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5942U -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5942U
CN204715942U CN201520419351.6U CN201520419351U CN204715942U CN 204715942 U CN204715942 U CN 204715942U CN 201520419351 U CN201520419351 U CN 201520419351U CN 204715942 U CN204715942 U CN 204715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door
lock handle
lock
doo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193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顺
李明明
赵江农
张兴
刘助新
王金鹏
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193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5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5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5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所述门锁结构包括外门板,内门板,装在外门板和内门板之间的锁体,以及装在锁体上的外锁把和内锁把;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外门板上设有向内凹进的沉台,所述外锁把设置在该沉台内,且外锁把的转动轨迹在该沉台内。本实用新型不挤占车辆宽度限界,车辆因此获得更大宽度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尤其适用于小限界铁路环境的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机车车辆限界。如图1所示为某小限界铁道机车车辆限界与中国机车车辆限界标准的对比情况。
如图2所示为目前机车车辆通常采用的入口门结构:外门板2的外侧是一个平面,在外锁把1的高度C空间内没有其它设施,即外锁把1单独挤占了机车车辆限界宽度。而机车车辆宽度对保障舒适性非常重要,若太窄则司乘人员会感到压抑,长时间行驶易产生疲劳感。
综上所述,若在图1所示小限界铁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采用图2所示的现有入口门技术,其机车车辆宽度将远小于中国干线机车车辆,其用户体验也将明显不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不挤占机车车辆宽度限界的入口门结构。一方面,必须为客户解决机车车辆宽度空间不足的问题以体现中国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车内设备的设计制造大多已经模块化,机车车辆宽度发生较大改变会为车内设备布置带来很大的困难。
虽然高铁与动车组不存在入口门挤占宽度限界的问题,但其车门的开闭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不适用于机车车辆。
另外,在家具制造行业有一种在木质门板中部开设浅槽的结构,用于解决门板的应力与外观问题,并不能帮助解决入口门挤占宽度限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该门锁结构可以解决入口门锁挤占机车车辆宽度限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包括外门板,内门板,装在外门板和内门板之间的锁体,以及装在锁体上的外锁把和内锁把;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外门板上设有向内凹进的沉台,所述外锁把设置在该沉台内,且外锁把的转动轨迹在该沉台内。
由此,所述外锁把无论处于水平位还是处于竖直位均不与沉台边缘干涉。所述外锁把外缘与外门板外缘基本平齐,如此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的外侧边缘与机车车辆的侧墙外墙面基本平齐,不挤占车辆宽度限界,机车车辆由此获取更大的宽度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外门板和内门板上均设有锁把安装接口。
所述外锁把垂直于外门板延伸的高度C为沉台的凹进深度B的0.9-1.1倍。换句话说,所述沉台的深度B约等于外锁把的高度C。
为改善沉台视觉效果,所述沉台四周倒圆R。
所述锁体为上下联动锁,所述外门板上设有两个沉台,每个沉台内装有一个外锁把,两个外锁把与一个内锁把之间联动。
为减小沉台的宽度尺寸,所述外锁把的把手长度L1小于内锁把的把手长度L2。所述外锁把处于竖直位时,外锁把与沉台的距离D大于手掌厚度。
一种机车入口门,包括如上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所述入口门的外门板上设有两个沉台。由此,应用于机车时,所述外门板在开门侧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1个盒形沉台;所述锁体为上下联动锁,含上锁与下锁两个部分;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有2个外锁把和1个内锁把。
一种地铁工程维护车辆入口门,包括如上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所述入口门的外门板上设有一个沉台。由此,应用于地铁工程维护车辆时,所述外门板只在开门侧中部设有1个盒形沉台,所述锁体安装在门中部,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只有1个外锁把和1个内锁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中国专利CN201220669007公开了一种地铁电力工程维护车入口门,其为了满足地铁电力工程维护车轻量化的需要,所述地铁电力工程维护车入口门,包括由外门板和与之固定相连的内封板组成的门体;所述内封板上装有锁安装座和装在锁安装座上的门锁;所述外门板上装有用于安装隔音条的支架,所述隔音条位于外门板与门框的连接处。该专利通过轻量化设计,便于司机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降低了入口门的生产成本,并满足地铁工程维护机车特点要求。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该专利的外侧(外门板)是一个平面,而本实用新型外门板在外锁把安装处设有沉台(内沉),门结构不同;第二,该专利的锁把在门以外,而本实用新型的锁把内沉在门里,外形轮廓不同。而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正是以上两个技术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参数设置,故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完全不同。
中国专利CN201020167715公开了一种双层密封司机室侧墙门,用于解决防雨、保温问题。该专利在门外侧周边装设第一道密封中空胶条,中空胶条的压缩量约为5毫米~8毫米,在门内侧周边装设第二道密封平面胶条,司机室侧墙门关闭后,中空胶条和平面胶条在司机室侧墙门和门框之间呈被挤压状态;司机室侧墙门采用具有二次压紧功能的联动门锁;在门下部的门框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孔,排水槽与双侧密封中间的空间连通,排水孔通向门外。该专利提高了司机室侧门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效果,从而减少了机车辅助功率的多余消耗;即使少量雨水渗入第一道密封也会被排水槽和排水孔排出车外。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的密封结构与该专利相似,但本实用新型未要求保护其密封结构;第二,该专利未提及门在锁把处的结构,而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特征正是门在锁把处,无交集;第三,其说明书中可见的信息显示该专利所述侧墙门的内外门板均是平面,未提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台及锁把内沉等特征。
中国专利CN200520050961.X公开了一种机车上下联动门锁,其针对机车入口门锁特定运行工况和现有机车门锁存在的问题,采用联动结构,在机车的入口门设置一上下联动门锁,联动门锁分上、下锁两部分,两者通过联动装置实现联动,实现上、下锁都能开、关门,上锁安装在入口门中间,下锁安装在入口门底部,锁芯安装在下锁内。司乘人员无需再爬上机车才能开锁,直接在机车下便可将钥匙插入锁芯。打开下锁,并联动装置带动上锁开锁。此外,为开门方便,在下锁外面与上锁内外两面均设执手,锁芯开启后,可通过任一执手开门。司乘人员进入机车时开门就比较方便,不需再爬上机车开锁,同时,由于上锁和下锁间实行联动,在司机室打开下锁也很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车入口门上。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结构运用了该专利,但本实用新型未要求保护锁结构的技术特征;第二,该专利所运用的门的内外门板均是平面,未提及本实用新型要求所述的沉台及锁把内沉等特征。
中国专利CN201220018223公开了一种凹槽门板防变形结构,其包括门板1,在门板1的中部设有凹槽2,凹槽2内安装有木片3,在木片3的外侧设有贴膜4。该专利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会影响门板的正常使用,且能有效防止门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开裂和变形现象,能确保造型处覆膜后光滑、平整,无凹凸现象,大大减少了门板变形的可能性,使得门板的结构稳定性和美观性得到保障,延长了门板的使用寿命,体现了一流品牌的产品质量。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该专利所述门板是整块实心木板门,而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板为拼接空心金属门,框架结构不同;第二,该专利要求保护其“凹槽在门板中部”的特征,而本实用新型在外门板的沉台在门侧部而未处于门的中部;第三,该专利所述凹槽呈矩形,本实用新型所述沉台在矩形的基础上倒圆角,且不要求保护其“矩形”的特征,不与之冲突;第四,该专利适用于家具制造,而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铁道机车车辆制造,应用领域不同。
中国专利CN201320344318公开了一种铁路运输车车门和铁路运输车,该铁路运输车车门包括门框、门扇和折页装置,折页装置铰接于门扇和门框之间;折页装置包括门扇固定板、门框固定板、转轴和弹簧,弹簧套设在转轴的端部,弹簧的两端分别搭设于门扇固定板和门框固定板上,弹簧在门扇沿转轴旋转打开时提供驱使门扇关闭的弹力。该专利能够避免因人员疏忽等因素而出现的车门未能及时关闭现象,同时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车门自动打开,车门的密闭性高,以使车厢内货物的存放环境免受污染,且车门的安全性高,提高车内货物的安全性。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该专利是用于货车车厢的侧面或端部,而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机车车辆的司机室入口(即登车口),应用环境不同;第二,该专利所是为了防止人员的疏忽忘记关门,而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充分利用机车车辆的宽度限界,目的不同;第三,该专利所述开门的锁把在门外,而本实用新型的锁把在门内部,结构不同。
中国专利CN201320864646公开了一种防挤压车门以及车辆,其中防挤压车门包括:门框、门扇、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控制器;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设置于门框的与地面垂直的一侧,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设置于门框的与地面垂直的另一侧,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的光轴与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对射型光电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通过电路与车门驱动电机连接,以控制车门驱动电机驱动门扇打开或关闭。通过非接触式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探测,在障碍物或人体被正在关闭的车门碰触之前,即可以判断存在障碍物或人体,从而停止关门操作,提高车门的安全系数。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该专利的外侧(外门板)是一个平面,而本实用新型外侧在门锁安装处设有沉台(内沉式),门结构不同;第二,该专利是自动控制门的开闭,没有锁把,而本实用新型是手动开闭的,其锁把内沉在门里,门锁的结构及原理不同;第三,该专利是用于高铁、动车组的客车车厢侧门,而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机车车辆司机室登车,应用环境不同。
中国专利CN201420024157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客室侧向逃生门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列车两侧的车门外侧的并可向外翻转打开至逃生平台上的逃生面板。该专利采用在列车车门外侧设置逃生面板,且逃生面板直接与两侧逃生平台相连,能够使乘客在紧急逃生状态下通过轨道交通列车的两侧车门迅速逃生,较以往列车两端逃生效率有明显提高,且该专利集成于车门上,结构紧凑,在不改变既有车辆结构和限界的前提下,可以大规模的采用。该专利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在于:第一,该专利的外侧(外门板)是一个平面,而本实用新型外侧在锁把安装处设有沉台(内沉),门结构不同;第二,该专利是自动控制门的开闭,没有锁把,而本实用新型是手动开闭的,其锁把内沉在门里,门锁的结构及原理不同;第三,该专利是用于高铁、动车组的客车车厢侧门,而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机车车辆的司机室,应用环境不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挤占车辆宽度限界,车辆因此获得更大宽度空间。同时,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不仅可用于机车、还可以用于地铁工程维护车辆,特别适用于小限界铁路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机车车辆限界对比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在机车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剖面图;
图6是图4的B-B剖面图或图9的E-E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外门板的结构示意图(横剖面);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在地铁工程维护车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F-F剖面图。
在图中:
1-外锁把;2-外门板;3-内门板;4-内锁把;5-锁体;6-外锁把水平位;7-外锁把竖直位;8-沉台;9-外锁把外端面与外门板面基本平齐;10-锁把安装接口;X-中国机车车辆限界标准; A1-中国机车车辆限界宽度; Y-国外某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要求;A2-国外某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宽度; Z-轨面;B-沉台深度; L1-外锁把的把手长度; L2-内锁把的把手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如图7所示,主要包含外锁把1、外门板2、内门板3、内锁把4及锁体5。
如图4-6所示为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在机车上的应用:为了便于司乘人员在车下开闭车门,所述锁体5设为上下联动锁,即所述锁体5含上锁与下锁两个部分;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有2个外锁把1和1个内锁把4,相应地如图7所示所述外门板2在开门侧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1个盒形沉台。
如图9-10所示为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在地铁工程维护车上的应用:所述锁体5安装在门中部,故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有1个外锁把1和1个内锁把4,相应地所述外门板2在开门侧的中部设有1个盒形沉台。所述沉台内设有外锁把1的安装接口。所述沉台的深度B约等于外锁把1的高度C。为改善沉台视觉效果,所述沉台四周倒圆R。
为减小沉台的宽度尺寸,外锁把1的长度L1小于内锁把4长度L2。
所述外锁把1处于竖直位时,外锁把1与沉台的距离D大于手掌厚度。所述外锁把1无论处于水平位还是处于竖直位均不与沉台边缘干涉。
如图4-7所示,所述外锁把1外缘与外门板2外缘基本平齐,如此所述入口门及其内沉式门锁的外侧边缘与机车车辆的侧墙外墙面基本平齐,不挤占机车车辆宽度限界,机车车辆由此获取更大的宽度空间。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包括外门板(2),内门板(3),装在外门板(2)和内门板(3)之间的锁体(5),以及装在锁体(5)上的外锁把(1)和内锁把(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2)上设有向内凹进的沉台(5),所述外锁把(1)设置在该沉台(5)内,且外锁把(1)的转动轨迹在该沉台(5)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2)和内门板(3)上均设有锁把安装接口(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把(1)垂直于外门板(2)延伸的高度C为沉台(5)的凹进深度B的0.9-1.1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5)为上下联动锁,所述外门板(2)上设有两个沉台(5),每个沉台(5)内装有一个外锁把(1),两个外锁把(1)与一个内锁把(4)之间联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把(1)的把手长度L1小于内锁把(4)的把手长度L2。
6. 一种机车入口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所述入口门的外门板(2)上设有两个沉台(5)。
7. 一种地铁工程维护车辆入口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内沉式门锁结构,所述入口门的外门板(2)上设有一个沉台(5)。
CN201520419351.6U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Active CN204715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9351.6U CN204715942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9351.6U CN204715942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5942U true CN204715942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19351.6U Active CN204715942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59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5812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货运车侧墙、车厢及轨道车辆
EP3933155A1 (en) * 2020-07-01 2022-01-05 Rawicka Fabryka Wyposazenia Wagonow "RAWAG" Sp. z o.o. A lock control system for a train locomotiv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33155A1 (en) * 2020-07-01 2022-01-05 Rawicka Fabryka Wyposazenia Wagonow "RAWAG" Sp. z o.o. A lock control system for a train locomotive
CN111845812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货运车侧墙、车厢及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5942U (zh) 一种内沉式门锁结构及入口门
CN105946882A (zh) 一种列车站台自适应伸缩踏板装置
CN202000849U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门体绝缘结构
CN101298823B (zh) 门总成及具有该门总成结构的厢式车和箱体
CN205706680U (zh) 一种列车站台自适应伸缩踏板装置
CN205370309U (zh) 一种车厢单轨式侧拉门
CN204436175U (zh) 一种直线布置双侧开关式站台门
CN203769556U (zh) 高速动车组注水口和排污口检查门
CN207644372U (zh) 防摔落踏板
CN207274691U (zh) 轨道列车用车厢及轨道列车
CN207173610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逃生系统紧急疏散门
CN202080802U (zh) 门机下置的电梯层门装置
CN211567929U (zh) 一种地铁和站台间高差防摔倒装置
CN203515069U (zh) 一种触点自动锁结构
CN209670722U (zh) Π型刚性接触网授电d型列车地铁的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
CN203319464U (zh) 无边框全景观光电梯玻璃轿厢
CN206014191U (zh) 电梯层门开锁装置安装结构及电梯
CN211869364U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防踏空结构
CN104163174A (zh) 站台全封闭轨道外露式高架车站
CN211895639U (zh) 一种带双勾层门地坎装置
CN203081214U (zh) 一种地铁电力工程维护车入口门
CN206351685U (zh) 一种城轨车辆大玻璃结构隔墙
CN205591745U (zh) 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及其底架
CN211812957U (zh) 一种带台阶层门地坎装置
CN211765394U (zh) 一种驾驶员安全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