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4898U - 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4898U
CN204804898U CN201520350269.2U CN201520350269U CN204804898U CN 204804898 U CN204804898 U CN 204804898U CN 201520350269 U CN201520350269 U CN 201520350269U CN 204804898 U CN204804898 U CN 204804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ump
steady
baffle
s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02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Oed Engine Co ltd
Tianjin Huatai Auto Bo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 Ou Yide Engin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 Ou Yide Engine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 Ou Yide Engine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502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4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4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4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油底壳底部设置有放油螺栓,油底壳内设置多个稳油挡板,稳油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凸起。油底壳中的稳油挡板上的凸起增大了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且在油底壳的稳油挡板上设置了通孔,通孔的截面可以增加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通孔还可以增强油底壳中的机油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了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进而减少了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Description

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多个零部件之间进行高速的相对运动,零部件表面之间会发生摩擦,进而导致零部件产生磨损,零部件的严重磨损会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行;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发动机内的零部件进行润滑。
一般情况下,通过飞溅润滑的方式对发动机内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即,在发动机的下方设置存储机油的油底壳,在发动机曲轴高速旋转的作用下,发动机的曲拐浸入到油底壳并激起一定的油花和油雾,通过激起的油花和油雾在发动机的零部件的表面形成润滑油膜,然后发动机的零部件表面的机油在重力作用下回到油底壳中;然而,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得发动机内机油的温度升高,由于随着机油温度的增高,机油粘度下降,以致机油不易形成润滑油膜,仍然容易造成发动机的零部件的磨损,因此,为了减少发动机的零部件的磨损,需要保证发动机内的机油的温度较低。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发动机内的机油的温度较低,一般通过油底壳对循环在发动机与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散热,具体过称为:温度较高的机油向与其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传导热量,与机油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向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传导热量,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向空气传导热量;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油底壳与机油的接触面积有限,温度较高的机油难以通过油底壳将热量传导到空气中,使得机油散热效果差,易使机油温度过高,进而造成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底壳,提升了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进而减少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底部设置有放油螺栓,所述油底壳内设置多个稳油挡板,所述稳油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凸起。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稳油挡板的前后两面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为半包球形状,所述通孔与所述凸起交替设置。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稳油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油底壳的侧壁连接,所述稳油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油底壳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多个所述稳油挡板分别沿着所述油底壳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稳油挡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所述稳油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底壳的高度。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多个所述稳油挡板交替设置在所述油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稳油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小于所述油底壳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稳油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稳油挡板垂直于所述油底壳的底面或所述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所述稳油挡板与所述油底壳的侧壁的夹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通孔平行于所述油底壳的底面或所述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稳油挡板和所述油底壳为一体化设计。
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稳油挡板为钢质散热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通过在油底壳中设置多个稳油挡板,且在稳油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凸起,一方面,通过在油底壳中的稳油挡板上设置凸起,增大了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在油底壳的稳油挡板上设置了通孔,通孔的截面可以增加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通孔还可以使得油底壳中的机油的流动性更好,进一步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综上可得,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提升了对机油的散热效果,进而减少了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油挡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油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一;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底部设置有放油螺栓2,所述油底壳内设置多个稳油挡板1,稳油挡板1上设置有通孔11和凸起12。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发动机的零部件的磨损,需要使用温度较低的机油对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润滑,而机油存储在位于发动机下部的油底壳中,且通过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对机油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油底壳中设置了多个稳油挡板,且在稳油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凸起,一方面,通过在油底壳中的稳油挡板上设置凸起,增大了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使得温度较高的机油容易通过与其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将热量传导给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实现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进而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在油底壳的稳油挡板上设置了通孔,通孔的截面可以增加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通孔还可以使得油底壳中的机油的流动性更好,进一步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综上可得,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提升了对机油的散热效果,进而减少了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同时,随着机油温度的升高,机油容易与燃烧不完全产物、凝结的水蒸气以及空气等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引起机油变质,变质的机油对发动机零部件的润滑效果差,仍然会导致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底壳可以提升对机油的散热效果,避免油温过高而引起的机油变质,进而避免由机油变质而因此的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油挡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油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和图3,可以在油底壳的稳油挡板1的前后两面分别设置有凸起12,凸起12为半包球形状,通孔11与凸起12交替设置;首先,由于油底壳的稳油挡板1的前后两面都具有凸起12,进一步增大了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其次,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油底壳中的机油会产生震荡,当产生震荡的机油撞击在半包球状的凸起12上时,半包球状的凸起12对机油的撞击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可以减少机油由于撞击而产生的热量;再者,将通孔11和凸起12交替设置在油底壳的稳油挡板1上,可以使得油底壳对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均匀散热,避免由于散热不均而导致的局部机油温度过高。
可选的,稳油挡板1上的通孔11可以与油底壳的底面或所述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形成夹角,但是,为了使得稳油挡板1上的通孔11对油底壳中机油的流通性起到更好的作用,优选的,通孔11可以平行于油底壳的底面或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
优选的,稳油挡板1可以为钢质散热板,散热钢板对机油的散热效果较好,通过将钢质散热板作为稳油挡板1可以很好的提高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当然,稳油挡板1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可以将稳油挡板1的一端与油底壳的侧壁连接,稳油挡板1的下表面与油底壳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其中,稳油挡板1的一端和油底壳的侧壁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焊接、螺栓固定等,优选的,稳油挡板1和油底壳可以为一体化设计,这样,无需额外的人力物力对稳油挡板1和油底壳侧壁进行连接,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可以使得稳油挡1板和油底壳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的,通过在稳油挡板1的下表面和油底壳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可以增强油底壳中机油的流动性,避免了由于机油流动性差而造成的热量累积,进而可以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稳油挡板1可以垂直于油底壳的底面或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且稳油挡板1与油底壳的侧壁的夹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具体的,若油底壳的底面为一水平面,则稳油挡板1垂直于油底壳的底面,若油底壳的底面不是一水平面,则稳油挡板1垂直于油底壳的底面的投影面,这样,可以减少稳油挡板1对机油的流通性的阻力,使得油底壳中的机油的流通性更好,进一步提高了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通过飞溅润滑的方式对发动机内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曲拐会浸入到油底壳中,但是,曲拐一般不会触碰到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下的部分,也不会触碰到油底壳侧壁向内的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的部分,根据曲拐在油底壳中的活动区域,为了避免稳油挡板阻挡曲拐进入到油底壳的机油中,稳油挡板在油底壳中的设置方式以及稳油挡板的尺寸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如图4与图5所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二;请参照图4,多个稳油挡板1分别沿着油底壳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稳油挡板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稳油挡板1的高度大于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小于或等于油底壳的高度。
在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由于稳油挡板1的宽度较小(小于或等于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尽管稳油挡板1的高度大于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小于或等于油底壳的高度,油底壳中的稳油挡板1也不会阻挡曲拐进入到油底壳的机油中。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三;请参照图5,多个稳油挡板1交替设置在油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稳油挡板1的宽度大于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小于油底壳宽度的二分之一,稳油挡板1的高度小于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
在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尽管稳油挡板1的宽度较大(大于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但稳油挡板1高度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由于曲拐不会触碰到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下的部分,因此,油底壳中的稳油挡板1不会阻挡曲拐进入到油底壳的机油中;进一步的,多个稳油挡板1交替设置在油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对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均匀散热,避免由于散热不均而导致的部分机油温度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通过在油底壳中设置多个稳油挡板,且在稳油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凸起,一方面,通过在油底壳中的稳油挡板上设置凸起,增大了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使得温度较高的机油容易通过与其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将热量传导给与空气接触的油底壳的部位,实现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进而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在油底壳的稳油挡板上设置了通孔,通孔的截面可以增加油底壳和机油的接触面积,通孔还可以使得油底壳中的机油的流动性更好,进一步提升油底壳对机油的散热效果;综上可得,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提升了对机油的散热效果,进而减少了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底部设置有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内设置多个稳油挡板,所述稳油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挡板的前后两面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为半包球形状,所述通孔与所述凸起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油底壳的侧壁连接,所述稳油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油底壳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稳油挡板分别沿着所述油底壳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稳油挡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所述稳油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底壳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稳油挡板交替设置在所述油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稳油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油底壳宽度的八分之一,小于所述油底壳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稳油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油底壳高度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挡板垂直于所述油底壳的底面或所述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所述稳油挡板与所述油底壳的侧壁的夹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平行于所述油底壳的底面或所述油底壳底面的投影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挡板和所述油底壳为一体化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挡板为钢质散热板。
CN201520350269.2U 2015-05-27 2015-05-27 油底壳 Active CN204804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0269.2U CN204804898U (zh) 2015-05-27 2015-05-27 油底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0269.2U CN204804898U (zh) 2015-05-27 2015-05-27 油底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4898U true CN204804898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0269.2U Active CN204804898U (zh) 2015-05-27 2015-05-27 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48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4270A (zh) * 2017-10-31 2018-02-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与一种发动机
CN115263490A (zh) * 2022-06-28 2022-11-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组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4270A (zh) * 2017-10-31 2018-02-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与一种发动机
CN115263490A (zh) * 2022-06-28 2022-11-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组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4898U (zh) 油底壳
JP6549679B2 (ja)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KR20130106348A (ko) 윤활 슬라이딩 베어링 내의 먼지 그루브들
JP6754873B2 (ja)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CN204591394U (zh) 曲柄箱集油器
CN205478203U (zh) 一种压缩机活塞销润滑结构
CN102777574B (zh) 减速机及其上箱体
CN206707795U (zh) 油底壳挡油板结构及油底壳总成
CN205858437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油底壳
CN205823371U (zh) 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油底壳
CN20341951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喷塑传送轨道的润滑结构
CN208310913U (zh) 一种曲轴箱箱体散热结构
CN104658703B (zh) 一种漆包线的冷却装置
CN104389678B (zh) 摩托车、摩托车曲柄连杆总成及曲柄销密封组件
CN203239418U (zh) 一种下曲轴箱挡油板
CN205532769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发动机油底壳
CN204327228U (zh) 一种发动机挡油板结构
CN203702281U (zh) 油底壳、曲轴箱及车辆
CN202768644U (zh) 轴承润滑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3321778U (zh) 一种压缩机用曲轴
CN104564226A (zh) 一种强化回油功能的油底壳结构
CN104500955A (zh) 一种中心平衡发动机
CN205154297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挡油板
CN204357923U (zh)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曲轴
JP2014240669A (ja) 車両用変速機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31

Address after: 017010 Kangbashi New District, Ordos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Co-patentee after: TIANJIN HUATAI AUTO BODY CO.,LTD.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OED ENG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017010 Kangbashi New District, Ordos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Patentee before: INNER MONGOLIA OED ENGINE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ry-type oil sump for motorboat eng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Pledgee: Jinzhou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Jiefang Road branch

Pledgor: INNER MONGOLIA OED ENGINE Co.,Ltd.|TIANJIN HUATAI AUTO BODY CO.,LTD.|Baotou Hengtong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17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