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9602U - 智能烹饪机 - Google Patents

智能烹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9602U
CN204889602U CN201520664997.0U CN201520664997U CN204889602U CN 204889602 U CN204889602 U CN 204889602U CN 201520664997 U CN201520664997 U CN 201520664997U CN 204889602 U CN204889602 U CN 204889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material
cooking machine
pot body
intelligent cook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649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洪健
尹建宏
陈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li Nutrition Cat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li Nutrition Cat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li Nutrition Cat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li Nutrition Cat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649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9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9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960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烹饪机,涉及炊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烹饪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包括底座、控制装置、辅料供给装置和锅体总成,控制装置设于底座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辅料供给装置设于底座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并与控制装置相对设置,锅体总成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辅料供给装置连接:控制装置用于为锅体总成提供电气控制,辅料供给装置用于为锅体总成提供流体物料。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电器中,由于捋电气控制部分和流体物料部分分离设置在控制装置和辅料供给装置中,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智能烹饪机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智能烹饪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中的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烹饪机。
背景技术
智能烹饪机,是一种能够自动将食材(制作食物时所需要使用的原料)烹饪为菜肴(制作好可食用的美味佳肴)的智能化炊具。目前,智能烹饪机凭借其具有优异的节油、节电、省时、省力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使用者的关注和青睐。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烹饪机通常主要包括:支架、中空机体、旋转锅和电器箱。具体地,中空机体的两侧与支架的上端轴接;中空机体内通过轴承座连接有呈桶状结构的旋转锅,且旋转锅口与中空机体口的方向一致;电器箱设置在支架上,电器箱内设有与旋转锅连通的燃气供给装置、食用油箱和水箱,从而在智能烹饪机工作时能够使旋转锅实现将食材烹饪为菜肴的效果,同时电器箱内还设有与旋转锅连接的驱动电机、电气控制元件,从而在智能烹饪机工作时能够便于旋转锅的翻转运动,进行实现旋转锅内食材的翻转和菜肴的倾倒。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智能烹饪机,由于将燃气供给装置、食用油箱、水箱和驱动电机、电气控制元件均布置在电器箱内,即将智能烹饪机的流体物料(燃气、食用油和水)部分与电气控制(动力驱动和动力控制)部分集成在同一箱体内,因此在智能烹饪机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燃气、食用油或水泄漏等现象,则会导致驱动电机或电气控制元件短路,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烹饪机,用于有效提高智能烹饪机的安全性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烹饪机,包括:底座;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底座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辅料供给装置,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辅料供给装置位于所述底座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对设置;锅体总成,所述锅体总成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为所述锅体总成提供电气控制,所述辅料供给装置用于为所述锅体总成提供流体物料。
其中,所述锅体总成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燃烧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分别固定在所述锅体的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连接;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活动连接,且所述导杆通过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临近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用于所述锅体倾倒时的限位,所述第二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且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沿所述导杆滑动;驱动曲柄,所述驱动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杆滑动。
具体地,所述锅体包括锅胆、隔热外壳和辅料喷嘴;所述辅料喷嘴位于所述锅胆的开口的外沿,且所述辅料喷嘴始终朝所述锅胆的内部对准。
实际应用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体,所述控制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曲柄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实现倾倒动作;电气控制元件,所述电气控制元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电气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工作;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设在所述控制箱体上,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电气控制元件连接,用于实现使用者对所述智能烹饪机的驱动控制。
其中,所述辅料供给装置包括:辅料箱体,所述辅料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燃气供给装置,所述燃气供给装置设于所述辅料箱体内,所述燃气供给装置通过燃气管路与所述锅体的所述燃烧器连通;食用油箱,所述食用油箱设于所述辅料箱体内,所述食用油箱与所述辅料喷嘴连通,用于向所述锅胆内提供食用油;饮用水供给装置,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设于所述辅料箱体内,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与所述辅料喷嘴连通,用于向所述锅胆内提供饮用水。
具体地,所述燃气供给装置包括:燃气电磁阀;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燃气电磁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连通,且所述第二支撑轴为空心轴;所述空心的第二支撑轴的侧壁与所述燃气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还设有清洗水枪,所述清洗水枪通过软管与所述饮用水箱连通,用于对所述锅胆进行水洗。
实际应用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叉车运输。
其中,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可调万向轮。
具体地,所述锅胆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锅胆实现翻转动作;所述锅胆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实现搅拌动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包括底座、控制装置、辅料供给装置和锅体总成;控制装置设于底座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辅料供给装置设于底座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并与控制装置相对设置;锅体总成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辅料供给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和辅料供给装置分别用于为锅体总成提供电气控制和流体物料。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将电气控制部分和流体物料部分完全分离设置在控制装置和辅料供给装置中,且将控制装置和辅料供给装置对称分布在锅体总成的两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智能烹饪机因燃气、食用油或水泄漏所导致驱动电机或电气控制元件短路而造成的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进而有效提高了智能烹饪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锅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虚线框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辅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所示锅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控制装置;3-辅料供给装置;
4-锅体总成;41-锅体;42-第一支撑轴;
43-第二支撑轴;44-导杆;45-第一支撑块;
46-第二支撑块;47-滑块;48-驱动曲柄;
49-输出轴;411-锅胆;412-隔热外壳;
413-围板;414-辅料喷嘴;415-燃烧器外罩;
21-控制箱体;22-第一电机;23-电气控制元件;
24-人机交互装25-电气安装板;241-控制按钮;
置;
242-触摸控制243-电器门;31-辅料箱体;
屏;
32-燃气供给装33-食用油箱;34-饮用水供给装
置;置;
321-燃气电磁322-旋转接头;323-燃气减压阀;
阀;
324-燃气报警325-燃气管路;341-水路电磁阀;
器;
342-水流量计;331-食用油泵;35-淀粉供给装置;
311-食用油更换36-清洗水枪;11-凹槽;
门;
12-网状托盘;416-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包括:底座1;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设于底座1的顶端,控制装置2位于底座1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辅料供给装置3,辅料供给装置3设于底座1的顶端,辅料供给装置3位于底座1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控制装置2相对设置;锅体总成4,锅体总成4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控制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辅料供给装置3连接;控制装置2用于为锅体总成4提供电气控制,辅料供给装置3用于为锅体总成4提供流体物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控制装置2、辅料供给装置3和锅体总成4;控制装置2设于底座1的顶端且位于底座1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辅料供给装置3设于底座1的顶端,且位于底座1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并与控制装置2相对设置;锅体总成4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控制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辅料供给装置3连接;控制装置2和辅料供给装置3分别用于为锅体总成4提供电气控制和流体物料。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将电气控制部分和流体物料部分完全分离设置在控制装置2和辅料供给装置3中,且将控制装置2和辅料供给装置3对称分布在锅体总成4的两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智能烹饪机因燃气、食用油或水泄漏所导致驱动电机或电气控制元件短路而造成的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进而有效提高了智能烹饪机的安全性能。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如图1所示,由于将控制装置2和辅料供给装置3对称分布在锅体总成4的两侧,且锅体总成4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控制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辅料供给装置3连接,因此控制装置2和辅料供给装置3不仅能够分别用于为锅体总成4提供电气控制和流体物料,还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对锅体总成4起到支承固定的作用,从而有效缩小了智能烹饪机的整机体积,进而有利于智能烹饪机的运输和转移。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如图1所示,优选为将锅体总成4连接在控制装置2和辅料供给装置3的侧壁的上侧区域,即将锅体总成4沿远离底座1的方向的一侧设置,从而使锅体总成4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之间留有总够的空间,进而该空间能够便于智能烹饪机在工作时锅体总成4进行翻转运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锅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了便于智能烹饪机的装配,如图2所示,锅体总成4可以包括锅体41,锅体41内可以设有燃烧器,该燃烧器用于将燃气燃烧以为智能烹饪机提供热能;第一支撑轴42和第二支撑轴43,第一支撑轴42和第二支撑轴43可以分别通过轴承支承固定在锅体41的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结合图1所示,第一支撑轴42可以与控制装置2连接、第二支撑轴43可以与辅料供给装置3连接。
图3为图2中虚线框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为了实现锅体总成4的翻锅倾倒动作,如图2和图3所示,锅体总成4还可以包括导杆44和滑块47,导杆44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支撑轴42活动连接,例如导杆44与第一支撑轴42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可以为导杆44上设有外螺纹、第一支撑轴42上设有内螺纹;并且导杆44可以通过第一支撑块45和第二支撑块46与锅体41固定连接,例如第一、第二支撑块(45、46)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栓与锅体4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通过螺栓套装固定在导杆44的外侧。其中,第一支撑块45可以临近第一支撑轴42设置、用于锅体41倾倒时的限位,第二支撑块46可以远离第一支撑轴42设置。其中,滑块47可以通过活动轴承套装在导杆44上,具体地,滑块47可以位于第一支撑块45和第二支撑块46之间,且滑块47能够在第一支撑块45和第二支撑块46之间、沿导杆44滑动,从而当锅体41倾倒至第一支撑轴42的中轴线的竖直位置时,即锅体41翻转至自身的轴线竖直位置时,滑块47可以沿导杆44滑动至第一支撑块45处,并通过与第一支撑块45接触,导致滑动受阻,进而起到限位作用,保证锅体总成4能够翻转以实现翻锅倾倒动作;另外,上述限位可以为智能烹饪机在电控之后的一道保险限位,避免智能烹饪机在翻锅倾倒时出现操作失误。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锅体总成4的翻锅倾倒驱动,如图2和图3所示,锅体总成4还可以包括驱动曲柄48,驱动曲柄48的一端可以与滑块47活动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控制装置2中的输出轴49固定连接,从而当输出轴49在控制装置2的驱动下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曲柄48绕输出轴49的轴向转动,进而带动滑块47沿导杆44滑动。
由上文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通过导杆44、第一支撑块45、滑块47和驱动曲柄48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整个锅体41的翻转,从而完成智能烹饪机的翻锅倾倒动作,并且还能够使锅体41保持固定在较佳的倾斜角度进行食材烹饪。另外,通过滑块47与第一支撑块45在导杆44的一端进行限位,即可实现对锅体41的翻转极限位置的限制保护;同时,还能够降低驱动扭矩的要求,增强运动的平稳性;此外,将锅体41的第一支承轴42和控制装置2中的输出轴49分开设置,即支承轴不再作为驱动轴,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智能烹饪机的负荷,提高其的使用寿命。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智能烹饪机的电路走线,上述第一支撑轴42和导杆44均可以优选地制为空心结构,从而便于在第一支撑轴42和导杆44的内部进行布线,使智能烹饪机更加安全、可靠,同时还能提高其的美观性。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烹饪机的安全性能,如图2所示,锅体41可以包括锅胆411和隔热外壳412,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因不小心碰触到锅体41时造成烫伤的意外。其中,如图2所示,锅胆411和隔热外壳412之间可以通过围板413进行固定安装,围板413位于锅胆411的开口的外沿位置,该围板413上可以设有辅料喷嘴414,即辅料喷嘴414可以位于锅胆411的开口的外沿,且始终朝向其内部对准设置,辅料喷嘴414的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锅体41定位误差所造成流体物料喷洒到锅胆411外部的情况。其中,优选为将辅料喷嘴414安装固定在围板413上,从而当辅料喷嘴414出现故障时,可以将围板413拆卸,以有利于对辅料喷嘴414的维修。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锅体41的燃烧器可以设置在锅胆411与隔热外壳412之间,从而通过燃烧器将燃气燃烧以为锅胆411提供烹饪时所需的热能;如图2所示,在隔热外壳412上、对应燃烧器区域可以设有可拆卸的燃烧器外罩415,从而便于对隔热外壳412内的燃烧器进行维护。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控制装置2能够用于对智能烹饪机进行电气控制、驱动等,同时实现菜单存储等功能,如图4结合图2所示,控制装置2可以包括控制箱体21、第一电机22、电气控制元件23和人机交互装置24。其中,控制箱体21可以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电机22可以设于控制箱体21内,该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49可以与锅体总成4中的驱动曲柄48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锅体41实现翻锅倾倒动作;电气控制元件23可以通过电气安装板25安装于控制箱体21内,该电气控制元件23可以与第一电机22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22的工作;人机交互装置24可以设在控制箱体21上,该人机交互装置24可以与电气控制元件23连接,用于实现使用者对智能烹饪机的驱动控制。
具体地,为了便于使用者对智能烹饪机的控制操作,如图4所示,人机交互装置24可以包括控制按钮241和/或触摸控制屏242。实际应用时,控制按钮241可以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急停旋钮等。
另外,为了便于对电气控制元件23的维护,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控制箱体21上设有电器门243,从而通过对电器门243的开启,以实现对控制箱21内的电气控制元件23的维护和检修。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中辅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辅料供给装置3能够实现对锅体41的燃气供给、食用油供给和饮用水供给,如图5结合图2所示,辅料供给装置3可以包括辅料箱体31、燃气供给装置32、食用油箱33和饮用水供给装置34。其中,辅料箱体31可以固定在底座1上;燃气供给装置32可以设于辅料箱体31内,燃气供给装置32可以通过燃气管路325与锅体41的燃烧器连通,从而为锅胆411提供烹饪时所需的热能;食用油箱33可以设于辅料箱体31内,食用油箱33可以与辅料喷嘴414连通,用于向锅胆411内提供食用油;饮用水供给装置34可以设于辅料箱体31内,饮用水供给装置34可以与辅料喷嘴414连通,用于向锅胆411内提供饮用水。
其中,如图5所示,燃气供给装置32具体可以包括燃气电磁阀321和旋转接头322;旋转接头322的一端可以与燃气电磁阀321连通、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支撑轴43连通,且该第二支撑轴43为空心轴,空心的第二支撑轴43的侧壁可以与燃气管路325连通,从而燃气能够由燃气电磁阀321流入旋转接头322中,再由旋转接头322中流入第二支撑轴43的内部,最后由第二支撑轴43侧面的燃气管路325流向锅体41的燃烧器中,并在燃烧器中燃烧以为锅胆411提供烹饪时所需的热能。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烹饪机的安全性能,如图5所示,燃气电磁阀321在与旋转接头322相对的一侧可以通过管路连通外接的燃气设备,在外接的燃气设备与燃气电磁阀321之间的管路上可以设有燃气减压阀323;在燃气减压阀323与燃气电磁阀321之间的管路上还可以设有Y型过滤器;在燃气电磁阀321与旋转接头322之间的管路上可以设有燃气报警器324,从而通过燃气电磁阀321、旋转接头322、燃气减压阀323和燃气报警器324,以及Y型过滤器的配合工作,进一步保证智能烹饪机的使用安全。
另外,如图5所示,饮用水供给装置34可以包括通过管路与外接的饮用水设备连通的水路电磁阀341和水流量计342,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智能烹饪机的用水量的控制和统计;食用油箱33可以通过管路与辅料喷嘴414连通,且该管路上可以设有食用油泵331、食用油箱33的箱体内可以设有液位传感器,从而食用油泵331能够为食用油的输送提供动力,液位传感器能够对食用油箱33内的油位高度进行监控。
此外,为了使辅料供给装置3能够实现对锅体41的淀粉供给,如图5所示,辅料供给装置3还可以包括淀粉供给装置35,同样淀粉供给装置35可以设于辅料箱体31内,并通过管路与辅料喷嘴414连通。
优选地,为了便于食用油箱33中食用油的更换、添加,如图1所示,辅料箱体31的一侧上可以设有食用油更换门311,从而方便使用者向智能烹饪机中添加食用油。
进一步地,为了使智能烹饪机具有较多的功能,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如图1所示,辅料供给装置3还可以设有清洗水枪36,清洗水枪36可以通过软管与饮用水供给装置34连通,用于对锅胆411进行水洗,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智能烹饪机的多次重复使用。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旋转接头322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可以与第二支撑轴43固定连接、第二部件可相对第二支撑轴43的轴线旋转,也即旋转接头322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相对旋转,且第一、第二部件之间设有密封件。此外,食用油箱33、饮用水供给装置34和淀粉供给装置35可以分别通过三根不同的软管与辅料喷嘴414连通,软管的设置在锅体41翻锅倾倒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智能烹饪机的批量输送,如图1所示,底座1上可以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可以用于叉车运输;例如,在底座1的一侧壁上间隔设有两个凹槽11,从而当智能烹饪机需要运输时可以通过叉车伸入凹槽11中,以将其顺利输送。优选地,为了智能烹饪机的美观,可以在底座1的侧壁上、对应凹槽11处设有抽拉门,从而在智能烹饪机平常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抽拉门关闭,在需要运输时再将抽拉门开启,以暴露出凹槽11供叉车伸入。为了进一步便于对智能烹饪机进行多种方式的运输,上述凹槽11中还可以穿设有起重带,以便于对智能烹饪机进行吊装。
其中,为了更便利地对智能烹饪机在平常使用过程中的小距离移动,在底座1的底端还可以设有可调万向轮;具体地,可以在底座1的底端的四个顶角区域分别设有一个可调万向轮,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可调万向轮在小距离范围内轻松地移动智能烹饪机。上述可调万向轮即为能够在移动和固定之间进行调节切换的万向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述底座1可以为凹台结构,在凹台结构的底座1的凹陷区域可以设有网状托盘12,从而当锅体1进行翻锅倾倒时,可以将盛菜盘或盛菜盆放置在网状托盘12上,以供盛接菜肴;进一步地,该网状托盘12可以为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底座1上,从而在需要时使用者可以将网状托盘12拆卸,以便于对底座1的顶端面的清洗、擦拭。
图6为图2中所示锅胆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提高智能烹饪机的烹饪效果,以及便于对智能烹饪机的整体操控,如图6所示,锅胆411可以连接有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可以用于驱动锅胆411实现烹饪过程中的翻转动作,以使锅胆411内的食材能够充分受热;锅胆411内可以设有搅拌杆416,且搅拌杆416可以连接有第三电机,该第三电机可以用于驱动搅拌杆416实现搅拌动作,以进一步使锅胆411内的食材能够受热均匀,提高烹饪效率。
其中,为了提高搅拌杆416的搅拌效果,如图6所示,搅拌杆416整体可以为U形结构,且在U形结构的搅拌杆416上还可以间隔、交错设有多个分枝结构,从而有利于通过搅拌杆416及其上的分枝结构,对食材进行不同方向的搅拌,进而提高搅拌杆416的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以及辅料喷嘴414,均可以分别于电气控制元件23连接,从而智能烹饪机能够通过电气控制元件23对第二、第三电机和辅料喷嘴414进行驱动控制,进而实现智能烹饪机的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能够实现烹饪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自动点火加热,自动翻炒,自动定量喷洒食用油、饮用水、淀粉液,自动倾倒出菜等功能。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烹饪机还可以依据使用者的设定,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烹饪,并且使用者可以将自行设定的烹饪流程存入智能烹饪机的自定义菜谱库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底座的水平方向的一侧;
辅料供给装置,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辅料供给装置位于所述底座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对设置;
锅体总成,所述锅体总成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为所述锅体总成提供电气控制,所述辅料供给装置用于为所述锅体总成提供流体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总成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燃烧器;
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分别固定在所述锅体的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连接;
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活动连接,且所述导杆通过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临近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用于所述锅体倾倒时的限位,所述第二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
滑块,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且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沿所述导杆滑动;
驱动曲柄,所述驱动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杆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锅胆、隔热外壳和辅料喷嘴;所述辅料喷嘴位于所述锅胆的开口的外沿,且所述辅料喷嘴始终朝所述锅胆的内部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箱体,所述控制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曲柄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实现倾倒动作;
电气控制元件,所述电气控制元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电气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工作;
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设在所述控制箱体上,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电气控制元件连接,用于实现使用者对所述智能烹饪机的驱动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供给装置包括:
辅料箱体,所述辅料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燃气供给装置,所述燃气供给装置设于所述辅料箱体内,所述燃气供给装置通过燃气管路与所述锅体的所述燃烧器连通;
食用油箱,所述食用油箱设于所述辅料箱体内,所述食用油箱与所述辅料喷嘴连通,用于向所述锅胆内提供食用油;
饮用水供给装置,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设于所述辅料箱体内,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与所述辅料喷嘴连通,用于向所述锅胆内提供饮用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供给装置包括:
燃气电磁阀;
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燃气电磁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连通,且所述第二支撑轴为空心轴;所述空心的第二支撑轴的侧壁与所述燃气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供给装置还设有清洗水枪,所述清洗水枪通过软管与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连通,用于对所述锅胆进行水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叉车运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可调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胆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锅胆实现翻转动作;
所述锅胆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实现搅拌动作。
CN201520664997.0U 2015-08-28 2015-08-28 智能烹饪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89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4997.0U CN204889602U (zh) 2015-08-28 2015-08-28 智能烹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4997.0U CN204889602U (zh) 2015-08-28 2015-08-28 智能烹饪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9602U true CN204889602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6499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89602U (zh) 2015-08-28 2015-08-28 智能烹饪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96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7561A (zh) * 2015-08-28 2015-12-23 地利营养配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烹饪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7561A (zh) * 2015-08-28 2015-12-23 地利营养配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烹饪机
CN105167561B (zh) * 2015-08-28 2017-10-03 地利营养配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烹饪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7561A (zh) 智能烹饪机
EP3689193B1 (en) Cooking vessel device applicable to fully automated stir fry machine
CN203400060U (zh) 一种可倾斜多功能电饭煲
CN203369757U (zh) 电压力锅
CN204232943U (zh) 翻炒组件和具有其的全自动烹饪装置
CN108577517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炒菜机器人
CN204232843U (zh) 全自动烹饪机
CN105581630A (zh) 翻炒组件和具有其的全自动烹饪装置
WO2018133249A1 (zh) 一种咖啡机
CN204889602U (zh) 智能烹饪机
CN202553507U (zh) 一种嵌入式蒸锅
CN207030931U (zh) 自助饮品机
CN204133150U (zh) 全自动烹饪装置
CN105640297A (zh) 全自动烹饪装置
US20100180777A1 (en) Device to Prevent the Leakage of Froth from A Cooking Apparatus
CN104887065A (zh) 一种上下自动搅拌节能高压电饭锅
CN203662530U (zh) 平板蒸汽炉
CN110279287A (zh) 一种自动烹调翻转倒料装置
CN105077030B (zh) 米笼式喷油炒米机
CN208837859U (zh) 锅具清洗装置
CN203609214U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206324651U (zh) 自动断电机构和电加热容器
KR102320243B1 (ko) 회전형 조리 장치
CN204889690U (zh) 烹饪机底座及烹饪设备
CN204722892U (zh) 面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