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2771U -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2771U
CN204672771U CN201520402291.7U CN201520402291U CN204672771U CN 204672771 U CN204672771 U CN 204672771U CN 201520402291 U CN201520402291 U CN 201520402291U CN 204672771 U CN204672771 U CN 20467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 edge
cylinder
laminating mechanism
fixed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22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鹏申
陈世涛
阮林凡
徐肖
黄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4022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27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后者包括以其缸筒安装于固定板的包边驱动气缸,所述包边驱动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缸杆过孔,并以其末端固接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接有包边刀块;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向端面通过驱动轴与切换气缸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其底部端面通过旋转轴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固接于模具本体,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驱动轴相平行;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包边驱动气缸伸缩的第一控制阀,和控制所述切换气缸伸缩的第二控制阀。该包边压合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包边压合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包边压合机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蓬勃发展,车型更迭的日益加快,汽车造型越来越新颖,汽车外覆盖件的分界线不同于常规,造成部分总成件的压合角度较小,采用常规垂直压合机构,容易造成外板件变形,导致外板R角包边处出现双棱线及内、外板压合不实等缺陷,使总成件无法满足相关面品要求,这就需要在模具中设置包边压合机构。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包边压合机构的轴测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
现有的包边压合机构包括与上模座固定的驱动轴1、与驱动轴1铰接的旋转件2、与旋转件2固定的压合刀块3、与下模座固定的驱动件4、与旋转件2固定连接的从动轴5,压合刀块3、从动轴5分别位于驱动轴1的两侧,还包括与从动轴5铰接的滚轴51,从动轴5与旋转件2旋转连接,上模座下行时,滚轴51与驱动件4抵压接触,旋转件2旋转并驱动压合刀块3实施压合操作。上模座下行靠近下模座时,旋转件2受驱动件4抵压,旋转件2绕驱动轴1做旋转运动,压合刀块3以驱动轴1为支点做旋转运动进而实现压合。
但是,该现有的包边压合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且成本较高;并且,驱动块向下运动与下模上的驱动机构的驱动板相接触,驱动过程为滑动摩擦,摩擦力较大,噪音大,缩短机构寿命,增加维修保养费用;另外,该包边压合机构回程不稳定,机构占用空间较大,浪费模具空间,增加工装开发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包边压合机构,以期简化其结构,提高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包边压合机构,以期简化其结构,提高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包边压合机构,包括以其缸筒安装于固定板的包边驱动气缸,所述包边驱动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缸杆过孔,并以其末端固接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接有包边刀块;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向端面通过驱动轴与切换气缸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其底部端面通过旋转轴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固接于模具本体,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驱动轴相平行;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包边驱动气缸伸缩的第一控制阀,和控制所述切换气缸伸缩的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的缸筒,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导杆过孔,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与所述导杆过孔间安装有导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外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板上开设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螺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的缸杆,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缸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衔接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衔接板固接于所述安装座。
进一步地,还包括耳环固定座,所述切换气缸的缸筒通过耳环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包边压合机构,所述包边压合机构为如上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座,所述包边压合机构通过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模具本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用于模具,该包边压合机构包括以其缸筒安装于固定板的包边驱动气缸,所述包边驱动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缸杆过孔,并以其末端固接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接有包边刀块;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向端面通过驱动轴与切换气缸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其底部端面通过旋转轴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固接于模具本体,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驱动轴相平行;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包边驱动气缸伸缩的第一控制阀,和控制所述切换气缸伸缩的第二控制阀。
在工作过程中,当压料完成后,第一控制阀向包边驱动气缸发出伸出信号,包边驱动气缸的伸缩缸相对于缸筒伸出,从而带动安装板及安装板上的包边刀块运动至工作位置;在需要避让时,第一控制阀向包边驱动气缸发出缩回信号,并带动安装板和包边刀块回位,同时,第二控制阀向切换气缸发出信号,切换气缸带动整个压合部分转动避让。这样,该包边压合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的缸筒,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导杆过孔,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这样,在安装板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导杆限制其运动方向,实现导向,提高了机构的运动方向准确性。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中,其导杆与导杆过孔间还可以安装有导套,导杆通过导套实现与固定板的滑动连接,以提高导滑性能,避免发生卡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包边压合机构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3所示包边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包边压合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在图1-2中,
1-驱动轴  2-旋转件  3-压合刀块  4-驱动件  5-从动轴  51-滚轴
在图3-5中,
100-包边压合机构  101-固定板  102-包边驱动气缸  103-安装板
104-包边刀块  105-安装座  106-驱动轴  107-切换气缸  108-旋转轴
109-安装支架  201-第一控制阀  202-第二控制阀  203-导杆  204-导套
205-驱动杆  206-衔接板  207-耳环固定座  208-基座  209-小车
301-内外板  302-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包边压合机构,以期简化其结构,提高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3-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图3所示包边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包边压合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100用于模具,该包边压合机构100包括以其缸筒安装于固定板101的包边驱动气缸102,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板101上的缸杆过孔,并以其末端固接于安装板103,所述安装板103上固接有包边刀块104;所述固定板101安装于安装座105,所述安装座105的侧向端面通过驱动轴106与切换气缸107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其底部端面通过旋转轴108与安装支架109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09固接于模具本体,所述旋转轴108与所述驱动轴106相平行;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伸缩的第一控制阀201,和控制所述切换气缸107伸缩的第二控制阀202。
应当理解的是,该包边压合机构100需要与压料机构配合以实现包边压合,即需要先通过压料机构将内外板301和定位板302固定后,再行启动包边压合机构100。
在工作过程中,当压料完成后,第一控制阀201向包边驱动气缸102发出伸出信号,包边驱动气缸102的伸缩缸相对于缸筒伸出,从而带动安装板103及安装板103上的包边刀块104运动至工作位置;在需要避让时,第一控制阀201向包边驱动气缸102发出缩回信号,并带动安装板103和包边刀块104回位,同时,第二控制阀202向切换气缸107发出信号,切换气缸107带动整个压合部分转动避让。这样,该包边压合机构100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
进一步地,该包边压合机构100还可以包括导杆203,所述导杆203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的缸筒,所述固定板101上开设有导杆过孔,所述导杆20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103;这样,在安装板103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导杆203限制其运动方向,实现导向,提高了机构的运动方向准确性。
导杆203优选设有两个,两导杆203分别设置在驱动杆205的两侧,以保证安装板103运动时的受力均匀性,避免安装板103发生偏置。
理论上,为了实现导向作用,也可以通过导轨的形式代替导杆203,具体地,可以在固定板101的厚度方向开设导轨,在驱动杆205上设置于导轨导滑配合的导向块。
在导杆203与导杆过孔间还可以安装有导套204,导杆203通过导套204实现与固定板101的滑动连接,以提高导滑性能,避免发生卡滞。
为了提高导杆203与安装板103的连接可靠性和便利性,导杆203与安装板103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即在导杆203的外周开设有外螺纹,安装板103上开设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相螺合。显然地,导杆203与安装板103间也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其他固定连接方式,例如卡接或者螺栓连接等。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边压合机构100还可以包括驱动杆205,所述驱动杆205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的缸杆,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缸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103,以便通过驱动杆205实现缸杆与安装板103的连接,降低对缸杆长度的要求。
为了提高固定板101与安装板103间的连接可靠性和便利性,上述固定板101可以通过衔接板206固接于安装座105。显然地,固定板101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安装座105上,安装座105上还可以设置有托料板。
为提高切换器缸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上述切换气缸107的缸筒通过耳环固定座207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9。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除了上述包边压合机构10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包边压合机构100的模具,该模具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该包边压合机构100通过基座208安装于所述模具本体,基座208下方支撑在小车209上,使得整个模具本体设计在小车209上,不需要机床,只需要气源即可,从而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灵活性。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模具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其缸筒安装于固定板(101)的包边驱动气缸(102),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板(101)上的缸杆过孔,并以其末端固接于安装板(103),所述安装板(103)上固接有包边刀块(104);所述固定板(101)安装于安装座(105),所述安装座(105)的侧向端面通过驱动轴(106)与切换气缸(107)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其底部端面通过旋转轴(108)与安装支架(109)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09)固接于模具本体,所述旋转轴(108)与所述驱动轴(106)相平行;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伸缩的第一控制阀(201),和控制所述切换气缸(107)伸缩的第二控制阀(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203),所述导杆(203)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的缸筒,所述固定板(101)上开设有导杆过孔,所述导杆(20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03)与所述导杆过孔间安装有导套(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03)外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板(103)上开设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螺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杆(205),所述驱动杆(205)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包边驱动气缸(102)的缸杆,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缸杆过孔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10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衔接板(206),所述固定板(101)通过所述衔接板(206)固接于所述安装座(105)。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环固定座(207),所述切换气缸(107)的缸筒通过耳环固定座(207)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9)。
8.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包边压合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压合机构(100)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包边压合机构(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208),所述包边压合机构(100)通过所述基座(208)安装于所述模具本体。
CN201520402291.7U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7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2291.7U CN204672771U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2291.7U CN204672771U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2771U true CN204672771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2291.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72771U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27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381A (zh) * 2015-06-10 2015-09-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CN108160858A (zh) * 2017-12-26 2018-06-15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边压紧机构
CN110038943A (zh) * 2019-05-17 2019-07-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螺母板包边的折弯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381A (zh) * 2015-06-10 2015-09-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CN104907381B (zh) * 2015-06-10 2016-09-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CN108160858A (zh) * 2017-12-26 2018-06-15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边压紧机构
CN110038943A (zh) * 2019-05-17 2019-07-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螺母板包边的折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2771U (zh)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CN201895035U (zh) 一种冲孔快速切换机构
CN202132585U (zh) 气动执行器
CN104907381A (zh) 一种模具及其包边压合机构
CN103706652B (zh) 短行程铝挤压机的挤压垫润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压机
CN204430041U (zh) 一种可以调节制件冲压角度的空工位架机构
CN203955707U (zh) 一种工作辊轴向锁紧装置
CN203140499U (zh) 金属板折弯机
CN203700724U (zh) 一种缝纫机机壳头部抬压脚装置
CN203125615U (zh) 数控裁断机
CN201117737Y (zh) 一种电池极芯整形装置
CN213871455U (zh) 一种便于施工操作的抗震支架
CN204074919U (zh) 一种模具的旋转压合机构
CN2808532Y (zh) 带有滑块任意位置锁紧装置的液压机
CN202700921U (zh) 清洗机中的工装底板定位装置
CN206326440U (zh) 一种全密滑台缸防尘降音结构
CN204366769U (zh) 减速机驱动的工件翻转压紧装置
CN2686799Y (zh) 数控转塔冲床斜契式传动装置
CN2894882Y (zh) 波纹膨胀节整形机
CN204585688U (zh) 一种同步带传动熔胶注塑机
CN104801619B (zh) 扣合模平动内包边机构
CN204604967U (zh) 用于方管折弯机的传动装置
CN203429411U (zh) 一种绣机头的电机升降机构
CN220260072U (zh) 一种轴承压入机
CN213971625U (zh) 一种环保家具生产用打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0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