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8187U - 平行流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平行流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8187U
CN204718187U CN201520332161.0U CN201520332161U CN204718187U CN 204718187 U CN204718187 U CN 204718187U CN 201520332161 U CN201520332161 U CN 201520332161U CN 204718187 U CN204718187 U CN 204718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heat exchanger
strengthens
exchanger tub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21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21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8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8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8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多个换热管、第一加强边板、第二加强边板和第三加强边板。集液管上设有入口。集气管上设有出口。每个换热管分别与集液管和集气管连通。在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加强边板和第二加强边板分别设在多个换热管的两侧。第三加强边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强边板和第二加强边板相连,在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加强边板位于换热管的中央位置,第三加强边板与多个换热管的外周壁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换热器,可以增强多个换热管的强度,可以有效解决平行流换热器推倒跌落运输时,多个换热管的中部易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平行流换热器一般分为单排和双排结构,都是由集流管和换热管以及换热管之间的翅片组成。由于铝的硬度较低,在推倒跌落或者运输过程当中,集流管之间换热管的中部位置,很容易弯曲变形,特别是换热管较长时,弯曲变形的情况越发严重。不仅影响外观,严重变形的换热管位置也更容易产生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设有入口;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上设有出口;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连通;第一加强边板和第二加强边板,在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分别设在所述多个换热管的两侧;第三加强边板,所述第三加强边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相连,在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与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外周壁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换热器,可以增强多个换热管的强度,可以有效解决平行流换热器推倒跌落运输时,多个换热管的中部易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加强边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边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上。
具体地,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为铆接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与所述第二加强边板为铆接连接或焊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分别为平板型,或者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分别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换热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加强边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的宽度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宽度相等。
具体地,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为平板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平行流换热器100,集气管1,集液管2,换热管3,翅片4,第一加强边板5,第二加强边板6,第三加强边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100,该平行流换热器100可以应用在冰箱、空调器等需要换热的装置中,平行流换热器100可以为单排或者双排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100,包括:集液管2、集气管1、多个换热管3、第一加强边板5、第二加强边板6和第三加强边板7。
集液管2上设有入口。集气管1上设有出口。每个换热管3分别与集液管2和集气管1连通,从而冷媒从入口进入到集液管2中,进入到集液管2中的冷媒分配到多个换热管3中,冷媒在换热管3中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后的冷媒从换热管3排入到集气管1中,汇聚在集气管1中的冷媒从出口排出。优选地,换热管3形成为扁管以增大换热面积。
在图1的示例中,相邻的两个换热管3之间设有翅片4,以进一步增大平行流换热器100与外界空气的换热面积,提高平行流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在集液管2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分别设在多个换热管3的两侧。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集液管2和集气管1分别上下水平放置,多个换热管3在左右方向上依次排布,第一加强边板5设在多个换热管3的左侧,第二加强边板6设在多个换热管3的右侧。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强边板5可以采用任何方式设在多个换热管3的一侧,例如第一加强边板5的两端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集液管2和集气管1上,或者第一加强边板5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换热管3上,又或者第一加强边板5的其中一端固定在集液管2或集气管1上,第一加强边板5还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换热管3上。
同时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加强边板6可以采用任何方式设在多个换热管3的另一侧,例如第二加强边板6的两端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集液管2和集气管1上,或者第二加强边板6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换热管3上,又或者第二加强边板6的其中一端固定在集液管2或集气管1上,第二加强边板6还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换热管3上。
第三加强边板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相连,在换热管3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加强边板7位于换热管3的中央位置,第三加强边板7与多个换热管3的外周壁接触。可选地,第三加强边板7为平板型,以使得平行流换热器100的结构简单。优选地,第三加强边板7分别垂直于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100,通过设有第一加强边板5、第二加强边板6和第三加强边板7,第三加强边板7位于换热管3的中央位置,同时第三加强边板7与多个换热管3的外周壁接触,从而可以增强多个换热管3的强度,可以有效解决平行流换热器100推倒跌落运输时,多个换热管3的中部易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加强边板7与第一加强边板5为铆接连接或焊接连接,第三加强边板7与第二加强边板6为铆接连接或焊接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加强边板7还可以其他方式与第一强加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连接,只要保证可以将第三加强边板7固定在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上即可。
具体地,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分别为平板型,或者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分别形成为开口朝向换热管3的弯曲板。也就是说,第一加强边板5可以形成为平板型或者开口朝向换热管3的弯曲板,第二加强边板6可以形成为平板型或者开口朝向换热管3的弯曲板。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还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这里就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一加强边板5的宽度可以与换热管3相同或者不同,第一加强边板5可以为铝或者与铝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其他材质。第二加强边板6的宽度可以与换热管3相同或者不同,第二加强边板6可以为铝或者与铝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其他材质。第三加强边板7的宽度可以与换热管3相同或者不同,第三加强边板7可以为铝或者与铝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其他材质。
优选地,第一加强边板5和第二加强边板6的宽度分别与换热管3的宽度相等。从而提高平行流换热器100的外观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换热管3的宽度方向上,换热管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加强边板7。也就是说,平行流换热器100包括两个第三加强边板7,在换热管3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三加强边板7分布在换热管3的两侧,每个第三加强边板7均与多个换热管3接触。
为了提高第三加强边板7的固定强度,第三加强边板7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多个换热管3的外周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设有入口;
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上设有出口;
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连通;
第一加强边板和第二加强边板,在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分别设在所述多个换热管的两侧;
第三加强边板,所述第三加强边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相连,在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与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外周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边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固定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为铆接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与所述第二加强边板为铆接连接或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分别为平板型,或者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分别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换热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加强边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边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边板的宽度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宽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边板为平板型。
CN201520332161.0U 2015-05-21 2015-05-21 平行流换热器 Active CN204718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2161.0U CN204718187U (zh) 2015-05-21 2015-05-21 平行流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2161.0U CN204718187U (zh) 2015-05-21 2015-05-21 平行流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8187U true CN204718187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2161.0U Active CN204718187U (zh) 2015-05-21 2015-05-21 平行流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8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4625A (zh) * 2013-11-21 2015-05-27 珠海兴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聚光和相变储热的无水箱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4625A (zh) * 2013-11-21 2015-05-27 珠海兴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聚光和相变储热的无水箱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8770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3837025B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103411446B (zh) 换热器
US20110232884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3644685A (zh) 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多制冷系统空调
CN105402964A (zh)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制冷系统
CN102914201A (zh) 集流管及平行流换热器
CN204718187U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205300044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103206885B (zh) 集流管、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装置
CN203274572U (zh) 适于折弯的扁管和具有该扁管的换热器
CN204329416U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104296424A (zh) 换热器
CN206890980U (zh) 防露管和冰箱
CN204730529U (zh) 蒸发器组件、空调器和用于空调器的固定卡
CN104848515B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1155184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084507U (zh) 汽车空调平行流蒸发器
CN203657278U (zh) 用于冰箱的板管蒸发器和具有其的冰箱
CN204630176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4555271U (zh) 弧形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
CN103703337B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集管箱和相应的热交换器
CN102607214A (zh) 冷凝器及具有它的制冷设备
CN204313538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793413U (zh) 换热器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