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3234U -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3234U
CN204843234U CN201520343491.XU CN201520343491U CN204843234U CN 204843234 U CN204843234 U CN 204843234U CN 201520343491 U CN201520343491 U CN 201520343491U CN 204843234 U CN204843234 U CN 204843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welding
thing
electrical contact
welding 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34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爱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AOSHI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AOSHI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AOSHI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AOSHI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434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3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3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32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阻焊装置,用于第一焊接物贯穿第二焊接物后两者交接处的焊接,第一焊接物设有可抵住第二焊接物通孔外围的定位凸起,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绝缘定位部,以第二焊接物的通孔为界,绝缘定位部位于第一焊接物具有定位凸起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且电接触,第二电极位于第二焊接物的与绝缘定位部相反的侧面且电接触,第二电极对第二焊接物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异侧电极改变为同侧电极,令到通电后电流不会经过定位凸部曲率最大的顶端,从而避免了定位凸部顶端放电发热熔融,从而提高焊接质量,效率更快更环保。

Description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阻焊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焊就是将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电阻焊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方法。
如图1所示,现有的第一焊接物1(例如管材)贯穿第二焊接物2(例如平面或具有弧面的板材)进行焊接时,一般是在第二焊接物2上开设焊接用的通孔21,第一焊接物1适当位置的外壁具有定位凸起11,将第一焊接物1插入通孔中直至定位凸起11的边缘抵住通孔21外围。以通孔21为界,电阻焊装置的第一电极3’置于具有定位凸起11一侧的第一焊接物1上,并施加指向第二焊接物2的压力F2,使定位凸起11压紧通孔21外围;电阻焊装置的第二电极置4于第二焊接物2通孔21外壁与定位凸起11相反的另一侧,并施加指向定位凸起11的压力F1,使通孔21外壁压紧定位凸起11。在该结构中,电阻焊装置的两个电极位于第二焊接物2的通孔21两侧,称为异侧电极焊接,两电极施力方向是相对的。由于定位凸起11是由空心的弯曲形成的,其顶端的曲率最大,通电后定位凸起11的顶端首先发热,并在压力的作用下,愈加弯曲直至整个定位凸起11叠合,叠合后电量更加全部集中在该位置并使之融合为一体,而真正需要焊接的待焊接管外壁与通孔连接的位置反而无法得到足够的热量融合,容易出现焊接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可大大提高焊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第一焊接物贯穿第二焊接物后两者交接处的焊接,第一焊接物设有可抵住第二焊接物通孔外围的定位凸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定位部,以第二焊接物的通孔为界,绝缘定位部位于第一焊接物具有定位凸起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且电接触,第二电极位于第二焊接物的与绝缘定位部相反的侧面且电接触,第二电极对第二焊接物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
所述的绝缘定位部与第一焊接物具有定位凸起一侧的端头相抵,第一电极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的端头相抵。
所述的第一电极连接有可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的弹簧。
所述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电接触,在第一焊接物与第一电极电接触的该侧端头位置设有与之绝缘接触并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的弹簧。
所述的第二电极为圆筒形。
所述的第一电极为外径大于第一焊接物内径的圆柱体,且中部有外径小于第一焊接物内径的凸台。
所述的第一电极为内径大于第一焊接物外径的圆桶体,套接在第一焊接物端口外形成电接触;弹簧为拉伸弹簧,一端与绝缘定位部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极的圆桶体桶底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异侧电极改变为同侧电极,令到通电后电流不会经过定位凸部曲率最大的顶端,从而避免了定位凸部顶端放电发热熔融,相反的,在第一焊接物贯穿第二焊接物后两者交接处能够得到最大的热量,从而提高焊接质量,效率更快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阻焊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阻焊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阻焊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电阻焊装置,用于第一焊接物1贯穿第二焊接物2后两者交接处的焊接,第一焊接物1设有可抵住第二焊接物2通孔21外围的定位凸起11。第一焊接物1可以为金属管材,其适当位置周向向外凸起形成定位凸起11。第二焊接物2可以为平面或弧面的金属板材或片材,或者是由金属板材或片材的圆筒或方筒形等等,在板材或片材上开设有通孔21,供第一焊接物1贯穿,通孔21大小与第一焊接物1大小匹配。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电阻焊装置,包括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和绝缘定位部5。以第二焊接物2的通孔为界,绝缘定位部5位于第一焊接物1具有定位凸起11的一侧,对第一焊接物1该侧起到限位作用;第一电极3位于第一焊接物1另一侧且电接触;第二电极4位于第二焊接物2的与绝缘定位部5相反的侧面且电接触,第二电极4对第二焊接物2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5方向的力F2,可以使第二焊接物2通孔的外围压紧第一焊接物1的定位凸起11,并且将第一焊接物1向绝缘定位部5压紧,绝缘定位部5则对第一焊接物1具有一个反向的力F3。
较好的,绝缘定位部5与第一焊接物1具有定位凸起11一侧的端头相抵,第一电极3与第一焊接物1另一侧的端头相抵,使第一焊接物1同时受到第一电极3和定位凸起11的力,更为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连接有可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5方向的力的弹簧6,使得第一焊接物1受力更为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4为圆筒形。第一电极3为外径大于第一焊接物1内径的圆柱体,且中部有外径小于第一焊接物1内径的凸台,便于焊接操作时嵌入第一焊接物1该端端口,使两者接触更为稳定。弹簧6为压缩弹簧,一端与外界的其他固定物抵触或连接,另一端抵触或连接于第一电极3底部对其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5方向的推顶力。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4为圆筒形。第一电极3为内径大于第一焊接物1外径的圆桶体,焊接操作时套接在第一焊接物1该端端口外形成电接触。弹簧6为拉伸弹簧,一端与绝缘定位部5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极3的圆桶体桶底连接,对第一电极3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5方向的拉力。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同实施例2,为内径大于第一焊接物1外径的圆桶体,焊接操作时套接在第一焊接物1该端端口外形成电接触。
弹簧6同实施例1,为压缩弹簧,一端与外界的其他固定物抵触或连接,另一端抵触或连接于第一电极3底部对其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5方向的推顶力。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第一电极与弹簧是不连接或接触的,第一电极可以为导电线,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的侧壁缠绕而实现电接触,在第一焊接物该侧的端头位置则设有与之绝缘接触并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推顶力的压缩弹簧,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其他同实施例1。

Claims (7)

1.一种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第一焊接物贯穿第二焊接物后两者交接处的焊接,第一焊接物设有可抵住第二焊接物通孔外围的定位凸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定位部,以第二焊接物的通孔为界,绝缘定位部位于第一焊接物具有定位凸起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且电接触,第二电极位于第二焊接物的与绝缘定位部相反的侧面且电接触,第二电极对第二焊接物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定位部与第一焊接物具有定位凸起一侧的端头相抵,第一电极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的端头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连接有可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焊接物另一侧电接触,在第一焊接物与第一电极电接触的该侧端头位置设有与之绝缘接触并施加指向绝缘定位部方向的力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极为圆筒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为外径大于第一焊接物内径的圆柱形,且中部有外径小于第一焊接物内径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为内径大于第一焊接物外径的圆桶体,套接在第一焊接物端口外形成电接触;弹簧为拉伸弹簧,一端与绝缘定位部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极的圆桶体桶底连接。
CN201520343491.XU 2015-05-25 2015-05-25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843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3491.XU CN204843234U (zh) 2015-05-25 2015-05-25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3491.XU CN204843234U (zh) 2015-05-25 2015-05-25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3234U true CN204843234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349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843234U (zh) 2015-05-25 2015-05-25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3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3002B (zh) 一种储液器进出气管及其应用
CN102684036B (zh) 管母线连接方法
CN203437805U (zh) 用于电阻焊方法的电极焊头
CN201295820Y (zh) 点电焊机焊头
CN204843234U (zh) 改进的电阻焊装置
CN108436241A (zh) 一种电阻焊焊接方法
CN201247837Y (zh) 柱状铜铝接线端子
CN204221183U (zh) 手柄预压式热电偶丝快速焊接装置
CN110576246B (zh) 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
CN109500507A (zh) 一种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方法
CN205429187U (zh) 一种铜铝接线端子
CN204481138U (zh) 一种极耳电池供电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353174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2935535B (zh) 一种可提高导线与焊盘焊接效率及可靠性的手工电烙铁头
CN115425366A (zh) 一种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方法
CN108161195B (zh) 合页电阻焊工艺
CN206497933U (zh) 用于与电芯连接的金属片
CN205810817U (zh) 三极管
CN201584520U (zh) 插接端子及采用该插接端子的插座
CN205021086U (zh) 一种锂电池包焊接夹具
CN207052768U (zh) 一种激光焊接插座
CN221087586U (zh) 电极组件及焊接设备
CN204470768U (zh) 一种焊接电极导电装置
CN205852048U (zh) 一种铝合金试片电阻点焊装置
CN204632595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正集流体与金属外壳底部的焊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