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8966U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8966U
CN204928966U CN201520554498.6U CN201520554498U CN204928966U CN 204928966 U CN204928966 U CN 204928966U CN 201520554498 U CN201520554498 U CN 201520554498U CN 204928966 U CN204928966 U CN 204928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lding member
reading unit
axle
original co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44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井寿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5544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8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8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8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具有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和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原稿的第2透明窗;读取单元,当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装置主体内的第1透明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第1玻璃窗来读取原稿,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装置主体内的第2透明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第2玻璃窗来读取原稿;支承部件,支承读取单元,通过配设在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姿势调整单元,用于以读取单元位于第1区域的状态调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等所使用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存在具备将原稿一张一张地向原稿读取位置搬送的原稿进纸装置(DF)的装置。这种图像读取装置通过原稿进纸装置将多张原稿连续地向原稿读取位置搬送,在该原稿读取位置中以一条线一条线地读取的原稿移动方式(过页式)来进行原稿的读取。
基于过页式的原稿读取时的歪斜量的校正使用原稿进纸装置来进行。具体而言,服务人员等为了使歪斜量变小,调整原稿进纸装置的安装状态,或者调整原稿进纸装置的搬送辊的倾斜。
然而,调整原稿进纸装置的安装状态,或者调整原稿进纸装置的搬送辊的倾斜的作业比较麻烦,因此可能会降低调整作业的效率。另外,在这样的调整方法中,可能难以对歪斜量进行微调整,不能充分地进行歪斜量的校正,所读取的图像数据的质量会劣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能够提高一种所读取的图像的质量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备:
装置主体,具有当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以及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上述原稿的第2透明窗;
读取单元,当以上述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1透明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第1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当以上述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2透明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上述第2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
支承部件,支承上述读取单元,通过配设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以及
姿势调整单元,用于以上述读取单元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状态变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单元,
上述图像形成单元根据通过读取上述原稿而形成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装置主体,具有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以及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上述原稿的第2透明窗;
读取单元,当以上述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1透明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第1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当以上述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2透明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上述第2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
支承部件,支承上述读取单元,通过配设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以及
姿势调整单元,用于以上述读取单元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状态调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本实用新型具备用于以读取单元位于第1区域的状态调整读取单元的姿势的姿势调整单元。由此,通过调整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的读取单元的姿势,从而能够校正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的歪斜量。即,例如,即使是不具备原稿进纸装置的结构,也能够实现歪斜量的校正,提高所读取的图像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复合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复合机的内部构造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平面图;
图3为沿图2的A-A线剖切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置主体内部的平面图;
图5为放大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保持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置主体内部的平面图;
图7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置主体内部的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读取单元的姿势调整方法的图。
图9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轴的变形例的、与图3对应的剖面图。
图10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轴的变形例的、与图4对应的平面图。
图11A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主体部的变形例的、与图3对应的剖满图。
图11B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主体部的变形例的、与图3对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具有当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玻璃窗、和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上述原稿的第2玻璃窗;读取单元,当以上述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1玻璃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第1玻璃窗来读取上述原稿,当以上述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2玻璃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上述第2玻璃窗来读取上述原稿;支承部件,保持上述读取单元,由配设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移动;以及姿势调整部,用于以上述读取单元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状态调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单元,上述图像形成单元根据通过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读取原稿而形成的图像数据,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具有当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上述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以及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上述原稿的第2透明窗;读取单元,当以上述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1透明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第1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当以上述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2透明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上述第2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支承部件,支承上述读取单元,由配设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姿势调整单元,用于以上述读取单元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状态调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复合机的概略立体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复合机的内部构造的结构图。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作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复合机1具备壳体4、配设在壳体4的上部的图像读取装置10、配设在图像读取装置10的上方的原稿搬送装置2、以及操作面板30。壳体4是大致立方体形的筐体,在内部收容有包含图像形成部100(图1B)以及固定装置103(图1B)的图像形成单元。
原稿搬送装置2将载置在原稿送纸器3上的原稿向图像读取装置10搬送。操作面板30具备多个按钮开关或触摸屏等,图像读取装置10的操作或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经由该操作面板30来进行。如果操作操作面板30使原稿搬送装置2将原稿D向图像读取装置10搬送,则图像读取装置10读取原稿D形成图像数据。
在此,例如,如果通过操作面板30的操作等形成图像形成的指令,则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用纸S从设置在壳体4的下方的进纸装置101经由搬送路102被搬送到图像形成部100。图像形成部100根据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取得的图像数据,在被搬送的用纸S上形成碳粉像。
形成了碳粉像的用纸S在壳体4的内部中,向设置于图像形成部100的下游的固定装置103搬送。固定装置103将碳粉像在用纸S上进行加热按压等,使碳粉像固定在用纸S上。
通过固定碳粉像,从而图像形成完成后的用纸S通过排纸辊104向托盘105排出。
在这样的复合机1中,图像读取装置10在内部具有读取单元13。
读取单元13包含光源99、等倍成像透镜98、以及CCD(ChargeCoupledDevice)线传感器97。读取单元13通过由光源99出射的照明光对原稿D进行曝光扫描,并取入该反射光。读取单元13将取入的反射光经由等倍成像透镜98成像在CCD线传感器97上。这样,被原稿D反射的光被CCD线传感器97接收,CCD线传感器97形成图像数据。这样,读取单元13读取原稿D形成图像数据。
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10以过页式(原稿移动方式)和原稿固定方式的两种动作方式进行动作。当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图像读取装置10以将读取单元13配置在固定位置的状态,逐行地读取从原稿搬送装置2搬送到读取单元13的读取位置的原稿D。另一方面,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图像读取装置10使读取单元13在副扫描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AR1)对配置在固定位置的原稿进行扫描,读取原稿。
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11、保存在装置主体11内部的读取单元13、对读取单元13进行导向的轴15、以及将读取单元13沿着轴15驱动的驱动单元17。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支承部件19,沿着轴15自由滑动地保持读取单元13;壳体20,在内侧配置读取单元13;以及保持单元21,在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固定壳体20。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还具备控制驱动单元17的控制单元31和用于调整保持单元21的保持部件211的姿势的蜗轮41。
装置主体11在其内部收容读取单元13等。装置主体11具有第1玻璃窗23和第2玻璃窗25,上述第1玻璃窗是当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的一个例子,上述第2玻璃窗25是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原稿的第2透明窗的一个例子。第1玻璃窗23以及第2玻璃窗25均由无色透明的玻璃形成。
当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读取单元13以停止在接近装置主体11内的第1玻璃窗的第1区域S1的状态通过第1玻璃窗23来读取原稿。另外,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读取单元13以一边在接近装置主体11内的第2玻璃窗的第2区域S2内移动一边通过第2玻璃窗25来读取原稿。读取单元13具有长的大致立方体形的形状,在沿着该长度方向的一面设置有照射来自光源99的照明光,同时取入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的读取部131。
支承部件19支承读取单元13。支承部件19通过配设在装置主体11内的轴(导向部件)15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第1区域S1和第2区域S2。
在此,轴15是长圆柱形,沿着第1区域S1和第2区域S2的排列方向(图2的X轴方向)而延伸。轴15的两端部被固定在装置主体11上。轴15具有第1轴部151和外径大于第1轴部151的第2轴部152。另外,所谓“外径”是指从图像读取装置10的上方(Z轴方向)来观察时的轴15的直径。从而,从图像读取装置10的横向(Y轴方向)来观察时的第2轴部152可以比第1轴部151粗,也可以是实质上与第1轴部151相同的直径。即,第1轴部151与第2轴部152相比,与轴15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与Y-Z轴平面平行的剖面)的面积大。第1轴部151被配置在第1区域S1,第2轴部152被配置在第2区域S2。
图3为沿图2的A-A线剖切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支承部件19具备:主体部190,设置有轴15贯穿的贯穿孔191、并支承于轴15;连结部192,连结主体部190和后述的皮带173。贯穿孔191的剖面形状是比第2轴部152的圆形的剖面形状大一些的圆形。即,与贯穿孔191的该中心轴正交的剖面形状具有沿着与第2轴部152的轴15的中心轴JC1正交的剖面的形状的形状。另外,在主体部190上,通过配设在读取单元13的舌片部132的螺钉133,固定有读取单元13。
参照图2。驱动单元17根据来自控制单元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读取单元13。驱动单元17具备第1滑轮171、第2滑轮172、架设在第1滑轮171以及第2滑轮172的双方上的皮带173。皮带173例如由橡胶皮带构成。另外,驱动单元17具备使第1滑轮171转动的步进电动机174和驱动步进电动机174的电动机驱动部175。电动机驱动部175根据由控制单元31输入的移动指令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174,移动与皮带173连结的连结部192。此时,支承部件19以及支承在支承部件上的读取单元13沿着轴15移动。
图4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置主体内部的平面图。如图4所示,壳体20以读取单元13被配置在内侧的状态,经由螺旋弹簧(结合部件)20a与读取单元13结合。由此,当对壳体20施加冲击时,螺旋弹簧20a吸收该冲击,从而缓和向读取单元13传达的冲击。壳体20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壳体20形成为细长的矩形框形。壳体20被配置成围绕读取单元13的读取部131。
保持单元21和蜗轮41构成用于以读取单元13位于第1区域S1的状态调整读取单元13的姿势的姿势调整单元。
保持单元21具备保持读取单元13以及壳体20的长的保持部件211和与保持部件211一体设置的导向部件216。导向部件216分别从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与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一方向延伸。当读取单元13从第2区域S2向第1区域S1移动时,导向部件216将壳体20以及读取单元13向特定的保持位置进行导向。在此,所谓“特定的保持位置”是指壳体20与缓冲部件212抵接,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与两个导向部件216抵接的位置。各导向部件216具有第1导向部216a和第2导向部216b,上述第1导向部216a在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相互对置的面大致平行,上述第2导向部216b具有以相互对置的面越是远离,保持部件211越是相互远离的方式倾斜(倾斜角θ1)的倾斜面216c。第2导向部216b的长度L1和保持部件211中的轴部213侧的相反侧的侧面与轴部213的中心轴JC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保持单元21以壳体20与缓冲部件212以及第1导向部216a抵接的状态保持壳体20以及读取单元13。
另外,保持单元21具备与保持部件211一体地设置的副保持部件217、对保持部件211以及副保持部件217进行轴支承的轴部213、以及配设在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缓冲部件212。如图5所示,副保持部件217具有第1延伸片217a、主片217b、以及第2延伸片217c。第1延伸片217a与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续地向与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以及导向部件216的延长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延伸。主片217b连接于与两个第1延伸片217a各自中的保持部件211连续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第2延伸片217c从主片217b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与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延伸。第2延伸片217c延伸到第1区域S1的大致中央部,在其前端部由轴部213来支承。保持部件211以及副保持部件217通过轴部213可在轴部213周围旋转地支承。保持部件211、导向部件216以及副保持部件217由树脂材料等形成,使用射出成形等来制作。另外,缓冲部件212例如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另外,在导向部件216的基端部,设置有与蜗轮41的第2斜齿齿轮412b啮合的凹凸。
作为姿势变更单元的一个例子的蜗轮41以通过保持部件211保持读取单元13以及壳体20的状态,变更保持部件211的姿势从而变更读取单元13的姿势。如图4所示,蜗轮41是组合了螺钉齿轮411、与螺钉齿轮411啮合的第1斜齿齿轮412a、以及被固定在第1斜齿齿轮412a上,与第1斜齿齿轮412a的旋转一起向同一方向旋转的第2斜齿齿轮412b的机构。蜗轮41通过在与Y-Z轴平面平行的平面上使螺钉齿轮411旋转,从而使构成为与螺钉齿轮411啮合的第1斜齿齿轮412a在与X-Y轴平面平行的平面上旋转。通过第1斜齿齿轮412a的旋转,第2斜齿齿轮412b也旋转。蜗轮41通过该第2斜齿齿轮412b的旋转,从而能够使保持部件211在轴部213周围旋转。
接着,针对图像读取装置10切换动作方式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当动作方式从原稿固定方式切换为过页式时,控制单元31将命令向第1区域S1移动的第1移动指令信号向电动机驱动部175输出。在此,设读取单元13预先配置在第2区域S2。此时,如果输入第1移动指令信号,则如图6中的箭头AR2所示,电动机驱动部175使读取单元13向第1区域S1移动。此时,第1滑轮171以及第2滑轮172顺时针旋转(参照图6中的箭头AR3)。皮带173中与支承部件19连结的一侧向朝向第2滑轮172的方向移动,未与支承部件19连结的一侧向远离第2滑轮172的方向移动(参照图6中的箭头AR4)。
另一方面,当动作方式从过页式切换为原稿固定方式时,控制单元31将命令向第2区域S2中的读取结束位置Xe(参照图2)移动的第2移动指令信号向电动机驱动部175输出。在此,设读取单元13预先配置在第1区域S1。此时,如果输入第2移动指令信号,则电动机驱动部175使读取单元13向第2区域S2移动。此时,第1滑轮171以及第2滑轮172逆时针旋转。皮带173中与支承部件19连结的一侧向远离第2滑轮172的方向移动,未与支承部件19连结的一侧向接近第2滑轮172的方向移动。当动作方式为原稿固定方式时,电动机驱动部175使读取单元13向副扫描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AR1)以一定的速度移动。电动机驱动部175使读取单元13从读取开始位置Xs移动到读取结束位置Xe(参照图2)。
接着,针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以过页式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歪斜量的校正方法,参照图7以及图8进行说明。图7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置主体内部的平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读取单元的姿势调整方法的图。另外,例如在由服务人员等用户设置图像读取装置10时进行该歪斜量的校正方法。
用户首先通过将图像读取装置10的动作方式设定为过页式,从而使壳体20以及读取单元13成为在第1区域S1中被固定于保持部件211的状态。此时,在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的内侧面与第1轴部151的侧面之间产生间隙SP。由此,壳体20以及读取单元13能够采用相对于轴15的中心轴JC1倾斜的姿势。另外,当读取单元13位于第2区域S2时,在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的内侧面与第2轴部152的侧面之间几乎不会产生间隙。由此,读取单元13能够以其姿势比较稳定的状态在第2区域S2内移动。
接着,如果用户例如手动地使蜗轮41的螺钉齿轮411旋转(参照图7中的箭头AR5),则第1斜齿齿轮412a旋转(参照图7中的箭头AR6),随之第2斜齿齿轮412b也向同一方向旋转。由此,保持单元21的保持部件211相对于其长度方向的轴15的中心轴JC1的倾斜发生变化。
另外,蜗轮41的螺钉齿轮411也可以通过电动方式由用户进行旋转。即,如果用户对未图示的旋转控制装置输入所希望的位值,则螺钉齿轮411也可以只旋转与该值对应的量。
如图8所示,保持部件211倾斜为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中的保持部件211侧的相反侧的端部P1与贯穿孔191中的保持部件211侧的端部P2与轴15的第1轴部151的侧面抵接的状态。在图8中,设与轴15的中心轴JC1和轴部213的中心轴JC2正交,并通过中心轴JC1与轴部213的中心轴JC2的交点的第1轴为J1。另外,设向沿着保持部件21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长,并通过中心轴JC1与轴部213的中心轴JC2的交点的第2轴为J2。
在此,设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的长度的一半的长度为L2,设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的端部P1、P2与第1轴部151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第1轴J1与第2轴J2所成的角度(锐角)为θ2。另外,设第1轴部151的外径为FA,第2轴部152的外径为FB,第2轴部152的外径与贯穿孔191的内径相等。此时,下述式(1)所示的关系式成立。
θ2=arctan[(FB-FA)/2L2]…式(1)
arctan[X]在0<X的范围内单调地增加。从而,第1轴部151与第2轴部152的外径差(FB-FA)越大,则θ2变得越大。从而,为了扩大相对于保持部件211的轴15的倾斜的调整范围,使第1轴部151与第2轴部152的外径差变大即可。设判明在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可能发生的歪斜量的最大值在统计上为θs。此时,在图像读取装置10的设计阶段中,以θ2=θs的方式,设定第1轴部151、第2轴部152各自的外径即可。
另外,第2导向部216b的倾斜面216c的倾斜角θ1被设定为与角度θ2相等。由此,即使在使保持部件212的倾斜最大的情况下,读取单元13以及壳体20也能够被第2导向部216b进行导向,移动到两个第1导向部216a之间的位置。在此,“使保持部件212的倾斜最大”换而言之是指使第1轴J1与第2轴J2所成的角度倾斜为角度θ2。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用于以读取单元13位于第1区域S1的状态调整读取单元的姿势的蜗轮41。由此,通过调整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的读取单元13的姿势,从而能够校正以过页式进行动作时的歪斜量。即,例如,即使是不具备原稿进纸装置的结构,也能够实现歪斜量的校正。从而,能够谋求通过省略原稿进纸装置来使装置结构简化或小型化,同时谋求提高所读取的图像的质量。
另外,当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读取单元13从第2区域S2向第1区域S1移动时,当导向部件216将壳体20向第1导向部126a之间的特定的保持位置导向。由此,能够顺利地从壳体20以及读取单元13位于第2区域S2的状态,向壳体20以及读取单元13被保持单元21保持的状态转移。另外,保持单元21以壳体20与导向部件216抵接的状态来保持。由此,和以读取单元13直接与导向部件216抵接的状态保持的结构相比较,能够缓和读取单元13从第2区域S2向第1区域S1移动时对读取单元13的冲击。从而,能够抑制由于向读取单元13的冲击而对读取单元13造成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第2延伸片217c的前端部位于第1区域S1的中央部。保持部件211以及副保持部件217在第2延伸片217c的前端部通过轴部213进行轴支承。在此,轴部213向与第1玻璃窗23中的原稿通过的一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由此,能够使读取单元13以及壳体20在第1区域S1的中央部周围旋转,因此在进行歪斜校正时,能够防止读取单元13以及壳体20的中心从轴15的中心轴JC1上偏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以第1轴部151位于第1区域S1,第2轴部152位于第2区域S2的方式来配置轴15。当读取单元13位于第1区域S1时,在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的内侧面与第1轴部151的侧面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读取单元13能够采用相对于轴15的中心轴JC1倾斜的姿势,能够调整读取单元13的姿势。这样,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第1区域S1中的读取单元13的姿势调整机构,因此具有谋求简化装置结构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轴15被配置成第1轴部151位于第1区域S1,第2轴部152位于第2区域S2。当读取单元13位于第1区域S1时,在支承部件19的贯穿孔191的内侧面与第1轴部151的侧面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读取单元13能够采用相对于轴15的中心轴JC1倾斜的姿势,能够调整读取单元13的姿势。这样,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第1区域S1中的读取单元13的姿势调整机构,因此具有谋求简化装置结构的优点。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轴是圆柱形,但也可以如图9以及图10所示,适用剖面为大致矩形的方柱形的轴15′。即使是方柱形的轴15′,也与圆柱形的轴15相同地构成。即,轴15′具有第1轴部151′和外径比第1轴部151′大的第2轴部152′。即,第1轴部151′与第2轴部152′相比较,与轴15′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与Y-Z轴平面平行的剖面)的面积大。第1轴部151′被配置在第1区域S1,第2轴部152′被配置在第2区域S2。
另外,当适用这样的方柱形的轴15′时,在支承部件19的主体部190′,设置有比第2轴部152′的剖面形状大一些的方形的贯穿孔191′。
另外,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支承部件19的主体部199、199′具有与轴15、15′的剖面形状大致一致的形状的槽198、198′,主体部199、199′以在槽198、198′中配置有轴15、15′的方式,载置在轴15、15′上。主体部199、199′也可以这样支承于轴15、15′。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壳体20经由螺旋弹簧20a与读取单元13结合。但并不限定于此,壳体20也可以经由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的结合部件与读取单元13结合。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保持部件211也可以具备在将壳体20固定于保持部件211时用于缓和冲击的缓冲材料(未图示)。缓冲材料也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针对利用蜗轮41变更保持部件211的姿势的机构进行了说明,但变更保持部件211的姿势的机构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针对由具备打印单元的复合机1执行移动读取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移动读取处理也可以由不具备打印单元的扫描仪装置来进行。另外,也可以不由复合机执行,而由复写机等来执行。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针对利用蜗轮41来变更保持部件211的姿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变更保持部件211的姿势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具备:
装置主体,具有当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以及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上述原稿的第2透明窗;
读取单元,当以上述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1透明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第1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当以上述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2透明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上述第2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
支承部件,支承上述读取单元,通过配设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以及
姿势调整单元,用于以上述读取单元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状态变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壳体,上述壳体以上述读取单元被配置在内侧的状态,经由结合部件与上述读取单元结合,
上述姿势调整单元具有:
保持单元,具有保持上述读取单元以及上述壳体的保持部件以及导向部件,上述导向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当上述读取单元从上述第2区域向上述第1区域移动时,将上述壳体向特定的保持位置进行导向;和
姿势变更单元,通过以上述读取单元以及上述壳体被保持在上述保持位置的状态,变更上述保持部件的姿势来变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副保持部件,上述副保持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
上述保持部件为长形,
上述副保持部件具有:
第1延伸片,与上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续,向与上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主片,连接于与两个上述第1延伸片各自中的上述保持部件连续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双方;以及
第2延伸片,从上述主片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与上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上述第2延伸片的前端部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中央部,
上述保持部件以及上述副保持部件在上述第2延伸片的前端部,通过向与上述第1透明窗中的上述原稿通过的一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部来进行轴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保持部件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设向沿着上述轴部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上述姿势变更部通过使上述突起部的位置向在上述轴部周围旋转的方向移动,来变更上述保持部件的姿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导向部件由长柱状的形状的轴构成,
上述支承部件具有上述轴贯穿的贯穿孔,
上述轴具有第1轴部和第2轴部,上述第2轴部与上述第1轴部相比较,与上述轴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的面积大,并且上述轴被配置成上述第1轴部位于上述第1区域,上述第2轴部位于上述第2区域,
与上述贯穿孔的该中心轴正交的剖面形状具有沿着与上述第2轴部的上述轴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的形状的形状。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单元,
上述图像形成单元根据通过读取上述原稿而形成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装置主体,具有以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原稿通过的第1透明窗、以及当以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载置上述原稿的第2透明窗;
读取单元,当以上述原稿移动方式进行动作时,以停止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1透明窗的第1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第1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当以上述原稿固定方式进行动作时,一边在接近上述装置主体内的上述第2透明窗的第2区域内移动一边通过上述第2透明窗来读取上述原稿;
支承部件,支承上述读取单元,通过配设在上述装置主体内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能够相互移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以及
姿势调整单元,用于以上述读取单元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状态调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壳体,上述壳体以上述读取单元被配置在内侧的状态,经由结合部件与上述读取单元结合,
上述姿势调整单元具有:保持单元,具有保持上述读取单元以及上述壳体的保持部件和导向部件,上述导向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当上述读取单元从上述第2区域向上述第1区域移动时,将上述壳体向特定的保持位置进行导向;和
姿势变更单元,通过以上述读取单元以及上述壳体被保持在上述保持位置的状态,变更上述保持部件的姿势来变更上述读取单元的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副保持部件,上述副保持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
上述保持部件是长形,
上述副保持部件具备:
第1延伸片,与上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续,向与上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主片,连接于与两个上述第1延伸片各自中的上述保持部件连续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双方;以及
第2延伸片,从上述主片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与上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上述第2延伸片的前端部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中央部,
上述保持部件以及上述副保持部件在上述第2延伸片的前端部,通过向与上述第1透明窗中的上述原稿通过的一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部进行轴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保持部件在该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设向沿着上述轴部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上述姿势变更部通过使上述突起部的位置向在上述轴部周围旋转的方向移动,来变更上述保持部件的姿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导向部件由长柱形的形状的轴构成,
上述支承部件具有上述轴贯穿的贯穿孔,
上述轴具有第1轴部和第2轴部,并且上述第2轴部与上述第1轴部相比较,与上述轴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的面积大,并且上述轴被配置成上述第1轴部位于上述第1区域,上述第2轴部位于上述第2区域,
与上述贯穿孔的该中心轴正交的剖面形状具有沿着与上述第2轴部的上述轴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的形状的形状。
CN201520554498.6U 2015-07-28 2015-07-28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8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4498.6U CN204928966U (zh) 2015-07-28 2015-07-28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4498.6U CN204928966U (zh) 2015-07-28 2015-07-28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8966U true CN204928966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44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8966U (zh) 2015-07-28 2015-07-28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8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67233A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5566006A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illuminating a first object and a second object by the same light beam and selectively detecting imaged image information therefrom
CN204928966U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9741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268685A (ja) レンズ穴あけ加工装置
JP2002262032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4397851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20060119729A1 (en) Image-capture apparatus
JP3178914U (ja) ポータブルスキャナー
JP201215156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1016140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110814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の駆動軸用慣性錘
JPH072951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8198340A1 (ja) ピント調整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KR101170461B1 (ko) 화상독취장치
JP2004282561A (ja) イメージ・スキャナ
JPH0437254A (ja) 原稿静止形画像読取装置
JPH10293839A (ja) Cis情報判断装置
JP201908336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該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57066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H0326054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1118401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11266345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081897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2000115474A (ja) 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