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2944U -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 Google Patents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12944U
CN204612944U CN201520380210.8U CN201520380210U CN204612944U CN 204612944 U CN204612944 U CN 204612944U CN 201520380210 U CN201520380210 U CN 201520380210U CN 204612944 U CN204612944 U CN 204612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ar
swivel arm
bar assembly
assembly
hydraulic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802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征宇
罗斌
王亚平
刘文松
杜方孟
郭春杰
邹敏佳
高发雄
范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802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12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12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1294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上,扭杆组件一端的扭转臂固定在工件支撑座上,扭杆组件另一端的扭转臂与拉杆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转动臂组件上的条形通孔通过销轴连接,转动臂组件可转动的装在机架盒上,机架盒固定在工作台上,机架盒的右侧装有水平放置的液压油缸,钢丝绳插编索具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上,钢丝绳插编索具的另一端穿过机架盒和液压油缸从液压油缸的顶出端穿出并固定在液压油缸顶出端的右侧,液压油缸顶出端向外顶出拉动钢丝绳插编索具带动转动臂组件转动向与拉杆连接的扭转臂施加扭转力,液压油缸顶出端装有用于记录顶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Description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通过模拟车辆运行时扭杆组件的扭转状态,检验扭杆组件中扭杆轴和扭转臂之间的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交通用抗侧滚扭杆系统通常包括扭杆组件,连杆组件和支撑座组件三部分,扭杆组件通过支撑座组件固定在构架上,通过连杆组成固定在车体上。由圆截面弹簧钢直杆体制成的扭杆轴与扭转臂配合组装形成的扭杆组件,在轨道车辆中运用广泛。扭转臂与扭杆轴过盈配合装在扭杆轴的两端,车辆运行时,抗侧滚扭杆系统通过扭杆轴和扭转臂的过盈配合来传递扭矩和力来保证其防侧倾、侧翻功能的实现。
扭杆组件中扭杆轴与扭转臂过盈配合的检验是判断抗侧滚扭杆系统装车后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目前扭杆组件过盈配合的检验主要采用轴与套过盈配合检验的方法,通过轴向挤压过盈配合面,判断扭杆轴与扭转臂是否发生相对轴向滑动,来确定过盈配合是否合格。检验过程中扭杆轴与扭转臂产生的是轴向摩擦力与扭杆组件在车辆运行时的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力和拔出力与车辆运行时扭杆组件所受的扭力的大小并不相同。 由于检验过程与扭杆组件在车辆运行时的扭转过程不相符,检验的可靠性低,难以判断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提高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质量风险,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与扭杆组件在车辆运行时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检验的可靠性低,难以判断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拟车辆运行时扭杆组件的扭转状态,检验可靠性高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可拆式的装有支撑座组合和工件支撑座,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上,扭杆组件一端的扭转臂固定在工件支撑座上,扭杆组件另一端的扭转臂与拉杆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转动臂组件上的条形通孔通过销轴连接,转动臂组件可转动的装在机架盒上,机架盒固定在工作台上,机架盒的右侧装有水平放置的液压油缸,钢丝绳插编索具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上,钢丝绳插编索具的另一端穿过机架盒 和液压油缸从液压油缸的顶出端穿出并固定在液压油缸顶出端的右侧,液压油缸顶出端向外顶出拉动钢丝绳插编索具带动转动臂组件转动向与拉杆连接的扭转臂施加扭转力,液压油缸顶出端装有用于记录顶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液压油缸之间设有过渡圈,压力传感器右侧设有固定压圈,固定压圈和过渡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压圈外套活动压圈,所述的钢丝绳插编索具穿过所述的过渡圈、压力传感器和固定压圈从活动压圈中穿出环扣在固定轴上,所述的固定轴紧靠活动压圈的右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件支撑座包括直角安装座、调节柱和连接件,所述的直角安装座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上,所述的调节柱的一端与直角安装座可拆式连接,调节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件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件设有与扭转臂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柱的一端与直角安装座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的直角安装座由水平安装块和两个竖直定位块组成,所述的水平安装块通过螺栓定位在工作台,两个竖直定位块设置在水平安装块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在竖直定位块上开有两个上下对齐的通孔,所述的调节柱的一端设有安装孔,将调节柱置于两个竖直定位块之间,安装孔与通孔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将调节柱与直角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臂组件包括转动臂和活动块,所述的转动臂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板状,转动臂的左上角具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插编索具端部的固定孔,转动臂的左下角具有用于贴合钢丝绳插编索具绕过的圆角滑槽,所述的条形通孔设置在转动臂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活动块装在条形通孔中,活动块左右两侧面与条形通孔左右两侧面啮合,所述的活动块上设有与拉杆连接的活动块通孔,所述的转动臂通过销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到机架盒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转动臂与机架盒之间装有用于转动臂缓冲和复位的弹簧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座组合由两个安装座组成,两个所述的安装座均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安装座包括固定座、夹持座和中间套环,中间套环夹装在固定座和夹持座之间,固定座和夹持座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扭杆组件穿过所述的中间套环装在两个所述的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长条形安装槽,所述的长条形安装槽的横截面呈倒“T”字型,所述的安装座和直角安装座均通过螺栓组件定位在长条形安装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的原理是:
1、模拟扭杆组件在车辆运行时的扭转状态,将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中,扭杆组件中一个扭转臂通过工件支撑座固定使扭杆组件相对支撑座组合无法转动,扭杆组件中的另一个扭转臂与拉杆连接,通过拉杆传递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
2、将与扭转臂连接的拉杆连接转动臂组件,通过液压油缸的顶出拉动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上的钢丝绳插编索具使转动臂组件转动。当转动臂组件停止转动时,拉杆上传递的扭力的力矩与钢丝绳插编索具拉动转动臂转动的拉力的力矩达到力矩平衡。
3、通过在液压油缸的顶出端设置压力传感器输出液压油缸顶出压力,得到钢丝绳插编索具拉动转动臂组件转动的拉力的数值,再根据力矩平衡原则计算出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从而判断扭杆组件中扭杆轴和扭转臂之间的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对扭杆组件的过盈配合进行检验时将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中,扭杆组件中一个扭转臂通过工件支撑座固定使扭杆组件相对支撑座组合无法转动,扭杆组件中的另一个扭转臂与拉杆连接,通过拉杆传递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模拟车辆运行时扭杆组件的扭转状态,大大的提高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的可靠性,可正确判断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降低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质量风险,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作台上的扭杆组件、支撑座组合、工件支撑座和拉杆配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扭件组件一端的扭转臂、拉杆、转动臂组件和机架盒的配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件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直角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调节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转动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可拆式的装有支撑座组合2和工件支撑座3,扭杆组件100安装在支撑座组合2上,扭杆组件100一端的扭转臂固定在工件支撑座3上,扭杆组件100另一端的扭转臂与拉杆4一端连接,拉杆4的另一端与转动臂组件5上的条形通孔51通过销轴连接,转动臂组件5可转动的装在机架盒6上,机架盒6固定在工作台1上,机架盒6的右侧装有水平放置的液压油缸7,钢丝绳插编索具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5上,钢丝绳插编索具8的另一端穿过机架盒 6和液压油缸7从液压油缸7的顶出端穿出并固定在液压油缸7顶出端的右侧,液压油缸7顶出端向外顶出拉动钢丝绳插编索具8带动转动臂组件5转动向与拉杆4连接的扭转臂施加扭转力,液压油缸7顶出端装有用于记录顶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9与液压油缸7之间设有过渡圈10,压力传感器9右侧设有固定压圈11,固定压圈11和过渡圈10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压圈11外套活动压圈12,所述的钢丝绳插编索具8穿过所述的过渡圈10、压力传感器9和固定压圈10从活动压圈12中穿出环扣在固定轴13上,所述的固定轴13紧靠活动压圈12的右端面。当液压油缸7顶出向上顶出时,推动过渡圈10、固定压圈11、活动压圈12和固定轴13向右运动,环扣在固定轴13上的钢丝绳插编索具8随着固定轴13的向右运动被拉动从而带动转动臂组件5转动。
    所述的工件支撑座3包括直角安装座31、调节柱32和连接件33,所述的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直角安装座31由水平安装块31.1和两个竖直定位块31.2组成,所述的水平安装块31.1通过螺栓定位在工作台1,两个竖直定位块31.2设置在水平安装块31.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在竖直定位块31.2上开有两个上下对齐的通孔31.3,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设有安装孔32.1,将调节柱32置于两个竖直定位块31.2之间,安装孔32.1与通孔31.3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将调节柱32与直角安装座31连接。调节柱3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件3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件33设有与扭转臂连接的连接孔33.1。连接件33通过调节柱32调节位置与扭杆组件一端扭转臂固定。
   所述的转动臂组件5包括转动臂52和活动块53,所述的转动臂52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板状,转动臂52的左上角具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插编索具8端部的固定孔52.1,转动臂52的左下角具有用于贴合钢丝绳插编索具8绕过的圆角滑槽52.2,所述的条形通孔51设置在转动臂5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活动块53装在条形通孔51中,活动块53左右两侧面与条形通孔51左右两侧面啮合,所述的活动块53上设有与拉杆4连接的活动块通孔53.1,所述的转动臂52通过销组件52.3可转动的安装到机架盒6上。 在所述的转动臂52与机架盒6之间装有用于转动臂52缓冲和复位的弹簧座54。活动块53左右侧面与条形通孔51的左右侧面啮合,使活动块53能在条形通孔51中移动,根据扭杆组件中扭转臂的长度调节活动块53在条形通孔51中的位置,检验时可在条形通孔51的旁边划上刻度线,标记出活动块53中的活动块通孔53.1的圆心到转动臂52的转动轴销组件52.3的中心的垂直距离,此垂直距离即为钢丝绳插编索具拉动转动臂转动的拉力的力臂。
    所述的支撑座组合2由两个安装座21组成,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均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安装座21包括固定座21.1、夹持座21.2和中间套环21.3,中间套环21.3夹装在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之间,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扭杆组件穿过所述的中间套环21.3装在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上。当检验不同扭杆轴直径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时,只需更换不同内径的中间套环21.3即可。
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有长条形安装槽11,所述的长条形安装槽11的横截面呈倒“T”字型,所述的安装座21和直角安装座31均通过螺栓组件定位在长条形安装槽11上。两个安装座21在长条形安装槽11上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以适应长度不同的扭杆轴的扭杆组件的安装。
    上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模拟车辆运行时扭杆组件的扭转状态,将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2中,扭杆组件中一个扭转臂通过工件支撑座3固定使扭杆组件相对支撑座组合2无法转动,扭杆组件中的另一个扭转臂与拉杆4连接,通过拉杆4传递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将拉杆4连接转动臂组件5,通过液压油缸7的顶出拉动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5上的钢丝绳插编索具8使转动臂组件5转动。当转动臂组件5停止转动时,拉杆4上传递的扭力的力矩与钢丝绳插编索具拉动转动臂转动的拉力的力矩达到力矩平衡。通过在液压油缸7的顶出端设置压力传感器9输出液压油缸顶出压力,得到钢丝绳插编索具8拉动转动臂组件5转动的拉力的数值,再根据力矩平衡原则计算出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从而判断扭杆组件中扭杆轴和扭转臂之间的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上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大大的提高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的可靠性,可正确判断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降低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质量风险,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可拆式的装有支撑座组合(2)和工件支撑座(3),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2)上,扭杆组件一端的扭转臂固定在工件支撑座(3)上,扭杆组件另一端的扭转臂与拉杆(4)一端连接,拉杆(4)的另一端与转动臂组件(5)上的条形通孔(51)通过销轴连接,转动臂组件(5)可转动的装在机架盒(6)上,机架盒(6)固定在工作台(1)上,机架盒(6)的右侧装有水平放置的液压油缸(7),钢丝绳插编索具(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5)上,钢丝绳插编索具(8)的另一端穿过机架盒 (6)和液压油缸(7)从液压油缸(7)的顶出端穿出并固定在液压油缸(7)顶出端的右侧,液压油缸(7)顶出端向外顶出拉动钢丝绳插编索具(8)带动转动臂组件(5)转动向与拉杆(4)连接的扭转臂施加扭转力,液压油缸(7)顶出端装有用于记录顶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9)与液压油缸(7)之间设有过渡圈(10),压力传感器(9)右侧设有固定压圈(11),固定压圈(11)和过渡圈(10)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压圈(11)外套活动压圈(12),所述的钢丝绳插编索具(8)穿过所述的过渡圈(10)、压力传感器(9)和固定压圈(10)从活动压圈(12)中穿出环扣在固定轴(13)上,所述的固定轴(13)紧靠活动压圈(12)的右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支撑座(3)包括直角安装座(31)、调节柱(32)和连接件(33),所述的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与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连接,调节柱(3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件(3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件(33)设有与扭转臂连接的连接孔(3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与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的直角安装座(31)由水平安装块(31.1)和两个竖直定位块(31.2)组成,所述的水平安装块(31.1)通过螺栓定位在工作台(1),两个竖直定位块(31.2)设置在水平安装块(31.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在竖直定位块(31.2)上开有两个上下对齐的通孔(31.3),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设有安装孔(32.1),将调节柱(32)置于两个竖直定位块(31.2)之间,安装孔(32.1)与通孔(31.3)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将调节柱(32)与直角安装座(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臂组件(5)包括转动臂(52)和活动块(53),所述的转动臂(52)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板状,转动臂(52)的左上角具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插编索具(8)端部的固定孔(52.1),转动臂(52)的左下角具有用于贴合钢丝绳插编索具(8)绕过的圆角滑槽(52.2),所述的条形通孔(51)设置在转动臂(5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活动块(53)装在条形通孔(51)中,活动块(53)左右两侧面与条形通孔(51)左右两侧面啮合,所述的活动块(53)上设有与拉杆(4)连接的活动块通孔(53.1),所述的转动臂(52)通过销组件(52.3)可转动的安装到机架盒(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臂(52)与机架盒(6)之间装有用于转动臂(52)缓冲和复位的弹簧座(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组合(2)由两个安装座(21)组成,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均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安装座(21)包括固定座(21.1)、夹持座(21.2)和中间套环(21.3),中间套环(21.3)夹装在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之间,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扭杆组件穿过所述的中间套环(21.3)装在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有长条形安装槽(11),所述的长条形安装槽(11)的横截面呈倒“T”字型,所述的安装座(21)和直角安装座(31)均通过螺栓组件定位在长条形安装槽(11)上。
CN201520380210.8U 2015-06-04 2015-06-04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12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0210.8U CN204612944U (zh) 2015-06-04 2015-06-04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0210.8U CN204612944U (zh) 2015-06-04 2015-06-04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12944U true CN204612944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0210.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12944U (zh) 2015-06-04 2015-06-04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129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998A (zh) * 2015-06-04 2015-12-1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及检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998A (zh) * 2015-06-04 2015-12-1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及检验方法
CN105157998B (zh) * 2015-06-04 2017-06-3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及检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2920B (zh) 一种扭杆系统三向协调加载试验方法及装置
CN201107191Y (zh) 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
CN107255545B (zh) 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
CN103552573A (zh) 检修用工艺转向架
CN204612944U (zh)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
CN105157998A (zh) 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及检验方法
CN106448315A (zh) 铁路救援仿真车
CN103698120B (zh) 一种铁路货车拉杆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5113358U (zh) 一种新型带动滑轮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
CN204903279U (zh) 叉车转向桥强度试验工装
CN112924297A (zh) 一种轨道车辆压溃测试台加载装置
CN105293285A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架车机组同步升降系统
CN203382144U (zh) 皮带断裂监测装置
CN105347233A (zh) 架车机系统
CN203020327U (zh) 一种和谐型电力机车动轮固死快速救援悬轮支座
CN105293360A (zh) 架车机托头伸缩结构
CN202947854U (zh) 驾驶室防滚翻性能试验装置
CN105293389A (zh) 具有防坠落功能的架车机
CN202853910U (zh) 铁路车辆拉杆拉条性能试验台
CN201913432U (zh) 客车转向架组装装置
CN205859009U (zh) 常闭制动器的手动快速打开装置
CN201437153U (zh) 自动对接吹氩的钢包罐车
CN113176102B (zh) 一种模拟矿用卷电缆装置横向摆动工况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203719886U (zh) 一种铁路货车拉杆试验装置
CN204672691U (zh) 一种热轧卷板轧机出口导卫减震套筒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