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6968U - 借位顶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借位顶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46968U CN204546968U CN201520104875.6U CN201520104875U CN204546968U CN 204546968 U CN204546968 U CN 204546968U CN 201520104875 U CN201520104875 U CN 201520104875U CN 204546968 U CN204546968 U CN 2045469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 pedal
- projection
- panelling
- borrow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借位顶出结构,其包括:推杆,其一端错开KO孔所在轴线位置而固定于顶出板中;镶板,其固定于公模板中,推杆的另一端穿过镶板;第一推板,其设于镶板上,推杆的一端抵接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其设于第一推板上,且与第一推板连接;司筒,其包括筒子及芯子,芯子一端固定于镶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凸柱的外缘,筒子一端固定于第二推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凸柱中。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产品的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借位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产品时,产品上会经常设有凸柱(即BOSS柱),所述凸柱为中空的圆柱,一般情况下凸柱会使用司筒脱模,但是,若产品上的凸柱在模具中所在位置与KO孔所在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则机台的顶杆会穿过模具的下固定板顶着模具的顶出板,司筒的芯子一端则没有位置固定在模具的下固定板中,无法使用司筒脱模。
如果采用镶针替代司筒,则在试模时产品无法脱模;如果采用司筒脱模,KO孔处不做顶杆顶出,又会造成顶出不平衡,导致模具的斜销易卡死。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借位顶出结构,以解决上述产品的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造成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借位顶出结构,该借位顶出结构能够解决产品的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造成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下固定板、下顶出板、上顶出板、公模板、公模仁、母模仁及母模板,所述借位顶出结构包括:
推杆,其一端错开KO孔所在轴线位置而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中;
镶板,其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镶板;
第一推板,其设于所述镶板上,所述推杆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推板;
第二推板,其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
司筒,其包括筒子及芯子,所述芯子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凸柱的外缘,所述筒子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推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凸柱中。
较佳地,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镶板的一端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中。
较佳地,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一推板通过螺丝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由于推杆错开了KO孔所在轴线位置,机台的顶杆穿过模具的下固定板顶着模具的上顶出板,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顶出推动所述推杆运动,推杆运动推动第一推板及第二推板共同运动,第二推板运动带动所述司筒的筒子运动,从而完成产品的顶出动作,使产品上的凸柱顺利脱模,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产品的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成型具有凸柱11的产品10,所述凸柱11与KO孔12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所述模具包括下固定板13、下顶出板14、上顶出板15、公模板16、公模仁17、母模仁18及母模板,所述借位顶出结构包括:
推杆19,其一端错开KO孔12所在轴线位置而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15中;
镶板20,其固定于所述公模板16中,所述推杆1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镶板20;
第一推板21,其设于所述镶板20上,所述推杆19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推板21;
第二推板22,其设于所述第一推板21上,且与所述第一推板21连接;
司筒23,其包括筒子24及芯子25,所述芯子25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20中,另一端成型产品10凸柱11的外缘,所述筒子24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推板22中,另一端伸入产品10凸柱11中。
其中,为了使推杆19更好地推动所述第一推板21,所述推杆19穿过所述镶板20的一端还设有凸块26,所述凸块26设于所述第一推板21中。
其中,所述第二推板22与所述第一推板21通过螺丝连接。
请参阅图2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在产品10成型后,所述模具开模,模具开模后,由于推杆19错开了KO孔12所在的轴线位置,机台的顶杆27穿过模具的下固定板13顶着模具的上顶出板15,上顶出板15及下顶出板14顶出推动所述推杆19运动,推杆19运动推动第一推板21及第二推板22共同运动,第二推板22运动带动所述司筒23的筒子24顶着产品10凸柱11的外缘运动,由于芯子2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20中,因此芯子25逐渐脱离所述凸柱11。
请参阅图3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二状态的示意图。机台的顶杆27继续顶着模具的上顶出板15运动,因此上顶出板15及下顶出板14继续推动所述推杆19运动,所述推杆19继续推动所述第一推板21及第二推板22运动,直至芯子25从凸柱11中完全脱离出来,从而完成产品10凸柱11的脱模动作,使产品10上的凸柱11顺利脱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通过借位利用空间增加额外的顶出结构,即推杆19错开了KO孔12所在轴线位置,从而使产品10上的凸柱11顺利脱模,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10的凸柱11与KO孔12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产品10的凸柱11无法脱模的问题。
Claims (3)
1.一种借位顶出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下固定板、下顶出板、上顶出板、公模板、公模仁、母模仁及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借位顶出结构包括:
推杆,其一端错开KO孔所在轴线位置而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中;
镶板,其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镶板;
第一推板,其设于所述镶板上,所述推杆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推板;
第二推板,其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
司筒,其包括筒子及芯子,所述芯子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凸柱的外缘,所述筒子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推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凸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位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镶板的一端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位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一推板通过螺丝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04875.6U CN204546968U (zh) | 2015-02-13 | 2015-02-13 | 借位顶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04875.6U CN204546968U (zh) | 2015-02-13 | 2015-02-13 | 借位顶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46968U true CN204546968U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382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0487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46968U (zh) | 2015-02-13 | 2015-02-13 | 借位顶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4696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6502A (zh) * | 2016-03-11 | 2016-08-17 |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
CN105984093A (zh) * | 2015-02-13 | 2016-10-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借位顶出结构 |
CN114274467A (zh) * | 2020-09-28 | 2022-04-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防粘模斜抽结构 |
-
2015
- 2015-02-13 CN CN201520104875.6U patent/CN20454696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4093A (zh) * | 2015-02-13 | 2016-10-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借位顶出结构 |
CN105984093B (zh) * | 2015-02-13 | 2018-06-19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借位顶出结构 |
CN105856502A (zh) * | 2016-03-11 | 2016-08-17 |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
CN114274467A (zh) * | 2020-09-28 | 2022-04-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防粘模斜抽结构 |
CN114274467B (zh) * | 2020-09-28 | 2023-12-12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防粘模斜抽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34285A (zh) | 一种边顶出边抽芯的镶嵌类立式注塑模具结构 | |
CN204546968U (zh) | 借位顶出结构 | |
CN105751442A (zh) | 双色模具结构 | |
CN201900698U (zh) | 解决成型倒钩的脱模机构 | |
CN101954722A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延时强制脱模机构 | |
CN202572829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2952470U (zh) | 母模防粘结构 | |
CN103909630A (zh) | 司筒顶出机构 | |
CN104552805A (zh) | 进胶机构 | |
CN201784100U (zh) | 脱模结构 | |
CN202271507U (zh) | 注塑模具杠杆双脱模机构 | |
CN202399445U (zh) | 模具结构 | |
CN103381650A (zh) |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 | |
CN201913780U (zh) | 用于注塑模具的前模抽斜滑块结构 | |
CN203092972U (zh) | 司筒顶出机构 | |
CN105984093B (zh) | 借位顶出结构 | |
CN204546945U (zh) | 用于出内外孔位的模具 | |
CN202985961U (zh) | 花架中心连接头塑料模具 | |
CN201863367U (zh) | 机械式二次顶出模具 | |
CN202952502U (zh) | 强制脱模机构 | |
CN102285034A (zh) | 二次顶出强脱机构 | |
CN206254439U (zh) | 油缸带动转向滑块抽芯动作机构 | |
CN105643888A (zh) | 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4451026U (zh) | 模具的强制回位结构 | |
CN204209924U (zh) | 母模防粘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