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9731U -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9731U
CN204509731U CN201420871261.6U CN201420871261U CN204509731U CN 204509731 U CN204509731 U CN 204509731U CN 201420871261 U CN201420871261 U CN 201420871261U CN 204509731 U CN204509731 U CN 204509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air
circulating fan
frame
cylind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712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叶飞
李喜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UAYA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UAYANG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UAYANG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UAYANG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712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9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9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9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包括进布辊、出布辊、圆网滚筒、圆网滚筒电机、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电机和机架组成的圆网单元;在圆网单元内设有两块隔板,在中部安装圆网滚筒,在圆网滚筒的上方或下方安装加热器,在加热器的下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在加热器和圆网滚筒之间安装均风板,圆网滚筒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在圆网单元中设有送风通道、入风口、吹风口,两个相邻安装的圆网单元的通风口和入风口相通,实现气流的流通,多个圆网单元交替连接组成烘燥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单独控制、安装简便、维修方便、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网烘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非织造布后处理生产中使用的圆网烘燥系统都是整体式多圆网形式。多圆网结构有助于热风穿透,利用热风穿透原理,将织物包覆在圆网表面上,热风吹向织物并穿透织物进入到圆网内,再经吸风机将圆网内的湿热空气吸走。整体式多圆网结构是指多个圆网在同一个加热系统内,整个系统中没有有效的风道将系统中潮湿空气向一个方向导出,故该系统的弊端在于不能够有效控制单一圆网空间的湿度及温度,并导致了潮湿空气在系统中形成涡流,不仅影响成品布的含水量,而且也会由于盲目增加排出的潮湿空气的量(系统内环境的温度一般在200℃,带出去的热量与排出的湿空气的量成正比),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容易造成产品含水率达不到国家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环境条件、精确控制系统内部温度和湿度、提高热能利用率的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进布辊、出布辊、圆网滚筒、圆网滚筒电机、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电机以及机架,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类圆网单元和第二类圆网单元;
其中,第一类圆网单元的机架为立方体箱式结构,在机架中部安装圆网滚筒,该圆网滚筒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圆网滚筒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循环风机与循环风机电机相连,圆网滚筒电机和循环风机电机分别安装在机架外部对称两侧;在机架内部设有两块竖直的隔板,隔板顶边与机架顶面密封连接,隔板两边与机架的竖直面密封连接,隔板底边与机架底部留有空间,靠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的隔板底边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设有水平延伸板并与机架侧壁密封连接,水平延伸板与机架底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上设有入风口;在两块隔板的底边之间位置安装加热器;所述循环风机的上方设为吹风通道,循环风机的下方和加热器下方形成自循环风风道,自循环风道与送风通道相通,在循环风机吹风通道的机架上开设通风口;在加热器的下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
第二类圆网单元的机架为立方体箱式结构,在机架中部安装圆网滚筒,该圆网滚筒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圆网滚筒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循环风机与循环风机电机相连,圆网滚筒电机和循环风机电机分别安装在机架外部对称两侧;在机架内部设有两块竖直的隔板,隔板底边与机架底面密封连接,隔板两边与机架的竖直面密封连接,隔板顶边与机架顶面留有空间,靠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的隔板顶边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设有水平延伸板并与机架侧壁密封连接,水平延伸板与机架底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上设有入风口;在两块隔板的顶边之间位置安装加热器;所述循环风机的下方设为吹风通道,循环风机的上方和加热器上方形成自循环风道,自循环风道与送风通道相通,在循环风机吹风通道的机架表面开设通风口;在加热器的下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
在所有圆网滚筒与加热器之间位置安装均风板;在第一、二类圆网单元的上部均安装温度控制器;
第一类圆网单元与第二类圆网单元交替连接组成所述烘燥系统,在两个圆网单元贴合面处的机架表板中段开设进布口,所述进布口与圆网滚筒的中轴线齐平;第一类圆网单元的通风口与第二类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第二类圆网单元的通风口与下一个与之相连的第一类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在最外侧的两个圆网单元的外壁分别设有条形开口,在两个条形开口旁分别安装进布辊和出布辊。
进一步的,在所述烘燥系统的最外侧两个圆网单元的上方分别开设空气补充口和空气排出口,且空气补充口设置在出布辊一侧的圆网单元上,空气排出口设置在进布辊一侧的圆网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机的自循环风口与机架之间设有弧形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保温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系统由多个独立圆网单元组成,可依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圆网单元,将系统模块化;
2、可单独调节环境湿度和温度,解决现有整体设备不能精确控制设备内部温度、湿度的问题,减少能源浪费;
3、在系统中实现由湿度低的圆网单元向湿度高的圆网单元输送热风,有效较少了系统内潮湿空气涡流的问题,增加了烘干的效果,并将能量利用最大化;
4、圆网单元的风机在圆网滚筒前面或后面交替排列,能有效解决由于圆网单元内纤维网布受热不均而引起的松紧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类圆网单元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类圆网单元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1-进布辊、2-出布辊、3-圆网滚筒、4-圆网滚筒电机、5-循环风机、6-循环风机电机、7-机架、8-隔板、9-水平延伸板、10-送风通道、11-入风口、12-加热器、13-吹风通道、14-自循环风道、15-通风口、16-翻板阀、17-均风板、18-温度控制器、19-进布口、20-条形开口、21-空气补充口、22-空气排出口、23-弧形导流板、24-保温板、25-机架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进布辊1、出布辊2、圆网滚筒3、圆网滚筒电机4、循环风机5、循环风机电机6以及机架7,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类圆网单元和第二类圆网单元;圆网滚筒是由多孔板加工制作而成;循环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其中,第一类圆网单元的机架为立方体箱式结构,在机架中部安装圆网滚筒,该圆网滚筒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圆网滚筒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循环风机与循环风机电机相连,圆网滚筒电机和循环风机电机分别安装在机架外部对称两侧;在机架内部设有两块竖直的隔板8,隔板顶边与机架顶面密封连接,隔板两边与机架的竖直面密封连接,隔板底边与机架底部留有空间,靠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的隔板底边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设有水平延伸板9并与机架侧壁密封连接,水平延伸板与机架底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10,送风通道上设有入风口11;在两块隔板的底边之间位置安装加热器12;所述循环风机的上方设为吹风通道13,循环风机的下方和加热器下方形成自循环风风道14,自循环风道与送风通道相通,在循环风机吹风通道的机架上开设通风口15;在加热器的下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16;
第二类圆网单元的机架为立方体箱式结构,在机架中部安装圆网滚筒,该圆网滚筒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圆网滚筒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循环风机与循环风机电机相连,圆网滚筒电机和循环风机电机分别安装在机架外部对称两侧;在机架内部设有两块竖直的隔板,隔板底边与机架底面密封连接,隔板两边与机架的竖直面密封连接,隔板顶边与机架顶面留有空间,靠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的隔板顶边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设有水平延伸板并与机架侧壁密封连接,水平延伸板与机架底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上设有入风口;在两块隔板的顶边之间位置安装加热器;所述循环风机的下方设为吹风通道,循环风机的上方和加热器上方形成自循环风道,自循环风道与送风通道相通,在循环风机吹风通道的机架表面开设通风口;在加热器的上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
第一类和第二类圆网滚筒的机架、圆网滚筒、圆网滚筒电机、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电机、隔板、加热器等部件均保持一致。
在所有圆网滚筒与加热器之间位置安装均风板17,均风板由若干块开孔率不同的多孔板制作;在第一、二类圆网单元的上部均安装温度控制器18,实时监控圆网单元内环境的温度;
第一类圆网单元与第二类圆网单元交替连接组成所述烘燥系统,在两个圆网单元贴合面处的机架表板25中段开设进布口19,所述进布口与圆网滚筒的中轴线齐平;第一类圆网单元的通风口与第二类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第二类圆网单元的通风口与下一个与之相连的第一类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在最外侧的两个圆网单元的外壁分别设有条形开口20,在两个条形开口旁分别安装进布辊和出布辊。
在所述烘燥系统的最外侧两个圆网单元的上方分别开设空气补充口21和空气排出口22,且空气补充口设置在出布辊一侧的圆网单元上,空气排出口设置在进布辊一侧的圆网单元上。
所述循环风机的自循环风口与机架之间设有弧形导流板23。
所述机架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一层保温板24。
实施例1:
如图4、5所示,所述烘燥系统中第一类圆网单元有3个、第二类圆网单元有3个,第一、第二类圆网单元交替连接组成烘燥系统,烘燥系统中的圆网单元从左向右顺序编号为1、2、3、4、5、6。其中,编号为2、4、6的圆网单元为第一类圆网单元,编号为1、3、5的圆网单元为第二类圆网单元;前一个圆网单元上的圆网滚筒电机、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电机与下一个圆网单元上的圆网滚筒电机、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电机安装位置相反。在每个圆网单元上部均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利用温度控制反馈回路,控制单元内部温度,保证能源利用最大化。在6号圆网单元的外部设有进布辊,在1号圆网单元的外部设有出布辊,纤维网布从进布辊进入烘燥系统,纤维网布包裹住6号圆网单元中圆网滚筒的下半部,然后从进布口进入5号圆网单元并包裹住5号圆网单元的圆网滚筒上半部,以此类推,纤维网布最终通过出布辊从1号圆网单元伸出,纤维网布在系统中形成蛇形或S形结构。在每个圆网单元中,纤维网布均处在圆网滚筒和加热器之间。6号圆网单元环境中空气的含湿量是最高的,5号圆网单元环境中空气的含湿量比第六圆网单元环境含湿量低,以此类推,1号圆网单元中的含湿量最低。2、4、6号圆网单元的加热器处在圆网滚筒的下方,1、3、5号圆网单元的加热器处在圆网滚筒的上方;1、3、5号圆网单元中,加热器与机架之间形成自循环风道,循环风机吹出的气流从机架的自循环风道穿过加热器进入圆网滚筒并重新回到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又将一部分气流吹向吹风通道,由于1、3、5号圆网单元中的通风口分别与2、4、6号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因此热气流进入下一阶圆网滚筒的送风通道,通过循环风机将1号圆网单元环境中的热空气输送至2号圆网单元的环境中,2号圆网单环境的热空气输送至3号圆网单元,以此顺序,6号圆网单元的潮湿热空气将从空气排出口排放到系统外面。也就是说,每个圆网单元中的热风都由前一圆网单元输送的热风及自循环风组成,同时该单元的热循环风机将一部分风输送至下一圆网单元,另一部分自循环;自循环风口和送风口处设有翻板阀能调节开口大小,控制输送热空气的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主要包括进布辊、出布辊、圆网滚筒、圆网滚筒电机、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电机以及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类圆网单元和第二类圆网单元;
其中,第一类圆网单元的机架为立方体箱式结构,在机架中部安装圆网滚筒,该圆网滚筒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圆网滚筒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循环风机与循环风机电机相连,圆网滚筒电机和循环风机电机分别安装在机架外部对称两侧;在机架内部设有两块竖直的隔板,隔板顶边与机架顶面密封连接,隔板两边与机架的竖直面密封连接,隔板底边与机架底部留有空间,靠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的隔板底边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设有水平延伸板并与机架侧壁密封连接,水平延伸板与机架底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上设有入风口;在两块隔板的底边之间位置安装加热器;所述循环风机的上方设为吹风通道,循环风机的下方和加热器下方形成自循环风风道,自循环风道与送风通道相通,在循环风机吹风通道的机架上开设通风口;在加热器的下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
第二类圆网单元的机架为立方体箱式结构,在机架中部安装圆网滚筒,该圆网滚筒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圆网滚筒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风机连接,循环风机与循环风机电机相连,圆网滚筒电机和循环风机电机分别安装在机架外部对称两侧;在机架内部设有两块竖直的隔板,隔板底边与机架底面密封连接,隔板两边与机架的竖直面密封连接,隔板顶边与机架顶面留有空间,靠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的隔板顶边向圆网滚筒电机一侧设有水平延伸板并与机架侧壁密封连接,水平延伸板与机架底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上设有入风口;在两块隔板的顶边之间位置安装加热器;所述循环风机的下方设为吹风通道,循环风机的上方和加热器上方形成自循环风道,自循环风道与送风通道相通,在循环风机吹风通道的机架表面开设通风口;在加热器的下方两侧位置对称安装一对翻板阀;
在所有圆网滚筒与加热器之间位置安装均风板;在第一、二类圆网单元的上部均安装温度控制器;
第一类圆网单元与第二类圆网单元交替连接组成所述烘燥系统,在两个圆网单元贴合面处的机架表板中段开设进布口,所述进布口与圆网滚筒的中轴线齐平;第一类圆网单元的通风口与第二类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第二类圆网单元的通风口与下一个与之相连的第一类圆网单元的入风口相通;在最外侧的两个圆网单元的外壁分别设有条形开口,在两个条形开口旁分别安装进布辊和出布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燥系统的最外侧两个圆网单元的上方分别开设空气补充口和空气排出口,且空气补充口设置在出布辊一侧的圆网单元上,空气排出口设置在进布辊一侧的圆网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自循环风口与机架之间设有弧形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保温板。
CN201420871261.6U 2014-12-31 2014-12-31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Active CN204509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1261.6U CN204509731U (zh) 2014-12-31 2014-12-31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1261.6U CN204509731U (zh) 2014-12-31 2014-12-31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9731U true CN20450973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71261.6U Active CN204509731U (zh) 2014-12-31 2014-12-31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97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712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CN109797510A (zh) * 2019-03-11 2019-05-24 江苏康尼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采用该风管的烘干装置及其烘干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712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CN105803712B (zh) * 2014-12-31 2023-08-22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CN109797510A (zh) * 2019-03-11 2019-05-24 江苏康尼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采用该风管的烘干装置及其烘干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2846U (zh) 一种热风循环干燥箱
CN103256658B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3836898B (zh) 一种带钢烘干装置
KR101436754B1 (ko) 옷 건조시스템
CN20958856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大容积的消失模烘干房
CN207197188U (zh) 利用输送网带的热泵果蔬烘干机
CN204509731U (zh)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CN106123512A (zh) 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热风循环烘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3369344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2644231U (zh) 一种衣柜
CN205037720U (zh) 节能烘房
CN204963445U (zh) 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热风循环箱式干燥机
CN211233655U (zh) 一种具有干湿气分离功能的烘干房
CN205332677U (zh) 一种热泵快速除湿烘干房
CN204286006U (zh) 带式干燥机
CN205332692U (zh) 一种循环式烘干房
CN201674975U (zh) 食品加工热风循环烘房
CN203771953U (zh) 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的烘干室
CN209944886U (zh) 一种均风型干燥箱
CN204630303U (zh) 一种织物烘干装置
CN2051803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节能除湿一体式烤烟装置
CN107677093A (zh) 动态网带热泵果蔬烘干机
CN205066332U (zh) 节能型碳结构材料烘干除湿装置
CN211012152U (zh) 石膏线多温区烘箱
CN204612427U (zh) 环保式膜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6000, 199 Bay Road, Lushunkou District, Liaoning, Dalian

Patentee after: DALIAN HUAYA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00, 199 Bay Road, Lushunkou District, Liaoning, Dalian

Patentee before: Dalian Huayang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