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4243A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44243A CN105444243A CN201410442611.1A CN201410442611A CN105444243A CN 105444243 A CN105444243 A CN 105444243A CN 201410442611 A CN201410442611 A CN 201410442611A CN 105444243 A CN105444243 A CN 1054442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supply
- supply network
- heat
- water
- back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其中,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管道与换热站连通循环形成一次热网;换热站通过管道与热用户连通循环形成二次热网;吸收式热泵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一次热网补水;换热站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二次热网补水。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供热系统稳定性和正常工作前提下,仅采用循环冷却水补水系统,解决整个系统补水问题,增加了整个系统的集约性,安全性;解决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偏高问题,同时保证二次热网的供水温度,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能效水平,减少了整个系统的投资,使得整个系统更经济,更环保,更节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供热系统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城市供热系统一般由3部分组成,即热源、热网和热用户。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型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地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器和小燃煤(油、气)炉等。集中供热系统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城市供热系统可按下列方式进行分类:按热媒不同,分为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按热源不同,分为热电联产系统、锅炉供热系统,另外还有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等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地热、太阳能等,集中供热所用能源现仍以煤炭为主。按供热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的供热系统。热源又称热力的生产,主要是指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热网是输送热媒的室外供热管路系统,是热源与热用户连接的纽带,起着输送和分配热源的作用。热用户是指直接使用或消耗热能的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
传统的冷却循环水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在冷却循环水侧,一次热网,二次热网都单独存在补水系统,整个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较为庞大,且补水系统仅作为补水用,不能解决整个余热回收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冷却水余热回收集中供热装置,虽然解决了城市集中供热和余热、余能污染浪费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次热网回水温度较高,补水系统冗余、供热机组输出效率低,造成部分能源浪费的问题。环保,节能,适宜,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供热方式将成为未来供热行业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换热站、热用户和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管道与换热站连通循环形成一次热网;换热站通过管道与热用户连通循环形成二次热网;所述吸收式热泵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一次热网补水;所述换热站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二次热网补水。
所述二次热网补水时,所述一次热网回水口的回水部分流入旁通管道为二次热网补水,另一部分回水继续回流与一次热网补水汇合流回热泵机组。
换热站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加装有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和二次热网补水泵;一次热网的回水与吸收式热泵机组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次热网供水的回水控制阀门。
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的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加装有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和一次热网补水泵。
在所述二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量监测表;流量计量监测表控制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回水控制阀门和补水泵。
在所述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管道上安装有一次热网流量计量监测表;流量计量监测表10控制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和补水泵。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方法,冷却循环水补水系统为冷却循环提供水源,冷却循环水源通过冷却水循环水泵补充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并通过管道连通循环;经过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回水为一次热网补水,一次热网为二次热网补水。
系统正常工作工况下一次热网、二次热网的水流量对流量计量监测表进行标定,管道来水流量低于标定值时,安装在监测表上的反馈控制器将信号反馈给各自相应的补水泵和控制阀门,补水泵和阀门开启相应的开度,对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补水,直至监测表监测到管道流量和标定值相同时,停止补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供热系统稳定性和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仅采用循环冷却水补水系统,来解决整个系统的补水问题,增加了整个系统的集约性,安全性;解决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偏高的问题,同时保证了二次热网的供水温度,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能效水平,减少了整个系统的投资,使得整个系统更经济,更环保,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冷却水循环水泵2、吸收式热泵机组
3、换热站4、热用户
5、二次热网循环水泵6、二次热网流量计量监测表
7、二次热网补水泵8、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
9、一次热网供水回水控制阀门10、一次热网流量计量监测表
11、一次热网补水泵12、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
13、冷却循环水补水系统14、冷却循环水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2、换热站3、热用户4和二次热网循环水泵5;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管道与换热站3连通循环形成一次热网;换热站3通过管道与热用户4连通循环形成二次热网;所述吸收式热泵2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一次热网补水;所述换热站3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二次热网补水。一次热网供水中的回水,部分流过二次热网补水管路,部分流过一次热网补水管路。一次热网的回水与吸收式热泵机组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次热网供水的回水控制阀门9,换热站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加装有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8和二次热网补水泵7;所述吸收式热泵2的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的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加装有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12和一次热网补水泵11。在所述二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量监测表6,在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管道上安装有一次热网流量计量监测表10;当流量计量监测表6监测需要补水时,二次热网补水泵7和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8开启,调节二次热网供水回水控制阀门9完成二次热网的补水,同时流量计量监测表10监测一次热网水流量情况,需要补水时,开启一次热网补水泵11和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12,完成一次热网补水。冷却循环水补水系统,会根据冷却循环水水源的水量自动完成对冷却循环水水源的补水。
本发明一次热网、二次热网补水流量控制情况如下:根据系统正常工作工况下一次热网、二次热网的水流量对流量计量监测表6和10进行标定,当监测到管道来水流量低于标定值时,装在监测表6和10上的反馈控制器会将信号反馈给各自相应的补水泵和控制阀门,补水泵和阀门开启相应的开度,对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补水,直到监测表监测到管道来流流量和标定值相同时,停止补水。
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方法,冷却循环水补水系统13为冷却循环提供水源,冷却循环水源14通过冷却水循环水泵1补充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并通过管道连通循环;经过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回水为一次热网补水,一次热网为二次热网补水。在正常的工作中,冷却循环水从吸收式热泵机组出来的温度为18℃~22℃,一次热网供水回水温度一般偏高,一般为60℃~70℃,二次热网供水回水温度为45℃~55℃。而传统的补水系统补水温度一般均为18℃~25℃。与传统的补水方法相比,一次热网给二次热网补水不仅避免了二次热网低温补水造成的供水温度低等问题,而且有利于保证二次热网供水温度。由于一次热网部分水给二次热网补水用,因而冷却循环水从热泵机组出来给一次热网补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入热泵机组的温度,使得吸收式热泵机组内部换热效果更好,有利于整个系统能效的提升。与传统的补水方案相比,本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减少整个系统的补水装置,而且使得系统更加集约,同时避免了了一次热网供水回水温度高,二次热网因补水造成供水温度低的问题。
Claims (8)
1.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2)、换热站(3)、热用户(4)和二次热网循环水泵(5);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管道与换热站(3)连通循环形成一次热网;换热站(3)通过管道与热用户(4)连通循环形成二次热网;所述吸收式热泵(2)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一次热网补水;所述换热站(3)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为二次热网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热网补水时,所述一次热网回水口的回水部分流入旁通管道为二次热网补水,另一部分回水继续回流与一次热网补水汇合流回热泵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站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和二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加装有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8)和二次热网补水泵(7);一次热网的回水与吸收式热泵机组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一次热网供水的回水控制阀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2)的冷却循环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的一次热网供水回水进口通过旁通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加装有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12)和一次热网补水泵(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量监测表(6);流量计量监测表(6)控制二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8)、回水控制阀门(9)和补水泵(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热网供水回水出口管道上安装有一次热网流量计量监测表(10);流量计量监测表(10)控制一次热网补水管道阀门(12)和补水泵(11)。
7.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循环水补水系统(13)为冷却循环提供水源,冷却循环水源(14)通过冷却水循环水泵(1)补充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并通过管道连通循环;经过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冷却循环水回水为一次热网补水,一次热网为二次热网补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正常工作工况下一次热网、二次热网的水流量对流量计量监测表(6、10)进行标定,管道来水流量低于标定值时,安装在监测表(6、10)上的反馈控制器将信号反馈给各自相应的补水泵和控制阀门,补水泵和阀门开启相应的开度,对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补水,直至监测表监测到管道流量和标定值相同时,停止补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2611.1A CN105444243A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2611.1A CN105444243A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44243A true CN105444243A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555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2611.1A Pending CN105444243A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4424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5913A (zh) * | 2020-05-21 | 2020-07-17 | 山东九泽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型换热机组 |
CN112944448A (zh) * | 2021-04-15 | 2021-06-11 | 晟源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隔压站集中布置式大温差供热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86628A (en) * | 1984-03-07 | 1985-09-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Hot water supply combined with space heater |
CN201096383Y (zh) * | 2007-10-08 | 2008-08-06 | 齐健 | 充分利用换热站冷凝水热值的全自动节能装置 |
CN101906997A (zh) * | 2010-07-05 | 2010-12-08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冷凝热回收集中供热系统 |
CN102287861A (zh) * | 2011-05-26 | 2011-12-21 | 潍坊佳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供热余热自动回收系统 |
CN103017238A (zh) * | 2012-12-25 | 2013-04-03 | 浙江工商大学 | 生物质电厂废热回收供热系统 |
-
2014
- 2014-09-02 CN CN201410442611.1A patent/CN1054442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86628A (en) * | 1984-03-07 | 1985-09-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Hot water supply combined with space heater |
CN201096383Y (zh) * | 2007-10-08 | 2008-08-06 | 齐健 | 充分利用换热站冷凝水热值的全自动节能装置 |
CN101906997A (zh) * | 2010-07-05 | 2010-12-08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冷凝热回收集中供热系统 |
CN102287861A (zh) * | 2011-05-26 | 2011-12-21 | 潍坊佳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供热余热自动回收系统 |
CN103017238A (zh) * | 2012-12-25 | 2013-04-03 | 浙江工商大学 | 生物质电厂废热回收供热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5913A (zh) * | 2020-05-21 | 2020-07-17 | 山东九泽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型换热机组 |
CN112944448A (zh) * | 2021-04-15 | 2021-06-11 | 晟源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隔压站集中布置式大温差供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72681B (zh) | 水源热泵-汽轮机与热网互补联合供热系统 | |
CN104832290A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 |
CN103363564B (zh) | 提高低品位蒸汽热能利用效率的节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 |
CN105444243A (zh)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 |
CN204704011U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 |
CN104089407A (zh) | 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 |
CN206386911U (zh) | 一种化学水加热系统 | |
CN111351255A (zh) | 太阳能余热回收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108548213A (zh) | 一种带有监测系统的供热系统 | |
CN203586385U (zh) | 用于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重力供水的回水装置 | |
CN218328371U (zh) | 一种酒店热水循环系统 | |
CN202709078U (zh) | 双介质开闭式循环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105757763A (zh) | 一种复合型清洁能源集中供能、供生活热水及供电系统 | |
CN209763246U (zh) |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 |
CN201772539U (zh) | 供暖余热水回水再循环节能装置 | |
CN206739418U (zh) |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厂废热利用系统 | |
CN204880334U (zh) | 一种区域供热系统 | |
CN111351250A (zh) | 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 | |
CN111351259A (zh) | 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 | |
CN111351110A (zh) | 太阳能供给的溴化锂热泵给热方法 | |
CN111351266A (zh) | 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 | |
CN111351111A (zh) | 混水与分水式的溴化锂热泵供暖及供水方法 | |
CN111351256A (zh) | 混水与分水式溴化锂热泵给热及给水的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 | |
CN111351249A (zh) | 太阳能热量与溴化锂热泵供暖的集成收集方法 | |
CN111351251A (zh) | 没混补热式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