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4469U - 一种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4469U
CN204784469U CN201520408777.1U CN201520408777U CN204784469U CN 204784469 U CN204784469 U CN 204784469U CN 201520408777 U CN201520408777 U CN 201520408777U CN 204784469 U CN204784469 U CN 20478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ring
cross beam
connecting cross
switching
switch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87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家志
杨仕超
华栋
杨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Defens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Defens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Defens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filed Critical CASIC Defens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204087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4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机构,包含:支架、蜗轮蜗杆、主动轴、被动轴、连接横梁、卡环、滑块、紧固螺栓和穿杆螺钉。卡环通过滑块、穿杆螺钉和紧固螺栓实现了产品的无损固定,通过调节连接横梁与支架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产品的重心,从而减小了翻转时的力矩输出,同时也增加了翻转时的稳定与可靠性。支架可以实现产品360度无障碍翻转,蜗轮蜗杆采用手动摇杆控制增加了操作的稳定性,而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功能保证了翻转时的安全。由上面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翻转机构克服了现有翻转机构的缺点,可以完成产品的安全、可靠翻转,同时翻转所需输出功率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圆筒形产品在做振动、冲击等试验过程中需要做不同方向的试验,此时需要将圆筒形产品在水平和竖立两种状态下相互转换。针对该类型产品的翻转,目前经常采用的翻转方法是借助吊车、人工等方式实现翻转,由于圆筒形产品的形状为光滑圆柱体,所以缺少可以利用的结构来固定,这样在实现圆筒形产品翻转时,由于无法安全、可靠固定,一方面存在滑脱的潜在危险,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这样不仅会导致翻转过程中的不可控,无法安全、规范操作,而且对人、设备以及产品都可能造成损伤。在实际应用中,“翻转机构”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运用中,如货车驾驶室的翻转、卸货车车厢的翻转等。在这些翻转机构中,其设计概念均以电气传动的方式提供翻转的动力支撑,其翻转支撑的结构或以液压轴承直接支撑的方式实现翻转、或以电动依靠柔性钢丝绳拉力作用实现翻转。由于在翻转时实际工况的约束,目前的翻转机构均以较小的力臂而实现较大的支撑力,因此完成翻转操作时常常需要较大的功率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翻转机构,在圆筒形产品进行翻转操作时,将产品安全固定,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同时所需的输出功率较小。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转机构包括:支架、蜗轮蜗杆、主动轴、被动轴、连接横梁、卡环、滑块、紧固螺栓和穿杆螺钉;所述卡环为对称分半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卡环连接在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的两端;所述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卡环;所述滑块穿过所述卡环的侧面连接到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所述穿杆螺钉将所述的滑块固定在所述卡环上;所述连接横梁两端在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两侧分别与所述的卡环连接,所述连接横梁中间分别与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和所述被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轴中间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蜗杆连接;所述被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被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所述蜗轮蜗杆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蜗轮蜗杆通过所述主动轴将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通过所述卡环将旋转运动传递到圆筒形产品。
所述连接横梁中间沿与所述连接横梁轴向垂直的方向开有系列通孔,所述系列通孔沿所述连接横梁轴向均布排列。
所述连接横梁靠近两端沿与所述连接横梁轴向垂直的方向开有起吊螺栓孔。
所述卡环环形侧面沿所述卡环径向方向开有槽孔。
所述卡环在每个所述槽孔上面,即所述卡环环形端面,沿所述卡环轴向开有穿杆螺栓孔。
所述支架包括:立架、横向立筋、纵向立筋、安装平台、平台斜筋;所述横向立筋和所述纵向立筋均为杆状结构,且所述横向立筋和所述纵向立筋与所述立架以斜支撑方式连接;所述安装平台为板状结构,且所述安装平台水平连接在所述立架的外侧,即所述安装平台的板状平面与所述立架的轴向垂直;所述平台斜筋为杆状结构,所述平台斜筋以斜支撑方式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所述平台斜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架连接。
所述涡轮蜗杆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
所述涡轮蜗杆采用手动摇杆控制。
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转接横梁;所述转接横梁为长条形的梁状结构,所述转接横梁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横梁;所述转接横梁中间沿垂直所述转接横梁的轴向方向开有转接通孔;所述转接横梁两端沿转接通孔方向开有连接通孔;所述转接横梁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所述转接横梁通过所述转接通孔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被动轴连接。
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翻转小车;所述翻转小车包括:车轮、车板、推杆和铰接端;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推杆通过所述铰接端与所述车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铰接端底部固定在所述车板的上平面,所述铰接端中间部分与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板上平面与所述支架连接。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机构通过卡环和连接横梁将圆筒形产品安全固定;通过调节连接横梁与支架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圆筒形产品的重心;支架可以使得圆筒形产品能实现360°无障碍翻转;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机构解决了现有翻转机构无法安全固定、操作性不强以及输出功率大的缺点,也即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同时翻转所需的输出功率很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翻转机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翻转机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环与连接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接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接横梁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翻转小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翻转机构主视图、翻转机构左视图和卡环与连接横梁结构示意图;所述翻转机构的使用对象为两端带有均布槽的圆筒形产品,包括:支架1、蜗轮蜗杆2、主动轴3、被动轴4、连接横梁5、卡环6、滑块7、紧固螺栓8和穿杆螺钉9。所述卡环6为对称分半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卡环6连接在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的两端;所述紧固螺栓8连接所述卡环6;所述滑块7穿过所述卡环6的侧面连接到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所述穿杆螺钉9将所述滑块7固定在所述卡环6上;所述连接横梁5两端在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两侧分别与所述卡环6连接;所述连接横梁5中间分别与所述主动轴3的一端和所述被动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轴3中间固定在所述支架1一端,所述主动轴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所述主动轴3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蜗杆2连接;所述被动轴4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被动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所述蜗轮蜗杆2与所述支架1连接;所述蜗轮蜗杆2通过所述主动轴3将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连接横梁5,所述连接横梁5通过所述卡环6将旋转运动传递到圆筒形产品。
所述支架1包括:立架11、横向立筋12、纵向立筋13、安装平台14、平台斜筋15;所述立架11由两组立杆组成,所述两组立杆之间的部分称为所述立架11内侧,对于所述立杆远离所述立架11内侧的那一侧称为所述立架11外侧;所述两组立杆相互平行并分别作为翻转机构的两个翻转支点,与两组立杆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翻转机构两个翻转支点的连线方向称为纵向,与轴向和纵向同时垂直的方向称为横向;所述横向立筋12和所述纵向立筋13均为杆状结构,所述横向立筋12和所述纵向立筋13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与所述立架11的立杆以斜支撑方式连接,且所述横向立筋12和所述纵向立筋13都与所述立架11的外侧连接;所述立架11与所述横向立筋12和所述纵向立筋13成较小角度的一端朝下作为所述立架11的支撑端,所述横向立筋12和所述纵向立筋13与所述立架11的立杆未连接的那一端与所述立架11的支撑端应大体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作为所述支架1的支撑端;所述安装平台14为板状结构,所述安装平台14水平连接在所述立架11的纵向外侧,即所述安装平台14的板状平面与所述立架11的轴向垂直;所述平台斜筋15为杆状结构,所述平台斜筋15以斜支撑方式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14连接,所述平台斜筋15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架11连接。所述立架11为所述支架1的主体支撑部分;所述横向立筋12和所述纵向立筋13用于加强所述立架11横向和纵向的强度,同时提高所述支架1的稳定性;所述安装平台14用于安装支撑所述蜗轮蜗杆2;所述平台斜筋15用于加强所述安装平台14的强度;所述支架1的梁状结构在圆筒形产品的翻转位置没有阻碍物,所以圆筒形产品可实现360°无障碍翻转。
所述蜗轮蜗杆2包括:手动摇杆21、蜗杆22、蜗轮23和安装架24;所述手动摇杆21与所述蜗杆22连接;所述蜗杆22与所述蜗轮23和所述安装架24连接;所述蜗轮23与所述主动轴3连接;所述安装架24与所述安装平台14连接。所述安装架24用于支撑所述蜗杆22与所述蜗轮23,并将整个所述蜗轮蜗杆2机构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平台14上;所述蜗轮23与所述蜗杆22通过齿轮啮合且传动比为50;通过摇动所述手动摇杆21可以带动所述蜗杆22的旋转;所述蜗轮23与所述主动轴3固定连接后可以通过所述蜗轮23的旋转带动所述主动轴3的旋转,也即本实施例中通过摇动所述手动摇杆21带动所述蜗杆22的旋转,所述蜗杆22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蜗轮23旋转,最终所述蜗轮23带动所述主动轴3旋转,进而实现圆筒形产品的翻转。由于所述蜗轮蜗杆2采用所述手动摇杆21控制,使得翻转过程简单易操作,而且所述蜗轮蜗杆2的传动比为50,使得所述蜗轮蜗杆2具有自锁功能,大大提高了翻转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所述主动轴3为圆柱状轴,纵向安装在所述立架11的一侧;所述主动轴3与所述安装平台14在同一侧;所述主动轴3具有转动自由度,并在靠近所述立架11内侧一端的端面开有螺栓孔;所述被动轴4为圆柱状轴,纵向安装在所述立架11的另一侧,即所述主动轴3的对面一侧,并且所述被动轴4与所述主动轴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被动轴4具有转动自由度,并在靠近所述立架11内侧一端的端面开有螺栓孔。所述主动轴3一端与所述蜗轮蜗杆2连接,所述主动轴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端面螺栓孔与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并作为翻转机构的一个翻转支点;所述主动轴3将所述蜗轮蜗杆2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连接横梁5,最终使得圆筒形产品实现翻转;所述被动轴4通过所述端面螺栓孔连接圆筒形产品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横梁5,作为翻转机构的另一个翻转支点。
所述连接横梁5为长条形的梁状结构,所述连接横梁5两端沿与所述连接横梁5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开有连接通孔51,所述连接通孔51连接所述卡环6;所述连接横梁5靠近两端沿所述连接通孔51的方向开有起吊螺栓孔52,用于吊运时连接吊环;所述连接横梁5中间沿所述连接通孔51方向开有系列通孔53,所述系列通孔53沿所述连接横梁5的轴向均布排列,所述系列通孔53分别与所述主动轴3和所述被动轴4的端面螺栓孔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系列通孔53与所述主动轴3和所述被动轴4连接的位置可调节圆筒形产品的重心,所以用较小的输出功率就能实现所述圆筒形产品的翻转。
所述卡环6为对称分半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卡环6半圆形的两端沿两端连线方向向外都突出一段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在与所述卡环6的轴向和所述卡环6半圆形两端连线方向同时垂直的方向开有连接通孔;所述卡环6半圆形的中间沿所述连接通孔的方向突出一段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沿所述连接通孔的方向开有连接螺栓孔;所述卡环6半圆形的侧面沿所述卡环6的周向均布开有方形通孔,图中未显示,所述方形通孔的尺寸与圆筒形产品两端的槽型尺寸相同;所述卡环6在每个所述方形通孔的上面,即所述卡环6半圆形的环形端面,沿所述卡环6的轴向开有穿杆螺栓孔。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通孔用于连接所述卡环6,使用所述紧固螺栓8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平台和所述连接螺栓孔用于与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所述穿杆螺栓孔用于固定所述滑块7,使用所述穿杆螺钉9固定。固定圆筒形产品时,转动所述卡环6,使所述卡环6上的所述方形通孔与圆筒形产品两端的槽对应,此时所述滑块7穿过所述卡环6上的方形通孔并进入圆筒形产品两端的槽内,然后通过所述穿杆螺钉9将所述滑块7固定,这样即完成了圆筒形产品的无损固定。
参照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翻转机构转接横梁结构示意图和转接横梁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翻转机构还包括转接横梁101。所述转接横梁101分别与所述支架1和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所述转接横梁101为长条形的梁状结构且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横梁5;所述转接横梁101中间沿垂直所述转接横梁101的轴向方向开有转接通孔1011,用于连接所述主动轴3和所述被动轴4;所述转接横梁101两端沿所述转接通孔1011方向开有所述连接通孔1012,用于与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所述转接横梁101与所述连接横梁5连接的位置可调。所述转接横梁101既增大了所述连接横梁5的强度使结构更安全可靠;又使得安装、调整操作更为简便。
参照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翻转机构翻转小车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翻转机构还包括翻转小车102。所述翻转小车102包括:车轮1021、车板1022、推杆1023和铰接端1024;所述车轮1021与所述车板1022的下平面连接;所述推杆1023通过所述铰接端1024与所述车板1022的一端连接;所述铰接端1024底部固定在所述车板1022的上平面,所述铰接端1024中间部分与所述推杆1023铰接连接;所述车板1022的上平面与所述支架1连接。将所述支架1的支撑端固定在所述翻转小车102上,这样使得整个翻转机构可以随所述翻转小车102移动,大大提高了翻转结构的便捷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蜗轮蜗杆、主动轴、被动轴、连接横梁、卡环、滑块、紧固螺栓和穿杆螺钉;所述卡环为对称分半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卡环连接在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的两端;所述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卡环;所述滑块穿过所述卡环的侧面连接到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所述穿杆螺钉将所述的滑块固定在所述卡环上;所述连接横梁两端在待翻转的圆筒形产品两侧分别与所述的卡环连接,所述连接横梁中间分别与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和所述被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轴中间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蜗杆连接;所述被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被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所述蜗轮蜗杆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蜗轮蜗杆通过所述主动轴将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通过所述卡环将旋转运动传递到圆筒形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中间沿与所述连接横梁轴向垂直的方向开有系列通孔,所述系列通孔沿所述连接横梁轴向均布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靠近两端沿与所述连接横梁轴向垂直的方向开有起吊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环形侧面沿所述卡环径向方向开有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在每个所述槽孔上面,即所述卡环环形端面,沿所述卡环轴向开有穿杆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立架、横向立筋、纵向立筋、安装平台、平台斜筋;所述横向立筋和所述纵向立筋均为杆状结构,且所述横向立筋和所述纵向立筋与所述立架以斜支撑方式连接;所述安装平台为板状结构,且所述安装平台水平连接在所述立架的外侧,即所述安装平台的板状平面与所述立架的轴向垂直;所述平台斜筋为杆状结构,所述平台斜筋以斜支撑方式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所述平台斜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蜗杆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蜗杆采用手动摇杆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转接横梁;所述转接横梁为长条形的梁状结构,所述转接横梁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横梁;所述转接横梁中间沿垂直所述转接横梁的轴向方向开有转接通孔;所述转接横梁两端沿转接通孔方向开有连接通孔;所述转接横梁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所述转接横梁通过所述转接通孔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被动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翻转小车;所述翻转小车包括:车轮、车板、推杆和铰接端;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推杆通过所述铰接端与所述车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铰接端底部固定在所述车板的上平面,所述铰接端中间部分与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板上平面与所述支架连接。
CN201520408777.1U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翻转机构 Active CN204784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8777.1U CN204784469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8777.1U CN204784469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4469U true CN20478446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8777.1U Active CN204784469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4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2230A (zh) * 2020-09-26 2021-01-15 福建屹鑫钢业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2230A (zh) * 2020-09-26 2021-01-15 福建屹鑫钢业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
CN112222230B (zh) * 2020-09-26 2022-09-20 福建屹鑫钢业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28060U (zh) 一种简易吊机
CN204784469U (zh) 一种翻转机构
CN202296907U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CN102303821A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CN104443100A (zh) 用于阶梯攀爬机器人的重心调节机构
CN207900158U (zh) 一种加工精密铝合金铸件用烧壳炉
CN109665459A (zh) 基于并联柔索驱动的托举工装
CN105398581A (zh) 一种飞机牵引装置
CN210480658U (zh) 一种龙门式起重机
EP2135835B1 (de) Kran-Wippzylinderlagerung mit Kugelkalotte
CN208234444U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筒单节筒体转移装置
CN206278641U (zh) 新型车架传送翻转系统
CN106495061B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稳定升降装置
CN201517019U (zh) 一种起重系统及一种移动式起重机
CN203558766U (zh) 多点变幅随车起重机
CN204897139U (zh) 一种起重机端梁吊具
CN207276049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
CN102963818B (zh) 起重机拉杆式钢丝绳平衡装置
CN202542675U (zh) 四绳抓斗万向平衡吊架
CN201209106Y (zh) 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07580649U (zh) 一种圆木输送装置
CN107974941B (zh) 悬索桥的缆索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827923U (zh) 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
CN208716694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防啃轨脱轨装置
RU2539618C1 (ru) Многочелюстной грейфе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