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3187U -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3187U
CN204563187U CN201420708544.9U CN201420708544U CN204563187U CN 204563187 U CN204563187 U CN 204563187U CN 201420708544 U CN201420708544 U CN 201420708544U CN 204563187 U CN204563187 U CN 204563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headband
sealing
framework
patien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85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托夫·塞缪尔·卡伦
梅姆杜赫·居内伊
马修·伊夫斯
迈克尔·查尔斯·拉古扎
洛克兰·冯·莫杰
鲁珀特·克里斯蒂安·沙伊纳
斯图尔特·约瑟夫·瓦格纳
弗雷德里克·阿尔来特·梅
拉克伦·理查德·戈德斯品克
马丁·福利斯特
拉尔夫·霍尔丹
阿马尔·雪利·阿马拉辛哈
克里斯托弗·斯科特·斯基珀
贾斯廷·约翰·福尔米卡
杰茜卡·利·邓恩
克雷格·戴维·爱德华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med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med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39001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3900168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med Pty Ltd filed Critical Resmed Pt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3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31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75Connecting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ace sealing means comprising a flap or membrane projecting inwards, such that seal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halation gas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61M16/0825Joints or connectors with ball-soc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A61M16/1055Filters bac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A61M16/106Filters in a path
    • A61M16/107Filters in a path in the inspiratory p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42Reducing noi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7/00Methods of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prod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鼻部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该鼻部患者接口包括:衬垫构件,该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和永久地连接到保持结构的密封形成结构;可附接到该保持结构的框架构件;以及可分离地附接到该框架构件的定位和稳定结构。

Description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月20日、申请号为201420035822.9、发明名称为“患者接口、其部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12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811,385、2013年4月30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817674、2013年5月14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823192、2013年10月8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888,357、2013年12月12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915,320、2013年4月12日递交的欧洲非临时申请号13163546.8、2013年1月18日递交的澳大利亚临时申请号2013900168、2013年6月24日递交的澳大利亚临时申请号2013902305、2013年8月6日递交的澳大利亚临时申请号2013902945和2013年9月12日递交的澳大利亚临时申请号2013903509的权益。将上述每个申请都通过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涉及呼吸障碍的诊断、治疗和改善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涉及用于防止呼吸障碍的程序。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和它们用于治疗呼吸障碍以及用于防止呼吸障碍的用途。
背景技术
身体的呼吸系统有助于气体交换。鼻部和嘴部形成到患者气道的入口。
气道包括一系列支管,随着支管更加深入肺部,支管变得更窄、更短并且数量更庞大。肺部的主要功能在于气体交换,允许氧气从空气移动到静脉血液中并且允许二氧化碳从静脉血液中移动出去。气管分成右主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 管和左主支气管最终进一步分成终末细支气管。支气管构成导通的气道,并且不参与气体交换。气道的分支进一步通向呼吸细支气管,并且最终到达气泡。肺部的气泡区域是气体交换发生的地方,并且被称为呼吸区域。
呼吸障碍存在的范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形式的睡眠呼吸障碍(SDB),其以睡眠期间的上空气通道的闭塞为特征。OSA是由异常小的上气道和在睡眠期间舌头、软腭和后口咽壁的区域中的肌肉协调的正常缺失的结合导致的。该条件导致受影响的患者有时候每晚200到300次在时长通常为30到120秒的周期期间停止呼吸。这通常导致过多的白日梦,并且这可能导致心血管病和大脑损伤。虽然受影响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该问题,但是尤其在中年过胖男性中该综合征是常见的障碍。见美国专利4,944,310(Sullivan)。
潮式呼吸(CSR)是患者的呼吸控制器的障碍,在CSR中存在有节律的交替的增强通风和变弱通风的期间,导致动脉血管的重复的去氧化和再氧化。由于该重复的氧不足,CSR可能是有害的。在一些患者中,CSR与从睡眠重复的觉醒相关,该重复的觉醒导致多次睡眠中断,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并且增加后负荷。见美国专利6,532,959(Berthon-Jones)
肥胖换气不足症候群(OHS)被定义为在没有换气不足的其他已知起因的情况下严重肥胖与觉醒慢性血碳酸过多症的组合。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早晨头痛和过度白天睡眠。
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包括具有特定共同特征的下气道疾病群中的任意一个。这些疾病包括对空气移动阻力增加、呼吸吐气阶段延长和肺部的正常弹性缺失。COPD的实例是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COPD是由慢性吸烟(主要危险因素)、职业暴露、空气污染和基因因素引起的。症状包括:运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白色泡沫痰。
神经肌肉疾病(NMD)是广义的术语,其包括经由内在肌肉病例直接地或者经由神经病例间接地损伤肌肉功能的许多疾病和失调。一些NMD患者的特征在于渐 进性肌肉损伤,该渐进性肌肉损伤导致移动能力丧失、被束缚于轮椅、吞咽困难、呼吸肌肉弱化并且最终死于呼吸衰减。神经肌肉故障可以被分成快速渐进的和慢速渐进的:(i)快速渐进障碍:其特征在于逐月弱化的肌肉损伤并且导致数年内死亡(例如青少年中的肌萎缩(ALS)和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DMD));(ii)可变的或慢速渐进性障碍:特征在于逐年弱化的肌肉损伤并且仅中度地降低寿命(例如肢带、面肩臂和肌强直性营养不良)。NMD中的呼吸衰减的症状包括:整体弱化的增加、吞咽困难、运动和休息时的呼吸困难、疲劳、嗜睡、早晨头痛和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变化。
胸壁障碍是导致呼吸肌肉与胸腔之间的结合不足的胸廓变形群。该障碍通常特征在于局限性缺陷并且具有长期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可能。脊柱侧凸和/或脊柱后侧凸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症状包括:运动性呼吸困难、外周性水肿、端坐呼吸、重复性胸感染、早晨头痛、疲劳、睡眠质量差和无食欲。
另外,健康的个体可以利用该系统和设备来防止出现呼吸障碍。
3.2.1系统
一种已知的用于治疗SDB的产品是由ResMed制造的S9睡眠疗法系统。
3.2.2疗法
鼻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疗法已经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前提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作为充气夹板,并且可以通过向前和远离后口咽壁推动软腭和舌头来防止上气道闭塞。
无创通气(NIV)已经用于治疗OHS、COPD、MD和胸壁障碍。
3.2.3患者接口
通过患者接口如鼻罩、全面部面罩或鼻枕的使用来助于处于正压的空气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供给的应用。全面部面罩包括这样一种面罩,其中,该面罩具有至少覆盖鼻孔和嘴部的一个密封形成部分或者单独地至少覆盖鼻孔和嘴部的多个密封形成部分。已知一系列患者接口设备,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受制于令人不适、美学上不合意、适配性差、难以使用以及特别是当长时间佩戴时或者当患者不熟悉系统 时不舒服中的一个或多个。专门为作为个人保护设备的一部分的飞行员或为麻醉剂管理而设计的面罩可能在他们起初应用时是能容忍的,但是在延长的时期例如当睡眠时佩戴是不合意地不舒服的。
3.2.3.1密封形成结构
患者接口通常包括密封成形结构。
一种类型的密封成形结构围绕患者接口的周边延伸,并且意图当利用密封成形结构与用户的面部面对面地接合来向患者接口施加力时对用户的面部进行密封。该密封成形结构可以包括空气或流体填充的衬垫或者由诸如橡胶的弹性体制造的弹性密封件的模制表面或成形表面。利用该类型的密封形成结构,如果适配不足,则在密封形成结构与面部之间将存在间隙,并且将需要附加的力来迫使患者接口紧靠面部以实现密封。
另一种类型的密封形成结构包括薄的材料的片状密封件,该片状密封件被定位在面罩的周边周围,因而当在面罩中施加正压力时对用户的面部提供自密封动作。类似于以前类型的密封形成结构,如果面部与面罩之间的匹配不良好,则可能需要附加的力来实现密封,或者面罩可能泄露。此外,如果密封形成结构的形状与患者的形状不匹配,则可能在使用中起皱或弯曲,引起泄露。
另一种形式的密封形成结构可以使用粘合剂实现密封。一些患者可能觉得经常性地在他们的面部涂覆和去除粘合剂是不方便的。
在转让给ResMed有限公司的以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系列患者接口密封形成结构技术:WO 1998/004,310、WO 2006/074,513和WO 2010/135,785。
3.2.3.2定位和稳定
用于正空气压力疗法的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结构受到对应空气压力的力以中断密封。因此,各种技术已用于定位密封形成结构并且用于维持密封形成结构与面部的适当部位的密封关系。
一种技术是使用粘合剂。见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 2010/0000534。
另一种技术是使用一个或多个条带和稳定系带。许多该系带受制于适配不良、 体积大、不舒服和难以使用。
又被称为“刚体”的刚性件以前已经用于可伸张的头带。一个已知的与刚体被永久地附接(例如积层或缝合)到可伸张材料的大区域上的事实相关的问题限制了材料的可伸张长度,因此影响整个头带的弹性特性。另一个问题涉及头带的清洁,头带的清洁将需要一起清洗该刚体和该可伸张材料,因为它们彼此是永久附接在一起的。
3.3.3.3通气口技术
一些形式的患者接口系统包括通气口以允许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许多该通气口是具有噪音的。其他通气口可能在使用中阻塞并且提供不充分的排放。一些通气口可能例如通过噪音或集中的气流破坏患者的床伴的睡眠。一些通气口不能被彻底清洁并且必须在堵塞之后被丢弃。一些通气口规定使用短的时长即小于三个月,并且因此由易碎材料制造以防止清洗或频繁的清洗,从而鼓励更频繁地替换通气口。
ResMed有限公司已经开发了大量改进的面罩通气口技术。见WO 1998/034,665、WO 2000/078,381、US 6,581,594、US Patent Application、US 2009/0050156和美国专利申请2009/0044808。
现有面罩的噪音的表格(ISO 17510-2:2007,在1米处的10cm水柱压力)
(*仅一个样本,其是在10cm水柱上在CPAP模式中使用ISO3744中规定的测 试方法测量的)
下文列出各种物体的声压值。
3.2.3.4鼻枕技术
一种形式的鼻枕见于由Puritan Bennett制造的亚当电路(Adam Circuit)。另一种鼻枕或者鼻吸是转让给Puritan Bennett公司的美国专利4,782,832(Trimble等人)的主题。
ResMed有限公司已经制造了以下包括鼻枕的产品:SWIFTTM鼻枕面罩、SWIFT IITM鼻枕面罩、SWIFT LTTM鼻枕面罩、SWIFT FXTM鼻枕面罩、LIBERTY全面部面罩。转让给ResMed有限公司的以下专利申请描述了鼻枕面罩:国际专利申请WO2004/073,778(描述了ResMed SWIFTTM鼻枕以及其他方面)、美国专利申请2009/0044808(描述了ResMed SWIFT LT鼻枕以及其他方面)、国际专利申请WO  2005/063,328和WO 2006/130,903(描述了ResMed LIBERTYTM全面部面罩以及其他方面)和国际专利申请WO 2009/052,560(描述了ResMed SWIFT FXTM鼻枕以及其他方面)。
3.2.4PAP设备
通常由PAP设备如电动鼓风机将处于正压力的空气提供给患者的气道。鼓风机的出口经由柔性的输送管道连接到如上所述的患者接口。
3.2.5下颚复位
下颚复位设备(MRD)是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种治疗选择。MRD是可从牙医处获得的、定做的、可调节的口腔矫正器,其保持下颚在睡眠期间处于前部位置。该机械隆起扩展了舌头后面的空间,将张力施加在口咽壁上,以降低气道的塌陷并且减小上颚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涉及提供用于诊断、改善、治疗或防止呼吸障碍的医疗设备,其具有改善的舒适度、成本、功效、使用容易度和可制造性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障碍的诊断、改善、治疗或防止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其包括患者接口、空气回路和处于正压力下的空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另一个方案涉及用于呼吸障碍的诊断、改善、治疗或防止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在相对于环境空气压力的连续正压力下将可呼吸气体流密封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该入口至少包括患者的鼻孔,其中,患者接口被配置为贯穿患者睡眠时的患者的呼吸周期,在使用中维持治疗压力在高于环境空气压力的大约4cm水柱到大约30cm水柱的范围内,以改善睡眠障碍性呼吸。在有个实例中,患者接口包括:衬垫组件,其包括适于对 患者的气道形成密封的密封形成结构以及在使用中被加压到在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下的增压室;定位和稳定结构,其用于维持衬垫组件与围绕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区域的密封接触,同时维持在到患者气道的入口处的治疗压力;气体排放通气口,其被配置为允许患者呼出的CO2流动到患者接口的外部,以使对由患者呼出的CO2的再呼吸最小化;以及框架组件,其可分离地接合衬垫组件并且提供到定位和稳定结构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其具有可被去除以便清洁的密封形成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希望提供这样一种患者接口,该患者接口比现有技术患者接口质量更轻,比现有技术患者接口更不显眼并且在使用中比现有技术患者接口更安静。还希望提供提供这样一种患者接口,当在治疗开始之前连接面罩组件时该患者接口对患者而言是直观的并且该患者接口的调节和佩戴简单以便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其具有可经由硬体到硬体连接定位到患者接口上的密封形成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结构,其可以在不需要患者接口的头带部分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去除以便清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具有密封形成结构的患者接口,其通过挤压密封形成结构的侧面可以将该密封形成结构从框架组件去除,以允许将设置于密封形成结构的保持结构从框架组件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其包括:衬垫构件,其具有保持结构和永久地连接到保持结构的密封形成结构;以及框架构件,其中,保持结构和框架构件可彼此重复地接合以及可重复地脱离,其中,通过衬垫构件与框架构件至少部分结合来形成气体室,其中,在衬垫构件内的空气压力的增加导致密封形成结构与框架构件之间的密封力增大,并且其中,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密封形成结构可以与保持结构共同模制。可以通过收缩衬垫构件的侧面 上的两个相对的位置,衬垫构件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可去除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脱离。衬垫构件可以包括当保持结构与框架构件彼此附接时对框架构件进行密封的密封唇,并且当衬垫构件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时,密封力增大。密封唇可以是与密封形成结构一体的连续的内部周边边缘。保持结构和框架构件可以比密封形成结构更刚性。衬垫构件可以包括增压室,其具有被构造并且被配置为在使用中与患者的上唇相邻放置的后壁,并且增压室可以放置在保持结构和密封形成结构之间。患者接口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和稳定结构或者连接件,以便将定位和稳定结构直接连接到框架构件。增压室可以包括密封唇,密封唇放置在增压室的增压连接区域中,并且密封唇可以适于形成衬垫构件于框架构件之间的气动密封。密封唇可以设置在增压室的部分或整个内部周边或部分或整个外部周边的周围。患者接口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增压室的部分或整个内部周边或部分或整个外部周边的周围附加密封唇。密封唇以一定角度并且在实质上与密封形成结构相反的方向从增压室下垂。密封唇可以被构造并且配置为使得其在实质上朝向密封形成结构的方向中可变形,使得当框架经由增压连接区域附接到增压室时可以在增压室和框架之间形成气动密封。密封唇和增压室可以包括一个物件。可以通过共同模制或者喷射成型来固定地附接增压连接区域和增压室。增压连接区域和增压室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并且增压室可以包括比增压连接区域更柔软的材料。增压室可以包括弹性体材料,并且增压连接区域可以包括具有比增压室的弹性体材料更高的硬度的热塑聚合物、高硬度硅、热固树脂或热塑弹性体。增压连接区域和框架可以由等效的材料制造成。增压连接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保留特征以有助于与框架的连接,并且框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框架连接区域以接收与其对应的至少一个保留特征。在一个实例中,当增压连接区域附接到框架时,完成至少一个保留特征到至少一个框架连接区域的接合可以生成可能生成可听见的咔哒声。至少一个保留特征可以包括第一保留特征和第二保留特征,并且至少一个框架连接区域可以包括第一框架连接区域和第二框架连接区域。可以关于第一框架连接区域互补地设置第一保留特征的尺寸,使得第二保留特征不能与第一框架连接区域接合。保留特征可以是钩状并且框架连接区域是狭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向患者提供可呼吸气体的患者接口。患者接口包括:具有增压连接区域的增压室;设置在增压室上的密封形成结构,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以及包括框架连接区域和头带连接区域的框架,其中,框架连接区域被配置为用于在增压连接区域处附接到增压室,并且其中,密封唇适于形成增压连接区域和框架连接区域之间的气动密封。框架连接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保留特征,以有助于与增压连接区域的连接,并且增压连接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互补连接区域以接收与其对应的至少一个保留特征。至少一个保留特征可以是钩状,该钩状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并且至少一个互补连接区域可以包括导入表面和保留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将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仅输送到患者的鼻部气道的入口。患者接口包括:衬垫构件,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和永久地连接到保持结构的密封形成结构,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以及框架构件,其中,保持结构与框架构件彼此可重复地接合以及彼此可重复地脱离;并且其中,在衬垫构件内的空气压力的增加导致密封形成结构与框架构件之间的密封力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衬垫构件,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其用于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离;以及密封形成结构,其永久地连接到保持结构,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其中,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保持结构由第二材料制造而成,第二材料具有与第一材料不同的机械特征,并且第二材料比第一材料更刚性;并且其中,在衬垫构件内的空气压力的增加导致密封形成结构与框架构件之间的密封力增大。第一材料可以是硅树脂并且第二材料可以是具有比第一材料更高的硬度的硅树脂。衬垫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放置在保持结构与密封形成结构之间的增压室。第一材料可以允许密封形成结构易于适应手指压力,并且第二材料可以防止保持结构易于适应手指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衬垫构件,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其用于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离;以及密封形成结构,其永久地连接到保持结构,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其中,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保持结构由与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并且其中,第一材料允许密封形成结构易于适应手指压力,并且第二材料防止保持结构易于适应手指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衬垫构件,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其用于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离;以及密封形成结构,其连接到保持结构,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其中,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保持结构由与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并且其中,保持结构具有在与框架构件接触的前侧面上的连续周边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所述患者接口包括:衬垫构件,其包括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的密封形成结构;框架构件;以及气体输送导管,其从永久地连接到框架构件的呼吸装置供给可呼吸气体。气体输送导管包括:螺旋线圈,其包括多个相邻线圈,每个线圈都隔开一定宽度并且具有限定线圈直径的外表面;以及与螺旋线圈同轴的材料网,其在多个相邻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附接到螺旋线圈并且具有在多个相邻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折叠部,至少一个折叠部由预先确定的折线限定。至少一个折叠部的顶点限定折叠部直径。当气体输送导管处于自然状态时,线圈直径实质上等于折叠部直径,并且在自然状态中相邻线圈彼此隔开,并且螺线线圈和材料网由热塑性材料制造而成。气体输送导管包括三个不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气体输送导管包括自然长度;延伸状态,在延伸状态中气体输送导管沿其纵轴延伸到比 自然长度更长的延伸长度;以及压缩状态,在压缩状态中气体输送导管沿其纵轴被压缩到比自然长度更短的压缩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患者接口包括:衬垫构件,其包括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的密封形成结构;框架构件;以及气体输送导管,其从永久地连接到框架构件的呼吸装置供给可呼吸气体。气体输送导管包括:螺旋线圈,其包括多个相邻线圈,每个线圈都隔开一定宽度;以及与螺旋线圈同轴的材料网,其在多个相邻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附接到螺旋线圈并且具有在多个相邻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折叠部,至少一个折叠部由预先确定的折线限定;第一端部导管套,其用于将导管永久地且不可旋转地连接到框架构件;以及第二端部导管套,其用于与导管适配器可分离地并且可旋转地连接。气体输送导管包括三个不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气体输送导管包括自然长度;延伸状态,在延伸状态中气体输送导管沿其纵轴延伸到比自然长度更长的延伸长度;以及压缩状态,在压缩状态中气体输送导管沿其纵轴被压缩到比自然长度更短的压缩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患者接口包括:衬垫构件,其包括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的密封形成结构;框架构件;以及气体输送导管,其从永久地连接到框架构件的呼吸装置供给可呼吸气体。气体输送导管包括:多个线圈,每个线圈都隔开一定宽度;以及与线圈同轴的材料网,其在多个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附接到线圈并且具有在多个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折叠部,至少一个折叠部由峰点限定。材料网包括与线圈的第一侧面相邻的隆起部以及与线圈的第二侧面相邻的倾斜部,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当气体输送导管处于自然状态时,材料网的从倾斜部到相邻峰点的坡度比材料网的从隆起部到相邻峰点的坡度更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 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患者接口包括:衬垫构件,其包括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的密封形成结构;框架构件;以及气体输送导管,其从永久地连接到框架构件的呼吸装置供给可呼吸气体。气体输送导管包括:螺旋线圈,其包括多个相邻线圈,每个线圈都隔开一定宽度;以及与螺旋线圈同轴的材料网,其在多个相邻线圈中的相邻线圈之间附接到螺旋线圈。当气体输送导管处于自然状态时,用于隔开多个相邻线圈中的相邻线圈的宽度实质上等于螺旋线圈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衬垫构件,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其用于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离;以及密封形成结构,其连接到保持结构,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患者的两个鼻孔。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保持结构由与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密封形成结构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下壁,以减轻在患者上唇上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本文所述的患者接口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希望提供一种比用于制造现有技术患者接口的方法的复杂度更低的制造方法,以提高制造效率,使用更少原材料并且使操作者需要更少的组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患者接口,其被模制为或者以其它方式构造为具有明确地限定的周边形状,该周边形状意图与预期佩戴者(即患者)的周边形状匹配且相似并且与预期佩戴者的面部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定位和稳定结构的头带夹,所述头带夹包括:机械结构,其将所述头带夹机械地接合到框架组件的头带连接点并且允许所述头带夹相对所述头带连接点旋转;磁体,其使所述头带夹与所述头带连接点磁性地接合;以及狭缝,其用于接收穿过其中的头带条带,其中,当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机械结构防止所述头带夹在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 (Frankfort horizontal direction)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中的线性位移,并且其中,所述机械结构包括凸壁,所述凸壁限定适于接收所述头带连接点的空间。所述凸壁是半圆形,并且所述头带连接点包括筒形部分,所述筒形部分设有被构造为接合所述凸壁的凸面。所述磁体可以通过顶层塑料材料和底层塑料材料保持在所述头带夹内。所述机械结构可以是远离所述底层塑料材料凸出凸壁。所述凸壁可以从围绕所述磁体的圆周部分凸出。所述凸壁可以具有半圆形横截面。所述磁体可以被完全包装在塑料材料中。所述狭缝可以是细长的,所述狭缝在使用中使其纵轴定向为与标称垂直轴平行。当所述头带夹与所述头带连接点接合并且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狭缝可以通过所述框架组件而畅通。所述头带连接点可以包括磁体。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可以被完全包装在塑料材料中。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可以被完全包装在所述框架组件的下臂内。所述头带连接点可以是从所述框架组件的下臂凸起的凸面,使得当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头带连接点抵靠所述凸面。当通过调节所述头带条带的长度来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头带夹可以维持与所述下臂的机械的以及磁性的接合并且相对所述下臂旋转。所述头带夹和/或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可以是铁磁体、永磁体或电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所述框架包括:主体;以及至少一个臂,其从所述主体延伸出。所述至少一个臂在所述臂的远端处设有头带连接点。所述头带连接点包括磁体,所述磁体构造为与所述患者接口的定位和稳定结构磁性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所述框架包括:连接端口,其适于与用于输送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的导管连通;通气口,其被构造为允许来自所述患者接口的呼出空气或呼出气体的排放;以及隔板,其被构造为将经由所述通气口的所述呼出空气或呼出气体与经由所述连接端口的所述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的供给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组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仅输送到患者的鼻部气道的入口。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环件;下臂,其从径向地定位在所述环件上的下臂连接点延伸出;接合件,其在所述环件的上部位置处从所述环件向后延伸出;以及上臂,其在所述接合件的远端处从上臂连接点延伸出,使得所述下臂连接点处于在所述上臂连接点前面的位置。所述上臂连接点和所述下臂连接点隔开预定的距离,以便相对所述患者的面部为所述框架组件提供最大倾斜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用于拆卸患者接口的方法,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所述方法包括挤压或者收缩密封形成结构的侧边,以允许所述密封形成结构从框架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患者接口的方法。
当然,这些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子方案。此外,不同的子方案和/或方案之一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并且还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附加的方案或子方案。
通过考虑包含在以下详述的说明书、摘要、附图和权利要求中的信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其他特征将显而易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组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仅输送到患者的鼻部气道的入口,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环件;下臂,其从径向地定位在所述环件上的下臂连接点延伸出;接合件,其在所述环件的上部位置处从所述环件向后延伸出;以及上臂,其在所述接合件的远端处从上臂连接点延伸出,使得所述下臂连接点处于在所述上臂连接点前面的位置;其中,所述下臂具有远侧自由端,每个远侧自由端都具有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与上头带条带可分离地接合,并且所述上臂在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中导向所述上头带条带的张力向量并且避免延伸越过患者的耳部。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连接点处于所述环件上最上部的位置, 并且所述下臂连接点定位为与所述上臂连接点成80°到160°。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下臂连接点定位为与所述上臂连接点成90°。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彼此隔开,以适应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框架组件的衬垫组件的多个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在矢状面中比在其他平面中更柔韧,以适应不同患者面部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比所述下臂更柔韧。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完全包装在所述下臂中。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磁体的包装提供向前延伸的凸面,并且所述凸面允许到头带夹的圆周边缘的机械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和所述凸面具有大体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这使得当所述头带夹磁性接合时所述头带夹能够相对于下臂旋转,以便当施加头带张力时使下头带条带的扭拧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具有远侧自由端,每个远侧自由端都具有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环件具有径向设置在用于连接到空气回路的连接端口的多孔通气口。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空气回路包括具有连接到所述环件的导管套的气体输送导管,所述环件具有向后凸出的径向壁,所述径向壁经由所述通气口将加压空气的流动路径与废气的流动路径隔离以降低循环噪音。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导管套不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环件。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导管套经由机械互锁永久地连接到所述环件。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框架组件与衬垫组件可分离地接合,所述衬垫组件包括:保持结构,其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 离;以及密封形成结构,其永久地连接到所述保持结构,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所述患者的两个鼻孔;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所述保持结构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所述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其中,在所述衬垫组件内的空气压力的增加导致所述密封形成结构与所述框架构件之间的密封力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下壁以减轻在患者上唇上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和所述保持结构由半刚性材料构成,以提供可分离的硬体到硬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衬垫组件包括当所述保持结构与所述框架构件彼此附接时对所述框架构件进行密封的密封唇,并且当所述衬垫组件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时,所述密封力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用于输送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的导管,所述导管在没有旋转弯管的情况下连接到所述框架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导管永久地连接到所述框架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在相对于环境空气压力的连续正压力下将可呼吸气体流密封输送到至少包括患者鼻孔入口的患者气道的入口,其中,所述患者接口被配置为贯穿患者睡眠时的患者的呼吸周期,在使用中保持治疗压力在高于环境空气压力的4cm水柱到30cm水柱的范围内,以改善睡眠障碍性呼吸;所述患者接口包括:衬垫组件,其包括适于对所述患者的气道形成密封的密封形成结构以及在使用中被加压到在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下的增压室;定位和稳定结构,其用于维持所述衬垫组件与围绕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区域的密封接触,同时维持在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处的治疗压力;气体排放通气口,其被配置为允许患者呼出的CO2流动到所述患者接口的外部,以使对由所述患者呼出的CO2的再呼吸最小化;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框架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包括:如上述所 述的患者接口;空气回路;以及处于正压力下的空气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定位和稳定结构的头带夹,包括:机械结构,其将所述头带夹机械地接合到框架组件的头带连接点并且允许所述头带夹相对所述头带连接点旋转;磁体,其使所述头带夹与所述头带连接点磁性地接合;以及狭缝,其用于接收穿过其中的头带条带,其中,当通过调节所述头带条带的长度来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头带夹维持与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机械的以及磁性的接合并且相对所述头带连接点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磁体通过顶层塑料材料和底层塑料材料保持在所述头带夹内。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磁体被完全包装在塑料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狭缝是细长的,所述狭缝在使用中使其纵轴定向为与标称垂直轴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当所述头带夹与所述头带连接点接合并且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狭缝通过所述框架组件而畅通。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连接点包括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被完全包装在塑料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被完全包装在所述框架组件的下臂内。
根据本发明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夹和/或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是铁磁体、永磁体或电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在相对于环境空气压力的连续正压力下将可呼吸气体流密封输送到至少包括患者鼻孔入口的患者气道的入口,其中,所述患者接口被配置为贯穿患者睡眠时的患者的呼吸周期,在使用中保持治疗压力在高于环境空气压力的4cm水柱到30cm水柱的范围内,以改善睡眠障碍性呼吸;所述患者接口包括:衬垫组件,其包括被适于对所述患者的气道形成密封 的密封形成结构以及在使用中被加压到在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下的增压室;定位和稳定结构,其用于维持所述衬垫组件与围绕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区域的密封接触,同时维持在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处的治疗压力;气体排放通气口,其被配置为允许患者呼出的CO2流动到所述患者接口的外部,以使对由所述患者呼出的CO2的再呼吸最小化;框架组件,其可分离地接合所述衬垫组件并且提供到所述定位和稳定结构的连接;以及如上所述的头带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患者接口;空气回路;以及处于正压力下的空气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衬垫构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所述衬垫构件包括:保持结构,其用于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所述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离;密封形成结构,其连接到所述保持结构,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所述患者的两个鼻孔;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所述保持结构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所述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下壁,以减轻在患者上唇上的压力。
附图说明
通过实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在附图的图中,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包括:
5.1治疗系统
图1a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系统。佩戴患者接口3000的患者1000接收来自PAP设备4000的处于正压力下的空气供给。来自PAP设备4000的空气在增湿器5000中被增湿并且沿空气回路4170传递到患者1000。
图1b显示了正在患者1000上使用具有鼻罩的PAP设备4000。
图1c显示了正在患者1000上使用具有全面部面罩的PAP设备4000
5.2疗法
5.2.1呼吸系统
图2a显示了人类呼吸系统的概况,包括鼻腔和口腔、喉、声襞、食管、气管、支气管、肺、肺泡囊、心脏和横膈膜。
图2b显示了人类上气道的视图,包括鼻腔、鼻骨、鼻外侧软骨、鼻翼大软骨、鼻孔、唇上、唇下、喉、硬腭、软腭、口咽、舌头、会厌、声襞、食管和气管。
5.2.2面部解剖
图2c是具有所识别的多个表面解剖特征的面部的正视图,包括唇上、上唇、下唇、唇下、嘴宽、眼内眦角、鼻翼、鼻唇沟和口角。
图2d是具有所识别的多个表面解剖特征的头部的侧视图,包括眉间、鼻根、鼻突点、鼻底点、唇上、唇下,颏上点、鼻梁、耳上、耳下。还指示了是前后上下方向。
图2e是头部的进一步的侧视图。示出了法兰克福水平和鼻唇角的近似位置。
图2f显示了鼻子的仰视图。
图2g显示了鼻子的表面特征的侧视图。
图2h显示了鼻子的皮下结构,包括鼻外侧软骨、鼻中隔软骨、鼻翼大软骨、鼻翼小软骨和纤维脂肪组织。
图2i显示了鼻子的中间解剖,近似数毫米矢状面,用于显示鼻翼大软骨的鼻中隔软骨和内侧角以及其他。
图2j显示了颅骨的正视图,包括额骨、颞骨、鼻骨和颧骨。示出了鼻甲、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隆凸。
图2k利用头的表面的轮廓以及多个肌肉显示了颅骨的侧视图。显示了以下骨头:额骨、蝶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顶骨、颞骨和枕叶。示出了颏隆凸。显示了以下肌肉:二腹肌、咬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图2l显示了鼻子的前外侧视图。
5.3PAP设备和增湿器
图3a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PAP设备的分解图。
图3b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增湿器的立体图。
图3c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PAP设备的气动回路的示意图。示出了上游和下游的方向。
5.4患者接口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处于自然状态的短导管。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处于压缩状态的短导管的侧视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处于拉长状态的短导管的侧视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处于弯曲状态的短导管的侧视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沿图7中所示的线163-163剖切的短导管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处于弯曲和拉长状态的短导管的立体图。
图10到1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被拉长30mm、60mm、90mm和120mm的距离的导管,其中,导管的下端保持在固定位置,导管的纵轴在其下端处与伸长开始之前的伸长方向垂直。
图15到19显示了被拉长30mm、60mm、90mm和120mm的距离的ResMedTM Swift FXTM鼻枕面罩导管,其中,导管的下端保持在固定位置,导管的纵轴在其下端处与伸长开始之前的伸长方向垂直。
图20到24显示了被拉长30mm、60mm、90mm和120mm的距离的PhilipsTM RespironicsTM GoLifeTM鼻枕面罩导管,其中,导管的下端保持在固定位置,导管的纵轴在其下端处与伸长开始之前的伸长方向垂直。
图25到29显示了被拉长30mm、60mm、90mm和120mm的距离的PhilipsTM RespironicsTM WispTM鼻罩导管,其中,导管的下端保持在固定位置,导管的纵轴在 其下端处与伸长开始之前的伸长方向垂直。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一实例的用以示出头带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31到34是用于显示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一实例的患者接口的示例性步骤的顺序视图。
图35是用于部分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一实例的短导管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36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一实例的整个短导管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37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二实例的用以示出头带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38到41是用于显示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二实例的患者接口的示例性步骤的顺序视图。
图42到4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三实例的框架的不同视图。
图50到5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传出阻止特征的不同视图。
图5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的侧视立体图。
图54是框架的侧视立体图,用于部分地显示连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患者接口的框架的短导管。
图55是图53的框架的正视图。
图56是图54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57是图54的框架的仰视图。
图58是图54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5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五实例的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的侧视立体图,未显示通气口。
图60是图59的框架的正视图。
图61是图59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62是图59的框架的仰视图。
图63是图59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6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以示出头带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6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以示出头带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正视图。
图6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以示出头带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侧视图。
图6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以示出头带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后视图。
图6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以示出鼻衬垫在使用中的近似相对位置而在患者头上显示的患者接口的近视立体图,。
图6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用于显示与框架分离的衬垫夹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70是用于部分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定位于患者接口的定位和稳定结构的下头带条带上的头带夹的立体图。
图7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结构的俯视平面视图。
图7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7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结构的后视图。
图74图73的密封形成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7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衬垫组件的后视图。
图7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衬垫组件的后视图。
图77显示了图53的框架的放大视图,示出了定位在下臂上的磁体。
图7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患者接口,包括被模制到图54到58中所示的短导管的导管套上的框架,患者接口进一步包括以可分离地方式与框架密封地接合的衬垫组件。
图7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另一个实例的患者接口。该患者接口包括定位和稳定结构,该定位和稳定结构包括磁体。该定位和稳定结构可分离地接合具有通气口的框架并且被模制到短导管的导管套上。该框架与衬垫组件可分离地接合。
图8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衬垫组件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8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衬垫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8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显示出可拆卸组件的患者接口的分解立体图。
图8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不具有短导管和衬垫组件的框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患者接口的立体图。
图8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未示出头带条带的患者接口的后视立体图。
图8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显示出彼此附接的组件的患者接口的侧视立体图。
图8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显示出彼此附接的组件的患者接口的正视立体图。
图8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第四实例的未示出头带条带的患者接口的后下立体图。
图8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增压室的放大的前部横截面视图。
图9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增压室的放大的前部横截面视图。
图91是增压连接区域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9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增压室的放大的侧部横截面视图。
图93是连接部分和框架连接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增压室和框架未接合。
图94是连接部分和框架连接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增压室和框架接触但是未完全接合。
图95是连接部分和框架连接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增压室和框架彼此几乎完全接合以使得保留特征偏转。
图96是连接部分和框架连接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增压室和框架接合但是隔开以使得保留特征偏转。
图97是连接部分和框架连接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增压室和框架完全接合。
图98到10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框架的不同视图。
图102到10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增压连接区域的不同视图
图106是框架组件和连接到框架组件的气体输送导管的导管套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07是用于显示气体输送导管的导管套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08是用于显示图107的导管套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10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定位和稳定系统的头带夹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衬垫组件的后视图。
图111是包括用于将输入加压气流路径与到通气口的输出废气的气流路径隔离的结构的框架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与嵌入在框架组件的下臂中的磁体磁性地并且机械地接合的头带夹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框架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14是用于显示图113的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115到12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用于将患者接口安置到患者上的顺序的步骤。
图122到12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用于将患者接口从患者移除的顺序的步骤。
图124到12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用于拆卸患者接口的不同的步骤。
图127到130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用于重组患者接口的不同的步骤。
图131到13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形式的患者接口的不同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之前,要理解该技术是可以变化的,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具体实例。还要理解在本文的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本文讨论的具体实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用于限制。
6.1治疗系统
在一种形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包括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如图1a中所显示的,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经由通向患者接口3000的空气回路4170而将例如空气的加压呼吸气体供给患者1000的气流发生器或鼓风机。
6.2疗法
在一种形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包括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正压力施加至患者1000的气道的入口的步骤。
6.2.1OSA的鼻部CPAP
在一种形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包括通过将鼻部连续气道正压力施加于患者来治疗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方法
6.3患者接口3000
参照图8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方案的非侵入式患者接口3000包括以下功能方案:框架组件3001,包括密封形成结构3100(见图73至图76,图80和图81)和增压室3200的衬垫组件3002(见图71),以及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见图72)。在一些形式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理部件提供功能方案。在一些形式中,一个物理部件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功能方案。使用中,密封形成结构3100设置为围绕患者1000的气道的入口,使得有助于将正压力下的空气供给气道。密封形成结构3100还可以通称为衬垫。
参照图69,图71和图72,框架组件3001用作短导管4180,衬垫组件3002以及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以可移动形式或更永久的形式连接到其上的中央集线器(central hub)。框架组件3001具有用于连接至空气回路4170的短导管4180的连接端口3600(见图53)。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框架组件3001包括框架3310的子组件、短导管4180和通气口3400。
框架3310还可以通称为框架底架(frame chassis)。框架3310可分离地与衬垫组件3002接合以提供与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四点连接。框架3310进一步包括围绕连接端口3600的多孔通气口3400。短导管4180包括包覆成型到或以其它方式连接至短导管4180的一端的非旋转导管套10610。导管套10610包覆成型到或以其它方式连接至框架3310的连接端口3600,以便与衬垫组件3002的增压室3200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例中,短导管4180在没有使用弯管或旋转弯管的情况下直接附接或以其它方式设置于框架3310,这样提供了少了一个部分的更轻量的设置。在一个实例中,短导管4180可以提供足够的柔韧性以执行与弯管或旋转弯管相似的功能,以对特定方向上的导管力矩进行解耦。
在一个实例中,增压室3200和密封形成结构3100模制成型为一体。在另一个实例中,它们形成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部件。
在图71中,衬垫组件3002可以包括密封区域251或密封导管套、侧壁或侧壁区域457,保持结构3242和附接区域158。在一个实例中,衬垫组件3002可以由柔韧的弹性体或橡胶形成。相似地,衬垫组件3002可以包括密封区域251、侧壁或侧壁区域457以及包括保留特征3244、3245的保持结构3242。保留特征3244、3245可以是适于适配通过定位在框架3310上相应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的钩状部3246的形式(例如,见图98和图99),用于将衬垫组件3002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至框架3310。
6.3.1密封形成结构3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密封形成结构3100提供密封形成表面,并且可以额外地提供衬垫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非侵入式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可以由例如硅树脂的软的、柔韧的弹力材料构成。密封形成结构3100可以形成用于来自PAP设备4000的空气的密封路径的一部分,并且构造和设置为形成对围绕两个鼻孔而没有部分地位于鼻子内部的患者气道的密封。例如鼻衬垫或鼻支架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两个鼻孔。鼻衬垫是永久地包覆成型在塑料夹部件/保持结构3242上的软性硅树脂衬垫。衬垫组件3002包括用于将框架3310保持在增压室3200的壁上的保持结构3242。密封形成结构3100用作框架组件3001和患者面部之间的接口。密封形成结构3100提供空气室/增压室3200和在患者鼻子周围的、对于至患者鼻气道的规定的PAP(正气道压力)的输送而言是必要的空气密封。
密封形成结构3100在鼻梁下形成密封。这意图使得患者接口3000不明显,但舒适且稳定以避免泄露。密封形成结构3100具有对于舒适密封而言的经修改的双壁设计(即,具有底衬垫(undercushion)结构265)。这是双壁衬垫隔膜设计。薄的、柔韧的外部隔膜260膨胀并且与面部表面符合。底衬垫结构或内部隔膜265提供次级结构性支撑以增强密封。
参照图69、图71以及图80至图83,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种形式中,衬垫组件3002包括密封形成结构3100和带有保持结构3242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衬垫组件3002可以具有截头圆锥形形状。保持结构3242具有用于与框架3310上的对应连接区域3312、3313接合的宽保留特征3244以及窄保留特征3245。密封形成结构3100可以包括密封凸缘3110和支撑凸缘3120。密封凸缘3110可以包括具有小于大约1mm的厚度、例如为大约0.25mm至大约0.45mm的厚度的相对薄的构件。支撑凸缘3120可以比密封凸缘3110相对更厚。支撑凸缘3120是或包括弹簧状的元件并且用于在使用中支撑密封凸缘3110免于弯曲。在使用中,密封凸缘3110可以容易地对增压室3200中的作用在增压室3200底面上的系统压力作出响应以推进密封凸缘3110进入与患者面部的紧密密封接合中。增压室3200由例如硅树脂的软性材料制成。
参照图81,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种形式中,衬垫组件3002具有密封凸缘3110。密封凸缘3110包括密封区域251的隔膜260-1,而支撑凸缘3120包括密封区域251的底衬垫结构或支持带265。密封凸缘3110在增压室3200的周边3210的周围延伸。支撑凸缘3120设置在密封凸缘3110和增加室3200的边际边缘3220之间,并且至少部分地在增压室3200的周边3210的周围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密封形成结构3100包括上密封部分3102和下密封部分3104(见图81)。上密封部分3102和下密封部分3104例如彼此相邻定位,并且一个区域可以与另一个区域混合。
上密封部分3102
上密封部分3102构造和设置为在鼻子的一部分鼻软骨骨架上形成密封。在一个实例中,上密封部分3102由相对薄的材料构造而成,例如由材料的薄片、凸缘或隔膜,例如由热塑性弹性体或硅树脂,以及进一步例如由当未在使用中时响应于轻轻的手指压力而易于弯曲或弯折的材料来构造。取决于使用上密封部分3102的鼻子的形状,上密封部分3102的相对窄宽度可以与鼻梁接合以形成密封。上密封部分3102的相对较宽的部分可以与和侧鼻软骨相邻的皮肤接合以形成密封。
上密封部分3102未设计为覆盖整个鼻子。在一个实例中,例如密封部分3102构造和设置为薄的和柔韧的,以能适应不同的鼻梁高度。在这种方式中,增加了能够得到良好密封的面部的范围。
进一步,对于给定的面部和鼻子来说,上密封部分3102的柔韧性意味着,如果例如响应于短导管4180的移动增压室3200可以移动,则密封可以维持。
当上密封部分3102构造为使得在使用中上密封部分3102不覆盖鼻骨时,基于如何确切使用患者接口3000以及具体患者的面部的尺寸和形状,上密封部分3102的特定部分可以覆盖一些面部上的一部分鼻骨。在可替选的形式中,上密封部分3102构造和设置为在使用中在鼻骨上形成密封。
下密封部分3104
下密封部分3104构造和设置为在患者1000的一部分上嘴唇上形成密封,并且将至少一部分密封力导向患者1000的颌骨。在使用中,一部分下密封部分3104定位在后上侧片以及鼻翼顶点附近。
在一种形式中,下密封部分3104配置为避免在上齿或上牙龈上的过度压力。在一个实例中,下密封部分3104不沿着骨头(例如颌骨的额突)向上延伸至鼻翼顶点,然而应当理解在其它实例中它可能沿骨头延伸。
下密封部分3104可以由例如由硅树脂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具有大约1mm至2mm的单个的、相对更厚的材料的薄片、边缘或凸缘来构造。在一种形式中,下密封部分3104可以由双重薄片、边缘或凸缘来构造,例如以相对薄的一种和相对厚的另外一种来构造。可替选地,下密封部分3104可以由凝胶填充的囊状物来构造。
“W”形区域
图7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另一个实例的衬垫组件3002。在这个实例中,衬垫组件3002包括在上唇区域255中的大体“W”形状,即沿着上唇区域255中的隔膜260-2的外部(下)边缘260(o)的大体“W”形。
在图76中,在另一个实例中,衬垫组件3002包括具有沿着上唇区域255中的隔膜260-3的内部(上)边缘260(i)和隔膜260-3的外部(下)边缘260(o)的大体“W”形状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在一种形式中,上唇区域255的“W”部分构造和设置为,使得在使用中密封形成结构3100向上(向较高处)移动的情况中,“W”的中间部分在使用中搁在鼻底点或鼻小柱上,在鼻孔之下或在各个左右后上侧片周围的留下空隙或空间(其在底衬垫265的内边缘和增压室3200的内表面之间)。
在另一个实例中,如图110所显示的,衬垫组件3002可以包括在上唇区域255中沿着隔膜260-3的内部(上)边缘260(i)的大体“W”形状以及沿着隔膜260-3的外部(下)边缘260(o)的大体平坦或平面形状。在一个实例中,图110中的大体平坦或平面的外边缘或基本上平坦的下壁可以减轻患者上嘴唇上的压力。
在一个实例中,密封部分3102和密封部分3104的一部分可以具有问号形的,镰刀形的或c形的横截面。该问号形的、镰刀形的或c形的横截面可以在使用中将朝着患者面部的移动或柔韧性的更大范围提供给密封部分3102和密封部分3104。在示出的实例中,问号形的、镰刀形的或c形的横截面设置到底衬垫265和/或侧壁区域457的下部(见图71),这样在底衬垫265的下部之下并且在侧壁区域457附件提供了空间。例如,底衬垫265的下部朝着侧壁区域457的外侧径向偏移。应当理解,可以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整个周边的周围设置这种横截面或仅在密封结构3100的选定区域中(例如只在上唇区域255中)设置这种横截面。而且,这种横截面的尺寸和/或构造在所选择的区域中可以改变。
在示出的图73和图74的实例中,D6为大约40mm至50mm(例如大约42mm),D7为大约55mm至75mm(例如大约68mm),而D8为大约20mm至30mm(例如大约24mm)。尽管提供了具体的尺寸,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尺寸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基于应用其它尺寸是可能。例如,基于应用,示例性尺寸可以改变差不多+/-10%至20%(见图75)。
密封区域251
参照图73,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另一种形式,密封形成结构3100包括密封区域251。密封区域251可以适于与患者1000接口并且与患者气道形成密封。密封区域251可以包括鼻梁区域252,鼻侧面区域253,鼻角区域254以及上唇区域255。密封区域251可以包括隔膜或薄片型密封件260。在一个实例中,隔膜260-1的内边缘可以包括珠状件260-1,例如以防止撕裂,加强沿着边缘的密封。密封区域251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密封区域251的部分或整个周边的周围延伸的底衬垫结构或支持带265。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用于面罩3000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其在通常为鼻尖上方的鼻子区域的上部范围处密封并且越过患者的鼻翼或鼻张开部延伸。
在一个实例中,密封区域251可以预形成或以其它方式预成形以使得符合那个患者的面部形貌。
沿着鼻梁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方案涉及鼻梁区域252中的密封区域251的密封。在一个实例中,鼻梁区域252中的密封区域251适合于沿着患者的鼻突点和鼻根之间的鼻梁,并且沿着鼻梁的鼻软骨区域以及在鼻骨之下或下方接合。也就是说,患者接口3000构造为具有密封形成结构3100,其基本上在患者鼻子的软骨骨架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不在鼻骨上,即沿着鼻梁而没有接触鼻梁/在鼻骨上的皮肤密封。
例如,密封区域251适合于定位且密封在通常在鼻尖上方(即在鼻突点上方)的鼻区域中的其上部范围,并且越过患者的鼻翼或鼻张开部延伸,例如不在患者的鼻骨上方或不越过患者的鼻骨而延伸。
在一个实例中,密封区域251定位在通常靠近具有更大鼻子的一些人的骨和软骨之间的接合点的鼻子区域中的起上部范围,并且避免影响具有较小鼻子的患者1000的视线。
鼻梁区域252
参照图74,鼻梁区域252可以适合于与患者1000的鼻梁接合。在一个实例中,鼻梁区域252可以成形或预形成为适应患者的鼻梁,鼻梁区域252可以比鼻子区 域253的侧面低(即,更靠近附接区域158)。鼻梁区域252可以包括在没有底衬垫或支持带的情况下用于密封的隔膜260-1。在一个实例中,这种布置避免在敏感鼻梁区域252上的过度压力。在一个实例中,在鼻梁区域252处的隔膜260-1可以比例如上唇区域255的密封区域251的其它区域中的隔膜260-1相对更长。鼻梁区域252中的隔膜260-1的长度可以为例如2mm至5mm。在一个实例中,鼻梁区域252中的隔膜260-1的长度可以为大约2mm至4mm。在一个实例中,鼻梁区域252中的隔膜260-1的长度可以为大约3mm。
鼻侧面区域253
参照图74,鼻侧面区域253可以适合于与患者鼻子的侧面接合。在一个实例中,鼻侧面区域253可以预形成为适应患者鼻子的侧面并且有可能适应他们的面颊。鼻侧面区域253在鼻梁区域252处从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顶点延伸至鼻角区域254。鼻侧面区域253从鼻梁区域252向上倾斜至鼻角区域254。鼻侧面区域253可以包括在没有底衬垫或支持带的情况下用于密封的隔膜260-1。在一个实例中,这种设置防止患者鼻侧面或鼻翼或鼻张开部上的过度压力。这些区域上的过度压力会引起鼻软管朝着鼻隔向内塌陷,从而挡住或部分地挡住患者的气道。
鼻角区域254
参照图74,鼻角区域254可以适合于与患者鼻角形成密封。鼻角区域254具有作为密封区域251的最大高度的顶点或尖端。这个高度保证将最大的力施加到鼻角区域254中的密封区域251,这是因为该鼻角区域254中的密封区域251是面部多骨的区域,并且因此对压力敏感度较低。而且,因为患者面部的这个区域中的几何图形相当复杂,所以患者面部的这个区域尤其难以密封,因此施加到这个区域中的密封上的力越大,越可能会形成密封。另外,因为在鼻梁区域252和鼻侧面区域253上要求较小的密封力(为了舒适并且避免闭塞),所以密封区域251必须锚定在鼻角区域254处。鼻角区域254可以包括隔膜或隔膜密封件260以及底衬垫结构或支持带265。隔膜260-1和底衬垫结构265两者的使用可以保证鼻区域254中更大的密封力。在一个实例中,隔膜260-1可以具有大约0.1-0.5mm的厚度,例如大约 0.3mm。在一个实例中,底衬垫结构265可以具有大约0.3mm至2mm的厚度。
上唇区域255
参照图74,上唇区域255可以适合于与患者上唇和鼻底之间的表面接合。在一个实例中,上唇区域255可以具有比鼻梁区域252相对更短的隔膜长度,例如大约0.5mm至大约2.5mm的长度,例如大约1.5mm至2.5mm。在一个实例中,这种更短的隔膜长度在当一些患者在他们的上唇和他们的鼻底之间仅具有小空间时具有优势。上唇区域255可以具有隔膜密封件260和底衬垫结构或支持带265。隔膜260-1和底衬垫结构265两者的使用可以保证上唇区域255中的更大的密封力。在一个实例中,隔膜260-1可以具有大约0.1-0.5mm的厚度,例如0.3mm。在一个实例中,底衬垫结构265可以具有大约0.3mm至2mm的厚度,例如大约1.5mm。在一个实例中,底衬垫结构265的厚度可以沿着上唇区域265的长度改变,例如从鼻角区域254处的大约0.3mm到上唇区域255中央处的大约1.2mm。
密封件
底衬垫结构265或支持带的使用能够使得隔膜260-1或面部薄片与如果只使用单个非支撑薄片的情况相比制造的显著地薄。这是相当有利的,原因在于更薄的薄片继而更柔韧,以使得感觉更柔软和更舒服并且更容易地符合面部轮廓的不规则性。这还允许薄片更容易地响应于作用在增压室3200底面上的增压室3200中的系统压力,以便推进该薄片进入与患者面部的紧密密封结合。
如上文所指出的,患者接口构造为具有基本上在鼻子上的软骨骨架上(即不在鼻骨上)的、并且不阻挡鼻子的密封形成区域。在一个实例中,通过提供沿着患者上唇(例如下密封部分3104)的并且不在患者的鼻子上的压缩密封(例如,使用底衬垫结构265)可以实现这个密封形成区域。通过隔膜260-1中的张力和/或气动密封可以实现患者鼻子上的密封(例如,上密封部分3102)。
在一个实例中,底衬垫结构或支持带265仅设置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鼻角区域254和上唇区域255中。也就是说,密封区域251包括仅构造在鼻梁区域252和鼻侧面区域253中的单层隔膜260-1,并且密封区域251包括上唇区域255和鼻 角区域254中的双层隔膜260-1以及底衬垫结构265。双层结构提供沿着上唇区域255和鼻角区域254的压缩密封。相反,鼻梁区域252和鼻侧面区域253使用隔膜260-1中的张力(由于施加到隔膜260-1的张力而使隔膜260-1的边缘拉伸到密封接合中)和/或增压室3200中的作用在隔膜260-1上的压力(气动密封)以提供密封。单层还设置在鼻梁区域252和鼻侧面区域253中以提供避免任何可能阻挡患者鼻子更柔软和更柔韧的密封件,即防止在患者鼻子侧面或鼻翼或鼻张开部上的会引起软骨向内坍塌并且很可能至少部分地使患者气道闭塞的过度压力。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实例的衬垫组件3002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不同部分中提供不同密封机构。例如,衬垫组件3002可以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较高部分中提供一种密封机构(例如,通过隔膜260-1中的张力的密封和/或气动密封)和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较低部分中提供不同密封机构(例如,压缩密封)。在示出的实例中,衬垫组件3002提供经由双层或隔膜260-1和底衬垫结构265的压缩密封。然而,应当理解,通过例如凝胶填充的或泡沫填充的囊、更厚的单壁(例如大约0.8mm至1.2mm厚的硅树脂)的可替选的结构可以提供压缩密封。
当衬垫组件3002与患者的面部接合并且在使用中处于压力下时或膨胀时,即在施加到衬垫组件3002的正压力下供给空气,密封部分3102、密封部分3104的宽度或接触区域280在使用中与患者的面部接合。宽度或接触区域包括例如沿着节流孔275的边缘的内边缘280(i)(见图73)以及外边缘280(o)。例如基于使用上密封部分3102的鼻子的形状,上密封部分3102的相对窄的宽度可以与鼻梁接合以形成密封。上密封部分3102的相对更宽的部分可以与邻接侧面鼻软骨的皮肤接合以形成密封。在下密封部分3104中,基本上下密封部分3104的整个宽度可以沿着鼻角区域254和上唇区域255与皮肤接合以形成密封。因此,在使用中与患者面部接合的密封部分3102、密封部分3104的宽度或接触区域可以在衬垫组件3002周边的周围改变以形成密封。
密封薄片
在一个实例中,如图73和图74所显示的,密封区域251的每个鼻侧面区域253 包括沿着隔膜260-1的内部周边从隔膜260-1的边缘突出的例如翼或密封薄片的部分270。每个密封薄片270都适合于在与患者鼻子的鼻翼大软骨和外侧鼻软骨(还称为鼻翼皱)之间的接合点相邻的区域上形成密封。使用中的密封薄片270在面部上的确切位置可以基于使用该密封薄片的鼻子的尺寸和形状而改变。
如所示出的,每个密封薄片270至少部分地向外远离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增压室3200而形成角度或预偏置。当密封薄片270与患者的鼻子接合时,密封薄片270朝着增压室3200偏转,着提供用于上文提到的接合点中的密封的偏置。也就是说,密封薄片270的形状、柔韧性和预偏置允许薄片270适应这个接合点中的曲率或轮廓的改变(例如,这当鼻翼或“鼻张开部”在使用中时趋向连续改变),以便在使用中维持密封并且防止泄露。
参照图73和74,在一个实例中,密封凸缘3110(包括隔膜260-1和密封薄片270)限定大体T形节流孔。隔膜260-1的沿着其内周边的边缘连同每个密封薄片270的沿着其内周边的的边缘一起配合将节流孔275限定在增压室3200中。在一个实例中,这种节流孔275为大体T形,包括上节流孔部分275(1)(沿着如图73中所看到的竖直轴v)和通常垂直于上节流孔部分275(1)而延伸的下节流孔部分275(2)(沿着如图73中所看到的水平轴h)。
鼻侧面区域253的密封薄片270改变限定节流孔275的边缘的曲率和/或角度,即节流孔275的边缘至少沿着密封薄片270向上或向外远离增压室3200弯曲。
衬垫的曲率
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曲率可以沿着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中的不同区域中的隔膜260-1的患者接触表面改变,例如以有助于在患者的面部的不同区域中的密封。
例如,如图73中所显示的,鼻梁区域252和上唇区域255各自都包括曲率上为局部鞍型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一个方向上向上弯曲并且在另一个方向上向下弯曲。应当理解上文提到的曲率形状为近似形状并且不应当限制为这种形状的严格数学上的定义。另外,应当理解那个区域可以包括近似的曲率形状,但是这种曲率的量级可以不同。例如,鼻梁区域255和上唇区域255两者都可以包括为局部鞍 型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但是每个区域中,在这种鞍型形状的一个和/或两个根本方向上的曲率的量级可以不同。
在一个实例中,在单个面罩应当用于适配于大约85%的女性人口的情况下,底衬垫孔宽度(例如,在图76中以uw示出)为大约36mm至大约42mm,或大约38mm至40mm。在一个实例中,在单个面罩应当用于适配于大约85%的男性人口的情况下,底衬垫孔宽度为大约40mm至大约46mm,或大约42mm至大约44mm。在一种形式中,为了与不同种族的鼻宽度变化相符,为了适配于高达95%的平均人口,底衬垫孔宽度为大约50mm至大约56mm,或大约52mm至大约54mm。
在一个实例中,在单个面罩应当用于适配于大约85%的女性人口的情况下,隔膜孔宽度(例如,在图76中以mw示出)为大约23mm至大约29mm,或大约25mm至大约27mm。在一个实例中,在单个面罩应当用于适配于大约85%的男性人口的情况下,隔膜孔宽度为大约39mm至大约45mm,或大约41mm至大约43mm。在一种形式中,为了与不同种族的鼻宽度变化相符,为了适配于高达95%的平均人口,底衬垫孔宽度为大约49mm至大约55mm,或大约51mm至大约53mm。
侧壁区域457
参照图71,侧壁区域457可以在衬垫组件3002的密封区域251和附接区域158之间延伸。侧壁区域457一般可以为圆锥形,也就是说,该侧壁区域457可以具有在最接近附接区域158处的第一直径以及最接近密封区域251的第二直径,其中第一直径小于第二直径。侧壁区域457可以具有大约1.5-5mm的厚度,例如大约1.5-3mm,例如大约2mm。这种厚度可以提供对密封区域251的一些支撑以保证在使用时密封形成结构3100不会因为头带张力而坍塌。
更薄壁截面
参照图71,在密封区域251和附接区域158之间的侧壁区域457包括与密封区域251的上唇区域255相邻的区域,该区域包括比密封区域251的鼻梁附近、鼻侧面和鼻角区域的对应厚度小的厚度。也就是说,该区域包括与密封区域251的 上唇区域255相邻的薄壁横截面。这种更薄横截面的区域使沿着上唇区域255的截面由密封区域251提供的力减少。例如,这种区域提供沿着上唇区域255的、比鼻角区域254小的压力(即,沿着鼻角区域254比上唇区域255更硬,从而导致或影响沿着鼻角区域254的相对更大压力(沿着与鼻翼相邻的唇角)),以便避免作为患者鼻子的较敏感区域的患者鼻子的鼻小柱或鼻中隔上的过度压力。
图74描绘了鼻梁区域252和上唇区域255,显示仅构造在鼻梁区域252中的单层或隔膜260-1,和在上唇区域255中的双层或隔膜260-1以及底衬垫结构265。例如,在与上唇区域255相邻的侧壁区域457中的更薄横截面区域避免在鼻小柱或鼻中隔上的过度压力。
6.3.2增压室3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种形式的一个方案的增压室3200用作允许患者的鼻孔和经由短导管4180的来自PAP设备4000的空气供给之间的气流。在这种方法中,增压室3200可以可替选地用作在呼吸周期的吸气部分期间的入口歧管,和/或在呼吸周期的呼气部分期间的出口歧管。
增压室3200包括保持结构3242和增压连接区域3240。
部分的增压室3200由侧壁形成。在一种形式中,侧壁包括密封区域251的侧壁区域457。增压室3200具有成形为大体符合普通人的面部的表面轮廓的周边3210(见图73至图76)。在使用中,增压室3200的边际边缘3220定位为极为接近患者面部的相邻表面(见图80和图81)。与患者面部的实际接触由密封形成结构3100提供。在一个实例中,密封形成结构3100在使用中关于增压室3200的整个周边3210延伸。在一个实例中,增压室3200适合于接收包括鼻突点的患者的鼻子的一部分,例如增压室3200在包括鼻突点的鼻子的软骨骨架的一部分上或周围形成。
在一个实例中,增压室3200的壁是柔韧的、或半刚性的。在一个实例中,增压室3200不包括刚性框架或外壳。在一个实例中,增压室3200的壁是非刚性的,并且例如增压室3200的壁是非松软的。在特定形式中,增压室3200的壁的柔韧 性有助于将导管拖拽力去除以免扰乱密封。
在一种形式中,增压室3200的壁由硅树脂橡胶模制成型。在一个实例中,增压室3200的壁由具有大约35至大约40的A型压痕硬度的、并且具有大约2mm至大约4mm范围的厚度的硅树脂橡胶构造而成。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特定形式中,增压室3200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厚度。
增压室3200可以由热塑性材料构造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的另一个方案,增压室3200提供密封形成结构3100与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之间的衬垫功能。
可是,在增压室3200的一种形式中,由相同的物理部件来执行入口/出口歧管以及衬垫功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可替选形式中,它们由两个或多个部件形成。
密封形成结构3100和增压室3200可以例如模制成型而形成为单个且统一的部件。
增压室3200的边际边缘3220形成与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连接。边际边缘3220可以由例如具有在大约35至大约45的范围内的A型压痕硬度的硅树脂橡胶形成。然而,如果相应地调节边际边缘3220的厚度以获得相似的力水平的话,那么更宽的范围是可能的。
在一种形式中,增压室3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密封唇3250(见图80)。密封唇3250可以由例如具有在大约30至大约50的范围内的A型硬度的硅树脂橡胶的柔韧弹力材料构造而成,以形成相对软的部件。密封唇3250可以位于增压室3200的内表面或内周边上或者位于增压室3200的整个内周边区域上或形成为增压室3200的内表面或内周边的一部分或形成为增压室3200的整个内周边区域的一部分。但是,应当预想到密封唇3250可以设置在增压室3200的外表面或外周边周围,或增压室3200的整个外周边周围。密封唇3250可以形成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气动密封,如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密封唇3250和增压室3200还可以包括一体件。
其他患者接口设备形成增压室和使用压缩密封的框架之间的气动密封,以压紧 由例如硅树脂的弹性变形材料制成的增压室,从而将增压室接合到框架上并且同时形成气动密封。相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种实例,当通过妨碍密封唇3250紧靠框架3310偏转来将增压室3200初始固定到框架3310时,形成气动密封。当增压室3200内的压力增加到空气压力以上以用于治疗呼吸障碍时,气动密封增强并且密封力增大,因为利用相对框架3310的更大力来推进密封唇3250。在这些其它患者接口设备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增压室3200内的空气压力不影响密封形成结构3100和框架3310之间的密封力。而且,这些其它患者接口设备具有带有用于与框架和密封唇接合的侧壁的松软的衬垫,因为它们易于符合手指压力而柔软的、是非刚性的、并且不太费力就能弹性拉伸或弯曲。具体的,由于鼻衬垫的尺寸和长宽比相对大,这有助于衬垫的柔软性。用于框架接合的侧壁如此柔软,以使得衬垫的相对的侧面能够利用极小的指力就收缩在一起并且相互接触。这种对于框架接合而言的容易的侧壁变形对于患有手部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可以是在其他患者接口中难以将衬垫快速连接至框架主要来源。应当理解通过形成上文描述的、具有足够刚度的增压室3200特征,可以改进由密封形成结构产生的密封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增压室3200的厚度使得厚度从增压连接区域3240至密封形成结构3100变得更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增压室3200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附近或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处厚约2mm至3mm,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密封形成结构3100之间的点处厚度为1mm,以及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附近或在在密封形成结构3100处厚度为0.75mm。形成具有这些特征的增压室3200可以又注模成型制造来完成。增压室3200的厚度上的逐渐减少使得越靠近密封部分3102、密封部分3104的接触区域的硅树脂材料的变形越大,从而增强患者舒适度并且减少密封干扰的可能性。
一些鼻患者接口具有以下的组装顺序:(i)增压室,(ii)头带连接,(iii)密封形成结构。相反,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患者接口3000的一个实例具备以下组装顺序:(i)头带连接,(ii)增压室,(iii)密封形成结构。这种设置中的不同意味着头带张力不会引起可能导致密封力中断的增压室3200和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变形。
6.3.3框架3310
框架3310可以由包括伊士曼化学公司(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制造的TritanTM,由EMS-Chemie AG制造的GrilamidTM,或阿科玛股份有限公司(Arkema,Inc)制造的RilsanTM G170的热塑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无色干净透明的热塑性塑料用于框架3310,而不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这设置为患者1000提供未受阻的视线和不引人注目以及对于患者接口3000而言的稳定性的透明眼下框架3310。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框架3310可由聚丙烯形成。在其它实例中,框架3310可由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形成。框架3310包覆成型在短导管导管套10610上,同时旋转体端4190经由妨碍按压配合而接合到短导管4180。短导管4180的柔韧的和可延伸的特征与360°旋转体端件4190一起设计为将面罩3000从空气回路4170的额外气体输送导管4178上机械分离。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框架3310可以制成一种尺寸,但是公共尺寸化的连接特征可附接至单个框架3310的增压室3200和密封形成结构3100可以制成多个尺寸。在一个实例中,密封形成结构可以制成三个尺寸但是使用相同的可附接至框架的保持结构。但是,应当理解密封形成结构或多或少的尺寸是可能的。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框架3310可以在没有任何底切的情况下模制成型,使得其可以被模制成型进而在没有弯折的情况下将其从模制成型工具上移除。
参照图59至图63,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另一个实例中,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部分3100经由至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四点连接保持在密封位置。框架3310提供两对相对臂:两个上臂10320和两个下臂10330。两个上臂提供一对相对的上头带连接点10325。下臂10330提供一对相对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在一种形式中,下头带连接点10331具有与下臂10330一体形成的圆柱形形状。
如所示出的,框架3310包括:主体,其为限定连接端口3600的环件或环状部分10315的形式;以及接合件或接合部分10316,其在环件10315上的上部位置处从环件10315向后延伸出(例如见图59-图61)。下臂10330从径向定位在环件10315上的下臂连接点10317延伸出。上臂10320在接合件10316的远端处从上臂连接 点10305(还称为顶框架连接点)延伸出,使得下臂连接点10317在上臂连接点10305的前部位置中。
在一个实例中,如图60中所最好地显示的,上臂连接点10305在环件10315的最上部的位置,而下臂连接点10317定位为与上臂连接点10305成大约80°至大约160°,例如大约90°。
在一个实例中,上臂10320和它们的上头带连接点10325定位且定向为,使得它们将由上头带条带10230提供的力/张力导向到向上力向量。向上力向量提供力以允许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最佳地密封在上唇部和软骨骨架上。上头带条带10230将框架3310的顶部上的向上力向量以将这个力转化到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方式导向密封区域251的顶鼻梁区域252。上臂10320朝着从顶框架连接点10305向上的方向成拱形或弯曲。
在一个实例中,下臂10330和它们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定位并且定向为,使得它们将下头带条带10220导向向下力向量,其提供抵抗鼻罩3000向上缩的反作用力并且提供在向上方向中的任何密封破环性力从而增加稳定性。反作用力还可以提供向下力向量,这样在使用中增加患者接口3000的短导管4180的导管上部配置的稳定性。
如所注意到的,上臂连接点10305以及下臂连接点10317隔开预定距离,即上臂连接点10305设置在下臂连接点10317之后或后部,这相对于患者的面部提供了框架3310的最大倾斜范围。这种偏移间距限定提供最大倾斜范围的力臂MA(见图111)。这种偏移间距由接合部分10316的使用部分提供。
图111显示在上臂连接点10305和下臂连接点10317之间的关于在框架下侧的旋转中心或枢轴点PP的力臂MA。在一个实例中,与当密封形成结构3100附接或接触患者的面部时所示出的相比,枢轴点PP可以低于和/或更靠近患者的面部。由于在框架3310上的上臂连接点10305的单个和中心位置,框架的旋转枢轴点/旋转中心PP相对于患者的面部向更低处移动。这在上头带条带10230被调节/紧固时产生倾斜,以保证患者接口3000很好地适配于患者。基于患者的面部和期望的 配合,框架3310将上臂10320从下臂10330分离,以便使上条带10230可以具有到下条带10220的不同张力。
上头带条带10230经由上臂10320在单个中央上部点10305处连接至框架3310,因此当施加头带张力时,上头带向量UV基本上平行于法兰克福平面方向。这最小化了面罩3000的上缩或下缩,并且形成了良好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上臂10320与上头带条带10230可分离地接合,并且上臂10320将上头带条带10230的张力向量导向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中并且避免越过患者耳朵而延伸。在一个实例中,当应头带张力时,下臂10330提供基本上平行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的下头带向量LV。
图111显示最大倾斜范围方案以及该最大倾斜范围与头带力或张力向量的关系。当上头带条带10230被紧固时,上头带条带10230会拉动上臂10320并且使患者接口3000倾斜以及更好的配合和/或密封,使得框架3310的前表面的横截面基本上垂直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这会防止面罩3000相对于患者的面部而上缩或下缩。
而且,在一个实例中,上臂10320包括足够的硬度/刚度,以便来自上头带条带10230的头带张力不引起上臂10320的大体变形或改变上臂的形状或轮廓。例如,上臂10320足够刚性或足够硬以相对于框架3310的转动并且防止当施加头带张力时,上臂10320顺直或变平。相反,来自对上头带条带10230进行紧固的头带张力的力被转化到上臂连接点10305,以使框架3310的环件10315关于如上文指出的旋转枢轴点/旋转中心PP而倾斜,以便衬垫组件3002提供最佳的密封。
WO2009/108995公开一种面罩系统实例,该面罩系统包括带有设置有上和下头带连接件的上臂和下臂的覆盖件。与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实例的框架3310相反,WO2009/108995中的旋转/倾斜的中心位于与上头带连接点以及下头带连接点的相同冠平面中,即WO2009/108995并未偏移上头带连接点和下头带连接点。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框架3310提供不位于和上头带连接点以及下头带连接点相同的冠平面中的旋转/倾斜中心。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例 的患者接口3000提供鼻接口或鼻面罩,其提供了比例如在WO2009/108995中所公开的全面部面罩更小的面部占用空间,并且当调节头带张力时提供不同的向量和倾斜。
在单个点(即例如上臂连接点10305)处将上臂10320接合至环件10315的、在环件10315上的接合件10316相对刚硬,以便力被基本上完全转化并且足够牢固,以防止在接合件10316处的破损。可以由结构元件(加强肋部)或材料属性(更厚或更硬的材料)或两者的接合来实现刚硬度。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框架3310的上臂10320是对称的。上臂10320在顶框架连接点10305处从框架3310延伸出并且在患者的眼睛和耳朵之间的中间位置基本上终止。使用中,上臂10320在患者的脸颊上延伸并且具有弯曲的轮廓以配合患者的面部的轮廓,以使得障碍最小化。上臂10320从患者的面部向外延伸出以便使上臂10320和患者的面部之间的接触最小化以避免不舒服。在进一步实例中,上臂10320从框架3310的顶框架连接点10305延伸80mm至100mm之间。
下臂10330在近似平行于横向平面中的上臂10320的第二弯曲截面10311的方向中以一角度从框架3310向外延伸出(见图62和图63)。下臂10330具有矢状面中的一些曲率,并且曲率方向在向下方向中。下臂10330具有弯曲轮廓以在使用中配合患者的面部,以便使障碍最小化并且与患者的面部接近一致。
下臂10330的长度近似为上臂10320的长度的一半。在使用中下臂10330延伸至基本上在患者脸颊的底部上的点。在进一步实例中,下臂10330从框架3310的连接部分3600的底部延伸20mm至40mm之间。
6.3.3.1框架3310的臂的形状
参照图56-图61,从顶框架连接点10305开始,上臂10320进入近似跟踪连接端口3600的曲率的向下拱形方向中。从框架3310延伸出的拉伸空隙10306将上臂10320与下臂10330分隔开。这将上臂10320从下臂10330分离,并且因此框架3310的四个臂10320、10330中的每个都应当最低限度地影响其它臂 10320、10330。相反,Y形或分叉的臂件通常易于对上头带点到下头带点之间的移动进行转化。
每个上臂10320具有从顶框架连接点10305延伸到第一弯曲10308的第一弯曲截面10307。第一弯曲截面10307的内表面的轮廓弯曲至对应于衬垫组件3002的外表面上的轮廓。第一弯曲截面10307的底边缘与连接端口3600的外部径向边缘一级下臂10330的上边缘限定拉长的空隙10306。基本上直截面10309从第一弯曲10308延伸到第二弯曲10310。
第二弯曲截面10331从第二弯曲部10310开始延伸直到上臂10320的远端。第二弯曲截面10331的曲率方向在向上方向中。上臂10320的第二弯曲截面10331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刚性。第二弯曲截面10322朝着上头带连接点10325在宽度上延伸到锋利或光滑过渡,以形成上臂10320的更薄远端10323。
上臂10320的远端10323是上臂10320的扩大部分,上臂具有以拉长的狭缝10325的形式的上头带连接点10325以接收上头带条带10230。远端10323与第二弯曲截面10311向上成角度,以在使用中将上头带连接点10325基本上定位在患者1000的眼睛和耳朵之间。在使用中,远端10323的内表面轮廓符合患者的在上脸颊区域中的和基本上在眼睛和耳朵之间的面部轮廓。拉长的狭缝10325的纵向轴定向为基本上与上臂10320的纵轴垂直(例如,如图61中所看到的,狭缝10325的纵轴基本上垂直于上臂10320的第二弯曲截面10311的纵轴)并且尺寸设计为接收穿过其中的上头带条带10230。
因为上臂10320具有三维形状并且是非平面的,所以上臂10320具有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中的曲率。上臂10320的形状意图跟随患者的脸颊,框住患者的脸并且在患者的视线外。综上所述,上臂10320的轮廓显示直截面10309的内表面是弯曲的,使得内表面在使用中符合患者面部的接近于脸颊区域的曲率(见图58)。另外,上臂10320是弯曲的且相互隔开以适应可分离地附接至框架3310的衬垫组件3002的多个尺寸。例如,上臂10320的第一弯曲截面10307可以隔开另一个预定距离以适应衬垫组件3002的宽的尺寸范围。
上臂10320的曲线的形状意图紧跟患者的脸颊。在使用期间与患者的脸颊接触的上臂10320的相对位置是使得上臂10320不在患者的面部上滑动。例如,上臂10320可以轻轻地位于患者的颧骨之下,防止上臂10320向上滑动。而且,在上臂10320的大部分或全部内表面和患者的面部之间的接触可以增加摩擦力以防止滑动并且最终最小化对密封力的扰乱。上臂10320的弯曲轮廓的形状将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导向大部分人体测量范围上的眼睛和耳朵之间。这种定向是有益处的,这是因为这是美观的并且从患者1000以及患者床伴1100的视角来看是无障碍的。
6.3.3.2框架3310的臂的柔韧性
上臂10320在沿着上臂的特定位置上的特定方向中相对于臂10320和/或框架3310更加柔韧。通过当在特定方向中位移时更柔韧的上臂10320,向患者1000更提供好的舒适度,由导管力矩引起的密封中断的更小的可能性,并因此导致增加根据使用频率和疗法持续期间的患者对疗法的遵从度。在一个实例中,上臂10320比下臂10330更柔韧。当头带条带10230,10220被紧固时,臂10320,10330都不拉伸。
在不同方向上的上臂10320的相对柔韧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上臂10320可能在如图60所显示的矢状面(例如侧向外方向)中比在其他平面中更柔韧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面部宽度。如果如图60中显示的横断面(例如,竖直向下方向)中的柔韧性太大(即等于侧向外方向),那么可能存在密封不稳定。在一个实例中,上臂10320在侧向向外方向上比在垂直向下方向上更柔韧。上臂10320在侧向向外方向上比在垂直向下方向上更柔韧9到10倍。优选地,上臂10320在侧向向外方向上比在垂直向下方向上柔韧9.23倍。导管力矩还可以在与其他面罩部件的连接中处理,诸如短导管4180(例如使其更轻重量的、更美观的或更柔韧的)、或旋转连接件的使用、球窝接头或甲胄状或皱状截面。但是,变化的面部宽度主要由上臂10320的柔韧性来确定,并且因此,上臂10320需要在侧向向外方向上比在与竖直向下方向上更具柔韧性。
下臂10330的中央区域10313比下臂10330的远端窄(见图60)。这个更窄的中央区域10313为下臂10330提供一些柔韧性,以便于在矢状面中弯折。下臂10330与其在矢状面中的柔韧性相比是基本上不柔韧的或者不像在冠状面和横断面中那么柔韧。控制下臂10330的柔韧性使得面罩3000对于患者1000而言更稳定和舒适。通过使用可调节钩环连接机构950来调节头带条带10230、10220的长度以紧固头带条带10230、10220。因为头带夹10210的机械保留件10215接合下臂10330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并反向拉动下头带连接点10331,所以对头带条带10220的长度的调节可以引起下臂10330朝着患者1000的轻微弯折。
现有面罩的一些刚性头带部件比框架更硬。典型地,这些刚性头带部件使用螺纹臂和螺栓以手动调节头带来配合患者的头部。尽管柔韧框架可改进面罩舒适度,提供良好的密封,使疏忽所致的泄露最小化并且使得对于治疗的低压力水平而言的头带太紧的风险最小化,但是如果要求柔韧框架与密封形成结构可分离地拆卸,那么会引发一些困难。密封形成结构是有弹柔韧的,以使得密封形成结构形成对病人气道的密封。如果密封形成结构和框架具有相似的柔韧性(即非常柔韧或松软),那么对于患者1000来说将两部分接合在一起是困难的,对于在昏暗房间中患有手部关节炎的患者1000尤其困难。
现有面罩的一些刚性头带部件可从框架上拆卸。典型的这是通过两者都是刚硬的部件的刚性臂和面罩框架之间的卡扣配合或夹连接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刚性臂和框架之间的硬体到硬体的连接类型可能导致在连接点的较少柔韧性,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力来在引起有较大脸宽度的患者的不舒适的点处弯折,这是因为当刚性的臂迫于向外弯折时可能要经受收缩力。一些这种刚性头带部件在刚性臂的远端处具有硬夹(hard clip),以用于与框架的可分离的连接。硬夹永久地连接至头带条带,这当在洗衣机里清洗头带时可能破坏洗衣机桶或其它洗衣物品。而且一些这种刚性头带部件趋于要求具有更宽框架的患者接口,这意味着头带条带从在彼此隔开更远距离处的框架位置开始。更宽的框架可以具 有视为框架的一部分的一体形成的侧臂,这是因为他们由同样的材料制成。患者1000和他们的床伴1110可以感知到更宽框架使显眼的且不具备期望美观性,这是因为更宽框架覆盖了面部上刚打区域。相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实例中,上臂10320由比头带条带3301柔韧差的材料制成。换句话说,头带条带3301是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最柔韧的部件,这是因为其主要由织物制成。在一个实例中,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第二柔韧和第三柔韧的部件分别是上臂10320,然后是下臂10330。最刚性或硬性的部件是框架3310,尤其,框架3310的最接近连接端口3600的区域不易于或根本不弯折,拉伸或弯曲,这是因为这个区域是打算通过弹性体变形而与患者气道形成密封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独立部件的柔韧性的差异可以控制在特定位置处的弯折总量并且还确定当施加特定力即导管力矩或容纳更大的脸宽度时,特定部件开始弯折的顺序。独立部件的柔韧性的差异还可以在它们开始以特定方式或顺序中断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密封之前对力进行解耦。对于这些因素目的在于对患者接口3000而言同时解决舒适性、稳定性和提供良好密封的需求。
6.3.4增压室和框架之间的连接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增压室3200可移除地附接到框架3310,例如,以利于清洁或对不同尺寸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进行改变。这可以允许增压室3200能够比框架3310和短导管4180更频繁地清洗和清洁。此外,可以允许增压室3200与头带条带3301独立地清洗和清洁。在一个可替选形式中,增压室3200不易从框架3310移除。
增压室3200可以包括增压连接区域3240(见图81)。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保持结构3242的形状和/或构造与对应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形状和/或构造互补(见图83)。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保持结构3242比增压室3200的其他部分更具刚性,并且可以由与框架3310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由聚丙烯或聚酰胺制成。在其他示例中,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由尼龙制成,并且框架3310由聚丙烯制成。尼龙、聚酰胺和聚丙烯不是软材料,并且不易适应手指压力。 因此,当他们相互接合时,存在可听见的咔嗒声和硬体对硬体连接。在图83和图102-105中以类似圆、抛物柱面或双曲柱面的形式描绘了保持结构3242的形状。保持结构3242不能拉长且不可伸长,以便在其与框架3310接合和从框架3310分离时保持其大致形状。保持结构3242的形状允许轻微程度的弯曲,但不足以致使保持结构3242的两相对侧在用手指压力捏在一起时能够互相接触。换句话说,只有在于正常的治疗情况下不会发生的、由患者1000施加显著收缩力的情况下,保持结构3242的两相对侧才能达到接触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在模制成型后,保持结构3242可被粘合(例如,使用粘合剂)到增压室3200上。在另一个示例中,在保持结构3242和增压室3200之间可以使用完整化学键(分子的附着)。
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保持结构3242可以在没有任何底切的情况下模制成型为,使得其可在没有挠曲的情况下模制成型然后将其从模具中移出。保持结构3242在与框架3310接触的前侧上具有连续的周边边缘。这种连续的周边边缘被暴露以使得其与框架3310以硬体对硬体接合的方式接触。这与大部分的软体对硬体连接形成对照,在一些现有的面罩中的软体对硬体连接的情况下,存在覆盖和重叠大部分可拆卸刚性保持结构的密封形成结构的前唇部分。前唇部分由LSR形成并且包裹保持结构,以将其保持在一起。然而,在这样的现有面罩中,难于并且麻烦的是通过可拆卸夹子包裹前唇部分,并且夹子可能错位而会随后导致密封形成结构不能连接到框架。
保持结构3242的一个目的在于,在其当与框架3310接合时对齐增压室3200,因为增压室3200的保持结构3242的形状(可能以不同深度)保持在框架3310的妨碍部分3314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之间限定的空间中(图97)。
保持结构3242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和相对纵向移动来将保持增压室3200保持到框架3310。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保留特征3244、3245,并且可以存在至少一个互补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保留特 征3244、3245(图81)。除了防止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之外,保留特征3244、3245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两个部件之间的相对纵向运动。增压室3200的剩余部分可以包括比保持结构3242和增压连接区域3240更柔性的材料。
在一种形式中,增压连接区域3240由刚性或半刚性的材料(例如高硬度硅或TPE、塑料、尼龙、耐高温材料、聚丙烯和/或聚碳酸酯)构造而成。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由与增压室3200的其他部分不同的材料构造而成。例如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是与增压室3200的连接部分3202(图81)永久连接的、一体结合的或机械互锁的独立部件。转到图89,增压室3200的连接部分3202可具有与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保持结构3242大致相同的厚度。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包括舌状部3211,该舌状部3211被构造或布置为能够由通道部分3211.1(例如框架3310的通道部分)(图92)匹配地接收。以这种方式,通道部分3211.1可形成用于舌状部3211的配合特征,反之亦然。另外,舌状部3211及通道部分3211.1可以定尺寸为使这个区域中的密封表面面积最大化。
6.3.4.1.1增压室与框架中的附接和从框架的移除
增压室3200可固定地附接到框架3310,但它也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框架3310。图90示出在相对于框架3310的连接位置中的增压室3200的连接部分3202。在本示例中,增压连接区域3240仅包括被定位在连接区域3240上的保留特征3244。图90示出穿过钩状部3246的横截面,而图92示出不存在钩状部3246的另一个横截面,以形成例如通道或凹槽3211.1。弹性钩状部3246是一类卡扣式压配合构件,以提供高保持力(以防止意外分离),并还使能相对容易地有意移除。在图92中,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框架3310以舌槽方式简单地装配在一起。框架3310和保持结构3242可成形为使得在保留特征3244、3245与框架3310接合之前舌状部3211与通道部分3211.1接合。这可有助于保留特征3244、3245对齐以进行连接。
连接到框架3310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见图81),包括位于顶部和底部的 两个(不同宽度的)“卡扣特征/钩状部”(例如,保留特征3244、3245)。这使与框架能容易地单向组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提供足够的保持力。当将硅唇密封3250组装到框架3310时,在衬垫组件3002的内周边周围的硅唇密封3250紧靠框架3310上的妨碍部分3314偏转,如图90所示。这种妨碍提供了衬垫组件3002和框架组件3001之间的、在压力下绝对增强的空气密封。通过在位于顶部和底部的两个“卡扣特征”位置(例如保留特征3244、3245)处收缩衬垫组件3002并且远离框架3310拉动衬垫组件3002而将衬垫组件3002从框架组件3001拆卸下来。在一个示例中,保持结构3242可以被构造为与框架可重复的接合和从其可重复的分离。
每个保留特征3244、3245都可采取具有前表面3246.1和后表面3246.2的钩状部3246的形式(图89和图90)。前表面3246.1适于当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彼此被移动至接合时,与框架3310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引入表面3312.1接合。当保留特征3244被推入就位时变形,如图95和图96中所示。此外,框架3310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和妨碍部分3314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也可能稍微变形。另外,保持结构3242还可以稍微变形,特别是在靠近保留特征3244时(例如,见图95和图96中的虚线)。转到图98至图102,框架3310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和妨碍部分3314的变形依据允许变形的量以及变形发生的区域通过使用肋部3294而受到控制。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具有在妨碍部分3314周围隔开的并且紧靠该妨碍部分3314的四个肋部3294,但是多于四个或少于四个肋部也是可以的。肋部3294将妨碍部分3314的变形的区域限制为仅仅靠近保留特征3244、3245的区域。肋部3294还可以紧靠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内表面并且抵抗其变形,以当增压室3200与框架3310接合时在这些接触点处提供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之间的更牢固接合。转到图102到图105,示出了独立于增压室3200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增压室3200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具有凹口3295以与肋部3294对应。凹口3295可以是斜面,以在增压室3200与框架3310的组装期间,使增压连接区域3240相对于肋部3294 的摩擦最小化。一旦将钩状部3246推动足够的量,钩状部3246就以径向方向向外卡扣,以使得钩状部3246呈现在图90示出的被保持位置。该卡扣动作导致了用户可听见声音(例如使人放心的咔嗒声),以给已经建立正确连接的使用者或患者提供反馈。在被保持位置中,钩状部3246的后表面3246.2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保持表面3312.2接合,如图90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这个使人放心的咔嗒声以通过形成足够硬度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该硬度是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附近最大的)而被促成。这个硬度可通过包覆成型制造来完成。
为了促进易用性,在鼻罩设计中使用包覆成型技术,以减少用户/患者可识别组件的数量。构成该框架3310和导管子组件4180的部件被包覆成型到完全一体的框架组件3001中。这些部件包括框架3310,在下臂10330上的两个磁体10340和短导管4180。旋转适配件和旋转体4190稍后附接到短导管4180的远端。一旦组装,这种一体框架3310和从臂10320、10330到旋转体端4190的短导管组件4180被设计为在无需拆卸的情况下能够操纵、清洁和消毒。框架3310用作衬垫组件3002的底架,其通过卡扣特征或连接区域3312、3313连接,并还提供了在密封表面以实现衬垫3100到框架3310的空气密封。
旋转组件4190本身由永久组装成一个单元的两个部分组成。旋转适配件4190对接在短导管4180和旋转体之间。旋转组件可以在旋转适配件4190和PAP系统空气输送管4178之间旋转满360°。
如可在图90中看到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和钩状部3246的表面以某种方式成角度,以方便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滑动连接。例如,如上所述,前表面3246.1和引入表面3312.1可以以彼此对应的角度形成,使得这些向着表面的角度可以相对容易地彼此滑动接合。类似地,后表面3246.2和保持表面3312.2可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以有助于框架3310和增压室3200一次连接。在后表面3246.2和保持表面3312.2之间的角度被选择为使得例如大致沿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轴线而施加的拉力足以导致钩状部3246向内弯曲,从而将增压室3200从框架3310释放。这个拉力不要求患者1000首先例如通过在前后方向上 挤压增压室3200来使钩状部3246径向向内偏转。相反,由于所涉及的角度,钩状部3246的径向偏转仅作为施加的轴向拉力的结果而发生。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增压连接区域3240被偏转并且将增压室3200从框架3310拆卸都通过收缩增压室3200(例如,在增压室3200横向尺寸上(左和右)挤压该增压室3200)并远离框架3310拉动增压室3200来执行。
如可在图90中看到的,增压室3200经由增压连接区域3240附接到框架3310并且保留特征3244通过钩状部3246接合框架连接区域3312。还在该视图中示出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保持表面3312.2和钩状部3246的后表面3246.2彼此接合并齐平。对于患者为了将增压室3200从框架3310分离,患者1000必须以足够的力相对于框架3310拉动增压室3200,以克服保持表面3312.2相对于后表面3246.2的阻力。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对增压室3200进行收缩减少了从框架3310分离增压室3200所需的轴向拉力。这个阻力可以被“调谐”或通过改变这些表面3312.2、3246.2彼此接合的角度来被选择性地调节到期望水平。相对于由患者1000施加的、用于从框架3310分离增压室3200的力的方向越靠近垂直这些表面3312.2、3246.2,就越需要更大的力以致使分离。在图91中这个角度被示出为β,其中后表面3246.2相对于(与增压室3200到框架3310的轴向拉拽方向对应)标称竖轴3246.4成角度。当β增大时,从框架3310分离增压室3200所需的力上升。此外,当β增大时,分离对于患者1000将觉得更突然。在一个示例中,对患者而言,已发现约75度的角度β产生分离的舒适感觉。在进一步的示例中,β可以从30度到110度或从40度到90度或从65度到85度变化,以产生对于分离的理想阻力水平。这已经被选择为使意外分离的可能性最小化,并且仅允许患者1000有意分离。
在标称纵轴3246.4和前表面3246.1之间的角度角α,同样可以“调谐”或选择性地调节,以当患者1000将增压室3200附接到框架3310时满足力的特定水平。当角α增大时,将保留特征3244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接合所需的力增加,并且接合这些组件3244、3312的患者的附接感觉变得更突然。换句话说, 当保留特征3244的前表面3246.1沿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引入表面3312.1滑动时,患者1000可能随着角α减小而经历更平滑的接合感觉。在一个示例中,已发现约30度的角α对患者1000产生附接的舒适感觉。在进一步示例中,角度α可以从50度到70度或从15度至60度变化,以产生对于附接的理想阻力水平。
此外,由于增压室3200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接合和分离的感觉和力可以被调谐或选择性地彼此独立地调节,所以角α和β可以被选择为使患者感到对于接合的阻力水平与对于分离的阻力水平不同。在该技术的一个示例中,角α和角β可以被选择为使得角β大于角α,以使得患者感觉对于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的附接的阻力比对于分离的阻力更小。换言之,相比将框架3310与增压室3200连接而言,患者1000可能会感到更加难于断开它们。
如可在图82中看到的,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包括一对保留特征3244、3245。还在该视图中示出,示例性的保留特征3244、3245尺寸不同。尤其地,这种视图示出了设置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下部分上的保留特征3245比设置在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上部分上的保留特征3244更窄。通过将保留特征3244、3245形成不同尺寸,患者1000仅能够在一个取向上将增压室3200附接到框架3310并防止错位。这种布置被示出在图82中。这避免了在附接期间患者受挫,使可能从不正确的附接中产生的对患者接口3000的损伤最小化,保证了密封形成结构3100处于正确取向,以提供相对于患者的气道的适当密封并通过减少或避免接触力的集中而提供舒适,尤其是在患者1000的上唇处。
在图88中,框架连接区域3312被示出为与对应的保留特征3244接合。更宽的保留特征3312与对应的尺寸合适的框架连接区域3244接合。在这里所示的示例中,窄的保留特征3245的尺寸设计为对应于窄的前部框架连接区域3313,尽管他们的接合是不可见的。诸如在一个保留特征的尺寸被唯一设计为与对应的唯一定尺寸的框架连接区域接合的情况下,此种布置具有的优点在于患者将仅能够在一个取向上将增压室3240附接到框架3310。通过限制附接的取向,防 止了患者1000不当地组装患者接口3000及由于不当组装的患者接口3000而接收次优的治疗。相对于该技术的这个特定示例而描述的布置对患者1000是有利的,以应对:由于视力问题或患者1000可能在黑暗房间中(例如睡觉前在卧室中)组装患者接口3000而可能难于看到如何正确地接合组件,这是因为该患者1000如果组件没有被正确地对齐就不能完全组装患者接口3000。
钩状部3246上的前表面3246.1和后表面3246.2的角度是很重要的,以提供阻力的最佳量来组装及拆卸患者接口3000。上面还描述了保留特征3244、3245和相应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被尺寸化的益处,使得在组装时确保组件的正确取向。使保留特征3244、3245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形成适当尺寸可以助于将增压室3200引导到框架3310上。换句话说,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和保留特征3244、3245可以被形成尺寸为彼此紧密一致,以使得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的周边和保留特征3244、3245的周边助于将保留特征3244、3245指导和对齐到相应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中。这可以有益于因疾病(例如关节炎)而具有受限机动性的患者在睡觉之前的黑暗房间中或由于受限视力而减弱视觉的情况下组装患者接口3000。此外,通过对保留特征3244、3245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形成尺寸为彼此紧密一致,这用于确保在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密封通过促进这两个组件之间的安全连接来保持。此外,在保留特征3244、3245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之间的紧密一致可用于促进增压室3200在框架3310上的相等对齐。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0.3mm至2mm的差可以被并入在保留特征3244、3245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之间。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上面和下面描述的框架3310和增压室3200之间的连接可与其他类型的面罩一起使用。这样的特征也可以适用于全面部面罩。在鼻梁下密封的面罩(例如紧凑型鼻罩或紧凑型全面部面罩)也可以结合本文中所描述的连接特征。此外,缺乏前额支撑的面罩还可以包括这些连接特征。还可以预想到的是,包括在鼻尖下面密封的面罩的本技术的示例(例如鼻支架/鼻凸缘3101)也可以使用这些连接特征。
6.3.4.1.2增压室和框架附接及拆卸顺序
图93至图97示出增压室3200的连接部分3202和框架3310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横截面图的顺序。该顺序视图示出增压室3200到框架3310的附接的过程。尽管这些视图仅示出了一个保留特征3244到一个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附接,但应理解的是,可以存在多个保留特征3244和多个框架连接区域3312,如在图53至图55、图69和图81可以看到的以及上面所讨论的那样。因此,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的附接顺序过程中,可以存在所描述的、完成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的完全附接的附接顺序的多个示例。
图93示出增压室3200的连接部分3202和框架3310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横截面图,其中连接部分3202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彼此接近但不接触。箭头表示连接部分3202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被引至一起。应当理解的是,对于这些视图,出于简单起见,没有包含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的附加部分。因此,还应当理解的是,框架连接区域3312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是框架3310的两个部分,例如在图90中可以看出的那样。此外,随后应当理解的是,框架连接部分3312和框架连接部分3312的妨碍部分3314将通过附接顺序而相对彼此移动。返回到图93,这个视图示出了当密封唇3250和保留特征3244都与框架3310不接触时,该密封唇3250不变形并且该保留特征3244不变形。
图94示出了开始与框架3310的框架连接区域3312接触的保持部件3244钩状部3246。具体地,该视图示出了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引入表面3312.1接触的钩状部3246的前表面3246.1。在此视图中,保留特征3244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彼此仅刚刚接触,使得保留特征3244不偏转。另外,密封唇3250未被偏转,这是因为它尚未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接触。如上所述,前表面3246.1的角度α将开始影响患者1000对增压室3200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接合而感到的阻力,这是因为前表面3246.1将开始从事与引入表面3312.1的摩擦接触。
图95示出了进一步沿着附接顺序的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使得保留特征3244通过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接触而偏转。如可以该视图中可以看出的那样,框架连接区域3312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更靠近连接部3202。又在该视图中所示,钩状部3246的前表面3246.1与引入表面3312.1的更接近保持表面3312.2的一部分相接触。换句话说,可以看出钩状部3246已移向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附接并且相对于图94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如前面所述,连接部分3202和增压室3200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也可以从由患者1000产生的收缩力偏转。图95还表明,保留特征3244通过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接触而已经偏转并且虚线示出在未变形状态下的保留特征3244的轮廓。图95还示出,在密封唇3250尚未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接触,并且,因此,该密封唇口3250不变形。虽然,在此视图中未示出,但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框架连接区域3312和保留特征3244被压在一起的力,所以框架连接区域3312可远离保留特征3244偏转。
另外,在图96中,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几乎附接并且保留特征3244几乎完全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接合。在该视图中,保留特征3244仍然变形但钩状部3246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不同部分接触。具体地,钩状部3246的后表面3246.2现在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保持表面3312.2接触。另外,由于后表面3246.2和保持表面3312.2彼此接触下的角度的事实,保留特征3244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可以通过偏转的保留特征3244的返回其未变形状态的固有倾向而推进到接合中,达到了在一定插入距离后将这些部分有效地拉到一起。图96以虚线还示出了在未变形状态中保留特征3244的轮廓。此外,在该视图中,可以看出,密封唇3250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接触。在这一点上,在附接顺序中,密封可以开始通过密封唇3250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的接触来形成。密封唇3250也可通过紧靠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的接触稍稍偏转。
图97示出了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通过保留特征3244的钩状部3246与 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接合而完全附接。在此视图中,保持表面3312.2可以与后表面3246.2相对平齐。保留特征3244还可以不再通过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接触而偏转。保留特征3244从其偏转或变形状态返回到未变形状态,如图96所示,当钩状部3246和保留特征3244从图98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97中所示的位置时可以产生可听见的咔嗒声。这个使人放心的可听见的咔嗒声可以是有利的,在于它给患者1000提供了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完全接合的反馈。通过在接合完成后给患者1000提供这个反馈,患者1000能够怀着以下信心来使用患者接口3000:当患者1000睡着并接收治疗时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牢固地附接并且不会脱离。
此外,所需的密封接触水平可以在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如图97所示那样附接时实现。可以看出密封唇3250紧靠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偏转。通过如图所示地偏转,密封唇3250可由于密封唇3250的返回到其未变形状态的倾向而推动它自身以足够的力来紧靠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使得所期望的密封被产生在这些部件之间。此外,当应用治疗时由于增压室3200中的气压增大,该密封唇3250被强制朝向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部分3314偏转,从而增加了这个区域的密封力。当增压室3200框架3310接合时,即使在保持结构3242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之间形成压缩密封,在随着内部气压增加而使得接合加强时密封唇3250和框架连接区域的部分3314之间也形成压力激活密封。在某些示例中,压缩密封可能不是气密的,导致了不希望的泄漏。
此外,如果需要非常大量的部件的压缩以形成压缩密封,这可能阻碍增压室3200与框架3310的容易附接和分离,可能需要超过单只手来执行操作或需要显著量的努力。因此,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压缩密封主要用于保持而非密封的目的,而压力激活密封主要用于创建和维护气密密封的目的。但应当理解,这样的密封效果可发生在增压室3200和框3310之间的接合处的边缘周围。例如,图92示出了与保留特征3244分离的区域处的相对于框架连接区域3312 的类似偏离状态下的密封唇3250。此外,在图80和81中可以看出,例如,密封唇3250在增压室3200的周边周围延伸。通过在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接合的周边周围向内延伸密封唇口3250,可以在整个这个区域中实现密封所需的密封水平,从而防止不希望的加压气体泄漏。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密封唇3250可以以推动这些部件分离的力来而压在框架连接3312的妨碍部分3314上。但是,由于钩状部3246的后表面3246.2与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保持表面3312.2的结构接合而造成的摩擦力应足以抵抗密封唇3250的返回到未变形状态的并将增压室3200与框架3310分离的趋势的力。
对于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的拆卸,应理解的是,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上述过程的相反顺序。换句话说,患者1000可以通过在相反的方向拉动这些部件来将增压室3200与框3310分开,并且图97的视图可以是分离过程的开始,而图25可以代表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被完全分开的视图。增压室3200靠近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收缩或收缩增压连接区域3240及远离框架3310拉动可协助从框架3310去除增压室3200。也可以设想,患者1000可以在任何地点收缩增压室3200以出于夹持它的目的,并且简单地远离框3310拉动。拉动的同时扭转运动也可协助将增压室3200从框3310脱离。
6.3.4.1.3硬体对硬体连接
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框架3310可以被组装和附接,如图93到图97所示。如上所述,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或保持结构3242可以包括半刚性材料,例如高硬度的硅(比增压室3200更高的硬度)/TPE、塑料、尼龙、聚丙烯、聚酰胺和/或聚碳酸酯。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以连续的环或椭圆、两个C形夹子、一个C形夹子、或单个连续片的形式来构造,但仅包围增压室3200的一部分。夹子可以用作弹簧夹并且以C形截面或双C形截面形成。弹簧夹的弹簧力可通过紧靠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或框架3310的妨碍部分3314伸展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的弹性来提供。在另一个示例中,夹子形式可以是不必要的,并且在没有用于与连接区域3312、3313接合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或保持结构3242 的情况下,仅仅支持特征3244、3245永久并直接地连接到增压室3200。还可以预想到的是,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可以包括以下的框架3310,该框架3310包含相同或类似的半刚性材料以作为增压连接区域3240。通过制造半刚性材料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增压室3310,“硬体对硬体”连接或键合对接可被创建,例如,可释放的硬体对硬体连接。与增压连接区域3240和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结构特征结合的这种“硬体对硬体”连接,可以当组装患者接口3000时给患者1000提供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连接的自信感觉(例如,通过提供可听见的卡扣配合或使人放心的可听见的咔嗒声)。由于增压室3200和框架3310之间的牢固配合有助于确保患者1000通过患者接口3000接收最佳治疗,所以给患者1000提供的易用性的以及已实现牢固配合的信心的设计是有益的。如本文所述的难对硬连接也可以是有益的,在于它可以对由密封形成结构3100所制作的密封增加稳定性。这与硬对软连接或软对软连接形成对比,而在该硬对软连接或软对软连接中,增压室和框架中的一个或全部由软材料制成,这使得患有关节炎的双手难于轻易地正确接合增压室和框架,特别是在黑暗房间的情况下。“硬体对硬体”连接还提供了密封形成结构3100与框架3310的简单附接和再附接。
虽然保留特征3244、3245为描述为设置在增压室3200上并且连接区域3312、3313设置在框架3310上,但可以将该位置切换到框架上的保留特征,并以及增压室上的连接区域。此外,可以结合一部分的保留特征和连接区域,以对应于其它部分的保留特征和连接区域。
6.3.5制作增压室的方法
制造增压室3200的过程可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工具中模制增压连接区域3240,从第一工具移除模制的增压连接区域3240,将增压连接区域3240插入到第二工具中,并且在第二工具中模制包括连接部分3202的增压室3200的一部分。增压连接区域3240可以与连接部分3202化学键合和/或机械互锁。
在一种形式中,密封唇3250被构造并布置为当增压室3200与框架3310组 装在一起时干扰框架连接区域3312的妨碍部分3314(图90)。在使用中,致使密封唇3250在当与框架连接区域3213的妨碍部分3314组装时远离静止位置(图89)弹性弯曲,并且作为弹性材料结果的至少部分紧靠妨碍部分3314(图90)推进,以抵抗或阻止在密封唇3250与妨碍部分3314之间的空气泄漏。虽然密封唇3250已被描述为与增压室3200一起设置,密封唇缘3250也可被设置在框架3310上。虽然描述了一个密封唇,但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密封唇,其中至少一个密封唇与增压室3200一起设置并且至少一个密封唇与框架3310一起设置。
6.3.6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
注意到,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多个结构特征形成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部分,例如头带组件(其可被简称为头带)。在本技术的可替选形式中,这些特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位于框架3310上。
本技术的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在使用中可以由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保持在密封位置(图75、图76)。在一种形式中,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包括头带。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可被称为头带。
头带条带3301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患者接口3000的一部分,例如经由框架3310的上臂10320和下臂10330连接到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
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可包括两对侧条带:连接到颈部条带10227或圆形冠条带10225的一对上部侧条带10230和一对下部侧条带10220。上部侧条带10230连接到上部头带连接点10325,以限定可以沿着患者面部的侧面定位的、从患者1000的眼睛和耳朵之间基本上延伸到冠条带10225的主头带环。侧条带10230、10220包括可调节钩环(VelcroTM)连接机构950以连接到Y形的头带连接件800或框架3310上的头带连接点10325、10331。
连接点10325、10331包括:保留机构,用于保持头带条带3301与连接件的连接;以及分离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头带条带的张力以用于密封。保留机构 和调节机构的分离允许头带条带3301能够独立地调节头带条带3301与连接件的连接。独立调节允许“一劳永逸特征”,这允许头带条带3301能够调节或“设置”,而随后当穿戴或移除头带条带3301时留在这个调节的位置,从而允许患者1000“忘记”他们以前的设置。
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可包括两对侧条带:连接到颈部条带10227或圆形冠条带10225的一对上部侧条带10230和一对下部侧条带10220。上部侧条带10230连接到上部头带连接点10325,以限定可以沿着患者面部的侧面定位的、从患者的眼睛和耳朵之间基本上延伸到冠条带10225的主头带环。上部头带条带10230包括可调节VelcroTM形连接机构950以连接到框架3310的上臂10320上的上部头带连接点10325。
示例性的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在于2010年5月28日提交的PCT公开号WO 2010/0135785中公开,将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在一个示例中,本技术的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在使用时通过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保持在密封位置。
另外,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形式中,本技术的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结构3100经由到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四点连接而保持在密封位置。
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将衬垫组件3002保持到患者1000的面部上。头带条带3301被成形为符合患者1000的头。头带条带3301可以由减少面部条纹的优质滚边织物(premium rolled edge fabric)制成,并且是舒适的,易于佩戴。头带条带3301包括囊括了头冠的圆冠构造。两对水平定向的上头带条带10230从顶冠条带10225延伸到患者面部的正面并且被固定到框架3310。两个上头带条带10230的端部旋拧穿过上臂10320,折回,然后用调节或紧固构件(例如Velcro TM形钩状片950)紧固。这些上头带条带10230利于患者的鼻梁区域周围的空气密封。下头带条带10220类似地旋拧穿过并使用同类型的VelcroTM形钩状片950固定到两个包覆成型的磁性头带夹10210。头带夹10210自我定位并接合位于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上的两个对应的半件(halve)。这两个下头带条带10220 保持硅密封形成结构3100紧靠患者的面部,并且它们使密封形成结构3100的底部和侧面能够实现对患者的面部的空气密封。
头带条带3301的长度通过解开VelcroTM形钩状片950、并且通过上臂10320或头带夹10210滑动条带10220、10230、并且通过再紧固钩状片950,而容易地调节。一旦钩片950被紧固和设置,头带就可以通过分离头带夹10210中的一个而快速且容易地移除。VelcroTM形钩状片950助于保持头带设定以备下次使用。如所示出的,头带由切成条带10220、10230、10225、10226的三层叠层(织物,泡沫和纤维)和颈部条带10227被超声波焊接在一起而制成。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些条带(例如条带10220、10230、10225、10226)可以通过直切形成,并使用直尺形成直线形式,以例如节省成本,这是因为如果它们切自片状材料,则浪费的材料更少。
图115到图12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形式的将患者接口3000配合到患者的顺序步骤。例如,密封形成结构3100首先接合患者面部,并且顶冠条带10225、颈部条带10227、侧冠条带10226和下头带条带10220通过在患者的头部的顶部,如图115所示。顶冠条带10225及侧冠条带10226接合患者的头部以封装头冠(图116),然后与下头带条带10220关联的头带夹10210和框架3310的下臂10330接合(图116)。上头带条带10230和/或下头带条带10220的长度可手动调节(图118和图119)。最后,空气回路4170可以连接到提供给患者接口的短导管4180(图120),然后患者接口可在面部上手动调节或微调以为了舒适和贴合(图121)。
如图122和图123,患者接口3000可以通过分离一个头带夹10210(图122)并且在患者的头部上方向上拉动头带(图123)而快速且容易地从患者的头部移除。
图124至图126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形式的拆卸患者接口3000的各个步骤。例如,图124示出从上臂10320解开并被拉脱的上头带条带10230的Velcro TM形钩状片950,图125示出在其侧面挤压或收缩以将其从框架3310移除的衬垫 组件3002,并且图126示出被滑出并从上臂10320移除的上臂套10312。
图127至图130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形式的重新组装患者接口3000的各个步骤。例如,图127示出了在其侧面挤压并推入到与框架3310接合的衬垫组件3002,图128示出被滑动到并组装到上臂10320的上臂套10312,图129示出旋拧穿过上臂10320的上头带条带10230的VelcroTM形钩状片950,并且图130示出旋拧穿过头带夹10210、折回、然后被紧固的下头带条带10220的VelcroTM形钩状片950。
图64到图67、图72、图84和图86示出根据所公开的技术的用于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头带条带3301。头带的冠组件包括颈部条带10227、侧冠条带10226和顶冠条带10225。颈部条带10227连接到侧冠条带10226和下头带条带10220。侧冠条带10226和顶冠条带10225被连接在变薄的连接部分10223中以提供更大灵活性。变薄的连接部分10223可以具有实质上V形状,并优选地至少部分地隔开彼此。变薄的连接部分10223可以为焊接部分。
颈部条带10227包括两个主要侧边缘10228、10229。在这个示例中,主要侧边缘10228、10229具有大致弯曲的形状。主要侧边10228、10229与两个次要侧边缘10231、10232互连。次要侧边缘10231、10232位于颈部条带10227对称轴的远端或侧部。次要侧边缘10231、10232各包括三个边缘部分。
颈部条带10227的宽度在相对的主要侧边缘10228、10229的凹曲面部分中减小,在与颈部条带10227的对称轴垂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测量。侧冠条带10226以各自的上连接部分10222连接或可连接到颈部条带10227。下头带条带10220以各自的下连接部分10221连接或可连接到颈部条带10227。所描述示例的下连接部分10221大致垂直于各自的下条带头带10220的主轴线而延伸。这里,上连接部分10222被定向为与相应的侧冠条带10226的延伸主轴线成锐角。
连接到框架3310的每个条带10230、10220设置有钩环片950。通过将顶冠条带10225焊接至被焊接到下头带条带10220的侧冠条带10226,获得最终的三维冠组件。
6.3.6.1磁性头带接合
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和框架3310之间的一种接合方式可以是通过磁性接合。这为患者1000提供了便利,因为该磁性接合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记忆作用,避免每当患者1000带上及摘下患者接口3000时不得不调节头带条带3301的长度以及使用钩环片950。磁性接合还提供便捷使用以及在低空载状态下为患有手部关节炎的患者1000提供帮助,因为它们彼此接近时,磁吸力会直观地将头带夹10210引向或导向下臂10330上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这提供了自对齐,并且成功接合时可听到的咔嗒声能够使患者1000快速装配以允许他们更快地开始或者继续治疗。
下臂10330可以包括在下头带连接点10331处封装在或者嵌入在下臂10330的远端中的磁体10340。磁体10340完全包装在与下臂10330相同的材料中。在实例中,可以通过诸如包覆成型或者超声波焊接提供封闭在下臂中的磁体。例如通过极性引力将磁体10340磁性地吸引到嵌入头带夹10210中的磁体10216。头带夹10210定位在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底部头带条带10220上并且可沿该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底部头带条带10220自由移动。图109示出了头带夹10210以及嵌入其内的磁体10216的横截面。如所示,头带夹10210提供限定允许头带条带10220旋拧穿过其中的狭缝或空隙10217的横杆(cross-bar)10218。在实例中,狭缝10217是细长的,其具有定位成使用时与标称垂直轴线平行的纵向轴线。当头带夹10210与头带连接点10331接合并且施加头带张力时,通过下臂10330和框架3310使狭缝10217畅通。
磁体10340和磁体10216之间的磁吸力将头带夹10210导向及对齐到下臂10330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除了头带夹与下头带连接点10331机械接合之外,它们还有助于在下头带连接点10331处向框架3310提供头带夹10210的某种接合力。在实例中,头带夹10210和框架3310可以形成称为头带系统的子组件。
磁体10216由形成头带夹10210的材料完全覆盖。在不具有任何模制线的情况下,覆盖磁体10216的材料可以具有实质上光滑的外表面。相似地,磁体 10340也完全包装在下臂10330中。在不具有任何模制线的情况下,覆盖磁体10340的材料可以具有实质上光滑的外表面。除了在视觉及审美上令人满意之外,覆盖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的材料的实质上光滑的外表面使任何相对摩擦和物理阻碍最小化,因而允许容易的相对旋转。
参考图70,头带夹10210可以包括适合与框架3310的下臂10330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机械接合的机械结构或机械保持构件10215。下臂10330包括利用下臂10330来可释放地保持底部头带条带10220的磁体10340。在一个实例中,机械保持构件10215为半圆状的保持壁或凸壁、边缘或边沿,(比如参见图70和图109中凸壁的半圆形或者U形横截面),以与下头带连接点10331的圆柱形部分10334(例如参见图57和图59)的半圆形周边区域机械接合。也就是说,通过向前延伸的圆柱形部分10334,磁体10340的包装提供了凸面10335,并且该凸面10335能够机械接合到头带夹10210的圆周的凸起边缘。这是一种匹配关系,其中,公配件(male part)在下头带连接点10331处是圆柱或圆柱部分10334的半圆形周边区域,其与母配件配合,该母配件是限定在头带夹10210的凸起边缘10215中的圆形空间(参见图70),也就是说,凸壁或凸起边缘10215限定了适合接收头带连接点10331的空间。这种几何机构在公配件和母配件之间提供了滑动配合或机械锁定。例如,当施加头带张力时,机械结构防止头带夹10210在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上线性转移。在实例中,凸面10335可以将经由圆柱形部分10334而成角度或倾斜以提供底切,以便将头带夹10210保留在圆柱形部分10334上。利用对应于磁体10216和10340之间的磁力的剪切力,这圆形种匹配几何结构还允许头带夹10210相对于头带连接点10331旋转360度。也就是说,由下头带连接点10331的圆柱形部分10334提供的磁体10340和凸面10335具有实质上的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当磁性接合时,该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能够使头带夹10210和它的凸起边缘10215相对下臂10330旋转,例如以便当施加头带张力时使下头带条带10220的扭拧最小化。例如,当通过调节头带条带10220的长度施加头带张力时,头带夹10210 保持与下臂10330的机械及磁性接合并相对下臂10330旋转。可以将磁体10340完全包装,使得通过塑性材料薄层将磁体10340完全覆盖在所有表面上。这种材料与形成下臂10330的塑性材料相同并因此是无缝的、视觉上美观以及一体形成的。下臂10330的磁体10340磁性地吸引头带夹10210,以在使用中将头带夹10210导向及定位到下臂10330上的特定位置。使用先前描述的匹配关系,下臂10330机械地接合头带夹10210,以保持可靠的机械接合直到患者1000有意松开。图112还示出了下臂10330和头带夹10210之间的磁接合和机械接合,头带夹10210的凸起边缘10215与下臂10330的圆柱形部分10334的凸面10335相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例,磁性头带接合的示例性益处在于头带夹10210包括低轮廓,比如导致体积变小、物理阻碍变小、低重力以及更多的视觉吸引。另外的示例性益处是改善的使用性,比如将头带夹10210从下臂10330脱离的脱离力的方向在特定方向上是低的,但是在其他方向上是高的。这种设置防止使用中的偶然脱离但是允许容易的有意脱离。另一个示例性益处是,由于下臂10330的头带夹10210和圆柱形部分10334的形状和匹配的几何构造,精确地将头带夹磁体10216导向到下臂磁体10340,也就是说,当在相距特定距离处将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拉在一起时,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平坦的表面将实质上相对彼此中心对齐(比如参见图112)。
在另一实例中,保持构件10215的圆周的凸起边缘可以具有凹口,这允许夹子用于其他在不期望有旋转的情况下的面罩,例如口鼻面罩。在这种口鼻面罩中头带连接点具有接合凹口的突出部并因此防止相对旋转。
在面罩3000的内表面处,当头带夹10210与下臂10330的磁体10340磁性接合时,在已装配的头带夹10210和框架3310的表面处的磁场强度小于如由高斯计或磁力计测量的380mT。磁场强度可以大约是160mT至大约190mT。磁场强度可以大约是180mT。根据国际非电离无线电保护委员会(ICNIRP)发布在健康物理学96(4):504-514;2009,名称为:关于暴露于静磁场的限制的指导 原则,磁场强度不应该超过400mT。此外,如果磁场强度太强,则对于患者1000很难容易地将头带夹10210从下臂10330分离。如果磁场强度太弱,则头带夹10210从下臂10330的偶然分离可以变得频繁并且可以显著地减少协作的磁体10340和磁体10216的导向和对齐功能并且对并患者1000没有好处。在实例中,磁体10340和磁体10216可以是铁磁性材料、永磁体或者电磁体。
头带夹10210通过与下臂10330的磁吸力而自定位,这在视觉上没有帮助,比如,在一个黑暗的屋中,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或者关节炎患者。此外,头带夹10210提供可听得见及有触觉的反馈以表明与下臂10330成功的机械接合。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的导向定位不单独用于保持下臂10330和头带夹10210之间的接合。当通过拉紧头带条带3301施加头带张力时,头带夹10210和下臂10330之间的机械接合防止头带夹10210从下臂10330脱离。虽然已经描述了两个磁体,但也可能存在一个磁体(头带夹10210或下臂10330)以及一个铁素体材料(头带夹10210或下臂10330)。
由Sleepnet公司制造的全面部面罩包括磁性头带连接件和可调的前额支撑件。面罩具有充满凝胶的衬垫并永久地连接到相对刚性的面罩外壳。通风的回转弯管从外壳延伸。一对磁体安置在邻近外壳的侧边的外壳中。每个磁体的中央区域在其顶部和底部表面上暴露于环境并且没被任何塑性材料所覆盖。相似地,在每个三角形形状的头带夹中的磁体也在其顶部和底部表面上暴露于环境。相反,本实用新型的磁体被全部包装在或封装在塑性材料中,也就是说,参见图109和112,显示出磁体10216和10349通过顶层塑性材料和底层塑性材料保持在头带夹10210/下臂10330中,比如,在凸壁10215从底层塑性材料突出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凸壁10215从围绕磁体10216的圆周部分突出),这可最小化或防止由刮擦引起的对磁体的破坏以及防止与环境空气接触以避免氧化或腐蚀。与在面罩的外壳中的磁体相比,将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中的磁体10340进一步分隔开。仅可以通过外壳的最大宽度将面罩的外壳中的磁体分隔开,该壳体的最大宽度小于衬垫的最大宽 度。相反,与衬垫组件3002的最大宽度相比,将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中的磁体10340进一步分隔开。这种定位以及位置使患者1000更容易将头带夹10210附接到框架3310的下臂10330或者将头带夹10210从框架3310的下臂10330脱离。此外,改善下头带张力向量LV使其更紧密地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对齐并因此在无需集中在特定面部区域的情况下,使头带张力更均匀地分布在患者面部。这也改善了面罩1000的稳定性。
面罩,头带夹与外壳中的磁体磁性地接合。当头带夹与外壳中的磁体磁性地接合时其不能旋转,因为从外壳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穿过限定在头带夹中的空隙突出,所述空隙还被头带条带使用以便环形通过。相反,当头带夹10210与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中的磁体10340磁性接合时,本实用新型的头带夹10210能够旋转360度。由于患者1000的不同的面部和头部形状以及尺寸,针对鼻罩的头带夹10210的旋转改善了舒适性和稳定性。假如患者在熟睡的同时移动,也可以减少头带夹10210的偶然脱离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将头带夹拉到不同方向时该头带夹能够旋转。此外,面罩的外壳的突出部和三角形形状的头带夹使得将头带夹从外壳脱离变得困难,因为这需要患者首先向上提升或倾斜头带夹以消除突出部。相反,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头带夹10210通过保持在头带夹10210的与靠近横杆10218的机械保留构件10215相对的端部上的向外的扭转运动能够从下臂10330脱离并且使磁体10340和磁体10216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头带夹10210中的空隙10217的宽度比面罩的头带夹中的宽度至少宽两倍。当调节头带夹长度时,这意味着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底部头带条带10220能够相对容易地移动穿越空隙10217,由于与 面罩相比,在头带条带10220和头带夹10210之间存在更少的摩擦和更多的空间。这在患者1000没有来自不会穿过头带夹10210平滑及自由移动的头带条带10220的大量失意的情况下,能够使患者1000快速及方便地调节患者接口3000的头带张力以达到最佳舒适度和稳定性。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头部可以转来转去或在睡眠期间转动。当睡眠时,针 对由患者1000使用的患者接口3000,带条和密封布置应该还容纳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头部及身体移动。如果不是,治疗就大打折扣并且使通过患者接口3000提供服务的患者1000生病。可以同时紧固或释放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由于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互补磁性耦合表面的本质上相同的尺寸,因此一旦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开始接触并且因此针对初始接触和后续接合大体上无需外部协助时,它们将会开始实质上自动对齐。由于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的耦合表面具有相对或互补磁极并且由于磁性耦合表面通常在基本上正交于或垂直于耦合表面的方向上的是最强的,因此相互的侧吸力相对弱并且可以通过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的侧拉使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的侧位移相对容易发生,当施加侧拉力时,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可以引起紧固件无意或偶然的脱离。因此为了阻碍不期望的侧移,针对头带夹10210提供机械保留构件10215。通过将头带夹10210和下臂10331拉开,使它们简单分离并且远离彼此移动。当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彼此接近时,它们将自动紧固。
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被完全包装并且优选是防水的或气密的,以最小化或消除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可导致退磁或者恶化的氧化或腐蚀的可能性。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的包装提供了装饰性覆盖,以保护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远离环境并且确保它们保持初始的视觉吸引,该视觉吸引对于产品推介和产品外观是重要的。在实例中,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可以包括涂层(比如、涂覆有镍或锌的磁体10216和磁体10340),比如,以防止对磁体的刮擦/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使用多个长度完全可调的头带条带3301(上条带10220和下条带10230),以适应患者1000的多种头部尺寸。患者1000可以经常将条带3301多拉紧一些以尝试抵消典型的由患者1000睡觉时无意识地将他们的头左右摇摆或者上下摇摆引起的旋转力。一些与用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的患者接口无关的现有的磁扣未设计成抵消由具有无意识的头部移动的患者1000遭遇的旋转力的量。此外,不能将现有技术的面罩的一些头带条带充分拉紧以满足所有患者1000。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连同与多个头 带条带3301使用的磁性下臂10330,磁性头带夹10210是完全可调的以满足患者1000的多种尺寸的头部并且能够抵消由患者1000无意识地将他们的头左右摇摆或者上下摇摆引起的旋转力。在实例中,可以提供两个头带尺寸以提供宽的头带安装范围以覆盖几乎所有患者。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更大的或者更小的头带尺寸也是可能的。
在可选实例中,上臂10320可以包括在上部头带连接点10325处包装在或嵌入在上臂10320远端10323中的磁体。
6.3.7通气口3400
在一种形式中,患者接口3000可以包括构造为并设置为允许呼出空气(包括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的通气口3400。通气口3400导引排出气体远离框架3310。
参考图7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口3400的一种形式包括多个非常小的孔3405(比如参见附图106和附图114),换句话说,多孔通气口。可以在框架3310上设置两个或多个多孔通气口3400。
在实例中,排放通气口3400一体成形到框架3310中并且实现为至少30个通气孔的阵列,比如至少40个通气孔3405,它们围绕邻接连接端口3600的短导管导管套10610。换句话说,排放通气口3400具有实质上圆形形状。也就是说,环件10315具有围绕连接端口3600径向布置以连接到空气回路的多孔通气口3400。使每个通气孔3405成形为使得排出空气扩散(即非定向的)因而减少了排气噪音和“空气喷射”效果,同时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个扩散的通气口3400试图最小化对患者1000和他们的床伴的睡眠打扰。当移除衬垫组件30221时,可以进入死角空间的框架侧进行清洁。因此,可以从两侧对通气孔3405进行清洁。
通气口3400具有0.317平方毫米的孔面积,入口通气口间隙2.9毫米并且通气口环的直径是34.7毫米。如果通气口3400具有60个孔并且在20cm水柱处的流量为每分钟59升。如果通气口3400具有41个孔并且在20cm水柱处的 流量为每分钟45升。
可以通过改变通气孔的尺寸来调节扩散的气流的角度。扩散的气流在更大面积上提供排气以避免喷射并且还可以减少噪音。分隔开的轨道可以临近每个通气孔。轨道大体上是矩形。然而,轨道可以具有诸如椭圆形等其他适合的形状以导引排放的气体。在实例中,轨道的布置还包含环状挡板的使用。
例如,如图106、111、113和114所示,框架3310的环件10315包括外径向壁10350和内径向壁10351,它们两个都沿连接端口3600向后凸出。径向壁10350和10351限定通向通气孔3405的径向通道。如上所描述的,分隔开的轨道10355从外径向壁10350径向向内延伸以将呼出空气从患者导向到通气孔3405。
在实例中,可以通过机械互锁将管4180的导管套10610连接(诸如永久地连接)到框架3310的环件10315。例如,如图106、107和108所示,导管套10610包括构造为接收设置到内径向壁10351的环形肋部10360的环状凹槽或凹部10611(比如,参见图14),这允许导管套10610与内径向壁10351机械互锁。如所描述的,凹部10611的至少一个内侧表面可以包括倾斜构造,例如以利于互锁、模制。如图106和114所示,内径向壁10351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止动面10353,其设有止动面以防止管套10610进一步插入到框架上。此外,止动面10353设有导管套10610的标示,并且因此导管4180完全附接到框架3310。在实例中,导管套10610通过内径向壁10351不可旋转地连接到框架3310的环件10315。
在实例中,导管4180的导管套10610可以是模制到框架3310的插入件以提供永久地及不可转动的连接。可选地,机械互锁可以是一种在导管套10610和框架3310之间卡扣配合的方式。
在使用中,如图106所示,内径向壁10351向后凸出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并且通过通气口3400使到来的来自于PAP设备的压缩空气的流动路径与排气流动路径分隔开以减少循环噪音。在实例中,导管套10610可以向后凸出以利于将 空气流动路径(到来的来自于PAP设备4000的压缩空气和来自于患者的呼出空气)以及内径向壁10351隔离。
6.3.8连接端口3600
连接端口3600允许将患者接口3000连接到空气回路4170的短导管4180,如图8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可以通过连接端口3600将短导管4180连接到患者接口3000。可以在连接端口3600处通过将框架3310插入成型到短导管4180上、尤其是插入成型到短套管导管套10610上将短导管4180连接到框架3310。连接端口3600可以位于患者接口3000上并且可以提供至气体输送导管4180的固定或可移动连接。
连接端口3360可以是框架3310的一部分,使得框架3310被模制以在包括一体的连接端口3600。此外,可以在其周边的有限部分或多个部分处将连接端口3600连接到框架3100,这可能会导致连接端口3600和框架3100之间的开口区域并且这些开口区域可以包括此处描述的通气口3400。连接端口3600可以在任意方向成角度以及相对框架3310成任意角度。连接端口3600可以相对框架3310向下形成角度以满足大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典型地使导管4180向下导向的需要。这最小化导管4180的循环并且可以改善治疗期间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和稳定性。还可能形与框架3310分离的连接端口3600并且连接这些部件,使得利用回转连接可以使连接端口3600相对框架3310旋转。在这种实例中,可以改善减小干扰密封力的短导管4180的管扭矩,或者如果将短导管4180构造在患者头部上的管式位置(tube-up position)以改善舒适度和密封。
应该理解的是进入患者接口3000的气流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在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中,在其中不使用弯管将空气回路4170连接到患者接口3000。弯管的锋利弯曲可以引起弯管一侧上大的流线密度。这可以诱导喷射,在此处流动被压缩并且这会导致次优地流动进入患者接口3000,并且特定地,进入密封形成结构3100。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描述的通风口3400可以有助于减少喷射。通过允许至少在空气回路4170和框架3310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现有面罩中弯管的 使用使管扭矩解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具有特别松软的短导管4180,其能够解耦传统弯管负责的管扭矩。
6.3.9前额支撑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中,患者接口3000不包括前额支撑件。在一种形式中,不需要前额支撑件的患者接口3000提供充分的稳定性,这会导致更少的强制性接触并且揭开了双眼和鼻骨。
在一种变形中,患者接口3000包括前额支撑件。
6.3.10防窒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中,患者接口3000可以包括防窒息阀(AAV)。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例中,当使用全面部面罩时,AAV可以包括在解耦结构4190(参见图1b)、空气回路4170(参见图1a至图1c)、或者患者接口3000。
6.3.11端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中,患者接口3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补给氧气端口4185,其允许进入增压室3200内的空间。在一种形式中,允许临床医生供给补给氧气。在一种形式中,允许对增压室中3200中的特性气体进行直接测量,比如压力。
6.4解耦结构4190
在一种形式中,患者接口3000包括至少一个解耦结构,例如,旋转的导管套或者适配器4190,如图1b和图1c所显示的,或者球窝。参考图1b和图1c,通过短导管4180至少部分地提供管拖拽力的解耦。利用这种方式,短导管4180至少部分起到了解耦结构4190的作用。
参考图1b和图1c,在短导管的端部处为旋转的导管套或者适配器4190以利于连接到在至少一方面不同于短导管4180的附加的气体输送导管4178。可旋转的导管套允许短导管4180和附加的气体输送导管4178在各自端部彼此相对旋转。附加的气体输送导管4178可以包含与短导管4180相似的特征,但是可以具有更大的内径(比如18毫米至22毫米)。提供给管的这种附加的自由度可 以通过缓解空气回路4170的扭转或由此的绞缠以有助于减少管拖拽力。附加的气体输送导管4178的另一端部可以连接到PAP设备4000。
6.4.1短导管4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中,在连接端口3600处通过连接到PAP设备4000的更长的导管(附加的气体输送导管)4178将短导管4180连接到框架3310,如图82所示。短导管4180形成部分空气回路4170。
短导管418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气体输送导管,其被构造及设置为允许PAP设备4000和患者接口3000之间的空气流动或者可呼吸气体的流动。
气体输送导管经受管拖拽力,其表示当管使用时经受的力,在使用期间该管拖拽力施加到患者和其它表面上(比如床、床头柜、病床、桌子及地板等)。由于将短导管4180连接到患者接口3000以向患者1000提供可呼吸的气体,这些管拖拽力可以引起影响患者接口3000与患者之间的连接。例如,张力管拖拽力和扭力管拖拽力可以引起患者接口3000从患者面部移开。因而引起从患者接口3000泄露可呼吸气体。因此,减少管拖拽力是可期望的。这可通过减少短导管4180的重量来实现,改善了其灵活性(比如通过减少弯曲半径,可以使管4180更加紧密地弯曲),并且为短导管4180增加至少一个自由度。此外,在不显著地减少管4180的强度的情况下必须实现这种管拖拽力的减少,比如当患者可以将他的或她的手臂放在管4180上或者扭转到绞缠的位置时,使其可以抵抗咬合力。
图4至图6示出了处于三种不同状态的示例性短导管4180的三个侧视图。图4示出了在自然状态或平常条件中的短导管4180。在自然状态下,短导管4180不经历任何额外的力,也就是说,其不被伸展或者压缩。短导管4180可以由材料网4172构成,材料网4172在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之间将分隔开。短导管4180的螺旋线圈4174可以具有WC的宽度。材料网4172可以横跨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可以折叠材料网4172,使得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从相邻线圈之间径向向外延伸。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材料网 4172的折叠部4182,包括材料网4172的材料的宽度可以宽于相邻线圈WF之间的宽度。此外,可以沿预定的折线4186折叠材料网4172。
还是如图4所示,当短导管4180处于自然状态时,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可以与螺旋线圈WC的宽度是相等的或实质上是相等。在这种设置中,减少了导管管4180的最大的弯曲半径R(如图7显示的)并且改善了灵活性。这是因为大于现有技术中管的数量的材料必须用于横跨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举例来说,W距离F与线圈WC的宽度相同导致大量的材料横跨这个距离,因为其是折叠的,因此必须提供甚至更多数量的材料以包括材料网4172。图7对这个原理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折叠部4182的形状对于导管4180的整体柔韧性很重要。网的折叠部4182的更大的半径产生更柔韧的管导4180。明显的折痕使导管4180缺乏柔韧性。在多个热消毒循环之后,折叠部4182开始松弛开并且导管4180变得更没柔韧性。当折叠部松弛时,可观察到折叠部的直径相对线圈直径减小了并且因此降低了折叠部4182的峰点4186。
此外,在图4中,可以看到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不仅从短导管4180径向向外延伸,而且使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位于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之间的中心。此外,图4还示出了材料网4172的倾斜部如何从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朝向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增加。换句话说,材料网4172远离预定的折线或峰点4186越平坦,材料网4172在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4186附近变得的越陡峭且越尖。
还是在图4中,下面将会详细描述,可以看出螺旋线圈4174的外部或者外表面4184具有弯曲的轮廓,该轮廓在宽的角度范围内是圆形的。换句话说,螺旋线圈4174可以具有椭圆形的一部分圆周的轮廓。通过向螺旋线圈4174提供圆形外表面或者轮廓4184,可以向患者1000提供更柔和更光滑的触摸感觉。此外,这个圆形外表面4184还可以减低了短导管4180在其使用时缠结在诸如如床、患者的衣服、卧室或者医院家具等上的倾向。如在图4中所看到的,可以看到线圈直径DC,直径DC是垂直于短导管4180的纵轴测量的多个螺旋线圈 4174中的一个的直径。
可以从图4中看到的另一个特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短导管4180具有从气体输送导管4180径向向外凸出的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使得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处于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或者与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的高度相同。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还限定垂直于短导管4180的纵轴测量的折叠部4182的相对顶点之间的折叠直径DF。在另一种方式中,当短导管4180在其自然状态下时,横跨该短导管4180的折叠部4182各个顶点的材料网4172的直径可以与横跨各自外表面4184的跨越纵轴的螺旋线圈4174的直径相等,其中折叠部4182跨越气体输送导管4180的纵轴。可以描述的是,如果将短导管4180在自然状态下歪曲放置时,则可以将单一圆柱限定为齐平于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以及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此外,可以描述的是,当短导管4180处于自然状态时,折叠部直径DF与线圈直径DC相等或实质上相等。
结合螺旋线圈4174的圆形外轮廓4184的布置可以提供改善的触摸感觉,向患者提供更光滑和柔软的感觉。此外,还可以通过使折叠部4183的顶点或峰点和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上升到相同高度来增强降低短导管4180缠结的倾向,因为没有单一的表面显著地突出以缠结在外部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中,可以在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之间将材料网4172多次折叠。由于在每个相邻线圈之间的额外数量的材料,这可以允许短导管4180的额外的柔韧性和进一步的可延展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例中,沿材料网4172在螺旋线圈的相邻线圈之间折叠的短导管4180的长度以及材料网不折叠的气体输送导管的其它区域存在特定区域或者部分。这种布置可以允许沿气体输送导管长度的不同程度的柔韧性和可延展性。例如,可以在靠近患者接口3000和PAP设备4000的位置处提供具有不断增加或减少的硬度的短导管4180的部分。在一个实例中,靠近患者接口3000和PAP设备4000的短导管4180的部分可以在导管4180的每单元长度上具有更少的折叠部以增加这些区域的导管4180的硬度以便确保在这些区域减少绞缠。另一个使材料网 4172的一部分不折叠的原因可以是制造的理由。例如,在远端处在网4172上不具有折叠部4182,其中使导管套10610、4190发生包覆成形。这可以减少在网4172中产生弱点(weak spot)的趋势,其中在这些位置处,使导管套10610和4190接合为折叠网可以在弱的压紧状态被束缚住。
图5示出了示例性的短导管4180的另一侧视图。在该视图中,短导管4180处于压缩或收缩状态。在该状态中,短导管4180的长度小于其在如图4中所示的自然状态中的长度。例如,可以将短导管4180压缩到小于自然状态时50%的长度。当将短导管4180压缩到其压缩状态时,材料网4172被压缩到这种程度:其折叠部4182变得陡峭并且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在压缩状态中,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至小于螺旋线圈WC的宽度。此外,可以迫使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4186在径向方向上进一步向外,使得顶点或峰点凸起在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的上面。换句话说,材料网4172可以变得更高。可以通过相邻线圈WF之间的材料的数量和折叠部的角度及材料网4172的TW的厚度来控制这种效果。此外,应该理解的是,当螺旋线圈WC的宽度在压缩短导管4180期间不可以减少时,就像对其它弹簧而言常见的一样,可以迫使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聚集在一起。还是在图5,可以看到,当短导管4180处于压缩状态时,在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4186处的角度(也就是说,在预定的折线的一侧上的材料网4172的每个部分之间的角度)减少了,并且,再次地,材料网4172可以变得更高。
图6示出了当短导管4180在其延伸或者伸长状态时的附加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中,短导管4180可以具有比其在图4中显示的自然状态下时的长度长的长度。例如,可以将短导管4180延伸至在自然状态中的其长度的200%。此外,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看到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并且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变得更平。此外,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至大于螺旋线圈WC的宽度。进一步地,在图6中可以看出,可以迫使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4186径向向外,使得顶点或峰点下降到 低于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的高度。此外,可以通过相邻线圈WF之间的材料的数量和折叠部4182的角度来控制这一点。此外,应该理解的是,当螺旋线圈WC的宽度在短导管4180的延伸期间不增加时,就像对其它弹簧而言常见的一样,可以迫使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分隔开。还是在图6中,可以看出,当短导管4180在延伸状态时,在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4186处的角度(也就是说,在预定的折线的任一侧上的材料网4172的每个部分之间的角度)增加了,并且,再次地,材料网4172可以变得更平坦。
图7示出了示例性的在两个端部之间弯曲的短导管4180。当如图7所示的弯曲时,在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之间的材料网4172可以在弯曲部分4179的外侧处延伸,并且可以在弯曲4176的内侧部分处压缩材料网。当弯曲成这种样子时,可以更好的理解弯曲半径R的限制。在一个实例中,当导管遮住具有直径13毫米的圆柱时,导管在其自重作用下(也就是说没有额外施加的重量下)可以具有44毫米的弯曲半径R。包含材料网4172的材料的数量越多,弯曲半径R可能就越小,正如图7所示,弯曲部分4179的外侧可以仅延伸到相邻线圈WF之间的最大可能的距离。在弯曲4179的外部,短导管4180可以仅在外部4179处弯曲和延伸直至在相邻线圈WF之间提供的材料网4172的宽度。因此,如果向在相邻线圈WF之间的材料网4172提供更多的材料,则改善了柔韧性,因为可以使短导管4180弯曲,这使得弯曲4179的外部进一步延伸并且减少了最大弯曲半径R。
此外,可以看出相邻线圈WF之间的在弯曲4176的弯曲内部的内侧处的距离减少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WF几乎接触的点。因此,弯曲半径R还在弯曲4176的内部处通过来限制。如在图8中可以看到的,在弯曲4176的内部处,在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之间压缩材料网4172。因此,材料网4172越厚,最大弯曲半径R也越大,因为相邻线圈WF之间材料数量越多,则相邻线圈在弯曲4176的内部处能够接近彼此的程度也就越低。
因此,为了优化短导管4180的弯曲半径R,必须向材料网4172提供足够的 宽度以允许弯曲4179的外部延伸,从而满足期望的弯曲半径,而且可以向材料网4172提供足够的厚度以允许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WF在弯曲4176的内部处会合在一起来获得期望的弯曲半径。
图8示出了如图7中所示的示例性短导管4180的横截面视图。短导管4180的这个横截面视图示出了自然状态下的气体输送导管4180,使得相邻线圈WF之间的距离与螺旋线圈WC的宽度相同。短导管4180可以具有大约18毫米的内径DI。短导管4180可以具有3.2毫米至4.7毫米之间的间距P,或者优选为4.5mm至4.7mm。这个视图还显示了螺旋线圈4174可以具有比材料网4172的厚度TW更大的厚度。在螺旋线圈4174比材料网4172更厚的情况下,螺旋线圈4174能够提供结构强度并且这赋予了短导管4180弹簧效应。还是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看出材料网4172可以具有实质上的一致地和/或连续地厚度。
图8还显示了至少材一部分料网4172可以关于预定的折线4186是非对称的。例如,网材料4127可以包括在预定的折线4186的一侧上的邻接螺旋线圈4174的隆起部和可被包括在邻接螺旋线圈4174另一侧上的倾斜部4183。此外,材料网4172对折叠部的顶点或峰点4182的坡度在倾斜部4183的侧边上比在隆起部4181的侧边上更陡。由于不同的陡度,当短导管4180在自然状态时,在倾斜部4183侧边上的螺旋线圈4174的边缘和预定的折线4186之间的宽度WFS可以小于在隆起部4181侧边上的螺旋线圈4174的边缘与预定的折线之间的宽度WFF。因此,当材料网4172延伸时,可以使材料网4172延伸为使得WFS比WFF增加更多,因为大量的材料包括在那个区域中。换句话说,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将短导管4180延伸特定的量(例如,从倾斜部4183至隆起部4181)并且在相对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将短导管4180延伸不同的量(例如,从隆起部到倾斜部)。这种布置可以是有益的,其中患者接口3000在一端处附接到短导管4180并且在另一端附接到PAP设备4000,因为患者1000可以在佩戴患者接口3000的同时移动,因此在患者1000的方向上更大的延展量是必须的。导管4180的非对称轮廓是典型地如何制造导管4180的结果。可选地,即使对于 材料网4172而言,具有关于预定折线4186的实质上对称的轮廓是可能的。
如在图8中看到的,隆起部WH的宽度与倾斜部WS的宽度可以不同。因此,材料网4172可以朝向相邻线圈WF横跨倾斜部4183比横跨隆起部4181弯曲更大范围。换句话说,由于在WS处的较大间隙,在此特定区域中可能存在比在具有较小间隙的WH处更大量的柔性(即,更小的弯曲半径)。此外,因为在WH处的较小的间隙,此部分可以比在WS处可压紧到更小的程度,因为与在WS处相比在WH处材料网4172已经更靠近线圈4174。
在图8中示出的另一个特征是肤浅的表面面积(例如,短管4180的最外面的表面面积)与材料网4172相比可以通过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以较大比例包括,如果螺旋线圈4174通常地比网4172感觉更好,尤其如果网4172中的折叠部是非常的锋利。这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触觉感觉,因为如可以在图8中看到的,螺旋线圈4174的外表面4184是圆形的并且因此比材料网4172的折叠部4182的顶点或峰点更平滑。
此外,在图8中可以看出,材料网4172与螺旋线圈4174可以一体地结合,使得短导管4180的内表面是平滑且连续的。应该理解的是材料网4172的任一相邻侧可以接合到彼此以形成平滑与连续的内表面或者材料网4172可以结合到螺旋线圈4174的相邻线圈的相邻侧。通过以此种方式形成短导管4180,使得内表面时平滑与连续的,可以通过气体传送导管4180提供可呼吸气体的更平稳的流动。通常,在短导管4180的两端上包覆成型导管套10610、4190以后形成折叠部4182以防止条带夹紧。
应该理解的是材料的任何适当结合可以包括材料网4172与螺旋线圈4174。每个相应部件4172、4174的材料可以相同或者它们可以至少在一个方面不同。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材料网4172与螺旋线圈4174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件(TPE)或者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网4172与线圈4174均可以由相同的塑料材料(或者相同塑料材料的不同混合)制成,其对于在网4172与线圈4174之间产生整体化学键(分子粘附)是有利的。通过多个因素限定材料选择。 用于允许柔性的材料网4172的机械特性是决定因素。经受热消毒的能力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不粘与粘性是其它因素。此外,当外力施加在导管4180的圆周表面上时短导管4180必须避免闭塞与经受箍应力,如果患者肢体放置在短导管4180的上端上那么这可能发生。这通过提供具有最小内径的短导管4180解决,并且具体规定螺旋线圈4174的螺距与结构刚性。
材料的选择还可能影响短导管4180的弹簧刚度(P=kx,其中P是载荷,k是刚性并且x是偏转)。在恒定载荷下弹性看越刚性偏转越小。弹簧速率是用于使每测量单元的弹簧(任意弹簧)偏转所需的重量的数量。例如,具有不同弹性模量与不同弯曲刚度的材料可以相应地用于材料网4172与螺旋线圈4174,以形成期望的弹簧刚度。类似地,对于材料网4172与螺旋线圈4174来说还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相同弹性模量的材料选择弹簧刚度。此外,如参照图8描述的螺旋线圈4174的螺距也可以影响气体传送导管4180的弹性刚性。在一个实例中,弹簧刚度可以约为0.03N/mm。
图9示出了处于弯折或弯曲状态的示例性短导管4180的另一个视图。在此视图中,与图7类似,短导管4180在半径R上弯曲。然而,在此视图中短导管4180可以视为遮盖在平面、升高表面(例如桌子)的边缘上方,以显示当由于重力在一端受到张力时导管4180可以如何弯曲。悬挂在桌子的角落上方的短导管4180的一部分的重量可以致使导管4180的延伸以及在台的边缘附近的导管4180的区域的弯曲。此视图描述了与图7中示出的这些类似的弯曲特征。具体地说,材料网4172在弯曲区域4179的外侧延伸并且在在弯曲4176的内部压紧,使得在弯曲外部的WF大于在内部上的。
图82示出了直接地附接到患者接口3000的示例性短导管4180。在现有面罩中,气体传送导管通过旋转弯管附接到面罩。通过在其与患者接口的交叉点处通过旋转弯管再引导气体传送导管,现有技术组件试图减小管拖拽力。然而,旋转弯管增加能包括的重量与部分,这可能继而减轻管拖拽力的减小。因此,根据本技术,短导管4180可以直接地连接到面罩框架3310。短导管4180可以 从与面罩框架3310的连接向下地成角度,这还可以促进减小管的拖拽力。可以通过连接端口3600部分地促进向下的角度。
再次参照图1b和图1c,根据本技术的短导管4180可以看出在第一端部连接患者接口3000。此连接可以是上述参照图82的固定连接。在此实例中,导管套10610包覆成型在到管4180的第一端上,导管然后包覆成型到限定在患者接口3000中的相应连接端口3600。在导管4180与面罩框架3310之间没有弯管的意义上此实例是没有弯管的。在其它实例中,可能的是旋转弯管定位在导管4180与面罩框架3310之间以使旋转弯管与导管4180相对于面罩框架3310自由地旋转。应该理解的是在这些视图中示出的患者接口3000被以虚线示出以指示多种不同的患者接口可以连接到短导管4180。在短导管4180的第二端是可旋转导管套、旋转导管套或者适配器4190以方便可能连接到与短导管4180不同的其它气体传送导管4178的第三端(参见图36和图82)。可旋转导管套4190允许短导管4180与其它气体传送导管4178相对于彼此在相应端部旋转。短导管4180提供了一体导管,旋转体4190提供360°不受阻运动以仅适应几乎任何睡眠姿势。
其它气体传送导管4178可以包括与短导管4180类似的特征,但是可以具有更大的内径(例如,18mm–22mm)。提供到导管4178、4180的此其它自由度可以通过缓解缠绕、解耦经受的任何管拖拽力、以及由此短导管4180的扭结来帮助减小管拖拽力。其它气体传送导管4178的第四端可以连接到PAP设备4000。卡合的两部分旋转体是成型装配到导管套4190中。另选地,卡合上的一部分旋转体是可能的。
参照图10-图29,本技术的导管4180与具有螺旋线圈的现有技术的短导管对比。此对比表明本技术的导管4180的抗弯刚度或者柔性是卓越的,因为当导管4180展开时其具有较低的克力(gf)。导管的下端保持在固定位置处使得导管的纵轴从垂直于施加力的方向的角度开始延长短导管。换句话说,短导管的下端被保持为使得其初始地平行水平表面并且与水平表面正切(参见图10、图15、图20、图25)。短导管的上端通过英斯特朗装置(Instron machine)直接地保持 在短导管的保持下端上方。英斯特朗装置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以一系列从0到30mm、到60mm、到90mm与到120mm的台阶将短导管延长30mm的距离。英斯特朗装置还在可以与短导管的弹簧刚度相应的每个距离处测量牛顿力。转矩计量器与力计量器(转矩计量器RMNo.MTSD05997与Mecmesin力计量器RMNo,MFGX05996)被用于在短导管被延伸的每个距离处测量在短导管的固定下端的克力。由于导管具有不同重量与长度,因此在初始位置处英斯特朗装置、转矩表与力表被调零。通过以此种方式调零测量装置,测量可能独立于每个导管的重量与长度。1cm栅格也布置在背景中以大体上指示在每个距离处短导管的角度。此对比示出:
上面的比较示出本技术的短导管4180仅开始经历30mm与60mm之间延长的导管转矩,而现有技术导管已经经历30mm延长的导管转矩。在测量的每个距离处,与本技术的导管4180相比,现有技术导管具有表示它们较少柔软并且具有较高弯曲刚度的显著的更高克力。与现有技术的导管,由于转矩不可能对导管4180发生,因此密封干扰也不可能对导管4180发生。此外,导管4180的柔性使能够在不要求通常用于解决导管转矩的旋转弯管或者球窝弯管的情况下直接地连接到框架3310。这取消了导致患者接口3000的整体重力减小的额外部分。在任何导管拖拽动作以将密封形成结构3100拉离患者面部以前,由于导管4180很少被患者1000感知并且其为患者1000提供了更大的移动自由,因此其提高了舒适度。
如上所述,由于短导管4180相对于患者接口3000移动,其可以产生导管拖拽力。这里的导管拖拽力可以包括力和/或力矩,然而将会理解的是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术语导管拖拽力包括力和/或力矩。
此导管拖拽力一个原因可以是短导管4180的弯曲。例如,当患者1000远离PAP设备4000转动它们的身体时,在短导管4180中形成的弯曲可能在患者接口3000处形成导管拖拽力,其潜在地干扰密封,和/或对患者形成不舒适。
为显示导管拖拽力的作用,可以考虑包括患者接口3000与短导管4180的系统的简化表示。可以假定在此系统中,患者接口布置在患者1000上,并且将头带从患者接口分离。在此情形中,任何导管拖拽力都必须由患者接口3000反作用,其中例如任何力矩都可以在力结合在患者1000上时起反作用,和/或任何力都可以通过在患者1000上的相等并且相反的反作用力起反作用。
在患者接口3000处形成的导管拖拽力可以与短导管4180的结构相关。更具体地说,由于短导管4180是弯曲的,短导管4180的弯曲刚度可以影响在患者接口3000处形成的导管拖拽力。
通常地,当恒定横截面的圆柱形导管物体固定在固定端并且加载在自由端(即,悬臂)时,在固定端的形成力与力矩可以描述为(无关重力),其中d是偏转,P是竖直力,l是导管的长度,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并且I是横截面的面积的第二力矩。这里,在固定端形成的反作用可能是沿着相对方向的竖直力P以及力矩lP。
将此施加到包括患者接口3000与短导管4180的系统,在近端的反作用可以是竖直力P,以及力矩lP,其可以形成导管拖拽力的一部分。上面的公式可以重新布置为然后对于给定方向d(即,对于由患者1000给定的力矩),以及导管长度I,当EI增加时导管拖拽力可能增加,或者当EI减小时导管拖拽可能减小。
对于恒定横截面的圆形导管来说,可以利用公式来计算I。因此,作为实例,对于给定的15mm的内径(di),外径(do)从19mm到18mm的减小可能使导管拖拽力减小约32%。类似地,尽管在此情形中该关系可能是 线性的,但是在使用的材料中的弹性模量的减小可以实现导管拖拽力的减小。
因此,尽管在本技术中的短导管4180可以不是恒定横截面的圆形导管,但是短导管4180的总弯曲刚度可以是短导管4180的多个部分的几何形状与材料特性的结果,诸如材料网4172与螺旋线圈4174。
减小短导管4180的弯曲刚度可能导致短导管4180的结构整体性的弱化。即,作为实例,如果材料网4172的厚度通过减小短导管4180的外径改变,那么可以减小弯曲刚度以及由此导管的拖拽力,然而这可能导致短导管4180的更易损坏的构造并且导致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短导管4180的封闭。
因此本技术的优点是短导管4180的几何形状与材料的组合用以减小弯曲刚度同时保持适当强度,从而避免闭塞与持久性。
在不可能通过导管4180的轴向压缩与延长发生的粘噪音/静态阻力的情况下,导管4180基本上是无声的。用于减小或消除噪音的一个实例可以是施加添加剂以防止螺旋线圈4174的线圈粘到彼此。在已知用于患者接口的导管受到此种类型的噪音以前,由于其是不间断噪音因此当试图睡觉时这对于患者1000以及他们的床伴1100来说可能是恼人的。导管4180旨在是轻质的以使在重力下由导管4180的重量造成的导管拖拽力最小化。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自然状态中,导管4180的长度包括端部导管套10610、4190可以约为285mm到305mm并且可以重约18.7克到19.1克。因此,具有端部导管套10610、4190的导管4180的重量可以约为62.6g/m到65.6g/m。在导管4180与包覆成型到导管4180的端部的端部导管套10610、4190之间没有空气泄漏。一个端部导管套可以是允许在短导管4180与长导管4178之间360°相对旋转的旋转导管套4190,而另一个端部导管套是不旋转的框架导管套10610。旋转导管套4190可以具有为患者1000的食指提供外部触觉周边边缘的隆起,以使导管4180与连接到长导管4178的导管适配器4190脱离接合。在从长导管4178反复接合与脱离接合以后隆起可以容忍较高的力以增强旋转导管套4190与短导管4180的持久性。
尽管描述了单个螺旋线圈4174,但是可以设想可以为导管4180提供多个螺 旋线圈。用于导管4180的多个螺旋线圈可为多起点(双起点、三起点等),换句话说不止一个螺纹。这可以允许每个螺旋线圈由不同材料制成或者具有不同尺寸以便增强导管4180的柔软性,从而减小导管拖拽力而且还通过具有强结构防止或者阻抗扭结与闭塞。
6.5另选患者接口
参照图30至图36,在本技术中的实例中的患者接口3000包括框架组件3001、衬垫组件3003与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衬垫组件3003与框架组件3001可移除地可接合。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与框架组件3001可移除地可接合。衬垫组件3003具有密封形成结构3100与增压室3200。框架3310具有用于连接到空气回路4170的连接端口3600。框架3310提供了到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四点连接。
在增压室3200的外表面上存在三个保留特征,因此其将框架3310在增压室3200的外表面上方保持在适当位置处。在图33中,框架3310提供了作为上臂10320与下臂10330的两对相对臂10320、10330。上臂10320提供了相对的一对上头带连接点,同时下臂10330提供了相对的一对下头带连接点10331。上臂10320与它们的上头带连接点10325定位为使得它们将由上头带条带10230提供的力引导成向上的力矢量,其提供力以允许患者接口3000通过密封形成结构3100密封在上唇与软骨框架(参见图33)上。下壁10330以及它们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定位为使得它们将下头带条带10220引导到提供反作用力的向下指向的力矢量中以阻抗患者接口3000上卷以及沿着向上方向的任何密封破坏力。这增加了面罩3000的稳定性并且使密封干扰最小化。反作用力还可以提供向下的力矢量,这允许在使用中在患者接口3000的导管向上构造中的增加的稳定性。
6.4.1.1Y形头带连接器800
参照图37至图41,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中,两个头带连接器156可操作地连接到密封形成结构3100。两个头带连接器156连接到Y形头带连接 器800,其继而连接到头带条带10220、10230。Y形头带连接器800基本上沿着平行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引导由头带张力提供的力矢量。基本上沿着法兰克福方向的力矢量沿提供了沿着垂直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的竖直方向的力的均匀分布。平均分布的力防止了由头带张紧提供的力的沿着向上或向下方向的任何偏转,由此抵制上卷或下卷。增加的稳定性可以允许患者接口3000稳定地使用在导管上构造(在头部上方的短导管4180)与导管下构造中。
患者接口3000具有衬垫组件3005,其包括提供到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四点连接的一对Y形头带连接器800。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经由两个Y形头带连接器800连接到增压室3200。
连接器可以包括适于在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上接收Y形头带连接器800的凸缘或接口。应该理解的是Y形连接器结构800或者框架3310可以与衬垫组件3005整体地形成或者形成独立部件以便与衬垫组件3005可拆除地接合。
Y形头带连接器800的设计及定位在框架3310的臂10320、10330上的头带连接点10331、10325的其相对定位以否定或消除需要前额支撑或者竖直头带条带的此种方式将密封力引导到密封区域251。换句话说,密封力沿着基本上平行与法兰克福水平的方向定向。
Y形头带连接器800可以基本上沿着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定位在患者接口3000的相对侧上,使得Y的顶部朝向患者耳部延伸但是在患者耳部以前终止。Y形头带连接器800可以由诸如硅胶的柔性材料形成。每个Y形头带连接器800都具有两个臂,其在衬垫组件3005的相对侧上提供上头带连接点810与下头带条带连接点820。上头带条带10230与下头带条带10220相应地沿着患者耳部的上方与下方延伸。上头带条带与下头带条带10230、10220随后地连接到颈部条带10227以形成沿着患者头部后面或后方、沿着枕骨、在枕骨下面或下方接合的圆形冠条带10225。
6.4.1.2拉通防止特征(pull-through prevention feature)791 
回到图50至图52,根据本技术的实例的一种形式的拉通防止特征是定位在 紧密靠近类似VelcroTM连接机构950的下头带条带10220上的覆盖部分或者拉通防止特征791。下头带条带10220连接到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使得经由拉通防止特征791保持连接。拉通防止特征791包括紧密靠近类似VelcroTM连接机构950的下头带条带10220的一部分,其中下头带条带10220在它们自身上重叠并且连接为使得形成提供拉通防止特征791的环。形成拉通防止特征791的环可以被压紧以沿着一个方向适配通过下头带条带连接点820,使得其允许下头带条带10220通过防止下头带条带10220沿着与从框架3310断开连接的相反的方向拉动通过下头带条带连接点820来保持连接到框架3310。
仅可以通过压紧拉通防止特征791的保持环将拉通防止特征拉动通过框架3310的下头带条带连接点820。下头带条带10220可以通过拉通由下头带条带连接点820提供的孔连接到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以下连接,拉通防止特征791的环扩展以防止下头带条带10220沿着相反方向拉动通过从而与框架3310的下臂10330脱离接合。
拉通防止特征791防止头带条带拉动通过下头带条带连接点820并且保持下头带条带10220与框架3310的下臂10330之间的连接。
头带包括在头带条带3301上的拉通防止特征791。在拉通防止特征791利用滑动通过存在于所述头带连接器上的连接点孔连接到头带连接器以后,拉通防止特征791不能通过向回滑动而与头带连接器断开连接。拉通防止特征791起到用于在头带条带3301与头带连接器之间保持连接的保留特征的作用。拉通防止特征791可以包括存在于头带条带3301的端部上的加厚部分、重叠部分或其它结构,使得加厚部分、重叠部分或者其它结构不能适配通过在头带连接器上的连接点孔,由此防止了头带条带3301完全地拉动通过头带连接器并且与头带连接器断开连接。
6.4.1.3另选框架3310
参照图42至图49,框架3310基本上可以由刚性材料形成。框架3310可以与包括增压室3200的衬垫组件3002可释放地接合。通过与框架3310的框架连 接区域3312、3313接合的衬垫组件3002的保留特征3244、3245,使框架3310与衬垫组件3002之间接合。框架连接区域3312、3313允许保留特征3244、3245穿过。
框架3310包括具有圆角的基本上三角形的周边部分720以及在周边部分720中的连接端口3600,以便适配在衬垫组件3002上方。周边部分720具有与衬垫组件3002的轮廓匹配的弯曲轮廓。连接端口3600基本上是圆形的以便与衬垫组件3002的前面开口的轮廓匹配。框架3310还包括一对上臂10320与一对下臂10330。上臂10320从框架3310的周边部分720的顶部延伸并且基本上在患者眼部与耳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终止。在使用中上臂10320在患者脸颊的上方延伸并且具有弯曲轮廓以适配患者面部轮廓,从而使障碍最小化。上臂10320从患者面部向下延伸以使上臂10320与患者面部之间的接触最小化,从而避免不舒适。在其它实例中,上臂10320从框架3310的周边部分720的顶部延伸80mm到100mm之间。上臂10320具有用于接收穿过其中的上头带条带10230的细长狭缝形式的上头套连接点10325。下臂10330具有以用于接收穿过其中的下头带条带10220的细长狭缝形式的下头带连接点10331。头带连接点10325、10331产生了用于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的四点连接以连接到框架3310并且继而连接到衬垫组件3002。四点连接提高了患者接口3000的稳定性。上臂10320大体上在框架3310的上框架连接点10305连接到框架3310。单个上头带张力向量在上框架连接点10305处的上中心位置,沿着平行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防止密封干扰并且能够操作从空气回路4170的导管转矩。两个下头带连接点10331提供了两个平行下头带张力向量。
框架3310为患者接口3000提供稳定性并且由无色干净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上臂10320位于患者面颊的下方并且因此患者接口3000不显眼并且打开患者的面部。
6.4.1.4具有弯管组件120的面罩
参照图30至图4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的患者接口3000包括定位和稳 定结构3300、弯管组件120、空气回路4170与衬垫组件3003、3005。弯管组件120具有用于排放包括二氧化钛的呼出空气的通气口。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可以适于支撑、稳定和/或将衬垫组件3003、3005定位在患者面部上。
衬垫组件3003、3005可以适于与包括患者鼻部的患者气道密封接合。衬垫组件3003、3005可以接收来自空气回路4170和/或弯管组件120的可呼吸气体,并且通过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保持在患者面部上的适当位置。
6.6上臂套管10312
参照图68,设有由纺织织物材料制成的上臂套管10312。在使用中上臂套管10312包绕在可以接近患者面颊的上臂10320的一部分周围。上臂套管10312与上臂10320可释放地接和并且因此可以独立于框架3310冲洗。在使用中上臂套管10312覆盖上臂10320的塑料材料并且防止内侧表面以及上臂10320的上边缘与下边缘直接地触碰患者面部。臂套管10312的纺织织物材料感觉柔软与舒适并且通过患者感觉为较少“医学”外观。这可以导致较好的治疗依从性。上臂套管10312可以防止或者最小化通常在治疗持续时间由上臂10320致使的面部标记,尤其患者1000是侧睡而不是仰睡。此外,纺织织物材料不保持表面热量并且不使汗水冷凝,这可以有利地比较在患者面部与塑料上臂10320之间的直接接触。设想下臂10330还可以具有类似的臂套管10312。
6.7面罩系统
一个或多个面罩部件可以构造且布置为在一起以使导管转矩去耦合从而使密封干扰的可能性最小化。短导管4180由于其增强的柔性与伸展能力能够使导管转矩去耦合。如果导管转矩大于短导管4180可以去耦合的转矩,则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还使导管转矩去耦合。框架3310的上臂10320可以在矢状面中弯曲以使导管转矩去耦合。此外,增压室3200和/或密封形成结构3100将使一部分数量的导管转矩去耦合。这些特征中的两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提高了使导管转矩去耦合的能力。全部这些特征的结合进一部增强了使更大量导管转矩去耦合的能力。
一个或多个面罩部件可以构造并且布置为一起来提高患者1000的舒适度。短导管4180是轻质的并且增压室3200与密封形成结构3100也是轻质的,因此不要求由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提供的头带张力是不合意高的,以便提供良好的密封。减小对将短导管4180连接到框架3310的弯管的需要还减小了患者接口3000的整体重量,其降低了由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要求的头带张力的等级。此外,当患者接口3000是轻重量时,通过患者1000感觉到的是“那里几乎没有”,使得感觉不到你正佩戴着导致较少的焦虑与恐怖幽闭症的患者接口3000。由于臂10320、10330位于面颊骨的下方并且还在对于一些患者1000可能是敏感面部区域的患者耳部周围引导头带条带3301,因此臂10320、10330的形状与柔性为患者1000提供了舒适性。头带条带3301与上臂套管10312由纺织织物制成并且由于与塑料头带条带相比其不保持表面热量并且不会使汗水凝结因此紧靠患者的皮肤也感觉良好。此外,由于头带条带3301由纺织织物制成,因此与导致重量与体积减小的塑料材料相比,其不太稠密。这些特征中的两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提高了患者1000的舒适性。全部这些特征的组合极大地增强了患者1000的舒适性。
一个或多个面罩部件可以构造并且布置为一起来提高与患者1000最佳密封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更好的治疗顺从性并且在平均日常使用中增加额外的36分钟。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导管转矩的改进的去耦合以及此外对于患者1000的增强的舒适度的结合获得最佳密封。此外,由框架臂10320、10330提供的最大倾斜范围提高了最佳密封的可能性。
一个或多个面罩部件可以构造并且布置为一起来改进患者接口3000的导致更好的治疗顺从性的视觉吸引,尤其是对于首次的患者1000来说。由于框架3310不是非常宽并且还弯曲以与面部几何形状相应并且还没有前额支撑,因此患者接口3000在患者面部上具有低轮廓与小的占用空间。这些特征中的两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改进了患者接口3000的视觉美感。全部这些特征的组合极大地增强了患者接口3000的视觉美感。
一个或多个面罩部件可以构造并且布置为一起来提高患者接口3000的装配与拆卸。由于患者接口提供了作为密封形成结构3100与头带条带3301的包括来自框架3310的两个可拆卸部分的三件面罩系统,患者接口3000为患者1000提供了简化。较少可拆卸部件还意味着当患者接口3000需要清洗时,容易装配与拆卸患者接口3000。框架3310、增压室3200/密封形成结构3100与头带条带3301可以单独地清洗并且在不同的进程上,例如,增压室3200/密封形成结构3100可以比头带条带3301更加频繁地冲洗。部件的形状与结构在视觉以及触觉上建议患者1000如何以直观方式装配与拆卸患者接口3000。例如,当接合正确时产生可听到的咔哒声的增压室3200与框架3310之间的配合关系对于患者1000来说是直觉的。此外,在框架3310、增压室3200以及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上提供视觉与触觉指示器并且提供磁性头带夹10210为患者1000增加进一步引导以避免不正确的装配/拆卸或者面罩部件的错误定向/错误对准。这些特征中的一部分对于可能患有关节炎的手的在黑暗环境中的患者1000来说是尤其有利的。例如,在低轻情况下,可听见的咔哒声是可听到的,面罩部件与触觉指示器的形状的触碰与感觉或者磁吸引的感觉也是有用的。这些特征中的两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改进了患者接口3000的简单性。全部这些特征的组合极大地增强了患者接口3000的简单性。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框架组件3001包括框架3310、短导管4180、以及通气口3400的子组件。框架组件3001的子组件永久地连接到彼此,例如与框架3310与短导管4180一体的通气口400永久地连接到彼此。衬垫组件3002与框架组件3001可移除地接合。衬垫组件3002包括密封形成结构3100与增压室3200。头带条带3301与框架组件3001尤其与框架3310的臂10320、10330可移除地接合。
图131至图137示出了包括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形式的患者接口的多个视图。
6.8PAP设备4000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PAP设备4000包括机械与气动部件4100、电子部件4200并且编程为执行一个或多个算法4300。PAP设备可以具有以两个部分形成的外壳体4010、外壳体4010的上部4012、以及外壳体4010的下部4014。在另选的形式中,外壳体40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面板4015。PAP设备4000可以包括支撑PAP设备4000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部件的底架4016。在一个形式中气动块4020由底架4016支撑,或者形成为底架4016的一部分。PAP设备4000可以包括把手4018。
PAP设备4000的气动路径可以包括入口空气过滤器4112、入口消声器、能够在正压下供给空气的可控制压力设备(例如,可控制鼓风机4142),以及出口消声器。可以在气动路径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器以及流动传感器。
气动块4020可以包括定位在外壳体4010内的气动路径的一部分。
PAP设备4000可以具有电能供给4210与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4220。电子部件4200可以安装在单个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4202上。在另选形式中,PAP设备400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PCBA4202。
6.8.1PAP设备机械&气动部件4100
6.8.1.1空气过滤器4110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PAP设备4000可以包括空气过滤器4110,或者多个空气过滤器4110。
在一种形式中,入口空气过滤器4112定位在可控制鼓风机4142的气动路径上游的起始处。参见图3c。
在一个形式中,出口空气过滤器4114,例如抗菌过滤器,定位在气动块4020的出口与患者接口3000之间。参见图3c。
6.8.1.2压力设备4140
在本技术的形式中,用于产生处于正压的空气流的压力设备是可控制的鼓风机4142。例如鼓风机4142可以包括具有容纳在蜗壳中的一个或多个推进器的无刷DC电机。鼓风机4142可以能够在从约4cm水柱到约20cm水柱的范围内 的正压下,或者以高达约30cm水柱的形式传送空气供给,例如约120升/分钟。
6.9增湿器5000
6.9.1增湿器概述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提供了如图3b中所示的增湿器5000,其可以包括储水槽与加热板。
6.10术语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特定形式中,可以应用一下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公开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其他形式中,可以应用可替换的定义。
6.10.1综述
空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特定形式中,向患者供给的空气可以是大气空气,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其他形式中,可以用氧气补给大气空气。
连续正气道压力(CPAP):CPAP治疗表示空气或可呼吸气体的供给在处于关于大气的连续为正的并且优选地在患者的呼吸循环期间近似恒定的压力之下到气道入口的应用。在一些形式中,在到气道的入口处的压力将在单个呼吸循环中有几厘米水柱的改变,例如在吸气期间更高并且在呼气期间更低。在一些形式中,在到气道的入口处的压力将在呼气期间略微更高并且在吸气期间略微更低。在一些形式中,在患者的不同呼吸循环期间该压力将变化,例如相应于部分上气道阻塞的指示的检测而增加,并且在部分上气道阻塞的指示缺少的情况下减小。
6.10.2PAP设备的方案
空气回路:构造并且设置为用于传递PAP设备与患者接口之间的空气或可呼吸气体的供给的导管或管道。具体而言,该气体回路可以与气动块和患者接口的出口流体连接。空气回路可以被称为空气输送管道。在一些情况中,可能存在用于吸气和呼气的独立的回路分支。在其他情况中,使用单个分支。
APAP:自动正气道压力。可以取决于SDB事件的指示的出现或缺失而在下 限与上限之间连续地调整的正气道压力。
鼓风机或流量发生器:以高于周围环境压力的压力输送空气流的设备。
控制器:根据输入来调节输出的设备或者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控制器的一种形式具有受控的变量——即控制变量——该控制变量构成到设备的输入。设备的输出是控制变量的当前值,以及变量的设定点。伺服呼吸机可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作为输入的通气,作为设定点的目标通气,以及作为输出的压力支持等级。其它形式的输入可以是氧饱和(SaO2)、二氧化碳(PCO2)的局部压力、移动、来自光体积描记图的信号以及峰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设定点可以是固定、可变化或学习的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呼吸机中的设定点可以是患者的测量通气的长期平均值。另一个呼吸机可以具有随时间改变的通气设定点。压力控制器可以构造为控制鼓风机或泵以以特定压力输送空气。
治疗:在本上下文中的治疗可以是正压治疗、氧治疗、二氧化碳治疗、死空间的控制、以及药品管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电机:用于将电能转换成构件的旋转移动的设备。在本文的环境中,旋转件是推进器,其在固定轴周围在位置处旋转以便施加压力到沿着旋转轴移动的空气。
气道正压(PAP)设备:用于将处于正压力的空气供给提供到气道的设备。
变换器:用于将一种形式能量或信号转换成另一种的设备。变换器可以是用于将机械能(诸如运动)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或探测器。变换器的实例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二氧化碳(CO2)传感器、氧气(O2)传感器、施力传感器、移动传感器、噪音传感器、容积描记器与照相机。
6.10.3呼气周期的方案
呼吸暂停:优选地,当流量下降到预定阈值时长例如10秒以下时将认为发生呼吸暂停。当尽管患者努力但是气道的一些阻塞仍不允许空气流量时认为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当检测到由于呼吸努力降低或者呼吸努力缺失而导致的呼 吸暂停时认为中枢呼吸暂停。
工作周期:吸气时间Ti与总呼吸时间Ttot的比率。
努力(呼吸):优选地,认为呼吸努力试图呼吸的自主呼吸人员完成的工作。
呼吸周期的呼气部分:从呼气流量开始到吸气流量的时期。
流量限制:优选地,流量限制将被认为是在患者呼吸中事件的一种状态,其中在该状态中通过患者努力的增加不会产生流量的相应增加。其中在呼吸循环的吸气部分期间发生的流量限制,可以描述为吸气流量限制。其中在呼吸循环的呼气部分期间发生的流量限制,可以描述为呼气流量限制。
呼吸不足:优选地,呼吸不足将可以认为是流量减小,而不是流量的中断。在一种形式中,当在一定持续时间期间流量降低到阈值之下则可以认为发生呼吸不足。在成人的一种形式中,下面的任一种都可以被视为呼吸不足:
(i)在至少10秒期间内患者呼吸减少30%加上与之相关的4%的减饱和;或者
(ii)在至少10秒期间患者呼吸中减小(但是小于50%),具有与之至少3%的相关减饱和或者唤醒。
呼吸周期的吸气部分:优选地从吸气流量的开始到呼气流量的开始的周期将被认为是呼吸循环的吸气部分。
开放(气道):气道打开的程度或者气道打开的范围。患者气道是打开的。气道开放可以是量化的,例如例如具有一(1)的值是开放的,并且零(0)的值是闭合的。
正结束呼气压力(PEEP):在呼气结束时存在与肺部中的高于大气的压力。
峰值流量(Qpeak):在呼吸流量波形的吸气部分期间的流量的最大值。
呼吸流量、流量、患者空流量、呼吸空流量(Qr):可以理解这些同义的术语涉及PAP设备的呼吸流量的估计,其与作为通常由升每分钟所表示的由患者经历的实际呼吸流量的“真实呼吸流量”或“真实呼吸流量”相反。
潮流气量(Vt):当未施加过多的努力时,在正常呼吸过程中吸入或呼出的 空气的体积。
(吸气)时间(Ti):呼吸流量波形的吸气部分的持续时间。
(呼气)时间(Te):呼吸流量波形的呼气部分的持续时间。
(总)时间(Ttot):在一个呼吸流量波形中的吸气部分的开始与下一个呼吸流量波形的吸气部分的开始之间的总持续时间。
典型的最近通气:一种通气值,其中,在特定预定时间量程上的最近值去向与集中在该通气值周围,即通气的最近值的中心趋势的测量。
上气道阻塞(UAO):包括部分和总上气道阻塞。这可能与流量限制的状态相关,其中,在流量限制中流量的等级仅略微地增加或者甚至随着上气道上的压力差增加而减小(Starling阻力器行为)。
通气(通气口):通过患者呼吸系统交换的气体的总量的测量,包括每单位时间的吸气与呼气流量。当表述为体积每分钟时,此量通常称作为“分钟通气量”。有时候仅仅简单地将最小通气量作为体积给出,可以理解为每分钟的体积。
6.10.4PAP设备参数
气流速率:每单位时间输送的空气的瞬时体积(或者质量)。尽管流速与通气具有每单位时间相同的体积大小或者质量,但是在更短的时间周期来测量流速。对于患者的呼吸循环的吸气部分来说流量可以名义上是正的,并且对于患者的呼吸循环的呼气部分来说是负的。在一些情况中,所涉及的流速将涉及标量即仅具有量值的量。在其它情形中,所涉及的对流速将涉及向量数量即具有量值和方向的量。给以流量符号Q。总流量Qt是离开PAP设备的空气的流量。通气流量,Qv是离开通气口以允许呼出气体的冲刷的流量。泄露流量,Ql,是从患者接口系统的以外泄露的流速。呼吸流量Qr,是接收在患者呼吸系统中的空气的流量。
泄露:优选地,术语泄露将被视为到周围环境的空气的流量。泄露可以是故意的,例如,以允许呼出CO2的冲刷。泄露可以是无意的,例如,由于在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的不完全密封。
压力:每单位面积的力,可以在包括cm水柱、g-f/cm2、百帕斯卡的单位范围中测量压力。1cm水柱等于1g-f/cm2并且接近0.98百帕斯卡。在此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压力以cm水柱的单位给出。对于OSA的鼻部CPAP治疗所涉及的治疗压力涉及大约4-20cm水柱或大约4-30cm水柱范围内的压力。在患者接口中的压力给予符号Pm。
声音功率:通过声波承载每单位时间的能量。声音功率与声音压力乘以波前的面积的平方成比例。通常以分贝SWL即与通常在10-12瓦特处取得的参考功率相关的分贝来给出声音功率。
声音压力:在给定时刻由于声波经过介质传播而导致的来自环境压力的局部偏差。通常以分贝SPL即与通常在认为是人类听力的阀值的2x10-6帕斯卡(Pa)处取得的参考功率相关的分贝来给出声音功率
6.10.5面部的解剖学
翼(ala):每个鼻孔的外壁或“翼”(复数:alar)
鼻翼端:鼻翼上最侧边的点。
翼曲率(或翼顶峰)点:每个翼的弯曲的基线中的最后面的点,其中,在由脸颊与翼的结合部形成的褶皱中找到该点。
耳廓或耳郭:耳朵的整个可见的外部。
(鼻部)骨框架:鼻部的骨框架包括鼻骨,上颌骨的额突以及额骨的鼻部。
(鼻部)软骨框架:鼻部的软骨框架包括鼻中隔软骨、侧翼软骨、大软骨和小软骨。。
鼻小柱:隔开鼻孔并且从鼻突点延伸到上唇的皮肤条带。
鼻小柱角:在经过鼻孔开口在中点所画的线条与垂直于法兰克福水平同时与臂下点所画的线条之间的角度。
法兰克福水平平面:从眶缘的最下级点延伸到左耳屏点的线。耳屏点是在超越耳廓的耳屏点的凹口中最深的点。
眉间:定位在柔软组织上,在额头的中央矢状面中的最突出点。
侧鼻软骨:软骨的大体上三角形的板形器官。它的上缘附接到鼻骨与上颌骨的额突,并且其下缘连接到较大的鼻翼软骨。
鼻翼大软骨:位于侧鼻软骨下方的板形器官。它在鼻孔的前面部分周围弯曲。它的后端通过包括翼的三个或四个小软骨的粗糙纤维隔膜连接到上颌骨的额突。
鼻孔(鼻子孔):形成到气孔腔体的入口的近似椭圆形的穿孔。鼻孔(nares)的单数形式是鼻孔(naris)(鼻子孔)。鼻孔通过鼻中隔膜分开。
鼻唇沟或者鼻唇褶皱:皮肤褶皱或者凹槽从鼻子的各侧延伸到嘴角,使面颊与上唇分开。
鼻唇角:角度在小柱与上唇之间,经过与鼻中隔下点交叉。
耳上基点:耳廓到面部的皮肤的下附接点。
耳上基点:耳廓到面部的皮肤的上附接点。
鼻突点:鼻部的最突出点或尖端,可以在头部的剩余部分的侧视图中识别它。
人中:从鼻隔膜的下边界延伸到在上唇区域中的唇的顶部的中线凹槽。
颏前点:定位在下巴的最前面中间点的软组织上。
(鼻)梁:鼻梁是从鼻根延伸到鼻突点的鼻子的中线突出部。
矢状面:从前面(前端)经过到后面(后端)的竖直平面将本体分成右半部与左半部。
鼻根:定位在软组织上,覆盖额鼻骨缝的区域的最凹入点。
中隔软骨(鼻):鼻中隔软骨形成隔膜的一部分并且分割鼻腔的前部。
后上侧片:在鼻翼基部的下缘处的点,其中鼻翼基部与上(上端)唇的皮肤接合。
鼻下点:定位在软组织上,小柱与中央矢状面中的上唇结合的点。
颏点:在下唇缝与软组织颏前点之间的下唇的中线中的最大腔体的点。
6.10.6颅骨的解剖学
额骨:额骨包括大的竖直部分,额鳞与称作前额的区域相应。
下颌骨:下颌骨形成下颌。颏隆凸是形成下巴的颌部的骨突出。
上颌骨:上颌骨形成上颌并且定位在下颌骨上方并且在眼眶下方。上颌骨的额突在鼻部的侧面向上地突出,并且形成其侧边界的一部分。
鼻骨:鼻骨时两个小的椭圆形骨,尺寸变化并且形成不同个体;它们并排布置在面部的中部与上部,并且通过它们的交叉,形成鼻部的“梁”。
鼻根点:前额骨与两个鼻骨的交叉,凹陷区域直接地在眼之间并且超过鼻梁。
枕骨:枕骨定位在颅骨的后部与下部。它包括椭圆形穿孔、枕骨打孔,通过其颅骨腔体与椎管联通。在枕骨大孔后面的弯曲板是枕鳞。
眼眶:用于容纳眼球的在颅骨中的骨腔体。
顶骨:顶骨是当接合在一起时,形成颅骨的顶部与侧面的骨。
颞骨:颞骨定位在颅骨的基部与侧面上,并且支撑称作太阳穴的面部的部分。
颧骨:面部包括定位在面部的上部与侧部中并且形成面颊的突出的两个颧骨。
6.10.7呼吸系统的解剖学
横隔膜:横跨胸腔底部延伸的肌肉层。横隔膜将包括心脏、肺与肋部的胸腔与腹腔分离。当横隔膜收缩时胸腔的体积增加并且空气被吸入到肺中。
喉:喉或喉头容纳声带并且将咽部的下部(下咽部)与气管连接。
肺:人体中的呼吸的器官。肺的传导区域包含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终末细支气管。呼吸区域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小管、以及肺泡。
鼻腔:鼻腔(或鼻小窝)是在面部的中部的鼻部上面以及后面的大的空气填充空间。鼻腔由被称为鼻中隔的竖直的鳍状物分割成两个。在鼻孔的每个侧面上存在三个水平的长出部,被称为外耳(conchae,其单数形式为concha)或鼻甲骨。鼻腔的前方是鼻部,并且鼻腔的后方经由后鼻孔弯曲到鼻咽中。
咽部:咽喉的正位于鼻腔下方(之下)并且食管和喉部上方的部分。咽部通常被分割为三个部分:鼻咽(上咽头)(咽部的鼻部)、口咽(中咽)和喉咽(下咽)。
6.10.8材料
硅树脂或硅树脂橡胶:一种合成橡胶。在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硅树脂涉及液体硅树脂橡胶(LSR)或者模压成型硅树脂橡胶(CMSR)。一种形式的可商用LSR是由Dow Corning制造的SILASTIC(包括在该商标之下销售的一系列产品)。LSR的另一个制造物是Wacker。LSR的优选形式具有如使用ASTM D2240所测量的范围在大约35到大约45的肖氏A(或A类)压痕硬度。
聚碳酸酯:一种双酚A碳酸盐的通常透明的热塑聚合体。
6.10.9患者接口的方案
反窒息阀(AAV):面罩系统的组件或子组件,其通过以故障保护的方式向大气开启,降低患者的过渡二氧化碳再呼吸的风险。
弯管:通过角度指导气流的轴改变方向的导管。在一个形式中,角度可以近似90度。在另一个形式中,角度可以小于90度。导管可以具有近似圆形的横截面。在另一个形式中,导管可以具有椭圆形或矩形的横截面。
框架:框架表示用于承受与定位和稳定结构的两个或更多个连接点之间的张力载荷的面罩结构。面罩框架可以是面罩中的非气密的载荷承受结构。然而,一些形式的面罩框架可以是气密的。
定位和稳定结构:定位和稳定结构表示被设计为用于头上的一种形式的定位和稳定结构。定位和稳定结构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压杆、系带和硬物的集合,被配置为将患者接口放置并且保持在患者面部上的位置中,以便呼吸治疗的输送。一些系带由软的、柔性的、弹性的材料如泡沫胶布的薄片合成物制造成。
隔膜:隔膜表示优选地实质上对于弯曲没有抵抗力但是对于伸展具有抵抗力的通常薄的元件。
增压室:面罩增压室表示患者接口的一部分,该部分具有包装空间体积的壁,该体积中在使用中具有被加压到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壳体可以形成面罩增压室的壁的一部分。在一个形式中,患者面部的区域形成增压室的壁的一部分。
密封:其名称形式(“密封件”)表示有意地抵抗经过两个表面的接口的气流的结构或障碍物。动词形式(“进行密封”)表示抵抗气流。
壳体:壳体优选地表示具有弯曲的、可拉长的并且可压缩的硬度的弯曲结构,例如面罩的用于形成面罩的弯曲结构壁的部分。与总尺度相比,其优选地更薄。在一些形式中,壳体是具有小面的。该壁优选地是气密的,但是在一些形式中它们可以不是气密的。
硬体:硬体表示被设计为增加另一个组件至少在一个方向中的压缩抵抗力的结构组件。
压杆:压杆用作一种结构部件,其设计为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增大另一个部件的耐压性。
旋转体:(名词)被配置为关于公共轴优选地独立地并且优选地在小的扭矩之下旋转的组件的子组件。在一个形式中,旋转体可以被构造为旋转经过至少30度的角度。在另一个形式中,旋转体可以被构造为旋转经过至少360度的角度。当在空气输送导管的环境中使用时,该组件的子组件优选地包括匹配的筒形导管对。在旋转体的使用中优选地几乎没有或者没有气流从其泄漏。
系带:系带是被设计为抵抗张力的结构组件。
通气口:(名词)该结构允许空气从面罩或导管的内部到环境空气的有意的、速度受控的泄漏,以允许呼出二氧化碳(CO2)的冲刷和氧气(O2)的供给。
6.10.10在患者接口中使用的术语
(表面的)曲率:表面的具有鞍形的区域,其在一个方向中上弯并且在不同方向中下弯,被称为具有负曲率。表面的具有圆顶形的区域,其在两个主要方向中以相同方式弯曲,将被称为具有正曲率。平坦表面具有零曲率。
松软的:具有以下特征组合的材料、结构或合成物的品质:
a)容易迎合指压。
b)当导致其支撑它自己的重量时它不能保持它的形状。
c)非刚性的。
d)容易弹性地伸展或弯曲。
具有松软的品质可以具有相关方向,因此具体的材料、结构或合成物可以在第一方向中是松软的但是在第二方向例如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中是坚硬的或刚性的。
有弹力的: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周期例如1秒内实质上弹性地变形并且在卸载之后释放实质上所有能量。
刚性的:当竖立并且维持患者接口与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密封关系时,不容易被通常预定的指压和/或张力或载荷变形。
半刚性的:意味着足够刚性以在正气道压力治疗期间通常施加的机械力的作用之下基本上不变形。
6.11其他备注
本专利文献的公开的一部分包括受到版权保护的材料。版权拥有者不反对由本专利文献或本专利公开的任何人进行的复制再生,因为其出现在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中,但是保留所以版权。
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这样或者提供了一系列值,否则要理解在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到下限单位的十分位的每个中间值以及所述范围内的任意其他所述的或中间值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中。这些中间值的可以被独立地包括在中间范围中的上限和下限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中,除非在所述范围中具有任意具体地排除的限制。在所述范围包括一个或量个限制的情况中,不包括这些限制中的一个或两个的范围也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中。此外,在本文中将值表述为被实现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一部分的情况中,要理解该值可以是近似的,除非另外说明不是这样,并且该值可用于任意合适的有效数字,只要具体技术应用允许或需要。应该进一步理解,任意值以及所有所述值 可以从所述值变化高达10-20%。
本文所述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该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另外声明不是这样。虽然与所述的那些方法和材料相同或等效的任意方法和材料也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实施和测试,但是本文描述了有限数量的示例性方法和材料。
当具体材料被视为优选地用于构造组件时,具有类似的特性的显而易见的可替换材料可用作替换。此外,本文所述的任意和所有组件被理解为能够被单独地构造或制造或者被构造或制造在一起,除非具体指明不是这样。
必须注意,如在本文以及权利要求中施以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括它们的复数等效物,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这样。
通过参考的方式将本文所述的所有公开并入本文,并且它们描述那些公开的主题的方法和/或材料。提供本文所述的公开以仅用于它们在本申请的递交日之前的公开。不要将本文中的任何东西解释为允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不具有早于该公开的资格。此外,所提供的公开的日期可以与实际公开日不同,其中,可能需要独立地确认该实际公开日。
此外,在解释本文的公开时,应该用与上下文一致的最广域的合理方式解释所有术语。具体而言,术语“包括”和“包含”应该被解释为以非穷举的方式涉及元件、组件或步骤,用于指示所涉及的元件、组件或步骤可以与为明确涉及的的其他元件、组件或步骤一起出现或利用或组合。
在详细描述中使用的主题标题为了便于读者参考的而被包括并且不应用于限定贯穿公开或权利要求发现的主题。主题标题不应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或的范围或权利要求的限定。
虽然参考具体实例来描述本文的技术,但是要理解这些实例仅仅用于说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在一些情况中,术语和符号可以暗示实施该技术所不需要的具体细节。例如,虽然可以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但是它们不意图用于指示任意次序而是用于在不同元件之间进行区分,除非另外指明不是这样。 此外,虽然可以按次序描述或说明方法的过程步骤,但是该次序不是必须的。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该次序可以修改并且/或者可以同时地或者甚至同步地执行其方案。
因此,要理解可以对所示实例做出大量修改,并且在不脱离该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想到其他配置。
附图标记列表
弯管组件           120 
头带连接器         156 
附接区域           158 
密封区域           251 
鼻梁区域           252 
鼻侧面区域         253 
鼻角区域           254 
上唇区域           255 
内(前)边缘         260(i) 
外(后)边缘         260(0) 
隔膜               260-1 
隔膜               260-2 
隔膜               260-3 
底衬垫结构         265 
密封薄片           270 
节流孔             275 
上节流孔部分       275(1) 
下节流孔部分       275(2) 
外边缘             280(i) 
内边缘             280(o) 
侧壁区域           457 
三角形周边区域     720 
Y形头带连接器        800 
拉通防止结构         791 
上头带条带连接点     810 
下头带条带连接点     820 
钩环连接机构         950 
患者                 1000 
床伴                 1100 
患者接口             3000 
框架组件             3001 
衬垫组件             3002 
衬垫组件             3003 
衬垫组件             3005 
密封形成结构         3100 
鼻支架               3101 
上密封部分           3102 
下密封部分           3104 
密封凸缘             3110 
支撑凸缘             3120 
增压室               3200 
连接部分             3202 
周边                 3120 
舌状部               3211 
通道部分             3211.1 
框架连接区域         3213 
边际边缘             3220 
增压连接区域         3240 
保持结构             3242 
宽保留特征           3244 
窄保留特征           3245 
钩状部               3246 
前表面               3246.1 
后表面               3246.2 
标称垂直轴           3246.4 
密封唇               3250 
肋部                 3294 
凹口                 3295 
定位和稳定结构       3300 
头带条带             3301 
框架                 3310 
宽框架连接区域       3312 
导入表面             3312.1 
保持表面             3312.2 
窄框架连接区域       3313 
妨碍部分             3314 
通气口               3400 
通气孔               3405 
连接端口             3600 
PAP设备              4000 
外部壳体             4010 
外部壳体的上部       4012 
外部壳体的下部       4014 
面板                 4015 
底架                 4016 
把手                 4018 
气动块               4020 
气动组件             4100 
空气过滤器           4110 
入口空气过滤器       4112 
出口空气过滤器       4114 
压力设备             4140 
可控制鼓风机         4142 
空气回路             4170 
材料网               4172 
螺旋线圈             4174 
弯曲的内部           4176 
长导管               4178 
弯曲的外部           4179 
短导管               4180 
隆起部               4181 
折叠部的峰点         4182 
倾斜部               4183 
螺旋线圈的外表面     4184 
补给氧气端口         4185 
折线                 4186 
旋转导管套           4190 
电子部件             4200 
印刷电路板组件
                     4202 
(PCBA)
电源供给             4210 
输入设备             4220 
算法                 4300 
增湿器               5000 
头带夹               10210 
机械保留构件         10215 
磁体                 10216 
空隙                 10217 
横杆                 10218 
下头带条带           10220 
下连接部分           10221 
上连接部分           10222 
变薄的连接部分       10223 
顶冠条带             10225 
侧冠条带             10226 
颈部条带             10227 
主要侧边缘           10228 
主要侧边缘           10229 
上头带条带           10230 
次要侧边缘           10231 
次要侧边缘           10232 
顶框架连接点         10305 
细长空隙             10306 
第一弯曲截面         10307 
第一弯曲             10308 
直截面               10309 
第二弯曲             10310 
第二弯曲截面         10311 
上臂套管             10312 
窄中央区域           10313 
环件                 10315 
接合件               10316 
下臂连接点           10317 
上臂                 10320 
远端                 10323 
上头带连接点         10325 
下臂                 10330 
下头带连接点          10331 
凸面                  10335 
磁体                  10340 
外径向壁              10350 
内径向壁              10351 
径向通道              10352 
止动面                10353 
轨道                  10355 
环形肋部              10360 
短导管导管套          10610 
凹槽                  10611 
7.1专利文献

Claims (35)

1.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框架组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仅输送到患者的鼻部气道的入口,所述框架组件包括:
环件;
下臂,其从径向地定位在所述环件上的下臂连接点延伸出;
接合件,其在所述环件的上部位置处从所述环件向后延伸出;以及
上臂,其在所述接合件的远端处从上臂连接点延伸出,使得所述下臂连接点处于在所述上臂连接点前面的位置;
其中,所述下臂具有远侧自由端,每个远侧自由端都具有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与上头带条带可分离地接合,并且所述上臂在与法兰克福水平方向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中导向所述上头带条带的张力向量并且避免延伸越过患者的耳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连接点处于所述环件上最上部的位置,并且所述下臂连接点定位为与所述上臂连接点成80°到1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下臂连接点定位为与所述上臂连接点成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彼此隔开,以适应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框架组件的衬垫组件的多个尺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在矢状面中比在其他平面中更柔韧,以适应不同患者面部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比所述下臂更柔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完全包装在所述下臂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磁体的包装提供向前延伸的凸面,并且所述凸面允许到头带夹的圆周边缘的机械接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磁体和所述凸面具有大体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这使得当所述头带夹磁性接合时所述头带夹能够相对于下臂旋转,以便当施加头带张力时使下头带条带的扭拧最小化。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上臂具有远侧自由端,每个远侧自由端都具有磁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环件具有径向设置在用于连接到空气回路的连接端口的多孔通气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空气回路包括具有连接到所述环件的导管套的气体输送导管,所述环件具有向后凸出的径向壁,所述径向壁经由所述通气口将加压空气的流动路径与废气的流动路径隔离以降低循环噪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导管套不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环件。
15.如权利要求13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导管套经由机械互锁永久地连接到所述环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框架组件与衬垫组件可分离地接合,所述衬垫组件包括:
保持结构,其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脱离;以及
密封形成结构,其永久地连接到所述保持结构,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所述患者的两个鼻孔;
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所述保持结构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所述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
其中,在所述衬垫组件内的空气压力的增加导致所述密封形成结构与所述框架构件之间的密封力增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下壁以减轻在患者上唇上的压力。
18.如权利要求16到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和所述保持结构由半刚性材料构成,以提供可分离的硬体到硬体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衬垫组件包括当所述保持结构与所述框架构件彼此附接时对所述框架构件进行密封的密封唇,并且当所述衬垫组件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时,所述密封力增大。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还包括用于输送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的导管,所述导管在没有旋转弯管的情况下连接到所述框架组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导管永久地连接到所述框架组件。
22.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在相对于环境空气压力的连续正压力下将可呼吸气体流密封输送到至少包括患者鼻孔入口的患者气道的入口,其中,所述患者接口被配置为贯穿患者睡眠时的患者的呼吸周期,在使用中保持治疗压力在高于环境空气压力的4cm水柱到30cm水柱的范围内,以改善睡眠障碍性呼吸;
所述患者接口包括:
衬垫组件,其包括适于对所述患者的气道形成密封的密封形成结构以及在使用中被加压到在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下的增压室;
定位和稳定结构,其用于维持所述衬垫组件与围绕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区域的密封接触,同时维持在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处的治疗压力;
气体排放通气口,其被配置为允许患者呼出的CO2流动到所述患者接口的外部,以使对由所述患者呼出的CO2的再呼吸最小化;以及
如权利要求1到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组件。
23.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患者接口;
空气回路;以及
处于正压力下的空气源。
24.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定位和稳定结构的头带夹,包括:
机械结构,其将所述头带夹机械地接合到框架组件的头带连接点并且允许所述头带夹相对所述头带连接点旋转;
磁体,其使所述头带夹与所述头带连接点磁性地接合;以及
狭缝,其用于接收穿过其中的头带条带,
其中,当通过调节所述头带条带的长度来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头带夹维持与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机械的以及磁性的接合并且相对所述头带连接点旋转。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磁体通过顶层塑料材料和底层塑料材料保持在所述头带夹内。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磁体被完全包装在塑料材料中。
27.如权利要求24到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狭缝是细长的,所述狭缝在使用中使其纵轴定向为与标称垂直轴平行。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头带夹,其中,当所述头带夹与所述头带连接点接合并且施加头带张力时,所述狭缝通过所述框架组件而畅通。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连接点包括磁体。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被完全包装在塑料材料中。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被完全包装在所述框架组件的下臂内。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头带夹,其中,所述头带夹和/或所述头带连接点的所述磁体是铁磁体、永磁体或电磁体。
33.一种患者接口,用于在相对于环境空气压力的连续正压力下将可呼吸气体流密封输送到至少包括患者鼻孔入口的患者气道的入口,其中,所述患者接口被配置为贯穿患者睡眠时的患者的呼吸周期,在使用中保持治疗压力在高于环境空气压力的4cm水柱到30cm水柱的范围内,以改善睡眠障碍性呼吸;
所述患者接口包括:
衬垫组件,其包括被适于对所述患者的气道形成密封的密封形成结构以及在使用中被加压到在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下的增压室;
定位和稳定结构,其用于维持所述衬垫组件与围绕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区域的密封接触,同时维持在到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处的治疗压力;
气体排放通气口,其被配置为允许患者呼出的CO2流动到所述患者接口的外部,以使对由所述患者呼出的CO2的再呼吸最小化;
框架组件,其可分离地接合所述衬垫组件并且提供到所述定位和稳定结构的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24到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头带夹。
34.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接口;
空气回路;以及
处于正压力下的空气源。
35.一种用于患者接口的衬垫构件,所述患者接口用于将加压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的入口,所述衬垫构件包括:
保持结构,其用于与框架构件可重复地接合以及从所述框架构件可重复地 脱离;
密封形成结构,其连接到所述保持结构,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利用单个节流孔作用于所述患者的两个鼻孔;
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由第一材料制造而成,并且所述保持结构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并且比所述第一材料更刚性的第二材料制造而成;
其中,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下壁,以减轻在患者上唇上的压力。
CN201420708544.9U 2013-01-18 2014-01-20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5631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3900168A AU2013900168A0 (en) 2013-01-1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Respiratory Disorders
AU2013900168 2013-01-18
US201361811385P 2013-04-12 2013-04-12
US61/811,385 2013-04-12
EP13163546 2013-04-12
EP13163546.8 2013-04-12
US201361817674P 2013-04-30 2013-04-30
US61/817,674 2013-04-30
US201361823192P 2013-05-14 2013-05-14
US61/823,192 2013-05-14
AU2013902305 2013-06-24
AU2013902305A AU2013902305A0 (en) 2013-06-24 A patient interface
AU2013902945 2013-08-06
AU2013902945A AU2013902945A0 (en) 2013-08-06 A patient interfac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U2013903509A AU2013903509A0 (en) 2013-09-12 Device for treating respiratory disorders
AU2013903509 2013-09-12
US201361888357P 2013-10-08 2013-10-08
US61/888,357 2013-10-08
US201361915320P 2013-12-12 2013-12-12
US61/915,320 2013-12-12
CN201420035822.9U CN204017056U (zh) 2013-01-18 2014-01-20 患者接口、其部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5822.9U Division CN204017056U (zh) 2013-01-18 2014-01-20 患者接口、其部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3187U true CN204563187U (zh) 2015-08-19

Family

ID=5120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0485.0A Active CN105120935B (zh) 2013-01-18 2014-01-15 患者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2070854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563187U (zh) 2013-01-18 2014-01-20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CN20142003582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7056U (zh) 2013-01-18 2014-01-20 患者接口、其部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0485.0A Active CN105120935B (zh) 2013-01-18 2014-01-15 患者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582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7056U (zh) 2013-01-18 2014-01-20 患者接口、其部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688266B2 (zh)
EP (2) EP2945680B1 (zh)
JP (4) JP6474733B2 (zh)
CN (3) CN105120935B (zh)
AU (1) AU2014207243B2 (zh)
NZ (2) NZ729050A (zh)
TW (1) TWI604862B (zh)
WO (1) WO201411062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8688A (zh) * 2018-02-02 2020-11-10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3633865A (zh) * 2015-09-23 2021-11-12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
CN113842534A (zh) * 2021-09-30 2021-12-28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9726A1 (en) 2004-02-23 2005-09-0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US9072852B2 (en) 2004-04-02 2015-07-0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EP3936180B1 (en) 2004-04-02 2023-11-29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DE202007019687U1 (de) 2006-07-14 2015-07-1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Atemhilfsgerät
US10792451B2 (en) 2008-05-12 2020-10-06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 and aspects thereof
US10258757B2 (en) 2008-05-12 2019-04-16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 and aspects thereof
US11660413B2 (en) 2008-07-18 2023-05-3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ES2652561T3 (es) 2008-10-10 2018-02-05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lmohadillas nasales para una interfaz de paciente
EP3741418B1 (en) 2009-11-18 2024-05-0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al interface
CN105854138B (zh) 2009-12-23 2022-09-16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及面罩
EP4070841A1 (en) 2010-10-08 2022-10-12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LT3117861T (lt) 2011-04-15 2021-09-10 Fisher&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Sąsaja, apimanti galinčią pasisukti nosies tiltelio dalį
US10603456B2 (en) 2011-04-15 2020-03-3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Interface comprising a nasal sealing portion
SG10201913774QA (en) 2012-08-08 2020-03-3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Headgear for patient interface
EP2892596B1 (en) 2012-09-04 2023-07-26 Fisher&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Valsalva mask
DE112013005483T5 (de) 2012-11-16 2015-08-1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endichtung und Beatmungsschnittstelle
EP2945680B1 (en) 2013-01-18 2019-10-09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NZ714593A (en) * 2013-04-12 2017-08-25 Resmed Ltd Neck strap, crown strap assembly and headgear for a breathing mask
JP6336589B2 (ja) * 2013-07-17 2018-06-06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ResMed Limited 呼吸器疾患の処置のための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US11419999B2 (en) 2013-08-05 2022-08-2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Seal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interface assemblies and aspects thereof
US20150128939A1 (en) * 2013-09-12 2015-05-14 Jennifer Dawn Antoine Medical device for transfering fluids with a semi-filled shape
SG11201608616VA (en) 2014-06-17 2017-01-2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Patient interfaces
CA3211125A1 (en) 2014-08-25 2016-03-0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Respiratory mask and related portions, components or sub-assemblies
CA3223929A1 (en) * 2014-09-16 2016-03-2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Headgear assemblies and interface assemblies with headgear
TW202332392A (zh) 2014-09-16 2023-08-16 紐西蘭商費雪 & 佩凱爾關心健康有限公司 模內成型頭帽
NZ767990A (en) 2014-09-18 2023-03-31 ResMed Pty Ltd Gas washout vent for patient interface
US10646680B2 (en) 2014-09-19 2020-05-12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Headgear assemblies and interface assemblies with headgear
CA2962678C (en) * 2014-09-24 2023-10-2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Tubes for medical systems
WO2016054692A2 (en) 2014-10-10 2016-04-14 Resmed Limited Foam cushion respiratory apparatus
WO2016067152A1 (en) 2014-10-30 2016-05-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terconnect assembly and support assembly including same
CN113274610A (zh) * 2014-11-07 2021-08-20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呼吸设备
US11351323B2 (en) 2014-11-14 2022-06-0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 for PAP therapy with rigid headgear connection elements
NZ770257A (en) 2014-11-26 2023-06-30 ResMed Pty Ltd Textile patient interface
AU2015370507B2 (en) * 2014-12-23 2021-07-29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Gender based full - face mask sizes
WO2017011864A1 (en) * 2015-07-20 2017-01-26 Resmed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 with volume reducing member
US10675430B2 (en) * 2015-09-23 2020-06-09 ResMed Pty Ltd Elbow assembly
WO2017120643A1 (en) * 2016-01-14 2017-07-20 Resmed Limited Oro-nasal patient interface
US10589079B2 (en) * 2016-01-27 2020-03-17 Jennifer A. LINTON Breathing mask
WO2017158543A1 (en) 2016-03-16 2017-09-2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Intra-mould substrate
SG11201807705RA (en) 2016-03-16 2018-10-3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Directional lock for interface headgear arrangement
CN115212416A (zh) 2016-03-16 2022-10-21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绑带组件
CN109310840B (zh) * 2016-03-18 2022-07-19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面罩系统的框架和头带
JP6957510B2 (ja) * 2016-04-28 2021-11-02 レスメド・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リミテッド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EP3471811B1 (en) * 2016-06-16 2020-08-0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gnetically assisted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SG10202100075VA (en) * 2016-07-06 2021-02-25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Respiratory interface
US10960163B2 (en) * 2016-09-02 2021-03-30 Fresca Medical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US11420008B2 (en) * 2016-09-21 2022-08-23 ResMed Pty Ltd Vent and vent adaptor for patient interface
CN109803706B (zh) 2016-10-04 2021-12-3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导管、管道组件和患者接口设备
WO2018064712A2 (en) * 2016-10-04 2018-04-12 Resmed Asia Operations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with movable frame
CA3036634A1 (en) 2016-10-05 2018-04-12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s
WO2018089789A1 (en) 2016-11-10 2018-05-17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method and biomarkers for airway obstruction
USD823454S1 (en) 2017-02-23 2018-07-1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Cushion assembly for breathing mask assembly
USD823455S1 (en) 2017-02-23 2018-07-1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Cushion assembly for breathing mask assembly
USD824020S1 (en) 2017-02-23 2018-07-2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Cushion assembly for breathing mask assembly
USD901673S1 (en) 2017-03-09 2020-11-1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Frame and breathing tube assembly for a nasal mask
USD874646S1 (en) 2017-03-09 2020-02-0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Headgear component for a nasal mask assembly
US10765827B2 (en) 2017-03-28 2020-09-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forehead support
US20180361093A1 (en) * 2017-06-19 2018-12-20 Loewenstein Medical Technology S.A. Breathing mask interface with small required operating force
AU2017204362B1 (en) * 2017-06-27 2018-06-21 International Health Group Pty Ltd Resuscitation and ventilation mask
USD855793S1 (en) 2017-09-20 2019-08-06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Frame for a nasal mask
USD875242S1 (en) 2017-09-20 2020-02-1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al mask and breathing tube set
JP7089587B2 (ja) 2017-09-28 2022-06-2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突起を備えるクッション及び突起を備えるクッションを含む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デバイス
US20190099579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ressure generating device and air filter having a correlated arrangement of magnets
US11986595B2 (en) 2017-12-21 2024-05-2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Respiratory mask system
JP7009633B2 (ja) * 2017-12-22 2022-01-25 レスメド・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リミテッド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用の導管ヘッドギアコネクタ
AU2019235660A1 (en) 2018-03-16 2020-09-2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Headgear with lock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AU2019240767B2 (en) 2018-03-28 2021-12-02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US10953180B2 (en) 2018-03-29 2021-03-23 ResMed Pty Ltd Conduit with magnetic connector
USD884153S1 (en) 2018-04-04 2020-05-12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Frame for a mask assembly
TWI673077B (zh) * 2018-07-02 2019-10-01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具備自適應系統的患者介面、呼吸面罩及適配該自適應系統的墊體
EP3866896A4 (en) * 2018-10-16 2022-08-24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US20200246572A1 (en) 2018-10-16 2020-08-06 ResMed Pty Ltd Textile seal-forming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curvatures
EP4241816A3 (en) 2019-02-13 2023-12-06 ResMed Pty Ltd Textile seal with air-assisted biasing portion
AU2020224386A1 (en) * 2019-02-18 2021-09-09 ResMed Asia Pte. Ltd. Positioning and stabilizing structure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CN114423480B (zh) 2019-03-28 2024-03-19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
US20220218934A1 (en) * 2019-05-20 2022-07-14 ResMed Asia Pte. Ltd. Air delivery conduit
DE102019115639A1 (de) * 2019-06-07 2020-12-10 Hamilton Medical Ag Nasenbrille mit verbessert gesicherter Anbindung an eine Zufuhrleitung
EP3991167B1 (en) * 2019-06-28 2023-12-27 ResMed Sensor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iggering sounds to mask noise from respiratory 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s
US10959493B2 (en) * 2019-07-10 2021-03-30 Gabriel Raynolds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face mask
WO2021046599A1 (en) * 2019-09-10 2021-03-18 ResMed Pty Ltd Oro-nasal patient interface
WO2021046605A1 (en) * 2019-09-10 2021-03-18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and positioning and stabilising structure for the patient interface
US11844887B2 (en) 2019-10-16 2023-12-19 ResMed Pty Ltd Textile seal-forming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curvatures
WO2021137765A1 (en) * 2019-12-31 2021-07-08 ResMed Asia Pte Ltd A patient interface formed from a textile construction and including a stiffened portion to provide for customization
KR20230112749A (ko) * 2020-03-27 2023-07-27 레스메드 피티와이 엘티디 위치설정 및 안정화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US11598967B2 (en) 2020-03-27 2023-03-07 ResMed Pty Ltd Positioning and stabilis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US20230218848A1 (en) 2020-06-09 2023-07-13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WO2022020897A1 (en) 2020-07-30 2022-02-03 ResMed Pty Ltd Seal-forming structure of patient interface with multiple sealing materials
CN112675400B (zh) * 2020-12-25 2023-03-24 江苏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防脱落可调节固定装置
US11731030B2 (en) * 2021-02-18 2023-08-22 Lloyd A. Marks Releasable magnetic ski pole strap system
WO2023277708A1 (en) * 2021-07-02 2023-01-05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Mask assemblies for respiratory therap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2747A (en) * 1962-06-14 1965-07-06 Stupell Ind Ltd Magnetic key holder
DE3276924D1 (en) 1981-04-24 1987-09-17 Somed Pty Ltd Device for treating snoring sickness
US4782832A (en) 1987-07-30 1988-11-08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Nasal puff with adjustable sealing means
AUPO126596A0 (en) 1996-07-26 1996-08-22 Resmed Limited A nasal mask and mask cushion therefor
AUPO504597A0 (en) 1997-02-10 1997-03-06 Resmed Limited A mask and a vent assembly therefor
IT1297007B1 (it) * 1997-12-22 1999-08-03 Sama S P A Chiusura magnetica ad innesto reciproco per borse, zaini, capi di abbigliamento e simili
AUPP366398A0 (en) 1998-05-22 1998-06-18 Resmed Limited Ventilatory assistance for treatment of cardiac failure and cheyne-stokes breathing
AUPQ102999A0 (en) 1999-06-18 1999-07-08 Resmed Limited A connector for a respiratory mask and a respiratory mask
US6581594B1 (en) 2000-05-15 2003-06-24 Resmed Limited Respiratory mask having gas washout vent and gas washout vent for respiratory mask
US6986352B2 (en) * 2000-06-22 2006-01-17 Resmed Limited Mask with gusset
HK1043903A2 (en) * 2001-07-09 2002-09-20 Sheung Chung Wong Magnetic strap fastener
US8042542B2 (en) 2002-04-23 2011-10-25 Resmed Limited Respiratory mask assembly with magnetic coupling to headgear assembly
US7066179B2 (en) 2002-08-09 2006-06-27 Ric Investments, Llc.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NZ573196A (en) 2002-09-06 2010-07-30 Resmed Ltd Cushion for a respiratory mask assembly with two force applying features for respectively low and high mask pressure
JP4741248B2 (ja) * 2002-09-06 2011-08-03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 マスク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エルボー
NZ538696A (en) * 2002-11-08 2009-01-31 Resmed Ltd Headgear assembly for a respiratory mask assembly
NZ562414A (en) 2003-02-21 2009-02-28 Resmed Ltd Headgear assembly for nasal pillow mask
AU2003902098A0 (en) * 2003-05-02 2003-05-22 Resmed Limited A mask system
NZ626585A (en) 2003-12-31 2016-02-26 Resmed Ltd Compact oronasal patient interface
WO2005063326A1 (en) 2003-12-31 2005-07-14 Resmed Limited Mask system
US7178525B2 (en) * 2004-02-06 2007-02-20 Ric Investments, Llc Patient interface assembly supported under the mandible
US7942150B2 (en) * 2004-04-09 2011-05-17 Resmed Limited Nasal assembly
US8127764B2 (en) * 2004-11-05 2012-03-06 Ric Investments Llc Respiratory mask cushion and mask using same
US20060174892A1 (en) * 2005-01-05 2006-08-10 Steven Leksut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gnetically connecting a head gear to an air mask
DE202006021260U1 (de) 2005-01-12 2014-05-05 Resmed Limited Polster für Patientenschnittstelle
CN104645476B (zh) 2005-06-06 2017-08-22 瑞思迈有限公司 面罩系统
US8245711B2 (en) * 2005-08-15 2012-08-21 Ric Investments, Llc Patient interface with adjustable cushion
US8397728B2 (en) * 2005-10-14 2013-03-19 Resmed Limited Cushion to frame assembly mechanism
WO2007045023A1 (en) * 2005-10-19 2007-04-26 Resmed Ltd Nasal mask assembly
DE202007019687U1 (de) * 2006-07-14 2015-07-1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Atemhilfsgerät
CN103418070B (zh) 2006-12-15 2017-03-01 瑞思迈有限公司 呼吸治疗的传送系统
CN101455871B (zh) * 2007-07-30 2016-01-27 瑞思迈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
NZ582559A (en) 2007-07-30 2011-04-29 Resmed Ltd Breathable gas patient interface interlocking nasal prongs and frame unit
EP2420281B1 (en) * 2007-08-24 2020-12-09 ResMed Pty Ltd Mask vent
US10034995B2 (en) 2007-09-20 2018-07-31 Resmed Limited Retractable tube for CPAP
US8550084B2 (en) * 2008-03-04 2013-10-08 Resmed Limited Mask system
CN105126222A (zh) 2008-06-04 2015-12-09 瑞思迈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系统
US8539953B2 (en) * 2008-11-19 2013-09-24 John E. Moenning, Jr. Combination anesthesia and scavenger surgical mask
NZ616559A (en) * 2008-12-10 2015-05-29 Resmed Ltd Headgear for masks
US9095673B2 (en) 2008-12-15 2015-08-04 Resmed Limited Unobtrusive nasal mask
JP5746635B2 (ja) * 2008-12-23 2015-07-0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調整可能なヘッドギア
CN111973854B (zh) * 2009-05-12 2024-02-13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病人接口及其多个方面
EP2435120B1 (en) * 2009-05-29 2019-08-21 ResMed Pty Ltd Nasal mask system
WO2010148453A1 (en) * 2009-06-24 2010-12-29 Resmed Ltd Adjustable mask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9539403B2 (en) 2009-08-26 2017-01-10 Resmed Limited Mask system
NZ613721A (en) * 2009-08-28 2015-02-27 Resmed Ltd Pap system
EP4098304A1 (en) * 2009-11-20 2022-12-07 ResMed Pty Ltd Mask system
GB2480288A (en) * 2010-05-12 2011-11-16 Hsiner Co Ltd Respiratory mask device having improved head strap connectors
JP6023711B2 (ja) 2010-08-30 2016-11-0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二重y支持構造を有するフレーム組立体を備える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NZ701074A (en) * 2010-09-30 2015-10-30 Resmed Ltd Mask system
EP3669920A1 (en) 2010-09-30 2020-06-24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systems
CN103354752B (zh) * 2010-10-22 2016-04-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患者界面装置的排气组件
US20120234326A1 (en) * 2011-01-14 2012-09-20 Resmed Limited Mask system
JP6333172B2 (ja) * 2011-07-08 2018-05-30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ResMed Limited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エルボー及びコネクタを具備する旋回式組立体
US10166355B2 (en) 2011-11-15 2019-01-01 Resmed Limited Nasal mask system
EP2830690B1 (en) * 2012-03-27 2017-08-0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User interface device providing for improved cooling of the skin
CN104487122A (zh) 2012-05-18 2015-04-01 瑞思迈有限公司 鼻罩系统
CN202666149U (zh) * 2012-07-02 2013-01-16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面罩衬垫组件和具有该面罩衬垫组件的面罩
RU2639019C2 (ru) 2012-07-27 2017-12-19 Ресмед Лимитед Интерфейс пациент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EP2945680B1 (en) 2013-01-18 2019-10-09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NZ714593A (en) 2013-04-12 2017-08-25 Resmed Ltd Neck strap, crown strap assembly and headgear for a breathing mask
JP6336589B2 (ja) 2013-07-17 2018-06-06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ResMed Limited 呼吸器疾患の処置のための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USD715184S1 (en) * 2014-02-17 2014-10-14 J. Howard & Associates Inc. Magnetic clasp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3865A (zh) * 2015-09-23 2021-11-12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
CN111918688A (zh) * 2018-02-02 2020-11-10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1918688B (zh) * 2018-02-02 2023-07-25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3842534A (zh) * 2021-09-30 2021-12-28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7056U (zh) 2014-12-17
EP3348299A1 (en) 2018-07-18
CN105120935B (zh) 2017-10-27
EP2945680A1 (en) 2015-11-25
EP2945680B1 (en) 2019-10-09
JP2020168419A (ja) 2020-10-15
TWI604862B (zh) 2017-11-11
NZ729050A (en) 2018-08-31
JP2018202210A (ja) 2018-12-27
US20150352308A1 (en) 2015-12-10
WO2014110622A1 (en) 2014-07-24
JP7015870B2 (ja) 2022-02-15
EP2945680A4 (en) 2016-08-10
AU2014207243A1 (en) 2015-05-28
JP6474733B2 (ja) 2019-02-27
US10688266B2 (en) 2020-06-23
AU2014207243B2 (en) 2017-02-23
JP6728290B2 (ja) 2020-07-22
TW201438777A (zh) 2014-10-16
JP2016503699A (ja) 2016-02-08
CN105120935A (zh) 2015-12-02
JP2022044700A (ja) 2022-03-17
US20200353196A1 (en) 2020-11-12
NZ630588A (en) 2017-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3187U (zh)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CN105307714B (zh) 用于呼吸面罩的颈部条带、冠部条带组件与头套
JP2024045285A (ja) 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該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04709585U (zh) 患者接口、定位与稳定结构、患者接口系统、衬垫构件以及气体传送管
CN105142703B (zh) 呼吸装置
CN106470727B (zh) 患者接口
US11590310B2 (en) Headgear tubing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JP7457059B2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及び治療システム
CN108348723A (zh) 弯管组件
CN107614044A (zh) 具有用于密封形成部分的防喷件的患者接口
KR20150038230A (ko) 환자 인터페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8136149A (zh)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密封形成结构的患者接口
JP7200388B2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ためのヘッドギアチュービング
JP6668416B2 (ja) 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該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NZ760687A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atentee after: RESMED Ltd.

Address before: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atentee before: RESMED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