递至传递轴38b的旋转动力经由Hi侧排挡39a、或者Lo侧排挡39b变速,并传递至传递轴39c。
PTO轴40经由万向接轴(未图示)而结合于作业机侧输入轴(未图示),从而将来自引擎4的旋转动力传递至作业机。由于传递轴39c位于从机体中心偏离的位置,因此PTO轴40经由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等而能够传动地配置在机体左右中心。
若对PTO轴40支撑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则如图4(A)~图4(C)所示,PTO轴40的前侧端被轴支撑于一体地形成于变速箱12内的支撑壁46,并将中途轴支撑在形成于变速箱12后壁的贯通孔部,为了限制该轴支部的轴承47的移动,在变速箱12的后面设置有由螺栓紧固的PTO金属件48。而且在该PTO金属件48的后面将第二PTO金属件49由螺栓以及定位销紧固。在上述轴承47与第一PTO金属件48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50,在第一PTO金属件48的外表面与第二PTO金属件49之间配设第二密封件51。即,第一密封件50配置在形成于第一PTO金属件48的内周的密封件保持空间,第二密封件51配置于形成在第二PTO金属件49的内周的密封件保持空间。
而且,做成如下结构,在这些第一密封件50与第二密封件51之间的PTO轴40外周部填充润滑油,在第一PTO金属件48设置润滑油喷嘴52,经过该润滑油喷嘴52而注入的润滑油能够经过润滑油填充孔53而到达PTO轴外周,在与背部方向对置的密封件50、51间填充保持润滑油。
如上所述,通过两个密封件50、51和润滑油填充能够提高耐泥水性。
此外,符号54是PTO罩。
此外,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箱12分为前后方向前侧的前变速箱12F和前后方向后侧的后变速箱12R。而且,如图6、图7所示,就本实施方式的前变速箱12F而言,前进后退切换机构15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1、C2的控制用的离合器阀55、Hi-Lo变速机构16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3、C4的控制用的离合器阀56、PTO离合器机构38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5的控制用的离合器阀57、2WD/4WD切换机构19的液压多片离合器C6、C7的控制用的离合器阀64、以及齿轮泵70等排列分布在左右的面上。其中,如图6所示,前变速箱12F在车宽方向右侧的面上配置有离合器阀55、离合器阀56、离合器阀64。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前变速箱12F在车宽方向左侧的面上配置有离合器阀57、齿轮泵70。其结果,该拖拉机1能够有效地将离合器阀55、56、57、64、齿轮泵70等配置在前变速箱12F的外表面。
虽然也可以是前变速箱12R与后变速箱12R的两个壳体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还将垫片状的间隔箱12S夹在这些壳体12F、12R之间(图5)。即,在变速箱12的前变速箱12F与后变速箱12R之间设置间隔箱12S(图8(A)~图8(C)),形成支撑主变速机构17的上述变速轴22以及变速轴23、向2WD/4WD切换机构19传递的上述传递轴32的金属部12Sa。若这样地构成,则通过由前变速箱12F与后变速箱12R之间的间隔箱12S的金属部12Sa支撑变速轴22、23、传递轴32,能够省略后变速箱12R前侧的金属结构。虽然为了连接前变速箱12F和间隔箱12S而组装,就在前变速箱12F内向后方延伸出的上述变速轴22、23、传递轴32而言,一边对重量、大小均容易处理的间隔箱12S进行精细调整地对心,一边将这些轴轴支撑于金属部12Sa,同时能够接合于前变速箱12F的后表面,其结果,能够使内置齿轮、轴的组装并且间隔箱12Sa的接合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间隔箱12S形成于比前变速箱12F的左右宽度稍宽的凸缘部,成为在前变速箱12F的左右侧面形成死区的形态,但能够利用该死区部分来配设上述控制离合器阀55、56、57、64。
在上述前变速箱12F的左右一侧方设置燃料箱65(图例中左侧)。因此,变为包围上述PTO用控制离合器阀57以及齿轮泵70的侧方,防止它们与其他物体碰撞(图9)。
被支撑于上述后变速箱12R的变速轴26使成形于其后端的传动小齿轮部71啮合于后轮差速机构72的环形齿轮72a。后轮差速机构72是在差速器壳体72b内将小齿轮和与之啮合的锥齿轮等组合而成的已知的结构,能够将环形齿轮72a的旋转传递至左右的差动输出轴73L、73R。在左右车轴73L、73R构成多片的刹车机构74L、74R。而且在该刹车机构74L、74R的传动下游侧具备行星齿轮传动形态的减速机构75L、75R。该减速机构75L、75R的输出载体76L、76R的旋转被传递至与差动输出轴73L、73R同轴心地设置的左右后车轴77L、77R。而且,在这些左右后车轴77L、77R各自的端部形成有车轮装配用的凸缘部77a、77a。
支撑构成上述的后车轴77L、77R的后桥壳体78L、78R的结构,与后变速箱12R的侧面凸缘接合并由多个螺栓79紧固。
这里,在后桥壳体12R侧的左右侧面开口的开口部80L、80R,将上述差速器壳体72b轴承支撑于支撑金属件81L、81R。该支撑金属件81L、81R相对于形成变速箱12R的开口部80L、80R的周部的支撑壁82L、82R,从外侧接合并由螺栓83紧固。
在后桥壳体78L、78R的各大直径的基部侧,嵌入有上述刹车机构74L、74R的多片刹车片74a的按压体84L、84R。而且,将支撑上述支撑金属件81L、81R的支撑壁82L、82R相对于后变速箱12R的外壁面形成于壳体12R内侧,其结果,在形成的凹部空间85L、85R中,在形成于该支撑金属件81L、81R的外表面的阶梯部与上述多片刹车片74a之间,夹装有按压该多片刹车片74a的刹车凸轮机构74b。即,刹车机构74L、74R从后变速箱12R内部跨至后桥壳体78L、78R地配置。
在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大直径的基部侧,配置多片刹车片74a、按压体84L、84R,还配置上述减速机构75L、75R。即,构成为,减速机构75L、75R具备环形齿轮86L、86R、三枚行星齿轮87L、87R和上述输出载体76L、76R,在输出载体76L、76R支撑行星齿轮87L、87R,通过使行星齿轮87L、87R与形成于差动输出轴73L、73R的端部的太阳齿轮部88L、88R、上述环形齿轮86L、86R同时啮合,使得差动输出轴73L、73R的旋转被减速从而使输出载体76L、76R旋转。
构成为,后桥壳体78L、78R以从大直径侧A朝向左右外方经过直径逐渐变小的圆锥部B而到达小直径侧C的方式形成,上述环形齿轮86L、86R从大直径侧A的开口插通与形成于圆锥部B的边界部附近的阶梯部抵接从而被定位,将上述多片刹车片74a的按压体84L、84R设定为与环形齿轮86L、86R的外径相同尺寸的直径,同样地从大直径侧A的开口插通,并将环形齿轮86L、86R由按压体84L、84R和形成于后桥壳体78L、78R的圆锥部B边界附近的阶梯部夹住,并由螺栓89固定。
其中,在环形齿轮86L、86R的圆周方向多个部位(例如两个部位)插通第一定位销90L、90R以及第二定位销91L、91R。其中,第一定位销90L、90R配置在环形齿轮86L、86R与按压体84L、84R之间,第二定位销91L、91R配置在后桥壳体78L、78R与环形齿轮86L、86R之间。因此,定位销孔92L、92R通过在与到后桥壳体78L、78R的圆锥部B的阶梯部对应的部位从外面侧与车轴平行地进行开孔加工而形成,在环形齿轮86L、86R和按压体84L、84R双方均加工形成相同相位的通孔,在环形齿轮86L、86R侧形成贯通孔93L、93R。
若这样地构成,则就第一定位销90L、90R以及第二定位销91L、91R而言,能够在后桥壳体78L、78R的定位销孔92L、92R首先插通第一定位销90L、90R来进行环形齿轮86L、86R和按压体84L、84R的定位,接下来,在相同定位销孔92L、92R插通第二定位销91L、91R来定位后桥壳体78L、78R和环形齿轮86L、86R。
构成为,在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大直径侧A具备刹车作动轴94L、94R,伴随外部的刹车杆95L、95R的拉拽联动操作而使上述刹车凸轮机构74b进行扩开作动。
在上述差动输出轴73L、73R的一方侧(图例中左侧)装入差速锁定机构96。通过未图示的换挡联动操作,能够实现在差速器壳体72b与差动输出轴73L一体的状态下使左右差动输出轴73L、73R成为相同旋转状态的所谓差速锁定。
构成为,就上述减速机构75L、75R的输出载体76L、76R的支撑结构而言,通过将其轮毂部花键嵌合于后车轴77L、77R来进行。因此,输出载体76L、76R的旋转传递至后车轴77L、77R。就向该输出载体76L、76R的后车轴77L、77R的连结结构而言,位于后桥壳体78L、78R的圆锥部B并被轴承支撑。
对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外面形状来说,在上述大直径侧A,构成上述作业机连结装置的三点连杆机构7中,构成能够连结左右的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的U状托架部98L、98R。该U状托架部98L、98R朝向后下部形成左右一对销支撑部,能够通过下连杆销99L、99R支撑下连杆97L、97R。此外,作业机被该下连杆97L、97R和上部的上连杆100这三点连结支撑。
下连杆97L、97R与配置于变速箱12的上部的缸壳体101的液压升降臂102L、102R的上下动联动。即,构成为,由升降杆103L、103R连结液压升降臂102L、102R和左右下连杆97L、97R。
另外,在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小直径侧C的外表面形成安全框架、驾驶室的安装座105L、105R。具体来说,外表面以截面形状呈大致矩形的方式形成为厚壁,将前后的厚壁部上表面作为安装座105L、105R。而且,上下贯穿以呈该矩形的方式成形的前后的上述厚壁部地形成凹部107,该凹部107包围长螺栓106的大致半周。
说明相对于这样地构成的安装座105L、105R装配安全框架108的例子。
安全框架108由上部框架108U和下部脚框架108D构成。下部脚框架108D在左右一对框架体的下部焊接固定台座109L、109R,将该台座109L、109R载置于形成在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安装座105L、105R并分别由四根螺栓106固定。此外,将由一对构成的下部脚框架108D的左右上部彼此由横加强框架108c连结,在各下部脚框架108D的上部载置固定拆装自如地形成为倒U型的上部框架108U,并将两者间拆装自如地凸缘接合。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安全框架,但也能够应用于驾驶室的后部支撑结构。
如上所述,将后桥壳体78L、78R成形为大直径侧A、圆锥部B、小直径侧C,在大直径侧A内部内置刹车机构74L、74R、减速机构75L、75R,在圆锥部B配置向减速机构75L、75R的输出载体76L、76R的后车轴77L、77R的连结支撑结构,在小直径侧C配置后车轴77L、77R,利用这样的大直径侧A、小直径侧C的外形形状,能够形成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支撑结构、安全框架108以及驾驶室的支撑结构用的安装座105L、105R,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另外,通过一体化构成能够实现后桥壳体78L、78R自身的加强结构。此外,通过将小直径侧C用于安装座105L、105R的平面成形以及伴随螺栓保持用的凹部107成形而将该小直径侧C成形为厚壁,实现加强提高。
此外,在上述下连杆97L、97R的中途部和机体侧,装配用于防止下连杆97L、97R左右摇摆的防动链110L、110R,就该机体侧装配结构而言,将与形成于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小直径侧C的安装座105L、105R的平面同样的平面形成在下表面侧,在该位置将链连结片111L、111R由上述四根螺栓106共同紧固。
Claims (3)
1.一种作业车辆,在变速箱(12R)的左右侧面装配形成为大直径侧(A)、圆锥部(B)以及小直径侧(C)的后桥壳体(78L、78R),
上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该后桥壳体(78L、78R)上支撑对差动输出轴(73L、73R)进行制动的刹车机构(74L、74R)、对该差动输出轴(73L、73R)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75L、75R)、以及与该减速机构(75L、75R)产生的减速旋转联动的后车轴(77L、77R),在上述小直径侧(C)形成有安全框架或驾驶室的安装座(105L、105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后桥壳体(78L、78R)的上述大直径侧(A)构成有能够连结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的U状托架部(98L、98R),该下连杆(97L、97R)连结作业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小直径侧(C)的外表面以截面形状呈大致矩形的方式形成为厚壁,将前后的厚壁部上表面作为安装座(105L、105R),上下贯穿以呈该矩形的方式成形的前后的上述厚壁部地形成凹部(107),该凹部(107)包围长螺栓(106)的大致半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79417A JP2016199107A (ja) | 2015-04-08 | 2015-04-08 | 作業車両 |
JP2015-079417 | 2015-04-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20492U true CN205320492U (zh) | 2016-06-22 |
Family
ID=56214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64101.0U Active CN205320492U (zh) | 2015-04-08 | 2015-11-26 | 作业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6199107A (zh) |
CN (1) | CN205320492U (zh) |
-
2015
- 2015-04-08 JP JP2015079417A patent/JP2016199107A/ja active Pending
- 2015-11-26 CN CN201520964101.0U patent/CN205320492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199107A (ja) | 2016-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15673B1 (en) | Tractor with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device | |
WO2019102999A1 (ja) | トラクタの変速伝動装置及びトラクタ | |
TWI594912B (zh) | 作業車輛 | |
KR20170027992A (ko) | 트랙터 미션 조합 | |
JP2016049032A (ja) | 乗用型防除機 | |
CN101559714A (zh) | 左右半轴能互为反向转动的车辆主传动器 | |
CN204936823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5320492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4736918U (zh) | 作业车辆 | |
JP6155701B2 (ja) | 作業車両 | |
CN205439979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4704373U (zh) | 作业车辆 | |
JP4869836B2 (ja) | クローラ式作業車両 | |
CN204775502U (zh) | 作业车辆 | |
CN205179668U (zh) | 拖拉机 | |
JP6575010B2 (ja) | トラクタ | |
JP6191446B2 (ja) | 車両 | |
CN204907031U (zh) | 作业车辆 | |
WO2016185799A1 (ja) | 作業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 |
CN203528590U (zh) | 作业车辆 | |
CN106414141A (zh) | 农用工作车的后车轴壳及包括此的农用工作车的后车轴总成 | |
JP5884765B2 (ja) | 作業車両 | |
JP5467887B2 (ja) | 作業車輌用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 |
JP2007167035A (ja) | 移動農機の油圧装置 | |
JP6540136B2 (ja) | 作業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7 Address after: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Xiang Dong Guan Gua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DONGFENG ISEK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Iseki &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