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9758U -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9758U
CN204569758U CN201520231738.9U CN201520231738U CN204569758U CN 204569758 U CN204569758 U CN 204569758U CN 201520231738 U CN201520231738 U CN 201520231738U CN 204569758 U CN204569758 U CN 204569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organic fertilizer
circulation
fermentation unit
vertical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17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银坤
贾冬冬
王利春
郭文忠
徐凡
孙维拓
李友丽
聂铭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for Agricul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for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for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for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15202317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9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9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97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包括:用于有机物物料发酵的罐体,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能够承载有机物物料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与所述罐体连接并将所述罐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为物料腔和液肥腔,于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物料腔相连通的加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所述液肥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控制管路;用于有机物物料搅拌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物料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搅拌物料,能够实现拌料的自动化控制,另外,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减少了物料搅拌的人工参与,不仅降低了工作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液肥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有机生物液体肥料,在农业有机栽培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机液肥一般是利用废弃的有机物料、禽兽尸体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而成,既可变废为宝、提高肥效,又可实现有机栽培作物高产、优质的目的。如: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23502.3的“有机液肥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有机物料制备有机液肥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有机液肥能够快速增加土壤肥力。
但是,在制备合格有机液肥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发酵过程中氧气的供应,又要实现物料的充分搅拌,否则:氧气供应不足,会产生恶臭气味;搅拌不充分,有机物料分解缓慢,影响发酵效果。
为了保证氧气的充分供应,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进行物料的搅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人工参与对发酵物料的搅拌、过滤等流程,会存在费工、费时、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该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降低发酵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液肥的发酵生产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包括:用于有机物物料发酵的罐体,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能够承载有机物物料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与所述罐体连接并将所述罐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为物料腔和液肥腔,于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物料腔相连通的加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所述液肥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控制管路;用于有机物物料搅拌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物料腔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液肥腔以及所述物料腔连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通气管、密封盖以及端盖;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液肥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为用于气体流动的进气端;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出料口上;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加料口上,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通气孔。
优选地,于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进气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罐体为立式椭圆形罐体;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架;于所述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循环泵的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加料口开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液肥腔连通的回流孔以及与所述物料腔连通的循环孔,所述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流孔以及所述循环孔连接,所述回流孔设置于所述罐体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所述循环孔设置于所述罐体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mm-7mm;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通气孔的纱网;于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进气孔的纱网。
优选地,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边缘与所述过滤部件于水平方向上齐平。
优选地,所述出液控制管路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智控系统,所述智控系统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搅拌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搅拌器信号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采用搅拌器实现物料的机械搅拌,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利用人工搅拌作业而言,机械搅拌物料能够实现拌料的自动化控制,另外,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减少了物料搅拌的人工参与,不仅降低了工作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罐体1、过滤部件2、加料口3、出料口4、出液口5、端盖6、通气孔7、密封盖8、搅拌器9、循环泵10、通气管11、进气孔12、支脚架13、支撑架14、出液管15、阀门16、智控系统17;物料腔a、液肥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器9以及循环系统。其中,罐体1在其内部设置了过滤部件2,过滤部件2的外缘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并将罐体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为两个独立且连通的腔体,在这两个腔体中:一个为物料腔a,用于承装物料并使得物料进行发酵反应;另一个为液肥腔b,液肥腔b通过过滤部件2与物料腔a连通,物料腔a内的物料发酵后生成的液体(液肥)经过过滤部件2流入到液肥腔b内并储存。在本实用新型中,物料腔a设置于液肥腔b的上侧,过滤部件2横置在罐体1内,在过滤部件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物料腔a发酵产生液态肥料,液态肥料通过过滤孔进入到液肥腔b内,同时,固态物料被拦截在物料腔a内继续发酵反应或者等待清除。
在罐体1上开设了加料口3和出料口4,加料口3用于将物料装入到罐体1内,出料口4用于将罐体1内的物料残渣清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了保证产出高品质的发酵产品,一般情况下,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除了保证充足的清洁氧气的供应外,还应当尽量避免物料与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罐体的物质受到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罐体1内部(包括物料腔a和液肥腔b)相对于外界的密封性,在用于封盖加料口3的端盖6以及用于封闭出料口4的密封盖8上均可以设置密封部件,例如橡胶密封条密封圈等,通过提高“盖”与“口”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达到提高罐体1内部与外界空气隔绝的目的。
在设置有密封部件的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为环形的密封圈,密封圈的直径大于加料口3以及出料口4,密封部件设置在端盖6以及密封盖8上,当盖合盖子后,盖子将密封部件紧压到“口”上,通过密封部件的形变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在物料发酵过程中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以提高氧气供应量:1、在端盖6上开设通气孔7,通气孔7分布于端盖6的表面,其用于空气进入到罐体1内;2、设置增氧装置,通过增氧装置增加液肥中的氧气容量。
在上述,空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通气孔7内,另外,液肥在循环系统的作用下循环流动,液肥的循环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罐体1内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罐体1内存在气体流动,如此,能够加快空气进入到罐体1内的速度。增氧装置包括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的一端与液肥腔b连通,通气管11的另一端为用于气体流动的进气端,罐体1内的液肥能够在循环系统的作用下流动,根据流体力学可知,由于液肥处于流动状态,空气就能够被吸入到液肥内,达到增加液肥内氧气容量的目的。
当罐体1采用立式结构时,过滤部件2水平设置在罐体1的中间位置上,物料腔a位于液肥腔b的上侧,在罐体1底部开设出液口5,在出液口5上设置出液控制管路,出液控制管路具体包括有流体流通用的出液管15,在从出液管15上设置阀门16,阀门16可以采用电子阀门16,也可以采用手动阀门16。在出液口5上焊接一个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管,出液管15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出液管15与连接条管螺纹连接,如此设置,采用螺纹连接不仅保证出液管15与罐体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还便于出液管15的更换。
搅拌器9设置在物料腔a内用于搅动物料,避免物料由于堆积而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和过滤不畅的问题出现。同时,搅拌器9搅动物料还能够增加物料与氧气的充分接触,避免出现无氧发酵的情况出现。采用机械搅拌物料,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物料搅拌的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加快液肥制造的速度。
循环系统的作用为将液肥腔b内的液体注入到物料腔a内,从而实现液肥在罐体1内的循环并利用过滤部件2完成多次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10,循环泵10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泵入口以及泵出口通过管道分别对应液肥腔b以及物料腔a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采用搅拌器9实现物料的机械搅拌,从而达到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设置了循环系统,能够使得液肥在罐体1内循环流动,利用过滤部件2多次对液肥进行过滤,用于提高液肥的均匀度和纯净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于通气管11位于进气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通气管11为盲管,其具有开口的一端与罐体1连接,靠近其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进气孔12,将进气孔12开设到侧壁上,能够增加进气孔12的开设数量,保证氧气的供应量,并且,将进气孔12设置到侧壁上,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在通气管11制造过程中还便于对进气孔12孔径的大小进行控制。
具体地,罐体1为立式椭圆形罐体1;于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具有支撑功能的支脚架13;于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支撑循环泵10的支撑架14。罐体1呈立式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改变其大小,罐体1结构为椭圆状,其直径范围80-100cm、高度范围150-180cm。将罐体1设计为立式椭圆体结构,能够保证其内壁均为平滑面,相比于采用正方体等结构而言,不存在死角,可以避免物料、残渣等在死角内残留的问题,还便于罐体1内部的清洗。
由上述结构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物料是堆积在过滤部件2上进行发酵的,当然,在发酵结束后残渣仍保留在过滤部件2上,在每次发酵结束后,都需要将残渣清理出罐体1。为了便于残渣的清理,出料口4的底部边缘与过滤部件2于水平方向上齐平,基于该结构,在清理残渣时,能够很方便地将残渣从过滤部件2上清扫出去。
具体地,加料口3开设于罐体1的顶部;罐体1上开设有与液肥腔b连通的回流孔以及与物料腔a连通的循环孔,循环泵10通过管道与回流孔以及循环孔连接,回流孔设置于罐体1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循环孔设置于罐体1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
为了避免昆虫通过通气孔7爬入到罐体1内部造成液肥的污染,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7为圆孔,通气孔7的直径为3mm-7mm,于端盖6上设置有用于封盖通气孔7的纱网。将通气孔7设置为3mm-7mm,能够利用孔径直接限制较大昆虫爬入到罐体1内,在通气孔7上设置纱网,则能够限制较小昆虫爬入到罐体1内。另外,在通气管11上还设置有用于封盖进气孔12的纱网,如此阻止昆虫利用进气孔12爬入到罐体1内。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性,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智控系统17,智控系统17包括有用于控制循环泵10以及搅拌器9的控制器,控制器与循环泵10以及搅拌器9信号连接。
循环泵10的具体结构为由泵体、泵轴以及泵驱动装置组成,泵轴设置在泵体内能够带动叶轮转动,从而驱动液体流动,泵驱动装置为控制循环泵10工作的电子元件的总成,将控制器与泵驱动装置通过信号线连接,能够实现利用控制器对循环泵10智能控制的目的。
搅拌器9包括有驱动电路总成,将控制器与搅拌器9驱动电路总成连接后,能够实现利用控制器对搅拌器9智能控制的目的。
此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进拓展,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出液口5上安装电子阀门16,控制器与电子阀门16连接,利用控制器实现电子阀门16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打开端盖6,将有机物料和微生物菌剂按比例通过加料口3放进罐体1,然后根据物料的加入量添加清水,物料与清水充分混合后,通过控制器设置搅拌器9和循环泵10的运行时间,本实用新型将通过自身功能实现对发酵有机物料的搅拌、发酵液的过滤及自循环等流程;
发酵完毕后,打开密封盖8,罐体1内物料残渣由出料口4清除;打开阀门16,发酵好的有机液肥则由出液口5流出,再单独进行保存。
使用本实用新型,物料的整个发酵过程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大大降低了人工参与强度,且可保证有机物料的快速彻底发酵以及有机物料与发酵液的充分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有机物物料发酵的罐体,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能够承载有机物物料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与所述罐体连接并将所述罐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为物料腔和液肥腔,于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物料腔相连通的加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所述液肥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控制管路;
用于有机物物料搅拌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物料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液肥腔以及所述物料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通气管、密封盖以及端盖;
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液肥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为用于气体流动的进气端;
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出料口上;
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加料口上,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进气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为立式椭圆形罐体;
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架;
于所述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循环泵的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口开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
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液肥腔连通的回流孔以及与所述物料腔连通的循环孔,所述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流孔以及所述循环孔连接,所述回流孔设置于所述罐体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所述循环孔设置于所述罐体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mm-7mm;
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通气孔的纱网;
于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进气孔的纱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边缘与所述过滤部件于水平方向上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控制管路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智控系统,所述智控系统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搅拌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搅拌器信号连接。
CN201520231738.9U 2015-04-16 2015-04-16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9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738.9U CN204569758U (zh) 2015-04-16 2015-04-16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738.9U CN204569758U (zh) 2015-04-16 2015-04-16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9758U true CN204569758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173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9758U (zh) 2015-04-16 2015-04-16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97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6230A (zh) * 2019-02-27 2019-05-24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好氧发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90424A (zh) * 2019-10-18 2019-12-20 湘潭大学 一种通气式自动快速堆肥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6230A (zh) * 2019-02-27 2019-05-24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好氧发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90424A (zh) * 2019-10-18 2019-12-20 湘潭大学 一种通气式自动快速堆肥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4371B (zh) 大型自动化液态饲料远程饲喂系统
CN204569758U (zh) 立式自循环有机液肥发酵装置
CN2115460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进水联动加药和虹吸混匀装置
CN208700917U (zh) 一种自动化肥料发酵装置
CN208802996U (zh) 有机肥密闭发酵多自由度搅拌装置
CN103122307A (zh) 固态物料发酵罐
CN210711320U (zh) 一种液态富硒生物菌肥的生产设备
CN109673233B (zh) 一种基于农田温室液肥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CN205179996U (zh) 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装置
CN201864718U (zh) 田间发酵罐
CN103657140B (zh) 一种高效连续提取装置
CN207237905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炭基肥混料搅拌装置
CN212279161U (zh) 一种节水节能密闭循环水玉米芯浸泡罐
CN213232038U (zh) 一种新式节能环保的有机肥原料好氧发酵罐
CN205710477U (zh) 一种高效有机肥发酵机
CN209974647U (zh) 一种生物炭基肥发酵装置
CN210406205U (zh) 不稳定水源移动式水肥一体化设备
CN208029436U (zh) 一种智能化葡萄种植灌溉施肥系统
CN104357320B (zh) 秸秆预处理/两相发酵/自动破壳一体化装置
CN217119663U (zh) 一种高温好氧发酵罐气处理装置
CN211754603U (zh) 一种用于软枣猕猴桃的培养基配液装置
CN204039281U (zh) 一种液体肥的生产单元
CN208244577U (zh) 一种碱液调制装置
CN220846144U (zh) 一种植物混合发酵装置
CN204607964U (zh) 一种圆台形自动循环喷淋发酵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