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3952U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3952U
CN204903952U CN201520546170.XU CN201520546170U CN204903952U CN 204903952 U CN204903952 U CN 204903952U CN 201520546170 U CN201520546170 U CN 201520546170U CN 204903952 U CN204903952 U CN 204903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developing cell
flexible
handle box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61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妙玲
田茂龙
蒲宏礼
曹建新
梁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461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3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3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3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显影单元,显影单元包含显影单元框架,以及与显影单元框架配合形成腔体的盖体;显影单元还包含有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用于盛装显影剂,显影剂腔体固定在显影单元框架与的盖体配合形成的腔体中,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开口处还设置有一柔性密封件,该柔性密封件可从处理盒外部移除。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子成像设备是指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式成像技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包括电子照相式复印机、激光束打印设备、LED打印设备、电子照相式传真机等。
这里,处理盒是指一种参与电子照相式成像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上述设备中的组件,所述的处理盒为一个或者多个。
一般情况下,处理盒利用墨粉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墨粉随着图像的形成而被消耗,这样,当由于墨粉的消耗而使得处理盒中的墨粉余量减小到处理盒不能形成令使用者满意的图像水平时,处理盒的使用寿命结束。
但是只是因为处理盒内的墨粉用尽,或处理盒的某个部件寿命结束或者损伤而导致的处理盒寿命结束的情况下,该种处理盒是可以进行维修再生再次投入使用的。这样做,可以从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角度出发,尽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以降低环境的负担。
现有技术中也一直在进行着处理盒的再生,但对于带有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处理盒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再生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含显影单元框架,以及与显影单元框架配合形成腔体的盖体;所述的显影单元还包含有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用于盛装显影剂,所述的显影剂腔体固定在所述显影单元框架与所述的盖体配合形成的腔体中,所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还设置有一柔性密封件,该柔性密封件可从处理盒外部移除。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有连接口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所述盖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搅拌架定位柱,至少在其一定位柱上开设有通槽,用于允许所述柔性密封件的一自由端通过。
所述显影单元框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开设有一通槽,用于允许所述柔性密封件的自由端部通过,所述自由端部露出在显影单元的外部,并以一弹性密封件塞入所述框架上的通槽对该通槽进行密封。
所述的显影单元内还包括一个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与所述柔性密封件之间。
所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包含腔体以及底板,所述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完全包围所述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
所述的垫板的主体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开口包围所述柔性显影剂腔体上的开口,所述柔性密封件与所述垫板的主体配合并密封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开口,当从显影单元外部移除所述柔性密封件之后,所述柔性显影剂腔体上的开口和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开口同时被暴漏。
所述垫板的一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置有伸出片,所述伸出片设置与所述柔性密封件自由端伸出的端部相对的一端上,所述伸出片上设置有连接口,用于与所述设置在盖体上的固定部啮合。
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多个,并设置在与所述盖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至少其中一个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柔性密封件沿所述盖体投影,所述投影并沿盖体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范围内。
所述伸出片上的连接口和所述柔性显影剂上的连接口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时重叠。
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再生前的处理盒的立体视图。
图3为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生前的处理盒的结构图。
图4为拆分处理盒的示意图
图5为拆分感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拆分显影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拆卸显影单元中的送粉辊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显影单元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从显影单元中拆卸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处理盒再生后填充显影剂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处理显影剂填充口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填充显影剂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拆卸显影单元内的柔性显影剂腔和搅拌架的示意图
图14为安装修复后的柔性显影剂腔搅拌架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修复柔性显影剂腔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三中修复柔性显影剂腔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切削盖体的示意图
图18未实施例四、实施例五种安装修复后的盖体,柔性显影剂腔和搅拌架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六带柔性密封件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六带柔性密封件的显影单元的立体图
图21为实施例六的另一种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七的装配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七的安装后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的实施方式为例,详细地进行说明。这里,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相对设置等,只要没做特定的说明,就没有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定于此的意思。另外,对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依次说明的部件来说,材质、形状等只要没重新特意说明,就是与最初的说明相同。
(彩色电子成像设备结构)
参照图1说明彩色电子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视图。
100为彩色电子成像装置的主体,其内设置有4个显影盒(PK,PC,PM,PY),每个显影盒内分别包含有一种颜色的显影剂,分别为黑色(Black)、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四种基础色的显影剂。
电子成像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激光束光学扫描系统,发出激光束L,用于使感光元件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后通过从显影仓中讲显影剂转印到感光元件上形成显影剂图像。
再通过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主体内的转印系统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靠近感光元件设置的转印带上,通过进给系统结合转印系统,将转印带上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如纸张上。
再通过成像装置内的加热定影装置将显影剂图像通过加热熔融后固定在打印介质上。
(处理盒的结构)
图2为处理盒的立体视图,四个具有不同显影剂的处理盒PK、PC、PM、PY可拆卸地安装于彩色电子成像装置中,当处理盒的寿命用尽,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到达寿命的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中取出,以便更换新的处理盒。
而拆卸下来的寿命用尽的处理盒可以进行修理或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回收再生后可重新投入使用。
图3所示为处理盒的结构图,如本领域人员熟知的,包括粉仓部分21,废粉仓部分22,以及用于将显影单元21和感光单元22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端盖23,以及第二端盖24。
其中,显影单元21包含粉仓框架211,其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腔,显影剂腔内还设置有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部件,粉仓框架上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显影剂出口,在靠近显影剂出口处设置有送粉辊,与送粉辊平行设置有出粉刀以及显影辊4;送粉辊用于将显影剂腔内的显影剂传递到显影辊表面上,出粉刀用于与显影辊表面接触以控制显影辊表面的厚度,并且通过摩擦使显影剂带电。
感光单元22包括有用于支撑感光元件3的废粉仓框架221,用于容纳显影剂参与显影后残留在感光元件表面的显影剂,感光元件3亦为感光鼓单元,可旋转地沿废粉仓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靠近感光元件3下方还设置有清洁刮刀部件,用于清洁感光元件3表面残留的显影剂,在废粉仓框架221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感光元件3还设置有充电辊部件,用于给感光元件充电。
处理盒内包含有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如搅拌部件,送粉辊部件,显影辊部件,感光元件,充电辊部件等。
另外,在处理盒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从电子成像装置内接收动力以驱动处理盒内旋转部件转动的组件。如图3所示的在感光元件端部设置感光元件驱动力接收部件31,以及在显影辊4端部设置的齿轮123部分,以及同样用于从电子成像装置内接收动力的显影单元动力接收部件122。
再次,在处理盒的另一纵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导电触点接触的导电元件,如图3所示的鼓轴销222部件,另外还设置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充电辊以及显影辊导电部件,图中未示出。
以下将详细描述处理盒的分解步骤。
(单元分离的步骤)
用于使处理盒分解的步骤如下:
参见图4,一拉簧25设置于处理盒2的一端,显影单元21以及感光单元22的框架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倒钩部分,用于安装拉簧25,并通过拉簧25使显影单元21以及感光单元22连接在一起,因而拉簧25是一端与显影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感光单元连接。
导电部件鼓轴销222安装在端盖24上,称24为导电端端盖;而设置于处理盒2另一端上的端盖23,因与处理盒上的驱动部分设置在处理盒上的同一端,称23为驱动端端盖;导电端端盖24以及驱动端端盖23联合将显影单元21以及感光单元22连接在一起。而导电端端盖24以及驱动端端盖23并非如传统工艺一样使用螺钉将两者固定在各单元框架上,而是通过定位柱以及定位孔配合定位之后,通过焊接使塑胶定位柱以及定位孔粘合。
而本再生方法中的对象处理盒,两端的端盖均与感光单元上的框架粘合固定,并没有与显影单元上的框架粘合固定,并且显影单元可相对于感光单元具有一定的旋转空间,即在处理盒未拆分之前,处理盒的两端端盖相对于感光单元是固定的,而显影单元是具有一定的绕轴旋转空间的。
拆分该处理盒2的显影单元21以及感光单元22的方法可以是:
步骤1,使拉簧25分别与感光单元22的框架端部的倒钩以及显影单元21的框架的端部上的倒钩脱离,取下拉簧25。
步骤2,使用工具,如撬刀,将导电端端盖24撬开,使原本因焊接粘合的部位分开,使端盖24脱离感光单元框架,使感光元件导电接地的鼓轴销222仍保持在导电端端盖上。
步骤3,从拆卸导电端端盖24的一端抓住显影单元21,并显影单元21取出,使显影单元21与感光单元22分离。
由上述,把显影单元21与感光单元分开后,以下分别对感光单元和显影单元进行分解。
(感光单元的分解方法)
参见图5,感光单元22包括感光元件3,其表面覆盖有感光涂层,用于接收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激光信号照射,从而在感光元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还包括充电元件5,与感光元件3平行设置,并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接触,用于给感光元件3充电,充电元件5中间为钢轴,表面覆盖橡胶层,并在两端露出钢轴部分;感光单元22的框架221两端设置有充电元件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充电元件5的两端;另外在感光单元框架221上还设置有清洁刮刀6,用于与感光元件3表面接触,并清除显影盒残留在感光单元表面的显影剂。
拆分该感光单元的方法可以是:
步骤1,抓取感光元件3靠近导电端的一端,抬起一个角度,拖出感光单元,使感光单元从驱动端端盖23脱离。
步骤2,抓取充电元件5一端的钢轴,使其先与相应的支架分离,拖出充电元件5,使其与另一端的支架分离。
步骤3,清洁刮刀是通过螺钉固定在框架221上的,因而,需先使用工具将清洁刮刀两端的螺钉141,142分别取下,再将清洁刮刀6从框架221上取下。(显影单元的分解方法)
参见图6,显影单元21包括显影元件4,用于给感光元件3传递显影剂,从而使感光元件表面形成显影剂图像;还包括用于控制显影元件表面的显影剂层的厚度的出粉刀部件7,以及将显影剂腔内的显影剂传送到显影元件4表面的送粉辊8,在显影单元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用于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接收动力以传递驱动显影元件4、送粉辊8以及显影腔内的搅拌元件(图中未示出)转动的驱动组件12。
拆分该显影单元21的步骤可以是:
步骤1:取下螺钉143以及144,驱动组件12以及端部支架13。
螺钉143以及144用于将设置在显影单元21端部的驱动组件12连同设置在驱动组件12与显影单元框架211端部的之间的端部支架13一起固定在框架211上。因而,取下螺钉143以及144之后,可将驱动组件12以及端部支架13取下。
步骤2:取下显影元件4,显影元件由设置在显影单元21主框架的一端上的定位孔42,以及设置在端部支架13上的定位孔41共同定位安装。
步骤3:取下在出粉刀两端固定出粉刀的螺钉145以及146,然后取下出粉刀7.
以上步骤可参见图6.
步骤4:取下送粉辊8。参见图7取下显影单元内的送粉辊8的方法,送粉辊8被支撑在显影单元框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由于送粉辊8由芯轴81以及表层海绵材料82组成,而表层材料82被粘贴在芯轴周向表层上,当用手或者工具抓取芯轴81的一端,使送粉辊8往框架211长度方向向施力者的一端伸出时,送粉辊8表层海绵8沿反方向收缩形成褶皱,如图中821部分所示。同时送粉辊8的另一端脱离相应的框架211的支撑端,然后使送粉辊8脱离支撑端的一端沿远离显影单元框架211的方向翘起一个角度,然后抓取该翘起的一端将送粉辊8取出,取出送粉辊8之后,送粉辊上8被挤压变形的表层海绵82回复原始状态,褶皱消失。
以下将对如何对该类显影盒进行修复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之前,先通过图8来进行对该类显影盒的显影单元部分的基本结构进行理解。参见图8,为显影单元21的横截面视图,211为该单元的主框架,212为通过焊接与主框架211连接的盖体。在主框架211与盖体21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用于容纳显影剂。而该类显影盒通过一个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9来盛装显影剂,而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以主框架211与盖体212之间形成的腔体来盛装显影剂。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被固定在盖体212上。
靠近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的位置处,沿显影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搅拌架10,搅拌架10可转动,15为设置在搅拌架上的搅拌叶片,用于通过旋转,间歇性地拍打显影剂容纳腔的表面;另还有一显影剂容纳腔的密封件16用于密封显影剂容纳腔上的显影剂出口,并固定在搅拌架10上;密封件通过焊接与柔性显影剂容纳腔连接;在显影盒为被使用之前,密封件16密封显影剂出口,在将显影盒首次投入使用时,通过转动搅拌架10,从而带动密封件16转动,当密封件16转动后,将与显影剂容纳腔9脱离,并使显影剂出口露出,显影剂容纳腔9内的显影剂17流出后被搅拌架叶片搅拌并传递至送粉辊8的表面,再由送粉辊8将显影剂17送至显影辊4的表面。
[处理盒的修复方法实施例一]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参见图5,在拆下感光元件3,充电元件5以及清洁刮刀6之后,将感光单元22的感光单元主框架221内的参加显影后残留的显影剂清理干净,并将感光元件3,充电元件5以及清洁刮刀6的表面使用干净物件(如无纺布),或者通过吹、吸的方法将其表面清理干净;若以上部件有损坏并影响显影盒再生后的品质,则需要更换成新的部件。
当上述部件都清洁干净之后,进行重新组装。
步骤1:先装配修复后的清洁刮刀6通过螺钉141以及142固定至感光单元主框架221上。
步骤2:将修复后充电元件6安装至感光单元主框架221两端的支架61以及62上,用于固定支撑充电元件6。
步骤3:将修复后的感光元件装入驱动端端盖23的感光元件3一端插入定位孔231中,另一端放置在主框架221一端的感光元件支撑部分2211上。
(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参见图6至图7的方法,将显影单元21上的显影元件4,出粉刀7,驱动组件12,端部支架13以及送粉辊8拆离显影单元后,需将上述部件清洁干净,若以上部件有损坏并影响显影盒再生后的品质,则需更换成新的部件。
当上述部件都清洁干净之后,进行重新组装。但重新组装之前,因该类显影盒的特定结构的关系,需要先处理好如何更换显影剂的问题。
显影单元内还包含有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9。
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更换显影剂的方法。
参见图9,显影单元21包含显影单元主框211,以及焊接在主框架211上的盖体212;盖体21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部21a,而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上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口9a,通过将固定部21a插入连接口9a,可以将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固定在盖体212上。
一般情况下,该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9在使用后不再进行回收,因其在使用过程中多起褶皱,并且其内表面粘附的显影剂较难清洁干净。因而,本实施例中,将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9取下,不将其回收使用。
将显影剂容纳腔取下的方法为,使用工具,如镊子,将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9的底板91剥离固定部21a,当剥离各个固定部21a之后,从显影剂出口213处将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取下。
然后将显影单元21内的腔体通过吹、吸等方法将腔体以及腔体内的部件,如搅拌架,搅拌叶片清理干净。
然后使用工具,如漏斗19,从显影剂出口213处填充适量的显影剂。
接下来进行显影单元的组装。
将所述步骤中拆卸下来的修复后送粉辊8装配到显影单元主框架211内。方法为,抓取送粉辊8芯轴81的一端,将芯轴81的另一端插入显影单元主框架一端上设置的送粉辊定位孔中,然后抓取已插入的芯轴的一端,朝向远离显影单元主框架的方向拖拽送粉辊8,当然,此过程也使送粉辊8表面的表层海绵产生褶皱,当送粉辊8的芯轴81的未插入定位孔的一端与显影单元主框架的另一端部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时,可使送粉辊8的芯轴的另一端插入设置于显影单元主框架211上的另一定位孔内,从而完成送粉辊8的安装。
再参见图6,将所述拆卸下来的驱动组件12,端部支架13,出粉刀7,显影元件4分别装配至显影单元的主框架211上。
先行安装出粉刀7,通过螺钉145以及146将出粉刀7固定在显影单元主框架211上;然后安装显影元件4,先将显影辊4的一端插入定位孔42中,再通过安装端部支架13将显影辊的另一端插入定位孔41中;然后装配驱动组件12,并通过螺钉143以及144将二者固定到显影单元主框架21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将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量大部分都分别装配好之后,将两部分组装起来,便形成修复后的显影盒。
参见图4,抓取显影单元上与第二端盖24的一端,将显影单元的另一端安装进入第一端盖23,并使显影单元21的驱动组件上的显影单元动力接收部件122插入第一端盖23的支撑孔232中。
然后将第二端盖24装配至感光单元22以及显影单元21的另一端上,并在第二端盖24的外侧面上装配拉簧25,是拉簧25一端勾住显影单元端部的倒钩部分上,另一算勾住感光单元端部的倒钩部分上。
通过以上方法,完成显影盒的组装以及再生。
[处理盒的修复方法实施例二]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本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显影单元的表面寻找一较平坦处,铣出一个开口,作为灌入显影剂的注入口。如参见图11,在显影单元21的主框架211的底面,从主框架切削2111a部分从而呈现开口2111。
同时,所述被切削的2111a部可以包含为壳体表面上的识别标记,所述识别标记凸出于壳体表面,所述识别标记为提供给使用者识别的生产商的商标或型号代码或销售/生产区域以及生产日期等信息。
所述切削后而得到的开口2111将作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的填充显影剂的入口。
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显影单元的修复方法,将显影单元21上的显影元件4,出粉刀7,驱动组件12,端部支架13以及送粉辊8拆离显影单元后,需将上述部件清洁干净,若以上部件有损坏并影响显影盒再生后的品质,则需更换成新的部件。并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方法,将显影单元内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去除之后,并将显影单元内腔以及其内部件清洁干净之后。使用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组装显影单元的方法,将除了显影剂以外的各个部件安装至显影单元的主框架上。
然后,参见图12,使用工装(图中未示出)定位好显影单元21,并使显影剂注入开口朝上放置,使用漏斗19从开口2111处向显影单元内的腔体填充适量显影剂;显影剂填充完成之后,使用一尺寸配合的盖子20密封开口2111。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本实施例的感光单元22与显影单元21的组装方法如所述实施例一的组装本实施例的感光单元与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一致。
[处理盒的修复方法实施例三]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参见图6至图7的方法,将显影单元21上的显影元件4,出粉刀7,驱动组件12,端部支架13以及送粉辊8拆离显影单元后,需将上述部件清洁干净,若以上部件有损坏并影响显影盒再生后的品质,则需更换成新的部件。
当上述部件都清洁干净之后,进行重新组装。但重新组装之前,因该类显影盒的特定结构的关系,需要先处理好如何更换显影剂的问题。
与所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给出又一种更换显影剂的方法。
显影单元内还包含有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9。
参见图13,将设置在感光单元主框架211长度方向端部的与搅拌架10连接的搅拌架齿轮103取出,然后将搅拌架10从显影单元21的腔体中取出。搅拌架10包括旋转体101,旋转体上设置多个卡扣部102,用于将搅拌叶片15以及密封件16固定在搅拌架旋转体101上。
然后用工具,如镊子18将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从显影单元中剥离出来,将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连接口9a与设置在显影单元21的盖体212上的固定部21a脱离配合,并从显影单元21的腔体内取出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包含柔性底板91,与底板91连接并从其表面突出设置的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柔性腔体92,柔性腔体92上设置有多个显影剂出口9b,显影剂可从出口9b流出。
以下详细描述本实施方案填充新的显影剂的方法。
所述步骤中取下的搅拌架齿轮103,搅拌架10以及搅拌架叶片若无损坏,经清洁后可再生使用。而所述步骤中取下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多起褶皱,变形,并且其内残留显影剂难以清洁干净,为了不影响再生后的显影盒的品质,本实施方案中以一全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替换旧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并采用一全新的密封件160取代旧的密封件16。
参见图14至图16,采用全新的密封件160以及全新的显影剂容纳腔体902,显影剂容纳腔体上开设有多个显影剂出口90b,使用工装(图中未示出)将密封件160焊接至显影剂容纳腔体902表面上,并将显影剂出口90b全部密封,参见图151601以及9021为焊线。焊接完之后,密封件160的一端与显影剂容纳腔体902连接,另一端成为自由端。
参见图16,在所述焊接密封件160之后,在显影剂容纳腔体902内填充显影剂,然后利用工装(图中未示出)使一全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底板901通过焊接或粘胶使底板901表面与显影剂容纳腔体901上的边缘9022连接。
根据所述方法,完成了显影剂的填充以及密封柔性显影剂腔体的步骤。
以下讲述如何将修复后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以及搅拌架放入修复后的显影单元腔体中。
方法一:首先,将显影单元主框架211以及盖体212组成的内腔以及外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将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从显影单元主框架211与盖体212形成的开口213处安装进入显影单元主框架211与盖体212形成的腔体内,并使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的底板901上的连接口90a与设置在盖体212上的固定部21a卡紧连接,同时使密封件160上带有安装口160a的一端露出在显影单元腔体开口213的外面,然后使160带有安装口160a的一端通过安装口160a于搅拌架10上的卡扣部102卡紧连接,然后将搅拌架10从开口213处放入显影单元腔体内,并将搅拌架旋转体101放置在盖体212上的搅拌支撑部上(参考图17所示的支撑部212a1以及212a2),然后从显影单元长度方向的端部使搅拌架齿轮103的轴部1031插入显影单元主框架211端部的定位孔中,并穿过定位孔使轴部1031插入旋转体101端部的定位孔1011中。
通过所述步骤,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以及搅拌架10均被固定在显影单元21的腔体内。
方法二:与上述方法一不同的是,本方法中先将密封件160与搅拌架10卡紧连接,而同时搅拌架10通过密封件160与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连接成一个整体,参见图14。
然后将上述的整体放入显影单元21的开口213处并安置入显影单元21的腔体内,然后分别使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的底板901上的连接口90a与设置在盖体212上的固定部21a卡紧连接,并将搅拌架放置在盖体212上的支撑部212a1以及212a2上,然后从显影单元长度方向的端部使搅拌架齿轮103的轴部1031插入显影单元主框架211端部的定位孔中,并穿过定位孔使轴部1031插入旋转体101端部的定位孔1011中。
通过所述步骤,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以及搅拌架10均被固定在显影单元21的腔体内。
接下来可以进行显影单元上的其余部件的组装。
使用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组装显影单元的方法,将修复后的送粉辊8,出粉刀7,显影元件4,端部支架13以及驱动组件12安装至显影单元的主框架上。从而完成显影单元的安装。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的组装方法。
[处理盒的修复方法实施例四]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参照所述实施例三从显影单元21上分别取下驱动组件12,端部支架13,显影元件4,出粉刀7,送粉辊8,搅拌架10,搅拌架齿轮103,以及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的方法,并参照所述实施例三修复各部件的方法,将有损坏的不能再回收修复利用的部件更换成新的部件。
其中修复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的方法以及填充显影剂的方案参照实施例三的方法。
本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不同于所述方案中安装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方法。
参见图17至图18,在所述步骤中,已经将显影单元21上的搅拌架10,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取出,接下来,采用工装(图中未示出)将包含有固定部21a,支撑部212a1以及212a2的盖体212上的一部分2121A从盖体212上切削下来,如图17所示。
以下讲述如何将修复后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以及搅拌架放入修复后的显影单元腔体中。
清洁干净显影单元框架主体211后,参见图18,取一全新的原切削下的2121A部分的替换部分2121B,该替换部分2121B内表面还设置有沿轴向地一圈的突起的焊线部分2122,并照原样设置有多个固定部21a,以及支撑部212a1以及212a2;首先将密封件160与搅拌架10连接,然后使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与替换部分2121B上的固定部21a卡紧连接,并将搅拌架旋转体101的两端放置在支撑部212a1以及212a2上。
然后将上述步骤中安装好的整体放在原从盖体212上切屑口的相应位置,然后通过热焊或者激光焊使替换部分2121B焊接在盖体212上。
如此,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以及搅拌架10被固定安装在显影单元21的腔体内,再从显影单元21长度方向的端部插入搅拌架齿轮103使搅拌架10固定。
使用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组装显影单元的方法,将修复后的送粉辊8,出粉刀7,显影元件4,端部支架13以及驱动组件12安装至显影单元的主框架上。从而完成显影单元的安装。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的组装方法。
[处理盒的修复方法实施例五]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与实施例四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可以在切削盖体212上的2121A之前,先不取下搅拌架10以及柔性显影剂腔9。先采用工装将盖体212上的2121A部分进行切削,在取下2121A部分的同时,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仍然与2121A切削部分上的固定部21a连接,因而可将柔性显影剂容纳腔随着2121A切削部分一起脱离显影单元21;取下搅拌架齿轮103,同时可从切口处取下搅拌架10。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使用工具将显影单元21上的盖体212整体撬开,取下整个盖体212,然后以一全新的盖体替换取下的旧的盖体212,将全新的盖体通过焊接与显影单元主框架211连接。
显影单元上的部件的修复,以及后续部件的安装可参照所述实施例四的方案。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的组装方法。
[处理盒的修复方法实施例六]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显影单元的修复以及组装方法)
本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修复方法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了可移除的用于密封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的显影剂出口的柔性密封部件200。
本实施例中以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中的方法,将待修复的显影单元21内的搅拌架10以及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从显影单元框架中移除,并将待修复的显影单元上的盖体212移除,修复后的显影单元将以一新的盖体2121A取代。
具体地,新的盖体2121C上有分设于新的盖体2121C长度方向两端的搅拌架10的支撑部2121a1以及2121a2,在一端上的搅拌架支撑部2121a2沿着与新的盖体2121C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开设有通槽212a21,在新的盖体2121C靠近搅拌架支撑部212a1的内侧沿垂直于盖体2121A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部21b用于将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固定在新的盖体2121C上,如图19所示,所述的固定部21b设置远离通槽212a21的一端上,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上设置有多个显影剂出口900b用以使容纳腔内的显影剂排出。
本实施中,通过先将柔性密封部件200使用工装(图中未示出)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体9002连接并将显影剂出口900b完全密封,然后通过工装向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体9002内填充显影剂,随后通过粘胶或焊接的方式使柔性显影剂腔体9002与底板9001连接并完全密封;再将填充好显影剂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安装到新的盖体2121C上,并使柔性密封件200的一自由端从搅拌架支撑部212a2上的通槽212a21穿过。
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口900a(如图22所示),用于与设置在新的盖体2121C上的固定部21b配合。
再以实施例四和5所述的方法,将搅拌架10安装至搅拌架支撑部212a1和212a2上,并将新的盖体2121C焊接到显影单元框架211上,再安装搅拌架齿轮103使搅拌架10固定在显影单元21内。在焊接新的盖体2121C前,需先在显影单元框架211的端部211上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开设一个通槽(图中未示出),并可使柔性密封件200的自由端部通过,完成后如图20所示,再以一弹性体密封件200插入在框架211端部开设的通槽进行密封。
当用户想要使用该修复后的显影单元时,便可抓住柔性密封件200露出在框架211外面的自由端部并沿显影单元长度方向用力拉出,直到使柔性密封件200完全从显影单元中脱离出来,当将柔性密封件200从显影单元移除后,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上的显影剂出口900b便可暴漏,容纳腔900内的显影剂便可从显影剂出口900b排出。移除柔性密封件200后,弹性体密封件400仍然处于框架211的通槽中,以密封通槽不使显影剂泄露。
本实施中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上的显影剂出口900b还可以只设置为一个,如图21所示。
为了避免在移除柔性密封件200时损坏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本实施例中将新的盖体2121C上的至少一个固定部21b设置与柔性密封件200向新的盖体2121C投影沿移除柔性密封件200的方向上重叠。
为了避免在移除柔性密封件200时损坏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本实施方案还可以是图22至图23所示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增加一个垫板300,该垫板300由主体3001以及端部伸出片3002组成,主体上还设置有一开口300a,该开口300a的长度比设置在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上的开口的总长度要长;在端部伸出片3002上还设置有开口300b,用于与设置在盖体2121C上的固定部连接。本实施方式是,是先将柔性密封件200焊接到垫板300上,并使垫板上的开口300a完全密封,再将垫板300焊接到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2上,并使容纳腔9002上的显影剂出口900b完全密封。再将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安装到新的盖体2121C上时,同时使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上的连接口900a以及垫板300上的端部伸出片3002上的开口300b与固定部21b连接。
当用户要使用该修复后的显影单元时,在移除柔性密封件200的过程中,由于垫板300端部伸出片3002与新的盖体2121C连接的作用,可以保护柔性显影剂容纳腔900不被损坏。
该实施例中,除了通过焊接的方式使柔性密封件以及垫板与柔性显影剂容纳腔连接,还可以通过打胶粘贴的方式连接。
另外,为了使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不容易从新的盖体2121C上脱离,可在柔性显影剂腔的底板9001的底面与盖体2121C的内表面之间加以双面胶粘贴。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感光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的组装方法。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含有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并提供一种密封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体的柔性密封件,该柔性密封件可从处理盒外部移除,方便用户使用,并且不会担心移除密封件时损坏柔性显影剂容纳腔的问题。
此外,处理盒作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式成像设备组的消耗件,在其出厂前,通常需要进行打印测试工作,在装配过程中,会在显影单元上设置额外的显影剂来进行打印测试,测试合格后,再将多余的显影剂吸除;在进行打印测试时,处理盒内的旋转部件都会参与转动,因而在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可从外部移除的密封件,可以避免在进行打印测试时,使密封件与柔性显影剂容纳腔脱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不局限于修复后的处理盒,改制后的处理盒,以及全新生产的处理盒。
尽管参考在此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并不将其局限于所描述的细节中,并且本申请意图覆盖可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范围内的修改或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含显影单元框架,以及与显影单元框架配合形成腔体的盖体;所述的显影单元还包含有柔性的显影剂容纳腔用于盛装显影剂,所述的显影剂腔体固定在所述显影单元框架与所述的盖体配合形成的腔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还设置有一柔性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可从处理盒外部移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上设置有连接口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盖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搅拌架支撑部,至少在其一定位柱上开设有通槽,用于允许所述柔性密封件的一自由端通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显影单元框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开设有一通槽,用于允许所述柔性密封件的自由端部通过,所述自由端部露出在显影单元的外部,并以一弹性密封件塞入所述框架上的通槽对该通槽进行密封。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显影单元内还包括一个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影剂容纳腔与所述柔性密封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包含腔体以及底板,所述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完全包围所述允许显影剂排出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垫板的主体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开口包围所述柔性显影剂腔体上的开口,所述柔性密封件与所述垫板的主体配合并密封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开口,当从显影单元外部移除所述柔性密封件之后,所述柔性显影剂腔体上的开口和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开口同时被暴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垫板的一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置有伸出片,所述伸出片设置与所述柔性密封件自由端伸出的端部相对的一端上,所述伸出片上设置有连接口,用于与所述设置在盖体上的固定部啮合。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多个,并设置在与所述盖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至少其中一个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柔性密封件沿所述盖体投影,所述投影并沿盖体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范围内。
CN201520546170.XU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处理盒 Active CN204903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6170.XU CN204903952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6170.XU CN204903952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3952U true CN204903952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6170.XU Active CN204903952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39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015A (zh) * 2016-11-09 2018-05-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015A (zh) * 2016-11-09 2018-05-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9826B (zh) 显影器件的再制造方法、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显影器件和处理盒
CN102884482B (zh)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02033462B (zh) 显影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EP0671670B1 (en)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cycling a toner cartridge
CN1189801C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及处理盒
JP5063792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CN100474159C (zh) 处理盒或显影装置的再生产方法
CN102540844B (zh) 一种可回收废粉的处理盒
CN101639658A (zh) 处理盒及用于从处理盒移除处理装置的方法
CN1906546A (zh) 墨盒,成像设备,回收墨盒的方法
CN105242508A (zh) 调色剂容器以及成像设备
CN100595696C (zh) 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62852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JP5198211B2 (ja) トナーコンテナの再生方法
CN204903952U (zh) 一种处理盒
CN106353989A (zh) 一种带有柔性显影剂容纳腔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及再生处理盒
US8634741B2 (en) Laser printer cleaning cartridge device and method
JP2007025250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CN103217885B (zh) 调色剂清扫工具、调色剂清扫装置及调色剂清扫方法
JPH11194604A (ja) トナー担持体
JPH10260575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
CN105589316A (zh) 清洁设备、盒、清洁设备的再生产方法及盒的再生产方法
CN102591184A (zh) 处理盒及其感光鼓安装方法和更换方法
CN110320784B (zh) 制造图像承载单元的方法和制造盒的方法
CN107065485A (zh) 一种打印机硒鼓再制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75,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Patentee after: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