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5144U - 液体供给单元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45144U CN204845144U CN201520146606.6U CN201520146606U CN204845144U CN 204845144 U CN204845144 U CN 204845144U CN 201520146606 U CN201520146606 U CN 201520146606U CN 204845144 U CN204845144 U CN 2048451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supply hole
- wall
- introduction part
- liquid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单元,谋求实现墨盒等液体供给单元整体上的小型化。墨盒(4)在箱体(420)的底壁(422)上设置有能够与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b、710c、710y、710m)接触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y、407m),在与底壁(422)相交的第一端壁(423)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上设置有能够与托架(8)的电极集合体(810)电接触的电路基板(410)。而且,对于墨盒(4),在朝向底壁(422)的第一方向上俯视底壁(422)时,第二端壁(424)和第一端壁(423)的第一壁面部分(423a)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壁(424)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供给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将液体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的液体供给单元,以往向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墨水容器(也简称为“墨盒”)已为人所知。近年来提出有容纳有多种颜色的墨水的墨盒,各种颜色的墨水从各自的供给孔向打印机供给(例如,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03-182118号公报等)。
在这些专利文献中,能够添加多种颜色的墨水并保持废墨水,或者提高向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性。但是存在如下的改良要求。除了用于容纳墨水的箱体之外,墨盒还具有用于墨盒卡合的卡合部以及用于与打印机之间进行数据信号发送的连接部。作为包含这样的卡合部和连接部的墨盒的整体上的小型化不仅能够带来打印机中的墨盒安装部的小型化,进而带来打印机的小型化,而且还能够实现搬运输送时的包装的小型化、省资源化。
可是,在上述两篇专利文献中,用于墨盒卡合的卡合部设置于墨盒的一侧壁的外侧,因此,卡合部在侧壁外侧占有的卡合部占有区域部分将无法进行墨盒整体上的小型化。对于用于与打印机之间进行数据信号发送的连接部在侧壁外侧占有的连接部占有区域部分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另外,在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08-74090号公报)中,在墨盒的内部一区域设有与墨水容纳无关的区域,在该区域的壁面设有连接部。这样一来,设有与墨水容纳无关的区域的部分将无法进行墨盒整体上的小型化。此外,在上述两篇专利文献的墨盒中,随着落下等而产生的外力将直接波及卡合部,因此,也担心卡合部被损伤。基于这样的情况,存在作为墨盒等液体供给单元的整体上的小型化的要求。另外,在供给容纳的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从该单元接受液体供给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的系统等之中,人们也期待着小型化、低成本化、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使用容易化的提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成的,能够实现为以下的技术方案。
(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该液体供给单元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而且,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该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通过在第二壁的第二部分配置能够与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的接触部,对于接触部在第二部分的外侧占有的接触部占有区域,能够使该区域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第三壁和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壁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之差的区域范围相重叠。由此,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使包含第一液体供给孔~第四液体供给孔以及接触部的液体供给单元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实现单元整体上的小型化。
(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接触部相比在从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上突出。由此,即使随着落下等而产生的外力波及具有第一部分的第二壁侧,也能够利用第一部分发挥对接触部的保护功能。
(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中,也可以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卡合。由此,对于卡合部在第二部分的外侧占有的卡合部占有区域,也能够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使第三壁和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壁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之差的范围相重叠。由此,根据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使包含第一液体供给孔~第四液体供给孔、接触部和卡合部的液体供给单元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实现单元整体上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利用第一部分发挥保护接触部和卡合部的功能。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该液体供给单元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卡合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卡合。而且,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该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通过在第二壁的第二部分配置能够与液体喷射装置卡合的卡合部,对于卡合部在第二部分的外侧占有的卡合部占有区域,能够使该区域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第三壁和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壁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之差的区域范围相重叠。由此,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使包含第一液体供给孔~第四液体供给孔以及卡合部的液体供给单元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实现单元整体上的小型化。
(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中,也可以在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壁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旋转移动的支点,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一液体供给部和所述第三液体供给部位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和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位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的从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由此,具有如下优点。靠近支点的第四液体供给孔在向液体喷射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的初始阶段、也就是液体供给单元的移动较大的阶段与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因此,朝向第二方向与第四液体导入部摩擦的距离变长。另一方面,远离支点的第二液体供给孔在向液体喷射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的最终阶段、也就是液体供给单元的移动较小的阶段与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因此,朝向第二方向与第二液体导入部摩擦的距离变短。因此,通过将第二方向上的第四液体供给孔的长度设定得比第二液体供给孔的长度长,能够应对较大的摩擦距离,即使是远离支点的第二液体供给孔也能够确保其与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中,也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一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二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三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四液体容纳部,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在设置这样的容积大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单元整体上的小型化。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中,也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一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二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三液体容纳部和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的第四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和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分别容纳彩色墨水,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容纳黑色墨水。由此,具有如下优点。一般在使用多种颜色的彩色墨水进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品红色墨水、黄色墨水、青色墨水这样的彩色墨水的消耗量多于黑色墨水的消耗量。因此,通过在容积较小的第二液体容纳部中容纳黑色墨水,能够在容积比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的第一、第三以及第四液体容纳部中容纳彩色墨水。由此,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在单元整体上谋求小型化的基础上,能够使彩色印刷的自由度得到提高。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形状为正方形。由此,存在如下优点。在从第一、第三以及第四液体容纳部向第一、第三以及第四液体导入部供给作为液体的墨水的情况下,若液体容纳部为长方形,则从液体容纳部的长边的端部周缘到液体导入部之间的间隔和从液体容纳部的短边的端部周缘到液体导入部之间的间隔出现差异,导致墨水供给的效率产生差异,该差异随着长边短边之比而相应地变大。可是,若液体容纳部为正方形,则上述间隔没有较大的差异。由此,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液体供给单元,在单元整体上谋求小型化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已容纳于第一、第三以及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墨水的供给效率。另外,若液体容纳部为正方形,则液体容纳部占有的容积效率也得到提高,因此有益于单元整体上的小型化。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多种构成元件未必全部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或者全部,对于所述多种构成元件的一部分的构成元件,能够适当地对其进行变更、削除、与新的构成元件之间的替换、限定内容的一部分削除。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将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加以组合,也能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独立的一技术方案。
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从液体供给单元接受液体供给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的系统等技术方案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体喷射系统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喷射系统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墨盒安装完毕的状态下的托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未安装墨盒的托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方向表示未安装墨盒的托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6-6线的简要截面图。
图7是墨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墨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底面侧观察墨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从底面侧观察未安装电路基板的墨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朝向+X方向观察墨盒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12是在-Z方向上观察已卸下了盖的状态的墨盒而表示的俯视图。
图13是在-Z方向上观察已组装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的状态的墨盒而表示的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向托架安装墨盒时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5是使用了外部箱体的第一变形例的墨盒的简要分解图。
图16是从图15中的A方向观察内部箱体而以俯视表示的说明图。
图17是同时记载有使用了外部箱体的第二变形例的墨盒中的外部箱体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和A方向箭头视图而表示的说明图。
图18是同时记载有第二变形例的墨盒中的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内部箱体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和A方向箭头视图而表示的说明图。
图19是第二变形例的墨盒的简要分解图。
图20是使用了外部箱体的第三变形例的墨盒的简要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液体喷射系统1的结构
图1是表示液体喷射系统1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喷射系统1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在图1和图2中描绘出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和Z轴。该X轴是沿着后述的托架8的往复移动方向的轴,也是沿着随着托架8的往复移动而进行打印时的主扫描方向的轴。Y轴是沿着被水平地载置于桌子等上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的纸张的供纸路径方向的轴,也是沿着随着托架8的往复移动而进行打印时的副扫描方向的轴。Z轴是沿着被水平地载置于桌子等上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的上下方向的轴。对于图2之后所示的各图,也根据需要标注了X轴、Y轴和Z轴。图1以及图2中的X轴、Y轴和Z轴也与其他的图中的X轴、Y轴和Z轴相对应。液体喷射系统1具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和墨盒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在打印机10的墨盒安装部7上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墨盒4。该墨盒安装部7具有用于使墨水喷出的喷墨头(图中未示出),通常与托架8成为一体。墨盒4在内部划分设置有四个液体容纳部,容纳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这四种颜色的墨水。墨盒的结构随后将作说明。
在此,安装于墨盒安装部7的墨盒的数量、种类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除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各色墨水以外,也可以另外准备容纳有四种颜色的墨水(例如,淡品红色、淡青色等)的墨盒,与包含并容纳黑色墨水的墨盒4同时使用。
打印机10是喷墨打印机。如图1所示,打印机10具有外壳14、纸张供给部盖16、记录部保护盖18、排出部盖20和操作部22。另外,如图2所示,打印机10具有装置本体12。
如图1所示,外壳14覆盖装置本体12的周围而构成打印机10的外观。另外,在打印机10的上表面设有纸张供给部盖16。纸张供给部盖1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14的上表面。纸张供给部盖16能够采取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图1)和闭合的状态(未图示)。在纸张供给部盖16处于相对于外壳14闭合的状态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盖16与外壳14的上表面一起构成打印机10的上表面。
在纸张供给部盖16处于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盖16成为向打印机10的内面侧(-Y方向侧)倾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纸张供给部盖16的内侧面作为纸张的载置面16a发挥作用。在该纸张供给部盖16处于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装置本体12的后述的纸张供给部24的纸张开口部26成为向打印机10的上方敞开的状态。因此,纸张供给部24能够将载置于载置面16a的纸张向供纸路径供纸。供纸路径是指在进行印刷时的纸张的移动路径。在纸张开口部26设有一对纸张引导件28。一对纸张引导件28构成为能够调节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间隔。一对纸张引导件28用于约束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并限定宽度方向上的纸张的位置。
另外,在纸张供给部盖16处于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打印机10的上表面上,成为记录部保护盖18以及操作部22露出的状态。记录部保护盖18能够采取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未图示)和闭合的状态(图1)。在记录部保护盖18处于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访问被设置于装置本体12的记录部6。
操作部22具有用于操作打印机10的电源按钮、以及印刷设定按钮等部件。在纸张供给部盖16处于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访问操作部22,能够操作打印机10。
并且,在外壳14的前表面设有排出部盖20。排出部盖2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14的前表面。排出部盖20能够采取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图1)和闭合的状态(未图示)。在排出部盖20处于相对于外壳14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执行了打印并从装置本体12的排出部9排出的纸张P由盖20向打印机10的前方引导。
如图2所示,装置本体12具有纸张供给部24、记录部6、排出部9和控制部60。
控制部60与纸张供给部24、记录部6以及排出部9电连接,根据从操作部22输入的指令控制各部件的动作。另外,控制部60借助驱动电机(未图示)来控制托架8的移动(X轴方向移动:主扫描驱动)以及输送辊轴的旋转(副扫描驱动)。托架8在其底面组装有墨盒安装部7。另外,控制部60用于在其与墨盒4所具有的电路基板之间进行信号的交换。
装置本体12具有托架导轨62和托架驱动单元(未图示),能够使托架8沿着托架导轨62移动。托架导轨62沿着X轴方向(即,装置本体12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被组装到设置于托架8的底面侧的轴承部409(参照图3、图4)之中,用于支承托架8。
已安装有墨盒安装部7的托架8构成为能够利用托架驱动单元(未图示)沿着装置主体12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通过使托架8沿着装置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墨盒安装部7沿着装置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即、墨盒4被托架8沿着装置主体12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输送。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喷墨头和墨盒4被托架8输送的打印机10的类型也被称为“托架装载型”。此外,也可以在与托架8不同的部位构成不动的墨盒安装部7,将来自安装于墨盒安装部7的墨盒4的墨水经由软管供给托架8的喷墨头。这样的打印机的类型也被称为“非托架装载型”。此时的墨盒4并不限于可装卸的墨盒,也可以是被固定的墨罐。在该墨罐上也可以具有能够从外部注入墨水的墨水注入口。
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将沿着使托架8往复移动的主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的轴设为X轴,将沿着输送纸张的副扫描方向(前后方向)的轴设为Y轴,将沿着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轴设为Z轴。另外,铅垂上方向是+Z方向,铅垂下方向是-Z方向。此外,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是指被设置于水平面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水平面是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面(XY平面)。
A-2.墨盒的安装状态和托架结构: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墨盒安装完毕的状态下的托架8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未安装墨盒的托架8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方向表示未安装墨盒的托架8的简要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6-6线的简要截面图。此外,出于方便,在图3中并未图示墨盒安装部7安装于托架8的底部。
如图3所示,墨盒4具有盖401,在盖40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贯通盖的通孔402a、402b、402c;从通孔402c到通孔402b之间蛇行地延伸的四条空气槽403;在盖内侧面与各条空气槽403相连的大气连通孔434。在该情况下,在墨盒4的制造工序中,通孔402a被作为从墨盒4的内部吸引大气来维持墨盒4的内部的减压状态的减压孔使用。在制造墨盒4后,通孔402a被密封部件404密封而密闭。另外,在墨盒4的制造工序中,通孔402c被作为向墨盒4的内部注入墨水的墨水注入孔使用。在制造墨盒4后,通孔402c用于经由空气槽403、通孔402b和大气连通孔434向后述的液体保持部件460供给大气。在后述的各色墨水的容纳部位,墨盒4容纳如上所述的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这四种颜色的墨水。由此,每个容纳部位均配置有上述通孔402a、402c和空气槽403。通孔402b设置于各条空气槽403的端部并在X方向排列配置,大气连通孔434以在Y方向与在X方向排列的通孔402b排列的方式配置。而且,墨盒4通过将密封部件404与盖401的上表面接合而覆盖上述通孔以及空气槽的开口。
如图4和图5所示,密封部件接合完毕的墨盒4借助被组装于托架8的底部的墨盒安装部7安装于托架8。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墨盒4安装于托架8的情况以及将墨盒4安装于墨盒安装部7的情况作为同一含义处理。在墨盒4的安装状态下,墨盒4所具有的作为装卸机构部的后述的卡合部405与托架8的墨盒卡合臂801卡合。使用者通过对墨盒卡合臂801施加外力,使卡合臂转动位移而解除托架8和墨盒4之间的卡合。由此,使用者能够将墨盒4从托架8卸下。
如图4和图5所示,托架8具有墨盒安装部7。该墨盒安装部7具有黑色墨水用的液体导入部710b、黄色墨水用的液体导入部710y、品红色墨水用的液体导入部710m、青色墨水用的液体导入部710c和圆锥状的螺旋弹簧720。而且,墨盒4能够安装于该墨盒安装部7。螺旋弹簧720配置在墨盒卡合臂801侧,在安装墨盒4时被压缩,在墨盒卡合臂801的卡合解除时伸长,上推墨盒4。弹性部件705是由合成橡胶等构成的部件,呈环状,被安装于液体导入基部703的外壁部。
上述各墨水用液体导入部710与安装于墨盒安装部7的墨盒4的液体容纳部相对应地设置,并具有同一结构。在此以液体导入部710b为例来进行说明,该液体导入部710b具有液体导入基部703、金属网703s和弹性部件705。金属网703s是由不锈钢等具有耐蚀性的金属形成的过滤器,被组装于液体导入基部703的上端,与墨盒4的后述的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面接触(参照图6)。而且,被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保持的墨水通过金属网703s而被送入位于托架8的底面的未图示的喷墨头。也就是说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经由与金属网703s面接触而与液体导入部710b连接。随后将说明液体导入部710b等和墨盒4之间的关系。
如图6所示,墨盒4在+Y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电路基板410。该电路基板410被固定于相对于第一端壁423倾斜的基板载置部411。随后将说明电路基板410向基板载置部411固定的情形和设置位置等。而且,设置于墨盒4的电路基板410具有后述的端子412。在墨盒4安装到托架8的的安装状态下,端子412的接触部与设置于托架8的电极集合体810的电极电接触。另外,墨盒4在图中的Y轴方向上将基板载置部411的端部设置为卡合部405。该卡合部405在墨盒4安装到托架8的安装状态下与托架8的墨盒卡合臂801卡合。此外,托架8也能够包含电极集合体810在内而被称为托架单元。
图6表示墨盒4安装于托架8后的状态。墨盒4在后述的凹部的每一个包括具有用于吸收并保持液体的功能的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与液体保持部件460相接触。设置于墨盒安装部7的底面的液体导入部710b隔着安装于液体导入基部703的环状顶端的金属网703s与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面接触。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被液体导入基部703向+Z方向抬起,按压液体保持部件460。由此,已容纳在液体保持部件460的液体、即黑色墨水经由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液体导入部710b中的液体导入基部703的金属网703s以及吸引孔704向墨盒安装部7的喷墨头供给。也就是说,液体导入部710b从墨盒4接受液体(黑色墨水)的导入,托架8使被导入到液体导入部710b的液体(黑色墨水)从喷墨头喷出。对于图4、图5、图6所示的液体导入部710c、710m、710y也是同样的。
墨盒4用所对应的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分别覆盖后述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m、407y。墨盒安装部7在液体导入基部703的基部设置有液密性的弹性部件705。该弹性部件705与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m、407y的周围的周缘陷没部408(参照图9)抵接,以在安装墨盒时防止来自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m、407y的墨水泄漏的方式密封。在安装这样的墨盒时,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m、407y各自连接成向上述的液体导入部710b、710c、710m、710y中的所对应的任一个供给各自的墨水。此外,随后将说明将墨盒4组装于托架8的墨盒安装部7的构造。
墨盒安装部7被安装于托架8的底部。如图4和图5所示,该墨盒安装部7具有引导突出部723和侧壁侧突出部724。如图4和图5所示,侧壁侧突出部724位于托架8的X轴方向两侧的托架侧壁81、82的内侧并相对。侧壁侧突出部724从墨盒安装部7的端壁部730朝向+Y方向向墨盒卡合臂801侧延伸。
引导突出部723从端壁部730朝向螺旋弹簧720向+Y方向延伸,并在液体导入部710y和液体导入部710c之间延伸。也就是说,该引导突出部723位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液体导入部710y和液体导入部710c之间。另外,该引导突出部723的位于端壁部730侧的部分与位于液体导入部710y和液体导入部710c之间的部分相比,距墨盒安装部7的底面的突出高度较低。墨盒4进入在托架侧壁81、82之间相对的侧壁侧突出部724之间而被安装于托架8的墨盒安装部7。引导突出部723进入这样安装后的墨盒4的后述的有底槽480(参照图9)。另外,墨盒安装部7在端壁部730设置有卡合孔750。该卡合孔750设有两个,在安装墨盒时,后述的卡合突起424t进入。此外,随后将说明墨盒安装的情形、以及引导突出部723和墨盒4之间的关系。
A-3.墨盒4的结构:
图7是墨盒4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墨盒4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底面侧观察墨盒4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从底面侧观察未安装电路基板410的墨盒4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朝向+X方向观察墨盒4而表示的侧视图,图12是在-Z方向观察将盖401卸下了的状态的墨盒4而表示的俯视图,图13是在-Z方向观察已组装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状态的墨盒4而表示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墨盒4具有箱体420、盖401和电路基板410。盖401固定于箱体420,并覆盖箱体420所具有的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凹部421b、421y、421c、421m(参照图8、图12)。此外,墨盒4具有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盖内侧面密封部件436和密封部件404。箱体420和盖401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的成型品,利用注塑成型等适当的成型方法而形成。
如图8~图12所示,箱体420具有底壁422、第一端壁423、第二端壁424、第一侧壁425、第二侧壁426、位于第一侧壁425和第二侧壁426之间的分隔壁471、与该分隔壁471相交并位于第一端壁423和第二端壁424之间的分隔壁472。箱体420由这些分隔壁形成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凹部421b、421y、421m、421c。在第一侧壁425和第二侧壁426中,外壁面被肋428加强。底壁422构成箱体420的底面,具有与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各色墨水相对应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y、407m、407c和周缘陷没部408,并与盖401相对。第一端壁423从底壁422立起而与盖401的盖部430相交。另外,对于该第一端壁423,在朝向底壁422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为第一方向)观察底壁422的俯视图中,具有第一壁面部分423a、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壁面部分423a相邻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而且,第二端壁424和第一端壁423的第一壁面部分423a之间的Y轴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第二端壁424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间的Y轴方向上的距离。第二端壁424从底壁422立起而与盖401相交,并且与第一端壁423相对。第一侧壁425在第一端壁423的一个端部(图8中的-X方向端部)和第二端壁424的一个端部(图8中的-X方向端部)之间从底壁422立起而与盖401相交。第二侧壁426在第一端壁423的另一个端部(图8中的+X方向端部)和第二端壁424的另一个端部(图8中的+X方向端部)之间从底壁422立起而与盖401相交,并且与第一侧壁425相对。
这样的壁面结构和上述各凹处也可以按如下内容进行表述。箱体420具有:底壁422,其形成有与上述各色墨水相对应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y、407m、407c,在各自的液体供给孔具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盖401,其与底壁422相对的;第一端壁423,其与底壁422和盖401相交,具有第一壁面部分423a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第二端壁424,其与底壁422和盖401相交并与第一端壁423相对;第一侧壁425,其与底壁422和盖401相交的;第二侧壁426,其与底壁422和盖401相交并与第一侧壁425相对。对于该箱体420,在第一方向上观察底壁422的俯视图中,凹部421m和凹部421y以在Y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位于第二端壁424和第一壁面部分423a之间,凹部421b和凹部421c以在Y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位于第二端壁424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间。而且,箱体420使液体保持部件460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以依次重叠的方式设置于如上述那样排列的凹部421b、421c、421m、421y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m、407y。如图13所示,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覆盖上述各凹处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m、407y,该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与液体保持部件460重叠。
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针对第一壁面部分423a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在Y轴方向上设置了距离的长短不同。由此,墨盒4使凹部421c以及容纳于该凹部421c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的从第二端壁424朝向第一端壁423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为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凹部421b以及容纳于该凹部421b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另外,墨盒4使凹部421c以及容纳于该凹部421c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的容积大于凹部421b以及容纳于凹部421b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的容积。在此基础上,如图12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的底壁422的俯视图中,墨盒4的凹部421c、凹部421y以及凹部421m的形状为正方形。容纳于这些凹处的液体保持部件460也是正方形。
如图9所示,电路基板410在基板表面具有多个端子412,配置于箱体420的第一端壁423中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如图10所示,在该第二壁面部分423b形成有基板载置部411。该基板载置部411相对于第二壁面部分423b倾斜。而且,电路基板410将其内侧面固定于基板载置部411,并相对于第二壁面部分423b倾斜。如图9所示,在电路基板410中,端子412呈所谓的交错状被设置成两列,若墨盒4如上所述安装于托架8,则如图6所示,端子412的接触部与托架8侧的电极集合体810的电极电连接。此外,端子412的形状、排列并不局限于图9的形状,只要接触部与电极集合体810电连接,就可以是任意的结构。
如图10所示,基板载置部411设置于第一端壁423中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由此,基板载置部411的卡合部405设置于第二壁面部分423b,并与托架8的墨盒卡合臂801卡合。另外,基板载置部411在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外壁面侧具有开口413。该开口413沿着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外壁面从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上端侧到下端侧在Z轴方向上延伸(参照图8),并在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上下端侧开口。另一方面,若盖401被固定于箱体420,则如图9所示,开口413被盖401所具有的后述的外方延伸部431在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上端侧闭塞。为了将电路基板410向基板载置部411固定,采用从基板载置部411突出的凸部414。如图9所示,在该凸部414从电路基板410延伸后的状态下,凸部414被热铆接。由此,电路基板410被固定于基板载置部411。而且,第一端壁423的第一壁面部分423a与已固定于基板载置部411的电路基板410相比在从第二端壁424朝向第一端壁423的方向上突出。
如图8所示,与上述凹部421b、421m、421c、421y的每一个相对应,盖401具有:通孔402a、402b、402c;在从通孔402c到通孔402b之间延伸的空气槽403;大气连通孔434;盖周缘的密封部件支座437。密封部件支座437以与通孔402a、402b、402c的周壁、空气槽403的周壁相同的高度从盖401的上表面突出,成为密封部件404的接合支座。
四个大气连通孔434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位于盖部430的外缘,并贯通盖401。与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各色墨水相对应的通孔402b在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空气槽403的末端贯通盖401,以与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大气连通孔434在Y轴方向上排列在直线上的方式而形成。而且,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大气连通孔434和通孔402b在盖401的内侧面由空气槽(未图示)相连。该空气槽和通孔402b的盖内侧面开口以及大气连通孔434的盖内侧面开口被盖内侧面密封部件436密封。由此,被盖401封闭的箱体420的凹部421b、421m、421c、421y经由通孔402c、空气槽403、通孔402b以及大气连通孔434分别大气开放。此外,通孔402a、402b、402c和空气槽403被密封部件404在盖上表面侧密封。由于上述大气开放,容纳于被盖401封盖的箱体420的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凹部421b、421m、421c、421y的多孔质的液体保持部件460分别一边接受大气通气,一边将容纳的墨水经由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供给,进而经由与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b(参照图4)、或者液体导入部710m、或者液体导入部710c、或者液体导入部710y相对应的液体供给孔供给墨水。也就是说,凹部421b的液体供给孔407b与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b连接,凹部421c的墨水供给孔407c与液体导入部710c连接,凹部421y的墨水供给孔407y与液体导入部710y连接,凹部421m的液体供给孔407m与液体导入部710m连接而供给各色的墨水。此外,若在上述各凹部容纳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则已接合有盖内侧面密封部件436和密封部件404的盖401被熔接固定于箱体420,从而可得到图6、图7所示的墨盒4。
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均能够使用多孔质树脂材料。多孔质树脂材料只要具有能够保持液体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既可以是例如聚氨酯泡沫那样的发泡部件,也可以是将聚丙烯形成纤维状并集束而成的纤维部件。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的用于保持液体的特性不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表示细孔的形成密度的细孔密度形成得大于液体保持部件460的细孔密度。由于上述细孔密度的大小关系,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毛细管作用力大于液体保持部件460的毛细管作用力。
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在毛细管作用力方面具有上述大小关系,从而已容纳于液体保持部件460的墨水按照以下所述的顺序流通。即、墨水从毛细管作用力较小的部件向毛细管作用力较大的部件流动。如图6所示,若已容纳于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墨水经由液体导入基部703吸引而被消耗,则已容纳于重叠于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上表面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的墨水向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移动。这样的墨水移动的驱动力主要是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毛细管作用力。并且,利用来自与液体保持部件460的容纳位置相对应的通孔402a和与该通孔402a相连的空气槽403以及大气连通孔434的大气连通,不会给上述墨水移动带来障碍。
如上所述,特性不同的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被容纳于箱体420的凹部421b、421c、421y、421m,并且,通过在液体导入基部703使用具有比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毛细管作用力大的毛细管作用力的金属网703s,能够高效地消耗被容纳于液体保持部件460的墨水。即、能够降低液体保持部件460中的未使用墨水的余量。
此外,只要是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的毛细管作用力随着从液体导入基部703离开而变小的结构,上述各液体保持部件的细孔密度的大小关系就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在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和液体保持部件460的细孔密度相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对各液体保持部件进行防水处理、浸水处理,也具有上述毛细管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此外,如图9~图10所示,墨盒4在形成有液体供给孔407b、407m、407c、407y的底壁422的底面(-Z方向侧的外壁面)设置了有底槽480。有底槽480是形成于分隔壁472的凹槽,从第一端壁423侧向+Y方向延伸。而且,该有底槽480以在墨盒4被安装于墨盒安装部7的状态下墨盒安装部7的引导突出部723(参照图4)能够插入的深度和槽长度而形成。
另外,墨盒4在第二端壁424的外壁下端具有一对卡合突起424t。该卡合突起424t在将墨盒4安装于墨盒安装部7时进入墨盒安装部7的端壁部730(参照图4),作为墨盒4相对于墨盒安装部7旋转移动的支点发挥作用,有助于墨盒4的定位。
A-4.墨盒的安装姿势: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向托架8安装墨盒4时的情形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安装墨盒时,墨盒4以第二端壁424的外侧壁面向-Z方向的倾斜姿势插入托架8的墨盒安装部7。接着,墨盒4的卡合突起424t进入托架8的墨盒安装部7中的卡合孔750(参照图4)。之后,直到成为图6所示的卡合部405与墨盒卡合臂801卡合的状态为止,墨盒4被朝向墨盒安装部7向-Z方向按压。在该情况下,进入到卡合孔750的卡合突起424t作为如上所述的墨盒4被按压时,墨盒4的旋转移动时的支点而发挥作用。
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能够安装于具有液体导入部710b、710c、710y、710m的打印机10。具体而言是能够安装于托架8的墨盒安装部7。在箱体420的底壁422具有能够与上述液体导入部接触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c、407y、407m,在与底壁422相交的第一端壁423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参照图9)设置有能够与托架8的电极集合体810电接触的电路基板410。而且,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朝向底壁422的第一方向上俯视底壁422时,第二端壁424和第一端壁423的第一壁面部分423a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壁424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通过在第一端壁423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配置电路基板410,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使电路基板410在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外侧占有的接触部占有区域与上述距离之差的区域范围相重叠。由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包含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液体供给孔407b等和电路基板410的墨盒4能够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在墨盒整体上实现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通过针对第一端壁423的第一壁面部分423a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上述距离的大小规定,使第一壁面部分423a在从第二端壁424朝向第一端壁423的方向上比电路基板410更突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即使伴随着落下等而产生的外力波及第一端壁423侧,也能够利用第一壁面部分423a保护电路基板410。
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第一端壁423中的第二壁面部分423b设置有与打印机10的托架8卡合的卡合部405。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对于卡合部405在第二壁面部分423b的外侧占有的卡合部占有区域,也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使该区域与上述距离之差的范围交相重叠,因此,能够在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使墨盒整体上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利用第一壁面部分423a保护电路基板410和卡合部405。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安装在打印机10的托架8上的过程中,详细而言在将墨盒4安装在墨盒安装部7的过程中,使第二端壁424的卡合突起424t进入墨盒安装部7的卡合孔750,使卡合突起424t作为墨盒4的旋转移动时的支点而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如图12所示,在朝向底壁422的第一方向上俯视底壁422时,使液体供给孔407c的从第二端壁424朝向第一端壁423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液体供给孔407b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由此,具有如下优点。在向墨盒安装部7的安装过程的初始阶段、也就是墨盒4的移动较大的阶段,使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与液体导入部710c接触,因此,靠近作为支点发挥作用的卡合突起424t的液体供给孔407c朝向第二方向而与液体导入部710c摩擦的距离变长。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的最终阶段、也就是墨盒4的移动较小的阶段,使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与液体导入部710b接触,因此,远离作为支点发挥作用的卡合突起424t的液体供给孔407b朝向第二方向而与液体导入部710b摩擦的距离变短。因此,通过将第二方向上的液体供给孔407b的长度设定得比液体供给孔407c的长度长,能够应对较大的摩擦距离,即使是远离支点的液体供给孔407b,也能够确保与液体导入部710b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的接触。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第二端壁424和第一壁面部分423a之间排列设置有青色墨水用的凹部421c和黑色墨水用的凹部421b,使凹部421c的容积大于凹部421b的容积。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规定凹部容积大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墨盒整体上的小型化。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第二端壁424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间排列设置有黄色墨水用的凹部421y和品红色墨水用的凹部421m,在第二端壁424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间排列设置有青色墨水用的凹部421c和黑色墨水用的凹部421b。在此基础上,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使凹部421y、凹部421m和凹部421c为容积比凹部421b的容积大的凹处,在上述各凹处容纳上述各彩色墨水,在凹部421b中容纳黑色墨水。由此,具有如下优点。一般在采用多种颜色的彩色墨水进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品红色墨水、黄色墨水、青色墨水这样的彩色墨水的消耗量比黑色墨水的消耗量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能够在容积较小的凹部421b中容纳黑色墨水,能够将各色的彩色墨水容纳在容积比凹部421b的容积大的凹部421c、421y、421m。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谋求墨盒整体上的小型化的基础上,能够使彩色印刷的自由度得到提高。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第一方向上俯视底壁422时,凹部421c、421y、421m的形状为正方形。由此,具有如下优点。在从分别容纳到凹部421c、421y、421m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经由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向液体导入部710c、710y、710m供给各色的彩色墨水的情况下,若凹部421c、421y、421m为长方形,则从容纳于各凹部的液体保持部件460的长边的端部周缘到液体导入部710c、710y、710m之间的间隔与从液体保持部件460的短边的端部周缘到液体导入部710c、710y、710m之间的间隔出现差异。其结果是导致墨水供给的效率产生差异,该差异随着长边短边之比而相应地变大。可是,若凹部421c、421y、421m以及容纳于其中的液体保持部件460为正方形,则上述间隔没有较大的差异。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4,在如上所述谋求墨盒整体上的小型化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在已容纳于凹部421c、421y、421m的液体保持部件460中容纳的墨水的供给效率。另外,通过使凹部421c、421y、421m以及容纳在其中液体保持部件460在上述俯视图中为正方形,液体保持部件460占有的容积效率也得到提高,因此有益于墨盒整体上的小型化。
B.变形例
本实用新型可以如下的各种技术方案而得以实施。
B-1.使用了外部箱体的墨盒:
图15是使用了外部箱体的第一变形例的墨盒4A的简要分解图,图16是从图15中的A方向观察内部箱体420in并以俯视图表示的说明图。该墨盒4A具有外部箱体420out和内部箱体420in。外部箱体420out除了底壁422之外,其外观与上述的箱体420的外观相同,除了第一端壁423的第一壁面部分423a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之外,还具有箱体插入孔420h。内部箱体420in除了具有能够按照墨水颜色分别容纳黑色、品红色、青色、黄色各色墨水的凹部421b、421m、421c、421y之外,在底壁422还具有液体供给孔407b、407m、407c、407y和有底槽480。另外,该内部箱体420in将其侧壁外形仿照第一壁面部分423a和第二壁面部分423b而形成为台阶状。上述各凹处的排列以及液体供给孔的形状与上述箱体420相同。另外,外部箱体420out在第二壁面部分423b具有能够与托架8的电极集合体810电接触的电路基板410。而且,经由内部箱体420in向箱体插入孔420h的插入,该外部箱体420out相对于内部箱体420in装卸自如。将内部箱体420in插入到外部箱体420out的箱体插入孔420h的状态的墨盒4A与上述墨盒4具有互换性。此外,在内部箱体420in的外侧壁和箱体插入孔420h的孔内壁之间形成有未图示的定位销、台阶等,内部箱体420in被定位在Z轴方向上。
该变形例的墨盒4A若随着各色墨水的消耗而需要更换,则能够通过更换内部箱体420in来实现墨水的补充。另外,在墨盒4A中,即使是分离成内部箱体420in和外部箱体420out的多部件技术方案,也能够起到上述的紧凑化等的效果。
图17是同时记载有使用了外部箱体的第二变形例的墨盒4B中的外部箱体420out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和A方向箭头视图来表示的说明图、图18是同时记载有墨盒4B中的与各色墨水对应的内部箱体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和A方向箭头视图来表示的说明图,图19是墨盒4B的简要分解图。该墨盒4B具有外部箱体420out和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外部箱体420out包含底壁422,其外观与上述的箱体420的外观相同。而且,如图17所示,外部箱体420out在底壁422形成有液体供给孔407b、407m、407c、407y、有底槽480,外部箱体420out具有能够与托架8的电极集合体810电接触的电路基板410。上述各墨水供给孔、电路基板410的位置、形状与上述箱体420相同。另外,外部箱体420out在底壁422及其周围的第一端壁423、第二端壁424、第一侧壁425以及第二侧壁426、上述分隔壁471~472具有独立地容纳后述的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的箱体容纳凹处421ba、421ma、421ca、421ya。这些箱体容纳凹处421ba、421ma、421ca、421ya只要能够液密地容纳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即可,因此底壁422的内壁面为平面。
内部箱体420inb为能够插入外部箱体420out的箱体容纳凹处421ba的外观形状,并具有凹部421b,凹部内部形状与上述箱体420的凹部421b的形状相同,容纳有液体保持部件460以及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406。而且,内部箱体420inb具有与外部箱体420out上的液体供给孔407b重叠的通孔407ba,通孔407ba的周围用密封部件cz密封。由此,若该内部箱体420inb被容纳于外部箱体420out的箱体容纳凹处421ba,则液体供给孔407b经由被密封部件cz密封的通孔407ba以及液体供给孔407b将黑色墨水向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b(参照图4)供给。内部箱体420inc、内部箱体420iny以及内部箱体420inm也相同。
内部箱体420inb、内部箱体420inm、内部箱体420inc和内部箱体420iny的集合体能够安装于液体供给孔407b、液体供给孔407m、液体供给孔407c和液体供给孔407y,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b将黑色墨水向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b(参照图4)供给,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m将品红色墨水向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m供给,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c将青色墨水向液体导入部710c供给,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y将黄色墨水向液体导入部710y供给。而且,通过将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容纳在外部箱体420out的箱体容纳凹处421ba、421ma、421ca、421ya,如图19所示,可获得墨盒4B。所获得的墨盒4B与上述墨盒4具有互换性。此外,在外部箱体420out的箱体容纳凹处421ba、421ma、421ca、421ya的内侧壁和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未图示的定位销、台阶等,上述各内部箱体被定位在Z轴方向上。
在该变形例的墨盒4B中,若随着各色墨水的消耗而需要更换,则通过更换内部箱体420inb、内部箱体420inm、内部箱体420inc和内部箱体420iny就能够实现墨水的补充。另外,在墨盒4B中,即使是内部箱体420inb、内部箱体420inm、内部箱体420inc和内部箱体420iny分离的多部件技术方案,也能够起到上述的紧凑化等的效果。此外,该第二变形例的内部箱体420inb、内部箱体420inm、内部箱体420inc和内部箱体420iny也可以是一体构成品。
图20是使用了外部箱体的第三变形例的墨盒4C的简要分解图。该墨盒4C在第二变形例的外部箱体420out中容纳有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的基础上,具有与黑色、品红色、青色、黄色各色墨水相对应的外部罐490Tb、490Tm、490Tc、490Ty和与各色墨水相对应的管490Cb、490Cm、490Cc、490Cy。外部罐490Tb、490Tm、490Tc、490Ty在内部容纳各色墨水,利用未图示的内置泵将容纳的墨水经由管490Cb、490Cm、490Cc、490Cy供给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如上所述,内部箱体420inb、420inm、420inc、420iny具有通孔407ba、407ma、407ca、407ya(参照图19),将这些通孔与外部箱体420out的液体供给孔407b、407m、407c、407y相连通。由此,外部罐490Tb和管490Cb、外部罐490Tm和管490Cm、外部罐490Tc和管490Cc以及外部罐490Ty和管490Cy能够安装于液体供给孔407b、液体供给孔407m、液体供给孔407c和液体供给孔407y,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b将黑色墨水向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b(参照图4)供给,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m将品红色墨水向托架8的液体导入部710m供给,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c将青色墨水向液体导入部710c供给,能够经由液体供给孔407y将黄色墨水向液体导入部710y供给。因而,即使是该多部件技术方案的墨盒4C,也能够起到上述的紧凑化等的效果。
B-2.其他变形例: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及其墨水容器,还能够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用于容纳该液体的墨盒(液体容纳容器)。例如,可以应用于如下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纳容器。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滤色器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或场发光显示器(Field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样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在时钟或相机等精密机械中以精确定位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者碱性性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其他任意的具备使微小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喷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液滴”指的是从液体喷射装置所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线状的形状。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能够液体喷射装置进行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在“液体”中还包括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态材料以及溶胶-凝胶法下的液体材料;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液态材料。另外,并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在“液体”中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态物所组成的功能性材料的粒子被溶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而得到的物质等。另外,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这里,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状组合物在内。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或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结构来实现。例如,与实用新型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实施形态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的特征,可以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而适宜地进行更换或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要特征来说明,就可以适宜地进行删除。
本申请基于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而被引入的、2014年3月17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4-53248)主张优先权。
Claims (13)
1.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
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
卡合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卡合,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
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2.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
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
卡合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卡合,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接触部相比在从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上突出。
3.一种能够供给液体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
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
卡合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卡合,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
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壁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旋转移动的支点,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
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和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位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和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位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的从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二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三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四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
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二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三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四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和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分别容纳彩色墨水,
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容纳黑色墨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形状为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形状为正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二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三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四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
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二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三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四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和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分别容纳彩色墨水,
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容纳黑色墨水。
11.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
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
在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壁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旋转移动的支点,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
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和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位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
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和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位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的从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12.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
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
第一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二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三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四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
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形状为正方形。
13.一种能够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于具有第一液体导入部、第二液体导入部、第三液体导入部和第四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有:
第一壁,其具有第一液体供给孔、第二液体供给孔、第三液体供给孔和第四液体供给孔;
第一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三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三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四供给孔侧液体保持部件,其能覆盖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并且能够与所述第四液体导入部接触;
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三壁,其与所述第一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二壁相对;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电接触;
第一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一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二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二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三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三液体供给孔连接;
第四液体容纳部,其与所述第四液体供给孔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积,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和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分别容纳彩色墨水,
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容纳黑色墨水,
在朝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俯视所述第一壁时,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所述第三液体容纳部以及所述第四液体容纳部的形状为正方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53248A JP6281342B2 (ja) | 2014-03-17 | 2014-03-17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JP2014-053248 | 2014-03-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45144U true CN204845144U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268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4660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45144U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510112996.XA Active CN104924768B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6105972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18224B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液体供给单元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2996.XA Active CN104924768B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N2016105972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18224B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液体供给单元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566794B2 (zh) |
EP (2) | EP3246167B1 (zh) |
JP (1) | JP6281342B2 (zh) |
CN (3) | CN204845144U (zh) |
AU (2) | AU2015234129B2 (zh) |
BR (1) | BR112016015309A2 (zh) |
ES (2) | ES2699533T3 (zh) |
MY (1) | MY183446A (zh) |
TW (1) | TWI649216B (zh) |
WO (1) | WO201514120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4768A (zh) * | 2014-03-17 | 2015-09-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516271S (zh) * | 2014-06-11 | 2015-01-26 | ||
JP1515995S (zh) * | 2014-06-11 | 2015-01-26 | ||
CN105244751B (zh) * | 2015-10-12 | 2018-09-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实现晶体温度调控的双温控模式大口径晶体倍频转换装置 |
CN105223978B (zh) * | 2015-10-12 | 2017-06-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采用恒温水循环方式实现温度调控功能的箱体 |
CN105244750B (zh) * | 2015-10-12 | 2018-07-0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真空环境下实现晶体温度调控的大口径晶体倍频转换装置 |
CN105161966B (zh) * | 2015-10-12 | 2018-09-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强制对流下实现晶体温度调控的大口径晶体倍频转换装置 |
CN105226497B (zh) * | 2015-10-12 | 2018-07-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可调控晶体温度的大口径晶体倍频转换装置 |
WO2017115580A1 (ja) * | 2015-12-28 | 2017-07-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CN108099410A (zh) * | 2017-12-28 | 2018-06-01 |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再生四色彩彩色墨盒 |
CN108032621A (zh) * | 2017-12-28 | 2018-05-15 |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螺旋除气彩色墨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33906B2 (ja) | 1993-08-19 | 2001-02-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115783B2 (ja) * | 1995-02-06 | 2000-12-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に着脱自在な保護部材及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保持するためのホルダを着脱自在に保持する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8260310A (ja) * | 1996-06-25 | 2008-10-30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MY138350A (en) | 1998-11-02 | 2009-05-29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 and printer using the same |
JP2001187455A (ja) * | 1998-11-02 | 2001-07-10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印刷装置 |
JP2000141684A (ja) * | 1998-11-12 | 2000-05-23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1187457A (ja) | 1998-11-26 | 2001-07-10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4314702B2 (ja) | 1998-11-26 | 2009-08-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書込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
JP2000301738A (ja) | 1998-11-26 | 2000-10-31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容器の適正判断方法およびインク容器の適正を判断する印刷装置 |
JP4395943B2 (ja) | 1998-11-26 | 2010-01-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情報の管理方法 |
JP2000218818A (ja) | 1998-11-26 | 2000-08-08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印刷装置 |
WO2000047417A1 (fr) | 1999-02-15 | 2000-08-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primante a jet d'encre |
JP2003182118A (ja) | 2001-12-20 | 2003-07-03 | Sii Printek Inc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090643A (ja) | 2005-09-28 | 2007-04-12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プリンタ |
JP5288743B2 (ja) * | 2006-08-23 | 2013-09-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5094273B2 (ja) | 2006-08-23 | 2012-12-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US8011768B2 (en) * | 2006-08-23 | 2011-09-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tank |
MY147941A (en) | 2006-11-06 | 2013-02-15 | Seiko Epson Corp | Liquid container, container holder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
JP5300364B2 (ja) * | 2008-03-31 | 2013-09-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ATE499215T1 (de) * | 2008-03-31 | 2011-03-15 | Canon Kk | Tintenbehälter und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system |
US8313180B2 (en) * | 2010-03-31 | 2012-11-2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Inkjet ink tank |
US8297739B1 (en) * | 2012-03-02 | 2012-10-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US8894184B2 (en) * | 2012-05-23 | 2014-11-2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over and liquid container |
US9827776B2 (en) * | 2012-07-23 | 2017-11-2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tridge |
JP6281342B2 (ja) * | 2014-03-17 | 2018-02-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2014
- 2014-03-17 JP JP2014053248A patent/JP628134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11 US US14/644,804 patent/US95667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3 TW TW104108213A patent/TWI64921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3-13 MY MYPI2016702564A patent/MY183446A/en unknown
- 2015-03-13 WO PCT/JP2015/001419 patent/WO201514120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13 BR BR112016015309-0A patent/BR112016015309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3-13 AU AU2015234129A patent/AU201523412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5-03-16 CN CN201520146606.6U patent/CN20484514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5-03-16 CN CN201510112996.XA patent/CN104924768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CN CN201610597252.6A patent/CN10621822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16 EP EP17175452.6A patent/EP324616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ES ES17175452T patent/ES2699533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ES ES15159180.7T patent/ES2676445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EP EP15159180.7A patent/EP2921303B8/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7
- 2017-01-04 US US15/397,930 patent/US98277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4-24 AU AU2017202687A patent/AU2017202687B2/en not_active Ceas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4768A (zh) * | 2014-03-17 | 2015-09-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18224A (zh) | 2016-12-14 |
CN104924768A (zh) | 2015-09-23 |
EP3246167A1 (en) | 2017-11-22 |
ES2699533T3 (es) | 2019-02-11 |
EP2921303B1 (en) | 2018-04-25 |
JP2015174367A (ja) | 2015-10-05 |
US20170113464A1 (en) | 2017-04-27 |
EP3246167B1 (en) | 2018-10-31 |
TWI649216B (zh) | 2019-02-01 |
EP2921303A3 (en) | 2016-12-21 |
AU2017202687A1 (en) | 2017-05-18 |
MY183446A (en) | 2021-02-18 |
ES2676445T3 (es) | 2018-07-19 |
US9566794B2 (en) | 2017-02-14 |
WO2015141204A1 (ja) | 2015-09-24 |
CN104924768B (zh) | 2017-11-28 |
US9827773B2 (en) | 2017-11-28 |
EP2921303B8 (en) | 2018-07-04 |
BR112016015309A2 (pt) | 2021-01-26 |
AU2017202687B2 (en) | 2018-09-13 |
JP6281342B2 (ja) | 2018-02-21 |
CN106218224B (zh) | 2018-09-07 |
TW201544339A (zh) | 2015-12-01 |
EP2921303A2 (en) | 2015-09-23 |
AU2015234129B2 (en) | 2017-02-16 |
US20150258801A1 (en) | 2015-09-17 |
AU2015234129A1 (en) | 2016-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45144U (zh) | 液体供给单元 | |
CN204472115U (zh) | 液体供给单元 | |
CN203600778U (zh) | 盒 | |
CN106004057A (zh) | 容器、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 |
JP2002307710A (ja) | 液体収納容器、該液体収納容器を用いた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該記録装置への液体収納容器の装着方法、ならびに液体の撹拌方法 | |
CN105398221A (zh) | 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以及电气连接体 | |
CN106103106A (zh) | 液体供给装置 | |
CN103419503B (zh) |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 |
CN106808807B (zh) | 液体供给单元 | |
JP6610068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CN105398223A (zh) | 液体供给系统 | |
JP6287325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JP6409947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JP6295757B2 (ja)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
TW201536576A (zh) | 液體供給單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