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6563A - 风冷器 - Google Patents

风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6563A
CN110836563A CN201810930467.4A CN201810930467A CN110836563A CN 110836563 A CN110836563 A CN 110836563A CN 201810930467 A CN201810930467 A CN 201810930467A CN 110836563 A CN110836563 A CN 110836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air cooler
air out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04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304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6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6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00Devices using naturally cold air or cold 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4Suspension or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冷器,包括呈长条状的风冷器主体,所述风冷器主体具有沿长度方向位于所述风冷器两端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出风面;所述风冷器主体内还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贯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面;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且贯穿所述出风面。当需要对待冷却件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将风冷器固定设置在待冷却件上,利用进风装置能够将冷却气体排入至进风通道,冷却气体从进风通道流向出风通道,并最终从出风通道中排出,吹向待冷却件,从而加速空气对流,快速带走待冷却件的热量,实现对待冷却件的冷却。利用上述风冷器,冷却气体能够直接吹向待冷却件,而不会被其他零部件所阻挡,能够更好的对待冷却件进行降温。

Description

风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器。
背景技术
车辆减震器作为悬架的一部分通常设置在底盘和车身之间,以支撑车身,使汽车能够相对平稳的行驶,提高驾驶舒适性。在减震器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减震器进行耐久等可靠性试验以及性能试验。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减震器的温度,以避免减震器因温度过高而得不到有效的试验数据。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减震器温度过高,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冷却设备直接对减震器进行吹风,加速空气对流,以快速带走减震器的热量。但是,减震器的周围布置有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和转向节等多种零部件,上述零部件会遮挡减震器,阻碍冷却设备对减震器进行直接吹风,导致减震器的降温效果不理想,仍然影响会所得到的试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冷却设备对直接对减震器进行吹风时,会受到减震器周围零部件的阻挡,导致降温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器,包括呈长条状的风冷器主体,所述风冷器主体具有沿长度方向位于所述风冷器两端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出风面;所述风冷器主体内还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贯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面;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且贯穿所述出风面。
可选的,所述的风冷器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适于配合待冷却件,以使所述出风通道和待冷却件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具有背向所述风冷器主体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设有适于设置待冷却件的容纳槽。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沿进风通道的周向分布形成出风通道组;所述出风通道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沿进风通道的周向分布形成出风通道组;所述出风通道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
可选的,所述出风面为圆弧面。
可选的,在被所述进风通道贯穿的所述端面所在位置处,所述进风通道的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风冷器主体还具有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适于固定安装所述风冷器主体的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计一种风冷器,使风冷器具有贯穿其中至少一个端面的进风通道和贯穿出风面、且连通进风通道的出风通道。当需要对待冷却件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将风冷器固定设置在待冷却件上,利用进风装置能够将冷却气体排入至进风通道,冷却气体从进风通道流向出风通道,并最终从出风通道中排出,吹向待冷却件,从而加速空气对流,快速带走待冷却件的热量,实现对待冷却件的冷却。利用上述风冷器,风冷器的出风面直接面向待冷却件,冷却气体能够直接吹向待冷却件,而不会被其他零部件所阻挡,因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待冷却件的降温,避免待冷却件温度过高。
当待冷却件具体为车辆减震器时,从风冷器流出的冷却气体不会被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和转向节等零部件所阻挡。能够快速降低减震器的温度,提升降温效果,防止对减震器在可靠性和性能试验过程中的数据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风冷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风冷器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风冷器沿B-B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风冷器沿C-C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风冷器沿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风冷器固定安装至减震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风冷器固定安装至减震器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一种风冷器100,包括呈长条状的风冷器主体10和固定设置于风冷器主体10的支撑板20。风冷器主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x的分别位于风冷器主体10两端的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以及位于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之间的出风面10c。其中,在风冷器主体10内还设有进风通道11和出风通道12,进风通道11沿长度方向x贯穿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出风通道12连通进风通道11,且贯穿出风面10c。支撑板20固定设置在出风面10c上。
当需要对待冷却件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利用上述风冷器100。具体以车辆减震器作为待冷却件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结合参照图6,风冷器100固定设置在减震器200的外表面上,出风面10c面向减震器200。其中,支撑板20与减震器200的外表面接触设置,使得出风面10c和减震器200之间具有间隙,以防止出风通道12被堵塞。并且,在第一端面10a、第二端面10b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堵头(图中未示出)以封堵进风通道11的一端,利用进风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端面10a、第二端面10b中的另一个。
因此,通过进风装置能够将冷却气体排入至进风通道11,然后流向出风通道12,并最终从出风通道12中流出,吹向减震器200的外表面,加速空气对流,快速带走减震器200的热量,实现对减震器200的冷却。
利用本实施例的风冷器100,风冷器100的出风面10c直接面向减震器200,冷却气体能够直接吹向减震器200,而不会被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和转向节等零部件所阻挡。因而,能够快速降低减震器200的温度,提升降温效果,防止对减震器200在可靠性和性能试验过程中的数据产生影响。
应当理解,以上以车辆减震器为例对风冷器的用途进行具体说明。但是,风冷器的应用不限于减震器,还可以用在其他与减震器类似的结构上。
本实施例中,进风通道11贯穿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因而需要在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堵头,以封堵进风通道11,使进风通道11中的冷却气体能够完全流向出风通道12。在其他变形例中,可以使进风通道11仅贯穿其中一个端面,此时,则无需设置堵头。
另外,进风通道11不仅可以沿长度方向x延伸,还可以沿与长度方向x偏离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并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参照图2、图4,风冷器主体10上设有多个出风通道12。其中,沿进风通道11周向分布的两个出风通道12形成出风通道组12a。出风通道组12a为多个,多个出风通道组12a沿长度方向x依次设置。
结合参照图6,以减震器200为例,减震器200一般为长条圆柱形状。当将风冷器100固定安装至减震器200上时,风冷器100的长度方向x即为减震器200的轴向方向。通过沿长度方向x设置多个出风通道组12a,则冷却气体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对减震器200进行吹风,从而能够对减震器200进行均匀的散热,以进一步提升降温效果。
本实施例的风冷器100的长度控制在100mm-120mm之间,出风通道组12a共有五组,相邻两个出风通道组12a沿长度方向x上的距离控制在15mm-24mm之间。具体的,风冷器100的长度为110mm,相邻两个出风通道组12a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8mm。在保证风冷器100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成型的前提下,使风冷器100中的冷却气体能够均匀的吹向减震器200。
如前所述,减震器200一般呈长条圆柱形状。通过周向设置两个出风通道12,从两个出风通道12排出的冷却气体能够分别沿减震器200两侧的表面流动,使冷却气体能够流经减震器200大部分的表面,增大热交换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减震器200的降温效果。
如图4所示,出风通道组12a中的两个出风通道12的延伸方向(即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两个出风通道12的夹角α控制在30°-120°之间。具体的,两个出风通道12的夹角α为60°。一方面,易于在风冷器主体10上加工出上述出风通道12;另一方面,能够较好的分流冷却气体,使冷却气体能够沿减震器200外表面的两侧流动。
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x,使得出风通道12能够正对减震器200。也就是说,从出风通道12吹出的冷却气体的风速方向垂直于减震器200的轴向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升降温效果。
其中,出风通道12可选为圆柱形通道,出风通道12的截面直径可选为4mm-8mm。以避免出风通道12的截面直径过小,导致冷却气体的吹风量过小,无法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同时避免出风通道12的截面直径过大,导致冷却气体的吹风风速过小,同样无法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应当理解,出风通道组12a不仅可以包括两个出风通道12,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出风通道12,或包括三个以上的出风通道12,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当出风通道组12a包括沿周向分布的三个出风通道12时,可以使相邻两个出风通道12之间的夹角控制在30°-60°之间,具体可以为45°。
继续参照图1至图3,风冷器100包括多个支撑板20,多个支撑板20沿长度方向x依次固定设置在出风面11c上。具体的,出风面11c上固定设有六个支撑板20,和五个出风通道组12a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板20,则能够更好的起到支撑风冷器100的作用,有利于将风冷器100固定至减震器200。并且,每一出风通道组12a均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20之间,相邻两个支撑板20围成冷却气体流道,使得从出风通道组12a排出的冷却气体能够在冷却气体流道中流通,避免相邻两个出风通道组12a之间的冷却气体相互流窜、干扰。
如图1、图4所示,出风面11c具体为圆弧面。出风面11c能够对从出风通道12排出的冷却气体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冷却气体沿着减震器200的外表面流动,以充分的对减震器200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0具有背向风冷器主体10的支撑面20a,支撑面20a适于与减震器200的外表面接触固定。其中,支撑面20a上还设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能够容纳减震器200的一部分,因而能够将风冷器100更好地固定至减震器200,方便风冷器100和减震器200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5,风冷器主体10还具有位于第一端面10a和第二端面10b之间的安装面10d,安装面10d上设有安装槽13。具体可以通过卡箍(图中未示出)与安装槽13的配合,以将风冷器100固定安装至减震器200。安装槽13具体为四个,两个安装槽13形成安装槽组用于和一个卡箍配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进风通道11在靠近第一端面10a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内螺纹11a,在靠近第二端面10b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内螺纹11b(图3所示)。
参照图6,当仅利用一个风冷器100对减震器200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在进风通道11的其中一端设置堵头,另一个设置进风装置的接头。参照图7,当需要利用两个以上的风冷器100对减震器200进行冷却降温时,相邻两个风冷器100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利用软管300串联,在其中一个风冷器100的进风通道11的其中一端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堵头,另一个风冷器100的进风通道11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设置进风装置的接头。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风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状的风冷器主体,所述风冷器主体具有沿长度方向位于所述风冷器两端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出风面;所述风冷器主体内还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贯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面;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且贯穿所述出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适于配合待冷却件,以使所述出风通道和待冷却件之间具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具有背向所述风冷器主体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设有适于设置待冷却件的容纳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沿进风通道的周向分布形成出风通道组;所述出风通道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沿进风通道的周向分布形成出风通道组;所述出风通道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多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为圆弧面。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在被所述进风通道贯穿的所述端面所在位置处,所述进风通道的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
11.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器主体还具有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适于固定安装所述风冷器主体的安装槽。
CN201810930467.4A 2018-08-15 2018-08-15 风冷器 Pending CN110836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0467.4A CN110836563A (zh) 2018-08-15 2018-08-15 风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0467.4A CN110836563A (zh) 2018-08-15 2018-08-15 风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6563A true CN110836563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4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0467.4A Pending CN110836563A (zh) 2018-08-15 2018-08-15 风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656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1817A (zh) * 2014-08-31 2015-05-20 祁国祥 穿戴式人体空调装置
CN204678208U (zh) * 2015-06-03 2015-09-30 重庆日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CN105810612A (zh) * 2016-03-2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冷却设备
CN106839559A (zh) * 2016-12-20 2017-06-13 贵州安顺惠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简易风冷装置
JP2017112151A (ja) * 2015-12-14 2017-06-2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CN206420357U (zh) * 2017-01-12 2017-08-18 锐莱热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型翅片风冷换热器
CN206514580U (zh) * 2016-12-13 2017-09-22 吴贤国 冷却设备
CN206748864U (zh) * 2017-02-13 2017-12-15 常州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背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1817A (zh) * 2014-08-31 2015-05-20 祁国祥 穿戴式人体空调装置
CN204678208U (zh) * 2015-06-03 2015-09-30 重庆日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风冷led大灯
JP2017112151A (ja) * 2015-12-14 2017-06-2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CN105810612A (zh) * 2016-03-2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冷却设备
CN206514580U (zh) * 2016-12-13 2017-09-22 吴贤国 冷却设备
CN106839559A (zh) * 2016-12-20 2017-06-13 贵州安顺惠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简易风冷装置
CN206420357U (zh) * 2017-01-12 2017-08-18 锐莱热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型翅片风冷换热器
CN206748864U (zh) * 2017-02-13 2017-12-15 常州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背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8805B2 (en) Heatsink with internal cavity for liquid cooling
US20170138320A1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vehicle engine
KR100748756B1 (ko) 차량용 egr 장치의 egr 쿨러
KR20180131388A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KR101846660B1 (ko) 차량용 egr 쿨러
CN110836563A (zh) 风冷器
KR101815770B1 (ko) 요소수 인젝터 모듈
KR101781930B1 (ko) 인터쿨러
US10612496B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ing apparatus of engine for vehicle
US10240507B2 (en) Exhaust device for four-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1259555B1 (ko) 라디에이터
WO2019192206A1 (zh) 一种冷却装置、玻璃纤维的成形装置、冷却及成形方法
CN105179097A (zh) 一种摩托车内燃机的风冷结构
CN212640281U (zh) 一种红外灯管冷却用的吹风装置及吹风装置组
CN215256422U (zh) 排气管降温结构
KR20100041102A (ko) 인터쿨러
KR101328523B1 (ko) 인터쿨러 일체형 라디에이터
CN216578818U (zh) 一种硫化机散热机构
CN112160829A (zh) 一种汽车水箱结构
CN219754970U (zh) 一种液压站冷却装置
CN217233667U (zh) 一种新型的egrc进水结构
CN21195065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散热器
CN117361864A (zh) 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及风栅装置
CN219227336U (zh) 一种水冷循环降温电机壳及电机
CN219315058U (zh) 石墨舟冷却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