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4245U -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4245U
CN204594245U CN201520175698.0U CN201520175698U CN204594245U CN 204594245 U CN204594245 U CN 204594245U CN 201520175698 U CN201520175698 U CN 201520175698U CN 204594245 U CN204594245 U CN 204594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ropulsion plant
white clay
flash dryer
limekil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756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丹
曹春华
邵明
姚立莉
贾晶晶
陈百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Zhongq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Zhongq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Zhongq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Zhongq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756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4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4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42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白泥石灰窑的喂料装置,包括一第一喂料推进装置、一闪急干燥器、一旋风分离器,一白泥溜管;还包括一第二喂料推进装置和一第三推进装置;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出料口垂直向下。该第三推进装置可将该闪急干燥器的上升管掉落到底部的白泥推送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螺旋的白泥喂料工艺,该装置不但能保证白泥的干燥效果,对白泥负荷和白泥干度的变化适应性较强;并且还能有效的克服闪急干燥器底部堆积物料和白泥随烟气带走而产生无效循环的两点主要不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新型喂料装置对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浆造纸领域,涉及一种石灰窑的喂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白泥石灰窑的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白泥,作为制浆造纸企业碱回收车间产生的二次污染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吨纸或1吨浆,平均会产生0.8吨-1吨造纸白泥,主要成分为绿液(硫酸盐法制浆所用药液)和石灰发生苛化反应(石灰和碳酸盐离子的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碳酸钙,具有较强的碱性和腐蚀性。
目前,制浆造纸工业中最有效和普遍采用并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处理碱回收白泥的工艺,还是利用白泥回转石灰窑来煅烧白泥,是将白泥中的CaCO3转化成CaO,再回用到苛化工段。
对于配备闪急干燥器的干法石灰窑来讲,当前普遍采用的白泥喂料装置是单重喂料推进装置,为螺旋结构。此单螺旋喂料推进装置基本上能满足生产的要求,白泥干燥的效果比较好。
如图1所示为现有干法石灰窑的白泥喂料装置的示意图,包括闪急干燥器2,旋风分离器3、白泥喂料螺旋4.1、石灰窑喂料端1.1、白泥溜管7和下料管9。工作时约70-75%干度白泥通过白泥喂料螺旋4.1送入闪急干燥器2的上升管中,白泥随着窑尾出来的高温烟气上升,上升过程中白泥被逐渐干燥,然后送入旋风分离器3,在旋风分离器3中,烟气从顶部排出,几乎100%干度的白泥从旋风分离器底部连接的下料管9排出。干燥后的白泥通过倾斜布置的白泥溜管7直接送入石灰窑的喂料端。
但是上述装置却有两点不足之处,始终无法克服:
1)白泥结块
当白泥量增加的速度比较快,或者苛化工段送来白泥的湿度比较大时,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增加的烟气不足以使所有的白泥悬浮并输送到旋风分离器,就会有部分白泥落在闪急干燥管底部。落下来的白泥在烟气的作用下,很快干燥变硬,粘结并堆积在闪急干燥管底部。堆积的白泥比较多时,会影响烟气流通,进一步影响白泥干燥,造成更多白泥掉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停车清理,最终影响了生产效率。
2)产生无效循环
通过白泥溜管进入到石灰窑喂料端的白泥,有可能被烟气带起而再次进入到闪急干燥器中,而产生无效循环,形成了生产浪费,降低了生产效率。而简单将白泥溜管末端弯折则会造成白泥堵塞,无法下料。
因此上述白泥喂料装置,就要求生产上,白泥喂料的量不能增加太快,并且要控制好白泥的干度。换句话说,这种工艺对于生产的要求比较苛刻,适应性不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该装置采用三重推进喂料的设计结构,不但能充分发挥传统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中的单重喂料推进装置的优点,并且还能有效的克服闪急干燥器底部堆积物料和白泥随烟气带走而产生无效循环的两点主要不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新型喂料装置对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包括一第一喂料推进装置、一闪急干燥器、一旋风分离器,一白泥溜管;还包括一第二喂料推进装置和一第三推进装置;
其中,该闪急干燥器包括一垂直的上升管,该上升管中配置有一调节挡板,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与一石灰窑的喂料端的端壁通过一筒状连接部相连接,使得该闪急干燥器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通过该连接部连通,供烟气从该石灰窑流入该闪急干燥器中;
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并且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的出口伸进该闪急干燥器的上升管中,与该上升管中形成的烟气流道直接接触,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通过一变频电机控制;
该旋风分离器与该闪急干燥器的出口相连接,该旋风分离器底部固定连接一下料管;
该白泥溜管位于该下料管下方,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承接该下料管送出的白泥;
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与该石灰窑轴向同水平布置,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前端承接该白泥溜管送出的白泥,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穿过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和该连接部,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末端伸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并与高温烟气流道直接接触,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通过一工频电机控制;
该第三推进装置与该石灰窑轴向同向水平布置,位于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和该连接部中,该第三推进装置具有可供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穿过的中空部,该第三推进装置可将该闪急干燥器的上升管掉落到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的白泥推送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喂料推进装置为一螺旋喂料机或一刮板输送机,和/或第二喂料推进装置为一螺旋喂料机或一刮板输送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一出料口垂直向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推进装置为一镂空螺旋。
更进一步地,所述镂空螺旋由多个螺旋板组成,该螺旋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石灰窑的喂料端的端壁的外侧,沿所述石灰窑的喂料端的开口外沿周向分布,另一端为悬臂,穿过所述连接部伸入到所述闪急干燥器中,位于所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该螺旋板在所述石灰窑筒体连接的一驱动电机作用下同步转动,将白泥向该石灰窑的喂料端方向推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的数量为2-20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的螺旋间距为50-800mm,所述螺旋板的宽度为50-40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开设一个或多个人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计相比:
1)保留原有白泥喂料推进装置
保留原有的白泥喂料螺旋,将其定义为第一喂料推进装置,该喂料推进装置不仅可以为原有的白泥喂料螺旋,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装置,如刮板输送机,扩展了设备选择范围。该喂料推进装置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可与石灰窑轴向成一定角度,采用变频电机控制,可随着生产负荷的要求,调节变频电机的转速。
2)增设第二喂料推进装置
增加设置一台喂料推进装置,将其定义为第二喂料推进装置,该喂料推进装置接受来自旋风分离器的干燥后的白泥,并将白泥直接送入石灰窑喂料端底部。该喂料推进装置采用工频电机控制,不随生产负荷的要求调节电机的转速。
3)增设第三推进装置
增加设置一台第三推进装置,其接受来自闪急干燥器上升管掉落到底部的白泥,并将白泥推送进入送入石灰窑喂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闪急干燥器的底部不堆积物料
在第三推进装置的作用下,将掉落到闪急干燥器底部的白泥顺利推进到石灰窑内部,彻底解决了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堆积物料的问题,不会影响烟气流通,因此无需停机清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2.干燥后白泥不会被无效循环
第二喂料推进装置开口直接向下,把白泥送入石灰窑喂料端的底部,因此送入窑内的白泥不会被烟气流再带次入闪急干燥器,可将无效循环的干白泥比例从8%左右降低到接近于零,提高生产能力,节约能源。
3.闪急干燥器底部横截面布置合理,可以设计人孔,方便维护、检修。
现有闪急干燥器底部空间狭窄,很难添加更多设备,如果添加设备,则无法开设供检修的人孔,本发明中则在布置了第二喂料推进装置和第三推进装置后,闪急干燥器底部仍有空间设计人孔,优化了空间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通过三重推进装置进行白泥的喂料,可以保证白泥的干燥效果,增强了白泥负荷和白泥干度的变化适应性;并且还能有效的克服闪急干燥器底部堆积物料和白泥随烟气带走而产生无效循环的两点主要不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新型喂料装置对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重喂料推进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白泥喂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白泥喂料装置的第三推进装置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A-A方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石灰窑;1.1:石灰窑的喂料端;2:闪急干燥器;2.1: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2:上升管;2.3:连接部;3:旋风分离器;4: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1:白泥喂料螺旋;5: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1:出料口;6:第三推进装置;7:白泥溜管;8:调节挡板;9:下料管;10:螺旋板;11:耐火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状态,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畴。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闪急干燥器2、旋风分离器3,白泥溜管7,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第三推进装置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和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均选用螺旋喂料机,第三推进装置6为一镂空螺旋。
该闪急干燥器2包括一水平的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一垂直的上升管2.2,上升管2.2中配置有一调节挡板8;该调节挡板8用来控制和调节与湿白泥直接热交换的烟气比例,从而获得生产上需要的白泥悬浮状况和烟气温度。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与一石灰窑的喂料端1.1通过一筒状连接部2.3相连接,使得该闪急干燥器2与该石灰窑1通过该连接部2.3连通,供烟气从该石灰窑流入该闪急干燥器2中,其中该连接部2.3与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为固定连接,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为动连接方式,即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进行转动而连接部2.3保持静止,二者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保证白泥不会从二者的连接处漏出。
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与石灰窑轴向成90°角水平布置。并且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的出口伸进该闪急干燥器的上升管2.2中,与该上升管2.2中形成的烟气流道直接接触,因此材质为可长时间承受300-400℃温度的材料。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通过一变频电机控制,能随着生产负荷的要求,调节变频电机的转速,可适应生产负荷瞬间增加的情况。
该旋风分离器3与该闪急干燥器2的出口相连接,该旋风分离器3底部固定连接一下料管9。
该白泥溜管7位于该下料管9下方,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承接该下料管9送出的白泥,该角度大约为40-6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0度。在现有设计中白泥溜管直接将干燥后的白泥送入石灰窑喂料端,白泥溜管管道必须比较长,其依靠重力来实现白泥的输送,必须与水平面呈现一很大的夹角,在相同布置情况下,夹角越大,白泥溜管就要越长,对于现场设备布置的难度越大。而实际布置时白泥溜管的角度就不可能太大,角度小则白泥依靠重力推动的力量就小,白泥推动速度慢,容易出现堵塞现象。而增加了一个推进装置后,可减少白泥溜管的长度,其角度设置更加灵活,可以使用更大的夹角布置,单纯依靠重力推动白泥前进的距离缩短,也相应减少了白泥溜管的堵塞现象。
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与该石灰窑1轴向同水平布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位于石灰窑的喂料端1.1的中心偏下的位置,以减少装置对烟气流通的阻碍。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的前端承接白泥溜管7送出的白泥,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穿过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2和该连接部2.3,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的末端出料口5.1通过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伸入到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内,该出料口5.1垂直向下,并靠近该石灰窑的筒体内壁,使干燥后的白泥直接落入石灰窑的喂料端1.1底部,随着石灰窑1的转动而进入到煅烧工序;同时避免已经干燥的白泥在高温烟气流作用下,再次进入闪急干燥器2中,从而产生无效循环,影响生产效率。由于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与高温烟气流道直接接触,因此材质为可长时间承受500-600℃温度的材料。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通过一工频电机控制,其最大喂料能力与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相匹配,并且使用该工频电机,不随生产负荷的要求调节电机的转速,即无论系统进入多少白泥,该螺旋都能保证能把物料输送到石灰窑内,这样可以减少控制步骤,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减少了误操作的几率,也不会出现简单将白泥溜管末端弯折向下容易引起堵塞、无法下料的问题。
该第三推进装置6与该石灰窑1轴向同向水平布置,该第三推进装置6的中间具有可供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穿过该第三推进装置6的中空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一镂空螺旋,与石灰窑1同轴布置,位于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上方和该连接部2.3中,可承接该闪急干燥器2的上升管2.2掉落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的白泥,并将白泥经过该连接部2.3推送进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该设计可避免生产负荷的瞬间增大,或者白泥的水分突然增加等状况下,湿白泥无法全部随着高温烟气流悬浮,部分白泥掉落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结块,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在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还可选择适合的位置开设一个或多个用于检修的人孔(图中未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为便于理解各个装置彼此连接关系的示意图,而现场实际布置会根据场地情况进行调整,一些位置会根据场地空间大小合理调整,方便操作。
图3所示为镂空螺旋的局部示意图,该镂空螺旋由多个螺旋板10组成,该螺旋板10的一端焊接在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的的端壁的外侧,沿所述石灰窑的喂料端2.1的开口外沿周向分布,另一端为悬臂,经过该连接部2.3伸入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该螺旋板10在该石灰窑筒体连接的一驱动电机作用下同步转动,可将掉落到闪急干燥器2底部的白泥推送进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由于该螺旋板10一直处于与高温烟气流直接接触环境,因此材质为可长时间承受500-600℃温度的材料。由于螺旋板10的另一端为悬臂,因此考虑到该螺旋板在负荷下的刚度,使得螺旋板的螺旋不宜过长,太长会造成螺旋板的刚度下降,产生变形,太短螺旋过密,占用空间大,影响烟气流通,也占用人孔的设计空间。因此以50-800mm为宜,优选为200-650mm,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为250mm。螺旋板总长度与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和连接部的总长度相匹配,其悬臂端尽量接近该闪急干燥器2底部的侧壁。螺旋板宽度为50-400mm,优选为100-300mm,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为150mm。其中螺旋板的螺旋间距指以螺旋板外缘上一点沿螺旋线旋转360度时沿轴向方向前进的距离。
如图4所示为图3A-A方向剖面图,该镂空螺旋由2-20个螺旋板10组成,优选为3-10个,螺旋板数量少,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白泥数量多,对于螺旋板10的负荷大,螺旋板的数量过多,螺旋密度大,空间使用大,占用人孔的设计空间,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为4块该螺旋板10。该闪急干燥器2外壁和该连接部2.3外壁都需要与高温烟气长时间接触,因此需要可长时间承受500-600℃温度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选择用耐火泥11制成该闪急干燥器2外壁和该连接部2.3的外壁。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的白泥喂料过程如下:
1)将来自苛化工段的湿白泥先送入一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为螺旋喂料机,其中湿白泥的干度在65%以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70%的湿白泥;
2)湿白泥在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4带动下进入一闪急干燥器2的上升管2.2中,湿白泥与来自石灰窑1的烟气混合,并随着窑尾出来的高温烟气上升,上升过程也是干燥的过程,上升烟气流通过一调节挡板8进入到一旋风分离器3中,其中调节挡板8根据湿白泥进料量来调节与湿白泥直接热交换的烟气比例,从而获得生产上需要的白泥悬浮状况和烟气温度;
3)在该旋风分离器3中,烟气与干燥后的白泥分离,烟气从旋风分离器3顶部排出,几乎100%干度的干白泥从旋风分离器3底部排出,下落到白泥溜管7中,,烟气从该旋风分离器3顶部排出;
4)干燥后的白泥通过该白泥溜管7进入到一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其中,白泥溜管7为倾斜放置,其水平夹角为40-60度,根据现场装置布置情况和白泥溜管长度可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为60度,本实施例中第二喂料推进装置为螺旋喂料机;
5)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把干燥后的白泥最终送入石灰窑的喂料端1.1底部,开始煅烧过程,其中,第二喂料推进装置5的末端出料口5.1垂直向下,使得干燥后的白泥以垂直向下的方向进入石灰窑的喂料端1.1底部,开始煅烧过程。
其中,在闪急干燥器2的上升管2.2中,如果有有随烟气流上升的白泥掉落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2.1,这些湿白泥在第三推进装置6的作用下,慢慢推送到石灰窑的喂料端1.1。优选该第三推进装置6为一镂空螺旋,其中这些没有随烟气流上升的白泥在该第三推进装置6推动过程中也与烟气流有一定的接触,而进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1.1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干燥,可以进入煅烧工序。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白泥喂料装置通过三重推进装置的配合,不仅能充分发挥传统单螺旋白泥喂料方法的优点,并且还能有效的克服单螺旋白泥喂料方法的不足,解决了白泥进料量大,湿白泥掉落于闪急干燥器底部,结块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无需停机清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决干白泥进入石灰窑末端后又被吹回闪急干燥器造成无效循环的问题,可将无效循环的干白泥比例从8%左右降低到接近于零,降低生产浪费,节约成本。

Claims (8)

1.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包括一第一喂料推进装置、一闪急干燥器、一旋风分离器,一白泥溜管;
其中,该闪急干燥器包括一垂直的上升管,该上升管中配置有一调节挡板,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与一石灰窑的喂料端的端壁通过一筒状连接部相连接,使得该闪急干燥器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通过该连接部连通,供烟气从该石灰窑流入该闪急干燥器中;
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石灰窑的喂料端,并且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的出口伸进该闪急干燥器的上升管中,与该上升管中形成的烟气流道直接接触,该第一喂料推进装置通过一变频电机控制;
该旋风分离器与该闪急干燥器的出口相连接,该旋风分离器底部固定连接一下料管;
该白泥溜管位于该下料管下方,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承接该下料管送出的白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喂料推进装置和一第三推进装置;
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与该石灰窑轴向同水平布置,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前端承接该白泥溜管送出的白泥,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穿过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和该连接部,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末端伸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并与高温烟气流道直接接触,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通过一工频电机控制;
该第三推进装置与该石灰窑轴向同向水平布置,位于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和该连接部中,该第三推进装置具有可供该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穿过的中空部,该第三推进装置可将该闪急干燥器的上升管掉落到该闪急干燥器的底部的白泥推送入该石灰窑的喂料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喂料推进装置为一螺旋喂料机或一刮板输送机,和/或第二喂料推进装置为一螺旋喂料机或一刮板输送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喂料推进装置的一出料口垂直向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进装置为一镂空螺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螺旋由多个螺旋板组成,该螺旋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石灰窑的喂料端的端壁的外侧, 沿所述石灰窑的喂料端的开口外沿周向分布,另一端为悬臂,穿过所述连接部伸入到所述闪急干燥器中,位于所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该螺旋板在所述石灰窑筒体连接的一驱动电机作用下同步转动,将白泥向该石灰窑的喂料端方向推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的数量为2-20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的螺旋间距为50-800mm,所述螺旋板的宽度为50-4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急干燥器的底部开设一个或多个人孔。
CN201520175698.0U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4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5698.0U CN204594245U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5698.0U CN204594245U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4245U true CN204594245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7569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4245U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4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9146A (zh) * 2015-03-26 2015-08-12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方法及其喂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9146A (zh) * 2015-03-26 2015-08-12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方法及其喂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9208A (zh) 一种用脱硫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的生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0585312C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分物料的回转式烘干机
CN208595772U (zh) 一种转筒烘干机
CN101596402A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的布置方法
CN204369577U (zh) 一种膨润土的生产设备
CN108569853B (zh) 一种工业副产石膏脱水系统与工艺
CN204594245U (zh)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装置
CN205979743U (zh) 煤粉工业锅炉低氮燃烧多重配风系统
CN108679602A (zh) 增压流化床二次风协同进料装置及方法
CN104829146B (zh) 一种白泥石灰窑喂料方法及其喂料装置
CN2647417Y (zh) 双侧变速多循环流态化烟气脱硫装置
CN109631593B (zh) 具有高效烟气脱硫的回转石灰窑预热器
CN209602363U (zh) 一种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装置
CN201246942Y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分物料的回转式烘干机
CN2367991Y (zh) 高效节能立式烘干窑
CN206037088U (zh) 煤粉灰脱硫中浆液浓淡分离及多重备用系统
CN204342448U (zh) 一种膨润土钠化改性的生产系统
CN208649141U (zh) 一种工业副产石膏脱水系统
CN109173694B (zh) 一种脱硫反应管、基于脱硫反应管的脱硫除尘系统及其工艺
CN100363091C (zh) 两级消化和分离过程集成的脱硫剂制备工艺及其系统
CN201711091U (zh) 一种卧式密相循环流化干塔脱硫装置
CN201614349U (zh) 连续式石灰乳化机
CN205979742U (zh) 煤粉工业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
CN220665181U (zh) 一种半水脱硫石膏制备系统
CN204981646U (zh) 间接加热式石膏煅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