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559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85593U CN204885593U CN201520474560.0U CN201520474560U CN204885593U CN 204885593 U CN204885593 U CN 204885593U CN 201520474560 U CN201520474560 U CN 201520474560U CN 204885593 U CN204885593 U CN 2048855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carrier
- insulating body
- articulated
- electric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一底座,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一盖体,枢接于所述底座;一载体,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并携载所述芯片模块至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载体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先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将所述载体限位,所述定位部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所述载体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载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过程中,限位部先与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将载体限位,定位部后与第二配合部配合使载体定位于绝缘本体,从而方便而且准确地将载体组装于绝缘本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以与一芯片模块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210217573.0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收容有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位于绝缘本体外侧的加强件、旋转枢接于加强件的扣持件及压制件,加强件设有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扣持件枢接于加强件的第一端,压制件枢接于加强件的第二端,扣持件用于带动芯片模组一起运动,把芯片模组组装到绝缘本体上,扣持件包括旋转枢接于加强件第一端的旋转件及组装到旋转件上用于固定芯片模组的夹持件,夹持件设有导引部,当组装有芯片模组的夹持件旋转闭合时,导引部位于绝缘本体外侧使芯片模组与导电端子对位准确。然而,所述夹持件旋转闭合的过程中仅仅通过导引部来使芯片模组与导电端子对位,易导致夹持件旋转过程中需要调整夹持件的位置以重新定位夹持片,使得操作不方便,而且这样的对位不够准确,容易损伤端子。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而且准确地将载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多个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芯片模块;一底座,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一压制件,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于压制所述芯片模块;一载体,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并携载所述芯片模块至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载体枢接于底座且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载体对应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设有限位部与定位部,所述载体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先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将所述载体限位,所述定位部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所述载体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
进一步,载体包括一旋转件枢接于所述底座及组装于旋转件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的夹持片,所述旋转件具有一容置空间贯穿旋转件一表面,所述容置空间包括一收容槽贯穿旋转件另一表面,夹持片凸设有一组装部,所述组装部设有弹性卡扣,所述组装部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收容槽扣合使所述夹持片组装于所述旋转件。
进一步,组装部设有一凸块位于弹性卡扣一侧,凸块与弹性卡扣之间有间隙,所述容置空间设有一阻挡面位于凸块一侧,阻挡面与凸块配合以阻挡凸块移动。
进一步,底座于旋转件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一延伸部,一杆体穿过延伸部和旋转件将旋转件枢接于底座,旋转件相对两侧分别侧向延伸一凸部,延伸部位于凸部前方或后方使得延伸部挡止凸部移动。
进一步,所述载体一侧设有一操作部供操作者取放所述载体,所述操作部表面设有复数凹痕。
进一步,绝缘本体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侧壁的凹槽,所述载体对应凹槽设有一操作部供操作者取放所述载体。
进一步,所述压制件与所述载体枢接在所述底座的同一边。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一金属片,所述载体一体成型一枢接部直接枢接于所述金属片。
进一步,绝缘本体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第一配合部自侧壁凹陷形成,所述限位部末端设有一钩部扣持于第一配合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定位部其中之一为孔,另一个则为锥形柱体。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摇杆压制压制件,所述摇杆包括一第一臂和一第二臂位于压制件相对两侧,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一操作臂,压制件凸设有相对的两连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底座设有卡扣部下压第一臂和第二臂。
进一步,所述第一臂具有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且与所卡扣部配合的一枢接臂,及连接所述枢接臂和所述操作臂的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枢接臂轴向偏离,且所述连接臂比所述枢接臂更远离所述压制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枢接孔的上、下缘均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压制件相对两侧各凸设有与连接部间隔设置的一受压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下压所述受压部。
进一步,所述底座对应所述受压部设有一让位槽让位所述受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载体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先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将所述载体限位,所述定位部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所述载体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从而方便而且准确地将所述载体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片组装至旋转件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片组装至旋转件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片组装至旋转件后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载体组装至绝缘本体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位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压制件闭合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载体组装至绝缘本体前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载体组装至绝缘本体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1 | 基体11 | 第一侧壁12 | 第二侧壁13 | 凹槽121 |
斜面122 | 第一配合部123 | 第二配合部131 | 端子2 | 底座3 |
延伸部31 | 杆体32 | 弹性件33 | 第一抵接部331 | 第二抵接部332 |
金属片34 | 压制件4 | 芯片模块5 | 载体6 | 旋转件61 |
容置空间611 | 收容槽6111 | 阻挡面6112 | 凸部612 | 夹持片62 |
第一侧边621 | 第二侧边622 | 开口623 | 操作部6211 | 凹痕6214 |
限位部6212 | 钩部6215 | 定位部6221 | 扣持部6213 | 挡止块6222 |
组装部624 | 弹性卡扣6241 | 凸块6242 | 导引面6243 | 枢接部63 |
卡扣部35 | 通槽351 | 底壁36 | 让位槽361 | 卡勾37 |
连接部41 | 摇杆7 | 受压部42 | 弯折部43 | 第一臂71 |
第二臂72 | 操作臂73 | 卡持部74 | 枢接孔75 | 枢接臂711 |
连接臂712 | 手柄731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5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一底座3,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一压制件4,枢接于所述底座3后端,用于压制所述芯片模块5;一载体6,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5并携载所述芯片模块5至所述绝缘本体1。
如图1和图2,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基体11,所述端子2收容于所述基体11中。自所述基体11向上延伸形成相对的两第一侧壁12和相对的两第二侧壁13。每一所述第一侧壁12的中央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侧壁12的凹槽121,所述两个凹槽121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2顶部设有一斜面122,所述第一侧壁12于斜面122下方还设有与载体6配合的第一配合部123,所述第一配合部123自所述第一侧壁12凹陷形成。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3两端设有第二配合部131,所述第二配合部131为设于第二侧壁13上表面的孔,所述孔贯穿于所述第二侧壁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孔也可以不贯穿所述第二侧壁13。
如图1、图2和图4,所述载体6包括一旋转件61枢接于所述底座3前端及组装于旋转件61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5的夹持片62,所述夹持片62具有相对的两第一侧边621和相对的两第二侧边622,两第一侧边621和两第二侧边622围成一开口623供芯片模块5穿过。每一所述第一侧边621对应所述绝缘本体1的凹槽121设有一操作部6211供操作者取放所述载体6,所述操作部6211的侧表面向内凹且侧表面设有复数凹痕6214。每一所述第一侧边621对应所述第一配合部123设有一限位部6212,所述限位部6212末端设有一钩部6215,所述限位部6212经过所述斜面122的导引而使钩部6215扣合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3,使得所述载体6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二侧边622两端对应第二配合部131设有定位部6221,所述定位部6221为自载体6下表面向下延伸的上大下小的锥形柱体,所述定位部62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31配合,以将所述载体6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一侧边621还设有向下延伸的扣持部6213,以将所述芯片模块5扣持于所述载体6上,所述第二侧边622还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止块6222,用于挡止所述芯片模块5。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模块5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与所述载体6固持在一起,例如用黏胶粘附在一起。夹持片62的其中一个第二侧边622向前凸设有一组装部624,所述组装部624设有两个弹性卡扣624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6241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弹性卡扣6241末端设有前后相对的两导引面6243以导引弹性卡扣6241扣合与脱出于所述旋转件61。组装部624设有一凸块6242位于两个弹性卡扣6241之间,凸块6242与弹性卡扣6241之间有间隙。所述夹持片62采用热塑性塑胶制成,具有较高的扰性,取出芯片模块5时可将芯片模块5强制退出而不损伤夹持片62。
如图1至图3,所述旋转件61具有一容置空间611贯穿旋转件61后表面,所述容置空间611包括一收容槽6111贯穿旋转件61上表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6111也可以贯穿旋转件61的侧面),所述容置空间611底面凸设有两阻挡块位于凸块6242相对两侧,每一阻挡块设有一阻挡面6112位于凸块6242一侧,阻挡面6112与凸块6242配合以阻挡凸块6242移动。所述组装部624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611且所述弹性卡扣6241与所述收容槽6111配合以将所述夹持片62组装于所述旋转件61。所述旋转件61相对两侧分别侧向延伸一凸部612。
如图2至图4,底座3于旋转件61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一延伸部31,延伸部31位于凸部612前方使得延伸部31挡止凸部612向前移动。一杆体32穿过延伸部31以及旋转件61以将旋转件61枢接于底座3。所述延伸部31在杆体32下方具有一空间,以提供杆体32在延伸部31中向下运动的行程。一弹性件33组装于所述杆体32,所述弹性件33设有第一抵接部331与第二抵接部332,所述第一抵接部331抵接于所述旋转件61下方,以缓冲载体6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抵接部332抵接于所述底座3。底座3前端设有两卡扣部35,延伸部31位于两卡扣部35之间,所述卡扣部35设有一通槽351,所述通槽351还水平延伸至所述底座3的底壁36;所述底座3的底壁36设有一让位槽361,所述底座3后端设有两卡勾37,两卡勾37的开口方向一致。
如图1至图8,使用时,先把芯片模块5固定于夹持片62上,再把夹持片62组装到旋转件61上,所述载体6向下旋转过程中,所述限位部6212先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23配合以将所述载体6限位,之后所述定位部62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31配合使所述载体6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从而所述载体6携载所述芯片模块5旋转进入所述绝缘本体1。当更换CPU或者不需要使用夹持片62时,通过所述弹性卡扣6241能够直接将夹持片62脱出旋转件61。
如图1至图3,所述压制件4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用于压制所述芯片模块5,所述压制件4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一连接部41用于枢接所述摇杆7;所述压制件4相对两侧还凸设有与连接部41间隔设置的一受压部42,所述受压部42位于所述连接部41的后方并低于所述连接部41,当所述压制件4闭合时,所述受压部42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36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受压部42也可不进入所述让位槽361);所述压制件4后端设有一弯折部43枢接于所述底座3后端。
如图1和图3,所述摇杆7为扁平状(在其它实施例中摇杆7并不仅限于扁平状);所述摇杆7包括一第一臂71和一第二臂72位于所述压制件4的相对两侧,及连接所述第一臂71和所述第二臂72的操作臂73位于所述弯折部43的后方;所述第一臂71及所述第二臂72的自由端各设有一卡持部74穿过通槽351并卡持于所述卡扣部35;所述第一臂71和所述第二臂72分别设有一枢接孔75枢接于所述连接部41,所述枢接孔75为椭圆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枢接孔75并不仅限于为椭圆形),且所述连接部41与所述枢接孔75的上、下缘均有间隙;所述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下压所述受压部42,所述卡扣部35和所述卡勾37共同下压所述第一臂71和所述第二臂72,使压制件4锁合,此过程中所述连接部41不受力;所述第一臂71具有与所述卡扣部35配合的一枢接臂711,及连接所述枢接臂711和所述操作臂73的一连接臂712,所述连接臂712与所述枢接臂711轴向偏离,且所述连接臂712比所述枢接臂711更远离所述压制件4,所述枢接臂711枢接于所述连接部41(在其它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所述第一臂71轴向偏离);所述操作臂73设有向内延伸的手柄731供操作者操作所述摇杆7。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及使用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将收容有端子2的绝缘本体1焊接在电路板上,
接着,将底座3安装固定至电路板上,且底座3围设于电连接座外围。
其次,将压制件4的弯折部43枢接于底座3。
然后,将摇杆7的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的枢接孔75分别对准压制件4两侧的连接部41并套入,使得摇杆7枢接于连接部41。
载体6携载芯片模块5至绝缘本体1上后,抓住操作臂73的手柄731,斜向下推动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使得压制件4旋转朝闭合位置运动、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的卡持部74分别进入通槽351的水平部分内。
然后,操作手柄731使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以连接部41为轴心旋转,使得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位于枢接孔75后方的部分向下旋转、卡持部74向上运动。在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抵接至卡勾37上方时,利用手柄731将整个摇杆7朝右侧偏摆,使得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分别越过卡勾37。
继续向下旋转摇杆7,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会在其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往左回弹,使得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分别扣合在卡勾37下方,于此同时,第一臂71和第二臂72紧密压制在受压部42上,受压部42部分进入底座的让位槽361中,卡持部74进入通槽351的竖直部分,并卡持于卡扣部35。最终实现压制件4对芯片模块5压制以确保芯片模块5与端子2的良好电性连接。
如图7至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其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压制件4与所述载体6枢接在所述底座3的同一边。所述底座3包括一金属片34,金属片34铆接于所述底座3底壁36(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片34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被固定),所述载体6一体成型一枢接部63直接枢接于所述金属片34。
所述第二配合部131为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上小下大的锥形柱体,所述定位部6221为自载体6下表面形成的孔。
所述操作部6211的侧表面为平面且未设凹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载体6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6212先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23配合以将所述载体6限位,所述定位部6221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31配合使所述载体6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经过两次配合能将载体6精确地组装到绝缘本体1上,防止损伤端子2。
(2)所述压制件4与所述载体6枢接在所述底座3的同一边,压制件4下移时可带动载体6下移,使操作更加方便。
(3)所述载体6的操作部6211对应凹槽121设置(之前在没有载体6的情况下,操作者通过此凹槽121取放晶片模块),可提示操作者载体6的该结构是操作部6211可供操作者取放所述载体6。
(4)所述操作部6211的侧表面设有复数凹痕6214,能够方便操作者取放所述夹持片62,使夹持片62在操作时不易掉落。
(5)所述载体6一体成型一枢接部63直接枢接于所述金属片34,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
多个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芯片模块;
一底座,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
一压制件,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于压制所述芯片模块;
一载体,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并携载所述芯片模块至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载体枢接于底座且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载体对应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设有限位部与定位部,所述载体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先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将所述载体限位,所述定位部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所述载体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载体包括一旋转件枢接于所述底座及组装于旋转件用于固持所述芯片模块的夹持片,所述旋转件具有一容置空间贯穿旋转件一表面,所述容置空间包括一收容槽贯穿旋转件另一表面,夹持片凸设有一组装部,所述组装部设有弹性卡扣,所述组装部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收容槽扣合使所述夹持片组装于所述旋转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组装部设有一凸块位于弹性卡扣一侧,凸块与弹性卡扣之间有间隙,所述容置空间设有一阻挡面位于凸块一侧,阻挡面与凸块配合以阻挡凸块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底座于旋转件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一延伸部,一杆体穿过延伸部和旋转件将旋转件枢接于底座,旋转件相对两侧分别侧向延伸一凸部,延伸部位于凸部前方或后方使得延伸部挡止凸部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一侧设有一操作部供操作者取放所述载体,所述操作部表面设有复数凹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侧壁的凹槽,所述载体对应凹槽设有一操作部供操作者取放所述载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与所述载体枢接在所述底座的同一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金属片,所述载体一体成型一枢接部直接枢接于所述金属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第一配合部自侧壁凹陷形成,所述限位部末端设有一钩部扣持于第一配合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定位部其中之一为孔,另一个则为锥形柱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摇杆压制压制件,所述摇杆包括一第一臂和一第二臂位于压制件相对两侧,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一操作臂,压制件凸设有相对的两连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底座设有卡扣部下压第一臂和第二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具有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且与所卡扣部配合的一枢接臂,及连接所述枢接臂和所述操作臂的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枢接臂轴向偏离,且所述连接臂比所述枢接臂更远离所述压制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枢接孔的上、下缘均有间隙。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相对两侧各凸设有与连接部间隔设置的一受压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下压所述受压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对应所述受压部设有一让位槽让位所述受压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74560.0U CN204885593U (zh) | 2015-07-06 | 2015-07-06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74560.0U CN204885593U (zh) | 2015-07-06 | 2015-07-06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85593U true CN204885593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2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745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5593U (zh) | 2015-07-06 | 2015-07-06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8559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6023A (zh) * | 2017-01-23 | 2017-07-07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994385A (zh) * | 2017-11-15 | 2018-05-04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110048250A (zh) * | 2018-01-16 | 2019-07-23 | 健策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器插座总成及其载框 |
US11411332B2 (en) | 2019-10-25 | 2022-08-09 |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15
- 2015-07-06 CN CN201520474560.0U patent/CN2048855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6023A (zh) * | 2017-01-23 | 2017-07-07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6936023B (zh) * | 2017-01-23 | 2019-04-30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994385A (zh) * | 2017-11-15 | 2018-05-04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110048250A (zh) * | 2018-01-16 | 2019-07-23 | 健策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器插座总成及其载框 |
US11411332B2 (en) | 2019-10-25 | 2022-08-09 |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8559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08377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3855507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90853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05634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770A (zh) |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CN20410310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110451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88557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08125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070049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105071141B (zh) |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3158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86657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85813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615999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150824U (zh) | 板对板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 |
CN201446506U (zh) | 夹持机构 | |
CN20488559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363647U (zh) | 卡缘连接器组件 | |
CN110277674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992100U (zh) | 一种防水插座连接器 | |
CN20470666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5652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858082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