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6554U -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6554U
CN204586554U CN201520050765.6U CN201520050765U CN204586554U CN 204586554 U CN204586554 U CN 204586554U CN 201520050765 U CN201520050765 U CN 201520050765U CN 204586554 U CN204586554 U CN 204586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ferrule
push rod
back seat
pedestal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07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晓阳
孙冠哲
安扬
李翠萍
田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07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6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6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65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其中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包括卡套基座,及上端固定联接于卡套基座的空腔内且向下延伸并突出于卡套基座的卡扣,空腔内还设有可于受到来自卡套基座外的推力而使两侧翼相互靠近、且可于受到与推力反方向的力时而使两侧翼间距离拉大的自动拆卸装置。本实用新型先与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相联接,然后通过卡扣与车身地板卡接,由于两侧翼具有斜面形外廓且二者间有空腔,因此受挤压力会有形变而可轻松地将卡扣插入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中,自动拆卸装置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卡扣装配到位、锁止,及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中自动拆除,能够避免损坏,实现重复利用,适用于各种带有后排座的汽车。

Description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座具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后排座椅座垫于车身地板上的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地板锁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因为要求车内预留的安装空间比较大,所以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第二种是利用固定式卡扣进行固定,需要将与座垫固定在一起的箭头状卡扣,配合到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中去实现装配,装配时的灵活性极差,并且装配困难,在拆卸过程中卡扣还极易损坏,不能重复使用,因此导致座椅的维修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以用于可拆卸地联接于后排座椅座垫上后再与车身地板相卡接,该卡接方式易于操作,并且易于拆卸,能实现该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的重复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包括两个侧翼一体联接而成的中空下箭头状卡扣(所述卡扣本身属于现有结构,所述侧翼间的距离自上而下渐近),还包括卡套基座;所述卡套基座为带有空腔且下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卡套基座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结构(用于将后排座椅座垫可拆卸联接于该上端面上方);所述卡扣(用于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相配合)的上端固定联接于所述卡套基座的空腔内且向下延伸并突出于所述卡套基座,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可于受到来自于所述卡套基座外的推力时使所述两侧翼相互靠近、且可于受到与推力反方向的力时使所述两侧翼间距离拉大的自动拆卸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拆卸装置包括滑块、推杆及导向槽,所述滑块的俯视结构为n字形,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下表面与所述卡套基座的下表面相平;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卡扣的上端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导向槽自前至后宽度渐窄,所述滑块的后端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推杆的前端位于所述卡套基座的前壁前方,所述推杆的后端穿过所述卡套基座的前壁后与所述滑块的前端相固定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与所述滑块间可拆卸固定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后端为外螺纹段,所述滑块的前端与所述推杆前后相应的部位设有前后方向通透的内螺纹孔,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卡套基座的前壁上与所述推杆相应的部位设有推杆定位导向孔,所述推杆于所述推杆定位导向孔处与所述卡套基座滑动配合;所述推杆的前端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杆定位导向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拆卸装置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外套于所述推杆上且有推力施加于所述推杆上时,所述回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卡套基座的左壁的内表面一体固定联接有向右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卡扣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自前至后渐小;所述卡套基座的右壁的内表面一体固定联接有向左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卡扣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自前至后渐小;所述导向槽就是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卡扣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卡扣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两所述侧翼的腰部分别设有使所述卡扣于该部位的外廓尺寸变小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卡套基座的下端面的距离,与所述车身地板的厚度相适配(第一台阶的特征为现有技术);所述侧翼的上部的与所述卡套基座的下表面相平,且相应于所述第一台阶的上方的部位,还设有使所述卡扣于该部位的外廓尺寸变大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间构成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与所述车身地板的厚度相适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套基座的水平面结构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先与汽车后排座椅座垫相联接。本实用新型然后通过将卡扣与车身地板卡接,而实现将后排座椅座垫固定于车身地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两侧翼由于带有斜面形外廓,且两侧翼间有空腔,因此在两侧翼受挤压力时二者间距离变小,从而可轻松地将卡扣插入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中,并且使地板位于第一台阶上方,而又由于自动拆卸装置的存在,当该自动拆卸装置受到与推力反方向的力时使两侧翼相互疏远,由这两个受力变形的行为相配合,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卡扣装配到位及锁止,及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中自动拆除,避免了本实用新型的损坏,因此能够重复利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拆卸装置由滑块、推杆及导向槽等配合而成,可以由控制施加于推杆上的力的方向,来实现从卡扣的前方向后移动,实现收窄两侧翼间的距离,使卡扣卡入车身地板卡扣孔中,以及从卡扣的前方向前移动,或实现渐渐拉大两侧翼间的距离,使卡扣卡入卡扣孔中到位后锁止。该结构组成、传动简单,控制方便;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杆与所述滑块间可拆卸固定联接,具体地可采用螺纹联接,可保证自动拆卸机构的加工容易、装配简单,拆卸方便,尽量节省占用的空间;外螺纹段与内螺纹孔的配合,在正常情况下只用于推杆与滑块间的首次装配;
所述推杆的前端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杆定位导向孔的孔径,能保证预防推杆前端从推杆定位导向孔中滑脱;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位弹簧,能在将推杆向滑块方向推动时受到压缩,从而具有向前回位的趋垫,一旦卡扣卡装到位撤销推力的瞬间,该回位弹簧可带动滑块及推杆自动回位,从而实现卡扣的锁止;
当然,滑块及推杆的回位也可以利用自后向前拉动推杆来实现,但这在后排座椅座垫已经装配到位的前提下,不易操作;
(5)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槽的具体结构,就是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卡扣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卡扣间的空间,以简单的结构保证两侧翼间距离变化的方便控制,使卡扣的自动卡装、锁止,及拆卸易于实现及控制;
(6)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间所构成的卡槽结构,为现有结构特征,目的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装配时将车身地板卡装于此卡槽结构位置,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排座椅,以使其能够与车身地板可拆卸联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排座椅,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相卡接的后排座椅座垫,该后排座椅设置有前述结构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所述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于其卡套基座的四角处通过螺钉固定联接于所述后排座椅座垫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有第三个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汽车,以使其后排座椅座垫与车身地板间可拆卸联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它设置有前述结构的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的卡扣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可拆卸卡接固定。
所述后排座椅、汽车与上述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适用于各种带有后排座的汽车,如五座轿车、七座客车等。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中的卡套基座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卡套基座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中的推杆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中的滑块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中推杆2、卡套基座1、回位弹簧4、滑块3及导向槽6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的单向箭头表示装配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1-卡套基座,2-推杆,3-滑块,4-回位弹簧,5-卡扣,6-导向槽,7-推杆定位导向孔,8-导滑块,91-第一凸起,92-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与下,是指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所面临的自然方位;所提到的左、前、右、后,分别是指相关图中所标示的方位,均不是绝对限定,它们表示水平面内顺时针依次相隔90°的四个方向,相互之间可以在水平面内作相应的变换。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后排座椅座垫卡套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卡套基座1、卡扣5、推杆2、滑块3、导向槽6及回位弹簧4。
参考图1—图3,卡套基座1为带有空腔且下端开口的盒状结构。卡套基座1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结构,用于将后排座椅座垫可拆卸地联接于该上端面的上方。
卡扣5用于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相配合,本身结构为现有技术。卡扣5的上端固定联接于卡套基座1的空腔内,垂直于卡套基座1的上端面向下延伸,且突出于卡套基座1。卡扣5整体上为下箭头状结构,中空,具有类似倒m形的外廓,由两个侧翼一体联接而成。两侧翼间的距离自上而下渐近,它们的腰部分别设有第一台阶,卡扣5于第一台阶处的外廓尺寸变小。
侧翼的上部的与卡套基座1的下表面相平,且相应于第一台阶的上方的部位,还设有使卡扣5于此部位的外廓尺寸变宽的第二台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间构成卡槽结构,卡槽结构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与车身地板的厚度相适配。
参考图5,滑块3的俯视结构为n字形,位于卡套基座1的空腔内。
卡套基座1的左壁的内表面一体固定联接有向右的第一凸起91,第一凸起91与卡扣5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自前至后渐小。卡套基座1的右壁的内表面一体固定联接有向左的第二凸起92,第二凸起92与卡扣5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自前至后渐小。第一凸起91与第二凸起92于左右方向对称设置。导向槽6就是第一凸起91与卡扣5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凸起92与卡扣5间的空间。
导向槽6自前至后的宽度渐窄,滑块3的后端位于导向槽6内。
推杆2的整体结构参考图4。如图6所示,推杆2的前端位于盒状结构的前壁的前方。推杆2的后端带有外螺纹段。
滑块3的前端的中心部位,设有前后方向通透的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与滑块3的外螺纹段相适配。
滑块3置于卡套基座1的空腔中后,其下表面与卡套基座1的下表面、第二台阶所在的平面相平。
卡套基座1的前壁中段,带有一体联接的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导滑块8,该导滑块8上设有前后方向通透的推杆定位导向孔7。推杆2的前端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推杆定位导向孔7的孔径。
回位弹簧4外套于推杆2上且位于推杆2的前端与导滑块8之间,回位弹簧4的外径大于推杆定位导向孔7的孔径,且大于推杆2的前端端部的径向尺寸。回位弹簧4的两端始终与推杆2的前端端部、导滑块8相接触,也就是说,回位弹簧4在有推力施加于推杆2上时就会处于被压缩状态。
推杆2的后端穿过导滑块8上的推杆定位导向孔7后,与滑块3的前端螺纹联接。
实施例2    一种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的后排座椅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相卡接的后排座椅座垫。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
该后排座椅设置有实施例1所提供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该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于其卡套基座1的四角处通过螺钉固定联接于后排座椅座垫的下方。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汽车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它带有实施例2所提供的后排座椅,该后排座椅的卡扣5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可拆卸卡接固定。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包括由两个侧翼一体联接而成的中空下箭头状卡扣(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座垫卡套还包括卡套基座(1),所述卡套基座(1)为带有空腔且下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卡套基座(1)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结构;所述卡扣(5)的上端固定联接于所述卡套基座(1)的空腔内且向下延伸并突出于所述卡套基座(1);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可于受到来自所述卡套基座(1)外的推力时使所述两侧翼相互靠近、且可于受到与推力反方向的力时使所述两侧翼间距离拉大的自动拆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卸装置包括滑块(3)、推杆(2)及导向槽(6),所述滑块(3)的俯视结构为n字形,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下表面与所述卡套基座(1)的下表面相平;所述导向槽(6)设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卡扣(5)的上端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导向槽(6)自前至后宽度渐窄,所述滑块(3)的后端位于所述导向槽(6)内;所述推杆(2)的前端位于所述卡套基座(1)的前壁前方,所述推杆(2)的后端穿过所述卡套基座(1)的前壁后与所述滑块(3)的前端相固定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与所述滑块(3)间可拆卸固定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的后端为外螺纹段,所述滑块(3)的前端与所述推杆(2)前后相应的部位设有前后方向通透的内螺纹孔,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基座(1)的前壁上与所述推杆(2)相应的部位设有推杆定位导向孔(7),所述推杆(2)于所述推杆定位导向孔(7)处与所述卡套基座(1)滑动配合;所述推杆(2)的前端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杆定位导向孔(7)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卸装置还包括回位弹簧(4),所述回位弹簧(4)外套于所述推杆(2)上且有推力施加于所述推杆(2)上时,所述回位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基座(1)的左壁的内表面一体固定联接有向右的第一凸起(91),所述第一凸起(91)与所述卡扣(5)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自前至后渐小;所述卡套基座(1)的右壁的内表面一体固定联接有向左的第二凸起(92),所述第二凸起(92)与所述卡扣(5)间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自前至后渐小;所述导向槽(6)就是所述第一凸起(91)与所述卡扣(5)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凸起(92)与所述卡扣(5)间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翼的腰部分别设有使所述卡扣(5)于相应腰部位置的外廓尺寸变小的第一台阶;所述侧翼的上部的与所述卡套基座(1)的下表面相平,且相应于所述第一台阶的上方的部位,还设有使所述卡扣(5)于相应腰部位置的外廓尺寸变大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间构成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与车身地板的厚度相适配。
9.一种后排座椅,包括用于与车身地板相卡接的后排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座垫卡套,所述后排座椅座垫卡套于其卡套基座(1)的四角处通过螺钉固定联接于所述后排座椅座垫的下方。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它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的卡扣(5)与车身地板上的卡扣孔可拆卸卡接固定。
CN201520050765.6U 2015-01-26 2015-01-26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6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0765.6U CN204586554U (zh) 2015-01-26 2015-01-26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0765.6U CN204586554U (zh) 2015-01-26 2015-01-26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6554U true CN204586554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076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6554U (zh) 2015-01-26 2015-01-26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6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6274A (zh) * 2017-11-14 2018-06-0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赛车座椅快速拆卸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6274A (zh) * 2017-11-14 2018-06-0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赛车座椅快速拆卸结构
CN108116274B (zh) * 2017-11-14 2024-03-22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赛车座椅快速拆卸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5593B (zh) 车辆座椅导轨的锁定装置
US20200122752A1 (e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for subway vehicle
US11059203B2 (en)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molding die and molded product
KR102607964B1 (ko) 건축물에 승객 수송 시스템용 지지 구조체를 설치하기 위한 방법
CN204586554U (zh) 后排座椅座垫卡套,相应的后排座椅及汽车
CN103129424B (zh) 儿童汽车椅
CN105290684B (zh) 一种机车构架制动器吊座及横向减振器座组对工装
WO2016031774A1 (ja) 留め具
CN205648237U (zh) 一种可拼接电气箱
CN210162148U (zh) 转向管柱护罩及车辆
CN103754136A (zh) 一种双边锁定的汽车座椅滑轨
KR101483097B1 (ko) 항공기 도어 조립을 위한 치공구
CN207246389U (zh) 一种乘用车p挡解锁装置
CN216233531U (zh) 一种紧固件及组装式托盘
CN217324563U (zh) 电脑绣花机的机架及电脑绣花机
CN209823003U (zh) 一种带接插件模块对接结构
CN217560501U (zh) 一种汽车左门扶手总成的检测治具
CN215155158U (zh) 一种四车组合式agv小车
JP2006299607A (ja) ドア用錠受け金具
CN217485053U (zh) 可快装快拆的指示灯
CN219619389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CN220058803U (zh) 一种拼接式环保复合材料建筑模板
WO2018210913A1 (en) Assembly apparatus
CN219587924U (zh) 一种拼接结构
CN220551340U (zh) 一种钣金件定位固定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