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2534A -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2534A
CN113842534A CN202111165590.XA CN202111165590A CN113842534A CN 113842534 A CN113842534 A CN 113842534A CN 202111165590 A CN202111165590 A CN 202111165590A CN 113842534 A CN113842534 A CN 113842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atient
assembly
exhaust
interfa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5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杰
周明钊
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MC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M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C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M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5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2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25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3528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82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ace sealing means comprising a flap or membrane projecting inwards, such that seal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halation gas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a gusset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orehead sup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25Carbon oxides, e.g. 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患者接口装置,涉及技术领域呼吸相关病症的治疗,用于提高患者接口装置佩戴舒适度。本发明的患者接口装置,由于鼻衬垫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其仅覆盖患者的鼻部,从而使患者接口装置整体更轻便小巧且不凸显;并且通过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因此不会压迫患者的鼻部受力敏感部位,此外由于没有鼻枕插入患者的鼻腔,可使佩戴舒适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头带与患者头部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密封稳定性,避免密封收到外力的破坏。

Description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相关病症的治疗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伴随一系列呼吸紊乱,表现特征呼吸暂停,呼吸不足和呼吸过度。呼吸疾病的例子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呼吸功能不全,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疾病。持续正气道压(CPAP)治疗、无创通气(Non invasive ventilation,NIV)常用来治疗上述呼吸系统疾病。在治疗时,不需要通过外壳手术将管子插入患者的气道,而是利用治疗装置(如呼吸机)通过管路经由患者佩戴的患者接口装置(或称为面罩)向患者的气道输送持续的压力通气或者变化的压力通气,以辅助患者进行部分或全部呼吸工作来维持体内足够的氧水平。
现有的患者接口装置(或称为面罩)一般分为全脸面罩(如图29所示)、鼻面罩(如图30所示)或鼻枕面罩。全脸面罩的舒适度较差,相对鼻枕面罩,其具有不够小巧轻便、会压迫鼻梁,且视野不好、对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不利以及对脸部特征崎岖的老年患者等密封不好的缺点。而鼻枕面罩的鼻枕会侵入鼻孔,鼻枕进气时有”空气喷射”效应,因此具有不耐受压力、长时间佩戴会造成鼻孔酸胀等缺点。因此对于大多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来说,病情不重或者第一次佩戴面罩进行治疗时,一般使用鼻面罩。
但是传统的鼻面罩衬垫通过围绕患者的鼻头周圈进行密封,因此会压迫在患者的鼻梁上而造成不适,并且其与患者鼻部的密封稳定性差,一旦受到外力破坏的情况下:如翻身、面部与嘴巴蠕动或管道拖拽等情况,则密封容易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患者接口装置上的排气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
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沿所述锥形凸台的周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排气孔通过上模和下模碰穿成型;
其中,所述锥形凸台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设置在内壁与外壁之间的斜壁,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所述斜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孔直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孔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孔直径,所述斜壁的厚度为0.7mm~2.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孔直径,所述斜壁的厚度为为0.7mm~1.5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呈长椭圆形、长方形或为至少相对平行的两条直线与连接两条直接的至少一条弧线组成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呈发散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相邻的第一排气孔数量至多为2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为圆形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气孔为锥形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组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靠近所述主体边缘处且呈发散型布置,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周围的相邻第一排气孔的数量至多为2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呈椭圆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患者侧以及患者相对侧,所述患者侧设置有锥形凸台,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锥形凸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组件,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其中一侧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另一侧与衬垫组件连接;
一对骨梁臂,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以及
连接体,其用于将所述衬垫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衬垫组件密封形成闭合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凹处用于容纳所述衬垫组件,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衬垫组件的底部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排气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一体模制成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梁臂为PP材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梁臂与所述框架主体一体模制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组件,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其中一侧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另一侧与衬垫组件连接,所述衬垫组件上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与第三排气孔相对应的通孔;
一对骨梁臂,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以及
连接体,其用于将所述衬垫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衬垫组件密封形成闭合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凹处用于容纳所述衬垫组件,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衬垫组件的底部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成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并相对框架主体的纵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组件,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其中一侧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另一侧与衬垫组件连接,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孔;
一对骨梁臂,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以及
连接体,其用于将所述衬垫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衬垫组件密封形成闭合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凹处用于容纳所述衬垫组件,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衬垫组件的底部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垫组件包括鼻衬垫和如上所述的排气组件;
其中,所述鼻衬垫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将其抵靠在佩戴者鼻底而密封时,所述鼻衬垫相对患者的鼻翼无夹持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衬垫包括上侧部、与所述上侧部相对的下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之间的周向侧部,所述周向侧部围绕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以形空腔;所述上侧部包括用于与用户的面部接触的面部接触部;
所述面部接触部包括中间部和位于所述中间部的两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与所述周向侧部相连;
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鼻部开孔和围绕所述鼻部开孔的周围密封部,所述鼻部开孔构造为响应于所述鼻衬垫被用户戴上而围绕在用户的鼻孔下侧,并通过所述周围密封部适配性地与用户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患者接口装置,包括:
衬垫组件,所述衬垫组件包括鼻衬垫,所述鼻衬垫用于与患者的面部接触,所述鼻衬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且所述鼻衬垫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将其抵靠在佩戴者鼻底而密封时,所述鼻衬垫相对患者的鼻翼无夹持作用;
框架组件,其两侧分别与所述鼻衬垫和通气管密封相连;以及
头带,其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头带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而围绕患者的头部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垫组件为如上所述的衬垫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如所述上所述的排气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框架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外侧的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锥形凸台和所述框架主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鼻衬垫和所述通气管密封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与所述框架主体转动相连的弯管,所述弯管与所述通气管密封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直接与弯管相连,所述弯管与空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用于与压力装置相连,
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内径为15mm-22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直接与柔性软管相连,所述柔性软管与空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用于与压力装置相连;所述柔性软管的内径为12mm-15mm,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内径为15mm-22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软管为具有弹性的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柔性软管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衬垫包括上侧部、与所述上侧部相对的下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之间的周向侧部,所述周向侧部围绕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以形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通气管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连接体,所述鼻衬垫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框架密封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衬垫的下侧设置有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底部开口;
所述连接体构造为从所述框架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鼻衬垫的基底设在所述凹处中,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底部开口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两端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所述第一骨梁臂与所述第二骨梁臂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佩戴时分别沿佩戴者者的脸颊向耳部上方延伸。
所述头带包括与所述第一骨梁臂相连的第一侧头带、与所述第二骨梁臂相连的第二侧头带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头带和所述第二侧头带之间的上头带和后头带,
所述上头带和所述后头带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分别围绕患者的后脑和患者的头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鼻衬垫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其仅覆盖患者的鼻部,从而使患者接口装置整体更轻便小巧且不凸显;并且通过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因此不会压迫患者的鼻部受力敏感部位,此外由于没有鼻枕插入患者的鼻腔,可使佩戴舒适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头带与患者头部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密封稳定性,避免密封收到外力的破坏。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鼻衬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前侧观测);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鼻衬垫的主视图(从前侧观测);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鼻衬垫的俯视图(从上侧观测);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鼻衬垫的仰视图(从下侧观测);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鼻衬垫的后视图(从后侧观测);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鼻衬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左侧观测);
图7是图3在A-A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3在B-B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鼻衬垫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鼻衬垫的主视图(从前侧观测);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鼻衬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左侧观测);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鼻衬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前侧观测);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鼻衬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左侧观测);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鼻衬垫的俯视图(从上侧观测);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鼻衬垫的主视图(从前侧观测);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鼻衬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前侧观测);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鼻衬垫的仰视图(从下侧观测);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鼻衬垫的仰视图(从下侧观测);
图19是人体鼻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0a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接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且第一侧头带扣合,第二侧头带打开;
图20b示出了图20a中的框架和鼻衬垫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c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时,从右侧观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d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时,鼻衬垫未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e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时,鼻衬垫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粗线示出了周围密封部响应于空腔内压力的增加而膨胀变形,从而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紧密地贴合;
图21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23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的剖视图;
图24a是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的后视图;
图24b是图20a所示的框架和鼻衬垫连接的剖视图;
图24c是图24b在I处的放大图;
图25和图26示出了图20a所示的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上第一排气孔的不同布置方式;
图27a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接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b和图27c是图27a所示的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接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和图30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患者接口装置的佩戴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200-鼻衬垫;
110,210-上侧部;111a,211a-面部接触部;
120,220-下侧部;130,230-前侧部;140,240-后侧部;150,250-空腔;
111,211-中间部;112,212-第一侧部;113,213-第二侧部;
1111,2111-鼻部开孔;1112,2112-周围密封部;
121,221-基底;122,222-底部开口;123,223-密封结构;124-第三排气孔;
131-第一沟槽机构;
141-上唇接触部;142-支撑部;143-第二沟槽机构;
5-患者接口装置;
50-框架;501-框架主体;502-锥形凸台;502a-内壁、502b-外壁;502c-斜壁;52-连接孔;
51-排气部;511-第一排气孔;
53-第一连接耳;54-第二连接耳;55-连接体;56-凹处;
60a-第一骨梁臂;60b-第二骨梁臂;61a-第一穿绳孔;61b-第二穿绳孔;62-第一骨梁臂连接部;63-第二骨梁臂连接部;
70-头带;71a-第一侧头带;71b-第二侧头带;72-上头带;73-后头带;
80-通气管;81-柔性软管;82-第二连接端;83-管道连接头;84-第一连接端;
90-弯管;91-第二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患者接口装置,其包括排气组件(如下文所述排气部51)、衬垫组件(如下文所述鼻衬垫100,200)、框架组件(如下文所述框架50)、头带组件(如下文所述头带70)和通气管80。
其中,框架50的两侧分别与鼻衬垫100,200和通气管80密封相连,通过通气管80可向患者提供加压气体。头带70与框架50相连,头带70构造为响应于患者接口装置5被患者戴上而围绕患者的头部固定。排气部51设置在框架50或鼻衬垫100,200上,用于使患者接口装置5朝向患者的一侧与外界连通,以排出患者呼出的气流。
下文将分别对各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鼻衬垫100,200进行详细地说明。鼻衬垫100,200用于与患者的面部接触,其构造为响应于患者接口装置5被患者戴上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并且鼻衬垫100,200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将其抵靠在佩戴者鼻底而密封时,鼻衬垫100,200相对患者的鼻翼两侧无夹持作用。
如上所述,鼻衬垫100,200用于与患者接口装置5的框架50适配,并置于患者的面部,从而向患者提供加压气体以进行通气治疗,下面以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鼻衬垫100,200。
实施例1
如图4-11所示,本实施的鼻衬垫100包括上侧部110、与上侧部110相对的下侧部120以及设置在上侧部110和下侧部120之间的周向侧部,周向侧部围绕上侧部110和下侧部120以形空腔150,当向患者提供加压气体时,该空腔150可形成一个气囊腔室。
上侧部110包括用于与患者的面部接触的面部接触部111a。具体来说,面部接触部111a包括中间部111和位于中间部111的两侧的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均与周向侧部相连。可以理解地,为了便于制造,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构造,或者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壁113可以关于中间部111对称设置。
中间部111包括与空腔150相连通的鼻部开孔1111和围绕鼻部开孔1111的周围密封部1112。其中,鼻部开孔1111构造为响应于鼻衬垫100被患者戴上而围绕在患者的鼻孔下侧,并通过周围密封部1112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
因此本发明的鼻衬垫100通过与患者的鼻孔的下侧并围绕鼻孔进行密封,其整体上能够减小患者接口装置的体积,使其小巧轻便且不凸显,并且也无插入患者的鼻枕,使其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地,当向患者提供加压气体时,该空腔150内部具有一定的压力(例如压力为4-25hpa),因此周围密封部1112能够响应于空腔150内压力的增加而膨胀变形,从而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紧密地贴合。因此本发明的鼻衬垫100是通过周围密封部1112的膨胀变形而与患者的鼻孔周围贴合,从而在设计和制造时,无需考虑患者个体的鼻部差异。因此即使患者个体的鼻部存在差异,由于薄膜的易变形性也能保证周围密封部1112与患者的鼻孔周围进行适配性地贴合,从而提高鼻衬垫100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密封性和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周围密封部1112向着下侧部120凹陷,因此当周围密封部1112受到空腔150内的压力而膨胀时,周围密封部1112将几乎与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7中虚线所示,为周围密封部1112膨胀后所处的位置),由此可以保证面部接触部111a(中间部111)平托在患者的鼻子底部而不包裹患者的鼻翼N2。因此,基于本发明的鼻衬垫100并不是通过夹持患者的鼻翼两侧来实现密封稳定连接,而是通过周围密封部1112的膨胀变形来使其与患者的鼻孔N1周围紧密贴合,因此本发明的鼻衬垫100与患者的鼻部宽度(两侧鼻翼之间的距离,如图19所示)之间并不需要严格适配,从而可增加鼻衬垫100所能适应的人群,提高其人群适配性。另外,鼻衬垫100不夹持患者的鼻部还可减小其与患者鼻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佩戴舒适度。
优选地,周围密封部1112的外侧与鼻部开孔11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患者的鼻中隔到鼻尖的高度(如图19所示)。也就是说,当患者佩戴鼻衬垫100后,周围密封部1112的最外侧边缘额也不会超过患者的鼻尖,因此也不会压迫患者的鼻尖而造成不适感,并且还能够减小其体积。
进一步可选地,周围密封部1112可以不凹陷,而是直接与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位于同一平面上,即面部接触部111a可构造为平面结构,该种设计能够使周围密封部1112的膨胀密封作用更明显。
此外,鼻部开孔1111可以是至少一个孔,例如可设置1个孔、2个孔或多个孔,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
周向侧部包括后侧部140、与后侧部140相对设置的前侧部130以及在后侧部140和前侧部130之间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其中,后侧部140、前侧部130、左侧部和右侧部可以一体构造。
后侧部140构造为响应于鼻衬垫100被患者戴上而朝向患者的唇部,后侧部140包括与患者的上唇接触的上唇接触部141以及连接上唇接触部141与下侧部120的支撑部142。
第一侧部112的厚度d1、第二侧部113的厚度d2、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d3、支撑部142的厚度d4以及上唇接触部141的厚度d5满足以下定义式:
d1=d2,且d5=d3≤d1≤d4。
即第一侧部112的厚度与第二侧部113的厚度相同,且均大于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例如,第一侧部112的厚度d1与第二侧部113的厚度d2均可以是0.6-1.5mm,优选地可以是0.8-1.2mm。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d3可以是0.3-0.8mm,优选地可以是0.3-0.5mm,因此本实施例中,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最小,为薄膜区域。
由于在佩戴鼻衬垫100时,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比周围密封部1112更先接触患者的面部,从而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是佩戴时脸部的重要支撑点,其受力大于周围密封部1112的受力;并且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位于患者鼻翼两侧,因此较之周围密封部1112更接近患者脸颊肌肉,患者在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对应位置处的受力感并不明显,因此将第一侧部112和第二侧部113的厚度设置为大于周围密封部1112,使其二者的刚性强于周围密封部1112的刚性,从而有效分配面部佩戴鼻衬垫100的压力,以增加佩戴舒适度。
支撑部142可以沿周向延伸,例如可形成后侧部140、左侧部和右侧部的一部分。因此支撑部142需要保持空腔150的整体形状,使其在低压力佩戴时和鼻衬垫100受压力时保持其形状而不发生塌陷。因此支撑部142的厚度d4最厚,例如可以是0.9-2.0mm,优选地可以是0.9-1.5mm,以保证一定的刚性。
上唇接触部141对应患者面部受力敏感的区域,因此其厚度d5可以与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d3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上唇接触部141也为薄膜区域。以保证佩戴时患者上唇的压迫力足够小,能够增加佩戴的舒适性。
前侧部130和后侧部140上可均设置沟槽机构,或者均不设置沟槽机构,也可在二者之一上设置沟槽机构。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前侧部130上有设置有向着后侧部140凹陷的第一沟槽机构131。第一沟槽机构131构造为沟槽,沟槽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具有锐角夹角α1(例如可以是20°到70°),第一沟槽机构131的厚度可以是0.5到1.4mm。因此在低压力的作用下,由于周围密封部1112的受压膨胀作用并不明显而无法有效地贴合患者的鼻部时,该第一沟槽机构131能够为患者鼻头附近位置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从而增加密封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压缩该第一沟槽机构131(即使其夹角α1减小),可压缩性地适配不同人的不同鼻唇角,从而可以自适应调整到更合适的佩戴状态。
下侧部120包括基底121,基底121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底部开口122,底部开口122中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使基底121密封地连接到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上。
其中,底部开口122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形状。通过其中的密封结构能够使基底121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密封且不可转动地连接。密封结构可以是在底部开口122内壁上的凸起,其通过与框架形成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
可选地,密封结构也可以是塑胶件,或者更高硬度的硅橡胶,通过其弹性形变与框架实现密封连接。
鼻衬垫100优选由硅橡胶制成,也可以由泡沫、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或纺织物等材料制成。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形的实施例,即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以下将主要说明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侧部112的厚度d1与第二侧部113的厚度d2相同,且等于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d3,即d1=d2=d3。三者的厚度例如均可以是0.3到0.8mm,这样整个面部接触部111a整体可形成为气囊,从而使整个面部接触部111a的受力下降,从而增强佩戴舒适度。因此本实施例的鼻衬垫100能够更有力地贴合一些面部畸形人群的面部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类似,支撑部142仍然可以选择较厚的厚度d4,例如d4≥d3。例如d4可以是0.9-2.0mm,优选地可以是0.9-1.5mm,以保证一定的刚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相同特征和构造将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形的实施例,即实施例3,如图13和14所示。以下将主要说明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前侧部130上有设置有向着后侧部140凹陷的第一沟槽机构131之外,在支撑部142上还设置有向着前侧部130凹陷的第二沟槽机构143。第二沟槽机构143也可构造为凹槽,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具有锐角夹角α2(例如可以是20°到70°),第二沟槽机构143的厚度可以是0.5到1.4mm。在低压力下,周围密封部1112受压膨胀作用不明显而不能有效的贴合患者的鼻部特征时,该凹槽能为患者上唇附近位置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从而增加密封力;同时也可以也可以通过压缩该第一沟槽机构131(即使其夹角α1减小)和第二沟槽机构143(即使其夹角α2减小),可压缩性地适配不同人的不同鼻唇角,从而可以自适应调整到更合适的佩戴状态。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形的实施例,即实施例4,如图13和14所示。以下将主要说明其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前侧部130上有设置有向着后侧部140凹陷的第一沟槽机构131之外,在支撑部142上还设置有向着前侧部130凹陷的第二沟槽机构143。第二沟槽机构143也可构造为凹槽,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具有锐角夹角α2(例如可以是20°到70°),第二沟槽机构143的厚度可以是0.5到1.4mm。在低压力下,周围密封部1112受压膨胀作用不明显而不能有效的贴合患者的鼻部特征时,该凹槽能为患者上唇附近位置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从而增加密封力;同时也可以也可以通过压缩该第一沟槽机构131(即使其夹角α1减小)和第二沟槽机构143(即使其夹角α2减小),可压缩性地适配不同人的不同鼻唇角,从而可以自适应调整到更合适的佩戴状态。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形的实施例,即实施例5,如图15和16所示。以下将主要说明其与上述实施例1和2的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和2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前侧部130上的第一沟槽机构131。即本实施例中前侧部130和后侧部140均未设置凹槽机构,并且可选地,前侧部130的厚度可以是0.3到0.8mm,即前侧部130的厚度与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相同,且全部为薄膜区域。
可选地,前侧部130的其中一部分厚度与周围密封部1112的厚度相同,例如可以是0.3到0.8mm。而前侧部130的另一部分的厚度则与支撑部142的厚度相同,例如可以是0.9-2.0mm,优选地可以是0.9-1.5mm,以保证一定的刚性。
实施例6
如图17-20所示,本实施的鼻衬垫200包括上侧部210、与上侧部210相对的下侧部220以及设置在上侧部210和下侧部220之间的周向侧部,周向侧部围绕上侧部210和下侧部220以形空腔,当向患者提供加压气体时,该空腔250可形成一个气囊腔室。此外,上侧部210包括用于与患者的面部接触的面部接触部。
面部接触部211a包括中间部211和位于中间部211的两侧的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部213,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部213均与周向侧部相连。可以理解地,为了便于制造,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部213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构造,或者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壁213可以关于中间部211对称设置。
其中,中间部211包括与空腔250相连通的鼻部开孔2111和围绕鼻部开孔2111的周围密封部2112,鼻部开孔2111构造为响应于鼻衬垫200被患者戴上而围绕在患者的鼻孔下侧,并通过周围密封部2112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
因此本发明的鼻衬垫200通过与患者的鼻孔的下侧并围绕鼻孔进行密封,其整体上能够减小患者接口装置的体积,使其小巧轻便且不凸显,并且不设置插入患者的鼻枕,使其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地,当向患者提供加压气体时,该空腔150内部具有一定的压力(例如压力为4-25hpa),因此周围密封部2112能够响应于空腔250内压力的增加而变形,以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因此本发明的鼻衬垫200是通过周围密封部2112的膨胀变形而与患者的鼻孔周围贴合,从而在设计和制造时,无需考虑患者个体的鼻部差异。因此即使患者个体的鼻部存在差异,由于薄膜的易变形性也能保证周围密封部2112与患者的鼻孔周围进行适配性地贴合,从而提高鼻衬垫200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密封性和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周围密封部2112向着下侧部220凹陷,因此当周围密封部2112受到空腔250内的压力而膨胀时,周围密封部2112将几乎与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部213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中虚线所示,为周围密封部2112膨胀后所处的位置),由此可以保证面部接触部211a(中间部211)平托在患者的鼻子底部而不包裹患者的鼻翼。因此,基于本发明的鼻衬垫200并不是通过夹持患者的鼻翼两侧来实现密封稳定连接,而是通过周围密封部2112的膨胀变形来使其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紧密贴合,因此本发明的鼻衬垫200与患者的鼻部宽度(两侧鼻翼之间的距离W)之间并不需要严格适配,从而可增加鼻衬垫200所能适应的人群,提高其人群适配性。另外,鼻衬垫200不夹持患者的鼻部还可减小其与患者鼻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佩戴舒适度。
优选地,周围密封部2112的外侧与鼻部开孔21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患者的鼻中隔到鼻尖的高度。也就是说,当患者佩戴鼻衬垫200后,周围密封部2112的最外侧边缘额也不会超过患者的鼻尖,因此也不会压迫患者的鼻尖而造成不适感,并且还能够减小其体积。
进一步可选地,周围密封部2112可以不凹陷,而是直接与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部213位于同一平面上,即面部接触部211a可构造为平面结构,该种设计能够使周围密封部2112的膨胀密封作用更明显。
此外,鼻部开孔2111可以是至少一个孔,例如可设置1个孔、2个孔或多个孔,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
周向侧部包括后侧部240、与后侧部240相对设置的前侧部230以及在后侧部240和前侧部230之间的左侧部260和右侧部27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5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周围密封部2112分别向前延伸至前侧部230、向后延伸至后侧部240,并且周围密封部2112与前侧部230和后侧部240之间的连接处为连续的曲面,或者其连接处可以相互错位。
优选地,周围密封部2112分别向前延伸至前侧部230、向后延伸至后侧部240且与前侧部230和后侧部240形成一个整体,即中间部分,从而使该中间部分具有均一的厚度。即周围密封部2112的厚度d3与前侧部230和后侧部240的厚度相同。例如d3可以是0.3到0.9mm,优选为0.3-0.5mm,即该中间部分为薄膜区域(图中虚线所示的区域)。
可以理解地,后侧部240上对应的上唇接触部的厚度d5以及支撑部的厚度d4相同,且均与周围密封部2112的厚度d3也相同,即d3=d4=d5。
进一步地,第一侧部212延伸至与左侧部260,第二侧部213则延伸至与右侧部270,并且第一侧部212与左侧部260以及第二侧部213与右侧部270之间的连接处为连续的曲面,或者其连接处可以相互错位。
优选地,第一侧部212延伸至与左侧部260形成一个整体,第二侧部213则延伸至与右侧部270形成一个整体,即周边部分,该周边部分具有均一的厚度。因此第一侧部212的厚度d1和左侧部260的厚度以及第二侧部213的厚度d2和右侧部270的厚度均相同,因此其形成的整体也具有均一的厚度,该厚度大于上述的周围密封部2112的厚度d3,即d1≥d3。例如d1和d2均可为0.6-1.5mm,优选为0.8-1.2mm。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周边部分(左侧部260、右侧部270、第一侧部212和第二侧部213)的刚性大于中间部分(周围密封部2112、前侧部230和后侧部240)的刚性。这是由于周边部分是鼻衬垫200佩戴时在患者脸部的重要支撑点,其受力大于对应患者鼻部的中间部分,并且周边部分更接近患者脸颊肌肉,因此患者的受力感觉不明显,从而将其刚性设置为大于中间部分的刚性,能够有效分配面部佩戴衬垫的压力,增加佩戴舒适度。
下侧部220包括基底221,基底221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底部开口222,底部开口222中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使鼻衬垫200密封地连接到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上。
其中,底部开口222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形状。通过其中的密封结构能够使基底221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密封且不可转动地连接。密封结构可以是在底部开口222内壁上的凸起,其通过与框架形成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
可选地,密封结构也可以是塑胶件,或者更高硬度的硅橡胶,通过其弹性形变与框架实现密封连接。
鼻衬垫200优选由硅橡胶制成,也可以由泡沫、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或纺织物等材料制成。
实施例7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形的实施例,即实施例7,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基底121,221上设置有排气部51,即第三排气部。
其中,第三排气部可以是设置在底部开口122两侧的第三排气孔124。第三排气孔124的设置方式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排气部51设置在鼻衬垫100,200上;而上述实施例1-6中由于并未在鼻衬垫100,200上设置排气部51,因此排气部51设置在框架50上,如下文所述。
下面对本发明的框架50和排气部51进行详细地说明,可以理解地,下文所述的框架50及排气部51将能够与上文所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7中任一个鼻衬垫100,200进行结合。
例如,参见图24a,可在框架50的内侧设置有连接体55,鼻衬垫100,200通过连接体55与框架50密封相连。连接体55与鼻衬垫100,200密封形成闭合连接。连接体55可与框架50一体制成,例如通过胶粘、卡扣等方式形成一体。具体地,连接体55构造为从框架50的内侧凸起的凸台,凸台与框架50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56,鼻衬垫100,200的基底121,122设在凹处56中,凸台延伸至底部开口122,222中。
进一步地,参见图24b、图24c、图8和图17,连接体55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环551,其与底部开口122,222中的密封结构123,223相配合,从而使鼻衬垫100,200与框架50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地,连接体55可以构造为与底部开口122,222的形状相适配的结构体。
在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如图21所示,框架50包括框架主体501和设置在框架主体501外侧的锥形凸台502,锥形凸台502构造为沿远离框架主体501的方向渐缩,也就是说锥形凸台502远离框架主体501的端部小于靠近框架主体501的端部,从而使锥形凸台502的侧壁形成为倾斜的壁。可选地,锥形凸台502构造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21所示,锥形凸台502包括内壁502a、外壁502b以及设置在内壁502a和外壁502b之间的斜壁502c。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斜壁502c的厚度为0.7mm~2.0mm,优选为0.7mm~1.5mm。需要说明的是,斜壁502c可以具有均匀厚度,也可以具有非均匀厚度。当斜壁502c具有非均匀厚度时,上述斜壁502c的厚度是指斜壁502c的平均厚度为0.7mm~2.0mm。优选地,斜壁502c的平均厚度为0.7mm~1.5mm。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内壁502a与外壁502b之间的距离为0.7mm~2.0mm,优选为0.7mm~1.5mm。可以理解地,当内壁502a与外壁502b为非平行结构时,内壁502a与外壁502b之间的距离为指内壁502a与外壁502b之间的平均距离。
由于框架50用于佩戴至患者的面部,因此框架50可以包括患者侧和患者相对侧,该锥形凸台502设置在患者侧。
进一步地,锥形凸台502上设置有贯穿锥形凸台502和框架主501的通孔(连接孔52),连接孔52分别与鼻衬垫100,200和通气管80密封连通。连接孔52可以设置在锥形凸台502的中心位置处,并相对于框架主体501的纵向中心线成对称设置。
参见图21-23所示实施方式,排气组件与框架50一体模制,因此可以理解地,排气组件包括主体和排气部51,主体包括上述锥形凸台502,排气部51设置在锥形凸台502上。排气部51包括设置在锥形凸台502的斜壁502c上的第一排气部,第一排气部包括沿连接孔52的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排气孔511。由于第一排气孔511设置在锥形凸台502斜壁上,因此当从锥形凸台502的径向观测时,从第一排气孔511排出的气流沿锥形凸台502的径向(X方向)发散;而当从锥形凸台502的轴向(Y方向)观测时,从第一排气孔511排出的气流沿锥形凸台502的轴向发散,因此从第一排气孔511排出的气流的合力方向为沿与锥形凸台502的轴向和锥形凸台502的径向垂直的方向(Z方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气孔511的内孔直径小于其外孔直径;在这些实施例中,斜壁502c的厚度为0.7mm~1.5mm。如上所述,该斜壁502c的厚度可以均匀的,也可以是非均匀的。当斜壁502c具有非均匀厚度时,上述斜壁502c的厚度是指斜壁502c的平均厚度为0.7mm~1.5mm。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气孔511的内孔直径大于其外孔直径;在这些实施例中,斜壁502c的厚度为0.7mm~2.0mm。如上所述,该斜壁502c的厚度可以均匀的,也可以是非均匀的。当斜壁502c具有非均匀厚度时,上述斜壁502c的厚度是指斜壁502c的平均厚度为0.7mm~2.0mm。
优选地,第一排气孔511可以构造为沿从锥形凸台502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面积逐渐增大的锥形孔。通过该种方式设置的第一排气孔511有利于气流更好的发散,气流流出第一排气孔511后能够快速衰减,则气流冲击能量更低,不会干扰患者床伴;且各第一排气孔511之间不易产生相互干扰,从而在使用中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
可选地,第一排气孔511还可构造为沿从锥形凸台502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孔。
进一步地,从锥形凸台502的轴向(Y方向)观测时,第一排气孔511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而形成,具体地,改过上下模碰穿成型。较之现有技术中在侧向开孔时需要通过多重的行位,或者通过后期激光打孔来形成的方式,本发明形成第一排气孔511的方式工艺成型性更好、成本更低,且能够保证孔的质量,并且在使用时噪音更低。
第一排气孔511还可呈长条形、长椭圆形(如图21所示)、圆形或椭圆形。第一排气孔511的径向截面还可构造为异形孔(例如至少相对平行的两条直线与连接两条直接的至少一条弧线组成的结构)。
第一排气孔511的可以沿锥形凸台502的周向阵列排布,即第一排气孔511在该方向上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布。例如,多个第一排气孔511可以均布在与连接孔52同心的同心圆上,或者多个第一排气孔511分布在某一椭圆上。或者多个第一排气孔511中的一些分布在某一个椭圆上,另一些分布在于该椭圆同心的另一个椭圆上。
参见图21、图24b和图26所示的实施方式,排气组件的主体呈椭圆形结构。其中,第一排气孔511设置在靠近锥形凸台502边缘处且呈发散型布置,每个第一排气孔511周围的相邻排气孔的数量至多为2个。换言之,第一排气孔511所在锥形凸台502几何延伸方向(例如锥形凸台502的轴向)上为只有单排的分布,由此第一排气孔511至多只有左右相邻的两个排气孔。
参见如图25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一排气孔511还可仅在连接孔52的两侧设置,其中第一排气孔511周围的相邻排气孔的数量可以是3个或者更多。
可以理解地,当如上文各实施方式所述,框架50上未设置弯管90时,可以使患者接口装置5整体更加小巧轻便,并且可以通过柔性软管81的柔性来克服与压力装置相连的大管道带来的拖拽。在这些实施例中,排气部51为设置在框架主体501上的第一排气孔511,或者排气部51为设置在鼻衬垫100,200的下侧部的第三排气孔123。
下文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排气部51(第二排气孔91)将设置在与框架主体501转动相连的弯管90上。
具体来说,如图27所示,框架50包括框架主体501和与框架主体501转动相连的弯管90,框架主体50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连接孔52,弯管90分别与连接孔52和通气管80连接。通过设置弯管90,通气管80与框架主体50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便于适应患者的多种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部51包括设置在弯管90的侧壁上的第二排气部。并且第二排气部也可构造为多个第二排气孔91,具体地,弯管90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第二排气孔91集中设置在该凹陷部上。
当框架50上设置了弯管90时,则弯管90可与第二连接端82转动连接,从而使其使用更灵活。在这些实施例中,排气部51为设置在弯管90上的第二排气孔91,或者排气部51为设置在鼻衬垫100,200的下侧部的第三排气孔123。
在一种更进一步的可选的方式中,如图21所示,框架50包括框架主体501,框架主体50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连接孔52,通气管80与连接孔52直接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部51可设置在鼻衬垫100,200的下侧部120,220上,如上述实施例7中所述的构造;或者排气孔51按照上述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构造。
通气管80构造为柔性软管81,其内径可以是15-18mm,优选的内径为15mm。具体来说,柔性软管81包括与第一连接端84,其连接孔52相连。柔性软管81还包括第二连接端82,其可采用刚性材料(例如可以是PP,PC等热塑性塑料)制成。第二连接端82与管道连接头83转动相连,管道连接头83则通过空气输送管道与压力装置连通。空气输送管道的内径可以是15mm-22mm,长度可以是1000mm-2000mm。柔性软管80的好处在于,由于其柔性优于空气输送管道,可以克服空气输送管道在身体移动时产生的拖拽力,从而保持面罩系统在用户面部稳定的密封。
通过第二连接端82与管道连接头83之间的旋转,能够适应患者的不同姿态。下面对本发明的头带90进行详细地说明,可以理解地,下文所述的头带90将能够与上文所述的各优选或可选的框架50以及上文所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个鼻衬垫100,200进行结合。
参见图20a、图20b、图20c图20d和图20e,框架500包括框架主体501和设置在框架主体501两端的第一连接耳53和第二连接耳54。其中,第一连接耳53上连接有第一骨梁臂60a,第二连接耳54上连接有第二骨梁臂60b。佩戴时,第一连接耳53从框架主体501的左侧沿患者面颊向左耳上方向延伸至头带70,第二连接耳54从框架主体501的右侧沿患者面颊向右耳上方向延伸至头带70。
可以理解地,框架主体501可以与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采用同种材料通过单次一体式注塑成型,即一体模制。或者框架主体501还可以与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采用不同材料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通过化学粘结剂或者机械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框架主体501由PC制成,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均由PP制成。此外,框架主体501还可以是PP,ABS等其它热塑性材料制成,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还可以是PC,ABS等其他热塑性材料制成。
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的柔性优于框架主体501,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的主体部分的厚度可以是0.6-1.8mm,优选为0.9-1.1mm。通过该实施例的设置方式,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具有更好的适配性,以贴合不同患者面颊部位,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并与头带70一起将鼻衬垫100,200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面部。
头带70包括与第一骨梁臂60a相连的第一侧头带71a、与第二骨梁臂60b相连的第二侧头带71b以及设置在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之间的上头带72和后头带73,上头带72和后头带73构造为响应于患者接口装置5被患者戴上分别围绕患者的后脑和患者的头顶固定。
佩戴时,第一侧头带71a从第一骨梁臂60a沿患者左耳上方向延伸,第二侧头带71b从第二骨梁臂60b沿患者右耳上方向后延伸。
具体地,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绳孔61a和第二穿绳孔61b,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端部分别设有粘扣部,通过分别穿过第一穿绳孔61a和第二穿绳孔61b回转反折贴在或扣在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外部,从而使第一侧头带71a与第一骨梁臂60a相连、第二侧头带71b与第二骨梁臂60b相连。通过调整扣合或贴合部位能够调节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佩戴拉力,以适应不同的患者的头部,例如患者头部尺寸大则可以选择扣合或贴合部位更靠近第一骨梁臂60a和第二骨梁臂60b,反之亦然。
如图27a、图27b、图27c和图20c所示,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延伸方向分别与后头带73对应侧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能够使头带70的可调节范围更大。具体来说,第一侧头带71a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结构711,第二侧头带71b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结构712;第一调节结构711和第二调节结构712分别用于调节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使用长度,以调节用户接口装置的绑紧力。
以第一调节结构711和第二调节结构712均为魔术贴为例,如图27b和图27c所示,第一调节结构711和第二调节结构712分别穿过主体部100上对应的连接孔60后反向折贴在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外侧面上,因此第一侧头带71a形成第一反向折叠处713,第二侧头带71b形成第二反向折叠处714。由于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调节作用在用户接口装置的佩戴中起到主要作用,因此通过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反折的长短可调节二者的使用长度,从而调节用户接口装置的绑紧力。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延伸方向分别与后头带73的两侧的延伸方向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因此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比传统易用头带的调节范围D1更大,即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的调节范围为D1+D2(如图27b和图20c所示)。换言之,后头带73也成为调节的部分。因此使头带70的调节能力大大好于传统Y型头带的调节能力。
进一步地,D1的取值范围为70mm-150mm,优选为85mm-120mm。可以理解的是,该调节范围D1为第一侧头带71a到下文所述上头带72和后头带73相连处的距离,或者第二侧头带71b到下文所述上头带72和后头带73相连处的距离。换言之,该距离是在第一侧头带71a或第二侧头带71b的延伸方向上测量得到的。
可以理解地,第一调节结构711和第二调节结构712还可以是搭扣、磁吸、按扣和卡扣等其他连接结构。
其中,第一侧头带71a的宽度W为12mm-16mm;第二侧头带71b的宽度W为12mm-16m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宽度”为与第一侧头带71a或第二侧头带71b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如图27b所示。过宽或者过窄的宽度都将会带来佩戴不适,例如宽度过窄会对用户面部和头部造成局部勒痕,而宽度过宽则会覆盖使用户过多的皮肤。因此在上述宽度范围内的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能够在保证将用户接口装置紧密地固定到用户的面部的前提下,提高了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可选地,后头带7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其使用长度的第三调节结构。第三调节结构可与上述的第一调节结构711和第二调节结构712类似,例如魔术贴、搭扣、磁吸、按扣和卡扣等其他连接结构,从而进一步调节头带70的使用长度。
其中,后头带73的长度为200mm-260mm,该长度范围内的后头带73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群的头围尺寸要求。
本发明的头带70还包括上头带72,上头带72的两端分别后头带73的两侧相连,如图27b所示;上头带72与后头带73之间的夹角α为30°-150°;优选为75°-85°,从而使后头带73和上头带72能够牢固地结合在用户的头部。
如图27c和图20c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头带72包括第一端带721和第二端带722,第一端带721从第一侧头带71a的第二端与后头带73的其中一侧相交处向第二端带722延伸,第二端带722从第二侧头带71b的第二端与后头带73的另一侧相交处向第一端带721延伸;其中,第一端带721和第二端带722通过第四调节结构723相连。由于上头带72也可以起到辅助调节作用,因此设置第四调节结构723来调节其使用长度。
第四调节结构723包括设置在第一端带721和第二端带722二者中的一个上的连接件和二者中另一个上的配合件,该配合件与连接件配合连接。
例如连接件和配合件可以是魔术贴、搭扣、磁吸、按扣和卡扣等其他连接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设置在第一端带721上的头带扣724,配合件为设置在第二端带722上的魔术贴,魔术贴穿过头带扣724反折贴在第二端带722的外侧面,通过反折长度可调节上头带72实际绑紧力度。第四调节结构723与上述调节结构相同,可使上头带72的使用长度可调,从而适用于不同头围尺寸的用户。
进一步地,在设置了第四调节结构723的实施例中,上头带72的长度为190mm-310mm,优选为230mm-270mm。其中,上头带72的长度为:第二端带722上的魔术贴穿过头带扣724,在其最靠近根部折返后粘合使第一端带721和第二端带722相连,此时上头带72的两端与后头带73的相交处的展开长度(或可理解为上头带72的两端之间的弧长)。
如图28所示,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头带72上未设置调节结构,可以减小成本。
进一步地,在该未设置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中,上头带72的长度为190mm-310mm,优选为230mm-270mm。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上头带72的长度为从其两端与后头带73的相交处的展开长度(或可理解为上头带72的两端之间的弧长)。
此外,在上述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可将第一端带721的长度与第二端带722的长度设置为不相等。如图27c所示,可将设置有魔术贴的第一端带721的长度大于第二端带722的长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头带73、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由同一织物整体裁切而成,然后再与上头带72拼接而成,在如图27c所示的拼接线701处进行拼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头带72、后头带73、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由同一织物整体裁切而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头带71a和第二侧头带71b、后头带73以及上头带72还可以是三段织物拼接而成。
此外,第一侧头带71a、第二侧头带71b、上头带72、后头带73的材料均可由泡沫、硅橡胶、弹性织物或透气的织物制成。
头带70为一体式结构,即第一侧头带71a、第二侧头带71b以及上头带72和后头带73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其可采用比现有的四点式头带更窄的宽度进行构造。例如其宽度可以是8-16mm,以获得更好的柔性。另外由于佩戴时头带70不经过患者的耳朵下方,这样当患者在佩戴中途不需要摘下头带70,因此非常方便易用,只要一次调节好头带70的佩戴拉力,就可进行方便地佩戴和摘下,而无需在每次佩戴或摘下时反复调节其佩戴拉力。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35)

1.一种设置于患者接口装置上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
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沿所述锥形凸台的周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排气孔通过上模和下模碰穿成型;
其中,所述锥形凸台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设置在内壁与外壁之间的斜壁,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所述斜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孔直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孔直径,所述斜壁的厚度为0.7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孔直径,所述斜壁的厚度为为0.7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呈长椭圆形、长方形或为至少相对平行的两条直线与连接两条直接的至少一条弧线组成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呈发散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相邻的第一排气孔数量至多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为圆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为锥形孔。
9.一种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靠近所述主体边缘处且呈发散型布置,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周围的相邻第一排气孔的数量至多为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椭圆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患者侧以及患者相对侧,所述患者侧设置有锥形凸台,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锥形凸台上。
12.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其中一侧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另一侧与衬垫组件连接;
一对骨梁臂,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以及
连接体,其用于将所述衬垫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衬垫组件密封形成闭合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凹处用于容纳所述衬垫组件,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衬垫组件的底部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或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一体模制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梁臂为PP材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梁臂与所述框架主体一体模制成型。
17.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其中一侧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另一侧与衬垫组件连接,所述衬垫组件上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与第三排气孔相对应的通孔;
一对骨梁臂,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以及
连接体,其用于将所述衬垫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衬垫组件密封形成闭合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凹处用于容纳所述衬垫组件,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衬垫组件的底部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成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并相对框架主体的纵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19.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其中一侧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框架主体的另一侧与衬垫组件连接,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孔;
一对骨梁臂,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以及
连接体,其用于将所述衬垫组件与所述框架主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衬垫组件密封形成闭合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凹处用于容纳所述衬垫组件,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衬垫组件的底部内。
20.一种用于患者接口装置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组件包括鼻衬垫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或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组件;
其中,所述鼻衬垫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将其抵靠在佩戴者鼻底而密封时,所述鼻衬垫相对患者的鼻翼无夹持作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衬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衬垫包括上侧部、与所述上侧部相对的下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之间的周向侧部,所述周向侧部围绕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以形空腔;所述上侧部包括用于与用户的面部接触的面部接触部;
所述面部接触部包括中间部和位于所述中间部的两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与所述周向侧部相连;
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鼻部开孔和围绕所述鼻部开孔的周围密封部,所述鼻部开孔构造为响应于所述鼻衬垫被用户戴上而围绕在用户的鼻孔下侧,并通过所述周围密封部适配性地与用户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
22.一种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垫组件,所述衬垫组件包括鼻衬垫,所述鼻衬垫用于与患者的面部接触,所述鼻衬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适配性地与患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且所述鼻衬垫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将其抵靠在佩戴者鼻底而密封时,所述鼻衬垫相对患者的鼻翼无夹持作用;
框架组件,其两侧分别与所述鼻衬垫和通气管密封相连;以及
头带,其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头带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而围绕患者的头部固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组件为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衬垫组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或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组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2-16、权利要求17-18或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组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外侧的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锥形凸台和所述框架主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鼻衬垫和所述通气管密封相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与所述框架主体转动相连的弯管,所述弯管与所述通气管密封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直接与弯管相连,所述弯管与空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用于与压力装置相连,
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内径为15mm-22mm。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直接与柔性软管相连,所述柔性软管与空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用于与压力装置相连;所述柔性软管的内径为12mm-15mm,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内径为15mm-22mm。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软管为具有弹性的管。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柔性软管转动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衬垫包括上侧部、与所述上侧部相对的下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之间的周向侧部,所述周向侧部围绕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以形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通气管相连通。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连接体,所述鼻衬垫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框架密封相连。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衬垫的下侧设置有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底部开口;
所述连接体构造为从所述框架的内侧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框架的内壁之间形成凹处,所述鼻衬垫的基底设在所述凹处中,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底部开口中。
35.根据权利要求2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两端的第一骨梁臂和第二骨梁臂,所述第一骨梁臂与所述第二骨梁臂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佩戴时分别沿佩戴者者的脸颊向耳部上方延伸;
所述头带包括与所述第一骨梁臂相连的第一侧头带、与所述第二骨梁臂相连的第二侧头带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头带和所述第二侧头带之间的上头带和后头带,
所述上头带和所述后头带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患者接口装置被患者戴上分别围绕患者的后脑和患者的头顶固定。
CN202111165590.XA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Pending CN113842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590.XA CN113842534A (zh)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PCT/CN2022/123528 WO2023051820A1 (zh) 2021-09-30 2022-09-30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衬垫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590.XA CN113842534A (zh)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2534A true CN113842534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590.XA Pending CN113842534A (zh)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2534A (zh)
WO (1) WO20230518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820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衬垫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4752A (zh) * 2010-10-22 2013-10-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患者界面装置的排气组件
CN204563187U (zh) * 2013-01-18 2015-08-19 瑞思迈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CN105944209A (zh) * 2009-05-29 2016-09-21 瑞思迈有限公司 鼻面罩系统
US20180256844A1 (en) * 2015-09-11 2018-09-1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al seal, mask and respiratory interface assembly
US20190030272A1 (en) * 2016-03-18 2019-01-3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Frame and headgear for respiratory mask system
US20200001034A1 (en) * 2018-07-02 2020-01-02 Apex Medical Corp. Patient interface having adaptive system, respiratory mask and cushion module adapted with adaptive system
CN112703029A (zh) * 2018-09-12 2021-04-23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患者接口的鼻部密封件
CN213077077U (zh) * 2020-03-19 2021-04-30 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鼻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4965A (en) * 1995-06-06 1998-03-10 Respironics Inc. Nasal mask
GB2572108B (en) * 2012-11-16 2019-12-04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Nasal seal and respiratory interface
CN217187361U (zh) * 2021-09-30 2022-08-16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衬垫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CN113842534A (zh) * 2021-09-30 2021-12-28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4209A (zh) * 2009-05-29 2016-09-21 瑞思迈有限公司 鼻面罩系统
CN103354752A (zh) * 2010-10-22 2013-10-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患者界面装置的排气组件
CN204563187U (zh) * 2013-01-18 2015-08-19 瑞思迈有限公司 患者接口、其框架组件、头带夹、衬垫构件及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装置
US20180256844A1 (en) * 2015-09-11 2018-09-1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al seal, mask and respiratory interface assembly
US20190030272A1 (en) * 2016-03-18 2019-01-3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Frame and headgear for respiratory mask system
US20200001034A1 (en) * 2018-07-02 2020-01-02 Apex Medical Corp. Patient interface having adaptive system, respiratory mask and cushion module adapted with adaptive system
CN112703029A (zh) * 2018-09-12 2021-04-23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患者接口的鼻部密封件
CN213077077U (zh) * 2020-03-19 2021-04-30 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鼻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820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衬垫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1820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3652B2 (en) Mask assembly
US11559647B2 (en) Interface comprising a nasal sealing portion
AU2017228699B2 (en) Interface comprising a nasal sealing portion
JP6647041B2 (ja) 鼻マスクシステム
US8807134B2 (en) Full face respiratory mask with integrated nasal interface
JP5026797B2 (ja) 下顎の下に支持される患者界面装置組立体
US9517319B2 (en) Wearing tool for breathing mask, and breathing mask
AU2018204277A1 (en) Interface comprising a nasal sealing portion and a rolling hinge
US20030019495A1 (en) Mask cushio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GB2385533A (en) Face mask with seal around nose
CN217187361U (zh)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衬垫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WO2023051820A1 (zh) 排气组件、框架组件、衬垫组件及患者接口装置
WO2023051819A1 (zh) 排气组件、通气组件、框架组件及面罩系统
CN216985990U (zh) 排气组件、通气组件、框架组件及面罩系统
CN216777697U (zh) 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
CN113926039A (zh) 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
CN114887181A (zh) 无创呼吸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