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5966U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35966U CN204635966U CN201520338115.1U CN201520338115U CN204635966U CN 204635966 U CN204635966 U CN 204635966U CN 201520338115 U CN201520338115 U CN 201520338115U CN 204635966 U CN204635966 U CN 2046359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late
- gripper shoe
- pan
- pot body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其中,锅具包括:锅本体和把手,把手设置在锅本体的外壁面上,并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连接板与锅本体相连接,支撑板分别与连接板和锅本体连接,且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或其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在锅本体的外壁面上增设把手,使得使用者能够握住把手移动锅具,从而便于使用者将锅具取出或放入烹饪器具中;此外,本方案将连接板与支撑板相连,并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与支撑板分别与锅本体相连接,则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三角稳定结构,提高把手的使用强度,且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一种锅具及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饭煲的内锅上一般都没有提手,这给消费者在移动内锅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而对于现有的设有提手的部分锅具,其提手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锅具的本体上,该结构的设置在产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螺钉的脱落易致使提手脱落,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此外,现有的提手结构也不便于用户的握持,在锅具内食物过多,锅具的重量较重的情况下,用户的手指受力较大,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把手以便于用户将其转移,且把手连接可靠性高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锅具的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和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上;其中,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锅本体相连接;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锅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或其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在锅本体的外壁面上增设把手,使得使用者能够握住把手移动锅具,从而便于使用者将锅具取出或放入烹饪器具中,则使得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此外,本方案将连接板与支撑板相连,并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或其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与支撑板分别与锅本体相连接,则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这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相对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而言,现有电饭煲的内锅上一般都没有把手,这给消费者在移动内锅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而部分设置有把手的锅具,把手与锅具通过螺钉连接,可靠性较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将连接板与支撑板相连,具体地,可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并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与支撑板分别与锅本体相连接,则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从而确保了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该结构的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相对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板沿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且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围成封闭空间。
在现有锅具中,通常在锅具相对称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把手,以供用户把持,但是,对于锅具应用于外锅中的产品,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在锅具相对称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把手的方案中,在将锅具安装到外锅中时,需使把手与外锅内的预留位置相适配才可实现,这降低了锅具的使用自由度;本方案使连接板和支撑板均沿锅本体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同时,在外锅中预留相应的环形容纳空间,从而避免了外锅与锅具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即用户无需确保锅具与外锅相适配也可将锅具安装到外锅内,从而增加了锅具移动时使用的自由度,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闭空间的纵截面呈三角形。
三角形稳定性高,将封闭空间的纵截面设置为三角形,这相对提高了把手的使用强度,降低了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把手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的顶端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锅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锅沿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水平设置,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锅沿的下表面相连接;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板相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封闭空间的纵截面呈梯形。
设置锅本体的侧壁的顶端向外侧延伸形成锅沿,并将连接板的固定部水平设置,使固定部的上表面与锅沿的下表面相贴合,并将锅沿的下表面与固定部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增加了连接板与锅本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面积,从而对应的增加了连接板与锅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在此基础上,设置封闭空间纵截面设置为梯形,以确保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构成锐角结构,从而便于用户握持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处为弧形过渡。
通过将连接板与支撑板连接处设置为弧形过渡,以避免在把手的外表面上形成尖角结构,从而提升了用户在握持把手时的触感,同时也避免了用户尖角结构被刮伤的情况出现,提高产品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为不锈钢板,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隔热层。
具体地,隔热层设置在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不锈钢板的可加工性好,从而可使得支撑板与连接板直接弯折成型,且不锈钢板的强度高,这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但是,由于不锈钢板的导热性好,故而,锅具用于烹饪后存在把手因升温而不宜接触的问题,本方案在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隔热层,以降低把手中用户手持部位的表面温度,从而避免了用户被烫伤或者把手温度过高而无法握持的情况出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筋。
具体地,防滑筋设置在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通过设置防滑筋,以增加把手的表面摩擦力,使得使用者在握住把手时不易滑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锅本体1,锅沿11,连接板21,固定部211,连接部212,支撑板22,封闭空间23,容纳腔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包括:锅本体1和把手;其中,把手包括:连接板21和支撑板22。
具体地,锅本体1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3;把手设置在锅本体1的外壁面上;连接板21的第一端与锅本体1相连接,支撑板22的第一端与连接21板的第二端相连接,支撑板22的第二端与锅本体1相连接,且支撑板22与连接板2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地,支撑板22与连接板21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面,并使支撑板22的延长线与连接板21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在锅本体1的外壁面上增设把手,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握住把手移动锅具,从而便于使用者将锅具取出或放入烹饪器具中,则使得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此外,本方案将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相连,并使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分别与锅本体1相连接,则使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从而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相对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而言,现有电饭煲的内锅上一般都没有把手,这给消费者在移动内锅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而部分设置有把手的锅具,把手与锅具通过螺钉连接,可靠性较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将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相连,本方案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并使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分别与锅本体1相连接,则使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从而确保了连接板21与支撑板之间22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该结构的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相对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板22沿锅本体1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板21沿锅本体1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且连接板21、支撑板22与锅本体1的外壁面围成封闭空间23。
在该实施例中,在现有锅具中,通常在锅具相对称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把手,以供用户把持,但是,对于锅具应用于外锅中的产品,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在锅具相对称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把手的方案中,在将锅具安装到外锅中时,需使把手与外锅内的预留位置相适配才可实现,这降低了锅具的使用自由度;本方案使连接板21和支撑板22均沿锅本体1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同时,在外锅中预留相应的环形容纳空间,从而避免了外锅与锅具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即用户无需确保锅具与外锅相适配也可将锅具安装到外锅内,从而增加了锅具移动时使用的自由度,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锅本体1的侧壁的顶端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锅沿11,连接板21的第一端与锅沿11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包括21:固定部211和连接部212,固定部211水平设置,且固定部211与锅沿11的下表面相连接,连接部212分别与固定部211和支撑板22相连接,且连接部212与支撑板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其中,封闭空间23的纵截面呈梯形。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锅本体1的侧壁的顶端向外侧延伸形成锅沿11,并将连接板21的固定部211水平设置,使固定部211的上表面与锅沿11的下表面相贴合,并将锅沿11的下表面与固定部21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增加了连接板21与锅本体1之间的连接部位的面积,从而对应的增加了连接板21与锅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在此基础上,设置封闭空间23纵截面设置为梯形,以确保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构成锐角结构,从而便于用户握持把手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连接处为弧形过渡。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板21与支撑板连22接处设置为弧形过渡,以避免在把手2的外表面上形成尖角结构,从而提升了用户在握持把手2时的触感,同时也避免了用户尖角结构被刮伤的情况出现,提高产品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板21与所述支撑板22为不锈钢板,且连接板和支撑板上设置有隔热层(图中未示出),进一步地,该隔热层设置在连接板21的上表面和支撑板的下表面22上。
在该实施例中,不锈钢板的可加工性好,从而可使得支撑板22与连接板21直接弯折成型,且不锈钢板的强度高,这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但是,由于不锈钢板的导热性好,故而,锅具用于烹饪后存在把手因升温而不宜接触的问题,本方案在连接板21的上表面和支撑板22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隔热层,以降低把手中用户手持部位的表面温度,从而避免了用户被烫伤或者把手2温度过高而无法握持的情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把手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筋(图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防滑筋设置在连接板21的上表面和支撑板22的下表面上,以增加把手2的表面摩擦力,使得使用者在握住把手2时不会滑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在锅本体的外壁面上增设把手,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握住把手移动锅具,从而便于使用者将锅具取出或放入烹饪器具中,则使得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此外,本方案将连接板与支撑板相连,并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与支撑板分别与锅本体相连接,则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这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相对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而言,现有电饭煲的内锅上一般都没有把手,这给消费者在移动内锅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而部分设置有把手的锅具,把手与锅具通过螺钉连接,可靠性较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将连接板与支撑板相连,本方案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并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将连接板与支撑板分别与锅本体相连接,则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从而确保了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该结构的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把手以向锅具施力,从而相对降低了用户手指的受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本体,所述锅本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和
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上;
其中,所述把手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锅本体相连接;和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锅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或其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沿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周向设置呈环形,且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围成封闭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空间的纵截面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的顶端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锅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锅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水平设置,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锅沿的下表面相连接;和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板相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其中,所述封闭空间的纵截面呈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处为弧形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为不锈钢板,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隔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筋。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38115.1U CN204635966U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38115.1U CN204635966U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35966U true CN204635966U (zh) | 2015-09-16 |
Family
ID=5408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3811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5966U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359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47769A (zh) * | 2016-07-25 | 2018-02-0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外壳罩和电压力锅 |
-
2015
- 2015-05-22 CN CN201520338115.1U patent/CN2046359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47769A (zh) * | 2016-07-25 | 2018-02-0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外壳罩和电压力锅 |
CN107647769B (zh) * | 2016-07-25 | 2022-06-0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外壳罩和电压力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2082567A3 (en) | Cookware with thermal indicator | |
CN204636010U (zh) | 烹饪器具 | |
WO2015149362A1 (zh) | 电压力锅 | |
CN204260547U (zh) | 电压力锅 | |
CN204351595U (zh) | 内锅及电饭煲 | |
CN204635966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133140U (zh) | 电饭煲 | |
CN102973127A (zh) | 一套新型炊具 | |
CN204862626U (zh) | 电压力锅及其内胆 | |
CN203789706U (zh) | 真空电热容器的胆体及电热水壶 | |
CN204635964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889580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260545U (zh) | 电压力锅及其内锅和外锅 | |
CN204635965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635972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133119U (zh) | 电炖锅 | |
CN204698322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192316U (zh) | 蒸笼和电饭煲 | |
CN203195406U (zh) | 防止菜迸溅的锅 | |
CN206062882U (zh) | 锅具组件及烹饪组件 | |
CN207492556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04427750U (zh) | 内锅及烹饪装置 | |
CN205696380U (zh) | 一种保温杯 | |
CN208658675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4698353U (zh) |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