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7997U -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 Google Patents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7997U
CN204547997U CN201520224523.4U CN201520224523U CN204547997U CN 204547997 U CN204547997 U CN 204547997U CN 201520224523 U CN201520224523 U CN 201520224523U CN 204547997 U CN204547997 U CN 204547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back mounting
rear bumper
strength beam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24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树鹏
崔文婷
刘兆兵
郭伟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wo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wo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wo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wo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245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7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7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799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后保险杠包括:本体、相对设在所述本体左右侧的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相对设在所述本体后侧上方的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相对设在所述本体后侧下方的左侧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该左后安装支架、右后安装支架、左侧加强梁、右侧加强梁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本体的内部外轮廓相匹配,且所述左侧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右侧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右后安装支架与车身无缝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达到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且其本身的轻量化同时得以实现。

Description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轻型客车的设计、制造技术也在日益提高,轻型客车的功能也在逐渐丰富,轻型客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轻型客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轻型客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轻型客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轻型客车工业的大量应用,轻型客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
目前,后保险杠与车身翼子板的配合间隙是车辆外观的品质高低很重要的一部分,各大机车厂对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追求极致,就整体外观的间隙而言,目前大多数追求零间隙,使整体造型流线性更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与车身无缝连接的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本体、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左右侧的形状相同的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后侧上方的形状相同的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后侧下方的形状相同的左侧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所述左后安装支架、右后安装支架、左侧加强梁、右侧加强梁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本体的内部外轮廓相匹配,且所述左侧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右侧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右后安装支架与车身无缝连接,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包括一柔性的长方形基体,所述基体的同一端面上凸设有卡子座和卡扣座,所述卡子座包括一个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凸设于所述长方形基体上,所述螺母座的顶面上延伸有相对设置的两块限位板,所述两块限位板的顶端连接进而形成一坚固体,所述两块限位板的外侧套设有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置于所述螺母座的顶面上,所述两块限位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块弹性板,所述两块弹性板的设置轴线于所述两块限位板的设置轴线垂直,所述两块弹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块限位板之间的距离,所述两块弹性板的相对外侧各设有一起卡扣作用的凸块;所述卡扣座包括一个螺钉座,所述螺钉座凸设于所述长方形基体上,所述螺钉座的顶面设有垫块和一用于与车身钣金件连接的倒钩结构;所述左后安装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的卡子座和卡扣座形状分别相同的卡子座和卡扣座,所述左后安装支架的卡子座和卡扣座设置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的柔性的长条形基体上。
优选的,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的长方形基体的横截面为格栅形,用以使其可整体弯曲。
优选的,所述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的长条形基体的横截面为格栅形,用以使其可整体弯曲。
优选的,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右侧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右后安装支架为POM支架。
优选的,所述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料厚为不大于3毫米。
优选的,所述左侧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与所述本体通过螺钉锁紧。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左侧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车钩堵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客车,所述轻型客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后保险杠,所述轻型客车为轻型商务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达到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且其本身的轻量化同时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后视图;
图4a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b是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c是图3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左侧安装支架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左后安装支架的放大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与车体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P5-P5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沿P6-P6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沿P7-P7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7中沿P8-P8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图7中沿P9-P9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图7中沿P10-P10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拖车钩堵盖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本体1、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左右侧的形状相同的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后侧上方的形状相同的左后安装支架4和右后安装支架5,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后侧下方的形状相同的左侧加强梁6和右侧加强梁7,以及车钩堵盖8。所述车钩堵盖8的形状如图14所示,与现有技术大体相同,包括一圆形盖体和一穿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拉紧件。
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右后安装支架5、左侧加强梁6、右侧加强梁7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本体1的内部外轮廓相匹配,且所述左侧加强梁6和右侧加强梁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和右后安装支架5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右侧安装支架3、左后安装支架4、右后安装支架5与车身无缝连接。
具体如图5所示,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包括一柔性的长方形基体21,所述基体21的同一端面上凸设有卡子座22和卡扣座23,所述卡子座22包括一个螺母座221,所述螺母座221凸设于所述长方形基体21上,所述螺母座221的顶面上延伸有相对设置的两块限位板223,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顶端连接进而形成一坚固体,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外侧套设有柔性垫片222,所述柔性垫片222置于所述螺母座221的顶面上,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块弹性板224,所述两块弹性板224的设置轴线于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设置轴线垂直,所述两块弹性板22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块限位板223之间的距离,所述两块弹性板224的相对外侧各设有一起卡扣作用的凸块225。所述卡扣座23包括一个螺钉座231,所述螺钉座231凸设于所述长方形基体21上,所述螺钉座231的顶面设有垫块222和一用于与车身钣金件连接的倒钩结构233。
具体结合图7、10、11、12、13,简单介绍左侧安装支架2的无缝连接的过程。首先,如图10所示,卡扣座23固定于车身钣金件9上,并且所述倒钩结构233将所述本体1卡接。然后,如图12所示,卡子座22通过一螺钉将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固定于车身钣金件9上,当螺钉伸入所述卡子座22的螺母座221内后,所述弹性板224被其撑开,其上的所述凸块225即卡紧于所述车身钣金件9。结合图11所示,在所述限位板223和倒钩结构233的限位作用下,能很好地将所述后保险杠的本体1和车身钣金件7做到无缝连接,即达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具体如4a、4b、4c所示。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达到紧固效果,如图13所述,可以在所述后保险杠的本体1的底部和左侧安装支架2之间再进行螺钉10紧固。
所述右侧安装支架3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结合图6、7、8、9,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上设有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的卡子座22和卡扣座23形状分别相同的卡子座42和卡扣座43,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的卡子座42和卡扣座43设置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的柔性的长条形基体41上。首先,如图9所示,卡扣座43固定于车身钣金件9上,并且所述倒钩结构将所述本体1卡接。然后,如图8所示,卡子座42通过一螺钉将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固定于车身钣金件9上,当螺钉伸入所述卡子座42的螺母座内后,所述弹性板被其撑开,其上的所述凸块即卡紧于所述车身钣金件9。在所述限位板和倒钩结构的限位作用下,能很好地将所述后保险杠的本体1和车身钣金件9做到无缝连接,即达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所述右后安装支架5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右侧安装支架3、左后安装支架4、右后安装支架5均为柔性件,其材质为POM,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的长方形基体的横截面为格栅形,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和右后安装支架5的长条形基体的横截面为格栅形,使其可整体弯曲。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料厚为不大于3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客车,所述轻型客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后保险杠,所述轻型客车为轻型商务车,且较佳为超大尺寸的轻型商务车。另外,本实用新型限定的固定结构(例如卡子座、卡扣座等)较佳为塑料结构。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保险杠,包括:本体(1)、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左右侧的形状相同的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后侧上方的形状相同的左后安装支架(4)和右后安装支架(5),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后侧下方的形状相同的左侧加强梁(6)和右侧加强梁(7),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右后安装支架(5)、左侧加强梁(6)、右侧加强梁(7)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本体(1)的内部外轮廓相匹配,且所述左侧加强梁(6)和右侧加强梁(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和右后安装支架(5)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右侧安装支架(3)、左后安装支架(4)、右后安装支架(5)与车身无缝连接,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包括一柔性的长方形基体(21),所述基体(21)的同一端面上凸设有卡子座(22)和卡扣座(23),所述卡子座(22)包括一个螺母座(221),所述螺母座(221)凸设于所述长方形基体(21)上,所述螺母座(221)的顶面上延伸有相对设置的两块限位板(223),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顶端连接进而形成一坚固体,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外侧套设有柔性垫片(222),所述柔性垫片(222)置于所述螺母座(221)的顶面上,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块弹性板(224),所述两块弹性板(224)的设置轴线于所述两块限位板(223)的设置轴线垂直,所述两块弹性板(22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块限位板(223)之间的距离,所述两块弹性板(224)的相对外侧各设有一起卡扣作用的凸块(225);所述卡扣座(23)包括一个螺钉座(231),所述螺钉座(231)凸设于所述长方形基体(21)上,所述螺钉座(231)的顶面设有垫块(222)和一用于与车身钣金件连接的倒钩结构(233);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上设有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的卡子座(22)和卡扣座(23)形状分别相同的卡子座(42)和卡扣座(43),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的卡子座(42)和卡扣座(43)设置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的柔性的长条形基体(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的长方形基体的横截面为格栅形,用以使其可整体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4)和右后安装支架(5)的长条形基体的横截面为格栅形,用以使其可整体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右侧安装支架(3)、左后安装支架(4)、右后安装支架(5)为POM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料厚为不大于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梁(6)和右侧加强梁(7)与所述本体(1)通过螺钉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左侧加强梁(6)和右侧加强梁(7)的定位销(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车钩堵盖(8)。
10.一种轻型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后保险杠,所述轻型客车为轻型商务车。
CN201520224523.4U 2015-04-13 2015-04-13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47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4523.4U CN204547997U (zh) 2015-04-13 2015-04-13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4523.4U CN204547997U (zh) 2015-04-13 2015-04-13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7997U true CN204547997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3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24523.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47997U (zh) 2015-04-13 2015-04-13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79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567A (zh) * 2015-04-13 2015-08-26 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107618469A (zh) * 2017-09-19 2018-01-2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567A (zh) * 2015-04-13 2015-08-26 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104859567B (zh) * 2015-04-13 2017-04-26 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107618469A (zh) * 2017-09-19 2018-01-2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107618469B (zh) * 2017-09-19 2020-07-17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3580B (zh) 汽车地板及汽车
CN204547997U (zh)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104129350A (zh) 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配合翻边防缩痕结构
CN204077453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背板结构
CN104859567A (zh)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204527087U (zh) 前保险杠及具有该前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203976956U (zh) 一种汽车车门总成的料架
CN104842912A (zh) 前保险杠及具有该前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KR101781921B1 (ko) 차량용 캐리어
CN203681295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的上支撑架
CN210174988U (zh) 一种座椅横梁总成、座椅及汽车
CN207291920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07291912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CN212022809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
CN203528611U (zh) 一种顶棚前梁
CN205417378U (zh) 外后视镜镜座组件以及外后视镜
CN205417477U (zh) 汽车护舷保险杠
CN211869121U (zh) 一种尾门组件
CN210454726U (zh) 一种前保险杠
CN220947481U (zh) 后背门和车辆
CN204711880U (zh) 车辆后扭转梁装配工装
CN20280688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铰链右加强板总成
CN203528402U (zh) 一种车身前梁
CN203681437U (zh) 一种汽车牌照安装结构
CN211765372U (zh) 乘用车汽车后保险杠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