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8784U -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8784U
CN204608784U CN201520034867.9U CN201520034867U CN204608784U CN 204608784 U CN204608784 U CN 204608784U CN 201520034867 U CN201520034867 U CN 201520034867U CN 204608784 U CN204608784 U CN 204608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hammer
plate
reinforcement cage
strengthening device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48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滨
刘钟
张楚福
张义
陈天雄
吕美东
平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un innov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unde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unde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filed Critical Ningbo Kunde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348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8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8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87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领域的辅助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使钢筋笼在振动锤的振动作用下能够保持垂直状态植入混凝土灌注桩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包括振动锤定位器(1)及滑动装置(2),所述滑动装置(2)上下滑动安装,所述振动锤定位器(1)包括一竖向布置的套筒(101),所述套筒(101)固定连接在滑动装置(2)上。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领域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灌注桩施工领域,钢筋笼的吊放植入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对于长螺旋灌注桩与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在内的先浇注混凝土后植筋的灌注桩,由于现浇混凝土的阻力作用,导致利用钢筋笼自身重力来插入的难度很大,同时垂直度难以保证,因此,目前先灌注混凝土后植入灌注桩钢筋笼的工艺需要采用振动锤辅助,通过振动钢筋笼使其顺利插入到指定位置。振动锤在振动时必须放松上方吊装的钢丝绳,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振动锤因缺乏支撑而发生偏移,使插入桩身的钢筋笼跟着偏移,严重影响了灌注桩成桩质量。这种施工质量问题目前在桩基施工行业中普遍存在,至今没有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钢筋笼在振动锤的振动作用下能够保持垂直状态植入混凝土灌注桩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包括振动锤定位器及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下滑动安装,所述振动锤定位器包括一竖向布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滑动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一个侧面上固定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及第二板上都设有用来上下滑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套筒的下端口的形状为喇叭型,即下端口的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套筒通过一伸长臂与滑动装置中的第一板固定连接,所述伸长臂固定连接在第一板的与第二板相对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伸长臂为一钢管,所述钢管包括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第一钢管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板上,第一钢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及螺栓与第二钢管固定连接,第二钢管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套筒,法兰靠近滑动装置一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上设有吊孔。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能够随着滑动装置上下滑动的套筒来实现对振动锤的自动扶正,即将振动锤的上端导向钢管穿插在套筒内,当启用振动锤时,控制滑动装置随着振动锤的下移而下移,使振动锤的上端导向钢管始终位于套筒内,这样振动锤始终处于铅垂位置而不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偏移,能够实现钢筋笼植入全过程自动垂直对中,操作简单,方法可靠,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包括振动锤定位器1及滑动装置2,所述滑动装置2上下滑动安装,所述振动锤定位器1包括一竖向布置的套筒101,套筒101的下端口的形状为喇叭型,即下端口的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套筒101固定连接在滑动装置2上。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第一板201,所述第一板201的一个侧面上固定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板202,所述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上都设有用来上下滑动的滚轮203。每块板上都分别对称均匀地安装有4个滚轮203,结合图3所示,这12个滚轮203与桩架前方的竖向滑轨3接触,从而能够实施竖向移动。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204,用来增强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之间的连接刚度。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套筒101通过一伸长臂与滑动装置2中的第一板201固定连接,所述伸长臂固定连接在第一板201的与第二板202相对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伸长臂为一钢管,所述钢管包括第一钢管102和第二钢管103,第一钢管102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板201上,第一钢管102的另一端通过法兰104及螺栓与第二钢管103固定连接,第二钢管10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套筒101,法兰104靠近滑动装置2一侧设置。设置法兰104的目的是为了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二钢管103,以满足不同的工况需求。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201上设有吊孔205,吊孔205用来连接动力装置,以实现滑动装置2的上下滑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桩工钻机就位,按照设计深度钻完桩孔并灌注混凝土,振动锤4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导向钢管5、6,导向钢管5、6与振动锤4同轴布置,振动锤4及其上下端的导向钢管5、6组成振动锤系统,将振动锤下端导向钢管6在地面水平穿入钢筋笼7内,并将钢筋笼7与振动锤4固定连接,将吊放钢筋笼7用的第一钢丝绳8下放,并从上至下穿过自动扶正装置上的套筒101,第一钢丝绳8下端通过振动锤上端导向钢管5与振动锤4顶部连接;
2)起吊与对准:将整个钢筋笼7及振动锤系统悬空后,调整起吊装置位置,使第一钢丝绳8、钢筋笼7、振动锤4处于铅垂状态并使钢筋笼7对准桩位孔并居中;
3)植入钢筋笼:在钢筋笼7植入的整个过程中要控制滑动装置2的位置以保证振动锤4的上端导向钢管5始终在套筒101内以达到自动扶正效果,振动锤4的上端导向钢管5在套筒101内能够自由地上下移动,而其横向移动被限制,在钢筋笼7植入工序中,先依靠钢筋笼7的自重缓慢插入灌注桩,当依靠自重不能继续插入时,启动振动锤4,放松第一钢丝绳8,使钢筋笼7在振动作用下连续下放至设计深度,然后断开振动锤4与钢筋笼7的连接,再通过振动锤4的连续振动缓慢拔出振动锤4的下端导向钢管6。
如图3所示,将滑动装置2安装在桩工钻机桩架前方的竖向滑轨3上,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上的滚轮203都与滑轨接触实施竖向滑动,第一板201的吊孔205上连接有第二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9的另一端连接在桩架动力头机构上,使滑动装置2与桩架动力头机构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通过控制动力头机构上下移动来控制滑动装置2的位置。这样就有效利用了桩工钻机桩架前方的竖向滑轨,无需为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另外配置升降装置,使自动扶正装置直接与桩架动力头机构连接,整套装置与桩架动力头机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并能够通过控制动力头机构上下移动来控制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的位置,保证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动装置2各部位尺寸参数依据桩架前方的竖向滑轨3的尺寸确定,套筒101的内径尺寸依据振动锤上端导向钢管5的直径来确定,即套筒101的内径要比振动锤上端导向钢管5的直径大2-3㎝。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锤定位器(1)及滑动装置(2),所述滑动装置(2)上下滑动安装,所述振动锤定位器(1)包括一竖向布置的套筒(101),所述套筒(101)固定连接在滑动装置(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第一板(201),所述第一板(201)的一个侧面上固定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板(202),所述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上都设有用来上下滑动的滚轮(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1)的下端口的形状为喇叭型,即下端口的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1)通过一伸长臂与滑动装置(2)中的第一板(201)固定连接,所述伸长臂固定连接在第一板(201)的与第二板(202)相对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臂为一钢管,所述钢管包括第一钢管(102)和第二钢管(103),第一钢管(102)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板(201)上,第一钢管(102)的另一端通过法兰(104)及螺栓与第二钢管(103)固定连接,第二钢管(10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套筒(101),法兰(104)靠近滑动装置(2)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01)上设有吊孔(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01)与所述第二板(202)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204)。
CN201520034867.9U 2015-01-19 2015-01-19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8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4867.9U CN204608784U (zh) 2015-01-19 2015-01-19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4867.9U CN204608784U (zh) 2015-01-19 2015-01-19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8784U true CN204608784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486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8784U (zh) 2015-01-19 2015-01-19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87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353A (zh) * 2015-01-19 2015-05-06 宁波市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353A (zh) * 2015-01-19 2015-05-06 宁波市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30748B2 (ja) オープンケーソン施工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2561404B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式接头及采用该接头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104032743B (zh) 在深水、急流及倾斜岩面条件下的钢护筒下放插打方法
CN104652419B (zh) 一种地下防渗墙内预留帷幕灌浆管的施工方法
CN102767180A (zh) 一种静压锚杆桩补强基础施工方法
CN105178861A (zh) 钻进扩孔机构
WO2023066325A1 (zh) 沉框基础及其地面预制装备和下沉装置
CN201762702U (zh) 钻孔咬合桩
JP2013057214A (ja) 建築物の沈下修正工法
CN103953030A (zh) 螺纹旋后插筋挤密灌注桩
CN204608784U (zh)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
CN105649010A (zh) 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
CN101298769A (zh) 一种针对溶洞地区的桩砼灌注法
CN104594353A (zh) 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5444192U (zh) 一种桥梁桩冲桩施工系统
CN202626989U (zh) 大直径钢护筒步进式导向架
CN209586290U (zh) 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
CN111734309A (zh) 用于smw工法桩施工的导向装置、smw工法桩施工设备及方法
CN203808055U (zh) 螺纹旋后插筋挤密灌注桩
CN102747725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微扰动施工方法
CN105274984A (zh) 一种双重套管全回转施工立柱桩方法
CN102758434B (zh) 中掘预应力离心管桩沉桩装置及其沉桩法
CN105040699A (zh) 一种钻孔植桩的方法
CN202544758U (zh) 一种钻杆
CN111877315B (zh) 一种地下设施下局部预制地连墙导墙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048 B2 801, R & D Park, Lane 999, sailing Road, hi tech Zone,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un innov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MCC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048 B2 801, R & D Park, Lane 999, sailing Road, hi tech Zone,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before: NINGBO KUNDE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MCC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