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4276U -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4276U
CN204664276U CN201520401801.9U CN201520401801U CN204664276U CN 204664276 U CN204664276 U CN 204664276U CN 201520401801 U CN201520401801 U CN 201520401801U CN 204664276 U CN204664276 U CN 204664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impact
cylinder body
spring
h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18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士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QIUFENG ENGINEERING PLASTIC ALLOTYPIC MATERIAL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QIUFENG ENGINEERING PLASTIC ALLOTYPIC MATERIAL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QIUFENG ENGINEERING PLASTIC ALLOTYPIC MATERIAL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QIUFENG ENGINEERING PLASTIC ALLOTYPIC MATERIAL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18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4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4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4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属于减震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轴、缸体、端盖、反冲击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排气机构,缸体内开设有主腔体,反冲击活塞安装于主腔体中并与缸体的内壁间隙配合,在反冲击活塞中心开设有活塞腔体,该活塞腔体通过阻尼孔与主腔体连通;活塞轴通过端盖封装于缸体内,该活塞轴包括活塞轴颈、活塞轴肩和活塞杆,活塞轴肩通过第一弹簧与反冲击活塞上端连接,所述活塞杆插装于活塞腔体内并与反冲击活塞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缸体底部与反冲击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利用反冲击活塞将冲击力返回抵消,缓冲减震效果明显,抗冲击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同领域会遇到不同种类的冲击力,在处理这些冲击力时,通常是采用弹性材料阻挡或者利用缓冲吸能装置将冲击力消耗,以减小冲击力对物体造成的损害,然而目前冲击力对物体的危害依然较大。在科技人员的研究课题中,反冲击力减震逐渐被重视。所谓反冲击力减震是指将冲击力转化为反冲击力,进而来对抗冲击力,减少冲击力对物体的危害,但该技术尚不成熟,未被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减少冲击力或者将冲击力转化为反冲击力软性吸能,减少冲击力对物体的危害,是长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减震装置中,液压减震效果比较好,应用也比较广泛。通常的液压减震器多是由弹簧和连接弹簧两端的缸体、活塞杆、活塞头组成。当弹簧受力时,活塞杆、活塞头下压使缸体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然后再从活塞和缸体之间的缝隙把油挤到活塞头上面,从而起到减缓冲击的作用。由于活塞杆油封效果不好,很容易漏油,当液压油泄漏过多时,减震器的减震功能只能由弹簧来完成,弹簧弹力过大时,减震效果差,如果弹簧的弹力过小,就会因活塞行程过大而损坏。而且有些减震器都是一次焊接而成,一旦损坏就无法维修。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99127589.6,申请日:1999年12月2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两级液压阻尼式减震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两级液压阻尼式减展器,具有活塞杆、一级活塞、液压油、一级缸体、活塞顶帽、二级缸体、二级活塞、固定于二级缸体上的二级缸体顶相、一级缸体顶帽、弹黄底座支架、套装于弹戈底座支架上的弹拼、弹赞顶幅支架。当震动通过活塞顶帽传至活塞杆使一级活塞受力时,就将一级活塞缸内的液压油压人二级活塞缸内,实现一级减震,然后二级活塞缸内的液压油推动二级活塞向上移动,弹黄被压缩,实现第二级减震。该方案中所谓的具有二级减震作用的弹簧更多的只起到复位作用,而且结构复杂,很难满足各领域减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减震装置减震缓冲效果差、抗冲击能力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活塞轴受到的冲击力再次反作用到活塞轴,从而抵消一部分冲击力,缓冲减震效果明显,抗冲击能力强。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包括活塞轴、缸体、端盖、反冲击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排气机构,所述缸体内开设有主腔体,反冲击活塞安装于主腔体中并与缸体的内壁间隙配合,在反冲击活塞中心开设有活塞腔体,该活塞腔体通过阻尼孔与主腔体连通;所述活塞轴通过端盖封装于缸体内,该活塞轴包括活塞轴颈、活塞轴肩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轴颈上螺纹连接活塞顶帽,活塞轴肩通过第一弹簧与反冲击活塞上端连接,所述活塞杆插装于活塞腔体内并与反冲击活塞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缸体底部与反冲击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塞轴肩上的轴肩排气孔和端盖上的端盖排气孔,至少两个轴肩排气孔绕活塞轴肩的中心均匀排布,至少两个端盖排气孔绕端盖的中心均匀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端盖排气孔上设置有防尘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油孔,在油孔中装有堵油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缸体为矩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在缸体的主腔体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反冲击活塞,并通过阻尼孔将活塞腔体和主腔体连通,使活塞轴受到的外部冲击力被反向转化到活塞轴上,使反冲击力与外部冲击力相互抵消,能够有效抵抗外部冲击力,减小了对缸体的冲击,减震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在活塞轴肩与反冲击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在反冲击活塞与缸体底部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弹簧,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配合阻尼孔形成多种缓冲减震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具有使反冲击活塞和活塞轴复位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通过排气机构可将主腔体内气体排出,保证反冲击活塞可快速移位和复位,所设置的防尘罩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主腔体,避免影响减震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活塞顶帽;201、活塞轴颈;202、活塞轴肩;203、轴肩排气孔;204、活塞杆;205、密封环;3、端盖;301、端盖排气孔;4、缸体;401、主腔体;5a、第一弹簧;5b、第二弹簧;6、反冲击活塞;601、活塞腔体;602、阻尼孔;7、堵油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主要由活塞轴、缸体4、端盖3、反冲击活塞6、第一弹簧5a、第二弹簧5b和排气机构等组成,所述缸体4内开设有主腔体401,反冲击活塞6安装于主腔体401中并与缸体4的内壁间隙配合,由于反冲击活塞6没有被固定,故该反冲击活塞6可在主腔体401内上下移动。在反冲击活塞6中心开设有活塞腔体601,该活塞腔体601通过阻尼孔602与主腔体401连通。所述活塞轴通过端盖3封装于缸体4内,该活塞轴包括活塞轴颈201、活塞轴肩202和活塞杆204,活塞轴颈201上螺纹连接活塞顶帽1,活塞轴肩202通过第一弹簧5a与反冲击活塞6上端连接,缸体4底部与反冲击活塞6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b,通过第一弹簧5a和第二弹簧5b可将反冲击活塞6轴向定位。本实施例中的活塞杆204插装于活塞腔体601内并与反冲击活塞6内壁间隙配合,在活塞杆204端部设置有密封环205,以保证密封性。
为了使反冲击活塞6能够正常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塞轴肩202上的轴肩排气孔203和设置在端盖3上的端盖排气孔301,两个轴肩排气孔203绕活塞轴肩202中心对称分布,用于使主腔体401内的气体通过该轴肩排气孔203流出;两个端盖排气孔301关于端盖3中心对称分布,用于使轴肩排气孔203流出的气体排到外界。当反冲击活塞6处于复位阶段时,外界气体会从端盖排气孔301进入到主腔体401内,以保证内外压强平衡,使反冲击活塞6能够快速复位。
因为液压装置对清洁度的要求较高,本实施例在端盖排气孔301上设置有防尘罩,以避免外界灰尘通过端盖排气孔301进入到主腔体内而影响减震装置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缸体4为圆柱形结构,在缸体4底部设置有油孔,在油孔中装有堵油螺栓7,通过油孔可向缸体4内注入压缩介质,包括液压油和压缩空气,本实施例中选用液压油,当主腔体401内注入油液后,第一弹簧5a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5b处于拉伸状态,以此限制反冲击活塞6的轴向位置。
当活塞顶帽1受到外部冲击时,第一弹簧5a压缩吸能,同时活塞杆204压缩活塞腔体601内油液,使活塞腔体601内压强升高,液压油通过阻尼孔602进入反冲击活塞6下部的主腔体401内,油液在流经阻尼孔602时与孔壁摩擦,产生阻碍活塞杆204下移的阻尼力,同时产生热量使一部分冲击力被消耗;然后主腔体401内油液增加,促使反冲击活塞6向着与活塞杆204相反的方向移动,由于活塞腔体601内截面积小于主腔体401的截面积,反冲击活塞6的上移速度将小于活塞杆204下移速度,从而缓和震动冲击;在反冲击活塞6上移过程中,拉伸状态的第二弹簧5b阻碍其上移,第二弹簧5b被拉伸吸能;此外,在反冲击活塞6上移过程中会进一步压缩第一弹簧5a,并通过第一弹簧5a使冲击力作用到活塞轴肩202,实现反冲击,进而抵消一部分冲击力,减小了冲击力对缸体4的冲击。当冲击力消失后,在第一弹簧5a和第二弹簧5b作用下,反冲击活塞6和活塞轴恢复初始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缸体4为矩形结构,在主腔体401内所用压缩介质为压缩空气。
将本装置与其他外部机构配合使用时,可以用活塞顶帽1与外部机构连接,或者将活塞轴颈201直接与外部机构连接,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进行选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轴肩排气孔203设置有3个。
本实用新型的反冲击减震装置通过反冲击活塞6将冲击力反作用到活塞轴,进而与冲击力相互抵消,减小了直接作用到缸体4的冲击力,对缸体4固定装置的冲击较小,震动小;所设置的阻尼孔602、第一弹簧5a和第二弹簧5b相互配合,实现多种减震方式同时存在,减震效果好,能有效缓解冲击力,达到最佳的反冲减震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包括活塞轴、缸体(4)和端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击活塞(6)、第一弹簧(5a)、第二弹簧(5b)和排气机构,所述缸体(4)内开设有主腔体(401),反冲击活塞(6)安装于主腔体(401)中并与缸体(4)的内壁间隙配合,在反冲击活塞(6)中心开设有活塞腔体(601),该活塞腔体(601)通过阻尼孔(602)与主腔体(401)连通;所述活塞轴通过端盖(3)封装于缸体(4)内,该活塞轴包括活塞轴颈(201)、活塞轴肩(202)和活塞杆(204),所述活塞轴颈(201)上螺纹连接活塞顶帽(1),活塞轴肩(202)通过第一弹簧(5a)与反冲击活塞(6)上端连接,所述活塞杆(204)插装于活塞腔体(601)内并与反冲击活塞(6)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缸体(4)底部与反冲击活塞(6)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塞轴肩(202)上的轴肩排气孔(203)和端盖(3)上的端盖排气孔(301),至少两个轴肩排气孔(203)绕活塞轴肩(202)的中心均匀排布,至少两个端盖排气孔(301)绕端盖(3)的中心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排气孔(301)上设置有防尘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04)端部设置有密封环(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底部设置有油孔,在油孔中装有堵油螺栓(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4)为矩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CN201520401801.9U 2015-06-09 2015-06-09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4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1801.9U CN204664276U (zh) 2015-06-09 2015-06-09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1801.9U CN204664276U (zh) 2015-06-09 2015-06-09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4276U true CN204664276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180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4276U (zh) 2015-06-09 2015-06-09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4276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0832A (zh) * 2016-12-09 2017-05-1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一种可滑动压缩油缸
CN107905621A (zh) * 2017-12-22 2018-04-13 温州市创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栏
CN108589800A (zh) * 2018-05-11 2018-09-28 林再颐 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
CN109780000A (zh) * 2019-01-31 2019-05-21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振缸
CN112155655A (zh) * 2020-09-28 2021-01-0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冲击动力学原理的腱鞘囊肿治疗仪
CN112797105A (zh) * 2020-12-30 2021-05-1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旋转粘滞阻尼器
CN113931968A (zh) * 2021-09-07 2022-01-14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机轮减振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0832A (zh) * 2016-12-09 2017-05-1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一种可滑动压缩油缸
CN106640832B (zh) * 2016-12-09 2019-03-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一种可滑动压缩油缸
CN107905621A (zh) * 2017-12-22 2018-04-13 温州市创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栏
CN107905621B (zh) * 2017-12-22 2019-10-18 温州市创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栏
CN108589800A (zh) * 2018-05-11 2018-09-28 林再颐 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
CN109780000A (zh) * 2019-01-31 2019-05-21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振缸
CN112155655A (zh) * 2020-09-28 2021-01-0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冲击动力学原理的腱鞘囊肿治疗仪
CN112155655B (zh) * 2020-09-28 2021-12-24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冲击动力学原理的腱鞘囊肿治疗仪
CN112797105A (zh) * 2020-12-30 2021-05-1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旋转粘滞阻尼器
CN113931968A (zh) * 2021-09-07 2022-01-14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机轮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4276U (zh) 一种反冲击减震装置
CN205739884U (zh) 一种电梯用多重安全缓冲装置
CN203247729U (zh) 一种带静刚度的粘滞阻尼器
CN105041949B (zh) 膜片式分子弹簧隔振缓冲器
CN204140882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艉轴管密封装置
CN108974333B (zh) 一种全油液缓冲器及补偿装置
CN202176028U (zh) 一种轴向限位阻尼器
CN204664277U (zh) 一种多级反冲击减震装置
CN202251616U (zh) 拉式变节流液压阻尼器
CN106906912A (zh) 一种分阶段耗能限位支座
CN204664271U (zh) 一种多腔体反冲减震装置
CN203114194U (zh) 一种用于吸收钻杆冲击振动的钻杆保护器
CN104895993B (zh) 一种多腔体反冲减震装置
CN202441795U (zh) 手动可调式弹性胶泥缓冲器
CN207333556U (zh) 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
CN104389941A (zh) 减震器
CN209671511U (zh) 一种液压弹簧缓冲器
CN104226874A (zh) 锻压机减震装置
Narkhede et al. Shock vibration control of structures using fluid viscous dampers
CN208651508U (zh) 一种功能性强的弹簧减震装置
CN209164450U (zh) 一种矿上破碎机用隔振装置
CN207437667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6092789U (zh) 一种减震器
CN106704452A (zh) 防损缓震器
CN202451690U (zh) 一种车用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