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6226U -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6226U
CN204606226U CN201520229010.2U CN201520229010U CN204606226U CN 204606226 U CN204606226 U CN 204606226U CN 201520229010 U CN201520229010 U CN 201520229010U CN 204606226 U CN204606226 U CN 204606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s
hole
attaching parts
connecting rod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290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锭锋
林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UAIFEI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AIFEI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AIFEI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AIFEI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290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6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6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6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通过对减震球卡位的改进,也即对连杆的结构进行改进-增设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上连接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增,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同时通过下连接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减,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实现了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能够将受到的拉力很好的转移到连杆上,并通过连杆转移到减震球的直径上,从而不仅增强了减震球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连接的紧凑性和稳定性,而且增强了减震效果,并有效地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航拍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航拍设备需要与航拍云台结合一起应用,则在空气动力作用下的航拍设备容易发生晃动而带动摄像机震动,而且还会直接将飞行器电机这一类的旋转部件的高频振动传递给摄像机,导致拍摄的图像模糊发虚,甚至画面变形扭动,极大影响了拍摄质量和增大了后期制作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拍设备减震装置,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挂板和下挂板、以及减震球。所述上挂板用于承载航拍设备。所述减震球为一上下贯穿的空心球,其固定套设于一连杆中部。所述连杆上下两端端部分别固定套设有环形结构的上卡位和下卡位。所述减震球通过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贯穿上挂板和下挂板而挤压设置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所述连杆的上卡位挂靠于上挂板顶面,其下卡位顶拉于下挂板底面,从而实现上挂板、减震球和下挂板之间的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现有航拍设备减震装置的减震球是依靠上卡位和下卡位实现与上挂板和下挂板的连接,但由于上卡位和下卡位为环形结构,也即上卡位和下卡位的卡位长度过短,导致减震球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连接的紧凑性和稳定性较差,则减震球容易受到重量的影响而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脱落,不仅不能达到减震效果,甚至还会出现航拍设备脱离减震装置而造成高空坠物,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通过对减震球的卡位进行改进,增强减震球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连接的紧凑性和稳定性,同时增强减震效果并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上挂板、减震组件和下挂板;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杆、及固定套设于连杆外围并挤压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的减震球。进一步,所述上挂板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上卡位通孔,所述下挂板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下卡位通孔;所述连杆顶端端部和底端端部分别固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连杆顶端穿设于所述上卡位通孔,且其上连接件底面挂靠于上卡位通孔顶端外周;所述连杆底端穿设于所述下卡位通孔,且其下连接件顶面顶拉下卡位通孔底端外周;
所述上连接件的外径大于上卡位通孔的内径,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增,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所述下连接件的外径大于下卡位通孔的内径,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减,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通过对减震球卡位的改进,也即对连杆的结构进行改进——增设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上连接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增,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同时通过下连接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减,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实现了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能够将受到的拉力很好的转移到连杆上,并通过连杆转移到减震球的直径上,从而不仅增强了减震球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连接的紧凑性和稳定性,而且增强了减震效果,并有效地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的结构为圆台形;所述下连接件的结构为圆台形。通过圆台形结构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进一步有利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将受到的拉力更好地通过连杆转移到减震球的直径上,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及减少了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负担,增强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下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一致。此处设置有利于平衡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受力,使得上挂板和下挂板的关系更趋于平衡,并使得减震球受到平衡的作用力,增强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上连接件高度的1/4且小于上连接件高度的1/2;所述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下连接件高度的1/4且小于下连接件高度的1/2。此处设置有利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受到的拉力能够更快地转移到减震球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此处设置有利于使得减震球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接收到的拉力相对平衡,增强装置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卡位通孔的顶面和底面外周分别开设有一环形凹槽,以及所述下卡位通孔的顶面和底面外周分别开设有一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凹槽的设置,使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位于对应的环形凹槽中,实现环形凹槽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限位,避免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减震效果;同时通过环形凹槽限定挤压设置于上挂板和下挂板的减震球的位置,能够增强拉力转移的及时性,增强减震球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挂板一侧的相对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挂板顶面平行的两左连接面板,且所述上挂板另一侧的相对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挂板顶面平行的两右连接面板;所述两左连接面板与两右连接面板共面,且每个连接面板分别开设有所述上卡位通孔。所述下挂板为X形结构的面板,其四个顶角处分别开设有与上挂板中的4个上卡位通孔一一对应的4个下卡位通孔;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的轴线共线。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包括4个减震组件,所述4个减震组件分别与4对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一一对应,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之间。此处设置有利于增强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联系的紧凑性,并通过增加减震组件的数目进一步增强了减震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上挂板1、减震组件2和下挂板3。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连杆21和减震球22。所述减震球22固定套设于连杆21外围,且其通过连杆21挤压设置于上挂板1和下挂板3之间。
所述上挂板1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上卡位通孔。为了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和上挂板1与下挂板3连接的紧凑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挂板1一侧的相对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挂板3顶面平行的两左连接面板11,且所述上挂板1另一侧的相对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挂板3顶面平行的两右连接面板12。所述两左连接面板11与两右连接面板12共面,且每个连接面板分别开设有所述上卡位通孔,则所述上挂板1共设有4个上卡位通孔13。
所述下挂板3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下卡位通孔。为了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和上挂板1与下挂板3连接的紧凑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挂板3为X形结构的面板,其四个顶角处分别开设有与上挂板1中的4个上卡位通孔(13~16)一一对应的4个下卡位通孔(33~36)。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的轴线共线。对应的一上卡位通孔和一下卡位通孔为一对安装孔,则共有4对安装孔。
为了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和上挂板1与下挂板3连接的紧凑性,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包括4个减震组件2,所述4个减震组件分别与4对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一一对应,也即,所述4个减震组件分别与4对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4个减震组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之间。
进一步,每个上卡位通孔的结构相同,其顶面和底面外周分别开设有一环形凹槽。每个下卡位通孔的结构相同,其顶面和底面外周分别开设有一环形凹槽。
每个减震组件的结构相同,其包括一连杆21和一减震球22。所述连杆21顶端端部和底端端部分别固设有上连接件23和下连接件24。所述连杆21顶端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上卡位通孔13,且其上连接件23底面挂靠于所述与其对应的上卡位通孔13顶端外周,并位于所述与其对应的上卡位通孔13顶面的环形凹槽13a中。所述连杆21底端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下卡位通孔33,且其下连接件24顶面顶拉所述与其对应的下卡位通孔33底端外周,并位于所述与其对应的下卡位通孔33底面的环形凹槽33b中。所述减震球22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杆21中部外围,其顶端位于所述与其对应的上卡位通孔13底面的环形凹槽13b中,其底端位于所述与其对应的下卡位通孔33顶面的环形凹槽33a中,由此实现减震球22挤压设置于上挂板1和下挂板3之间。
上连接件的外径大于上卡位通孔的内径,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增,且其高度H1大于连杆外径r;下连接件的外径大于下卡位通孔的内径,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减,且其高度H2大于连杆外径r。
为了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及减少了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负担,增强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保护而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每个上连接件的结构为圆台形;每个下连接件的结构为圆台形。
为了平衡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受力,增强减震效果,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上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与下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一致。
为了使得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受到的拉力能够更快地转移到减震球上,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d1大于等于上连接件高度H1的1/4且小于上连接件高度H1的1/2;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d2大于等于下连接件高度H2的1/4且小于下连接件高度H2的1/2。
为了进一步平衡减震球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接收到的拉力,增强装置稳定性,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d1等于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d2,且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d1等于上卡位通孔的深度,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d2等于下卡位通孔的深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增强了减震球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连接的紧凑性和稳定性,有效地增强了减震效果及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7)

1.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上挂板、减震组件和下挂板;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杆、及固定套设于连杆外围并挤压于上挂板和下挂板之间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板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上卡位通孔,所述下挂板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下卡位通孔;所述连杆顶端端部和底端端部分别固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连杆顶端穿设于所述上卡位通孔,且其上连接件底面挂靠于上卡位通孔顶端外周;所述连杆底端穿设于所述下卡位通孔,且其下连接件顶面顶拉下卡位通孔底端外周;
所述上连接件的外径大于上卡位通孔的内径,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增,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所述下连接件的外径大于下卡位通孔的内径,其外径由其顶部沿其底部依次递减,且其高度大于连杆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的结构为圆台形;所述下连接件的结构为圆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下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上连接件高度的1/4且小于上连接件高度的1/2;所述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下连接件高度的1/4且小于下连接件高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下连接件与减震球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位通孔的顶面和底面外周分别开设有一环形凹槽,以及所述下卡位通孔的顶面和底面外周分别开设有一环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挂板一侧的相对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挂板顶面平行的两左连接面板,且所述上挂板另一侧的相对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挂板顶面平行的两右连接面板;所述两左连接面板与两右连接面板共面,且每个连接面板分别开设有所述上卡位通孔;
所述下挂板为X形结构的面板,其四个顶角处分别开设有与上挂板中的4个上卡位通孔一一对应的4个下卡位通孔;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的轴线共线;
包括4个减震组件,所述4个减震组件分别与4对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一一对应,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上卡位通孔和下卡位通孔之间。
CN201520229010.2U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Active CN204606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9010.2U CN204606226U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9010.2U CN204606226U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6226U true CN204606226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29010.2U Active CN204606226U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62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6208A (zh) * 2016-11-29 2017-02-01 北京博瑞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机架加强结构的无人机
CN107074376A (zh) * 2016-05-26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4376A (zh) * 2016-05-26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06376208A (zh) * 2016-11-29 2017-02-01 北京博瑞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机架加强结构的无人机
CN106376208B (zh) * 2016-11-29 2021-12-03 北京博瑞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机架加强结构的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6226U (zh) 一种航拍设备减震防脱装置
CN205418132U (zh)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挂载装置
CN102849219A (zh) 全向减震单自由度光电侦察平台装置
CN103758907B (zh) 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CN206265330U (zh) 减震球、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CN204062372U (zh) 一种高效减震云台
CN202230293U (zh) 摄像机稳定器
CN216035184U (zh) 一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平衡装置
CN205681536U (zh) 一种摄像机
CN210592470U (zh) 吊舱减震机构
CN205261169U (zh) 液晶电视的双摆臂支架
CN104015932A (zh) 无人机航拍相机双级双减振装置
CN218153152U (zh) 一种新型云台减震装置
CN206636974U (zh) 一种用于固定翼无人机上的单反相机减震装置
CN207826532U (zh) 一种电力巡线无人机起落架
CN209351615U (zh) 一种无人机云台减震装置
CN209086840U (zh) 一种电脑机箱显卡保护装置
CN208058336U (zh) 一种具有旋转式升降架的摄像机
CN206514015U (zh) 具有高减震性能的卡片相机云台
CN206394904U (zh) 一种无人机两轴吊舱减震结构
CN104993791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及el测试吸取翻转联动装置
CN110466791A (zh) 吊舱减震机构
CN215753067U (zh) 一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平衡装置
CN209650563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装置与无人机
CN207595283U (zh) 一种快拆三轴增稳云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