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5823U -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 Google Patents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5823U
CN204915823U CN201520555887.0U CN201520555887U CN204915823U CN 204915823 U CN204915823 U CN 204915823U CN 201520555887 U CN201520555887 U CN 201520555887U CN 204915823 U CN204915823 U CN 204915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chassis
electrobus
fram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58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58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5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5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5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及其底盘,电动客车的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段车架、前轮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在所述车架的纵向方向上,所述前段车架、所述前轮段车架、所述中段车架和所述后段车架依次相连;电池包组件,所述电池包组件包括多组电池包,所述多组电池包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上和/或所述后段车架上;车桥,所述车桥包括前桥和后桥,所述前桥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的下方,所述后桥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下方;空气悬架系统,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使得具有该底盘的电动客车内部空间大,载客量多。

Description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客车的底盘以及具有该底盘的电动客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布置在电动客车的底盘的中段车架上,从而使得中段车架空间小,减小电动客车的载客量;而且电动客车的底盘采用一般电机来驱动后桥,驱动流程为电动机-传动轴-差速器-半轴-轮胎,传动过程繁琐,传动效率相对不高;另外,电动客车的底盘采用高度阀,高度阀只能在车辆行驶时,对车辆高度进行被动调整,无法进行主动调整,同时车辆侧倾也无法实现,轮椅上下车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客车的底盘,具有该底盘的电动客车内部空间大,载客量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动客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段车架、前轮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在所述车架的纵向方向上,所述前段车架、所述前轮段车架、所述中段车架和所述后段车架依次相连;电池包组件,所述电池包组件包括多组电池包,所述多组电池包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上和/或所述后段车架上;车桥,所述车桥包括前桥和后桥,所述前桥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的下方,所述后桥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下方;空气悬架系统,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通过将电池包组件设置在前轮段车架和/或后段车架上,可以有效利用前轮段车架的空间,而且可以节省中段车架的空间,从而可以增加电动客车的内部空间,进而可以增加电动客车的载客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包括上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具有上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电动客车的内部空间较大,承载量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前桥和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后桥和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的后段车架和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和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和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盘100;
车架10;前段车架11;前轮段车架12;子前轮段车架121;中段车架13;后段车架14;电池包容纳舱15;间隔纵梁151;
电池包20;第一组电池包21;第二组电池包22;
前桥31;后桥32;
空气悬架系统40;上推力杆41;下推力杆42;横向稳定杆43;减振器44;空气弹簧45;高度传感器46;
冷却系统50;
后轮60;后轮驱动电机61;
转向系统70;制动系统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100可以包括:车架10、电池包组件(例如第一组电池包21和第二组电池包22)、车桥(例如前桥31和后桥32)和空气悬架系统40。其中,如图1所示,车架10包括:前段车架11、前轮段车架12、中段车架13和后段车架14,在车架10的纵向方向上,前段车架11、前轮段车架12、中段车架13和后段车架14依次相连。具体地,车架10为一个封闭的框架式结构,车架10可以由中央主纵梁、侧边横梁以及各个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形成。
电池包组件包括多组电池包20,多组电池包20分别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上和/或后段车架14上。可以理解的是,多组电池包20可以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上;或者多组电池可以设置在后段车架14上,或者多组电池包20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上和后段车架14上,如图2所示,电池包组件包括两组电池包20,第一组电池包21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车架10的横向方向上,前轮段车架12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子前轮段车架121上,第一组电池包21设置在至少一个子前轮段车架121上。第一组电池包21可以设置在左侧的子前轮段车架121上,或者第一组电池包21可以设置在右侧的子前轮段车架121上,或者第一组电池包21同时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子前轮段车架121上,其中设置在左侧的子前轮段车架121上的第一组电池包21的数量和设置在右侧的子前轮段车架121上的第一组电池包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另外,结合图1和图2所示,后段车架14上设有向下凸出的电池包容纳舱15,第二组电池包22设置在电池包容纳舱15内。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池包容纳舱15内设有间隔纵梁151,间隔纵梁151在车架10的纵向方向(即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而且在车架10的横向方向上,间隔纵梁151设置在电池包容纳舱15的中间,从而间隔纵梁151将电池包容纳舱15分隔成两个空间,其中每个空间均可以放置第二组电池包22。由此,第二组电池包22在电池包容纳舱15内安装拆卸方便。由此,通过将电池包组件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和/或后段车架14上,可以有效利用前路段车架10的空间,而且可以节省中段车架13的空间,从而可以增加电动客车的内部空间,进而可以增加电动客车的载客量。另外,将第二组电池包22设置在电池包容纳舱15内,在保证第二组电池包22的安装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后段车架14的空间,增加后段车架14的站立空间,进一步地增加电动客车的载客量。
电动客车可以包括前门和后门。可选地,如图5所示,前桥31可以为大落差式前桥31,大落差式前桥31可以使得电动客车的前门和后门高度一致,从而可以便于乘客上下车,而且还可以便于轮椅通过,使得电动客车设计人性化。另外,后段车架14可以为二级踏步结构。当后段车架14为二级踏步结构时,前段车架11和中段车架13为低地板通道,便于乘客走动。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车桥包括前桥31和后桥32,前桥31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的下方,后桥32设置在后段车架14的下方。空气悬架系统40设置在车架10和车桥之间。具体地,空气悬架系统40分别设置在前桥31和前轮段车架12之间以及后桥32和后段车架14之间。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空气悬架系统40包括:上推力杆41、下推力杆42、横向稳定杆43、减振器44、空气弹簧45和高度传感器46,上推力杆41和下推力杆4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而且上推力杆41和下推力杆42均连接在车架10和车桥之间,横向稳定杆43在车架10的横向方向上延伸,而且横向稳定杆43连接在车桥和车架10上,减振器44连接在车架10和车桥之间,空气弹簧45连接在车架10和车桥之间,高度传感器46连接在车架10和车桥之间,高度传感器46与电动客车的ECU(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其中空气弹簧45可以采用前二后四气囊的布置形式,提高电动客车的乘坐舒适性。
另外,通过设置高度传感器46,可以主动调节车架10和车桥之间的距离变化,增加车辆的通过性。具体地,当车架10和车桥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高度传感器46检测到其相对运动,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电动客车的ECU,ECU根据车架10和车桥之间的距离变化,然后控制空气弹簧45进行充气和放气,从而可以实现对空气悬架系统40的控制。而且,空气悬架系统40在电动客车的仪表板上还可以设置上升、下降、侧倾等主动控制按键,其中上升、下降可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使得电动客车可以行驶更多的路况;侧倾可以使得电动客车倾斜一定的角度,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由此,电动客车可以主动对空气悬架系统40进行调整,使得电动客车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以及增加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100,通过将电池包组件设置在前轮段车架12和/或后段车架14上,可以有效利用前轮段车架12的空间,而且可以节省中段车架13的空间,从而可以增加电动客车的内部空间,进而可以增加电动客车的载客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电动客车的后轮60可以设置有后轮驱动电机61,后轮驱动电机61为轮边电机,后桥32与轮边电机为一体结构。通过将后桥32和轮边电机设置成一体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电动客车的传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传动系统,此种方式传动更快,效率更高。
可选地,如图6-图8所示,电动客车的底盘100还可以包括:冷却系统50,冷却系统50为彼此独立的两个,而且两个冷却系统50在车架10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开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冷却系统50,可以使得冷却效率更高,而且可以降低冷却不良等风险。
如图7,转向系统70设置在电动客车的底盘100上,转向系统70包括E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可以使得电动客车转向更加轻便,从而可以减小司机疲劳。
如图8所示,制动系统80设置在电动客车的底盘100上。制动系统80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气压制动来源方便、清洁,减少运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客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100。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电动客车的底盘100的电动客车的内部空间较大,承载量较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段车架、前轮段车架、中段车架和后段车架,在所述车架的纵向方向上,所述前段车架、所述前轮段车架、所述中段车架和所述后段车架依次相连;
电池包组件,所述电池包组件包括多组电池包,所述多组电池包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上和/或所述后段车架上;
车桥,所述车桥包括前桥和后桥,所述前桥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的下方,所述后桥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下方;
空气悬架系统,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组件包括两组电池包,第一组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前轮段车架上,所述后段车架上设有向下凸出的电池包容纳舱,第二组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容纳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的横向方向上,所述前轮段车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子前轮段车架,所述第一组电池包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子前轮段车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为大落差式前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车架为二级踏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系统包括:上推力杆、下推力杆、横向稳定杆、减振器和空气弹簧,所述上推力杆和所述下推力杆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均连接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所述横向稳定杆在所述车架的横向方向上延伸且连接在所述车桥和车架上,所述减振器连接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所述空气弹簧连接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连接在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所述高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动客车的ECU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的后轮设置有后轮驱动电机,所述后轮驱动电机为轮边电机,所述后桥与所述轮边电机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彼此独立的两个且在所述车架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开设置。
10.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客车的底盘。
CN201520555887.0U 2015-07-28 2015-07-28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5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5887.0U CN204915823U (zh) 2015-07-28 2015-07-28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5887.0U CN204915823U (zh) 2015-07-28 2015-07-28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5823U true CN204915823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588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5823U (zh) 2015-07-28 2015-07-28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58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935A (zh) * 2018-09-30 2020-04-0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低地板车辆及其车架
CN112874282A (zh) * 2021-02-08 2021-06-01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结构和电动牵引车
CN113696971A (zh) * 2021-08-27 2021-11-26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935A (zh) * 2018-09-30 2020-04-0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低地板车辆及其车架
CN112874282A (zh) * 2021-02-08 2021-06-01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结构和电动牵引车
CN113696971A (zh) * 2021-08-27 2021-11-26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CN113696971B (zh) * 2021-08-27 2022-07-19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9271A (zh) 一种基于电控空气悬架和电控制动系统的客车防侧翻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494700A (zh) 轮梁式无桥车架
CN102233908A (zh) 汽车车身的底板结构
CN207190988U (zh) 一种基于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客车防侧翻系统
CN109720370B (zh)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4915823U (zh) 电动客车及其底盘
CN104105609A (zh) 车辆运行情况控制装置
CN110435381B (zh) 集成轮毂电机的低地板底盘平台
CN105437944A (zh) 铰接客车
CN1057994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电动机驱动桥
CN105501299A (zh) 轮梁式3d打印无桥车架
CN203945936U (zh) 用于驱动桥的四气簧l形梁空气悬架
CN104494408A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轿车底盘布置结构
WO2022251284A1 (en) Skateboard chassis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204749784U (zh)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CN102092266A (zh) 电动客车专用底盘
CN2044884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电动机驱动桥
CN101480985A (zh) 高转向灵活性、高稳定性的三轮车及其所用车架
CN102826150A (zh) 一种车体可倾斜式组合车辆
CN20349700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的铝合金车架
CN110077187A (zh) 一种高承载能力车辆平台
CN202200797U (zh) 一种用于小型电动汽车车身高度调节的车架
CN210082854U (zh) 一种高承载能力车辆平台
CN211335502U (zh) 一种集成轮毂电机的低地板底盘平台
CN201863666U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