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9191U -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9191U
CN204729191U CN201520504157.8U CN201520504157U CN204729191U CN 204729191 U CN204729191 U CN 204729191U CN 201520504157 U CN201520504157 U CN 201520504157U CN 204729191 U CN204729191 U CN 204729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egr system
heat exchanging
bypas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41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保科
胡必谦
陆荣荣
马勇
欧力郡
伍德兴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5041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9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9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91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EGR系统的冷却器包括壳体(21)、换热管(23)、隔板(25)和EGR系统的旁通管(24);其中:隔板(25)设置在壳体(21)的内腔中,且将内腔分隔成旁通腔(211)和换热腔(213);换热管(23)位于换热腔(213)内;旁通管(24)设置在旁通腔(211)内;壳体(21)上设置有与换热腔(213)连通的冷却液进口(214)和冷却液出口(212)。上述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EGR系统的集成性较差、占用空间大、需要专门的固定位置固定旁通管路的问题。

Description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过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的缩写,排气再循环)系统将部分排放气体再次引入气缸内参与燃烧,以达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由于高温是产生氮氧化物的必要条件,因此排放气体再次进入气缸之前需要通过EGR系统的冷却器进行降温,从而更好地降低气缸内的燃烧温度。目前,EGR系统的冷却器是国四及以上排放水平的发动机普遍采用的一种装置。
但是,发动机在冷启动时,由于气缸内的温度较低,因此气缸内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导致排放的污染物较多。随着国家对排放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发动机在开发标定时候的各个工况点的排放都应加以控制,否则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冷启动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需要控制。
目前,带有EGR系统的发动机在控制冷启动排放时,通常采用将排放气体直接引入气缸,通过排放气体较高的温度进行暖缸,从而降低冷启动阶段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但是,通常冷启动时废气温度不会太高,如果这些废气再经过EGR系统的冷却器进行降温,那么势必会进一步降低排放气体的温度,最终导致排放气体起不到暖缸作用;另一方面,较低温的排放气体容易形成结胶。为此,通常EGR系统通过旁通管路,将排放气体直接引入到气缸内。
请参考附图1,图1是目前EGR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冷启动时,排放气体直接通过旁通管路11进入到气缸内参与燃烧。当冷启动过后,排放气体直接进入到EGR系统的冷却器12内进行换热,最终实现对排放气体的冷却。但是图1所示的结构中,旁通管路11与冷却器12并排分布,这导致整个EGR系统的集成性较差,而且占用空间大,需要对旁通管路专门增加固定位置。另外,旁通管路11存在较大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GR系统的冷却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EGR系统的集成性较差、占用空间大、需要专门的固定位置固定旁通管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EGR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EGR系统的冷却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冷却器还包括隔板和所述EGR系统的旁通管;其中: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且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旁通腔和换热腔;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旁通管设置在所述旁通腔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优选的,上述冷却器中,所述旁通管与所述旁通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的,上述冷却器中,所述旁通腔为密封腔。
优选的,上述冷却器中,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分设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优选的,上述冷却器中,所述隔板为弧形板。
优选的,上述冷却器中,所述换热管表面均匀布设有针状散热部或片状散热部。
一种EGR系统,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GR系统的冷却器,将背景技术中冷却器的壳体用隔板隔开,从而形成旁通腔和换热腔,将旁通管设置在旁通腔内,将换热管设置在换热腔内,进而使得EGR系统的冷却器具有旁通和冷却功能。与背景技术中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器将旁通管和换热管容纳于冷却器的壳体的内腔中,能够解决EGR系统集成性较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由于旁通管直接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因此无需另设专门的固定位置。另外,旁通管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内,能够降低气体流动噪声和振动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目前EGR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GR系统的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GR系统的冷却器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旁通管路、12-冷却器;
21-壳体、211-旁通腔、212-冷却液出口、213-换热腔、214-冷却液进口、22-连接法兰、23-换热管、24-旁通管;25-隔板、26-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GR系统的冷却器。所提供的冷却器包括壳体21、换热管23、隔板25和EGR系统的旁通管24。
其中,壳体21具有内腔。隔板25设置在内腔中,且将内腔分隔成旁通腔211和换热腔213。换热管23位于换热腔213中,旁通管24位于旁通腔211。壳体21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214和冷却液出口212,冷却液进口214和冷却液出口212与换热腔213连通。
旁通管24用于将从气缸输出的排放气体不经过冷却直接输送到气缸内,换热管23用于冷却从气缸输出的排放气体之后将其输送到气缸内。即使得排放气体在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下在不同的区域内流通。
通常,壳体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22和连接法兰26,连接法兰22与发动机上的进气歧管连接,连接法兰26与发动机上的排气歧管连接。当然,壳体21内腔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板,以实现冷却液腔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GR系统的冷却器工作过程如下:
当汽车处于冷启动时,气缸内的温度较低,此时从气缸内输出的排放气体进入到旁通管24,通过旁通管24被输送到气缸内参与再次燃烧,当汽车冷启动完毕之后,也就无需排放气体来暖缸,此种情况下,从气缸内输出的排放气体进入到换热管23内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排放气体被输送到气缸内参与再次燃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背景技术中的冷却器的壳体用隔板隔开,从而形成旁通腔211和换热腔213,将旁通管24设置在旁通腔211内,将换热管23设置在换热腔213内,进而使得EGR系统的冷却器具有旁通和冷却功能。与背景技术中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将旁通管24和换热管23容纳于冷却器的壳体21内腔中,能够解决EGR系统集成性较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由于旁通管24直接安装在壳体21的内腔中,因此无需另设专门的固定位置。另外,旁通管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内,能够降低气体流动噪声和振动噪声。
在汽车冷启动的过程中,旁通管24在输送排放气体的过程中,务必要尽量减少排放气体的散热量。因此,优选的,旁通腔211可以设置为密封腔,例如真空腔。另外,旁通管24与旁通腔211的内壁之间可以设置有间隙,以尽量减少热传导。
为了优化冷却效果,优选的,冷却液进口214和冷却液出口212可以分设在壳体21的两端。具体的,冷却液进口214可以是冷却水进口,相对应的,冷却液出口212可以为冷却水出口。
前述隔板25可设置为平板,但由于旁通管24和壳体21通常均为圆形结构,因此隔板25设置为平板后,壳体内的空间利用并不充分。因此,可将隔板25设置为弧形板,使得旁通腔占用的空间相对更小,而换热腔占用的空间相对更大,以此提高冷却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旁通管24和换热管23均位于壳体21的内腔中,为了进一步减小整个冷却器的体积同时又不影响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优选的,换热管2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针状散热部或片状散热部。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EGR系统,所提供的EGR系统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EGR系统的冷却器,包括壳体(21)和换热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还包括隔板(25)和所述EGR系统的旁通管(24);其中:
所述隔板(25)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内腔中,且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旁通腔(211)和换热腔(213);所述换热管(23)位于所述换热腔(213)内;所述旁通管(24)设置在所述旁通腔(211)内;
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腔(213)连通的冷却液进口(214)和冷却液出口(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24)与所述旁通腔(2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腔(211)为密封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214)和所述冷却液出口(212)分设在所述壳体(2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5)为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3)表面均匀布设有针状散热部或片状散热部。
7.一种EGR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器。
CN201520504157.8U 2015-07-10 2015-07-10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9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157.8U CN204729191U (zh) 2015-07-10 2015-07-10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157.8U CN204729191U (zh) 2015-07-10 2015-07-10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9191U true CN204729191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415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9191U (zh) 2015-07-10 2015-07-10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91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322A (zh) * 2017-10-31 2018-01-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964507A (zh) * 2020-08-28 2020-11-20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322A (zh) * 2017-10-31 2018-01-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575322B (zh) * 2017-10-31 2020-10-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964507A (zh) * 2020-08-28 2020-11-20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25984A1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03016190B (zh) 一种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用缸盖
US2020035514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an engine system
CN104696116A (zh) 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系统
CN101245730B (zh)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均质压燃汽油机进气系统
CN204729191U (zh) Egr系统及egr系统的冷却器
CN203476553U (zh) 一种进气歧管结构
CN105422323A (zh) 一种实现冷、热egr可控引入装置
CN109209698A (zh) 柴油机进气歧管
CN211549859U (zh) 一种增程式车辆egr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05225496U (zh) 一种实现冷、热egr可控引入装置
CN202991275U (zh) 一种带有感温阀的egr冷凝器总成
CN111255595B (zh) 具有低压egr的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CN110848048A (zh) 一种egr冷却器
CN207420746U (zh) Egr冷却系统、egr系统和混合动力车辆
CN204627799U (zh) Egr冷却结构
CN210564825U (zh) 一种混流式涡轮增压双缸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
CN201420627Y (zh) 柴油机egr冷却器
CN206522202U (zh) 一种带旁通阀的废气再循环装置
CN207004643U (zh) 一种负压中冷器冷却装置
CN206539424U (zh) 一种排气再循环装置及汽车
CN206530399U (zh) 一种用于实现发动机进气快速冷却的装置
CN201184247Y (zh) 车用egr冷却器
CN204476620U (zh) 一种集成式进气歧管和包含集成式进气歧管的汽车
CN212961574U (zh) 一种高效率蓄热燃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