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1664U - 溶媒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溶媒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1664U
CN204601664U CN201520265349.8U CN201520265349U CN204601664U CN 204601664 U CN204601664 U CN 204601664U CN 201520265349 U CN201520265349 U CN 201520265349U CN 204601664 U CN204601664 U CN 20460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control system
solven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53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欣钧
贾谊
张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 To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 To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 To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 To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53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1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溶媒回收系统,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凝回收装置、二次循环冷凝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换热器,冷凝回收装置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一进气口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排液口与接收罐相连接,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内设有第二换热器,第二进气口与冷凝回收装置的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第二排气口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溶媒回收系统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本装置不仅结构安全,回收率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溶媒消耗,不仅能够使客户免去废水处理的烦恼、减少能耗,同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溶媒回收工艺。

Description

溶媒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媒回收领域,具体涉及溶媒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溶媒是能够溶解气体、固体、液体而成为均匀混合物的一种液体,是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物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溶媒的特性复杂、品种多,大多数企业对溶媒的回收并不重视,导致生产相同产品时溶媒消耗过多,其浪费程度且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现如今溶媒回收工作受到国内装备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溶媒回收的性价比较低,且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需要采用多种小批量的溶媒,基于此如果单独配置溶媒回收系统的话则经济价值不高,而且投入较大,但是如果不回收的话,累计起来每天也会有大量溶媒当作废品处理掉,不仅浪费而且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现有的回收工艺难以达到较高的回收率,造成消耗高、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溶媒浪费严重,回收效率低,成本高,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溶媒回收系统,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凝回收装置、二次循环冷凝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
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换热器,
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和排液口,内设有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所述排液口与接收罐相连接,
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内设有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冷凝回收装置的第一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
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溶媒回收系统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前端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采用过滤网,过滤精度为20~200μm,且其进气端和排气端之间设置压差计。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开停机吹扫装置,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采用氮气吹扫,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内设有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打开,实现吹扫;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实现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进气。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密封吹扫装置,所述密封吹扫装置采用氮气吹扫,并设置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所述密封吹扫装置内设有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报警器。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并控制所述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打开,实现全程流通监控;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关闭,结束检测工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真空发生装置采用干式螺杆真空发生泵,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二排气阀采用止回阀,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排气端设有温度计、温度变送器和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罐上设有自动液位控制器,所述自动液位控制器包括磁翻板液位计和排液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溶媒回收系统,通过真空发生装置实现负压吸收溶媒介质,过滤装置有效过滤杂质,冷却水循环装置为后面的真空发生装置、冷凝回收装置和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内实现冷凝降温作用,二次循环冷凝装置的灵活运用,既可以保证在冷凝回收装置中未完全冷凝的溶媒介质实现二次冷凝,避免造成浪费,又因为可以循环冷凝不直接排出废气避免污染空气,另外,开停机吹扫装置有效保证整体系统的安全性能,密封吹扫装置实现实时监控整体系统的气体畅通性。
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安全,回收率高,而且实现方便,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溶媒消耗。不仅能够使客户免去废水处理的烦恼、减少了能耗,同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溶媒回收工艺,使得溶媒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为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收益。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媒回收系统,包括过滤装置1、真空发生装置2、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凝回收装置3、二次循环冷凝装置4、开停机吹扫装置5、密封吹扫装置6以及控制系统。
其中,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换热器和为第一、第二换热器提供冷凝循环水的储水槽7,为后面的冷凝回收装置3和二次循环冷凝装置4内实现冷凝降温作用,真空发生装置2内设有的冷却夹套也是由冷却水循环装置提供冷却水的,从而有效实现真空发生装置内的冷凝降温。
冷凝回收装置3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和排液口,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一进气口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排液口与接收罐8相连接。
二次循环冷凝装置4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内设有第二换热器,第二进气口与冷凝回收装置的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第二排气口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
控制系统控制溶媒回收系统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过滤装置1设置在真空发生装置2的前端,过滤装置1采用过滤网,过滤精度为20~200μm,这样就可以在溶媒介质进入真空发生装置之前过滤掉其中的杂质,提高回收精度,且其进气端和排气端之间设置压差计,压差计可以有效监测过滤装置的畅通性能,防止过滤装置出现堵塞影响过滤精度,过滤装置的排气端还设有防爆气动电磁阀。
开停机吹扫装置5设置在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开停机吹扫装置采用氮气吹扫,用于将真空发生装置、冷凝回收装置、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内部换气吹扫,调换后的惰性的氮气可以防爆防燃,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内设有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可以根据需求实时调整吹扫的氮气流量和压力,保证能够实现充分的吹扫,开停机吹扫装置的工作如下:
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打开,实现吹扫。
控制系统控制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关闭,并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实现真空发生装置进气。这样,就可以实现溶媒介质在进入真空发生装置之前,先将真空发生装置、冷凝回收装置、二次循环冷凝装置进行氮气吹扫换气。
密封吹扫装置6采用氮气吹扫,并设置在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密封吹扫装置的吹扫压力小于开停机吹扫装置的吹扫压力,只是用于不停的氮气吹扫来检测后面的工作装置之间是否畅通,是否有出现堵塞现象,来保证整体系统的顺畅运行,密封吹扫装置内设有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报警器,通过压力调节阀、流量计等实时监测氮气吹扫压力,出现异常数据,就会将异常信号传输给报警器实施报警,密封吹扫装置的工作如下:
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并控制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打开,实现全程流通监控。
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关闭,结束检测工作。这样,密封吹扫装置在真空发生装置开始工作时开始,在真空发生装置工作结束后结束,检测贯穿整个冷凝回收过程。
真空发生装置2采用干式螺杆真空发生泵,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二排气阀采用止回阀,采用止回阀有效防止异常工作状态导致的整机断电而引起的空气倒流,防止发生工艺系统的污染及爆炸危险;真空发生装置的排气端设有温度计、温度变送器和压力传感器,这样,有效实现检测真空发生装置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实时监测排气状况,从而判断真空发生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接收罐8上设有自动液位控制器,自动液位控制器包括磁翻板液位计和排液电磁阀。采用自动液位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排液功能,无需人工控制。
二次循环冷凝装置的第二进气口上设有手动截止阀。这样,操作者就可以根据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冷凝回收,如果不需要,就可以通过关闭手动截止阀来实现,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灵活而方便。
溶媒回收系统进行溶媒回收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真空发生装置的进气端呈负压状态,气态的溶媒介质在负压作用下进入真空发生装置,
步骤二,溶媒介质不断积累,在真空发生装置的排气端形成正压状态,实现向冷凝回收装置排气,
步骤三,溶媒介质在冷凝回收装置中在第一换热器的作用下实现冷凝,冷凝后的液态的溶媒介质流入接收罐实现回收,
步骤四,在冷凝回收装置中会有少部分溶媒介质没有得到冷凝,在冷凝回收装置中不断积累形成正压状态,向二次循环冷凝装置排放,
步骤五,进入二次循环冷凝装置的少部分溶媒介质,在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降温,并依次循环进入真空发生装置、冷凝回收装置,最终实现完全冷凝回收。
在步骤一中,在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采用过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实现过滤溶媒介质中的杂质。
在步骤一中,在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采用开停机冲扫装置实现真空发生装置、冷凝回收装置、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吹扫换气,
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打开,实现吹扫;
控制系统控制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关闭,并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实现真空发生装置进气。
开停机冲扫装置氮气冲扫压力为0.1~0.2MPa,冲扫时间为5~15分钟。
在步骤一中,在真空发生装置前端采用密封吹扫装置实现氮气吹扫检测是否畅通,
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并控制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打开,实现全程流通监控;
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关闭,结束检测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溶媒回收系统,通过真空发生装置实现负压吸收溶媒介质,过滤装置有效过滤杂质,冷却水循环装置为后面的真空发生装置、冷凝回收装置和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内实现冷凝降温作用,二次循环冷凝装置的灵活运用,既可以保证在冷凝回收装置中未完全冷凝的溶媒介质实现二次冷凝,避免造成浪费,又因为可以循环冷凝不直接排出废气避免污染空气,另外,开停机吹扫装置有效保证整体系统的安全性能,密封吹扫装置实现实时监控整体系统的气体畅通性。
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安全,回收率高,而且实现方便,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溶媒消耗。不仅能够使客户免去废水处理的烦恼、减少了能耗,同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溶媒回收工艺,使得溶媒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为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收益。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溶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凝回收装置、二次循环冷凝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
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换热器,
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和排液口,内设有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所述排液口与接收罐相连接,
二次循环冷凝装置,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内设有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冷凝回收装置的第一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接,
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溶媒回收系统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前端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采用过滤网,过滤精度为20~200μm,且其进气端和排气端之间设置压差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停机吹扫装置,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采用氮气吹扫,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内设有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打开,实现吹扫;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开停机吹扫装置的第一排气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实现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进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吹扫装置,所述密封吹扫装置采用氮气吹扫,并设置在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前端,所述密封吹扫装置内设有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报警器;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打开,并控制所述 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打开,实现全程流通监控;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一进气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密封吹扫装置的第二进气阀关闭,结束检测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采用干式螺杆真空发生泵,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第二排气阀采用止回阀,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排气端设有温度计、温度变送器和压力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罐上设有自动液位控制器,所述自动液位控制器包括磁翻板液位计和排液电磁阀。
CN201520265349.8U 2015-04-28 2015-04-28 溶媒回收系统 Active CN20460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5349.8U CN204601664U (zh) 2015-04-28 2015-04-28 溶媒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5349.8U CN204601664U (zh) 2015-04-28 2015-04-28 溶媒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1664U true CN204601664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5349.8U Active CN204601664U (zh) 2015-04-28 2015-04-28 溶媒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1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6353A (zh) * 2015-04-28 2015-08-12 广州市海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溶媒回收系统及其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6353A (zh) * 2015-04-28 2015-08-12 广州市海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溶媒回收系统及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1783U (zh) 润滑油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205980859U (zh) 一种锅炉余热收集再利用装置
CN204359201U (zh) 一体式热回收机在线清洗装置
CN204303368U (zh) 一种放射性废液蒸发过程中不凝气回收装置
CN206439810U (zh) 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
CN204601664U (zh) 溶媒回收系统
CN205549656U (zh) 一种气态溶剂冷凝回收装置
CN106352322B (zh) 一种汽液分流微负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
CN104180678A (zh) 防堵塞的转底炉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826353A (zh) 溶媒回收系统及其工艺
CN204026651U (zh) 一种闭式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08778054U (zh) 蒸汽透平配套的喷射器作功后乏汽余热及凝液回收装置
CN218687728U (zh) 一种煤化工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1983507U (zh) 污水换热回收系统
CN203797630U (zh) 乏汽热量回收装置
CN208653298U (zh) 一种地暖回路智能清洗装置
CN208397667U (zh) 一种带高压顶起的应用于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站
CN204380404U (zh) 回收不凝气体中液滴及污染物的旋液吸附设备
CN207951103U (zh) 一种用于处理硫化氢的撬装系统
CN207076153U (zh) 一种真空冷凝回收装置
CN215765185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
CN216745570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余热交换装置
CN209197496U (zh) 一种高炉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582842U (zh) 一种橇装式填埋气体净化装置
CN205151879U (zh) 回收空压机余热的生化池升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