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7002U - 通风阀 - Google Patents

通风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7002U
CN204717002U CN201520339474.9U CN201520339474U CN204717002U CN 204717002 U CN204717002 U CN 204717002U CN 201520339474 U CN201520339474 U CN 201520339474U CN 204717002 U CN204717002 U CN 204717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ventilation valve
gearcase
gea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94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红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lianc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阮红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阮红正 filed Critical 阮红正
Priority to CN2015203394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7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7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7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阀,该通风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齿轮盒、多块扇面状的叶片以及驱动装置。阀体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盒,齿轮盒内设置有齿轮机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齿轮机构从而控制叶片绕各自的中心轴进行同向转动;叶片均布设置于阀体内,叶片的一端与齿轮盒的外壁结合;当驱动装置驱动叶片的正面转动至与阀体的轴线垂直时,通风阀完全关闭,相邻的两叶片的侧面相互紧贴,其中一个叶片的侧面与叶片的正面的夹角小于90°,另一个叶片的侧面与叶片的正面的夹角大于90°。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外形尺寸小巧,有效降低了通风阀的高度,减小了叶片所承受的压力,同时降低了电机所承受的扭矩,大大延长了通风阀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通风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阀。
背景技术
通风阀为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调节阀门,可应用于化工、建材、电站等各种行业中的通风、环保工程中,作为气体介质流量调节或切断的控制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电动机作为驱动机构控制通风阀的开启或关闭,而通风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的叶片通常为一到两片,当开启或关闭通风阀时,电动机通常需要消耗较大的扭矩才可将通风阀开启或关闭,极易损毁电机。
其次,为了保证通风阀的通风量,对通风阀的阀体直径有一定的要求,保证通风量,而由于叶片数量较少,单个叶片的尺寸较大,因此当通风阀开启时,具有较高的高度,当在一些空间较小的地方或是一些仪器设备如通风橱等地方使用通风阀时,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通风阀的顺利开启,使用较为不便。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当通风阀开启后,气体单位流量较大,因此风阻较大,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阀,该通风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齿轮盒、多块扇面状的叶片以及驱动装置;阀体的内表面设有密封装置,阀体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盒,齿轮盒内设置有齿轮机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齿轮机构从而控制叶片绕各自的中心轴进行同向转动;叶片均布设置于阀体内,叶片的一端与齿轮盒的外壁结合。
当驱动装置驱动叶片的正面转动至与阀体的轴线垂直时,通风阀完全关闭,相邻的两叶片的侧面相互紧贴,其中一个叶片的侧面与叶片的正面的夹角小于90°,另一个叶片的侧面与叶片的正面的夹角大于90°,且在通风阀完全关闭的状态下,叶片的另一端与密封装置相结合。
该通风阀安全可靠,有效减小了通风阀的外部尺寸,只需较小的扭矩即可实现开启或闭合,有效减小了使用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叶片的厚度为3~4毫米。
优选地,叶片与中心轴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多块叶片中的其中一块叶片为主动叶片,驱动装置与主动叶片的中心轴相连接。
优选地,齿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各中心轴伸入齿轮盒内的一端的齿轮,以及位于齿轮盒内的中心齿轮,各齿轮均分别与中心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齿轮为锥齿轮。
优选地,中心齿轮为圆盘结构,中心齿轮与锥齿轮相啮合的一面设有与锥齿轮相啮合的齿。
进一步地,齿轮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相互扣合连接,上盒体和下盒体均为锥形。
进一步地,阀体底部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机。
如上,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部尺寸小,结构安全可靠,有效降低了电机的扭矩,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降低了使用时周围环境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风阀完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阀完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叶片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相邻两叶片3相互紧贴时的截面图;
图5为齿轮盒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阀体1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阀体
2  齿轮盒
21 上盒体
22 下盒体
23 中心齿轮
24 螺母
25 支撑轴
3  叶片
31 中心轴
32 锥齿轮
33 侧面
34 正面
4  驱动装置
5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阀,该通风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1、齿轮盒2、多块扇面状的叶片3以及驱动装置4。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块叶片3均布设置于阀体1内,叶片3的中部设置有中心轴31,叶片3可以绕中心轴31转动;中心轴31一端与阀体1转动连接,叶中心轴31的另一端伸入齿轮盒2内,且可相对于齿轮盒2转动;叶片3的一端与齿轮盒2的外壁结合,即当通风阀关闭后,叶片3的一端与齿轮盒2的外壁紧密贴合,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阀体1的内表面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可在通风阀关闭后对通风阀进行密封,保证通风阀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通风阀外的风或气流进入通风阀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阀体1内表面设置台阶部作为密封装置,当通风阀关闭后,叶片3与台阶部贴合,实现通风阀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阀体1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盒2,齿轮盒2内设置有齿轮机构。齿轮盒2对齿轮机构进行保护,防止灰尘或其他异物落入齿轮机构内,对齿轮机构造成磨损,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被齿轮误伤,造成危险。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5所示,为了安装以及维修的方便,齿轮盒2包括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相互扣合连接。在具体实施时,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或使用空间的大小进行更改。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均优选为锥形,进一步减小了齿轮盒2的外部尺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齿轮盒2内设置有齿轮机构,齿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各叶片3的中心轴31伸入齿轮盒2内的一端的齿轮,以及位于所述齿轮盒2内的中心齿轮23,各设置于叶片3的中心轴31一端的齿轮均分别与中心齿轮23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风阀还设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中心齿轮23从而驱动叶片3绕各自的中心轴31进行同向转动。更进一步,优选采用电机作为通风阀的驱动装置4,通过电机的正传以及反转从而带动叶片3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的转动,实现通风阀的开启或关闭。
如图2和图4所示,当驱动装置4对叶片3进行驱动时,叶片3的正面34转动至与阀体1的轴线垂直时,通风阀完全关闭,相邻的两叶片3的侧面33相互紧贴,其中一个叶片3的侧面33与叶片3的正面34的夹角小于90°,另一个叶片3的侧面33与叶片3的正面34的夹角大于90°,且在通风阀完全关闭的状态下,叶片3的另一端与密封装置相结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叶片3的侧面33不与叶片3的正面34相垂直,且当通风阀完全关闭后,相邻的两叶片3的侧面33可以相互紧贴,减小了风或气流从相邻两叶片3间的缝隙中进入的几率,大大增强了叶片3间的密封性能,同时提高了通风阀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阀体1内设置多块叶片3,有效减小了各叶片3的外部尺寸,即减小了当通风阀完全开启(如图1所示),叶片3的正面34转动之与阀体1的轴线平行时叶片3的高度,从而有效降低了阀体1的高度,使通风阀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可应用于更小的环境内。进一步地,当采用多块叶片3时,各叶片3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减小,而叶片3转动所需要的转矩也相应减小,从而有效降低了驱动装置4所需要输出的驱动力,使得驱动装置4所承受的扭矩减小,大大延长了驱动装置4的使用寿命。此外,在阀体1内设置多块叶片3也可以在通风阀完全开启后对进入通风阀的风或气流进行分流,减小风阻,从而大大降低了通风阀在通风时的噪音。
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各叶片3呈扇面状,且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采用任何数量的叶片3。叶片3的中部设置有中心轴31,叶片3可以绕中心轴31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叶片3的强度,优选将叶片3与中心轴31采用一体式结构,即在生产过程中,叶片3与中心轴31一体成型,有效提高了叶片3的强度。进一步地,叶片3的厚度优选为3~5毫米,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叶片3的厚度优选为3.5~4毫米。
更进一步,叶片3优选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如聚乙烯材料(PE)、聚氯乙烯材料(PVC)、聚丙烯材料(PP)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使用其他各种材料作为叶片3的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驱动装置4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于阀体1外部,也可以设置于齿轮盒2内。
当驱动装置4设置于阀体1外部时,可以将多块叶片3中的其中一块设置为主动叶片,驱动装置4与主动叶片的中心轴31相连接。当驱动装置4对主动叶片进行驱动时,主动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轮盒2内与设置于主动叶片的中心轴31一端的齿轮相啮合的中心齿轮23转动,从而带动其他的与中心齿轮23相啮合的齿轮转动,最终使得所有叶片3与主动叶片进行同向转动。
当驱动装置4设置于齿轮盒2内时,驱动装置4主要用于驱动中心齿轮23进行转动,当中心齿轮23进行转动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各个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叶片3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于叶片3的中心轴31端部的齿轮优选为锥齿轮32,且中心齿轮23为圆盘结构,中心齿轮23与锥齿轮32相啮合的一面设有与锥齿轮32相啮合的齿。将设置于叶片3的中心轴31端部的齿轮设置为锥齿轮32可以在不增加齿轮盒2的外部尺寸的情况下增大齿轮间相互啮合的啮合面积,使齿轮传动更为有效。
为了增加通风阀的强度,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阀体1底部设置加强筋5,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阀体1底部设置三根加强筋5,即增加了阀体1的强度,又不会减小风或气流的流量。
更进一步,在齿轮盒2中部还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轴25,进一步增加通风阀的强度。支撑轴可以从中心齿轮23中部穿过,且上盒体21和下盒体22通过支撑轴25相连接,并通过螺母24固定。
具体实施时,首先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对主动叶片进行驱动,利用主动叶片的中心轴31上的锥齿轮32带动中心齿轮2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余叶片3的中心轴31上的锥齿轮32转动,最终使所有的叶片3进行同向旋转,使通风阀完全开启。当完成通风后,再次启动电机,使电机反转,通过电机对主动叶片进行驱动,利用主动叶片的中心轴31上的锥齿轮32带动中心齿轮23进行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其余叶片3的中心轴31上的锥齿轮32转动,最终使所有的叶片3同时进行反向旋转,使通风阀完全闭合。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控制电机的转矩,从而使叶片3开启或闭合一定的角度,实现控制通风量的功能。
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手动的形式对通风阀进行驱动,方便调节通风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外形尺寸小巧,适用范围广。并且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通风阀的高度,减小了叶片3所承受的压力,同时降低了电机所承受的扭矩,大大延长了通风阀的使用寿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阀体、齿轮盒、多块扇面状的叶片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阀体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盒,所述齿轮盒内设置有齿轮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齿轮机构从而驱动所述叶片绕各自的中心轴进行同向转动;所述叶片均布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叶片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盒的外壁结合;
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叶片的正面转动至与所述阀体的轴线垂直时,所述通风阀完全关闭,相邻的两所述叶片的侧面相互紧贴,其中一个所述叶片的侧面与所述叶片的正面的夹角小于90°,另一个所述叶片的侧面与所述叶片的正面的夹角大于90°,且在所述通风阀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叶片的另一端与密封装置相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厚度为3~5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所述中心轴为一体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叶片中的其中一块叶片为主动叶片,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主动叶片的中心轴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各所述中心轴伸入所述齿轮盒内的一端的齿轮,以及位于所述齿轮盒内的中心齿轮,各所述齿轮均分别与所述中心齿轮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锥齿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齿轮为圆盘结构,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相啮合的一面设有与所述锥齿轮相啮合的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均为锥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底部设有加强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CN201520339474.9U 2015-05-22 2015-05-22 通风阀 Active CN204717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9474.9U CN204717002U (zh) 2015-05-22 2015-05-22 通风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9474.9U CN204717002U (zh) 2015-05-22 2015-05-22 通风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7002U true CN204717002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9474.9U Active CN204717002U (zh) 2015-05-22 2015-05-22 通风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700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369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通风阀
CN107269856A (zh) * 2016-04-08 2017-10-20 上海卓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叶片蝶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58156A (zh) * 2018-01-08 2018-08-28 致和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多叶圆形调节阀
CN108757955A (zh) * 2018-08-31 2018-11-06 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式风阀
CN109630695A (zh) * 2018-12-10 2019-04-16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气路开关阀及研磨机
CN111706682A (zh) * 2020-06-18 2020-09-25 王学红 一种扇叶调节排水限流装置
CN115978206A (zh) * 2023-02-21 2023-04-18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内传动阀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369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通风阀
CN10728917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通风阀
KR20180121964A (ko) * 2016-03-31 2018-11-09 이3 그린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풍 밸브
KR102063127B1 (ko) 2016-03-31 2020-01-07 이3 그린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풍 밸브
CN107269856A (zh) * 2016-04-08 2017-10-20 上海卓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叶片蝶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58156A (zh) * 2018-01-08 2018-08-28 致和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多叶圆形调节阀
CN108757955A (zh) * 2018-08-31 2018-11-06 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式风阀
CN109630695A (zh) * 2018-12-10 2019-04-16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气路开关阀及研磨机
CN109630695B (zh) * 2018-12-10 2020-08-07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气路开关阀及研磨机
CN111706682A (zh) * 2020-06-18 2020-09-25 王学红 一种扇叶调节排水限流装置
CN115978206A (zh) * 2023-02-21 2023-04-18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内传动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7002U (zh) 通风阀
EP3444507A1 (en) Ventilation valve
CN202690536U (zh) 一种聚烯烃循环气压缩机入口导叶调节器
CN103822467A (zh) 一种井式电阻炉的双开炉盖
CN206036337U (zh) 通风阀
CN202441958U (zh) 智能开关阀
CN212291269U (zh) 粉体强力关断阀及料仓
CN204852374U (zh) 多档调节风阀、通风管路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15908404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风阀密封装置
CN204784789U (zh) 一种无卡阻的伞齿传动软密封闸阀
CN213512121U (zh) 一种安全级核岛风阀
CN106732122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搅拌装置
CN106895160A (zh) 一种阀板不易变形的硬密封蝶阀
CN212616351U (zh) 一种电动混合控制风阀
CN210461723U (zh) 电动调节蝶阀
CN201696638U (zh) 全封闭扇形盲板阀
CN210483470U (zh) 一种室内用通风门
CN202284650U (zh) 电动密闭阀及其通风装置
CN210484634U (zh) 一种新型切断阀
CN106669518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08311614U (zh) 一种新型防火阀
CN203868483U (zh) 一拖二翻板阀
CN207961690U (zh) 一种多驱动式伞齿轮回转型阀门
CN218063417U (zh) 一种风量调节阀
CN2824997Y (zh) 一种手动防火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0

Address after: 200000. 7B floor, building A1, No. 2555 Pu Pu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Relianc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0, room 29, Lane 288, Lane 502, Feng Lu,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Ruan Hongz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Ruan Hongzheng

Inventor after: Tang Guangye

Inventor before: Ruan Hongz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