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3374U -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3374U
CN204553374U CN201420856748.7U CN201420856748U CN204553374U CN 204553374 U CN204553374 U CN 204553374U CN 201420856748 U CN201420856748 U CN 201420856748U CN 204553374 U CN204553374 U CN 204553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valve
communicated
mouth
fluid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67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会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Hai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ai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ai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ai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67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3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3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33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包括供油系统、液控换向阀、起升油缸、换向阀和第一单向阀。当降下待起升重物时,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油液进入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起升油缸的缸杆伸出,起升油缸的有杆腔的油液流回到供油系统,由于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起升油缸的无杆腔导通,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与起升油缸的有杆腔导通,且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导通,流入无杆腔的油液不够充足时,起升油缸的有杆腔中的油液补充进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达到对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补油的目的,实现了工作臂的起升油缸的无杆腔油液的充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拆炉机工作臂用于起升重物,其举升动作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的。其中,拆炉机工作臂的起升油缸的缸杆和拆炉机工作臂的伸缩工作臂的一端连接,拆炉机工作臂的伸缩工作臂的另一端与待起升重物连接,且拆炉机工作臂的伸缩工作臂上设置有支点。当需要起升重物时,油液进入起升油缸的有杆腔,从起升油缸的无杆腔流出,使起升油缸的液压杆收缩,使伸缩工作臂连接液压杆的一端下降,进而使伸缩工作臂连接待起升重物的一端上升,最终实现待起升重物的起升;当需要降下待起升重物时,油液进入起升油缸的无杆腔,从起升油缸的有杆腔流出,使起升油缸的液压杆伸出,使伸缩工作臂连接液压杆的一端上升,进而使伸缩工作臂连接待起升重物的一端下降,最终实现待起升重物的下降。
由于工作臂在下降待起升重物的过程中,流入无杆腔的油液量大于流出有杆腔的油液量,往往流入无杆腔的油液不够充足,进而导致工作臂的下降待起升重物的动作受阻。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令工作臂的起升油缸的无杆腔油液充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以实现令工作臂的起升油缸的无杆腔油液充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包括供油系统、液控换向阀和起升油缸;其中,所述供油系统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与供油系统的油液入口连通,当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导通;当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导通;当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非导通;所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换向阀和第一单向阀;
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连通;
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起升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导通;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五位置时,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非导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柱塞泵、联轴器、发动机、第一溢流阀、第二单向阀、油箱;
所述柱塞泵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柱塞泵的油液入口与所述油箱导通,且所述柱塞泵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溢流阀的油液入口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油液入口导通,所述溢流阀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油箱导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的油液入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油箱。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回油散热器,所述回油散热器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回油散热器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油箱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所述回油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和第三单向阀;
所述第三单向阀的油液入口和所述散热器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的油液出口和所述散热器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油液入口为所述回油散热器的第一油液口,所述散热器的油液出口为所述回油散热器的第二油液口。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回油散热器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回油过滤器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油箱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所述回油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和第四单向阀;
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油液入口和所述过滤器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油液出口和所述过滤器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油液入口为所述回油过滤器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油液出口为所述回油过滤器的第二油液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先导手柄;
当先导手柄处于第六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所述换向阀处于第四位置;
当先导手柄处于第七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五位置;
当先导手柄处于第八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五位置。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先导泵和先导阀;
所述先导泵的动力输入口与所述柱塞泵的动力输出口连接,且所述先导泵的油液入口与所述柱塞泵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先导泵的油液出口与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
所述先导阀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先导手柄的油液输入口连通,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一油液输出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左位的液控油口连通,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二油液输出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右位的液控油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测压接头,所述测压接头与所述先导阀的第三油液口连通,用于测量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液口压力。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先导阀的第四油液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五单向阀、第三溢流阀和第三换向阀;
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油液入口与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五单向阀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五单向阀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先导阀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溢流阀的油液入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溢流阀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先导阀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第五单向阀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先导阀的第四油液口与所述第五单向阀的油液出口连通;
当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九位置时,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非导通;
当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十位置时,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非导通。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所述先导手柄包括机械手柄、第一比例减压阀和第二比例减压阀;
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先导手柄的油液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先导油口连通,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先导油口与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一油液输处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先导油口连通,与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先导油口与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二油液输出口连通,所述机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压力弹簧,所述机械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压力弹簧;
当所述机械手柄处于第十一位置时,所述先导手柄处于第六位置;当所述机械手柄处于第十二位置时,所述先导手柄处于第七位置;当所述机械手柄处于第十三位置时,所述先导手柄处于第八位置。
优选地,在上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中,还包括蝶阀,所述蝶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蝶阀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先导泵的油液入口及所述柱塞泵的油液入口连通。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起升待起升重物时,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非导通,且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导通,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此时,油液通过供油系统的油液出口经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进入起升油缸的有杆腔,使起升油缸的缸杆收缩,进而起升油缸的无杆腔的油液经过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和供油系统的油液入口流回到供油系统;当降下待起升重物时,液控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导通,此时,油液通过供油系统的油液出口经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进入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起升油缸的缸杆伸出,起升油缸的有杆腔的油液经过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和供油系统的油液入口流回到供油系统,由于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与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导通,在流入起升油缸的无杆腔的油液量大于流出起升油缸的有杆腔的油液量时,起升油缸的有杆腔和起升油缸的无杆腔中的油液互通,在流入无杆腔的油液不够充足时,流入无杆腔的油液量大于流出有杆腔的油液量,起升油缸的有杆腔中的油液在系统油路中的工作压力和起升油缸的自重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换向阀进入到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达到对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补油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伸缩工作臂和用于承载重物的连接装置,所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起升油缸连接所述伸缩工作臂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伸缩工作臂的另一端,所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
由于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因此,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都是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供油系统1、液控换向阀2、起升油缸3、换向阀4、第一单向阀5、第二溢流阀6、回油散热器7、回油过滤器8、先导泵9、先导阀10、先导手柄11、测压接头12、蓄能器13、蝶阀14、伸缩工作臂15、连接装置16、柱塞泵101、联轴器102、发动机103、第一溢流阀104、第二单向阀105、油箱106、散热器701、第三单向阀702、过滤器801、第四单向阀802、第一过滤器1001、第五单向阀1002、第三溢流阀1003、第三换向阀1004、机械手柄1101、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P、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T、液控换向阀的第三油液口A、液控换向阀的第四油液口B、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C、换向阀的第二油液口D。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示意图。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包括供油系统1、液控换向阀2和起升油缸;其中,供油系统1的油液出口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连通,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与供油系统1的油液入口连通,当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一位置时,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导通,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导通;当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二位置时,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导通,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导通;当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三位置时,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导通,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与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非导通;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换向阀4和第一单向阀5;
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与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连通,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与第一单向阀5的油液入口连通,第一单向阀5的油液出口与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连通;
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起升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与起升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当换向阀4处于第四位置时,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导通;当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时,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非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当降下待起升重物时,使得换向阀4处于第四位置,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一位置,压力油从供液系统的油液出口进入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从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流出,进入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起升油缸3的缸杆伸出,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的油液经过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和供油系统1的油液入口流回到供油系统1,由于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导通,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和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中的油液互通,当流入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的油液量不足时,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油路变为差动油路,在系统油路中的工作压力和起升油缸3的自重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换向阀4进入到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使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中的油液补充进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达到对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补油的目的。
当起升待起升重物时,使得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二位置,压力油从供液系统1的油液出口进入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从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流出,进入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使起升油缸3的缸杆收缩,进而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的油液经过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和供油系统1的油液入口流回到供油系统1。
当需要保证待起升重物处于某一固定高度时,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三位置,压力油从供液系统1的油液出口进入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从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流出,进入油箱106。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的油液量不变,因此,保证起升油缸3的缸杆不动,进而保证待起升重物处于该固定高度不变。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和实施例一中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供油系统1包括柱塞泵101、联轴器102、发动机103、第一溢流阀104、第二单向阀105、油箱106;柱塞泵101通过联轴器102与发动机103连接;柱塞泵101的油液入口与油箱106连通,且柱塞泵101的油液出口与溢流阀的油液入口及第二单向阀105的油液入口连通,溢流阀的油液出口与油箱106连通。发动机103给柱塞泵101提供动力,使柱塞泵101从油箱106中把油液泵出;第一溢流阀104用于设定整个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第二单向阀105是用于整个液压系统的保压和防止油液回流。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溢流阀6,第二溢流阀6的油液入口和第一单向阀5的油液出口连通,第二溢流阀6的油液出口连通油箱106。第二溢流阀6是为了在起升油缸3的缸杆受到外力时,使整个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油液可以流回油箱106。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回油散热器7,回油散热器7的第一油液口和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连通,回油散热器7的第二油液口和油箱106连通。由于工作臂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的油口处容易产生高温,产生很大的发热量,而回油散热器7用于散热,可以有效降低工作臂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的油液的油温。
在本实施例中,回油散热器7包括散热器701和第三单向阀702;第三单向阀702的油液入口和散热器701的油液入口连通,第三单向阀702的油液出口和散热器701的油液出口连通,散热器701的油液入口为回油散热器7的第一油液口,散热器701的油液出口为回油散热器7的第二油液口。回油散热器7中包含第三单向阀702是为了保护散热器701及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而设置的,当散热器701被油液中的杂质阻塞时,油液可以通过第三单向阀702回油箱106,使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而散热器701是为了给流过散热器701的油液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回油过滤器8,回油过滤器8的第一油液口和回油散热器7的第二油液口连通,回油过滤器8的第二油液口和油箱106连通。回油过滤器8是为了过滤掉油液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到油箱106中,污染油液。
在本实施例中,回油过滤器8包括过滤器801和第四单向阀802;第四单向阀802的油液入口和过滤器801的油液入口连通,第四单向阀802的油液出口和过滤器801的油液出口连通,过滤器801的油液入口为回油过滤器8的第一油液口,过滤器801的油液出口为回油过滤器8的第二油液口。其中,过滤器801是为了防止油液中的杂质进入油箱106而设置的过滤装置,第四单向阀802是为了保护过滤器801及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而设置的,当过滤器801被油液中的杂质阻塞时,油液可以通过第四单向阀802回油箱106,使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先导手柄11;当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六位置时,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一位置,换向阀4处于第四位置;当先导手柄11处于第七位置时,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二位置,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当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八位置时,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三位置,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先导泵9和先导阀10;先导泵9的动力输入口与柱塞泵101的动力输出口连接,且先导泵9的油液入口与柱塞泵101的油液入口连通,先导泵9的油液出口与先导阀10的第一油液口连通;先导阀10的第二油液口与先导手柄11的油液输入口连通,先导手柄11的第一油液输出口与液控换向阀2的左位的液控油口连通,先导手柄11的第二油液输出口与液控换向阀2的右位的液控油口连通。先导泵9给先导阀10提供压力油,先导阀10给先导手柄11提供工作压力。
其中,先导手柄11包括机械手柄1101、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和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第一油液口和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一油液口连通,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一油液口与先导手柄11的油液输入口连通,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第二油液口和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二油液口连通,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二油液口与油箱连通,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第三油液口与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先导油口连通,与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先导油口与先导手柄11的第一油液输出口连通,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三油液口与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先导油口连通,与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先导油口与先导手柄11的第二油液输出口连通,机械手柄1101的一端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压力弹簧,机械手柄110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压力弹簧;当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一位置时,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六位置;当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二位置时,先导手柄11处于第七位置;当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三位置时,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八位置。由此可见,先导阀1010用于控制是否向先导手柄1111提供工作压力;先导手柄1111用于自动控制液控换向阀2的位置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一位置是指机械手柄1101的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一端压下;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二位置是指机械手柄1101的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一端压下;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三位置是指机械手柄1101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一端和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一端均未按下的位置。
其中,先导阀10包括第一过滤器1001、第五单向阀1002、第三溢流阀1003和第三换向阀1004;第一过滤器1001的油液入口与先导阀10的第一油液口连通,第一过滤器1001的油液出口与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入口连通,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出口与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连通,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和油箱106连通,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三油液口与先导阀10的第二油液口连通,第三溢流阀1003的油液入口与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连通,第三溢流阀1003的油液出口与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连通,先导阀10的第三油液口与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入口连通,先导阀10的第四油液口与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出口连通;当第三换向阀1004处于第九位置时,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和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三油液口导通,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非导通;当第三换向阀1004处于第十位置时,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和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三油液口导通,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非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蓄能器13,蓄能器13与先导阀10的第四油液口导通,当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拆炉机出现故障停机时,蓄能器13向先导手柄11提供短时间的工作压力,使起升油缸3的缸杆能够伸出,使拆炉机工作臂能够下降至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测压接头12,测压接头12与先导阀10的第三油液口导通,用于测量先导阀10的第一油液口压力。测压接头12用来测量先导阀10的油液进口的压力,如果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停机时,可以控制蓄能器13向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提供控制压力,使起升油缸3能够在重量势能的驱动下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还包括蝶阀14,蝶阀14的第一油液口与油箱106连通,蝶阀10的第二油液口与先导泵9的油液入口及柱塞泵101的油液入口连通。蝶阀14在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上起切断和节流输入柱塞泵101油液的作用。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伸缩工作臂15和用于承载重物的连接装置16,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起升油缸连接伸缩工作臂15的一端,连接装置16连接伸缩工作臂15的另一端,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
由于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因此,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都是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的,具体请参考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他的特殊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包括供油系统(1)、液控换向阀(2)和起升油缸(3);其中,所述供油系统(1)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与供油系统(1)的油液入口连通,当所述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导通;当所述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导通;当所述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油液口(P)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非导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4)和第一单向阀(5);
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三油液口(A)与所述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四油液口(B)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5)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连通;
所述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所述起升油缸(3)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与所述起升油缸(3)的有杆腔连通;
当所述换向阀(4)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所述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导通;当所述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时,所述换向阀(4)的第一油液口(C)与所述换向阀(4)的第二油液口(D)非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1)包括柱塞泵(101)、联轴器(102)、发动机(103)、第一溢流阀(104)、第二单向阀(105)、油箱(106);
所述柱塞泵(101)通过所述联轴器(102)与所述发动机(103)连接;所述柱塞泵(101)的油液入口与所述油箱(106)连通,且所述柱塞泵(101) 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溢流阀(104)的油液入口及所述第二单向阀(105)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104)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油箱(10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溢流阀(6),所述第二溢流阀(6)的油液入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5)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6)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油箱(1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散热器(7),所述回油散热器(7)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油液口(T)连通,所述回油散热器(7)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油箱(10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散热器(7)包括散热器(701)和第三单向阀(702);
所述第三单向阀(702)的油液入口和所述散热器(701)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702)的油液出口和所述散热器(701)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散热器(701)的油液入口为所述回油散热器(7)的第一油液口,所述散热器(701)的油液出口为所述回油散热器(7)的第二油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过滤器(8),所述回油过滤器(8)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回油散热器(7)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回油过滤器(8)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油箱(10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过滤器(8)包括过滤器(801)和第四单向阀(802);
所述第四单向阀(802)的油液入口和所述过滤器(801)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802)的油液出口和所述过滤器(801)的油液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801)的油液入口为所述回油过滤器(8)的第一油液口,所述过滤器(801)的油液出口为所述回油过滤器(8)的第二油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手柄(11);
当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六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一位置,所述换向阀(4)处于第四位置;
当先导手柄(11)处于第七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
当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八位置时,所述液控换向阀(2)处于第三位置,所述换向阀(4)处于第五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泵(9)和先导阀(10);
所述先导泵(9)的动力输入口与所述柱塞泵(101)的动力输出口连接,且所述先导泵(9)的油液入口与所述柱塞泵(101)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先导泵(9)的油液出口与所述先导阀(10)的第一油液口连通;
所述先导阀(10)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先导手柄(11)的油液输入口连通,所述先导手柄(11)的第一油液输出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左位的液控油口连通,所述先导手柄(11)的第二油液输出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的右位的液控油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压接头(12),所述测压接头(12)与所述先导阀(10)的第三油液口连通,用于测量所述先导阀(10)的第一油液口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器(13),所述蓄能器(13)与所述先导阀(10)的第四油液口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10)包括第一过滤器(1001)、第五单向阀(1002)、第三溢流阀(1003)和第三换向阀(1004);
所述第一过滤器(1001)的油液入口与所述先导阀(10)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1001)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油箱(106)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先导阀(10)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溢流阀(1003)的油液入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溢流阀(1003)的油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先导阀(10)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第五单 向阀(1002)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先导阀(10)的第四油液口与所述第五单向阀(1002)的油液出口连通;
当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处于第九位置时,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非导通;
当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处于第十位置时,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三油液口导通,所述第三换向阀(1004)的第二油液口非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手柄(11)包括机械手柄(1101)、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和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
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第一油液口和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先导手柄(11)的油液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第二油液口和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二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油箱(106)连通,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先导油口连通,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先导油口与所述先导手柄(11)的第一油液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第三油液口与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先导油口连通,与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先导油口与所述先导手柄(11)的第二油液输出口连通,所述机械手柄(110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1102)的压力弹簧,所述机械手柄(110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1103)的压力弹簧;
当所述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一位置时,所述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六位置;当所述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二位置时,所述先导手柄(11)处于第七位置;当所述机械手柄(1101)处于第十三位置时,所述先导手柄(11)处于第八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蝶阀(14),所述蝶阀(14)的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油箱(106)连通,所述蝶阀(14)的第二油液口与所述先导泵(9)的油液入口及所述柱塞泵(101) 的油液入口连通。
15.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包括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伸缩工作臂(15)和用于承载重物的连接装置(16),所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的起升油缸(3)连接所述伸缩工作臂(15)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16)连接所述伸缩工作臂(15)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液压系统。
CN201420856748.7U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3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6748.7U CN204553374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6748.7U CN204553374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3374U true CN204553374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8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674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3374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33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002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钢包内衬耐材解体用桥式机械手及其作业方法
CN107906069A (zh) * 2017-12-12 2018-04-13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方圆结合高品质特钢用新型小方坯拉矫机液压阀台及控制方法
CN110608207A (zh) * 2019-09-19 2019-12-24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液压执行元件应急卸荷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002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钢包内衬耐材解体用桥式机械手及其作业方法
CN106476002B (zh) * 2015-08-31 2018-09-28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钢包内衬耐材解体用桥式机械手及其作业方法
CN107906069A (zh) * 2017-12-12 2018-04-13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方圆结合高品质特钢用新型小方坯拉矫机液压阀台及控制方法
CN107906069B (zh) * 2017-12-12 2024-01-09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方圆结合小方坯拉矫机液压阀台及控制方法
CN110608207A (zh) * 2019-09-19 2019-12-24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液压执行元件应急卸荷装置
CN110608207B (zh) * 2019-09-19 2021-05-14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液压执行元件应急卸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3374U (zh) 一种拆炉机工作臂举升控制装置及其液压系统
CN101994727B (zh) 一种带二级压力缓冲保护功能的平衡阀
CN104074825B (zh) 双向选择型合流负载传感多路阀
CN104163385A (zh) 一种绞车液压控制系统
CN103910311A (zh) 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
CN107131164A (zh) 升降机构的液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11195764U (zh) 一种拖拉机用简易电控提升液压系统
CN201925255U (zh) 一种带二级压力缓冲保护功能的平衡阀
CN104074817B (zh) 四辊矿渣立磨磨辊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3130636U (zh) 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液压控制回路
CN203516244U (zh) 快进工进回路
CN103939402A (zh) 混凝土泵车搅拌系统和混凝土泵车
CN205466701U (zh) 一种陶瓷压砖机的液压驱动系统
CN102661296A (zh) 一种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车辆
CN204824047U (zh) 带有二级压力控制的叉车多路阀
CN103727078A (zh) 起重机及其液压系统
CN204371815U (zh) 大型电动轮自卸车楼梯液压控制集成系统
CN107620746B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回拖力瞬间提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632362U (zh) 应急过载保护系统
CN203730468U (zh) 热敏元件控制的装载机独立散热系统
CN104948769A (zh) 一种插装阀及控制方法
CN104806591A (zh) 一种集成式负载敏感多路阀
CN106194864A (zh) 一种通用管路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204041602U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上的组合控制阀
CN204851836U (zh) 一种推土机铲刀极限位置用倾斜保护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