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2783U - 智能收绳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收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2783U
CN204802783U CN201520481389.6U CN201520481389U CN204802783U CN 204802783 U CN204802783 U CN 204802783U CN 201520481389 U CN201520481389 U CN 201520481389U CN 204802783 U CN204802783 U CN 204802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leading screw
driven sprocket
frame
way l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813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吾成
熊织明
杨怀伟
陈震
张天理
马海超
牛增申
刘红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UDELONG 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UDELONG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UDELONG 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UDELONG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813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2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2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27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智能收绳器,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主轴、绕绳轮、齿轮、齿圈、离合式导绳机构和电机控制器,离合式导绳机构位于绕绳轮前侧,电机控制器位于离合式导绳机构前侧。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收放绞磨尾绳,不再需要人力,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等优点,提高了电力施工的安全性。随着本实用新型的推广使用,定会改变以往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给电力行业施工作业带来方便性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智能收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施工机具,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收绳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架设空中高压输电线路及铺设地下电缆时,大量使用机动绞磨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组立杆塔、架设导(地)线。电动绞磨在以往的使用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力在后面收尾绳,采用人力收尾绳不但增加了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安全的日益重视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亟需一种自动收绳装置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的劳动强度小、收绳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收绳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收绳器,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主轴、绕绳轮、齿轮、齿圈、离合式导绳机构和电机控制器,离合式导绳机构位于绕绳轮前侧,电机控制器位于离合式导绳机构前侧;
主轴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绕绳轮同轴向固定设在主轴上,齿圈同轴向设在绕绳轮的一侧,齿轮同轴向设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齿轮与齿圈啮合,主轴一端设有主动链轮;
离合式导绳机构包括从动链轮、双向丝杠、光杠、手动操作轮、离合套、安装框、导绳轮、光滑套和内丝滑套、双向丝杠、光杠和主轴相互平行,导绳轮、双向丝杠和光杠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双向丝杠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双向丝杠两端部分为光面结构,离合套、从动链轮和手动操作轮均设在双向丝杠一端,从动链轮中部穿套在双向丝杠的光面上,从动链轮位于手动操作轮内侧,手动操作轮中部端轴向滑动连接在双向丝杠上,离合套设在手动操作轮内端靠近从动链轮一侧,从动链轮中部靠近离合套一侧的外周与离合套的内部之间设有传动扭矩的凸凹配合结构;光滑套和内丝滑套固定设在安装框上,光滑套穿设在光杠上,内丝滑套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上,导绳轮内圈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框上;
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
齿圈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绕绳轮侧部,光杠两端通过轴向设置的第二螺栓安装在机架上。
机架侧部设有位于主动链轮、链条和从动链轮外的护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采用48V无刷直流电机,专用的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机的电源由蓄电池提供,蓄电池由机动绞磨进行充电。电机驱动齿轮,齿轮驱动与之啮合的齿圈,齿圈带动绕绳轮转动,与绕绳轮一同转动的主轴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内丝滑套与双向丝杠螺纹配合,在光滑套的限定性,内丝滑套和安装框只能沿双向丝杠轴向移动,这样就方便了钢丝绳先通过导绳轮再缠绕到绕绳轮上,从而实现绕绳轮与导绳轮的协调运行,从而实现自动收放绳。
在收线过程中会出现导绳轮与绕绳不同步的情况,这时就可手握手动操作轮,轴向拉动离合套,离合套内圈与从动链轮中部外圈的凸凹配合结构分离,从动链轮空转,从动链轮就不能通过离合套驱动双向丝杠转动,此时转动手动操作轮,手动操作轮就可驱动双向丝杠转动使导绳轮与绕绳轮上的绕绳位置保持一致。调节好后,再推动手动操作轮,使离合套内圈与从动链轮中部外圈的凸凹配合结构结合,从动链轮就可再驱动双向丝杠转动。
当现场使用的钢丝绳型号不同时,可以通过更换从动链轮来实现绳轮与排绳器的协调运行。绕绳轮与主轴采用整体焊接后加工,保证了传动的精确度,齿圈通过螺栓与绕绳轮固定在一起,当齿圈磨损后可以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收放绞磨尾绳,不再需要人力,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等优点,提高了电力施工的安全性。随着本实用新型的推广使用,定会改变以往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给电力行业施工作业带来方便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离合式导绳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收绳器,包括底座1和设在底座1上的机架2,机架2上设有电机3、主轴4、绕绳轮5、齿轮6、齿圈7、离合式导绳机构和电机控制器8,离合式导绳机构位于绕绳轮5前侧,电机控制器8位于离合式导绳机构前侧。主轴4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2上,绕绳轮5同轴向固定设在主轴4上,齿圈7同轴向设在绕绳轮5的一侧,齿轮6同轴向设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齿轮6与齿圈7啮合,主轴4一端设有主动链轮9。
离合式导绳机构包括从动链轮10、双向丝杠11、光杠12、手动操作轮13、离合套14、安装框15、导绳轮16、光滑套17和内丝滑套18、双向丝杠11、光杠12和主轴4相互平行,导绳轮16、双向丝杠11和光杠12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双向丝杠1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19转动连接在机架2上,双向丝杠11两端部分为光面结构,离合套14、从动链轮10和手动操作轮13均设在双向丝杠11一端,从动链轮10中部穿套在双向丝杠11的光面上,从动链轮10位于手动操作轮13内侧,手动操作轮13中部端轴向滑动连接在双向丝杠11上,离合套14设在手动操作轮13内端靠近从动链轮10一侧,从动链轮10中部靠近离合套14一侧的外周与离合套14的内部之间设有传动扭矩的凸凹配合结构;光滑套17和内丝滑套18固定设在安装框15上,光滑套17穿设在光杠12上,内丝滑套18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11上,导绳轮16内圈通过第二轴承20转动连接在安装框15上;主动链轮9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10传动连接。
齿圈7通过第一螺栓21安装在绕绳轮5侧部,光杠12两端通过轴向设置的第二螺栓22安装在机架2上。机架2侧部设有位于主动链轮9、链条和从动链轮10外的护罩23。
电机3采用48V无刷直流电机3,专用的电机控制器8控制电机3,电机3的电源由蓄电池提供,蓄电池由机动绞磨进行充电。电机3驱动齿轮6,齿轮6驱动与之啮合的齿圈7,齿圈7带动绕绳轮5转动,与绕绳轮5一同转动的主轴4带动主动链轮9转动,主动链轮9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10转动,从动链轮10带动双向丝杠11转动,内丝滑套18与双向丝杠11螺纹配合,在光滑套17的限定性,内丝滑套18和安装框15只能沿双向丝杠11轴向移动,这样就方便了钢丝绳先通过导绳轮16再缠绕到绕绳轮5上,从而实现绕绳轮5与导绳轮16的协调运行,从而实现自动收放绳。
在收线过程中会出现导绳轮16与绕绳不同步的情况,这时就可手握手动操作轮13,轴向拉动离合套14,离合套14内圈与从动链轮10中部外圈的凸凹配合结构分离,从动链轮10空转,从动链轮10就不能通过离合套14驱动双向丝杠11转动,此时转动手动操作轮13,手动操作轮13就可驱动双向丝杠11转动使导绳轮16与绕绳轮5上的绕绳位置保持一致。调节好后,再推动手动操作轮13,使离合套14内圈与从动链轮10中部外圈的凸凹配合结构结合,从动链轮10就可再驱动双向丝杠11转动。
当现场使用的钢丝绳型号不同时,可以通过更换从动链轮10来实现绳轮与排绳器的协调运行。绕绳轮5与主轴4采用整体焊接后加工,保证了传动的精确度,齿圈7通过螺栓与绕绳轮5固定在一起,当齿圈7磨损后可以方便更换。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智能收绳器,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电机、主轴、绕绳轮、齿轮、齿圈、离合式导绳机构和电机控制器,离合式导绳机构位于绕绳轮前侧,电机控制器位于离合式导绳机构前侧;
主轴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绕绳轮同轴向固定设在主轴上,齿圈同轴向设在绕绳轮的一侧,齿轮同轴向设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齿轮与齿圈啮合,主轴一端设有主动链轮;
离合式导绳机构包括从动链轮、双向丝杠、光杠、手动操作轮、离合套、安装框、导绳轮、光滑套和内丝滑套、双向丝杠、光杠和主轴相互平行,导绳轮、双向丝杠和光杠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双向丝杠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双向丝杠两端部分为光面结构,离合套、从动链轮和手动操作轮均设在双向丝杠一端,从动链轮中部穿套在双向丝杠的光面上,从动链轮位于手动操作轮内侧,手动操作轮中部端轴向滑动连接在双向丝杠上,离合套设在手动操作轮内端靠近从动链轮一侧,从动链轮中部靠近离合套一侧的外周与离合套的内部之间设有传动扭矩的凸凹配合结构;光滑套和内丝滑套固定设在安装框上,光滑套穿设在光杠上,内丝滑套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上,导绳轮内圈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框上;
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绳器,其特征在于:齿圈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绕绳轮侧部,光杠两端通过轴向设置的第二螺栓安装在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收绳器,其特征在于:机架侧部设有位于主动链轮、链条和从动链轮外的护罩。
CN201520481389.6U 2015-06-30 2015-06-30 智能收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2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81389.6U CN204802783U (zh) 2015-06-30 2015-06-30 智能收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81389.6U CN204802783U (zh) 2015-06-30 2015-06-30 智能收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2783U true CN204802783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8138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2783U (zh) 2015-06-30 2015-06-30 智能收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278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709A (zh) * 2016-06-17 2016-08-31 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电缆自动收放线装置
CN106698221A (zh) * 2017-01-24 2017-05-24 河南旭德隆机械有限公司 绞磨尾绳分体式自动收卷机
CN108706170A (zh) * 2017-07-31 2018-10-26 漳州龙文区炼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标签纸给料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709A (zh) * 2016-06-17 2016-08-31 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电缆自动收放线装置
CN105905709B (zh) * 2016-06-17 2017-11-21 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电缆自动收放线装置
CN106698221A (zh) * 2017-01-24 2017-05-24 河南旭德隆机械有限公司 绞磨尾绳分体式自动收卷机
CN106698221B (zh) * 2017-01-24 2022-07-12 河南旭德隆机械有限公司 绞磨尾绳分体式自动收卷机
CN108706170A (zh) * 2017-07-31 2018-10-26 漳州龙文区炼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标签纸给料装置
CN108706170B (zh) * 2017-07-31 2020-07-10 江苏百顺胶粘带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标签纸给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2783U (zh) 智能收绳器
CN203212111U (zh) 一种新型电缆盘底座
CN205294474U (zh) 钢丝绳缠绳机
CN204938815U (zh) 电力检修起吊差速器
CN204848079U (zh) 一种钢丝绳卷筒装置
CN203865739U (zh) 煤矿井下工作面回收通讯电缆自动卷线装置
CN104659708A (zh) 一种输电线路用电动绞磨
CN204407795U (zh) 一种轻便式农网线路弧垂调整装置
CN203722181U (zh) 一种孔内电视专用全自动电缆绞车
CN102923603B (zh) 绞磨尾绳自动控制器
CN203251020U (zh) 一种便携式三相导线同步提升抱杆
CN204474016U (zh) 组装式电动调速缠绳机
CN106276600B (zh) 轮胎起重机吊装作业货物稳定装置
CN205985413U (zh) 一种接地线收放架
CN204777994U (zh) 一种电缆卷盘装置
CN201620776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导绳机
CN202671079U (zh) 双动力吊车高低速卷扬机
CN202575801U (zh) 一种液压绞车
CN107293998B (zh)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上下线装置
CN205527092U (zh) 电缆收放装置
CN204416981U (zh) 一种便携式全电控电动起重助手
CN217458253U (zh) 一种盾构机主驱动电机电缆牵引装置
CN202897901U (zh) 绞磨尾绳自动控制器
CN204342341U (zh) 一种轻便型辊芯拖拉装置
CN205820771U (zh) 一种抗流式新型入水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o Hongl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of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