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7650U -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7650U
CN204877650U CN201520587142.2U CN201520587142U CN204877650U CN 204877650 U CN204877650 U CN 204877650U CN 201520587142 U CN201520587142 U CN 201520587142U CN 204877650 U CN204877650 U CN 204877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ind
guiding
hole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71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玲
谭淮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71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7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7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76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包括水平相对且竖向设置的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以及水平并列排布并连通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之间的若干扁管,进水水箱、出水水箱和扁管整体构成矩形体结构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前侧表面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网罩,后侧表面上设置有吸风风机;所述出水水箱还通过管道连接有一个贮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上均布排列有蜂窝状通孔且间隔设置在散热器主体前方,网罩采用PP材料制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构件数量少,体积小巧紧凑,利于安装,成本低廉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水冷系统,特别的涉及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一般需要设置水冷却系统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水冷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等组成。其中散热器主要负责实现循环水的冷却。现有最常见的散热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相对且竖向设置的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2,以及水平并列排布并连通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2之间的扁管3,进水水箱1、出水水箱2和扁管3整体构成矩形体结构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前侧表面贴合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网罩,后侧表面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吸风风机5;所述出水水箱2还通过管道外接有一个贮备水箱6。
这种现有的散热器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其散热效果较差,故需要两个吸风风机提高风力,增大了设备成本且造成散热器体积较大,占据空间较多,贮备水箱需要外接且高出散热器安装设置,不利于整车安装。现有的散热器网罩一般采用带圆形通孔的镀铬铁制网罩,存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美观性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构件数量少,体积小巧紧凑,利于安装,成本低廉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包括水平相对且竖向设置的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以及水平并列排布并连通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之间的若干扁管,进水水箱、出水水箱和扁管整体构成矩形体结构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前侧表面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网罩,后侧表面上设置有吸风风机;所述出水水箱还通过管道连接有一个贮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上均布排列有蜂窝状通孔且间隔设置在散热器主体前方,网罩采用PP材料制得。
这样,网罩采用PP材料的蜂窝状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相对于现有散热器镀铬铁制网罩结构,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得散热器外观更加美观。同时,网罩为蜂窝状且和散热器主体间隔设置,能够提高其通风导风效果,极地地提高了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网罩上下两端采用水平设置的支耳安装固定在散热器主体上。这样方便网罩的安装,同时节省了整车空间,使其利于装配。
作为优化,所述吸风风机为一个且安装固定在散热器主体后侧表面一侧,所述贮备水箱并列固定在散热器主体后侧表面另一侧;所述扁管之间的间隙内斜向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呈连续的倒Z形排列的铝箔,铝箔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扁管上。
这样,通过对扁管之间铝箔的进一步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其散热面积,提高了其散热效果,使得只需要一个吸风风机即可满足风流量对散热的需求,减少了构件数量,且使得贮备水箱可以和吸风风机一起并列固定到散热器主体上,极大地减小了散热器体积,提高了设备整体性,方便安装,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铝箔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导风通孔。这样,导风通孔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面积,同时导风通孔的存在可以起到对风流的引导效果,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通孔为整体沿竖向设置的长条形孔,且铝箔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各自整体沿前后方向倾斜排列呈八字形。
这样,当摩托车转弯行驶时,不管往哪个方向转弯,都能够更好地引导风流更加规律地通过导风通孔以带走热量,避免扰流旋流的产生,提高风流速度,最大程度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优化,每个导风通孔靠前一端的后侧边上均沿导风通孔倾斜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导风突块。
这样,导风突块的设置,使得摩托车行驶未转弯时,也可以更好地引导风流规律地通过导风通孔以带走热量,同时结合着铝箔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倾斜方向沿前后相反的结构;能够使得前方来风由导风突块引导进入并通过铝箔前半部的导风通孔后撞击到扁管内壁上反弹改变方向后进入到铝箔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内流出,提高风流在导风通孔内的流动性,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均沿前后方向倾斜45度设置,使得导风通孔内风流的流动性能最佳,所述散热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作为优化,所述吸风风机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和吸风风扇的开关模块相连并构成自动温控开关。这样,方便实现风机的自动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构件数量少,体积小巧紧凑,利于安装,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从后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方式从前方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2中单独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单独扁管和铝箔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5的侧剖视图,图中箭头表示风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优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优实施方式:如图2-7所示,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包括水平相对且竖向设置的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2,以及水平并列排布并连通进水水箱1和出水水箱2之间的若干扁管3,进水水箱1、出水水箱2和扁管3整体构成矩形体结构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前侧表面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网罩4,后侧表面上设置有吸风风机5;所述出水水箱2还通过管道(实施时管道为虹吸管以更好地利于冷却液在出水水箱和贮备水箱之间流动,并使得贮备水箱能够直接安装到散热器主体上)连接有一个贮备水箱6;其中,所述网罩4上均布排列有蜂窝状通孔且间隔设置在散热器主体前方,网罩采用PP材料制得。
这样,网罩采用PP材料的蜂窝状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相对于现有散热器镀铬铁制网罩结构,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得散热器外观更加美观。同时,网罩为蜂窝状且和散热器主体间隔设置,能够提高其通风导风效果,极地地提高了散热性能。
其中,网罩4上下两端采用水平设置的支耳安装固定在散热器主体上。这样方便网罩的安装,同时节省了整车空间,使其利于装配。
其中,所述吸风风机5为一个且安装固定在散热器主体后侧表面一侧,所述贮备水箱6并列固定在散热器主体后侧表面另一侧;所述扁管3之间的间隙内斜向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呈连续的倒Z形排列的铝箔7,铝箔7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扁管上。
这样,通过对扁管之间铝箔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其散热面积,提高了其散热效果,使得只需要一个吸风风机即可满足风流量对散热的需求,减少了构件数量,且使得贮备水箱可以和吸风风机一起并列固定到散热器主体上,极大地减小了散热器体积,提高了设备整体性,方便安装,降低了成本。
其中,所述铝箔7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导风通孔8。这样,导风通孔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面积,同时导风通孔的存在可以起到对风流的引导效果,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其中,所述导风通孔8为整体沿竖向设置的长条形孔,且铝箔7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各自整体沿前后方向倾斜排列呈八字形。
这样,当摩托车转弯行驶时,不管往哪个方向转弯,都能够更好地引导风流更加规律地通过导风通孔以带走热量,避免扰流旋流的产生,提高风流速度,最大程度提高散热效果。
其中,每个导风通孔8靠前一端的后侧边上均沿导风通孔倾斜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导风突块9。
这样,导风突块的设置,使得摩托车行驶未转弯时,也可以更好地引导风流规律地通过导风通孔以带走热量,同时结合着铝箔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倾斜方向沿前后相反的结构;能够使得前方来风由导风突块引导进入并通过铝箔前半部的导风通孔后撞击到扁管内壁上反弹改变方向后进入到铝箔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内流出,提高风流在导风通孔内的流动性,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均沿前后方向倾斜45度设置,使得导风通孔内风流的流动性能最佳,所述散热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其中,所述吸风风机5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和吸风风扇的开关模块相连并构成自动温控开关。这样,方便实现风机的自动控制。
上述摩托车散热器结构由于改进了散热结构,经技术和实验测试,只需装配一个吸风风机就能够满足整车的散热要求,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包括水平相对且竖向设置的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以及水平并列排布并连通进水水箱和出水水箱之间的若干扁管,进水水箱、出水水箱和扁管整体构成矩形体结构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前侧表面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网罩,后侧表面上设置有吸风风机;所述出水水箱还通过管道连接有一个贮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上均布排列有蜂窝状通孔且间隔设置在散热器主体前方,网罩采用PP材料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网罩上下两端采用水平设置的支耳安装固定在散热器主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风机为一个且安装固定在散热器主体后侧表面一侧,所述贮备水箱并列固定在散热器主体后侧表面另一侧;所述扁管之间的间隙内斜向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呈连续的倒Z形排列的铝箔,铝箔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扁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导风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孔为整体沿竖向设置的长条形孔,且铝箔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导风通孔各自整体沿前后方向倾斜排列呈八字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风通孔靠前一端的后侧边上均沿导风通孔倾斜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导风突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风机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和吸风风扇的开关模块相连并构成自动温控开关。
CN201520587142.2U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7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7142.2U CN204877650U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7142.2U CN204877650U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7650U true CN20487765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2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71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7650U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7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319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319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0895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4877650U (zh) 一种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CN103940173A (zh) 一种冰箱风道结构及其电冰箱
CN209191684U (zh) 导风结构及车辆
CN102821562A (zh) 一种柜外顶置通讯电源机柜
CN204877637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水冷系统散热器
CN207146704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4877649U (zh) 一种摩托车水冷系统散热器及其散热结构
CN206942880U (zh) 一种用于提高散热效率的摩托车发动机
CN205481364U (zh) 空调器柜机及空调器
CN105041451A (zh) 摩托车散热器结构
CN105041452A (zh) 摩托车水冷系统散热器及其散热结构
CN204024788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器
CN105041442A (zh) 摩托车发动机水冷系统散热器
CN202254578U (zh) 电冰箱
CN201928566U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应用该热交换器的通讯机柜
CN204492962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
CN211849662U (zh) 推土机散热系统导风罩
CN204895114U (zh) 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
CN207809297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结构
CN205239141U (zh) 一种风冷三轮摩托车散热结构
CN203847240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
CN203615809U (zh) 一种散热器导流装置
CN208803749U (zh) 通风节能降温房
CN108119224A (zh) 一种高效一体式汽车散热器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