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2180U -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2180U
CN204702180U CN201520275437.6U CN201520275437U CN204702180U CN 204702180 U CN204702180 U CN 204702180U CN 201520275437 U CN201520275437 U CN 201520275437U CN 204702180 U CN204702180 U CN 204702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track
bottle cap
arc
tra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54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世钦
唐宇
蔡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UA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54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2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2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21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轨道、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第二送料轨道、第二弧形输送轨道和控制机构,第二送料轨道的高端与第一送料轨道的右端互相紧靠设置,第一弧形输送轨道连接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端部,第二弧形输送轨道连接于第二送料轨道高端的端部,该理盖装置还包括瓶盖翻转机构和瓶盖推送机构;瓶盖翻转机构包括瓶盖翻转槽、第一气缸和至少两个的第一感应器,瓶盖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感应器及挡料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理盖速度快并且理盖效果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还可有效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日用品、化妆品等行业瓶装产品非常普遍,为了美观、个性化或者其他的包装需求,瓶体及瓶盖的结构形状也是多样化,例如在瓶体底部设置底盖或在瓶体上设防盗瓶盖等等,瓶体及瓶盖一般都是分开制成,瓶体集中放置,瓶盖另外集中放置,然后再将瓶盖组装到瓶体上。在组装过程中,即有采用人工上盖,也有采用机械设备上盖,由于人工上盖的生产效率较低,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所以目前的生产流水线上主要采用机械设备自动上盖,而要使用机械设备自动上盖,在上盖之前,就必须对瓶盖进行理盖,确保瓶盖口统一朝上或统一朝下,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确保瓶盖的朝向一致,有的是采用人工手动理盖,导致设备的上盖效率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且也不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有的是设置检测机构或者复杂的理盖机构,将瓶盖朝向不符合设备上盖要求的瓶盖提取出来,然后上盖设备再将瓶盖朝向符合要求的瓶盖组装到瓶体上,而被提取出来的瓶盖则用人工收集整理之后重新放入上盖设备,有的瓶盖,理盖操作的次数增多,容易产生摩擦损伤;由于上盖机械设备的理盖环节需要人工参与,不能实现自动调整瓶盖朝向,增加工人的劳动量及劳动强度,不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上盖效率,生产成本较大,生产效率较低,因而有必要研究一种结构简易、一次性理盖效果良好的自动理盖装置,以便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瓶盖因多次理盖而产生摩擦损伤,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它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维护和维修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理盖速度快并且理盖效果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可有效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轨道、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第二送料轨道、第二弧形输送轨道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左右两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送料轨道呈一端低、一端高的设于第一送料轨道的旁侧,第二送料轨道的高端与第一送料轨道的右端互相紧靠设置且在二者紧靠部分设有用于输送瓶盖的连接槽,所述第一弧形输送轨道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端部,所述第二弧形输送轨道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高端的端部,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该理盖装置的运行,该理盖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的瓶盖翻转机构和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右端用于配合所述连接槽工作的瓶盖推送机构;所述瓶盖翻转机构包括瓶盖翻转槽、第一气缸和至少两个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瓶盖翻转槽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槽,用于实现将瓶盖水平翻转180度,瓶盖翻转槽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左端侧壁,瓶盖翻转槽的出料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的低端,所述第一气缸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的另一侧壁,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杆指向瓶盖翻转槽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感应器左右并列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的底部,第一感应器的感应端竖直朝上,第一感应器和第一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联接;所述瓶盖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感应器及挡料板,所述第二气缸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右端的侧壁,第二气缸的气缸推杆指向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右端的底部,所述挡料板设于第二气缸及第二感应器的右侧,第二气缸和第二感应器分别与控制机构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输送轨道与第二弧形输送轨道的结构相同,第一弧形输送轨道包括弧形轨道、第一电机、第一锥形传动轮、若干个第二锥形传动轮、若干个第一皮带轮及若干条第一输送皮带,所述弧形轨道包括底座、内压轨和外压轨,所述底座由圆形底座与弧形底座两部分组成,所述弧形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形底座的顶端,弧形底座上一体形成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用于安装第一皮带轮的弧形槽,弧形底座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底座相对应的内压轨和外压轨,所述第一锥形传动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圆形底座上,圆形底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锥形传动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皮带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弧形底座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用至少两条的第一输送皮带连接,所述弧形底座还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二锥形传动轮,第二锥形传动轮一端与第一皮带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传动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压轨和外压轨的形状分别与弧形底座对应,且内压轨和外压轨的下表面均设有与弧形底座互相对应的弧形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第一锥形传动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锥形传动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呈圆锥形,第一皮带轮上间隔设有偶数个用于组装第一输送皮带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料轨道与第二送料轨道结构相同,均为直线型输送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包括直线轨道、第二电机、若干个第二皮带轮及若干条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用于安装第二皮带轮的安装孔,所述第二皮带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直线轨道上,第二皮带轮上设有若干条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送料轨道运行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皮带轮呈圆柱形,第二皮带轮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组装第二输送皮带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的自动整理好瓶盖的朝向,确保瓶盖的朝向一致,理盖速度快并且理盖效果好,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到生产流水线或者其他的理盖机械设备上,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备能够自动整理瓶盖,能够有效解决手工理盖造成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设备的输送轨道采用直线型输送轨道与弧形输送轨道相结合,可有效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可以减少设备占用生产车间的空间,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此外,直线型输送轨道与弧形输送轨道互相独立且均设有多条输送皮带,个别的输送皮带受损不会导致该理盖装置无法工作,可大大延长本实用新型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个别输送皮带受损,能及时对受损的输送皮带进行维修,设备维护和维修方便。
4.本实用新型设备能够一次性就整理好瓶盖的朝向,可有效避免瓶盖因多次理盖而产生摩擦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翻转槽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轨道1、第二送料轨道2、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第二弧形输送轨道4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送料轨道1左右两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送料轨道2呈一端低、一端高的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的旁侧,第二送料轨道2的右端与第一送料轨道1的右端高度齐平;如图1所示,第二送料轨道2的高端与第一送料轨道1的右端互相紧靠设置且在二者紧靠部分设有用于输送瓶盖的连接槽21,所述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1左端端部,所述第二弧形输送轨道4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2高端的端部,所述控制机构(附图未标出)用于控制该理盖装置的运行,该理盖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左端的瓶盖翻转机构5和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右端用于配合所述连接槽21工作的瓶盖推送机构6;所述瓶盖翻转机构5包括瓶盖翻转槽51、第一气缸52和至少两个的第一感应器53,所述瓶盖翻转槽51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槽,用于实现将瓶盖水平翻转180度,瓶盖翻转槽51的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瓶盖从瓶盖翻转槽51的进料端进入到从瓶盖翻转槽51的出料端出来,刚好翻转180度,如图5所示,瓶盖从瓶盖翻转槽51的进料端进入时,瓶盖口是朝上的,待该瓶盖从瓶盖翻转槽51的出料端出来时,瓶盖刚好翻转180度,使得该瓶盖的瓶盖口刚好朝下。瓶盖翻转槽51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1左端侧壁,瓶盖翻转槽51的出料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2的低端,所述第一气缸52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左端的另一侧壁,第一气缸52的气缸推杆指向瓶盖翻转槽51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感应器53左右并列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左端的底部,第一感应器53的感应端竖直朝上,第一感应器53和第一气缸52分别与控制机构联接,两个第一感应器53互相配合工作,瓶盖经过两个第一感应器53的上方时,如果瓶盖口是朝上的,两个第一感应器53的光感距离相同,第一感应器53就会发出信号控制第一气缸52将瓶盖口朝上的瓶盖推入瓶盖翻转槽51的进料端。所述瓶盖推送机构6包括第二气缸61、第二感应器62及挡料板63,所述第二气缸61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右端的侧壁,第二气缸61的气缸推杆指向所述连接槽21,所述第二感应器62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右端的底部,所述挡料板63设于第二气缸61及第二感应器62的右侧,第二气缸61和第二感应器62分别与控制机构联接,当第二感应器62感应到瓶盖时,就控制第二气缸61将瓶盖推入连接槽21抵达第二送料轨道2。
如图1、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与第二弧形输送轨道4的结构相同,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包括弧形轨道、第一电机32、第一锥形传动轮33、若干个第二锥形传动轮34、若干个第一皮带轮35及若干条第一输送皮带36,所述弧形轨道包括底座71、内压轨72和外压轨73,所述底座71由圆形底座711与弧形底座712两部分组成,所述弧形底座71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形底座711的顶端,弧形底座712上一体形成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用于安装第一皮带轮35的弧形槽713,弧形底座712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底座712相对应的内压轨72和外压轨73,所述内压轨72和外压轨73的形状分别与弧形底座712对应,且内压轨72和外压轨73的下表面均设有与弧形底座712互相对应的弧形槽713,所述第一锥形传动轮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圆形底座711上,圆形底座711的下表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锥形传动轮33的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的转轴与第一锥形传动轮33之间通过联轴器8连接,如图8所述第一皮带轮35呈圆锥形,第一皮带轮35上间隔设有偶数个用于组装第一输送皮带36的第一凹槽351,每个第一皮带轮35上设有至少四个的第一凹槽351,所述第一皮带轮35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弧形底座712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皮带轮35之间用至少两条的第一输送皮带36连接,可有效避免因个别的第一输送皮带36断裂而导致整条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损坏。此外,所述弧形底座712还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二锥形传动轮34,第二锥形传动轮34一端与第一皮带轮35通过联轴器8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传动轮33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送料轨道1与第二送料轨道2结构相同,均为直线型输送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1包括直线轨道11、第二电机12、若干个第二皮带轮13及若干条第二输送皮带14,所述第二皮带轮13呈圆柱形,第二皮带轮13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组装第二输送皮带14的第二凹槽131,且第二皮带轮13上的第二凹槽131的个数与第一皮带轮35上的第一凹槽351的个数相同,第一皮带轮35与第二皮带轮13均为采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型的尼龙轮;所述直线轨道11上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用于安装第二皮带轮13的安装孔111,所述第二皮带轮13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直线轨道11上,第二皮带轮13上设有若干条第二输送皮带14,所述直线轨道上11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送料轨道运行1的第二电机12,该第二电机12的转轴与第二皮带轮13之间通过联轴器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处于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上的各个瓶盖的瓶盖口有的朝下,有的则朝上,当瓶盖从第一弧形输送轨道3进入第一送料轨道1左端抵达第一感应器53上方时,如果瓶盖口是朝下的,则瓶盖继续前行,当抵达第一送料轨道1右端的挡料板63时,由第二感应器62控制第一气缸61将该瓶盖推入连接槽21抵达第二送料轨道2的高端,然后继续前行进入第二弧形输送轨道4;而如果瓶盖口是朝上的,则瓶盖则瞬间被第一气缸52推进瓶盖翻转槽51的进料端,从瓶盖翻转槽51的出料端出来变为瓶盖口朝下的瓶盖,且该瓶盖进入到第二送料轨道2低端之后继续前行抵达第二送料轨道2的高端,然后进入第二弧形输送轨道4。这样,所有进入第二弧形输送轨道4的瓶盖都是瓶盖口朝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的自动整理好瓶盖的朝向,确保瓶盖的朝向一致,理盖速度快并且理盖效果好,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到生产流水线或者其他的理盖机械设备上,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备能够自动整理瓶盖,能够有效解决手工理盖造成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设备的输送轨道采用直线型输送轨道与弧形输送轨道相结合,可有效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可以减少设备占用生产车间的空间,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此外,直线型输送轨道与弧形输送轨道互相独立且均设有多条输送皮带,个别的输送皮带受损不会导致该理盖装置无法工作,可大大延长本实用新型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个别输送皮带受损,能及时对受损的输送皮带进行维修,设备维护和维修方便。
4.本实用新型设备能够一次性就整理好瓶盖的朝向,可有效避免瓶盖因多次理盖而产生摩擦损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轨道、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第二送料轨道、第二弧形输送轨道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左右两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送料轨道呈一端低、一端高的设于第一送料轨道的旁侧,第二送料轨道的高端与第一送料轨道的右端互相紧靠设置且在二者紧靠部分设有用于输送瓶盖的连接槽,所述第一弧形输送轨道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端部,所述第二弧形输送轨道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高端的端部,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该理盖装置的运行,其特征在于:该理盖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的瓶盖翻转机构和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右端用于配合所述连接槽工作的瓶盖推送机构;所述瓶盖翻转机构包括瓶盖翻转槽、第一气缸和至少两个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瓶盖翻转槽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槽,瓶盖翻转槽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左端侧壁,瓶盖翻转槽的出料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的低端,所述第一气缸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的另一侧壁,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杆指向瓶盖翻转槽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感应器左右并列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左端的底部,第一感应器的感应端竖直朝上,第一感应器和第一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联接;所述瓶盖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感应器及挡料板,所述第二气缸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右端的侧壁,第二气缸的气缸推杆指向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第一送料轨道右端的底部,所述挡料板设于第二气缸及第二感应器的右侧,第二气缸和第二感应器分别与控制机构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输送轨道与第二弧形输送轨道的结构相同,第一弧形输送轨道包括弧形轨道、第一电机、第一锥形传动轮、若干个第二锥形传动轮、若干个第一皮带轮及若干条第一输送皮带,所述弧形轨道包括底座、内压轨和外压轨,所述底座由圆形底座与弧形底座两部分组成,所述弧形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形底座的顶端,弧形底座上一体形成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用于安装第一皮带轮的弧形槽,弧形底座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底座相对应的内压轨和外压轨,所述第一锥形传动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圆形底座上,圆形底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锥形传动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皮带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弧形底座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用至少两条的第一输送皮带连接,所述弧形底座还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二锥形传动轮,第二锥形传动轮一端与第一皮带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传动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轨和外压轨的形状分别与弧形底座对应,且内压轨和外压轨的下表面均设有与弧形底座互相对应的弧形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第一锥形传动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锥形传动轮 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呈圆锥形,第一皮带轮上间隔设有偶数个用于组装第一输送皮带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轨道与第二送料轨道结构相同,均为直线型输送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包括直线轨道、第二电机、若干个第二皮带轮及若干条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用于安装第二皮带轮的安装孔,所述第二皮带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直线轨道上,第二皮带轮上设有若干条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直线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送料轨道运行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呈圆柱形,第二皮带轮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组装第二输送皮带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CN201520275437.6U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2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5437.6U CN204702180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5437.6U CN204702180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2180U true CN204702180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543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2180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21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499A (zh) * 2015-04-30 2015-09-23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108045907A (zh) * 2017-12-29 2018-05-18 茂名市腾龙工业皮带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拣选装置
CN109368216A (zh) * 2018-11-16 2019-02-22 上海宇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瓶盖理盖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499A (zh) * 2015-04-30 2015-09-23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104925499B (zh) * 2015-04-30 2017-12-08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108045907A (zh) * 2017-12-29 2018-05-18 茂名市腾龙工业皮带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拣选装置
CN109368216A (zh) * 2018-11-16 2019-02-22 上海宇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瓶盖理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5499A (zh)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104828760A (zh)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
CN204713981U (zh) 一种堆叠式分料装置
CN204702180U (zh)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204702482U (zh)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
CN103318820A (zh) 一种自动上盖机
CN103258939A (zh) 新型led模组封装自动化成套设备
CN103754606A (zh) 一种翻坯机
CN108946097A (zh) 用于提高手机芯片生产效率的接驳设备
CN203793672U (zh) 一种半自动装箱设备
CN204568832U (zh) 玻璃输送翻转机
CN208991741U (zh) 一种铸件连续式自动分离设备
CN204748780U (zh) 一种用于生产视窗装饰镜片的钻孔装置
CN208960822U (zh) 一种冲床前上料辅助装置
CN208790088U (zh) 一种油墨灌装移动小车
CN201873312U (zh) 倒罐机
CN203314177U (zh) 移动式智能仿真花定型机
CN205950233U (zh) 仪表板的计时组装生产线
CN207239994U (zh) 自动放商标垫圈机构
CN206185032U (zh) 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
CN205294070U (zh) 用于罐头生产的提升装置
CN203079285U (zh) 一种流水线组件分流定位装置
CN205271380U (zh) 一种旱冰轮自动装配的设备
CN203714583U (zh) 在线同步送料输送机
CN218950454U (zh) 一种led灯珠连续料分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