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4118U - 4-向托盘 - Google Patents

4-向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4118U
CN204624118U CN201520057266.XU CN201520057266U CN204624118U CN 204624118 U CN204624118 U CN 204624118U CN 201520057266 U CN201520057266 U CN 201520057266U CN 204624118 U CN204624118 U CN 204624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supporting
pallet
groove
supporter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72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曺明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4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41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9/00Pallets or like platforms, with or without side walls, for supporting loads to be lifted or lowered
    • B65D19/02Rigid pallets with side walls, e.g. box pallets
    • B65D19/06Rigid pallets with side walls, e.g. box pallets with bodies formed by uniting or interconnect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 B65D19/20Rigid pallets with side walls, e.g. box pallets with bodies formed by uniting or interconnect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9/00Pallets or like platforms, with or without side walls, for supporting loads to be lifted or lowered
    • B65D19/02Rigid pallets with side walls, e.g. box pallets
    • B65D19/06Rigid pallets with side walls, e.g. box pallets with bodies formed by uniting or interconnect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9/00Pallets or like platforms, with or without side walls, for supporting loads to be lifted or lowered
    • B65D19/38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展示包括装载货物的上板,支撑所述上板的支撑体以及与所述支撑体结合加固所述支撑体强度的加固体的4-向托盘。本实用新型的4-向托盘是以先将瓦楞纸形成的支撑体及加固体相互拼装结合后结合于上板的方式制作,所以不但制作容易,还因为支撑托盘上板的支撑体被加固体得到加固,在各支撑体之间的结合部位间发挥更强的支撑力,所以更加坚固。

Description

4-向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4向托盘,即尤其是关于,托盘的上部及支撑体是以瓦楞纸制作,由木质加固体的作用下,支撑体的强度得到加固的4-向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装载各种货物的支架,广泛用于叉车的货物搬运。一般来说托盘是以四角形的板材形象构成。以前托盘主要以木材制作。木材制作的托盘收到冲击容易损坏且以钉子结合的部分结构上脆弱,并且有因各种害虫和细菌容易繁殖,进出口过程中需要进行彻底的防疫及消毒的短处。合成塑胶成型的塑胶托盘的成型性很出色,具备可以大量生产,并且微生物无法繁殖等的长处,但相比木材托盘,具有重量重,原料即合成塑胶的价格贵,并且不易再循环利用从而污染环境等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以瓦楞纸等纸质制作的托盘广泛使用。纸质托盘是在瓦楞纸制作的托盘的上部粘贴以卷纸或卷瓦楞纸制作的纸管制作。托盘的腿部可以用纸浆制成。.
韩国专利公开第2009-0091563号(2009.08.28.公开)展示纸浆成型物制作的托盘及托盘用腿。这个专利申请的托盘以托盘上部和下部的以胶粘剂粘贴固定的复数个托盘腿构成。托盘腿以纸浆成型物制作,它由多数个四角尖柱子形成的腿上部和腿的下部四角尖柱子锯齿形粘贴形成。这样结构的托盘腿易于制造,但是难于承受重量重的负载,并且腿的侧面承受的外部冲击,比如叉车驾驶员的不熟练而引起的触碰等,容易导致托盘腿的破损
韩国专利公开第2009-0112365号(2009.10.28.公开)展示具有双重结构的以纸浆成型的托盘腿以及包含此腿的托盘。
此专利申请的托盘是由托盘上部和以粘胶剂在此粘贴的多数个托盘腿构成。此托盘腿具备可以承受大的负载的长处,但是弱于腿部侧面施加的外部冲击的短处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韩国实用新发明公开第2012-0001143号(2012.02.20.公开)展示既能承受大的负载,且坚硬于腿部侧面承受的外部冲击的托盘腿及包括此腿的托盘。此实用新发明登记申请是为了克服上述以前技术的短处而本发明者发明的。
实用新型内容
欲解决课题
本发明者为了发明优于上述以前技术,更加坚硬,易于制造的托盘,特别是纸质托盘而不断努力,结果终于发明本技术。
随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坚硬,易于制造的托盘,特别是2向纸质托盘。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托盘的上部及支撑体是以瓦楞纸制作,由木质加固体的作用下,支撑体的强度得到加固的4-向托盘
课题的解决手段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4向托盘包含装载货物的上板,支撑上板的支撑体及结合于支撑体加固支撑体的加固体。所述支撑体是复数的横向支撑体和复数的竖向支撑体相互交叉并依据自身形成的槽穿插拼装而结合的。所述竖向支撑体由一个或两个的中央竖向支撑体及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左边及右边各个离格布置的统一形象的2个或4个外围竖向支撑体构成。
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具有在中央部及外围部与所述上板结合的向上面方向开放的所述横向支撑体相同个数的2段结合槽,具有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2段结合槽和所述外围部的所述2段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所述外围竖向支撑体具有在中央部及外围部向下面方向开放的所述横向支撑体相同个数的结合槽,具有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结合槽和所述外围部的结合槽之间向下面开放的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所述横向支撑体以具有相同形象的一个或两个中央横向支撑体及2个或4个外围横向支撑体形成,具有向上面方向开放并外围部形成的外围2段结合槽以及向下面方向开放并在中央部形成的中央结合槽,具有所述外围2段结合槽和在所述中央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
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2段结合槽及所述横向支撑体的外围2段结合槽由从上面向下面方向深陷形成的长槽部和比所述长槽部浅陷形成的段槽部以阶梯形式形成的。
所述竖向支撑体和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拼装方式结合是将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竖向放置中央,然后将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所述中央单一结合槽向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所述2段结合槽的所述长槽部各自拼装,然后将所述外围竖向支撑体的所述结合槽向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所述外围2段结合槽的所述长槽部各自拼装形成的。
所述横向支撑体和竖向支撑体的结合方式是除了3个横向支撑体和3个竖向支撑体结合的方式,是3至6个横向支撑体和3至6个竖向支撑体结合的方式。
所述加固体在各个贯穿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所述外围2段结合槽的所述段槽部的相对长的加固体及各个贯穿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所述2段结合槽的相对短的加固体中最少要包括一个。
所述3个横向支撑体和3个竖向支撑体结合形成的4-向托盘是由本申请人于2012年8月2日以实用新案登记申请第20-2012-0006937号已申请专利。为了避免重复,所述定义的4-向托盘予以排除。
所述上板和支撑体最好由瓦楞纸制成。
所述加固体最好由木材制成。
在所述上板和所述支撑体之间,所述上板和所述加固体之间,所述结合槽的所述支撑体之间,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加固体之间最好以粘胶剂相结合形成。.
形成所述支撑体的瓦楞纸的积层方向最好是对于所述上板结合的所述支撑体的上面垂直形成的,一侧面对应的另外侧面方向。
所述2段结合槽向所述长槽部的两侧具有形成2个所述段槽部的形象,有可能具有向所述长槽部的一侧形成1个所述段槽部的形象。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4向托盘是以先将瓦楞纸形成的支撑体及加固体相互拼装结合后结合于上板的方式制作,所以不但制作容易,还因为支撑托盘上板的支撑体被加固体得到加固,在各支撑体之间的结合部位间发挥更强的支撑力,所以更加坚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4向托盘的下视的斜视图。
图2是将图1的托盘从上而下看的斜视图。
图3是图1托盘的底面图
图4是图1托盘部分分解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4向托盘的部分分解斜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4向托盘的部分分解斜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4向托盘的部分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参考图纸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按图纸所示,本实用新型的4向托盘(10)包括装载货物的上板(100),支撑上板(100)的支撑体(200)以及结合于支撑体(200)加固支撑体(200)的强度的加固体(300)。此时,上板(100)和支撑体(200)最好以瓦楞纸形成,加固体(300)最好以木材形成。
支撑体(200)复数的竖向支撑体(210)及复数的横向支撑体(240)构成,它们相互交叉,并且由它们自身形成的槽相互拼装结合。在此指的横向或竖向是为了区分放置方向而任意定义的,是相对概念。.
竖向支撑体(210)由一个或两个中央竖向支撑体(220)和2个或4个外围竖向支撑体(230)构成。外围竖向支撑体(230)在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左边或右边各自放置,具有相同形象。本清单中,中央或中央部是按下面所述,是指在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之间的领域,外围或外围部是指叉车叉子贯穿槽外围领域。此定义不光是对竖向支撑体,也对横向支撑体适用。
如图4所示,中央竖向支撑体(220),具有去除部分构架(221)形成的复数个2段结合槽(222)和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227)。
复数个2段结合槽(222)在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中央部及外围部最好相同于横向支撑体的个数,其中一部分可以由单一结合槽形成。2段结合槽(222)向与托盘(10)的上板(100)结合的上面(228)方向开放。2段结合槽(222)由从上面(228)到下面方向深陷形成的长槽部(223)和比长槽部(223)浅陷形成的短槽部以阶梯方式形成的。因此,相比于长槽部(223)的段,短槽部(224)的段更高,且他们之间由段坎(225)形成。2段结合槽(222)可以往长槽部(223)两侧形成2个短槽部(224)的形象形成,也可以只有往长槽部(223)的一侧方向形成1个短槽部(224)的形象形成。
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227)在中央部的2段结合槽和外围部2段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形状形成。叉车叉子贯穿槽(227)的深度最好与2段结合槽(222)的长槽部(223)的深度相同。
外围竖向支撑体(230)具有相同的形象,如图4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及外围部去除部分构架(231)形成的复数个单一结合槽(236)和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237)。单一结合槽(236)形成于横向支撑体相同个数,向下面方向开放。单一结合槽(236)不同于2段结合槽(222),形成单一槽,单一结合槽(236)的深度与2段结合槽(222)的长槽部(223)的深度相同。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237)在中央部的单一结合槽和外围部单一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形状形成。叉车叉子贯穿槽(237)的深度最好与结合槽(236)的深度相同。
横向支撑体(240)是由具有相同形象的一个或两个中央横向支撑体及2个或4个外围横向支撑体形成,如图4所示,具有去除部分构架(241)形成的2个或4个外围段结合槽(242)和一个或两个中央单一结合槽(246)以及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247)。
外围2段结合槽(242)者位于外围部,向上面(248)方向开放。外围2段结合槽(242)由从上面(248)到下面方向深陷形成的长槽部(243)和比长槽部(243)浅陷形成的短槽部(244)以阶梯形式形成的。因此相比于长槽部(243)的段,短槽部(244)的段更高,它们之间形成了段坎(245)。中央单一单一结合槽(246)向下面方向开放。中央单一结合槽(246)不同于外围2段结合槽(242)形成单一的槽,中央单一结合槽(236)的深度与外围2段结合槽(242)的长槽部(243)的深度相同。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247)在外围2段结合槽(242)和中央单一结合槽(246)之间和另外外围2段结合槽(242)与中央单一结合槽(246)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形态形成。叉车叉子贯穿槽(247)的深度最好与中央结合槽(246)深度相同。
在支撑体(200),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2段结合槽(222)的长槽部(223),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单一结合槽(236),横向支撑体(240)的外围2段结合体(242)的长槽部(243)及中央单一结合槽(246)的深度是相同的,此深度与叉车叉子贯穿槽(227,237及247)的深度最好相同。比短槽部(223及243)的深度小。并且各支撑体(220,230及240)的上面(228,238及248)的宽度,长度及各支撑体(220,230及240)的高度最好相一致。
在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2段结合槽(222),若它们以阶梯形式领近形成的,则无论长槽部(223)和短槽部(224)的布局位置如何布置都没有关系。即长槽部(223)在右侧,短槽部(224)在左侧形成的布局和长槽部(223)在左侧,短槽部(224)在右侧形成的布局可以相互均等使用。关于这样的布局,在横向支撑体(240)的外围2段结合体(242)的长槽部(243)和短槽部(244)。并且2段结合体可以在长槽部的一侧形成短槽部,也可以在长槽部的两侧形成2个短槽部
现在参考图4介绍支撑体(200)间的拼装结合和以此方式结合的支持体的加固体的拼装方式。
首先,复数个竖向支撑体(210)和复数个横向支撑体(240)相互拼装结合的方式是,将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竖向放置于中央,然后将复数个横向支撑体(240)的中央单一结合槽(246)向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2段结合槽(222)的长槽部(223)各自拼装的方法出发。此时,因为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2段结合槽的长槽部(223)的深度和横向支撑体(240)的中央结合槽(246)的深度相一致,且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高度和横向支撑体(240)的高度相一致,在它们结合以后,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上面(228)和横向支撑体(240)的上面(248)处在相同的高度。
然后,将复数的外围竖向支撑体(230)与各自复数的横向支撑体(240)相结合。具体来说,将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单一结合槽(236)向横向支撑体(240)的外围2段结合槽(242)的长槽部(243)各自穿插拼装。此时,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结合槽(236)的深度和横向支撑体(240)的外围2段结合槽(242)的长槽部(243)深度相一致,且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高度和横向支撑体(240)的高度相一致,当它们结合后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上面(238)和横向支撑体(240)的上面(248)处在相同高度上。
在此种状态下,若将支撑体(200)直接与上板(100)结合,结合槽在穿插拼装的部分对上板(100)上承载物的支撑力是充分的,但在结合槽之间的领域可能引起支撑体的多少弯曲,这就表明在这样领域里支撑力多少是不够的。为了加固在此类领域里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做到了结合加固体。
随之,完成支撑体的结合后,加固体(300)结合到支撑体。加固体(300)是直四角形板材,特别是以木材制成的板材。加固体(300)在横向支撑体(240)的外围2段结合槽(242)的短槽部(244)和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2段结合槽(222)的短槽部(224)穿插并结合,它的宽度及高度与短槽部(224及244)的宽度及深度相同。如图4所示,加固体(300)可包括贯穿复数横向支撑体(240)的外围2段结合槽(242)的短槽部(244)的相对较长的加固体(310)及贯穿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2段结合槽(222)的短槽部(224),即包括贯穿1个短槽部(224)的相对较短的加固体(320)。长的加固体(310)的长度最好与竖向支撑体(210)长度相一致。短的加固体(320)的长度最好与从一个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内侧面到另外一个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以致加固体的一个末端接触到一个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内侧面,加固体的另外末端与另外竖向支撑体(230)的内侧面相接触。当然,如图4所示,若在长加固体(310)靠向外围支撑体(230)的内侧面布置的情况下,短的加固体(320)的一个末端会接触到靠向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长加固体(310),短加固体的另外末端会接触到靠向另外外围竖向支撑体(230)的内侧面的另外长加固体(310)。
此外,在中央支撑体(240)的侧面可放置切片加固体(330)。切片加固体(330)与中央竖向支撑体(220)的一个侧面相结合。它们的末端各自与横向支撑体(220)的侧面或者与靠近其横向支撑体(220)的短的加固体(320)结合。
这样结合的支撑体(200)和加固体(300)在它们的上面与上板(100)结合。上板(100)和支撑体(200)间的结合和上板(100)和加固体(300)间的结合是以粘胶剂的结合为施工上来看最简单。且最好是支撑体(200)间除了穿插拼装以外在它们接触的部分形成以粘胶剂的结合,这个同样适用于支撑体(200)和加固体(300)之间。
并且,形成支撑体(200)的瓦楞纸的积层方向对于结合于上板(100)的支撑体(200)的上面(228,238,及248),最好是向从垂直形成的一个侧面對向的另外侧面方向。依靠这样瓦楞纸的积层方向,支撑体可对上板(100)垂直压住的负载发挥支撑力,从而对瓦楞纸制成的制作托盘提供优秀的支撑力。
另外,图5乃至图7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实施例分解部分4-向托盘的斜视图。本实用新型不仅包括图5乃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也包括属于下述实用新实用新型登记请求范围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附图标记
10:托盘                      100:上板
200:支撑体                   210:竖向支撑体
220:中央竖向支撑体           221:构架
222:2段结合槽                223:长槽部
224:短槽部                   225:短坎
227:叉车叉子贯穿槽           228:上面
230:外围竖向支撑提
231:构架                     236:单一结合槽
237:叉车叉子贯穿槽           238:上面
240:横向支撑体
241:构架                     242:外围2段结合槽
243:长槽部                   244:短槽部
245:短坎                     246:中央单一结合槽
247:叉车叉子贯穿槽           248:上面
300:加固体
310:长加固体                 320:短加固体
330:切片加固体

Claims (6)

1.一种4-向托盘,包括承载货物的上板,支撑所述上板的支撑体及与所述支撑体结合加固所述支撑体的加固体;
所述支撑体是复数的横向支撑体和复数的竖向支撑体相互交叉并依靠它们自身形成的槽以穿插拼装的方式结合;
所述竖向支撑体以一个或两个中央竖向支撑体及向所述中央支撑体的左边或右边离格布置的相同形象的2个或4个外围竖向支撑体形成;
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具有在中央部及外围部向所述上板结合的上面方向开放的所述横向支撑体个数相同的2段结合槽,具有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2段结合槽和所述外围部的所述2段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
所述外围竖向支撑体具有在中央部及外围部向下面方向开放的所述横向支持体的个数相同的结合槽,具有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结合槽和所述外围部的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
所述横向支撑体是由具有相同形象的一个或两个中央横向支撑体及2个或4个外围横向支撑体组成,具有向上面方向开放在外围部形成的外围2段结合槽以及向下面方向开放在中央部形成的结合槽,具有在所述外围2段结合槽和所述中央结合槽之间向下面方向开放的2个叉车叉子贯穿槽;
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2段结合槽及所述横向支撑体的外围2段结合槽由自上面到下面方向深陷形成的长槽部和比长槽部浅陷形成的短槽部以阶梯形式形成的;
所述竖向支撑体和所述横向支撑体的以穿插拼装方式的结合是,将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竖向布置于中央后将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所述中央单一结合槽向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所述2段结合槽所述长槽部中各自穿插拼装,然后将所述外围竖向支撑体的所述单一结合槽向所述横向支撑体对的所述外围2段结合槽的所述长槽部或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所述单一结合槽中各自穿插拼装而形成的;
所述横向支撑体和竖向支撑体的结合方式是除了3个横向支撑体和3个竖向支撑体结合的方式,是3至6个横向支撑体和3至6个竖向支撑体结合的方式;
所述加固体至少包括一个各自贯穿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所述外围2段结合槽的所述短槽部的相对较长的加固体,及各自贯穿所述中央竖向支撑体的所述2段结合槽的相对较短的加固体为特征的2-向托盘。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4-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上板和所述支撑体是由瓦楞纸形成的事实为特点的4向托盘。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4-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体是以木材形成的事实为特点的4向托盘。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4-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支撑体之间,所述上板和所述加固体之间,在所述结合槽的所述支撑体之间,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加固体之间是以粘胶剂相结合的事实为特点的4向托盘。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4-向托盘,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支撑体的瓦楞纸的积层方向是,结合于所述上板的支撑体的,垂直于上面形成的另外侧面相对向的另外侧面方向为特点的4向托盘。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4-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2段结合槽是向所述长槽部的两侧形成2个所述短槽部的形象,或只向所述长槽部的一侧形成一个所述短槽部的形象为特点的托盘。
CN201520057266.XU 2014-01-29 2015-01-27 4-向托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41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140000712U KR200476631Y1 (ko) 2014-01-29 2014-01-29 4-방향 파레트
KR20-2014-0000712 2014-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4118U true CN204624118U (zh) 2015-09-09

Family

ID=5305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726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4118U (zh) 2014-01-29 2015-01-27 4-向托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476631Y1 (zh)
CN (1) CN20462411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8550B1 (ko) 2019-02-27 2020-01-21 윤문준 꺾임보강 골판지 파레트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34981B1 (ko) * 1990-08-27 1998-04-25 정우조 골판지팔렌트
KR200341593Y1 (ko) 2003-09-25 2004-02-14 노영환 골판지 팔레트
JP3116903U (ja) * 2005-09-21 2005-12-22 明榮 曽 移送用パレ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76631Y1 (ko)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643729S1 (en) Plastic container
USD614959S1 (en) Container
USD614960S1 (en) Container
CN102849299B (zh) 一种智能托盘结构
USD676329S1 (en) Plastic container
WO2007136480A3 (en) A molded pallet having integral and structurally improved tie down points
ITMI20002377A1 (it) Elemento di imballaggio per ruote a pneumatico
USD612385S1 (en) Bar code reader
USD586652S1 (en) Packing container for pet food
CN204624117U (zh) 2-向托盘
CN204624118U (zh) 4-向托盘
CN204624116U (zh) 2-向托盘
USD583588S1 (en) Wine pallet display stand
USD586152S1 (en) Wine pallet tray
USD578896S1 (en) Liquid container
KR100478752B1 (ko) 조립식 진열대 및 그 제작방법
KR200473315Y1 (ko) 파레트
CN201756221U (zh) 设置有双层加强缺口的塑胶托盘
CN201489740U (zh) 一种产品仓储标识卡
CN203593237U (zh) 一种塑料托盘
CN102040020B (zh) 设置有双层加强缺口的塑胶托盘
CN202686959U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钢托盘
CN206734854U (zh) 智能型托盘
CN206634486U (zh) 一种双层纸浆模塑及包装盒
KR100843671B1 (ko) 견고한 구조를 갖는 조립식 플라스틱 피오피진열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