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8208U -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8208U
CN204678208U CN201520377419.9U CN201520377419U CN204678208U CN 204678208 U CN204678208 U CN 204678208U CN 201520377419 U CN201520377419 U CN 201520377419U CN 204678208 U CN204678208 U CN 204678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 passage
passage
housing
cool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77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元红
刘建辉
王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ih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ih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ih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ih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77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8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8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82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LED灯珠,壳体的上端固定风冷装置,风冷装置内设有风道,该风道呈“十”字型,“十”字型风道由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组成,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垂直于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的前端,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的后端,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的口部分别位于风冷装置的左右侧端。它自带有不耗能的风冷装置,易于对现有摩托车进行改装,冷却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背景技术
摩托车大灯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摩托车前,主要起照明作用的交通灯,主要用途是照明车前的道路和物体,确保行车安全。传统的摩托车前大灯一般用传统的卤素灯或者氙气灯,一般的卤素灯的功率为55W,氙气灯的功率为35W,消耗耗能量大;其次,传统的车灯光的利用效率较低,虽然氙气灯消耗的功率比普通的卤素灯减少了,光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但是氙气灯的使用寿命较短,一般是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时间。而LED光源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坚固耐用等优点,故摩托车上的灯具也逐步由LED灯所替换,目前摩托车LED前大灯使用功率为8-10W的LED光源就可以达到传统灯泡几十瓦的光效,同时符合国家认证的安全行车灯光标准。但目前只有少数高档摩托车出厂时配置使用LED做为前大灯照明光源,而普通摩托车上由于没有设置LED大灯的散热装置,所以无法改装LED大灯,如果在普通摩托车上再改装散热装置势必造成原车的反光杯或透镜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它自带有不耗能的风冷装置,易于对现有摩托车进行改装,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包括冲压成型为槽状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腔中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的左右两侧沿风冷装置的纵向设有若干散热片,风冷装置内设有供冷却气流通过的风道,该风道呈“十”字型,所述“十”字型风道由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组成,所述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垂直于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的前端,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的后端,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的口部分别位于风冷装置的左右侧端,所述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的交汇处立设有呈弧形的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以及一呈三角形的导流凸起,所述第一分流隔筋的一端延伸入进风通道,另一端延伸入第二出风通道,将第二出风通道分别分作两个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隔筋的一端延伸入进风通道,另一端延伸入第三出风通道,将第三出风通道分别分作两个通道,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伸入进风通道的一端共同将进风通道分作三个通道,所述导流凸起位于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之间,导流凸起与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对应的面均为斜面,用于将进风通道内通向第一出风通道的气流同时导入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内。
为了在摩托车行驶速度较低或者处于停靠状态又需要使用大灯时,对大灯进行冷却,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冲压成型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的口部密封焊接有用于安装各LED灯珠的灯板,各LED灯珠呈矩形阵列安装在该灯板上,所述壳体的槽口部密封安装有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使壳体的内腔形成密封结构的光源室,所述冷却水腔的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进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分别与冷却水腔连通,所述风冷装置固定在冷却水腔的上侧壁。
对了对冷却水腔进行有效支撑,且便于将LED大灯安装在摩托车上,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焊接固定于顶板、底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顶板与冷却水腔的底壁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与摩托车立管螺栓固定的螺栓孔,还包括两呈C型的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位于冷却水腔的左右两侧,且开口方向相背,各连接板的上侧壁与风冷装置螺栓固定,各连接板的下侧壁与顶板螺栓固定。
为了保证灯罩的强度以及对壳体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灯罩为钢化玻璃罩,灯罩粘接固定在壳体上。
为了便于热量的传导,利于散热,优选地,所述壳体、灯板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为了保证各LED灯珠的正确定位,以及对各LED灯珠的定位强度,优选地,所述若干LED灯珠通过一压片压装固定在灯板上,该压片上设有供各LED灯珠透光的通孔。
为了在保证壳体密封的同时,各LED灯珠能够与外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端安装有一线缆接头,线缆接头的一端伸入壳体内,线缆接头与壳体之间通过密封材料密封,各LED灯珠并联后再与该线缆接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连接。
为了提高迎风面积,增加气流的流速,优选地,所述进风通道的口部呈喇叭口状。
为了使各通道气流相近,使风冷装置能够均匀散热,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被第一分流隔筋分为的两个通道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三出风通道被第二分流隔筋分为的两个通道截面积相等;所述进风通道被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分为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的进风通道中通道以及两外侧通道,其中,中通道的截面积为各外侧通道截面积的四倍。
为了增加散热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散热片沿风冷装置的纵向呈波浪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它同时自带有风冷装置和水冷装置,易于对现有摩托车进行改装,只需将原有大灯拆卸掉,将本LED大灯的安装支架的底板与摩托车前端立管上的连接板螺栓固定即可,如果摩托车上没有连接板可在立柱上可焊接固定一块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的风冷装置不消耗能量,在摩托车正常行驶状态下能,冷却风速度较高,冷却风从风冷装置的进风通道进入,从三个出风通道排出,能够满足LED大灯的散热需求,当摩托车行驶速度较低或者处于停靠状态时又需要使用大灯,即可使用水冷系统进行冷却,冷却水腔的进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直接与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水箱、冷却水泵连接即可,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冷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去除风冷装置、安装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附图中,1为壳体,2为LED灯珠,3为灯板,4为压片,5为灯罩,6为线缆接头,7为冷却水腔,8为进水连接管,9为出水连接管,10为风冷装置,11为第三出风通道,12为进风通道,13为第一出风通道,14为第二出风通道,15为第一分流隔筋,16为导流凸起,17为散热片,18为顶板,19为底板,20为支撑板,21为第二分流隔筋,22为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为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冲压成型为槽状的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的若干LED灯珠2,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冲压成型有冷却水腔7,冷却水腔7的口部密封焊接有用于安装各LED灯珠2的灯板3,各LED灯珠2呈矩形阵列安装在该灯板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LED灯珠2通过一压片4压装固定在灯板3上,该压片4上设有供各LED灯珠2透光的通孔。所述壳体1背面的一侧端安装有一线缆接头6,线缆接头6的一端伸入壳体1内,线缆接头6与壳体1之间通过密封材料密封,各LED灯珠2并联后再与该线缆接头6伸入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1的槽口部密封安装有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5,使壳体1的内腔形成密封结构的光源室,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5为钢化玻璃罩,灯罩5粘接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冷却水腔7的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水连接管8、出水连接管9,进水连接管8、出水连接管9分别与冷却水腔7连通,所述风冷装置10固定在冷却水腔7的上侧壁。所述壳体1、灯板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一风冷装置10,所述风冷装置10的左右两侧沿风冷装置10的纵向设有若干散热片17,所述散热片17沿风冷装置10的纵向呈波浪形。风冷装置10内设有供冷却气流通过的风道,该风道呈“十”字型,所述“十”字型风道由进风通道12、第一出风通道13、第二出风通道14、第三出风通道11组成,所述进风通道12、第一出风通道13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4、第三出风通道1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垂直于进风通道12、第一出风通道13,所述进风通道12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10的前端,所述第一出风通道13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10的后端,所述进风通道12的口部呈喇叭口状。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4、第三出风通道11的口部分别位于风冷装置10的左右侧端,所述进风通道12、第一出风通道13、第二出风通道14、第三出风通道11的交汇处立设有呈弧形的第一分流隔筋15、第二分流隔筋21以及一呈三角形的导流凸起16,所述第一分流隔筋15的一端延伸入进风通道12,另一端延伸入第二出风通道14,将第二出风通道14分别分作两个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隔筋21的一端延伸入进风通道12,另一端延伸入第三出风通道11,将第三出风通道11分别分作两个通道,第一分流隔筋15、第二分流隔筋21伸入进风通道12的一端共同将进风通道12分作三个通道,所述第三出风通道11被第二分流隔筋21分为的两个通道截面积相等;所述进风通道12被第一分流隔筋15、第二分流隔筋21分为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的进风通道12中通道以及两外侧通道,其中,中通道的截面积为各外侧通道截面积的四倍。所述导流凸起16位于第一分流隔筋15、第二分流隔筋21之间,导流凸起16与第一分流隔筋15、第二分流隔筋21对应的面均为斜面,用于将进风通道12内通向第一出风通道13的气流同时导入第一出风通道13、第二出风通道14、第三出风通道11内。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4被第一分流隔筋15分为的两个通道截面积相等。
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板18、底板19以及焊接固定于顶板18、底板19之间的支撑板20,所述顶板18与冷却水腔7的底壁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所述底板19上设置用于与摩托车立管螺栓固定的螺栓孔,还包括两呈C型的连接板22,两连接板22分别位于冷却水腔7的左右两侧,且开口方向相背,各连接板22的上侧壁与风冷装置10螺栓固定,各连接板22的下侧壁与顶板18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7沿风冷装置10的纵向呈波浪形,增加散热片17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包括冲压成型为槽状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腔中的若干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的左右两侧沿风冷装置的纵向设有若干散热片,风冷装置内设有供冷却气流通过的风道,该风道呈“十”字型,所述“十”字型风道由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组成,所述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垂直于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的前端,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口部位于风冷装置的后端,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的口部分别位于风冷装置的左右侧端,所述进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的交汇处立设有呈弧形的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以及一呈三角形的导流凸起,所述第一分流隔筋的一端延伸入进风通道,另一端延伸入第二出风通道,将第二出风通道分别分作两个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隔筋的一端延伸入进风通道,另一端延伸入第三出风通道,将第三出风通道分别分作两个通道,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伸入进风通道的一端共同将进风通道分作三个通道,所述导流凸起位于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之间,导流凸起与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对应的面均为斜面,用于将进风通道内通向第一出风通道的气流同时导入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三出风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冲压成型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的口部密封焊接有用于安装各LED灯珠的灯板,各LED灯珠呈矩形阵列安装在该灯板上,所述壳体的槽口部密封安装有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使壳体的内腔形成密封结构的光源室,所述冷却水腔的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进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分别与冷却水腔连通,所述风冷装置固定在冷却水腔的上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焊接固定于顶板、底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顶板与冷却水腔的底壁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与摩托车立管螺栓固定的螺栓孔,还包括两呈C型的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位于冷却水腔的左右两侧,且开口方向相背,各连接板的上侧壁与风冷装置螺栓固定,各连接板的下侧壁与顶板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为钢化玻璃罩,灯罩粘接固定在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灯板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LED灯珠通过一压片压装固定在灯板上,该压片上设有供各LED灯珠透光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端安装有一线缆接头,线缆接头的一端伸入壳体内,线缆接头与壳体之间通过密封材料密封,各LED灯珠并联后再与该线缆接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口部呈喇叭口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被第一分流隔筋分为的两个通道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三出风通道被第二分流隔筋分为的两个通道截面积相等;所述进风通道被第一分流隔筋、第二分流隔筋分为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的进风通道中通道以及两外侧通道,其中,中通道的截面积为各外侧通道截面积的四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沿风冷装置的纵向呈波浪形。
CN201520377419.9U 2015-06-03 2015-06-03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78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7419.9U CN204678208U (zh) 2015-06-03 2015-06-03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7419.9U CN204678208U (zh) 2015-06-03 2015-06-03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8208U true CN204678208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774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78208U (zh) 2015-06-03 2015-06-03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82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788A (zh) * 2015-10-09 2017-08-08 法雷奥照明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前灯的空气冷却导管
CN107435866A (zh) * 2017-04-14 2017-12-05 广州诺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向的led照明灯装置
CN110836563A (zh) * 2018-08-15 2020-02-25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风冷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788A (zh) * 2015-10-09 2017-08-08 法雷奥照明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前灯的空气冷却导管
CN107023788B (zh) * 2015-10-09 2020-11-06 法雷奥照明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前灯的空气冷却导管
CN107435866A (zh) * 2017-04-14 2017-12-05 广州诺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向的led照明灯装置
CN110836563A (zh) * 2018-08-15 2020-02-25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风冷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6713U (zh) 电动汽车led大灯
CN201496804U (zh) 一种高效散热led灯泡
CN204678208U (zh)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CN201973481U (zh) Led防爆泛光灯
CN202253203U (zh) 一种led车道灯
CN204026327U (zh) 一种模组化led路灯
CN101373055A (zh) 大功率led路灯
CN201407562Y (zh) Led隧道灯
CN204739505U (zh) 风冷的摩托车led大灯
CN205101987U (zh) 消防应急地标灯
CN204678209U (zh) 摩托车led大灯的混合冷却装置
CN204678206U (zh) 混合冷却的摩托车led大灯
CN204678207U (zh) 摩托车的混合冷却led大灯
CN201255370Y (zh) 大功率led路灯
CN203797515U (zh) 一种车前大灯
CN210004222U (zh) 一种易散热的水下灯具
CN107178733A (zh) 一种led路灯头外壳
CN203273527U (zh) 一种led路灯
CN208566558U (zh) 一种车灯
CN105605493A (zh) 户外led路灯
CN105180041A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led路灯
CN201531790U (zh) 全方位高效散热led路灯
CN212961171U (zh) 一种利用高压钠灯灯壳改造的隧道led灯
CN201225545Y (zh) 一种led路灯
CN211176729U (zh) 一种新型三防灯堵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