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9443U - 插头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9443U
CN204809443U CN201520263658.1U CN201520263658U CN204809443U CN 204809443 U CN204809443 U CN 204809443U CN 201520263658 U CN201520263658 U CN 201520263658U CN 204809443 U CN204809443 U CN 204809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late body
plural
insulating body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36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侑伦
侯斌元
廖崇甫
高雅芬
魏俊玮
陈龙飞
周杨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36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9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9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9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复数第一弹性端子或/及复数第二弹性端子;绝缘主体包含基座、半环形壁结构,半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半环形壁结构包括板体、复数自该第一板体两侧朝外延伸之侧板块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板体及各该侧板块前侧面之前挡部;第一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弹性接地端子,且第一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板体之表面。

Description

插头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连接器接口为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
目前的USBType-C电连接器公头和母座分别包含有成型胶芯上之平板端子和弹性端子,且公头和母座含有覆盖在胶芯外部的外铁壳等,使得习知USBType-C电连接器相关零件成本提高,以及无法降低组装工序与成本,是以,如何有效减少USBType-C电连接器上的零件(例如省略外铁壳的结构),即可进一步降低零件与相对应的组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第一弹性端子;绝缘主体包含基座、半环形壁结构,半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半环形壁结构包括板体、复数自该第一板体两侧朝外延伸之侧板块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板体及各该侧板块前侧面之前挡部;第一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弹性接地端子,且第一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板体之一面。
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连接段及一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第一板体,第一接触段自第一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第一焊接段自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
其更包含一后塞块,后塞块固定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后塞块包含复数穿槽,各第一焊接段设置于穿槽。
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复数除料槽孔,各除料槽孔形成于第一板体而对应各第一接触段。
所述绝缘主体包括一脱模槽孔,脱模槽孔形成于第一板体的后侧而相邻于基座。
其更包含复数夹持结构,位于绝缘主体,夹持结构包含复数突出状卡钩部及复数突出状接触部,各突出状接触部自各突出状卡钩部前侧延伸至第一板体之一面,突出状卡钩部固定于绝缘主体之两侧。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复数第一弹性端子。绝缘主体包含基座、环形壁结构及插槽,环形壁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复数第一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弹性接地端子,且各第一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
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连接段及一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第一板体,第一接触段自第一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第一焊接段自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
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复数脱模槽孔,脱模槽孔形成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后侧而相邻于基座。
其更包含复数夹持结构,位于绝缘主体,夹持结构包含复数突出状卡钩部及复数突出状接触部,突出状接触部自突出状卡钩部前侧延伸且伸入于插槽之两侧,突出状卡钩部固定于绝缘主体之两侧。
其更包括复数第二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二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二弹性接地端子,且各第二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第二板体之一面。
所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第二弹性讯号端子位于第二板体之一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弹性端子以收纳槽之中心点为一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
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包含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连接段及一第二焊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于第二板体,第二接触段自第二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之一面,第二焊接段自第二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
其更包含一后塞块,后塞块固定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后塞块包含复数穿槽,各第一焊接段与各第二焊接段设置于穿槽。
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复数除料槽孔,各除料槽孔形成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而分别对应各第一焊接段与各第二焊接段。
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之排列位置对应于第二弹性端子之排列位置。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如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中的绝缘主体与一形成于绝缘主体之色彩层。
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电连接器(Plug)未含有覆盖绝缘主体外部的外铁壳结构。插头电连接器仅包括有绝缘主体与复数弹性端子,绝缘主体的外型(环形壁结构或半环形壁结构)符合USBType-C规范尺寸,插头电连接器(Plug)可与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连结并传输讯号。复数弹性端子可以单排弹性端子使用或者是具备有双排弹性端子使用。绝缘主体与内部零件(如复数弹性端子、夹持结构等)可透过插接方式组合,或者是绝缘主体与内部零件透过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方式进行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位于绝缘主体外部的外铁壳、外铁壳上的EMI弹片与绝缘贴片等零件之组装成本,具有组装快速、节省时间,满足低价产品需求。减少外铁壳的绝缘主体外型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可与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稳固连结。并且,可以复数弹性端子组成单排复数端子,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简化,并具备电流、讯号传输之基本功能。此外,以复数弹性端子亦可组成双排型式的复数端子,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简化或形成单排型式,并具备电流、讯号传输之基本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主体形成半环形壁结构,外型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之半环形壁结构可与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连结,更为降低结构成本,并且,半环形壁结构相较整个环形壁结构更为降低结构成本、结构设计更为简易、容易加工制造的作用。
再者,可通过绝缘主体上形成色彩层,进而提高插头电连接器的质感、外观需求,并可用色彩区分不同连接接口规格或不同讯号传输规格的插头电连接器的作用。
此外,一般插座电连接器的板端母头有一壳体,壳体内包括与胶芯主体结合之单个或多个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型式的端子,或者是组装方式结合之端子。并且,各端子由不同长度组成,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短端子为讯号对,长端子用以接地或电源传输(POWER)功能,此外,插座电连接器中的上、下两排端子具有相同讯号,但上、下两排端子的端子接脚排列左右相反,而插头电连接器则可以正向或反向插入插座电连接器进行传输讯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具有延伸段之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切除延伸段之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双排端子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双排端子之分解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双排端子之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双排端子之前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前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三)。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四)。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五)。
符号说明
100..................插头电连接器
21....................绝缘主体
210..................基座
21a..................环形壁结构
211..................第一板体
212..................第二板体
213..................插槽
22....................半环形壁结构
221..................前挡部
222..................侧板块
224..................预留板块结构
23....................后塞块
24....................贯穿槽孔
25....................脱模槽孔
26....................除料槽孔
27....................穿槽
31....................第一弹性端子
311..................第一弹性讯号端子
312..................第一弹性电源端子
313..................第一弹性接地端子
314..................第一连接段
315..................第一接触段
316..................第一焊接段
317..................第一折弯段
32....................延伸段
33....................切除部
41....................第二弹性端子
411..................第二弹性讯号端子
412..................第二弹性电源端子
413..................第二弹性接地端子
414..................第二连接段
415..................第二接触段
416..................第二焊接段
417..................第二折弯段
52....................夹持结构
521..................突出状卡钩部
522..................突出状接触部
71....................绝缘外壳
81....................色彩层
91....................电路板
92....................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系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电连接器100结合于绝缘外壳71与线材92而成传输线使用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态样中,插头电连接器100亦可省略线材92而形成随身碟或形成直立式充电座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电连接器100为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本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100主要由绝缘主体21、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单排型式端子)所组成。
绝缘主体21外型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在此,绝缘主体21外型较习知具有铁壳覆盖之绝缘主体21的外型大,以使本实施例之绝缘主体21稳固插接插座电连接器内。本实施例中,绝缘主体21主要由基座210、环形壁结构21a及插槽213所组成,在此,以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形成有基座210、环形壁结构21a及插槽213,在此,第一板体211、第二板体212分别位于环形壁结构21a的上方与下方,环形壁结构21a自基座210一侧延伸。此外,插槽213位于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之间,并且,第一板体211具有一面(下表面)及前侧面,第二板体212具有一面(上表面)及前侧面,第一板体211之一面对应于第二板体212之一面。
参阅图1至图6及下述表格,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单排型式端子)为由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至少一第一弹性电源端子312及至少一第一弹性接地端子313所组成。由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之前视观之,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由右侧至左侧依序为第一弹性接地端子313(Gnd)、第一对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RX2+-,差动讯号端子)、第二对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D+-,差动讯号端子)、第三对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RX2+-,差动讯号端子),以及三对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之间的第一弹性电源端子312(Power/VBUS)、侦测端子(CC)、预留端子(SecondaryBus,简称SBU1)及最左侧之第一弹性接地端子313(Gnd),然而,排列顺序仅是举例,非以此为限。
第一弹性端子31(单排型式端子)排列表格:
A12 A11 A10 A09 A08 A07 A06 A05 A4 A03 A02 A1
GND RX2+ RX2- VBUS SBU1 D+ D- CC VBUS RX2+ RX2- GND
B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9 B10 B11 B12
上述之实施例中为组成十二支第一弹性端子31而符合传输USB2.0讯号,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6及下述表格,可省略第一对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RX2+-,差动讯号端子)、第三对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RX2+-,差动讯号端子)、预留端子(SecondaryBus,简称SBU1),仅至少保留如下述表格中的至少七支第一弹性端子31作为传输USB2.0讯号使用,也就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100可仅需要单排复数端子(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或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使用即可,在单排复数端子使用时,亦可进一步从十二支即减少至七支而达到简化端子数量的作用。上述单排端子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作说明,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以单排端子的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使用。
第一弹性端子31(单排型式端子)之简化端子排列表格:
A12 A11 A10 A09 A08 A07 A06 A05 A4 A03 A02 A1
GND VBUS D+ D- CC VBUS GND
B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9 B10 B11 B12
参阅图1至图6,各第一弹性端子31包含第一接触段315、第一连接段314及第一焊接段316。第一连接段314设置于该第一板体211,该第一接触段315自该第一连接段314一侧延伸而位于该第一板体211之一面,该第一焊接段316自该第一连接段314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绝缘主体21。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延伸于插槽213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即USB2.0讯号),复数第一焊接段316延伸于绝缘主体21的后侧。
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是通过一金属板冲压而成,并形成具有弹性的复数第一接触段315。因各第一弹性端子31通过各延伸段32相互连接在一起,可改善复数第一接触段315的强度,防止复数第一接触段315因重力朝下偏转,即复数第一接触段315通过各延伸段32连接在一起,让各第一弹性端子31形成一整体,在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绝缘主体21成型之前,可改善复数第一接触段315的强度,防止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的各第一接触段315偏转,方便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绝缘主体21的成型。也就是说,因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在与绝缘主体21成型之前,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通过各延伸段32连接在一起,增加复数第一接触段315的强度,以改善复数第一接触段315浮在空中而不会因自身重力发生朝下偏转的缺陷,且该种通过各延伸段32连接在一起的结构,也有利于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在与绝缘主体21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时,增加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的稳定性,防止成型时的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移位。
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绝缘主体21结合方式: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结合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通过复数延伸段32延伸成一体(如图4所示),绝缘主体21包括有脱模槽孔25,脱模槽孔25形成在第一板体211的后侧,复数延伸段32对应脱模槽孔25设置,脱模槽孔25的成型方式为: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时,模具内设置有复数加工治具,待绝缘主体21成型后,第一板体211的后侧形成复数脱模槽孔25。此外,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包括有复数切除部33,各切除部33形成在各延伸段32,且各切除部33位于脱模槽孔25内,通过冲压治具插入脱模槽孔25内并加压切除各切除部33,使各延伸段32(如图5所示)断开并将各第一弹性端子31分离,具有便于切断各延伸段32,方便插头电连接器100的制造。
绝缘主体21上包括有复数除料槽孔26(如图6所示),复数除料槽孔26的成型方式可在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后直接形成第一板体211上,各除料槽孔26的设置位置对应各第一弹性端子31的第一接触段315,且各除料槽孔26相邻插槽213之开口处,换言之,各除料槽孔26为对应第一弹性端子31的结构而设置,提供第一接触段315摆动、缓冲的空间,即第一接触段315与插座电连接器接触时,第一接触段315移动至除料槽孔26的作用。
上述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结合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仅是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可以组装方式结合绝缘主体21(如图8所示)。在此,绝缘主体21后侧贯穿设置有复数穿槽27与各穿槽27之间的挡块,并且,将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从绝缘主体21后侧安装入各穿槽27中,使复数第一焊接段316露出在复数穿槽27外,再通过后塞块23套接于复数第一焊接段316,意即,后塞块23与绝缘主体21为分离式,再通过组装方式将后塞块23结合在绝缘主体21后侧。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后塞块23与绝缘主体21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设置在第一板体211之一面(下表面)作说明,但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设置在第二板体212之一面(上表面)。
上述实施例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组成单排型式的复数端子,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简化,并具备电流、讯号传输之基本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至图10及下述表格,插头电连接器更包括有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搭配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形成双排端子使用。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为由复数第二弹性讯号端子411、第二弹性电源端子412及第二弹性接地端子413所组成。由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前视观之,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由左侧至右侧依序为第二弹性接地端子413(Gnd)、第一对第二弹性讯号端子411(TX2+-,差动讯号端子)、第二对第二弹性讯号端子411(D+-,差动讯号端子)、第三对第二弹性讯号端子411(TX2+-,差动讯号端子),以及三对第二弹性讯号端子411之间的第二弹性电源端子412(Power/VBUS)、VCON端子、预留端子(SecondaryBus,简称SBU2)及最右侧之第二弹性接地端子413(Gnd),然而,排列顺序仅是举例,非以此为限。在此,为组成十二支第二弹性端子41而可符合传输USB2.0讯号,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排型式端子排列表格:
A12 A11 A10 A09 A08 A07 A06 A05 A4 A03 A02 A1
GND RX2+ RX2- VBUS SBU1 D+ D- CC VBUS RX2+ RX2- GND
GND TX2+ TX2- VBUS VCON D- D+ SBU2 VBUS TX2+ TX2- GND
B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9 B10 B11 B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排端子可简化部份端子,双排型式之简化端子排列表格-1:
A12 A11 A10 A09 A08 A07 A06 A05 A4 A03 A02 A1
GND VBUS D+ D- CC VBUS GND
GND VBUS VCON VBUS GND
B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9 B10 B11 B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排端子可简化部份端子,双排型式之简化端子排列表格-2,形成单排端子使用,仅至少保留如下述表格中的至少七支第一弹性端子31作为传输USB2.0讯号使用:
A12 A11 A10 A09 A08 A07 A06 A05 A4 A03 A02 A1
GND VBUS D+ D- CC VBUS GND
B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9 B10 B11 B12
参阅图7至图10,各第二弹性端子41包含第二接触段415、第二连接段414及第二焊接段416。第二连接段414设置于该第二板体212,该第二接触段415自该第二连接段414一侧延伸而位于该第二板体212之一面,该第二焊接段416自该第二连接段414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绝缘主体21。复数第二弹性讯号第一弹性端子3121延伸于插槽213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即USB2.0讯号),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延伸于绝缘主体21的后侧,并且,复数第二焊接段416为形成水平状使用。复数第一焊接段316形成水平状使用而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分开排列成二排,然而,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亦可经由弯折而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排成同一排而形成同一轴在线的对齐排列。
参阅图1、图8与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100更连接有线材92,当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外露于后塞块23的复数穿槽27时,线材92中各细线可对应焊接在后塞块23上的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并且,插头电连接器100所连接之复数线材92可以使用同轴线型式的结构所组成,此外,复数线材92可以是热熔焊接(HotBar)、热风固定或是超高频自动焊接。
参阅图2及图3,插头电连接器100进一步设置有复数夹持结构52,各夹持结构52分别位于绝缘主体21之两侧,夹持结构52与绝缘主体21的结合方式:可以是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结合夹持结构52,或者是二者以组装方式结合,也就是说组装方式为在绝缘主体21之两侧设置有贯穿槽孔24(如图7、图8所示),夹持结构52安装在贯穿槽孔24中定位。复数夹持结构52主要由复数突出状卡钩部521及复数突出状接触部522所组成,复数突出状卡钩部521固定于绝缘主体21之两侧,复数突出状卡钩部521的后侧接触电路板91上的接点。复数突出状接触部522自突出状卡钩部521前侧延伸且伸入于插槽213之两侧。当插头电连接器100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座电连接器之两侧卡扣弹片会接触到复数突出状接触部522,可通过复数突出状卡钩部521的外侧与屏蔽壳体11接触,或者是复数突出状卡钩部521的后侧与电路板91上的接点接触,使插头电连接器于插座电连接器内定位、传导及接地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组成双排型式的复数端子,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简化或形成单排型式,并具备电流、讯号传输之基本功能。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具有复数上下排平板端子时,插头电连接器100(Plug)可省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或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当省略第一弹性端子31时,插头电连接器100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100的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皆可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复数上下排平板端子之其中之一接触,当省略第二弹性端子41时,插头电连接器100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100的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皆可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复数上下排平板端子之其中之一接触,具有不限制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100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的作用。
请再参考图7至图10,本实施例中,由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的排列方式可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分别设置在第一板体211之一面(下表面)及第二板体212之一面(上表面),并且,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以收纳槽112之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所谓的点对称,是指根据该对称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而将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旋转180度后,旋转后的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完全重合,意即,旋转后的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为位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原本排列位置,而旋转后的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为位于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之原本排列位置。换言之,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呈上下颠倒,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排列方式。其中,插头电连接器100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用以传输一组第一讯号,亦可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100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用以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而一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一组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具有不限制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100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进行传输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穿出于绝缘主体21之后侧而分开排列,排列方式可以是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分别成为双排平行数组。在此,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具有复数第一折弯段317,第一折弯段317自第一连接段314后侧延伸至第一焊接段316,通过第一折弯段317调整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之间的距离。此外,亦可透过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具有复数第二折弯段417,第二折弯段417自第二连接段414后侧延伸至第二焊接段416,通过第二折弯段417调整复数第二焊接段416与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之间的距离。藉此,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可直接以焊接复数线材92的方式连接,抑或是,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可焊接在一个电路板91上的接点,在此,电路板91之一面包含复数一面接点,一面接点接触第一焊接段,电路板91之一面包含复数一面接点,一面接点接触第二焊接段。并且,通过复数第一折弯段317与复数第二折弯段417利用多段式折弯方式,以调整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之间距离的作用,同时兼具调整距离与高频特性的效果。
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中,由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及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前视观之,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之排列位置对应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排列位置。也就是,第一接触段315之排列方式对齐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之排列方式,并且,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亦可对齐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之排列位置错位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排列位置,也就是,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之排列方式交错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之排列方式,并且,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亦可交错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藉此,当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在传输讯号时,以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之排列位置与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之排列位置相互错开排列的位置关系,有效改善串音讯号干扰的效果。特别说明的是,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端子亦需对应于插头电连接器100之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及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的错开排列的位置方式设置,使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下排平版端子的错位排列方式可对应接触到插头电连接器100的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及复数第二弹性端子41进行传输电源或讯号。
参照图11至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差别在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主体21前端构形为形成环形壁结构21a,即第一板体211、第二板体212分别位于一环形壁结构21a的上方与下方,且第一板体211、第二板体212之间具有插槽213。而本实施例中,绝缘主体21成型成半环形壁结构22,即仅具有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意即,半环形壁结构22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壁结构21a的中心点裁切一半,仅剩余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的结构,且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分别位于一环形壁结构21a的上方或下方而形成半环形壁结构22。
请参照图17,本实施中的半环形壁结构22包括有一板体(可为图12之第一板体211或图15之第二板体212)、复数自该第一板体211两侧朝外(向上)延伸之侧板块222(若以第一板体211作说明时,即具有自第一板体211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块222)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板体211及各该侧板块222前侧面之前挡部221,由第二板体212的前视观之概呈U字型外观。另外,插头电连接器100与插座电连接器插接时,前挡部221可抵靠在插座电连接器内部之抵靠面上固定,侧板块222可插入在插座电连接器内部固定。
在此,如图17中第二板体212长度较短(即图17的第二板体212长度短于图14的第二板体212长度),换言之,图17中的第二板体212并无预留如图14中第二板体212的前侧板块(即第二接触段415至第二板体212前侧端面之间的预留板块结构224)。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图17中的第二板体212之前侧面至第二接触段415距离近,而图14中的第二板体212之前侧面至第二接触段415距离远,且因本实施中之图17的第二板体212长度较短,半环形壁结构22相较图14的第二板体212长度,以及半环形壁结构22相较第一实施例绝缘主体21形成整个环形壁结构21a更为降低结构成本。
并且,本实施例的绝缘主体21亦可结合有夹持结构52(如图12、图14、图15及图17所示)或者是未结合有夹持结构52(如图16所示)。且夹持结构52与绝缘主体21结合方式可以相同如第一实施例针对夹持结构52与绝缘主体21的结合方式,即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结合夹持结构52或二者以组装方式结合,详言之,本实施例的绝缘主体21为形成半环形壁结构22,而夹持结构52与绝缘主体21的结合方式:可以是半环形壁结构22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结合夹持结构52或二者以组装方式结合,组装方式为半环形壁结构22之两侧设置有贯穿槽孔24,意即,贯穿槽孔24形成在第二板体212两侧的侧板块222上,而夹持结构52安装在贯穿槽孔24中定位,此外,若半环形壁结构22未设置有夹持结构52时,半环形壁结构22的两侧可形成平整造型(如图16所示)。
在此,插头电连接器100(Plug)的绝缘主体21形成半环形壁结构22,半环形壁结构22外型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半环形壁结构22可与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连结。本实施例之绝缘主体21上设置有单排型式的复数端子(可为第一弹性端子31或第二弹性端子41)。本实施例的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或第二弹性端子41与绝缘主体21结合方式可如同第一实施例针对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或第二弹性端子41与绝缘主体21的结合方式,即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结合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或第二弹性端子41,或者是复数第一弹性端子31或第二弹性端子41与绝缘主体21以组装方式结合。
在此,半环形壁结构22上无第一实施例的插槽213构形,并且,本实施例中之端子结构为对应半环形壁结构22仅设置有单排型式复数端子,以第一弹性端子31说明时,各第一弹性端子31之各第一接触段315延伸至第一板体211的一面(下表面),以第二弹性端子41说明时,各第二弹性端子41之各第二接触段415延伸至第二板体212的一面(上表面)。此外,单排型式复数端子包含单排型式弹性讯号端子(为第一弹性讯号端子311或第二弹性讯号端子411)、至少一单排型式弹性电源端子(为第一弹性电源端子312或第二弹性电源端子412)及至少一单排型式弹性接地端子(为第一弹性接地端子313或第二弹性接地端子413),且单排型式复数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21并位于该板体(为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之表面。
另外,单排型式复数端子(为第一弹性端子31或第二弹性端子41)包含接触段(为第一接触段315或第二接触段415)、连接段(为第一连接段314或第二连接段414)及焊接段(为第一焊接段316或第二焊接段416),连接段(为第一连接段314或第二连接段414)设置于板体(为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接触段(为第一接触段315或第二接触段415)自连接段(为第一连接段314或第二连接段414)一侧延伸而位于板体(为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之表面,焊接段(为第一焊接段316或第二焊接段416)自连接段(为第一连接段314或第二连接段414)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21。
此外,本实施例中,绝缘主体21包括有脱模槽孔25(如图12所示),脱模槽孔25形成半环形壁结构22之板体(可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的后侧而相邻于基座210,脱模槽孔25的成型方式为:绝缘主体21于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时,模具内设置有复数加工治具,待绝缘主体21成型后,板体的后侧形成复数脱模槽孔25。再通过冲压治具插入脱模槽孔25内并加压切除各延伸段32,将各第一弹性端子31分离。
另外,本实施例中,绝缘主体21上包括有复数除料槽孔26(如图12所示),复数除料槽孔26的成型方式可在绝缘主体21于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后直接形成板体(可第一板体211或第二板体212),各除料槽孔26的设置位置对应各第一弹性端子31的第一接触段315,且各除料槽孔26相邻前挡部221,换言之,各除料槽孔26为对应第一弹性端子31的结构而设置,提供第一接触段315摆动、缓冲的空间,即第一接触段315与插座电连接器接触时,第一接触段315移动至除料槽孔26的作用。
请参考图2、图7、图12,本实用新型之绝缘主体21之成型方法包含:
步骤S11:开始。
步骤S12:提供一加工技术将绝缘主体21结构成型有色彩。
步骤S13:于步骤S12中,加工技术为透过具有颜色成份的塑料粒于绝缘主体21嵌入成型时,在绝缘主体21结构本身形成色彩。
步骤S14:于步骤S12中,加工技术通过染色、涂料、喷漆或镀层等方式在已成型的绝缘主体21结构外部上色。
步骤S15:结束。
本实施例中,为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绝缘主体21结构进一步加工成具有特定色彩层81(例如浅绿色、浅蓝色等),色彩层81可透过加工技术将具有颜色成份的塑料粒于制作绝缘主体21结构(如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时,直接形成色彩层81的绝缘主体21结构本身。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工技术可通过染色、涂料、喷漆或镀层等方式在已成型的绝缘主体21结构外部上色,形成色彩层81的绝缘主体21结构外部的层状结构。此外,绝缘主体21结构可具有一种或多种色彩,亦可在绝缘主体21结构的任意位置或整体上色,进而提高插头电连接器100的质感、外观需求,并可用色彩区分不同连接接口规格或不同讯号传输规格等的插头电连接器100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位于绝缘主体外部的外铁壳、外铁壳上的EMI弹片与绝缘贴片等零件之组装成本,具有组装快速、节省时间,满足低价产品需求。减少外铁壳的绝缘主体外型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可与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稳固连结。并且,可以复数弹性端子组成单排复数端子,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简化,并具备电流、讯号传输之基本功能。此外,以复数弹性端子亦可组成双排型式的复数端子,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简化或形成单排型式,并具备电流、讯号传输之基本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主体形成半环形壁结构,外型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之半环形壁结构可与插座电连接器(Type-CReceptacle)连结,更为降低结构成本,并且,半环形壁结构相较绝缘主体形成整个环形壁结构更为降低结构成本、结构设计更为简易、容易加工制造的作用。
再者,可通过绝缘主体上形成色彩层,进而提高插头电连接器的质感、外观需求,并可用色彩区分不同连接接口规格或不同讯号传输规格的插头电连接器的作用。

Claims (17)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包含一基座、一半环形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半环形壁结构自该基座一侧延伸,该半环形壁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复数自该第一板体两侧朝外延伸之侧板块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板体及各该侧板块前侧面之前挡部;及
复数第一弹性端子,该些第一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弹性接地端子,且该些第一弹性端子一侧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第一板体之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连接段及一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第一板体,第一接触段自第一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第一焊接段自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后塞块,后塞块固定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后塞块包含复数穿槽,各第一焊接段设置于穿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复数除料槽孔,各除料槽孔形成于第一板体而对应各第一接触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包括一脱模槽孔,脱模槽孔形成于第一板体的后侧而相邻于基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夹持结构,位于绝缘主体,夹持结构包含复数突出状卡钩部及复数突出状接触部,各突出状接触部自各突出状卡钩部前侧延伸至第一板体之一面,突出状卡钩部固定于绝缘主体之两侧。
7.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包含一基座、一环形壁结构及一插槽,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壁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该环形壁结构自该基座一侧延伸,该插槽位于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之间;及
复数第一弹性端子,该些第一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第一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第一板体之一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连接段及一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第一板体,第一接触段自第一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第一焊接段自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复数脱模槽孔,脱模槽孔形成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后侧而相邻于基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夹持结构,位于绝缘主体,夹持结构包含复数突出状卡钩部及复数突出状接触部,突出状接触部自突出状卡钩部前侧延伸且伸入于插槽之两侧,突出状卡钩部固定于绝缘主体之两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复数第二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包含复数第二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二弹性接地端子,且各第二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第二板体之一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讯号端子位于第一板体之一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第二弹性讯号端子位于第二板体之一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弹性端子以收纳槽之中心点为一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包含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连接段及一第二焊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于第二板体,第二接触段自第二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之一面,第二焊接段自第二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绝缘主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后塞块,后塞块固定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后塞块包含复数穿槽,各第一焊接段与各第二焊接段设置于穿槽。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包括复数除料槽孔,各除料槽孔形成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而分别对应各第一焊接段与各第二焊接段。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之排列位置对应于第二弹性端子之排列位置。
17.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插头电连接器中的绝缘主体与一形成于绝缘主体之色彩层。
CN201520263658.1U 2015-04-28 2015-04-28 插头电连接器 Active CN204809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3658.1U CN204809443U (zh) 2015-04-28 2015-04-28 插头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3658.1U CN204809443U (zh) 2015-04-28 2015-04-28 插头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9443U true CN204809443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3658.1U Active CN204809443U (zh) 2015-04-28 2015-04-28 插头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94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2175A (zh) * 2015-04-28 2015-08-19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CN106410491A (zh) * 2016-09-07 2017-02-1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Usb插头以及用于与之配合的插座
US9954319B2 (en) 2016-06-02 2018-04-24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1478072A (zh) * 2019-01-23 2020-07-3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2175A (zh) * 2015-04-28 2015-08-19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US9954319B2 (en) 2016-06-02 2018-04-24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6410491A (zh) * 2016-09-07 2017-02-1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Usb插头以及用于与之配合的插座
CN111478072A (zh) * 2019-01-23 2020-07-3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2175A (zh) 插头电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04858146U (zh) 插头电连接器
US94093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terminal base
CN204809443U (zh) 插头电连接器
JP3163905U (ja) 高周波マイクロコネクター
CN105140687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17811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119081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232465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4868320A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US20140057495A1 (en) Retractable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and retractable connector
CN105140696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680245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178104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529554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13184689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559554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682137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6025669A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4632966U (zh) 插头电连接器
US9059549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cable with an equalizer function
CN205178173U (zh) 电连接器
CN204966774U (zh) 插头电连接器
US946142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xtra signal contact
CN20517809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