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6364U -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6364U
CN204716364U CN201520211240.6U CN201520211240U CN204716364U CN 204716364 U CN204716364 U CN 204716364U CN 201520211240 U CN201520211240 U CN 201520211240U CN 204716364 U CN204716364 U CN 204716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uction tude
housing
cage walls
ai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11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吴熙平
张启智
湛浦军
韩强
柳仲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zhou Dila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zhou Dila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zhou Dila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zhou Dila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11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6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6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63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壳体内还设置有四块隔板,隔板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至第五腔;进气管导通进气口和第三腔,且在进气管道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进气管外还设置有包覆管,部分的透气孔位于包覆管内,另一部分与第二腔导通,进气管内还设置有管堵;出气管导通出气口和第一腔,且在第二腔的位置上开设有透气孔,第二腔内填充有消音材料;壳体内还设置有过渡管和共振管,共振管设置有两根,分别贯穿至第四腔和第五腔。尾气在消声器内流通时,多次经过第二腔,进行阻性消音,同时利用包覆管以及两根共振管,实现对三种频率的共振消音,消音效果好。

Description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主要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在选择汽车时,乘坐的舒适度以及驾驶时良好的体验感成了最主要的选择,汽车消声器,能有效降低汽车发动机带来的噪音以及对车身产生的振动感,因此,一个好的消声器是给人满带来良好驾车体验感的重要汽车配件。
目前,中国专利201420581169.6公开了“一种消声器”,包括包体、设置于所述包体内的进气管、排气管、回气管、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将所述包体分隔成第一扩容腔、共振腔和第二扩容腔,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及回气管与所述隔板相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包体内;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包体外部相通,另一端伸入第一扩容腔,在端部设有穿孔锥体,在位于所述共振腔的管段的管壁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回气管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扩容腔,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扩容腔;所述排气管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扩容腔,另一端穿过所述包体与外部连通。但是这种结构,消声形式单一,只能对特定频率的噪音起到消音效果,无法对尾气进行彻底的消音,消音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尾气中各种频率的噪音都能起到良好消音效果的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包括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壳体内还设置有四块隔板,隔板将壳体自进气口一端到出气口一端依次分隔为第一至第五腔;
进气管导通进气口和第三腔,且在进气管道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进气管外还设置有包覆管,部分的透气孔位于包覆管内,另一部分与第二腔导通,进气管位于包覆管内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将进气管管路堵住的管堵;
出气管导通出气口和第一腔,且在第二腔的位置上开设有透气孔,第二腔内填充有消音材料;
壳体内还设置有过渡管和共振管,过渡管导通第一腔和第三腔,且位于第二腔的部分开设有透气孔,共振管设置有两根,共振管包括密封端和开口端,两根的共振管开口端均与第三腔导通,密封端分别设置在第四腔和第五腔内。
优选的,包覆管穿过隔板后设置在第一腔和第二腔内。
优选的,包覆管长度小于进气管上开设有透气孔部分的长度。
优选的,管堵沿进气管切面方向设置且位于包覆管中部位置。
优选的,两根共振管的轴线分别与进气管、过度管的轴线共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尾气在从进气管、过渡管以及出气管上流动过时,能通过透气孔进入第二腔内,利用第二腔内填充的消音材料对尾气进行抗性消音,有效消除尾气中的高频噪音,同时,设置在进气管上的包覆管以及设置在第四腔和第五腔内的共振管,还能使尾气在第一腔。第四腔和第五腔的位置上发生共振消音,降低尾气中三种中、低频的噪音,整体消声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隔板;3、进气管;4、出气管;5、过渡管;6、共振管;7、包覆管;8、管堵;9、消音棉;10、透气孔;11、进气口;12、出气口;61、开口端;62、密封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包括带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壳体1,壳体1内还设置有四块隔板2,隔板2将壳体1自进气口11一端到出气口12一端依次分隔为第一至第五腔。同时壳体1内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导通进气口11和第三腔,且在进气管3道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10,进一步的,进气管3外还设置有包覆管7,部分的透气孔10位于包覆管7内,另一部分与第二腔导通,进气管3位于包覆管7内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将进气管3管路堵住的管堵8;尾气在从进气口11进入消声器内后,沿着进气管3输送,由于进气管3的管路上设置有管堵8,使尾气无法沿着进气管3管路输送,而是从关闭上的透气孔10内透出。同时在进气管3外还设置有包覆管7,通过包覆管7的包覆作用,使尾气在从透气孔10上透出时,在包覆管7内流通,再通过设置在管堵8另一边的透气孔10上进入到进气管3内,使尾气继续沿着进气管3输送。优选的,管堵8沿进气管3切面方向设置且位于包覆管7中部位置。使得管堵8能将包覆管7分为长度相同的两端,且在两端包覆管7内,集气管上开设有透气孔10部分的长度相等,使得尾气在包覆管7内流动时,能保证尾气从进气管3的透气孔10上进入包覆管7的速度和从包覆管7进入进气管3的速度相同,从而令尾气能与包覆管7之间更好的相互作用,尾气在通过透气孔10与进入包覆管7时,能使包覆管7发生振动,达到对尾气的共振消音。
同时,壳体1内还设置有过渡管5,过渡管5导通第一腔和第三腔,且位于第二腔的部分开设有透气孔10,尾气在从进气管3进入消音器壳体1内后,通过进气管3导通至第三腔内,再通过导通第三腔与第一腔的过渡管5,使尾气沿过渡管5流动至第一腔内。进一步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出气管4,出气管4导通出气口12和第一腔,且在第二腔的位置上开设有透气孔10,尾气通过过渡管5流动至第一腔内后,在通过出气管4向外排出,通过进气管3、出气管4以及过渡管5的设置,使尾气在壳体1内能实现正、逆流动的方向,使尾气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
在第二腔内还填充有消音材料,优选的,采用消音棉9填充,由于进气管3、过渡管5和出气管4在第二腔内均设置有透气孔10,尾气在经过第二腔时,能通过透气孔10以及填充在第二腔内的消音棉9,对尾气中的高频噪音进行阻性消声。
进一步的,可体内还设置有两根共振,共振管6包括密封端62和开口端61,两根的共振管6开口端61均与第三腔导通,密封端62分别设置在第四腔和第五腔内。尾气在输送入第三腔内后,能通过共振管6的开口端61进入共振管6内,再分别输送至第四腔和第五腔内,使第四腔和第五腔发生共振。优选的,两根共振管6的轴线分别与进气管3、过度管的轴线共线设置,使尾气在第三腔内流通时,能更方便的进入共振管6内,与共振管6之间更好的发生共振作用,达到对尾气的共振消音效果。
通过调节共振管6的管径以及共振管6密封端62伸入腔内的长度,能使共振管6与噪音的共振频率发生改变,对两个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共振消声,再通过进气管3外的包覆管7与尾气之间的共振作用,能对尾气中的中低频噪声进行三个频率的共振消声,消声范围广、效果好。
包覆管7穿过隔板2后设置在第一腔和第二腔内,包覆管7贯穿第一腔和第二腔设置,能使包覆管7在第一腔内更好的发生共振,而进气管3位于第一腔内开设有透气孔10的部分均被包覆管7包覆住,避免尾气直接从进气管3上的透气孔10中进入第一腔内。同时包覆管7的长度小于进气管3上开设有透气孔10部分的长度,即在第二腔内,进气管3直接通过透气孔10,与第二腔导通,使尾气能通过透气孔10进入第二腔内,再通过第二腔内填充的消音棉9进行阻性消音。
通过第二腔内填充的消音棉9,当尾气三次经过第二腔时,能有效的进行阻性消音,消除尾气中的高频噪音,同时利用三个共振消声结构的设置,使尾气能在三个不同频段发生共振消声,更好的实现对中、低频噪声的消音,整体消声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包括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四块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自进气口一端到出气口一端依次分隔为第一至第五腔;
所述进气管导通进气口和第三腔,且在进气管道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进气管外还设置有包覆管,部分所述的透气孔位于包覆管内,另一部分与第二腔导通,所述进气管位于包覆管内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将进气管管路堵住的管堵;
所述出气管导通出气口和第一腔,且在第二腔的位置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二腔内填充有消音材料;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过渡管和共振管,所述过渡管导通第一腔和第三腔,且位于第二腔的部分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共振管设置有两根,所述共振管包括密封端和开口端,两根所述的共振管开口端均与第三腔导通,密封端分别设置在第四腔和第五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管穿过隔板后设置在第一腔和第二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管长度小于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透气孔部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堵沿进气管切面方向设置且位于包覆管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共振管的轴线分别与进气管、过度管的轴线共线设置。
CN201520211240.6U 2015-04-09 2015-04-09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6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1240.6U CN204716364U (zh) 2015-04-09 2015-04-09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1240.6U CN204716364U (zh) 2015-04-09 2015-04-09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6364U true CN204716364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1124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6364U (zh) 2015-04-09 2015-04-09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63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4389A (zh) * 2017-08-30 2019-03-05 铃木株式会社 排气装置
CN109555586A (zh) * 2018-11-22 2019-04-0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消声器
CN110505923A (zh) * 2017-04-04 2019-11-26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消声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923A (zh) * 2017-04-04 2019-11-26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消声器
US11002165B2 (en) 2017-04-04 2021-05-11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Muffl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9424389A (zh) * 2017-08-30 2019-03-05 铃木株式会社 排气装置
US11242781B2 (en) 2017-08-30 2022-02-08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Air exhausting device
CN109555586A (zh) * 2018-11-22 2019-04-0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消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6333U (zh) 多腔共振消声器
CN201412208Y (zh) 一种消声器
CN204716364U (zh) 带共振结构的阻性消声器
CN104948265A (zh) 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WO2021129707A1 (zh) 一种燃料电池排气系统消声器组合装置
CN204716347U (zh) 五腔抗性消声器
CN203570402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消音器
CN204716346U (zh) 复合式消声器
CN204716344U (zh) 汽车抗性消音器
CN209163906U (zh) 汽车消声器总成
CN105134337B (zh) 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器
CN204716340U (zh) 五腔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04716341U (zh) 汽车前消音器
CN204703984U (zh) 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CN104165083A (zh) 排气管的消音装置
CN203335193U (zh) 降噪消声器及使用该消声器的发动机排气结构
CN204716338U (zh) 中低频汽车消音器
CN203742738U (zh) 排气管噪音处理装置
CN204082266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总成
CN202294164U (zh) 一种客车空调回风风机的风道及设置有该风道的客车
CN204716334U (zh) 抗性共振消声器
CN206617215U (zh) 一种mpv排气消声器装置
CN203476442U (zh) 横置消音器
CN104265413A (zh) 拖拉机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13510797U (zh) 一种多腔共振复合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