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80587U - 超薄键盘按键 - Google Patents

超薄键盘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80587U
CN204680587U CN201520262013.6U CN201520262013U CN204680587U CN 204680587 U CN204680587 U CN 204680587U CN 201520262013 U CN201520262013 U CN 201520262013U CN 204680587 U CN204680587 U CN 204680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keycap
locating part
hole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20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进新
曹小鹏
黎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20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80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80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80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键盘按键,其包括:一限位件、一支撑件和一按键组件;限位件为一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板,其设有一通孔,通孔处设有多个凹槽;支撑件固连于限位件的下侧;按键组件设于通孔内,其包括一键帽、至少一硅胶按键以及至少一弹性件,键帽为一具有容置空间且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开口端设有多个凸耳,凸耳与凹槽相互限位,硅胶按键一端抵靠于键帽内侧,另一端抵靠于支撑件上,弹性件置于容置空间内部。本实用新型薄型化键盘按键采用了凸耳与凹槽相配合的限位结构,按键可以满足薄型化要求,而且弹性件置于键帽内部可以辅助提供键帽回复弹力,保证了按键良好的手感,整体结构简单、装配十分便捷,而且模具的周期短、成本低。

Description

超薄键盘按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尤其涉及一种超薄键盘按键。
背景技术
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被广泛用作电脑及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的输入设备。现有的键盘的结构一般由键帽、剪刀脚、橡胶弹性体、薄膜电路板及铝板等组成,当对键帽施加按压力时,键帽向下压于橡胶弹性体,使得橡胶弹性体抵触薄膜电路板,从而形成电路导通,实现键盘操作。这种结构的按键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而且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键盘的厚度也需要越来越薄。尤其是键盘上的Shift和空格键等较长或较大的按键,需要兼顾按键按压的平衡感和舒适感,也主要是使用较大的剪刀脚结构,因此很难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便捷、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薄型化的长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键盘按键,其包括:一限位件、一支撑件和一按键组件;所述限位件为一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板,其设有一贯通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限位件的下表面在通孔处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支撑件固连于所述限位件 的下侧;所述按键组件设于所述通孔内,其包括一键帽、至少一硅胶按键以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键帽为一具有容置空间且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开口端向外延伸设有多个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互限位,所述硅胶按键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一端抵靠于所述键帽内侧,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弹性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其用于辅助提供键帽回复弹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键帽内侧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和键帽的开口端都为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两长边各设有三个所述凹槽,两短边各设有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开口端的两长边对应各设有三个所述凸耳,两短边对应各设有一个所述凸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四边中点都设有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开口端的四边中点对应都设有一个所述凸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支撑件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柱为一热熔柱,所述定位孔为一热熔孔,所述限位件和支撑件通过热熔方式固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的下表面沿凹槽周围设有导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薄型化键盘按键采用了凸耳与凹槽相配合的限位结构,按键可以满足薄型化要求,而且弹性件置于键帽内部可以辅助提供键帽回复弹力,保证了按键良好的手感,整体结构简单、装配十分便捷,而且模具的周期短、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限位件与按键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拆分结 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键盘按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薄型化键盘按键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化键盘按键结构包括限位件110、支撑件120和按键组件130。
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件110为一具有上表面111和下表面112的薄板,其设有一贯通上表面111和下表面112的通孔113,所述限位件110的下表面112在通孔113处设有多个凹槽11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113为方形,其两长边各设有三个所述凹槽114,两短边各设有一个所述凹槽114,为了 保证按键良好的按压感,凹槽114优选地设于所述通孔113四边的中点处,具体而言,短边的凹槽114直接设于中点处即可,长边的三个凹槽114中的一个设于中点处,另外两个凹槽114对称设于该中点的两侧。
如图1所示,支撑件120固连于所述限位件110的下侧,用于给按键组件130提供支撑,按键组件130可以相对于支撑件120做往复直线运动,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120优选为塑胶板材,加工制造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然而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20也可以由金属或其他非高分子材料制成,以具有较高的刚性。
如图2至图5所示,按键组件130设于所述通孔113内,其包括一键帽131、至少一硅胶按键132以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键帽131为一具有容置空间131a且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开口端131b向外延伸设有多个凸耳131c,所述凸耳131c与所述凹槽114相互限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键帽131与限位件110相对应地,其开口端131b亦为方形,开口端131b的四边中点各设有一个所述凸耳131c,在开口端131b长边中点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凸耳131c。所述硅胶按键132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31a内,其一端抵靠于所述键帽131内侧,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120上。当键帽131受到来自手指的压力向下运动时,将挤压硅胶按键132使其产生形变,当键帽131不再被压抵时,硅胶按键132在回复弹力的作用下使键帽131恢复到未被按 压时的位置。硅胶按键132的数量可以根据键帽131的尺寸大小灵活设定。
所述弹性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31a内部,其用于辅助提供键帽131回复弹力。所述键帽131内侧设有第一定位柱131d,所述弹性件为弹簧133,弹簧133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31d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1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13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硅胶按键132的两侧,然而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弹簧133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按键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
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件110和支撑件120需准确定位固定才能保证按键无误操作,在此实施方式中,两部件之间采用的是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固定方式。具体而言,限位件110的下表面112设有第二定位柱115,支撑件120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115穿过的定位孔121,第二定位柱115为一热熔柱,定位孔121为一热熔孔,限位件110和支撑件120通过热熔方式固连。此固定方式有助于较便利地进行整体按键的安装,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10和支撑件120之间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例如但不限于粘贴、螺丝锁附、铆接等。
图6和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薄型化键盘按键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这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限位件210的结构有所不同,其他结构均与第一种实施方 式相同,故不再作重复说明。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限位件210的凹槽214周边设有导向凸起216。采用这种实施方式,能够使凹槽214有足够的深度,也就可以将限位件210的做的更轻,使得整体按键结构达到轻薄的要求。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限位件、一支撑件和一按键组件;
所述限位件为一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板,其设有一贯通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限位件的下表面在通孔处设有多个凹槽;
所述支撑件固连于所述限位件的下侧;
所述按键组件设于所述通孔内,其包括一键帽、至少一硅胶按键以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键帽为一具有容置空间且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开口端向外延伸设有多个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凹槽相互限位,所述硅胶按键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一端抵靠于所述键帽内侧,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弹性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其用于辅助提供键帽回复弹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内侧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键帽的开口端都为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两长边各设有三个所述凹槽,两短边各设有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开口端的两长边对应各设有三个所述凸耳,两短边对应各设有一个所述凸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四边中点都设有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开口端的四边中点对应都设有一个所述凸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支撑件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为一热熔柱,所述定位孔为一热熔孔,所述限位件和支撑件通过热熔方式固连。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超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下表面沿凹槽周围设有导向凸起。
CN201520262013.6U 2015-04-27 2015-04-27 超薄键盘按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80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2013.6U CN204680587U (zh) 2015-04-27 2015-04-27 超薄键盘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2013.6U CN204680587U (zh) 2015-04-27 2015-04-27 超薄键盘按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80587U true CN204680587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80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201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80587U (zh) 2015-04-27 2015-04-27 超薄键盘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805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305A (zh) * 2017-08-18 2017-11-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凹盘电磁炉
CN114300293A (zh) * 2021-11-22 2022-04-08 河南紫联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使用该按键结构的智能开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305A (zh) * 2017-08-18 2017-11-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凹盘电磁炉
CN107388305B (zh) * 2017-08-18 2023-09-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凹盘电磁炉
CN114300293A (zh) * 2021-11-22 2022-04-08 河南紫联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使用该按键结构的智能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02927U (zh) 按键模块与具有按键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3219185B (zh) 按键
CN204680587U (zh) 超薄键盘按键
CN103413711B (zh) 一种由软胶件和硬胶件组成的薄形键盘
CN103065843B (zh)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CN104112621A (zh) 键盘
CN104505291A (zh) 一种键盘及其组装方法
US20190228929A1 (en) Soft-rubber keyboard having hard sheets with convex switches
CN103383902A (zh) 具有补强件的键帽及其制造方法
CN204680584U (zh) 一种新型键盘按键结构
CN204740973U (zh) 一种薄型化键盘按键结构
CN204680585U (zh) 新型超薄键盘按键
CN205645633U (zh) 一种键盘按键开关
CN104658794A (zh) 平板状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204991568U (zh) 一种超薄背光的镭射防水键盘
CN204632642U (zh) 伸缩结构、按键及键盘
CN103219182B (zh) 一种无弹性硅胶体和剪刀脚支架的薄型计算机键盘
CN203367102U (zh) 一种由软胶件和硬胶件组成的薄形键盘
CN101908427B (zh) 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5047460A (zh) 一种超薄背光的镭射防水键盘及其生产方法
CN204927131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键盘
CN104867772A (zh) 一种新型薄型化键盘
CN201876817U (zh) 模块化加固键盘鼠标组件
CN203165755U (zh) 一种无弹性硅胶体和剪刀脚支架的薄型计算机键盘
CN203941843U (zh) 一种薄膜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Baoan District Shiyan Town, 518057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rich industrial area 2-2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Baoan District Shiyan Town, 518057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rich industrial area 2-2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