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1734U - 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11734U CN204611734U CN201520316722.8U CN201520316722U CN204611734U CN 204611734 U CN204611734 U CN 204611734U CN 201520316722 U CN201520316722 U CN 201520316722U CN 204611734 U CN204611734 U CN 2046117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lation line
- water
- gas cooler
- fume afterheat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6 hydro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VTBQCXLZQYGQE-PVTAQEPXSA-N mitoguazone 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l.NC(N)=N\N=C(/C)\C=N\N=C(N)N VVTBQCXLZQYGQE-PVTAQEPX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烟气排放管路中设置烟气冷却器,该烟气冷却器设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该烟气冷却器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管路相连接,该循环管路上设置输送泵;该循环管路并联若干换热器。该循环管内介质为除盐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案的循环管是独立运行的换热结构,其通过若干换热器与所需要热量的热用户相连,其循环管及部分换热器整体压力可以很低,并同时考虑到了锅炉启动及烟气冷却器设备事故情况下的情况,安全性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余热利用领域,特别是关于发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烟气直接排放热损失是电站锅炉中最大的热损失。对烟气余热的利用,通常是在锅炉的烟气排放通道中设置烟气冷却器,烟气冷却器设有进水管及出水管,进水管引入低温水,经过烟气冷却器进行换热,将烟气的热量进行利用,出水管排出高温水。
[0003] 在现有装置中,烟气冷却器通常与整个电厂系统中的其它管路进行直接连接。例如,其可以直接连接热网水,热网水入口连接进水管,输入低温水,出水管连接热网水出水口,输出高温水。或者烟气冷却器也可以直接连接汽轮机凝结水的相关管路。
[0004] 上述结构虽然可以对烟气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利用,但是由于其均是和热网水或汽轮机凝结水管路进行直接连接进行换热,其整个管路需要承受较高的压力,使得整个系统安全性较差,并且如果某个部件出现故障,或者需要调整余热利用的相关部件,需要整体线路进行修改,工程量较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给出一种系统压力低,安全性更好的新型烟气余热利用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烟气排放管路中设置烟气冷却器,该烟气冷却器设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该烟气冷却器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管路相连接,该循环管路上设置输送泵;该循环管路并联若干换热器。
[0007] 该循环管路并联热网水系统,该热网水系统连接蒸汽加热器。
[0008] 该循环管路并联暖风器,暖风器连接蒸汽加热器。
[0009] 该循环管路并联汽轮机凝结水系统。
[0010] 该循环管路与热网水系统和/或汽轮机凝结水系统之间通过水水换热器连接。
[0011] 该循环管路内介质为除盐水。
[0012] 该循环管路连接定压水箱。
[0013] 在循环管路位于烟气冷却器近端设置联通循环管路的旁路。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案的循环管路是独立运行的换热结构,其通过管路与若干换热器相连,循环管路中的介质不与其他受热介质接触,使得其循环管路整体压力可以很低,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烟气排放通道中设置烟气冷却器,该烟气冷却器I具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入水口送入低温水,经过烟气冷却器换热的高温水从出水口送出。该烟气冷却器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管路2相连接,该循环管路是独立运行的闭式循环结构,该循环管路上设置输送泵3,以输送其中的换热介质。其中,循环管内介质可以为除盐水。
[0017] 该循环管路2并联若干换热器,其可以并联热网水系统4、暖风器5及汽机凝结水系统41。该循环管路与热网水系统和/或汽轮机凝结水系统之间通过水水换热器连接,以水水换热的形式进行换热。为了保证水-空气换热器及热网水系统等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投运,热网水系统4及暖风器5还设置有蒸汽加热器6。当锅炉启动时,烟气温度低,可以通过蒸汽加热器向循环水系统补充热量,不影响热用户。
[0018] 在循环管路2位于烟气冷却器I近端设置联通循环管路2的旁路7。当烟气换热器设备本身发生故障时,系统仍可通过旁路7运行,旁路可以设置阀门。
[0019] 循环水经烟气冷却器加热后,温度可能超过100°C。为防止其发生汽化,系统配备了定压水箱8,定压水箱8与循环管路2相连接。可将其置于高位,通过其静压头维持系统内的压力,避免汽化现象发生。
[0020]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案的循环管路是独立运行的换热结构,其通过若干换热器与热用户相连,循环水系统的压力仅为克服流动阻力所需的水泵压头,使得其循环管整体压力可以很低,一般可以是IMPa以下。在本实施例中,该余热利用循环水管路可以为热网水系统、汽轮机凝结水系统或其它热用户提供热量。其相关余热利用循环水路上可以依据需求设置阀门或者泵,并利用相关阀门及泵控制循环水流量大小,或是决定否使用该水路进行换热,可以方便的对整体循环水管路的换热量进行控制。例如,如果烟气温度很高,经过烟气换热器所得到的热量很多,可以向全部热用户供热。如果烟气温度较低,经过烟气换热器得到的热量不够多时,也可以通过阀门关闭相应的余热利用水路,以保证重点热用户(如暖风器、热网加热器)的需要。
[0021] 并且,该循环管路还可以依据需求添加其它余热利用设备,例如MGGH,这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案的闭式循环换热结构可以实施的,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烟气排放管路中设置烟气冷却器,该烟气冷却器设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该烟气冷却器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管路相连接,该循环管路上设置输送泵;该循环管路并联若干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管路并联热网水系统,该热网水系统连接蒸汽加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管路并联暖风器,暖风器连接蒸汽加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管路并联汽轮机凝结水系统。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管路与热网水系统和/或汽轮机凝结水系统之间通过水水换热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管路内介质为除盐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管路连接定压水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循环管路位于烟气冷却器近端设置联通循环管路的旁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16722.8U CN204611734U (zh) | 2015-05-18 | 2015-05-18 | 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16722.8U CN204611734U (zh) | 2015-05-18 | 2015-05-18 | 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11734U true CN204611734U (zh) | 2015-09-02 |
Family
ID=5396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16722.8U Active CN204611734U (zh) | 2015-05-18 | 2015-05-18 | 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117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0670A (zh) * | 2016-03-16 | 2016-06-08 | 天津爱尔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节能型水暖暖风器及采用该暖风器的循环利用系统 |
CN109798534A (zh) * | 2018-11-04 | 2019-05-24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白一体化系统 |
-
2015
- 2015-05-18 CN CN201520316722.8U patent/CN2046117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0670A (zh) * | 2016-03-16 | 2016-06-08 | 天津爱尔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节能型水暖暖风器及采用该暖风器的循环利用系统 |
CN105650670B (zh) * | 2016-03-16 | 2019-01-29 | 天津爱尔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节能型水暖暖风器及采用该暖风器的循环利用系统 |
CN109798534A (zh) * | 2018-11-04 | 2019-05-24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白一体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82387U (zh) | 退火炉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4006401A (zh) | 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利用及减排系统 | |
CN203099962U (zh) | 热电厂循环水直接供暖系统 | |
CN204611734U (zh) | 烟气余热利用闭式循环系统 | |
CN207849549U (zh) | 一种用于电蓄热调峰的热网系统 | |
CN206073240U (zh) | 一种智能的天然气供暖系统 | |
CN202869081U (zh) |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 |
CN202253581U (zh) | 一种节能型热电厂软化水加热装置 | |
CN206386911U (zh) | 一种化学水加热系统 | |
CN104634586B (zh) | 一种模拟热源系统的有机热载体炉快速安全降温装置 | |
CN201569201U (zh) |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2692429U (zh) | 直热循环式热泵热水器的水路系统 | |
CN207555581U (zh) | 热力除氧低温锅炉给水装置 | |
CN105258204A (zh) | 第一类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热水供应方法及系统 | |
CN201652799U (zh) | 一种热载体油余热回收利用供热装置 | |
CN206221074U (zh) | 一种用于燃机单循环和联合循环的天然气加热系统 | |
CN105444243A (zh)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 |
CN207635613U (zh) | 导热油加热组件及电蓄热系统 | |
CN211176872U (zh) | 一种热电厂多用途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2709078U (zh) | 双介质开闭式循环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2252579U (zh) | 一种废热回收环保结构 | |
CN207350425U (zh) | 一种多级熔融盐供热装置 | |
CN216716186U (zh) | 一种低温省煤器的水温控制系统 | |
CN111023237B (zh) | 基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流体介质加热系统 | |
CN209838635U (zh)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